CN105119366A -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19366A CN105119366A CN201510549929.4A CN201510549929A CN105119366A CN 105119366 A CN105119366 A CN 105119366A CN 201510549929 A CN201510549929 A CN 201510549929A CN 105119366 A CN105119366 A CN 1051193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 transformer
- button
- auxiliary contact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其中的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包括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有人机界面系统。本发明使用触摸屏与PLC组成电力设备控制,使供电设备配线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减少PLC及各种控制所需的I/O点数,降低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了整套设备的附加价值。触摸屏作为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它运用于电力系统时;简单易用,强大的功能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合用于电力系统控制环境,可以自由的组合文字、按钮、图形、数字等来处理或监控管理随时可能变化的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具体涉及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0.4kV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低压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的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0.4kV低压配电不间断供电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给电力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电或限电会导致减产,而突发停电则会危害工厂的重要设备。只有实现0.4kV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生产的需要。
实现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可直接提高整个电网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延长使用寿命。
在0.4kV低压配电系统中,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常用两路电源分段运行、中间带联络方案(请参见附图《一次系统接线图》);这就给开关的二次控制回路提出了要求。传统的继电器组合控制方式接线复杂、可靠性差、维护不方便,维护周期长,值班工作人员在配电柜上观察故障现象不直观等缺点。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人机界面(触摸屏)组合,具有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四大特性;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筒单易懂、维护方便、且价格相对便宜,值班工作人员可在人机界面直接观察失电的变压器。
因此从成本和可靠性上考虑,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人机界面(触摸屏)组合代替传统的继电器组合,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包括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有人机界面系统,所述人机界面系统设有1#变压器、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1#变压器合闸按钮、1#变压器分闸按钮、1#变压器合闸与分闸指示、2#变压器、2#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2#变压器合闸按钮、2#变压器分闸按钮、2#变压器合闸与分闸指示、ZM开关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ZM开关合闸与分闸指示。
进一步地,在进线、联络开关控制为其中每台开关合闸回路前部都并联有另外两台开关的常闭辅助触点,在PLC程序中也编写了此功能,保证无论在于手动或触摸屏操作时三台开关都只能合闸两台;
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均接有失压脱扣线圈,在控制电源失压时,实现了进线开关自动跳闸;PLC也将同时发出跳闸指令一次,保证了进线、联络开关电气联锁的可靠;
在进线开关的电源侧增加了中间继电器,其常开触点引至PLC输入回路,作为程序判定的条件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号变压器在触摸屏上操作投入工作过程;
S2,2号变压器在触摸屏上操作投入工作过程;
S3,ZM联络开关智能自动投入工作过程;
S4,1号变压器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S5,2号变压器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S6,ZM联络开关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在1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1#变压器触摸屏操作;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触摸屏上的合闸按钮,1#变压器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0输入,PLC输出点Q0.0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触摸屏上的分闸按钮,1#变压器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1输入,PLC输出点Q0.1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分闸回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在2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2#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2#变压器触摸屏操作;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触摸屏上的合闸按钮,2#变压器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2输入,PLC输出点Q0.2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触摸屏上的2#变压器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3输入,PLC输出点Q0.3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分闸回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在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的情况下,ZK1开关失压脱扣线圈Q/YQ失压分闸后,使ZM开关控制回路中1KA3中间继电器辅助触点闭合,ZM开关控制回路控制电源由2#变压器供电;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得到控制电源,ZM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具备了合闸条件;
如需联络开关智能自动化延时投入,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同时在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设置所需延时时间,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经过设置的延时时间智能自动合闸;
在不需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下,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
操作人员此时按触摸屏上的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5输入,PLC输出点Q0.4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接通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故障变压器故障解除的情况下,电源恢复时联络开关会自动分闸;此时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操作人员需判明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合上ZK1开关;完成了ZM联络开关在智能自动化下自投不自复的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为:
在1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1#变压器远方手动操作;
在ZK1开关控制回路中101与103之间所串的ZK2、ZM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K1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0输入,PLC输出点Q0.0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正常手动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1输入,PLC输出点Q0.1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分闸回路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具体为:
在2号变压器高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应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按钮,状态变为:2#变压器远方手动操作;
在ZK2开关控制回路中201与203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断开状态,而ZM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K2开关储能电机仍能储能完成;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2输,PLC输出点Q0.2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正常手动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3输入,PLC输出点Q0.3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分闸回路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具体为:
在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的情况下,ZK1开关失压脱扣线圈Q/YQ失压而顶跳开关,使ZM开关控制回路中1KA3中间继电器辅助触点闭合控制电源由2#变压器供电;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得到控制电源,ZM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具备了合闸条件;
在需要手动投入联络开关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远方手动操作;
在不需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下,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5输入,PLC输出点Q0.4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接通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
操作人员按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输入所需延时时间,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经过设置的延时时间自动合闸。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使用触摸屏与PLC组成电力设备控制,使供电设备配线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减少PLC及各种控制所需的I/O点数,降低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了整套设备的附加价值。触摸屏作为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它运用于电力系统时;简单易用,强大的功能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合用于电力系统控制环境,可以自由的组合文字、按钮、图形、数字等来处理或监控管理随时可能变化的信息。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一次系统接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ZK1开关控制回路二次系统接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ZM开关控制回路二次系统接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ZK2开关控制回路二次系统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包括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有人机界面系统,所述人机界面系统设有1#变压器、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1#变压器合闸按钮、1#变压器分闸按钮、1#变压器合闸与分闸指示、2#变压器、2#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2#变压器合闸按钮、2#变压器分闸按钮、2#变压器合闸与分闸指示、ZM开关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ZM开关合闸与分闸指示。
在进线、联络开关控制为其中每台开关合闸回路前部都并联有另外两台开关的常闭辅助触点,在PLC程序中也编写了此功能,保证无论在于手动或触摸屏操作时三台开关都只能合闸两台;
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均接有失压脱扣线圈,在控制电源失压时,实现了进线开关自动跳闸;PLC也将同时发出跳闸指令一次,保证了进线、联络开关电气联锁的可靠;
在进线开关的电源侧增加了中间继电器,其常开触点引至PLC输入回路,作为程序判定的条件之一。
实施例2: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号变压器在触摸屏上操作投入工作过程;
S2,2号变压器在触摸屏上操作投入工作过程;
S3,ZM联络开关智能自动投入工作过程;
S4,1号变压器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S5,2号变压器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S6,ZM联络开关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在1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1#变压器触摸屏操作;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触摸屏上的合闸按钮,1#变压器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0输入,PLC输出点Q0.0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触摸屏上的分闸按钮,1#变压器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1输入,PLC输出点Q0.1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分闸回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在2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2#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2#变压器触摸屏操作;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触摸屏上的合闸按钮,2#变压器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2输入,PLC输出点Q0.2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触摸屏上的2#变压器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3输入,PLC输出点Q0.3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分闸回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在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的情况下,ZK1开关失压脱扣线圈Q/YQ失压分闸后,使ZM开关控制回路中1KA3中间继电器辅助触点闭合,ZM开关控制回路控制电源由2#变压器供电;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得到控制电源,ZM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具备了合闸条件;
如需联络开关智能自动化延时投入,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同时在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设置所需延时时间,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经过设置的延时时间智能自动合闸;
在不需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下,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
操作人员此时按触摸屏上的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5输入,PLC输出点Q0.4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接通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故障变压器故障解除的情况下,电源恢复时联络开关会自动分闸;此时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操作人员需判明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合上ZK1开关;完成了ZM联络开关在智能自动化下自投不自复的功能。
当2#变压器出故障停电时,控制原理与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时相同。
不论万能转换开关转至手动操作或触摸屏操作,在故障时均能远方按钮分闸和触摸屏上分闸按钮分闸,这是为了供电安全可靠不使故障扩大满足供电规程所要求而设计的一个功能。
如需在触摸屏上操作ZM联络开关分闸,必需先解除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这是为了ZM联络开关分闸后不再自动延时合闸的工作过程,确保故障变压器恢复供电后的正常合闸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操作可靠、确保供电安全本控制系统设置了手动分、合闸功能。
所述步骤S4具体为:
在1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1#变压器远方手动操作;
在ZK1开关控制回路中101与103之间所串的ZK2、ZM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K1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0输入,PLC输出点Q0.0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正常手动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1输入,PLC输出点Q0.1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分闸回路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所述步骤S5具体为:
在2号变压器高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应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按钮,状态变为:2#变压器远方手动操作;
在ZK2开关控制回路中201与203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断开状态,而ZM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K2开关储能电机仍能储能完成;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2输,PLC输出点Q0.2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正常手动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3输入,PLC输出点Q0.3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分闸回路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根据供电运行要求,不允许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ZM联络开关此时不论开关柜上手动按钮或触摸屏上按钮均不能合闸,因为在ZM开关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ZK2开关的辅助触点在断开关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无控制电源,所以不论任何方式均不能合闸,实现了三台开关只能合两台开关的要求。
所述步骤S6具体为:
在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的情况下,ZK1开关失压脱扣线圈Q/YQ失压而顶跳开关,使ZM开关控制回路中1KA3中间继电器辅助触点闭合控制电源由2#变压器供电;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得到控制电源,ZM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具备了合闸条件;
在需要手动投入联络开关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远方手动操作;
在不需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下,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5输入,PLC输出点Q0.4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接通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
操作人员按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输入所需延时时间,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经过设置的延时时间自动合闸。
本发明在触摸屏组态时设置了电源开关、联络开关的远方手动操作、触摸屏操作转换开关。当需要在电源开关柜、联络开关柜上操作时,只需将触摸屏上的转换开关转换相对应的位置就可以实现远方手动操作、或触摸屏操作。
在触摸屏组态中增加了联络开关自动延时合闸和自动延时合闸解除功能,当不需不要联络开关自投时可使用此转换开关可实现。
当2#变压器出故障停电时,控制原理与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时相同。
本发明使用触摸屏与PLC组成电力设备控制,使供电设备配线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减少PLC及各种控制所需的I/O点数,降低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了整套设备的附加价值。触摸屏作为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它运用于电力系统时;简单易用,强大的功能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合用于电力系统控制环境,可以自由的组合文字、按钮、图形、数字等来处理或监控管理随时可能变化的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有人机界面系统,所述人机界面系统设有1#变压器、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1#变压器合闸按钮、1#变压器分闸按钮、1#变压器合闸与分闸指示、2#变压器、2#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2#变压器合闸按钮、2#变压器分闸按钮、2#变压器合闸与分闸指示、ZM开关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ZM开关合闸与分闸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线、联络开关控制为其中每台开关合闸回路前部都并联有另外两台开关的常闭辅助触点,在PLC程序中也编写了此功能,保证无论在于手动或触摸屏操作时三台开关都只能合闸两台;
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均接有失压脱扣线圈,在控制电源失压时,实现了进线开关自动跳闸;PLC也将同时发出跳闸指令一次,保证了进线、联络开关电气联锁的可靠;
在进线开关的电源侧增加了中间继电器,其常开触点引至PLC输入回路,作为程序判定的条件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工作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号变压器在触摸屏上操作投入工作过程;
S2,2号变压器在触摸屏上操作投入工作过程;
S3,ZM联络开关智能自动投入工作过程;
S4,1号变压器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S5,2号变压器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S6,ZM联络开关手动投入工作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在1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1#变压器触摸屏操作;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触摸屏上的合闸按钮,1#变压器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0输入,PLC输出点Q0.0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触摸屏上的分闸按钮,1#变压器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1输入,PLC输出点Q0.1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分闸回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在2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2#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2#变压器触摸屏操作;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触摸屏上的合闸按钮,2#变压器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2输入,PLC输出点Q0.2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触摸屏上的2#变压器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3输入,PLC输出点Q0.3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分闸回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在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的情况下,ZK1开关失压脱扣线圈Q/YQ失压分闸后,使ZM开关控制回路中1KA3中间继电器辅助触点闭合,ZM开关控制回路控制电源由2#变压器供电;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得到控制电源,ZM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具备了合闸条件;
如需联络开关智能自动化延时投入,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同时在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设置所需延时时间,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经过设置的延时时间智能自动合闸;
在不需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下,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
操作人员此时按触摸屏上的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5输入,PLC输出点Q0.4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接通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故障变压器故障解除的情况下,电源恢复时联络开关会自动分闸;此时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操作人员需判明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合上ZK1开关;完成了ZM联络开关在智能自动化下自投不自复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在1号变压器高压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1#变压器远方手动操作;
在ZK1开关控制回路中101与103之间所串的ZK2、ZM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K1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0输入,PLC输出点Q0.0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1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正常手动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1输入,PLC输出点Q0.1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1KA2辅助触点接通ZK1开关分闸回路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在2号变压器高10kV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变压器低压侧具有0.4kV的电压;此时操作人员应在触摸屏上点击1#变压器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按钮,状态变为:2#变压器远方手动操作;
在ZK2开关控制回路中201与203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断开状态,而ZM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K2开关储能电机仍能储能完成;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2输,PLC输出点Q0.2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1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正常手动分闸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分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3输入,PLC输出点Q0.3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2KA2辅助触点接通ZK2开关分闸回路中的分闸线圈F分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
在1#变压器出故障停电的情况下,ZK1开关失压脱扣线圈Q/YQ失压而顶跳开关,使ZM开关控制回路中1KA3中间继电器辅助触点闭合控制电源由2#变压器供电;控制回路中305与307之间所串的ZK1开关的辅助触点在闭合状态,ZM开关二次控制回路得到控制电源,ZM开关储能电机储能完成具备了合闸条件;
在需要手动投入联络开关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远方手动/触摸屏操作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远方手动操作;
在不需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下,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按钮,状态变为: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解除;
操作人员此时按下开关柜面板上的合闸按钮,由PLC输入点I0.5输入,PLC输出点Q0.4输出带动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闭合,此时中间继电器KA1辅助触点接通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合闸;
在需要联络开关延时投入的情况,在触摸屏上点击ZM开关自动延时合闸按钮;
操作人员按ZM开关自动延时时间设置按钮输入所需延时时间,ZM开关合闸回路中的合闸线圈DT经过设置的延时时间自动合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49929.4A CN105119366A (zh) | 2015-09-01 | 2015-09-01 |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49929.4A CN105119366A (zh) | 2015-09-01 | 2015-09-01 |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9366A true CN105119366A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6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49929.4A Pending CN105119366A (zh) | 2015-09-01 | 2015-09-01 |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19366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59654A (zh) * | 2016-08-30 | 2017-07-18 | 泉州维盾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智能开关集中磨合控制装置 |
CN107465172A (zh) * | 2017-08-11 | 2017-12-12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acs800变频装置受电开关控制方法 |
CN107492947A (zh) * | 2017-07-26 | 2017-12-1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一种双变压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008678A (zh) * | 2017-12-15 | 2018-05-08 | 南京协澳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机控制回路延时继电器 |
CN111817428A (zh) * | 2020-07-21 | 2020-10-23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 备自投开关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16136679A (zh) * | 2023-03-10 | 2023-05-19 | 大唐河北新能源(张北)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加工电控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04973A (ja) * | 2003-04-01 | 2004-10-28 |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 無停電電源装置用変圧器の保護装置 |
CN203491774U (zh) * | 2013-09-18 | 2014-03-19 | 重庆嘉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源备自投装置 |
CN203800690U (zh) * | 2014-04-11 | 2014-08-27 | 郑州金源特变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便的智能低压双电源投切配电柜 |
CN104319890A (zh) * | 2014-10-31 | 2015-01-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智能低压负荷自动转供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734327A (zh) * | 2013-12-20 | 2015-06-24 | 国家电网公司 | 备用电源自投设备 |
-
2015
- 2015-09-01 CN CN201510549929.4A patent/CN1051193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04973A (ja) * | 2003-04-01 | 2004-10-28 |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 無停電電源装置用変圧器の保護装置 |
CN203491774U (zh) * | 2013-09-18 | 2014-03-19 | 重庆嘉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源备自投装置 |
CN104734327A (zh) * | 2013-12-20 | 2015-06-24 | 国家电网公司 | 备用电源自投设备 |
CN203800690U (zh) * | 2014-04-11 | 2014-08-27 | 郑州金源特变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便的智能低压双电源投切配电柜 |
CN104319890A (zh) * | 2014-10-31 | 2015-01-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智能低压负荷自动转供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徐德勤: "智能低压双电源自投系统", 《江苏电器》 * |
李红伟 等: "基于PLC实现的低压双电源备自投系统", 《电气应用》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59654A (zh) * | 2016-08-30 | 2017-07-18 | 泉州维盾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智能开关集中磨合控制装置 |
CN107492947A (zh) * | 2017-07-26 | 2017-12-1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一种双变压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7465172A (zh) * | 2017-08-11 | 2017-12-12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acs800变频装置受电开关控制方法 |
CN108008678A (zh) * | 2017-12-15 | 2018-05-08 | 南京协澳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机控制回路延时继电器 |
CN111817428A (zh) * | 2020-07-21 | 2020-10-23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 备自投开关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16136679A (zh) * | 2023-03-10 | 2023-05-19 | 大唐河北新能源(张北)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加工电控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9366A (zh) | 一种双变压器低压电源开关联络投切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07994680A (zh) | 智能高压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
CN111371168A (zh) | 一种双回路电源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4145068U (zh) | 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 | |
CN207689848U (zh) | 一种电气控制电路及控制器 | |
CN203191713U (zh) | 冷却系统 | |
CN107819360A (zh) | 母联断路器控制回路、装置和系统 | |
CN103715759B (zh) | 用于690v it系统中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选电、互锁装置 | |
CN112072776B (zh) | 一种自适应10kV母线接线方式变化的备自投系统 | |
CN109036909A (zh) | 新型220kV的GIS电气设备刀闸电机电源控制回路 | |
CN206117293U (zh) | 一种工业炉风机双电源变频器互备控制电路 | |
CN101714776B (zh) | 采用三取二逻辑的换流站10kv站用电控制系统 | |
CN105281419A (zh) | 电源备份自动投入系统及其校验方法 | |
CN203071647U (zh) | 一种低压开关柜自动投复装置 | |
CN203645293U (zh) | 智能断路器自动重合闸装置 | |
CN203014477U (zh) | 交流照明失电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 |
CN207442464U (zh) | 一种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机解列减载控制系统 | |
CN106684856B (zh) | 一种低压电力系统控制装置 | |
CN202260613U (zh) | 一种用于电源系统配电部分的防误操作装置 | |
CN203708166U (zh) | 一种低压电动机控制系统 | |
CN208142576U (zh) | 开关设备智能集成化仪表系统 | |
CN204271746U (zh) |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 |
CN202121547U (zh) | 一种利用dcs集中控制电机的控制系统 | |
CN202333805U (zh) | 故障停电脱网减载装置 | |
CN103715761A (zh) | 一种具备防偷跳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