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9320B -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9320B
CN105099320B CN201510314165.0A CN201510314165A CN105099320B CN 105099320 B CN105099320 B CN 105099320B CN 201510314165 A CN201510314165 A CN 201510314165A CN 105099320 B CN105099320 B CN 105099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theoretical
copper loss
active power
working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41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9320A (zh
Inventor
高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41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9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9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即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有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进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了超发或欠发现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Description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 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电磁有功功 率Pe减去发电机本身的铜损功率Pcu即为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 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减去风力发电机组自用损耗功率Ploss,即 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Pgrid_output
在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一般采 用矢量控制,即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器通过控制发电机的转速n和电磁 扭矩Te到额定值,使得发电机的电磁有功功率Pe=Tem=Te*2πn/60 达到额定值,进而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达到额定值,风力 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Pgrid_output达到额定值。
但在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 阻值随温度的增加(降低)而增加(降低),从而使得额定运行时发电 机本身的铜损功率相对于理论额定铜损功率出现漂移,由于发电机的电 磁有功功率处于额定值,根据能量守恒定率,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将 出现漂移,进而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将出现飘移,出现 超发或欠发现象,降低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 制方法及装置,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进而使得风 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了超发或欠发现 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 法,包括:
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 机的铜损功率差值;
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 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 装置,包括:
铜损功率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 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
给定电磁扭矩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 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 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 置,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即 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有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 持在额定值,进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 值,避免了超发或欠发现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损耗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一 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又 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逻辑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逻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一 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又 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进行描述之前,先来介绍一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拓扑结构以及功 率损耗情况。
图1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叶 轮11直接驱动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12运行,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12 输出端连接发电机侧Du/Dt滤波器13,发电机侧Du/Dt滤波器13输出端 与发电机侧三相逆变器14相连,发电机侧三相逆变器14、直流侧支撑 电容15、网侧三相逆变器16组成了全功率变流系统,网侧三相逆变器 16输出端与网侧LCL滤波器17相连,网侧LCL滤波器17输出端并入 电网系统18,风力发电机主控制电控系统19通过风力发电机自用电变 压器20从电网系统18取电。
图2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损耗情况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发电机的电磁有功功率Pe减去发电机的铜损功率Pcu即为发电机的输出 有功功率Poutput,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减去变流器及电缆损耗功 率Ploss_converter,即为变流器网侧输出端有功功率,变流器网侧输出端有 功功率减去风力发电机主控制电控系统损耗功率Ploss_WTC即为风力发电 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Pgrid_output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 控制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一 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301,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 Pcu_theory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
S302,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 Te_ref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保持在额定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和发电机 的理论铜损功率Pcu_theory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即发电 机的铜损功率漂移。
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漂移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有功功率Pe_ref进 行补偿,由于发电机的电磁有功功率Pe=Tem=Te*2πn/60,因此可 通过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Te_ref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发电机的给定 电磁有功功率Pe_ref的补偿,抵消发电机的铜损功率漂移,消除因发电机 的铜损功率漂移导致的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漂移和风力发电机组的 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漂移问题,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和风 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Pgrid_output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超发 或欠发现象,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量。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 磁扭矩进行补偿,即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有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得发电 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进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 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了超发或欠发现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 电量。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又 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 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给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 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401,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温度tactive和初始温度ts下发电 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Rs计算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 Ractive
具体的,在发电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温度t会发 生变化,进而导致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值R会发生变化。由于发电机 定子绕组在初始温度ts下的初始电阻值Rs已知,且发电机定子绕组的 电阻值R随温度每上升(下降)1度上升(下降)的百分比K可以通过 测量得到,当前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温度tactive可以通过安装在发电 机定子绕组上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因此当前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 温度tactive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Ractiv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 算得到:
Ractive=((tactive-ts)*K+100%)Rs
S402,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Ractive和发电机相电流的 实际值Iactive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
具体的,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Ractive已通过上述步骤S401 计算得到,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Iactive可以通过发电机侧逆变器采样 得到,因此当前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得到:
对于三相发电机而言,可以通过发电机侧三相逆变器采样发电机三 相电流的瞬时值Ia、Ib、Ic,计算发电机三相电流的有效值Ia_rms、Ib_rms、 Ic_rms,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Ractive_a、Ractive_b、Ractive_c可以分 别根据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实际温度tactive_a、tactive_b、tactive_c计算得到, 因此当前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为了简化计算,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 算得到:
Irms_avg=(Ia_rms+Ib_rms+Ic_rms)/3
S403,根据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Iactive和发电机端电压的实际值 Uactive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active
具体的,对于三相发电机而言,可以通过发电机侧三相逆变器采样 发电机三相电流的瞬时值Ia、Ib、Ic和发电机端电压(直流电压)Ud、 Uq,通过坐标变换得到发电机的直轴电流Id和交轴电流Iq,Ud、Uq分别 为逆变器矢量控制过程中直轴电压和交轴电压给定值,因此发电机的实 际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activ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分别为发电机相电压和相电流矢量的模(幅值),θu, θI分别为发电机相电压和相电流的相位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θu取值范围是0~2π,而反 正切函数的值域是-π/2~π/2,因此上述θu的准确计算公式如下(以q轴超前d 轴π/2角度的坐标系为例):
(1)如果Ud>0,则
(2)如果Ud<0,同时Uq>0,则
(3)如果Ud<0,同时Uq<0,则
同理,由于θI取值范围是0~2π,而反正切函数的值域是-π/2~π/2,因此上 述θI的准确计算公式如下(以q轴超前d轴π/2角度的坐标系为例)取值范围 是:
(1)如果Id>0,则
(2)如果Id<0,同时Iq>0,则
(3)如果Id<0,同时Iq<0,则
S404,根据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和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 功率Poutput_active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Pe_active
具体的,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已通过上述步骤S402计算 得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active已通过上述步骤S403计算 得到,因此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Pe_activ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 到:
Pe_active=Poutput_active+Pcu_active
S405,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和发电机多个工 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Pcu=f(Pe)。
其中,i为自然数,且2≤i≤n,n为工作点的个数。
具体的,可以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采用最小二乘法等算法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Pcu=f(Pe)。
其中,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 的铜损功率Pcu_i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计算得到:
作为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果发电机理论电磁有功功率和铜损 功率Pe-Pcu曲线已知,则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和发电机 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可以通过直接在上述发电机理论电磁有功 功率和铜损功率Pe-Pcu曲线上采样多个工作点的值获得。以n=10为例,发 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具体可以为0.1Pe_rated、0.2Pe_rated、……、0.9Pe_rated、Pe_rated。其中Pe_rated为发电机的额定电磁有 功功率。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与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 有功功率Pe_i为相同的多个工作点下的值。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逻辑示意图。 如图5所示,作为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果发电机电磁有功功率和铜 损功率曲线Pe-Pcu未知,则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和发电 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可以根据发电机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 转速Poutput-n曲线计算得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4:
S501,根据发电机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转速Poutput-n曲线计算得 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 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对应的发 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可以通过直接在发电机的理论输出有功 功率和转速Poutput-n曲线上采样多个工作点的值获得。以n=10为例,发电 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具体可以为0.1Poutput_rated、 0.2Poutput_rated、……、0.9Poutput_rated、Poutput_rated。其中Poutput_rated为发电机 的额定输出有功功率。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与发电机多个工 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为相同的多个工作点下的值。
S502,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发电机 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发电机多 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已通过上述步骤S501得到。本步骤S502中根据 发电机某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计算得到发电机在该工 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2_1~S502_3:
S502_1,设定相电流的初始幅值|I|和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θ。
S502_2,根据相电流的初始幅值|I|、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θ和发电 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 率Poutput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端电压幅值|U|。。
S502_3,当发电机在一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等于发电机在 该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且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端电压幅 值|U|等于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理论端电压幅值|Ui|时,确定此时的相电 流初始幅值|I|为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
具体的,可以设定发电机在第i个工作点的相电流的初始幅值为|I|, 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为θ。
根据发电机数学模型对下述变量进行计算:
Iq=|I|*sin(θ)
Id=|I|*cos(θ)
Uq=RsIqeLdIdeψf
Ud=RsIdeLqIq
ωe=pnωm=pn*2πn/60
其中,Id、Iq分别为发电机的交轴电流和直轴电流,Ud、Uq分别为 发电机的交轴电压和直轴电压,ωe为发电机的电角速度,pn为发电机的 极对数。θu的准确计算公式参见上述步骤S40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 赘述。
则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的约束公式为:
发电机的端电压幅值|U|的约束公式为:
上述已设定的相电流的初始幅值|I|和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θ一般不 能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和发电机的端电压幅值|U|分别达到发电 机在该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理论端电压幅值|Ui|。因此 首先调整发电机相电流的初始幅值|I|,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达 到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然后调整发电机相电 流的初始相位角θ,使发电机的端电压幅值|U|达到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 理论端电压幅值|Ui|。判断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和发电机的端电压 幅值|U|是否分别达到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 理论端电压幅值|Ui|,若否,则继续调整发电机相电流的初始幅值|I|和 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θ,若是,则确定此时发电机的相电流初始幅值|I|为 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
S503,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和发电机定子绕组的 初始电阻值Rs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已通过上述步骤S502 计算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Rs已知,因此发电机多个工 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Pcu_i=3*|Ii|2*Rs
S504,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和发电机 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 率Pe_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_i已通过上述 步骤S501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已通过上述步 骤S503计算得到,因此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可以根 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Pe_i=Poutput_i+Pcu_i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逻辑示意图。 如图6所示,作为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果发电机电磁有功功率和 铜损功率曲线Pe-Pcu未知,则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和发 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可以根据发电机的理论电磁扭矩和转 速Te-n曲线计算得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6:
S601,根据发电机的理论电磁扭矩和转速Te-n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 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和对应的发电机多 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可以通过直接在发电机的理论电磁扭矩和转速 Te-n曲线上采样多个工作点的值获得。以n=10为例,发电机多个工作点 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具体可以为0.1Te_rated、0.2Te_rated、……、0.9Te_rated、 Te_rated。其中Te_rated为发电机的额定电磁扭矩。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 论转速ni与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为相同的多个工作点 下的值。
S602,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计算得到发电机 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Iq_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已通过上述步骤 S601得到。因此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Iq_i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 算得到:
其中,为发电机的磁链值。
S603,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Iq_i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 的理论转速ni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Id_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Iq_i已通过上述步骤S602计 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ni已通过上述步骤S601得到。 因此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Id_i可以根据发电机端电压幅值|Ui| 的最大值和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ωe_i=pnωm_i=pn*2πni/60
S604,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Iq_i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 的直轴电流Id_i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Iq_i已通过上述步骤S602计 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Id_i已通过上述步骤S603计算得 到。因此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S605,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和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Rs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Ii|已通过上述步骤S604 计算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Rs已知,因此发电机多个工 作点的铜损功率Pcu_i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Pcu_i=3*|Ii|2*Rs
S606,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和发电机多个工 作点的理论转速ni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
具体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Te_i和发电机多个工作 点的理论转速ni已通过上述步骤S601计算得到。因此发电机多个工作 点的电磁有功功率Pe_i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Pe_i=Te_im_i=Te_i*2πni/60
S406,根据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Pe_active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 函数Pcu=f(Pe)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Pcu_theory
具体的,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Pe_active已通过上述步骤S404 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Pcu=f(Pe)已通过上述步骤S405计 算得到,因此可将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Pe_active代入发电机的理论 铜损函数Pcu=f(Pe)中,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Pcu_theory
S407,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 Pcu_theory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
具体的,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Pcu_active已通过上述步骤S402计算 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Pcu_theory已通过上述步骤S406计算得到, 因此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即发电机的铜损功率漂移可以根据以 下公式计算得到:
Pcu_diff=Pcu_active-Pcu_theory
S408,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 Te_ref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Poutput保持在额定值。
具体的,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Pcu_diff已通过上述步骤S407计算 得到,则采用以下公式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Te_ref进行补偿:
Te_compensation=Te_ref+Pcu_diffm
其中,Te_compensation为补偿后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Te_ref为补偿前 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Pcu_diff为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ωm为发电机 的机械角速度。
将补偿后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Te_compensation作为矢量控制中新的电 磁扭矩给定值,也即下次补偿过程中新的补偿前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
其中,补偿前发电机的电磁扭矩Te_ref的初始值根据发电机组的主 控制策略确定。
由于补偿后发电机的电磁有功功率Pe_compensation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计算得到:
Pe_compensation=Te_compensationm
Pe_compensation=Te_refm+Pcu_diff=Pe_ref+Pcu_diff
其中,Pe_ref为补偿前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有功功率。
因此,通过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Te_ref进行补偿,可以实现对发 电机的给定电磁有功功率Pe_ref的补偿,抵消发电机的铜损功率漂移,消 除因发电机的铜损功率漂移导致的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漂移和风力 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漂移问题,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 Poutput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Pgrid_output均保持在额定值, 避免超发或欠发现象,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根据发电 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即对发电机的给 定电磁有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 进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了超 发或欠发现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实施例三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一 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 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可以包括:铜损功率差值计算模块71和给定电 磁扭矩补偿模块72,其中:
铜损功率差值计算模块71,用于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 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
给定电磁扭矩补偿模块72,用于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 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以 参见上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根据发电 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即对发电机的给 定电磁有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 进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了超 发或欠发现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实施例四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又 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 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 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 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定子 绕组的实际电阻值计算模块81和实际铜损功率计算模块82。其中:
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计算模块81,用于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 际温度和初始温度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发电机定 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
实际铜损功率计算模块82,用于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 和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 还可以包括:
实际输出有功功率计算模块83,用于根据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和 发电机端电压的实际值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
实际电磁有功功率计算模块84,用于根据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 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
理论铜损功率计算模块85,用于根据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和 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 还可以包括:
理论铜损函数计算模块86,用于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 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
进一步的,理论铜损函数计算模块86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 损功率,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
作为第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 功功率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理论转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的理论输 出有功功率和转速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 率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第一相电流幅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 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 的相电流幅值。
第一铜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和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 率。
第一电磁有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 出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 点的电磁有功功率。
进一步的,第一相电流幅值计算模块具体可以包括:
相电流的初始幅值和初始相位角设定子模块,用于设定相电流的初 始幅值和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
输出有功功率和端电压幅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电流的初 始幅值、所述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端 电压幅值。
相电流幅值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发电机在一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 等于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且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端 电压幅值等于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理论端电压幅值时,确定此时的相电 流初始幅值为发电机在该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作为第二种可行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 功功率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理论电磁扭矩和理论转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的理论电磁扭 矩和转速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和对应的发 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交轴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 矩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
直轴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和 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 电流。
第二相电流幅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 电流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 的相电流幅值。
第二铜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 幅值和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 作点的铜损功率。
第二电磁有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 论电磁扭矩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 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
进一步的,给定电磁扭矩补偿模块72根据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 对发电机的电磁扭矩进行补偿,采用的公式如下:
Te_compensation=Te_ref+Pcu_diffm
其中,Te_compensation为补偿后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Te_ref为补偿前 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Pcu_diff为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ωm为发电机 的机械角速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以 参见上述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根据发电 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即对发电机的电 磁有功功率进行补偿,使得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进而 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净上网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避免了超发或 欠发现象,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 率控制方法和装置适用于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在内的各种同步发电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
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温度和初始温度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
根据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和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和发电机端电压的实际值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
根据所述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
根据所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之前,还包括:
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之前,包括:
根据发电机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转速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和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包括:
设定相电流的初始幅值和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
根据所述相电流的初始幅值、所述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端电压幅值;
当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等于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且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端电压幅值等于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理论端电压幅值时,确定此时的相电流初始幅值为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之前,包括:
根据发电机的理论电磁扭矩和转速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和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采用的公式如下:
Te_compensation=Te_ref+Pcu_diffm
其中,所述Te_compensation为补偿后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所述Te_ref为补偿前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所述Pcu_diff为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所述ωm为发电机的机械角速度。
10.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铜损功率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相减得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
给定电磁扭矩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进行补偿,以使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保持在额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温度和初始温度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
实际铜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实际电阻值和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实际输出有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相电流的实际值和发电机端电压的实际值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
实际电磁有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的实际铜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
理论铜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的实际电磁有功功率和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理论铜损函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铜损函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的理论铜损函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理论转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转速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第一相电流幅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第一铜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和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
第一电磁有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电流幅值计算模块包括:
相电流的初始幅值和初始相位角设定子模块,用于设定相电流的初始幅值和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
输出有功功率和端电压幅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电流的初始幅值、所述相电流的初始相位角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和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端电压幅值;
相电流幅值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输出有功功率等于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且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端电压幅值等于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理论端电压幅值时,确定此时的相电流初始幅值为发电机在所述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理论电磁扭矩和理论转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的理论电磁扭矩和转速曲线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和对应的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
交轴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
直轴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
第二相电流幅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交轴电流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直轴电流计算得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
第二铜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相电流幅值和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初始电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铜损功率;
第二电磁有功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电磁扭矩和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理论转速计算得到所述发电机多个工作点的电磁有功功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电磁扭矩补偿模块根据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对发电机的电磁扭矩进行补偿,采用的公式如下:
Te_compensation=Te_ref+Pcu_diffm
其中,所述Te_compensation为补偿后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所述Te_ref为补偿前发电机的给定电磁扭矩,所述Pcu_diff为所述发电机的铜损功率差值,所述ωm为发电机的机械角速度。
CN201510314165.0A 2015-06-09 2015-06-09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099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4165.0A CN105099320B (zh) 2015-06-09 2015-06-09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4165.0A CN105099320B (zh) 2015-06-09 2015-06-09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320A CN105099320A (zh) 2015-11-25
CN105099320B true CN105099320B (zh) 2017-09-22

Family

ID=5457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4165.0A Active CN105099320B (zh) 2015-06-09 2015-06-09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93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09955A1 (de) * 2016-10-11 2018-04-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etreiben eines umrichters zum koppeln einer für einen betrieb an wechselspannung ausgebildet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mit einem wechselspannungsnetz
CN109286347B (zh) * 2017-07-19 2020-05-0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位置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2763793B (zh) * 2020-12-25 2022-10-2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机控制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1594A1 (fr) * 2006-07-20 2008-01-23 Schneider Toshiba Inverter Europe SAS Procédé d'ajustement de paramètres d'un moteur synchrone et variateur de vitesse utilisant un tel procédé
CN101494372A (zh) * 2008-01-24 2009-07-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度估算
CN101557191A (zh) * 2009-05-14 2009-10-1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04954A (zh) * 2009-07-13 2009-12-16 山西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矢量及直接转矩控制综合方法
CN103192868A (zh) * 2012-01-06 2013-07-10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6793B2 (ja) * 2011-12-26 2015-12-24 株式会社東芝 電気車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1594A1 (fr) * 2006-07-20 2008-01-23 Schneider Toshiba Inverter Europe SAS Procédé d'ajustement de paramètres d'un moteur synchrone et variateur de vitesse utilisant un tel procédé
CN101494372A (zh) * 2008-01-24 2009-07-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度估算
CN101557191A (zh) * 2009-05-14 2009-10-1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04954A (zh) * 2009-07-13 2009-12-16 山西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矢量及直接转矩控制综合方法
CN103192868A (zh) * 2012-01-06 2013-07-10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ensation for Torque Fluctuation Caused by Temperature Change in Fast and Precise Positioning of Galvanometer Scanners;Daisuke Matsuka et al.;《Mechatronic(ICM),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50420;第642-647页 *
基于无风速传感器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接转矩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秦斌 等;《电工技术学报》;20141231;第29卷;第132-137页 *
直接转矩控制定子电阻影响分析及在线补偿;黄志武 等;《计算机仿真》;20080630;第25卷(第6期);第292-295、30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320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mrane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field oriented control for grid-connected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via hysteresis rotor current controller
US925260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converter in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KR102095978B1 (ko) 기어리스 풍력 터빈의 동기식 발전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104911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generator-induced flicker in a wind turbine
CN102710206B (zh) 一种变速永磁交流发电机系统及其双端口稳压控制方法
CN106169896B (zh)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控制器及转子磁链在线修正方法和装置
Amiri et al. An improved direct decoupled power control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machine without rotor position sensor and with robustness to parameter variation
CN105449690A (zh)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的换流器无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52652B (zh) 同步风力发电机闭环矢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450106B (zh) 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位置估算方法
CN102148603B (zh) 双馈发电机转子初始位置零位偏差的辨识方法及控制装置
Abolhassani et al. A sensorless integrated doubly-fed electric alternator/active filter (IDEA) for variable speed wind energy system
CN105099320B (zh)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39843B (zh) 一种dfig-dc系统的定子频率控制方法
CN102694499A (zh) 异步电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方法
CN202696533U (zh) 一种变速永磁交流发电机系统
EP2731262B1 (en)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control system for motor
CN102355192B (zh) 双馈风力发电机无功功率的控制方法
JP2011217574A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回転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2522942B (zh) 双馈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方法
Soares et al. Sensorless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for wind energy applications
CN104935233B (zh)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电磁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332861B (zh) 双馈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的控制方法
Abolhassani et al. Integrated doubly-fed electric alternator/active filter (IDEA), a viable power quality solution,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Demirbas et al.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 direct power control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