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7486A - 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17486A CN105117486A CN201510596060.9A CN201510596060A CN105117486A CN 105117486 A CN105117486 A CN 105117486A CN 201510596060 A CN201510596060 A CN 201510596060A CN 105117486 A CN105117486 A CN 1051174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distribution
- distribution network
- data
- business application
- network busi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23 real-tim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5—Synchronous repl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DATA PROCESSING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SUPERVISORY OR FORECASTING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SUPERVISORY OR FORECASTING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处理结果。通过本发明,提高了配电网数据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数据中心海量平台接入采集数据测点总数为600余万个,随着光纤到台区覆盖完成,2014年要新增1000万测点接入,2015年具备7000万新增测点接入能力。数据中心需要完成对实时数据的统一访问和管理。随着用电采集数据、配网自动化数据全量接入,给数据中心的存储能力、访问性能和吞吐量要求带来巨大挑战。数据中心需要完成对实时数据的统一访问和管理。随着用电采集数据、配网自动化数据全量接入,给数据中心的存储能力、访问性能和吞吐量要求带来巨大挑战。
[0003] 营配调数据深化应用中负荷预测、线损分析、供电主动服务、配网主动抢修等业务需求均面临跨业务的数据分析。这些分析需要对大量跨业务的历史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能力。
[0004] 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结构、在不同的数据库、主机、文件服务器、应用系统上存在,而这些系统缺乏相互连接的信息渠道,数据被封存并缺乏应有的关联,从而给企业获取有用信息带来很大障碍。
[0005] 针对某专业或某方面管理需求而引入的各种应用系统,在单个业务领域的管理上无疑有自己的特点,但由于它们无法面向整个的业务过程,各个系统之间也难以紧密集成,使得企业“环环相扣”的业务被这些分散的系统“分隔”开来,企业不得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切换,造成运营效率低下和反应迟缓。
[0006] 针对相关技术中配电网数据的处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配电网数据的处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本发明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处理结果。
[0009] 进一步地,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获取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将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调用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根据监控字段内容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0010] 进一步地,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11] 进一步地,多种接口方式包括第一接口方式和第二接口方式,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和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通过第一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通过第二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12] 进一步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以及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
[0013]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处理结果。
[0014]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监控字段内容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0015]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16] 进一步地,多种接口方式包括第一接口方式和第二接口方式,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和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接收单元包括:第一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第二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17] 进一步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以及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
[0018] 通过本发明,采用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处理结果。解决了配电网数据的处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配电网数据处理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21]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3]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
[0026] 步骤S102,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27] 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例如,提供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1n Model,简称为CIM)模型的数据交互服务,采用高速数据采集(High-speed Data Acquisit1n,简称为HSDA)和时序数据访问接口(Time Series Data Access,简称为TSDA)等数据服务接口方式来接收数据,以满足大量时序数据高速访问的需求。接收的数据包括实时用电量、生产的现状数据等。
[0028] 可选地,多种接口方式包括第一接口方式和第二接口方式,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和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通过第一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通过第二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29] 例如,通过TSDA数据服务接口接收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用电量数据,通过HSDA数据服务接口接收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的短期电费数据;也可以都采用TSDA数据服务接口接收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用电量数据和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的短期电费数据;或者都采用HSDA数据接口接收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用电量数据和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的短期电费数据。
[0030] 步骤S104,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0031] 在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后,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获取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将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调用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根据监控字段内容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0032] 可选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以及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
[0033] 可选地,监控字段内容包括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到的各种数据。由于常用的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简称为ESB)服务器目前为透明转发,不对传输内容进行存储,为避免由于无法掌握ESB传输内容导致无法明确查找到故障原因,增加了 ESB传输内容监控,通过对ESB接口传输内容进行监控,可以有效提高ESB运行的监控能力,增强故障判断的及时性,监控软件可选择配置监控重要内容字段,将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入本地数据库等方式来辅助分析接口异常。
[0034] 可选地,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包括,将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和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将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能计量系统等实时数据与相关应用系统集成,实现相关应用系统数据共享,解决不同系统间的信息独立的问题,为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不同业务间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0035] 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不同配电网系统间的信息同步,优化原有实时数据访问接口,提供统一规则、统一模型的实时数据访问服务,为其他各应用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接口访问服务时,要求接口访问服务要具备兼容海量平台多实例的要求,同时具备处理大批量、高并发数据的性能要求,各业务系统可通过网页服务(Web service)查询,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订阅等接口方式,取得满足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时数据。在优化实时数据发布时,对于高频度(如秒级)的数据访问可以使用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接口,以CORBA方式按照标准的CIS接口进行实现;也可以使用Web service方式用于准实时(分钟级或更长)的数据访问,也就是对CIS接口进行封装,提供更易于访问的方式。
[0036] 可选地,完善数据共享模型,基于(ΠΜ标准,增加低压电网设备属性,用户模拟表达和低压配网拓扑模型,构建完整的“站-线-变-箱-户”一体化电网资源数据共享模型,为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融合、设备管理等提供数据访问服务。
[0037] 可选地,需要对模型进行管理和完善,树立设备模型使用现状、差异比对分析,例如,使北京(ΠΜ模型和国网SG-QM模型兼容,保证各业务应用系统原有设备接口正常运行。
[0038] 可选地,由实时数据存储区实现海量时序数据的存储,并针对时序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处理,针对时序数据的实时计算处理要求建立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时序计算服务,完成对时序数据的基本运算处理。例如,提供基于(ΠΜ模型的数据交互服务,采用HSDA和TSDA数据服务接口满足大量时序数据高速访问需求。
[0039] 可选地,由通用数据存储区保存通用数据,其中通用数据存储区主要为现在的结构化数据中心,通用数据存储区实现结构化(ΠΜ模型数据的存储并提供当前数据交换处理。承担结构化数据以(ΠΜ模型存储和对外数据交换服务,例如生产的现状数据,营销的短期电费数据等。
[0040] 可选地,海量实时数据管理平台是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业务应用生成的实时或者历史数据进行存储、集中、整合、共享和分析的场所,同时提供标准统一的访问方式,包括规范海量平台测点命名规则。实时数据是各业务应用实时采集的能够准确反映当前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状况的数据,历史数据则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的带有时间标识的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海量实时数据存储系统不仅实现了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集中和共享,而且支持基于实时数据的状态检测,基于历史数据的状态查询和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应用。
[0041] 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业务实际,将不常用的数据定期转移到历史数据区,例如,生产的设备检修历史数据、营销的历史电费数据、历史气象数据等。业务分析区从历史数据区和通用数据区获取需要的数据,采用内存计算的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负荷预测、线损分析等,业务分析区的数据需要从历史数据区获取需要的数据,采用内生存计算的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高速分析和计算。
[0042] 可选地,扩大海量历史或准实时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接入范围,结合对海量平台数据接入考核要求,同时满足应用系统提升数据需求,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电能计量系统等数据的安全接入。
[0043] 可选地,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深化应用开展了电网运行、客户服务、经营管理三个业务域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功能提升与深化应用,涉及应用信息系统11个。总计新增系统高级应用功能37项,各信息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实现数据集成共享。数据中心要完成各个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共享需求,满足各业务系统数据需求。
[0044] 可选地,以数据中心为枢纽,实现各类业务系统之间以及业务系统和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除了固化管理流程,支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基于系统自动或人工操作形成的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关联分析和快速处理,为各类智能化控制或管理层决策提供手段和依据。
[0045] 可选地,结合大数据技术,完善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将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与相关应用系统集成,支撑数据全面共享和业务深度融合,彻底解决不同业务应用系统数据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数据中心在营配数据集成建设中,从设计源头统筹考虑集成标准,提高数据集成应用效率,通过统一数据集成技术标准。解决了部分信息系统受专业管理限制,相同的管理对象,系统内编码不一致,数据集成映射关系复杂,制约了集成效果。
[0046] 提升数据中心的接入率和交互能力。例如,数据中心接入采集数据测点总数为600余万个,2014年,要新增1000万测点接入,2015年,具备4000万新增测点接入能力。数据中心集成全网拓扑。例如,实现10千伏及以上电网拓扑、图形、地理信息的共享服务,随着营配贯通,电网拓扑向低压线路设备、用电客户扩展,数据中心可集成全网拓扑。
[0047] 步骤S106,输出处理结果。
[0048] 处理结果包括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例如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业务分析结果等。
[0049]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处理结果,提高了配电网数据处理的效率。
[0050]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5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也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
[0052] 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0,处理单元20和输出单元30。
[0053] 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54] 接收单元10用于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55] 可选地,接收单元10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接收单元10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例如,提供基于(ΠΜ模型的数据交互服务,采用HSDA和TSDA等数据服务接口方式来接收数据,以满足大量时序数据高速访问的需求。接收的数据包括实时用电量、生产的现状数据等。
[0056] 可选地,多种接口方式包括第一接口方式和第二接口方式,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和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接收单元10包括:第一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第二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接口方式接收来自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0057] 例如,接收单元10通过TSDA数据服务接口接收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用电量数据,通过HSDA数据服务接口接收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的短期电费数据;接收单元10也可以都采用TSDA数据服务接口接收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用电量数据和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的短期电费数据;或者都采用HSDA数据接口接收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用电量数据和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的短期电费数据。
[0058] 可选地,接收单元10接收的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以及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
[0059] 处理单元20,用于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0060] 可选地,处理单元20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监控字段内容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0061] 可选地,获取模块获取的监控字段内容包括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到的各种数据。处理单元20通过对ESB接口传输内容进行监控,可以有效提高ESB运行的监控能力,增强故障判断的及时性,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监控的重要内容字段,调用模块将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入本地数据库等方式来辅助分析接口异常。
[0062] 可选地,处理单元20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包括,将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和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将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能计量系统等实时数据与相关应用系统集成,实现相关应用系统数据共享,解决不同系统间的信息独立的问题,为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不同业务间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0063] 可选地,处理单元20优化原有实时数据访问接口,提供统一规则、统一模型的实时数据访问服务,为其他各应用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接口访问服务时,要求接口访问服务要具备兼容海量平台多实例的要求,同时具备处理大批量、高并发数据的性能要求,各业务系统可通过网页服务(Web service)查询,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订阅等接口方式,取得满足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时数据。
[0064] 可选地,处理单元20的存储模块实现海量时序数据的存储,并针对时序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处理,针对时序数据的实时计算处理要求建立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时序计算服务,完成对时序数据的基本运算处理。例如,处理单元20提供基于(ΠΜ模型的数据交互服务,采用HSDA和TSDA数据服务接口满足大量时序数据高速访问需求。
[0065] 可选地,处理单元20的处理模块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业务实际,将不常用的数据定期转移到历史数据区,例如,生产的设备检修历史数据、营销的历史电费数据、历史气象数据等。业务分析区从历史数据区和通用数据区获取需要的数据,采用内存计算的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负荷预测、线损分析等,业务分析区的数据需要从历史数据区获取需要的数据,采用内生存计算的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高速分析和计算。
[0066] 输出单元30,用于输出处理结果。
[0067] 可选地,输出单元30输出的处理结果包括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例如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业务分析结果等。
[0068]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单元10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单元20对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单元30输出处理结果,提高了配电网数据处理的效率。
[0069]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对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所述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 将所述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 调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 根据所述监控字段内容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 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接口方式包括第一接口方式和第二接口方式,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和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 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 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 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以及 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
6.一种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执行同步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处理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控字段内容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控字段内容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字段内容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多种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接口方式包括第一接口方式和第二接口方式,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和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第二接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方式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配电网业务应用系统包括: 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 配电网客户服务系统; 配电网经营管理系统;以及 配电网应用信息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96060.9A CN105117486A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96060.9A CN105117486A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7486A true CN105117486A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65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96060.9A Pending CN105117486A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1748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49861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gsai气象数据服务平台 |
CN108020752A (zh) * | 2017-11-10 | 2018-05-11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源贯通相关性的配线线损诊断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2512A (zh) * | 2012-01-13 | 2012-07-04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网企业海量实时平台内部数据移动方法 |
CN202373025U (zh) * | 2011-12-16 | 2012-08-08 | 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分公司 | 智能调度业务整合与数据集成装置 |
CN103617255A (zh) * | 2013-11-29 | 2014-03-05 | 国网电网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力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交换同步系统及方法 |
CN104346441A (zh) * | 2014-10-11 | 2015-02-1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配电网信息数据动态集成交互方法 |
-
2015
- 2015-09-17 CN CN201510596060.9A patent/CN1051174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373025U (zh) * | 2011-12-16 | 2012-08-08 | 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分公司 | 智能调度业务整合与数据集成装置 |
CN102542512A (zh) * | 2012-01-13 | 2012-07-04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网企业海量实时平台内部数据移动方法 |
CN103617255A (zh) * | 2013-11-29 | 2014-03-05 | 国网电网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力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交换同步系统及方法 |
CN104346441A (zh) * | 2014-10-11 | 2015-02-1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配电网信息数据动态集成交互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于洋: "基于电网信息集成的电能量数据平台实现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
谢善益 等: "《电网模型综合研究与应用》", 30 November 201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49861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gsai气象数据服务平台 |
CN108020752A (zh) * | 2017-11-10 | 2018-05-11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源贯通相关性的配线线损诊断方法及系统 |
CN108020752B (zh) * | 2017-11-10 | 2020-03-27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源贯通相关性的配线线损诊断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2764B (zh) | 一体化电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 | |
Rui et al. |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 |
Rusitschka et al. | Smart grid data cloud: A model for utilizing cloud computing in the smart grid domain | |
CN109151072A (zh) | 一种基于雾节点的边缘计算系统 | |
CN105306557A (zh)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 |
Albano et al. | Convergence of Smart Grid ICT architectures for the last mile | |
CN102800033A (zh) | 一种配电生产与营销业务集成系统 | |
CN105303292A (zh) | 配电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 |
CN202600765U (zh) | 智能化供电系统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 |
CN104751305A (zh) | 一种基于故障分析抢修的智能交互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Potdar et al. | Big energy data management for smart grids—Issues, challeng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 |
CN104361452A (zh) | 一种多网融合的大用户用电异常预警系统 | |
CN108572562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qt图形界面的智能家居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 |
CN103489139A (zh) | 城市配电网规划综合分析与管理系统 | |
CN110019106A (zh) | 一种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海量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5117486A (zh) | 配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5260401A (zh) | 电力数据查询存储方法及装置 | |
CN107194010A (zh) | 一种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3261124U (zh) | 一种智能电网用户侧响应系统 | |
CN113515514A (zh) | 基于云边协同的多级边缘计算体系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 |
CN112698953A (zh) |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网智能运检平台 | |
Rakas et al. | Industrial Internet: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 |
Bikmetov et al. |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in the smart city-a smart grid perspective | |
CN103034953A (zh) | 统一积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 |
Hussain et al. | Fog assisted cloud models for smart grid architectures-comparison study and optimal deploy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