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6061A -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16061A CN105116061A CN201510367029.8A CN201510367029A CN105116061A CN 105116061 A CN105116061 A CN 105116061A CN 201510367029 A CN201510367029 A CN 201510367029A CN 105116061 A CN105116061 A CN 1051160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cumin
- correction factor
- solution
- relative correction
- bisdemethoxycurcum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03392 Curcuma domestic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5000003373 curcuma long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44000163122 Curcuma domestic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ZIUSSTSXXLLKKK-HWUZOJPISA-N Curcumin Natural products C1=C(O)C(OC)=CC(\C=C\C(\O)=C/C(=O)/C=C/C=2C=C(OC)C(O)=CC=2)=C1 ZIUSSTSXXLLKKK-HWUZOJPI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4
- PREBVFJICNPEKM-YDWXAUTNSA-N bisdemethoxycurcumin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C(=O)CC(=O)\C=C\C1=CC=C(O)C=C1 PREBVFJICNPEKM-YDWXAUTN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HJTVQHVGMGKONQ-LUZURFALSA-N demethoxycurcumin Chemical compound C1=C(O)C(OC)=CC(\C=C\C(=O)CC(=O)\C=C\C=2C=CC(O)=CC=2)=C1 HJTVQHVGMGKONQ-LUZURFAL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9000004148 curcum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29940109262 Curcumin Drug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5000012754 curcumin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5000013976 turmeric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WEVYAHXRMPXWCK-UHFFFAOYSA-N acet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N WEVYAHXRMPXWC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60000583 Acetic Acid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O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362 glacial acetic ac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KKAJSJJFBSOMGS-UHFFFAOYSA-N Acriflavin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N)C=C2[N+](C)=C(C=C(N)C=C3)C3=CC2=C1 KKAJSJJFBSOMG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40000007329 Zingiber officinale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06886 Zingiber officinale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5000008397 ging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40079593 drugs Drug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28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88 sampl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1 methoxy curcumin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66 bio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193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2383 Angina pector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5583 Curcuma long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3935 Dysmenorrho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72736 Rheumat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57 dru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2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属于药物质量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对照品储备液制备;(2)对照品溶液制备;(3)供试品溶液制备;(4)高效液相色谱测定;(5)相对校正因子值确定;(6)姜黄素含量计算;(7)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本发明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对姜黄产品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节约每次实验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照品的制备,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并通过在不同检测仪器、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温、流速、流动相对比例下对相对校正因子f进行验证。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精密度高、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药物质量测定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 算姜黄产品=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祀点、多层次、整体作用的特点,但目前对于其质量控制多W 药材中单一指标成分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难W准确、全面地反映其质量,更不能全面地反应 其功能与效果。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化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传 统药材,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于胸胁刺痛,胸搏屯、痛,痛经经闭,瘤瘤,风湿肩 臂疼痛,跌扑肿痛等。目前,对于姜黄药材及其产品成分含量的测定均W姜黄素作为单一指 标,难W全面地反映其整体质量及药效。
发明内容
[0003] 姜黄药材及产品中,主要成分除了姜黄素,还包括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 姜黄素,其在姜黄药材及姜黄产品中占据一定的份量,为了能更全面测定姜黄药材及产品 成分含量,对药材及产品功效进行更全面的把控,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 姜黄产品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根据样品中姜黄素 含量既能计算出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本发明可用于对姜黄药 材、饮片、提取物及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0004] 本发明通过W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所述相对校正因子的 计算公式为:
[000引fk/s= (Ck*As)/杞*Ak)
[0007]。:参照物质浓度;Ag:参照物质峰面积;Ck:对照组物质浓度;Ak:对照组物质峰
[0008]面积。
[0009]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W下步骤:
[0010] A.照品储备液制备:精确称取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将 其混合,加入试剂溶液制备成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0011] B.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并用试剂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稀释 后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混合溶液;
[0012] C.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待测样品,用试剂溶液溶解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供试品溶 液;
[0013]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 谱仪,进行数据测定;
[0014]E.相对校正因子值确定:根据对照品溶液测得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 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代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得到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 正因子值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值f双 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0015] F.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对照品溶液的姜黄素峰面积得出其成分含量与峰面积 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将供试品溶液测得的姜黄素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即得样品中 姜黄素成分的含量;
[0016]G.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供试品中=种成分的峰面 积,及相对校正因子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样品中姜 黄素含量来计算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
[00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计算公式 为:
[0018]C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去甲氧基姜黄素*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A姜黄素
[0019]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双去甲氧基姜黄素*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 黄素)/A姜黄素。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试剂溶液为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可W通过W下方式来实现:取待 测样品,加入甲醇溶解,称定质量,超声处理,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 匀、过滤、取滤液、再用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功率250W、频率40曲Z、时间 30min。
[002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 45ym。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为: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化romstar™规格为4. 6mmX250mm,5ym),流动相为乙腊和4%冰醋酸的混合液,检测 波长为422皿,流速为1.OmL/min,柱溫为30°C,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 10y以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数据测定。
[00巧]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乙腊和4%冰醋酸溶液的质量比为48 :52,所述高效 液相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 法,主要包括W下步骤:
[0027]A.储备液制备:精确称取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将其混 合,加入甲醇溶液制备成浓度分别为98. 88、44. 40、25. 92y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002引B.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0. 3血、0. 6血、1. 2血、2. 5血,分别用甲醇 溶液稀释至5mU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
[002引C.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待测样品0. 2g,加入甲醇25mL溶解,称定质量,超声处理 (功率250W、频率40曲Z、时间3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 滤、取滤液、再用孔径大小为0. 45y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0030]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化romstar™(规格为 4. 6mmX250mm,5ym),流动相为乙腊和4%冰醋酸的混合液(质量比为48 :52),检测波长为 422皿,流速为1. 0血/min,柱溫为30°C,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0y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数据测定;
[0031] E.相对校正因子值确定:根据对照品储备液及对照品溶液测得姜黄素、去甲氧基 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代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fk/s= (Ck*Ag)/(C;*Ak)计 算出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值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0032] F.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对照品储备液及对照品溶液测得姜黄素色谱峰峰面积 得出姜黄素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将供试品溶液测得的姜黄素峰面积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即得样品中姜黄素成分的含量,姜黄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0033] Yi= 9159. 46X1-19. 16
[0034]Yi表示姜黄素色谱峰峰面积,X1表示姜黄素含量;
[0035] G.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样品中=种成分的峰面 积,平均相对校正因子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样品中 姜黄素含量来计算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
[0036] 本发明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值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为不同去甲氧基姜黄素浓度下得到的相对校正因子的平均值,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 的相对校正因子值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为不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浓度下得到的相 对校正因子的平均值,运样是为了能更精准的得到相对校正因子f的值,减少实验误差,而 实验次数及成分的浓度值可W根据具体实验需要进行设置。
[0037] 在本发明对照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采用先制备出对照品储备液,再将储备液稀释 到所需浓度制备成对照品混合溶液,相比于一次性直接制备成所需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可 W减少使用天平称量的次数,降低样品的浪费,达到节约成本及提供工作效率的目的。对照 品储备液与对照品溶液的量及浓度应根据待测样品的分量及实验设计需求进行配制,可W 为一份或多份,采用再次稀释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0038] 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步骤时,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吸取量可W根据实 验需要进行调节,两者的进样品可W相同也可W不同,应根据色谱仪测试范围及实验需要 来制定。
[0039] 在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处理可W加速供试品物质在甲醇溶液中 的溶解速率,加强甲醇溶液对姜黄素等物质的提取,且超声处理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的效 果。
[0040] 采用孔径大小为0. 45ym的微孔滤膜对滤液进行过滤,可W将滤液中的细小杂质 更好地除去,防止后续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中堵塞仪器。
[0041] 本发明利用中药有效成分内在函数关系和比例关系,只测定一个成分(姜黄素含 量)实现多个成分(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同步测定。具体原理为:在 一定线性范围内,成分的量(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响应值(峰面积)呈正比,且各成分之 间为一固定值,通过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值,可W计算出未知物质含量。
[0042] 本发明根据对照品溶液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积 及含量得出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 是根据成分的量及峰面积计算出来的,反映的是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定值,不受检测 条件及样品成分量的变化。在样品姜黄素含量已知的情况下,可W根据相对校正因子的值 及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积反推出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双 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
[0043]常规线性回归方程法计算产品含量时,由于线性回归方程法对实验仪器,柱溫、波 长等精密度要求较高,每次实验都需要通过制备对照品溶液对各成分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求 解,运样会增加实验成本及计算量,降低检测效率。本发明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法,根据姜黄 素含量计算其它两种有效成分含量,只需首次在对相对因子值求解建模时才需要配备去甲 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对照品溶液,后续只需要根据姜黄素含量,相对校正因 子的值及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积及可计算出样品中去甲氧基 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节约了后续每次检测时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 姜黄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降低了成本及计算量,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本发明相对校正因子 是定值,不受检测仪器、柱溫、波长、溫度及流动相比例等实验条件的限制,可W提高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减少色谱峰峰面积测试次数,降低实验误差,具有快速、高效、精密度高、成本 低等特点。
[004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根据姜黄素的含量计算姜黄产品中 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可W实现同时对姜黄产品中=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检 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精确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在已知姜黄素含量的情况 下,可W仅通过检测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积,再根据相对校 正因子f的值直接得出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节约了每次实验去甲 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照品的制备,降低检测成本及计算量,提高检测效率。并 通过不同检测仪器、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溫、流速、流动相对比例下对本发明相对校正因子 f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相对校正因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精确性。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测定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其中 A为混合对照品溶液,B为供试品溶液,1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2为去甲氧基姜黄素,3为姜 黄素。
[0046]图2是根据本发明对照品溶液得出的姜黄素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使本实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W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W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 发明。
[004引 实施例1 :
[0049]按照本发明所述步骤进行溶液的制备、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姜黄产品中=种有效 成分含量的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0050] 1.对照品储备液制备
[0051]精确称取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将其混合,加入甲醇溶 液制备成浓度分别为98. 88、44. 40、25. 92y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0052] 2.对照品溶液制备
[0053]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0. 3mL、0. 6mL、1. 2mL、2. 5mU分别用甲醇溶液稀释至5mU得 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
[0054] 3.供试品溶液制备
[00巧]取待测样品0.2g,加入甲醇25血溶解,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 40kHz、时间3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取滤液、再用孔 径大小为0. 45y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0056] 4.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0057]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Qiromstar™。8(规格为4. 6mmX250mm,5ym),流动相为乙腊 和4 %冰醋酸的混合液(质量比为48 :52),检测波长为422皿,流速为1. 0血/min,柱溫为 30°C,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液、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0y以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仪,进行数据测定。
[0058]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测定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其中 A为混合对照品溶液,B为供试品溶液。图1表明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 素的色谱峰与样品中其它组分色谱峰达基线分离,能够通过色谱峰峰面积实现对运=种成 分含量的测定。
[0059] 5.相对校正因子值的计算
[0060] 根据对照品储备液及对照品溶液测得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 素峰面积,代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fk/s= (Ck*Aj/(C;*Ak)计算出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值 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 相对校正因子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值计算 结果如表2所示:
[0061] 表1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值计算结果
CN105116061A 说明书 6/12 页
[0066] 6.姜黄素线性关系考察
[0067] 精密吸取上述步骤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0y以测定不同浓度下姜黄素色谱峰 峰面积,姜黄素对照品进样量及色谱峰峰面积如下表3所示:
[0068] 表3姜黄素对照品进样量及色谱峰面积测试结果
[0070] W上述表3对照品进样量(yg)为横坐标,色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计算回归方程,其线性特征及回归方程如下表4所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 氧基姜黄素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
[0071] 表4姜黄素特征性成分线性范围考察
[0073] 表4及图2表明,姜黄素在0. 0618~0. 9888y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W用来 作为样品中姜黄素成分含量检测的线性关系。
[0074] 7.姜黄饮片含量计算
[0075] 1)姜黄素含量计算
[0076] 取不同产地的姜黄饮片,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供试品溶液的制 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记录下各供试品溶液的姜黄素 峰面积,并带入上述由对照品溶液得出的姜黄素线性回归方程中,根据峰面积得出各姜黄 饮片中姜黄素的含量。不同地区姜黄饮片中姜黄素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5所示:
[0077] 表5不同地区姜黄饮片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0079] 2)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
[0080] 根据上述步骤测得的样品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 积,平均相对校正因子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样品中 姜黄素含量来计算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其含量计算公式为:
[0081] C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去甲氧基姜黄素*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A姜黄素
[0082] 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双去甲氧基姜黄素*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 黄素)/A姜黄素
[0083] 姜黄饮片中去甲氧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结果如下表6所示:
[0084] 表6姜黄饮片中去甲氧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结果
[0086] 将上述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法得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与 常规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含量相对比,常规线性回归方程与相对校正因子结果对比如 下表7所示:
[0087] 表7常规线性回归方程与相对校正因子结果对比
[0088]
[0089] 从上表7可W看出,利用本发明相对校正因子法根据姜黄素含量计算去甲氧基姜 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与常规线性回归方程法得到的含量相差不大,说明被发明方 法的准确性高。
[0090] 8.姜黄配方颗粒含量计算
[0091] 1)姜黄素含量计算
[0092] 取不同批次的姜黄配方颗粒,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供试品溶液 的制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记录下各供试品溶液的姜 黄素峰面积,并带入上述由对照品溶液得出的姜黄素线性回归方程中,根据峰面积得出各 姜黄饮片中姜黄素的含量。不同批次姜黄配方颗粒中姜黄素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8所示:
[0093] 表8不同批次姜黄配方颗粒中姜黄素含量测定结果
[0095] 2)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
[0096] 根据上述步骤测得的样品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 积,平均相对校正因子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样品中 姜黄素含量来计算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其含量计算公式为:
[0097] C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去甲氧基姜黄素*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A姜黄素
[0098] 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双去甲氧基姜黄素*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 黄素)/A姜黄素
[0099] 姜黄配方颗粒中去甲氧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结果如下表9所示:
[0100] 表9姜黄配方颗粒中去甲氧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结果
[0101] UIN丄UO丄丄out)丄A *八、3/丄Z JA
[0102] 将上述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法得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与 常规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含量相对比,常规线性回归方程与相对校正因子结果对比如 下表10所示:
[0103] 表10常规线性回归方程与相对校正因子结果对比
~~从上表10可W看出,利用本发明相对校正因子法根据姜黄素含量计算去甲氧基 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与常规线性回归方程法得到的含量相差不大,说明被发明 方法的准确性高。
[0107] 实施例2
[010引为了对上述相对校正因子f的可靠性及精准性进行检测,设计了下述检测仪器、 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溫、流速、流动相对比例等试验来验证各不同试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 子f的RSD值,通过各实验的RSD值对f的稳定性及精准性进行确定。但应申明,下述实验 并不影响本发明测试方法及结果。
[0109] 1.检测仪器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
[0110]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考察Agilent、化ima化u、WatersS种型号色谱仪对f影响,其 检测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1所示:
[0111] 表11不同检测仪器下的测试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结果
[0112] CN105116061A 坑明巧 10/12 页
[0113] 从上述表格11结果可W看出,在不同的检测仪器下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 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的RSD分别为0. 18%和0. 33%,说明不同色谱测试仪 器对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不大。
[0114] 2.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
[0115]在同一台色谱仪器(Agilent1200)上,考察Qiromstar™、化enomenex、Diamonsil =种型号色谱柱对f影响,其检测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2所示:
[0116] 表12不同色谱柱的测试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结果
[0118] 从上述表格12结果可W看出,在不同的检测仪器下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 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的RSD分别为0. 76%和0. 39%,说明不同色谱柱对对 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不大。
[0119] 3.检测波长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
[0120] 精密吸取上述实验制备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yL,分别在420、422、424皿波长下 测定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考察检测波长对f的影响,其检 测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3所示:
[0121] 表13不同波长下的测试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结果
[0122]
[0124] 从上述表格13结果可W看出,在不同检测波长下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 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的RSD分别为0. 84%和0. 54%,说明同一色谱条件下, 在所定波长变化为±2nm,对相对校正因子f影响不大。
[0125] 4.柱溫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
[0126] 精密吸取上述实验制备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y以分别在柱溫为25、30、35°C时测 定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考察检测柱溫对f的影响,其检测 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4所示:
[0127] 表14不同柱溫下的测试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结果
[0129] 从上述表格14结果可W看出,在不同检测波长下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 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的RSD分别为0. 27%和0. 22%,说明同一色谱条件下, 在柱溫±5°C变化,对相对校正因子f影响不大。
[0130] 5.流速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
[0131] 精密吸取上述实验制备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yL分别在流速为0. 95、1. 00、 1. 05 (mL/min)时进样,测定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考察流速 对f的影响,其检测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5所示:
[0132] 表15不同流速下的测试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结果
CN 105116061 A 呪明巾 12/12页
[0135] 从上述表格15结果可W看出,在不同流速下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 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的RSD分别为0. 0527%和0. 13%,说明当流速在5%范围内 变化时,对相对校正因子f影响不大。
[0136] 6.流动相比例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
[0137]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乙腊-4 %冰醋酸溶液比例分别为46:54、48:52、50:50,测定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考察流动相比例对相对校正因子f影 响,其检测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6所示:
[013引表16不同流动相比例的测试结果及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结果
[0140] 从上述表格16结果可W看出,在不同流动相比例下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 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的RSD分别为0. 27%和0. 17%,说明在同一台高效液 相色谱仪器上,流动相比例的变化对相对校正因子f影响不大。
[014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的RSD值可W得出,检测仪器、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溫、流速、 流动相对比例对相对校正因子f的影响较低,本发明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根据姜黄素的含量 计算姜黄产品中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精密性,是一种 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在已知姜黄素含量的情况下,可W仅通过检测样品中去甲氧基姜黄 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峰面积,再根据相对校正因子f的值直接得出去甲氧基姜黄素及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节约了每次实验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照品的 制备,降低检测成本及计算量,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
[0142]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的不用W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 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fk/s= (c k*As) / (Cs*Ak) Cs:参照物质浓度;AS:参照物质峰面积;CK:对照组物质浓度;A k:对照组物质峰面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 对照品储备液制备:精确称取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将其 混合,加入试剂溶液制备成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B.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并用试剂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稀释后的 溶液即为对照品混合溶液; C.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待测样品,用试剂溶液溶解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D.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仪,进行数据测定; E. 相对校正因子值确定:根据对照品溶液测得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 基姜黄素峰面积,代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得到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 子值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的相对fe正因子值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F. 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对照品溶液的姜黄素峰面积得出其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关系 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将供试品溶液测得的姜黄素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即得样品中姜黄 素成分的含量; G. 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供试品中三种成分的峰面积, 及相对校IH因子f去EfJ氧基姜黄</姜黄<、f®去EfJ氧基姜黄</姜黄<,样品中姜黄素含量来计算样品中去甲 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c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去甲氧基姜黄素*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A姜黄素 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C姜黄素*A双去甲氧基姜黄素*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A姜黄素。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试剂溶液为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取待测样品,加入甲醇溶解,称 定质量,超声处理,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取滤液、再用微 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功率250W、频率40kHz、时间30min。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 45 y m。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为: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hromstar™ C18(规格为 4. 6mm X 250mm,5 y m),流动相为乙腈和4 %冰醋酸的混合液,检测波长为422nm,流速为 1.0 mL/min,柱温为30°C,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0 y L,注入高效液相 色谱仪,进行数据测定。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乙腈和4%冰醋酸溶液的质量比为48 :52,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均大于4000。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 储备液制备:精确称取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将其混合, 加入甲醇溶液制备成浓度分别为98. 88、44. 40、25. 92 y 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B.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0. 3mL、0. 6mL、I. 2mL、2. 5mL,分别用甲醇溶 液稀释至5mL,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 C.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待测样品0. 2g,加入甲醇25mL溶解,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 率250W、频率40kHz、时间3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 取滤液、再用孔径大小为〇. 45 y 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D•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hromstar™ C18 (规格为4. 6mmX 250mm, 5 y m),流动相为乙腈和4%冰醋酸的混合液(质量比为48 :52),检测波长为422nm,流速为 1.0 mL/min,柱温为30°C,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0 y L,注入高效液相 色谱仪,进行数据测定; E. 相对校正因子值确定:根据对照品储备液及对照品溶液测得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 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峰面积,代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f k/s= (Ck*AsV(Cs*Ak)计算出 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值f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及f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 F. 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对照品储备液及对照品溶液测得姜黄素色谱峰峰面积得出 姜黄素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将供试品溶液测得的姜黄素峰面积代入 线性回归方程即得样品中姜黄素成分的含量,姜黄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1= 9159. 46X r19. 16 Y1表示姜黄素色谱峰峰面积,X i表示姜黄素含量; G. 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计算:根据样品中三种成分的峰面积,平 均相对校IH因子f去EfJ氧基姜黄</姜黄<、f®去EfJ氧基姜黄</姜黄<,样品中姜黄素含量来计算样品中去甲 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67029.8A CN105116061A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67029.8A CN105116061A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6061A true CN105116061A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64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67029.8A Pending CN105116061A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1606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6792A (zh) * | 2016-12-29 | 2017-05-24 | 南京济群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化学药物中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elsd双校正因子法 |
CN106770710A (zh) * | 2016-01-20 | 2017-05-3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测定鱼饲料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 |
CN109358095A (zh) * | 2018-11-06 | 2019-02-19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浓度的定量测量方法和系统 |
CN114062535A (zh) * | 2021-10-21 | 2022-02-18 | 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医疗器械浸提液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未知物含量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36734A (ja) * | 2008-03-27 | 2009-10-15 | Kinjo Gakuin | 高速向流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によるターメリックパウダー(ウコン粉末)からのクルクミン類の分離精製法 |
CN101738447A (zh) * | 2008-11-05 | 2010-06-16 |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
CN102507822A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一种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CN104458941A (zh) * | 2014-11-27 | 2015-03-25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基于uhplc技术的补骨脂多成分qams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
2015
- 2015-06-29 CN CN201510367029.8A patent/CN1051160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36734A (ja) * | 2008-03-27 | 2009-10-15 | Kinjo Gakuin | 高速向流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によるターメリックパウダー(ウコン粉末)からのクルクミン類の分離精製法 |
CN101738447A (zh) * | 2008-11-05 | 2010-06-16 |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
CN102507822A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一种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CN104458941A (zh) * | 2014-11-27 | 2015-03-25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基于uhplc技术的补骨脂多成分qams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B.-K. JADHAV 等: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Improved Reversed Phase-HPL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urcumin,Demethoxycurcumin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 《CHROMATOGRAPHIA》 * |
SUN JIE 等: "Quality Evaluation of Astragali Radix Products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 |
沈小钟 等: "一测多评法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 |
王智民 等: "一测多评法建立的技术指南", 《中国中药杂志》 * |
王超群 等: "中药三七"一测多评"质量控制方法的系统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
陈晋红 等: "姜黄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70710A (zh) * | 2016-01-20 | 2017-05-3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测定鱼饲料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 |
CN106770710B (zh) * | 2016-01-20 | 2019-11-1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测定鱼饲料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 |
CN106706792A (zh) * | 2016-12-29 | 2017-05-24 | 南京济群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化学药物中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elsd双校正因子法 |
CN106706792B (zh) * | 2016-12-29 | 2019-05-17 | 南京济群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化学药物中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elsd双校正因子法 |
CN109358095A (zh) * | 2018-11-06 | 2019-02-19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浓度的定量测量方法和系统 |
CN109358095B (zh) * | 2018-11-06 | 2021-09-24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浓度的定量测量方法和系统 |
CN114062535A (zh) * | 2021-10-21 | 2022-02-18 | 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医疗器械浸提液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未知物含量检测方法 |
CN114062535B (zh) * | 2021-10-21 | 2022-11-08 | 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医疗器械浸提液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未知物含量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4191A (zh) | 一种同时测定姜黄产品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 |
CN103018371B (zh) | 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中多种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
CN103163244B (zh) | 一种倍半萜类和姜黄素类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 | |
CN105116061A (zh) | 一种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黄产品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 |
CN102928523B (zh) | 一种野菊花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和野菊花的检测方法 | |
CN106290646B (zh) | 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检测方法 | |
CN101502616B (zh) | 白及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4280493B (zh) | 板蓝根药材的检测方法 | |
CN104407087B (zh) | 一种同时检测桃金娘根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方法 | |
CN101324546A (zh) | Hplc法同时测定蒲公英制剂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 | |
CN102520103B (zh) | 六味地黄丸中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 | |
CN103424476A (zh) | 同时测定丹参多酚酸中4种水溶性成分的方法 | |
CN109030678A (zh) | 一种东北苦菜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4374841B (zh) | 羚羊感冒片质量控制参照品及用途 | |
CN102507822B (zh) | 一种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
CN104597139A (zh) | Hplc同时测定裸花紫珠制剂中三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方法 | |
CN109932437B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 |
CN103713067B (zh) | 一种测定拉萨大黄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 |
CN103954724B (zh) | 荆防颗粒的检测方法 | |
CN104101657A (zh) | 中药组合物制剂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
CN102998393A (zh) | 稳定的扶正解毒散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4569200A (zh) | 一种防己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 |
CN103364517B (zh) | 一种苯噻菌胺·烯酰吗啉复配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 |
CN105467039A (zh) | 一种元胡止痛滴丸中多指标成分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 |
CN111579693A (zh) | 一种抗病毒性感冒中药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610000 Sichuan city of Pengzhou province and Town Road No. 279 East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new gree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Sichuan City, Chengdu Province, Chaoyang Road, Pengzhou City, No. 96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New-gree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