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4578A -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4578A
CN105064578A CN201510492397.5A CN201510492397A CN105064578A CN 105064578 A CN105064578 A CN 105064578A CN 201510492397 A CN201510492397 A CN 201510492397A CN 105064578 A CN105064578 A CN 105064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teel
conversion beam
main body
shape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23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赤宇
邓汉荣
蒋运林
程博
张啸辰
徐裕坚
吴金保
许振刚
叶国认
林景华
张守林
张梦青
苏龙云
陈积奋
黎国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5104923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4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包括钢箱梁和混凝土,钢箱梁具有由顶板、底板和两块腹板连接而成的管形主体,顶板对应于转换梁的每一跨均设有一组局部敞口,每一组局部敞口中的混凝土浇灌口均设置在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每一组局部敞口均在转换梁对应跨的两个负弯矩区范围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本发明的转换梁能够在正截面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竖向抗剪性能和局部稳定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开局部敞口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未降低的前提下,极大的方便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灌、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灌效率;并且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悬挑转换、大跨度转换。

Description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对建筑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了建筑结构不断向大跨度、轻型、环保、多功能等方向发展,传统的结构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结构的要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其承载能力高、自重轻、结构尺寸小、抗震性能好、施工便利等优点,在桥梁、工业厂房、高层建筑、城市立交桥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建筑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能够用作转换梁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该组合梁包括钢箱梁和混凝土9,钢箱梁具有由顶板1、底板2和两块腹板3连接而成的管形主体,该管形主体的内腔中设有沿管形主体轴向分布的多块横向隔板4,每一块横向隔板4均设有混凝土流通孔4a,横向隔板4的布置数量和间隔距离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4.3节中关于加劲肋的规定进行设置。混凝土9充填在该管形主体的内腔中,两块腹板3的外壁上均设有上纵向加劲肋5、下纵向加劲肋6以及对应每一块横向隔板4设有一道横向加劲肋7,上纵向加劲肋5和下纵向加劲肋6均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每一道横向加劲肋7均设置在上纵向加劲肋5与下纵向加劲肋6之间。这种组合梁由于在箱室中充填了混凝土,使受压区钢板的局部屈曲强度大为提高,有利于钢材强度的充分发挥,刚度比较大,并且具有更好的延性,因填充了混凝土,翘曲和畸变受到一定的约束,使结构的扭转性能更优于其他形式的截面。
但上述现有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用作转换梁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为了避免过大和过多的混凝土浇灌孔对转换梁的刚度和抗剪承载力造成影响,上述组合梁在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在顶板DINGBAN上开设1~2个混凝土浇灌孔来将混凝土浇灌入钢箱梁GXL的内腔NQ中,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浇灌过程比较麻烦,并且容易产生钢箱梁GXL的内腔NQ未被混凝土HNT填充完全的问题;
第二,上述组合梁的钢箱梁GXL组件用钢量多,自重比较大,因此,上述组合梁难以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悬挑转换、大跨度转换,并且还会使得建筑上部结构成本提高、地基负重增大、建筑整体造价升高的问题;
第三,对于转换梁之上设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情况,上述组合梁的钢箱梁GXL需要作特殊的构造处理才能确保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可靠性,这样的连接成本较高、施工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包括钢箱梁和混凝土,所述钢箱梁具有由顶板、底板和两块腹板连接而成的管形主体,该管形主体的内腔中设有沿管形主体轴向分布的多块横向隔板,每一块横向隔板均设有混凝土流通孔,所述混凝土充填在该管形主体的内腔中,所述两块腹板的外壁上均设有上纵向加劲肋、下纵向加劲肋以及对应每一块所述横向隔板设有一道横向加劲肋,上纵向加劲肋和下纵向加劲肋均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每一道横向加劲肋均设置在上纵向加劲肋与下纵向加劲肋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对应于转换梁的每一跨均设有一组局部敞口,每一组局部敞口均包括一个混凝土浇灌口和至少两个排气孔;每一组所述局部敞口中的混凝土浇灌口均设置在所述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并且该混凝土浇灌口的最大长度设置在所述顶板位于所述转换梁对应跨范围内长度的之间、最大宽度设置在所述顶板宽度的之间;每一组所述局部敞口均在所述转换梁对应跨的两个负弯矩区范围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并且每一个排气孔均位于相邻两块所述横向隔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上方。
为了提高钢箱梁内腔中充填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横向隔板还设有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该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横向隔板的四角位置,所述混凝土流通孔位于所述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
作为横隔板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混凝土流通孔为由矩形中部、半圆形上部和半圆形下部组成的异形孔,所述的混凝土流通缺口为扇形缺口。
为了提高钢箱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并且提高腹板的稳定性,所述两块腹板的外壁上均增设有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每一道中间纵向加劲肋均沿所述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位于同一块腹板上的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在该腹板上的上纵向加劲肋与下纵向加劲肋之间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形主体的内腔中设有纵向隔板,该纵向隔板沿所述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并将所述管形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上箱室和下箱室;所述混凝土流通孔位于上箱室内,所述混凝土填充在所述上箱室内,所述下箱室中无混凝土填充。
为了提高上箱室中充填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横向隔板还设有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该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隔板位于上箱室内的部分的四角位置。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作为混凝土浇灌口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混凝土浇灌口为由矩形中部、半圆形前部和半圆形后部组成的异形敞口。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作为排气孔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气孔为圆形开孔。
在转换梁之上设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情况下,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灌口之外的上端面部位设有两道用于连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钢板,该两道钢板均沿所述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
一种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包括转换梁和设置在该转换梁之上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梁采用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排钢筋中位于所述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范围内的钢筋下端均从混凝土浇灌口伸入所述管形主体的内腔内并锚固在所述混凝土中、位于所述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范围之外的钢筋下端分别与所述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两道钢板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参见图2至图7,本发明通过在钢箱梁的顶板1对应于转换梁的每一跨均设置一组包括一个混凝土浇灌口1a和至少两个排气孔1b的局部敞口,将混凝土浇灌口1a均设置在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并且每一组局部敞口均在转换梁对应跨的两个负弯矩区范围内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排气孔1b,从而,对于采用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转换层来说,在钢箱梁焊接施工完成后,混凝土9能够分别从顶板1上的各个混凝土浇灌口1a浇灌到钢箱梁的内腔a中,并且混凝土9从混凝土浇灌口1a进入后能够通过各块横向隔板4上的混凝土流通孔4a流向转换梁每一跨的两端,并且,在混凝土9的流动过程中,钢箱梁内腔a中的空气通过顶板1上的各个排气孔1b被排出至钢箱梁之外,使得混凝土9能够快速的完成对钢箱梁内腔a的充填,极大的方便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9的浇灌、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灌效率;
本发明将局部敞口的分布方式设置为:每一个混凝土浇灌口1a均位于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且最大长度L1设置在顶板1位于转换梁对应跨范围内长度L2的之间、最大宽度W1设置在顶板1宽度W2的之间,每一个排气孔1b均设置在负弯矩区范围内且位于相邻两块横向隔板4之间的间隔空间上方,通过这样的分布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局部敞口开设对钢箱梁的承载力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了通过开设局部敞口来提高混凝土浇灌效率的可行性;经过对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现有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比较,上述局部敞口对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承载力影响较小,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正截面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竖向抗剪性能和局部稳定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开局部敞口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未降低;
由于本发明在钢箱梁的顶板1开设了多个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灌口1a在不影响钢箱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扩大了局部敞口的面积,显著的降低了钢箱梁的用钢量和自重,不但省料省工,还能使得建筑上部结构成本降低、减轻地基负重、进一步降低建筑的整体造价;而且,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由于还能够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和承载力,因此,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悬挑转换、大跨度转换,能够确保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设置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能够在正截面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竖向抗剪性能和局部稳定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开局部敞口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未降低的前提下,极大的方便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9的浇灌、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灌效率;并且,本发明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悬挑转换、大跨度转换。
第二,参见图7,本发明通过在面积较大的混凝土流通孔4a设置在横向隔板4的中心位置,并在横向隔板4的四角位置设置混凝土流通缺口4b,进一步的促进了混凝土9在钢箱梁内腔a中的流动性,有效的防止了钢箱梁内腔a中的少量空气在混凝土9浇灌过程中无法从排气孔1b排出钢箱梁外的情况,使得钢箱梁内腔a中充填混凝土9的浇筑质量得到了保证。
第三,参见图4,本发明通过在两块实腹式的腹板3的外壁上增设有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使得每一侧的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能够与上纵向加劲肋5和下纵向加劲肋6共同作用提高钢箱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并且提高腹板3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转换层布置位置的灵活性,使得可以转换的楼层数得以提高。
第四,参见图8-1至图8-3,本发明通过用纵向隔板10将钢箱梁的内腔a分隔为上箱室a1和下箱室a2,并将混凝土9填充在上箱室a1内,在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受弯矩作用时,上箱室a1由填充的混凝土9承受压力,下箱室a2由钢材承受拉力,因此,使得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空箱梁相比,受压区箱室中由于充填了混凝土而使得受压区钢板稳定性更好,与完全填实的钢箱梁相比,则减小了自重,并避免了受拉区可能出现的混凝土破坏的情况。
第五,参见图9至图11,本发明通过将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应用于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中,使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两排钢筋中位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内的钢筋12下端能够从混凝土浇灌口1a伸入管形主体的内腔a内并锚固在混凝土9中、位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之外的钢筋12下端分别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两道钢板13焊接固定,从而解决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与转换梁之间的搭接问题,增加了转换梁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应用于转换层时带有透视效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应用于某转换层中的四根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1~Z4;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位于图2的B1至B2位置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位于图2的B1位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位于图2的C位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位于图2的D位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对应于图2的B1位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对应于图2的C位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对应于图2的D位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E剖视图;
图11为图9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包括钢箱梁和混凝土9。其中,图2中示出了应用于某转换层中的四根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1~Z4,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1相邻的两处支座J1、J2,以及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2相邻的两处支座J3、J4,其中,支座J1为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1与结构柱G1的梁柱节点,支座J2为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1与结构柱G2的梁柱节点。
上述钢箱梁具有由顶板1、底板2和两块腹板3连接而成的管形主体,该管形主体的内腔a中设有沿管形主体轴向分布的多块横向隔板4,横向隔板4的布置数量和间隔距离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4.3节中关于加劲肋的规定进行设置。两块腹板3的外壁上均设有上纵向加劲肋5、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下纵向加劲肋6以及对应每一块横向隔板4设有一道横向加劲肋7,上纵向加劲肋5和下纵向加劲肋6均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每一道横向加劲肋7均设置在上纵向加劲肋5与下纵向加劲肋6之间,每一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均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位于同一块腹板3上的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在该腹板3上的上纵向加劲肋5与下纵向加劲肋6之间均匀间隔分布。
上述顶板1对应于转换梁的每一跨均设有一组局部敞口,每一组局部敞口均包括一个混凝土浇灌口1a和至少两个排气孔1b,其中,转换梁的一跨是指其任意一个位于相邻两处支座之间的部分,例如图1中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1位于支座J1与支座J2之间的部分、实腹式钢箱转换梁Z2位于支座J3与支座J4之间的部分。每一组局部敞口中的混凝土浇灌口1a均设置在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并且该混凝土浇灌口1a的最大长度L1设置在顶板1位于转换梁对应跨范围内长度L2的、最大宽度W1设置在顶板1宽度W2的其中,混凝土浇灌口1a和顶板1的长度方向均指钢箱梁的轴向、宽度方向则与钢箱梁的轴向垂直;排气孔1b为圆形开孔,每一组局部敞口均在转换梁对应跨的两个负弯矩区范围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b,并且每一个排气孔均位于相邻两块横向隔板4之间的间隔空间上方。
上述每一块横向隔板4均设有混凝土流通孔4a和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混凝土流通孔4a位于横向隔板4的中心位置,其为由矩形中部、半圆形上部和半圆形下部组成的异形孔,混凝土流通缺口4b为扇形缺口;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分别位于横向隔板4的四角位置,其为由矩形中部、半圆形前部和半圆形后部组成的异形敞口。
上述混凝土9通过各个顶板1上的混凝土浇灌口1a、各块横向隔板4上的混凝土流通孔4a和混凝土流通缺口4b充填在钢箱梁的内腔a中,具体的说:对于采用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转换层来说,在钢箱梁焊接施工完成后,混凝土9分别从顶板1上的各个混凝土浇灌口1a浇灌到钢箱梁的内腔a中,并且混凝土9从混凝土浇灌口1a进入后能够通过各块横向隔板4上的混凝土流通孔4a和混凝土流通缺口4b流向转换梁每一跨的两端,并且,在混凝土9的流动过程中,钢箱梁内腔a中的空气通过顶板1上的各个排气孔1b被排出至钢箱梁之外,使得混凝土9能够快速的完成对钢箱梁内腔a的充填,极大的方便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9的浇灌、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灌效率。
并且,本实施例一将局部敞口的分布方式设置为:每一个混凝土浇灌口1a均位于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且最大长度L1设置在顶板1位于转换梁对应跨范围内长度L2的最大宽度W1设置在顶板1宽度W2的每一个排气孔1b均设置在负弯矩区范围内且位于相邻两块横向隔板4之间的间隔空间上方,通过这样的分布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局部敞口开设对钢箱梁的承载力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了通过开设局部敞口来提高混凝土浇灌效率的可行性;经过对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现有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比较,上述局部敞口对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承载力影响较小,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正截面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竖向抗剪性能和局部稳定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开局部敞口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未降低。
而由于本实施例一在钢箱梁的顶板1开设了多个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灌口1a在不影响钢箱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扩大了局部敞口的面积,显著的降低了钢箱梁的用钢量和自重,不但省料省工,还能使得建筑上部结构成本降低、减轻地基负重、进一步降低建筑的整体造价;而且,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由于还能够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和承载力,因此,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悬挑转换、大跨度转换,能够确保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设置的可行性。
实施例二
如图8-1至图8-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二中,钢箱梁管形主体的内腔a中设有纵向隔板10,该纵向隔板10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并将管形主体的内腔a分隔为上箱室a1和下箱室a2;混凝土流通孔4a位于上箱室a1内,混凝土9填充在上箱室a1内,下箱室a2中无混凝土填充;横向隔板4的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分别设置在横向隔板4位于上箱室a1内的部分的四角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二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受弯矩作用时,上箱室a1由填充的混凝土9承受压力,下箱室a2由钢材承受拉力,因此,使得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空箱梁相比,受压区箱室中由于充填了混凝土而使得受压区钢板稳定性更好,与完全填实的钢箱梁相比,则减小了自重,并避免了受拉区可能出现的混凝土破坏的情况。
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包括转换梁和设置在该转换梁之上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其中,本本实施例三中的转换梁采用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并且本实施例三中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中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在顶板1位于混凝土浇灌口1a之外的上端面部位增设有两道用于连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钢板13,该两道钢板13均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三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两排钢筋中位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内的钢筋12下端均从混凝土浇灌口1a伸入管形主体的内腔a内并锚固在混凝土9中、位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之外的钢筋12下端分别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两道钢板13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三通过将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应用于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中,使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两排钢筋中位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内的钢筋12下端能够从混凝土浇灌口1a伸入管形主体的内腔a内并锚固在混凝土9中、位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之外的钢筋12下端分别与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两道钢板13焊接固定,从而解决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与转换梁之间的搭接问题,增加了转换梁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连接可靠性。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例如,经过对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与现有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比较,实施例一中的混凝土浇灌口1a的最大长度L1还可设置在顶板1位于转换梁对应跨范围内长度L2的之间、最大宽度W1还可设置在顶板1宽度W2的之间,在该范围内对混凝土浇灌口1a的尺寸进行设置,均能确保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正截面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竖向抗剪性能和局部稳定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开局部敞口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不降低。
又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省去设置中间纵向加劲肋8,本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同样能够实现以下效果:在正截面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竖向抗剪性能和局部稳定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未开局部敞口的闭口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未降低的前提下,极大的方便施工过程中混凝土9的浇灌、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灌效率;并且,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悬挑转换、大跨度转换。
再如,上述实施例中顶板1的上端面可以焊接用于钢箱梁吊装的吊环DH,以便于在施工现场的钢箱梁吊装作业。

Claims (10)

1.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包括钢箱梁和混凝土(9),所述钢箱梁具有由顶板(1)、底板(2)和两块腹板(3)连接而成的管形主体,该管形主体的内腔(a)中设有沿管形主体轴向分布的多块横向隔板(4),每一块横向隔板(4)均设有混凝土流通孔(4a),所述混凝土(9)充填在该管形主体的内腔(a)中,所述两块腹板(3)的外壁上均设有上纵向加劲肋(5)、下纵向加劲肋(6)以及对应每一块所述横向隔板(4)设有一道横向加劲肋(7),上纵向加劲肋(5)和下纵向加劲肋(6)均沿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每一道横向加劲肋(7)均设置在上纵向加劲肋(5)与下纵向加劲肋(6)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对应于转换梁的每一跨均设有一组局部敞口,每一组局部敞口均包括一个混凝土浇灌口(1a)和至少两个排气孔(1b);每一组所述局部敞口中的混凝土浇灌口(1a)均设置在所述转换梁对应跨的中间位置,并且该混凝土浇灌口(1a)的最大长度(L1)设置在所述顶板(1)位于所述转换梁对应跨范围内长度(L2)的之间、最大宽度(W1)设置在所述顶板(1)宽度(W2)的之间;每一组所述局部敞口均在所述转换梁对应跨的两个负弯矩区范围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b),并且每一个排气孔均位于相邻两块所述横向隔板(4)之间的间隔空间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4)还设有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该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分别位于所述横向隔板(4)的四角位置,所述混凝土流通孔(4a)位于所述横向隔板(4)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流通孔(4a)为由矩形中部、半圆形上部和半圆形下部组成的异形孔,所述的混凝土流通缺口(4b)为扇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腹板(3)的外壁上均增设有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每一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均沿所述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位于同一块腹板(3)上的两道中间纵向加劲肋(8)在该腹板(3)上的上纵向加劲肋(5)与下纵向加劲肋(6)之间均匀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主体的内腔(a)中设有纵向隔板(10),该纵向隔板(10)沿所述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并将所述管形主体的内腔(a)分隔为上箱室(a1)和下箱室(a2);所述混凝土流通孔(4a)位于上箱室(a1)内,所述混凝土(9)填充在所述上箱室(a1)内,所述下箱室(a2)中无混凝土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4)还设有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该四个混凝土流通缺口(4b)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隔板(4)位于上箱室(a1)内的部分的四角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浇灌口(1a)为由矩形中部、半圆形前部和半圆形后部组成的异形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1b)为圆形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灌口(1a)之外的上端面部位设有两道用于连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钢板(13),该两道钢板(13)均沿所述管形主体的轴向延伸。
10.一种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包括转换梁和设置在该转换梁之上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梁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的两排钢筋中位于所述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内的钢筋(12)下端均从混凝土浇灌口(1a)伸入所述管形主体的内腔(a)内并锚固在所述混凝土(9)中、位于所述实腹式钢箱转换梁混凝土浇灌口(1a)范围之外的钢筋(12)下端分别与所述实腹式钢箱转换梁的两道钢板(13)焊接固定。
CN201510492397.5A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Pending CN105064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2397.5A CN105064578A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2397.5A CN105064578A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578A true CN105064578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9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2397.5A Pending CN105064578A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45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8419A (zh) * 2017-07-24 2017-10-20 中交二航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铰装置运输设备
CN112796411A (zh) * 2021-03-23 2021-05-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箱板装配式钢结构地下梁式转换构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8608A (zh) * 2008-08-29 2009-01-07 清华大学 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
JP2010047910A (ja) * 2008-08-19 2010-03-04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合成梁、合成梁施工方法、及び耐火建築物
CN202401668U (zh) * 2011-12-30 2012-08-29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柱结构
CN102979180A (zh) * 2012-12-27 2013-03-20 长安大学 一种内设剪力钉的scs钢管混凝土结构
CN102995834A (zh) * 2012-12-14 2013-03-27 金天德 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
CN203213402U (zh) * 2013-05-02 2013-09-25 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柱
CN204983309U (zh) * 2015-08-12 2016-01-20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7910A (ja) * 2008-08-19 2010-03-04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合成梁、合成梁施工方法、及び耐火建築物
CN101338608A (zh) * 2008-08-29 2009-01-07 清华大学 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
CN202401668U (zh) * 2011-12-30 2012-08-29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柱结构
CN102995834A (zh) * 2012-12-14 2013-03-27 金天德 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
CN102979180A (zh) * 2012-12-27 2013-03-20 长安大学 一种内设剪力钉的scs钢管混凝土结构
CN203213402U (zh) * 2013-05-02 2013-09-25 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柱
CN204983309U (zh) * 2015-08-12 2016-01-20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8419A (zh) * 2017-07-24 2017-10-20 中交二航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铰装置运输设备
CN107268419B (zh) * 2017-07-24 2022-02-11 中交二航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铰装置运输设备
CN112796411A (zh) * 2021-03-23 2021-05-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箱板装配式钢结构地下梁式转换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7049B (zh)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及施工方法
CN202139530U (zh) 一种单箱单室大挑臂结合箱梁构造
CN105256713B (zh) 半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建造方法
CN106284840B (zh) 一种二次浇注钢构架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4715224U (zh) 一种基于工字钢横隔梁的箱梁加固构造
CN105625186A (zh) 一种大截面混凝土y型柱施工方法
CN204983309U (zh)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N206873730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结构
CN203008235U (zh) 一种内设有纵向加劲肋的scs方形钢管混凝土墩柱
CN104295004A (zh) 一种uhpc-cfst组合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64578A (zh) 一种实腹式钢箱转换梁及该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N103422568B (zh) 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
CN106836556A (zh) 一种复合钢筋笼桁架支撑剪力墙
CN103046462B (zh) 一种钢箱组件及由其组成的钢箱—混凝土组合u型梁
CN108729545A (zh) 圆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103950A (zh) 一种组合型钢结构公路桥梁拼装工艺
CN209584813U (zh) 框架桥系统
CN109898704B (zh) 一种带钢筋桁架钢板组合剪力墙
CN107227682B (zh) 一种pbl加劲型扁平钢箱混凝土板拱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72891B (zh) 一种预制槽形板
KR101015796B1 (ko) 아이형 거더 제작용 거푸집
CN114016443A (zh) 用框架式加固结构加固的腹拱构造
CN206769120U (zh) 一种外包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17352864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
CN106835979B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桥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