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6159A -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6159A
CN105056159A CN201510615673.2A CN201510615673A CN105056159A CN 105056159 A CN105056159 A CN 105056159A CN 201510615673 A CN201510615673 A CN 201510615673A CN 105056159 A CN105056159 A CN 105056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hizoma
medicine
semen
her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5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立廷
李鑫
黄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5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56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6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6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土荆芥、贯众、乌梅、石榴根、芜荑、山麻杆、槟榔、南瓜子、半截叶、黄柏、芸苔、盘肠草、葶苈子、蒟酱叶、忍冬藤、太子参、使君子、黄芪、黄连、饴糖、蜂蜜、拳参、三棱、莪术、芦荟、陈皮、马齿苋、山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具杀虫驱虫的功效,主治猪寄生虫病疗效好,具有针对性强、直驱性强、廉价、无毒害、无药残、安全方便、功能全面,可改善猪的体质,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加大市场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但以疥螨和蛔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这几种体内寄生虫对猪机体的危害均较大;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和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造成猪日增重减少,抗病力下降等;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其中以螨虫对猪的危害最大;除干扰猪的正常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整齐度外,并是很多疾病的如猪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的重要传播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工厂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猪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选用有效的驱虫药物,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有效地控制猪寄生虫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
目前,西医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主要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枸橼酸派嗪等一系列的杀虫药,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驱虫药只能针对一种或者两种寄生虫有效,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猪的生长。
中医认为寄生虫病主要是指进食被寄生虫卵所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等而引起的病证。中医治疗猪寄生虫病不仅可以克服西医治疗的弊端,且辨证论治,统筹兼顾,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提高病猪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杀虫驱虫为主,兼以补气扶正,温脏助阳,活血散瘀,通肠导滞功能,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可提高其自身免疫力;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辨证论治,统筹兼顾,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提高病猪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土荆芥、贯众、乌梅、石榴根、芜荑、山麻杆、槟榔、南瓜子、半截叶、黄柏、芸苔、盘肠草、葶苈子、蒟酱叶、忍冬藤、太子参、使君子、黄芪、黄连、饴糖、蜂蜜、拳参、三棱、莪术、芦荟、陈皮、马齿苋和山药。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6-10份、贯众5-9份、乌梅10-15份、石榴根16-20份、芜荑15-20份、山麻杆16-19份、槟榔15-25份、南瓜子16-26份、半截叶9-18份、黄柏16-22份、芸苔13-17份、盘肠草20-25份、葶苈子8-15份、蒟酱叶20-26份、忍冬藤16-19份、太子参16-30份、使君子5-9份、黄芪11-20份、黄连10-15份、饴糖10-15份、蜂蜜6-15份、拳参13-19份、三棱16-23份、莪术10-20份、芦荟11-18份、陈皮18-30份、马齿苋11-17份和山药18-26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7份、贯众6份、乌梅12份、石榴根18份、芜荑16份、山麻杆7份、槟榔21份、南瓜子22份、半截叶12份、黄柏19份、芸苔15份、盘肠草23份、葶苈子11份、蒟酱叶25份、忍冬藤17份、太子参25份、使君子6份、黄芪15份、黄连13份、饴糖11份、蜂蜜10份、拳参15份、三棱19份、莪术17份、芦荟17份、陈皮26份、马齿苋15份和山药21份。
优选地,所述药物还包括丁香、细辛、干姜、桂枝。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6-10份、贯众5-9份、乌梅10-15份、石榴根6-10份、芜荑15-20份、山麻杆16-19份、槟榔15-25份、南瓜子16-26份、半截叶9-18份、黄柏16-22份、芸苔13-17份、盘肠草20-25份、葶苈子8-15份、蒟酱叶20-26份、忍冬藤16-19份、太子参16-30份、使君子5-9份、黄芪11-20份、黄连10-15份、饴糖10-15份、蜂蜜6-15份、拳参13-19份、三棱16-23份、莪术10-20份、芦荟11-18份、陈皮18-30份、马齿苋11-17份、山药18-26份、丁香10-15份、细辛4-9份、干姜18-26份和桂枝15-20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7份、贯众6份、乌梅12份、石榴根18份、芜荑16份、山麻杆7份、槟榔21份、南瓜子22份、半截叶12份、黄柏19份、芸苔15份、盘肠草23份、葶苈子11份、蒟酱叶25份、忍冬藤17份、太子参25份、使君子6份、黄芪15份、黄连13份、饴糖11份、蜂蜜10份、拳参15份、三棱19份、莪术17份、芦荟17份、陈皮26份、马齿苋15份、山药21份、丁香11份、细辛5份、干姜20份和桂枝18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当药物的剂型为粉针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当药物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具杀虫驱虫的功效,兼以补气扶正,温脏助阳,活血散瘀,通肠导滞功能,主治猪寄生虫病疗效好,可以有效驱除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多种寄生虫。具有针对性强、直驱性强、廉价、无毒害、无药残、安全方便、功能全面、可改善猪的体质,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加大市场效益。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辨证论治,统筹兼顾,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杀虫驱虫为治疗原则,兼以补气扶正,温脏助阳,活血散瘀,通肠导滞,治疗猪寄生虫病的同时,提高其免疫力,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土荆芥、贯众、乌梅、石榴根、芜荑、山麻杆、槟榔、南瓜子、半截叶、黄柏、芸苔、盘肠草、葶苈子、蒟酱叶、忍冬藤、太子参、使君子、黄芪、黄连、饴糖、蜂蜜、拳参、三棱、莪术、芦荟、陈皮、马齿苋、山药;优选地,丁香、细辛、干姜和桂枝。其中,土荆芥、石榴根、贯众、槟榔、使君子杀虫;忍冬藤、山麻杆、半截叶、蒟酱叶、马齿苋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芦荟泻下驱虫体;南瓜子甘平,杀虫而不伤正气;芸苔、乌梅、芜荑、盘肠草、葶苈子破结通肠、消积通气;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黄连、黄柏、拳参泻火解毒;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太子参、黄芪、蜂蜜、饴糖治疗寄生虫寄生所致虚证作用优良。丁香、细辛、干姜、桂枝温药温脏助阳,有利于阳腑的恢复,全方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配伍严谨。
上述各原料药材的药理特性如下:
土荆芥:辛、苦,微温。归脾经。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
石榴根:苦涩,温。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乌梅:味苦、酸、涩,性温,入肝、肺、脾、大肠经,《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具有敛肺,涩肠,止血,生津的作用,用于治疗久痢不止,湿热泻痢,便血、尿血、雪崩等证。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贯众:苦,凉。入肝、胃经。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芜荑:苦辛,温。入脾、胃经。杀虫消积;除湿止痢。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疮汤;疥癣。
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山麻杆:别名野火麻。来源大戟科山麻杆,以茎、皮、叶入药。淡、平。归大肠经。解毒,杀虫,止痛。主治疯狗咬伤,蛔虫病,腰痛。
半截叶: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莲的全草。微苦,温。活血舒筋,燥湿杀虫。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疟疾,蛔虫病。
蒟酱叶:辛,温。肺;胃经。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治风寒咳嗽、胃痛,风毒脚气,子肿,疥癞,湿疹,脚癣,烫伤。疏风散寒,行气化痰,解毒消肿,燥温止痒。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忍冬藤: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芸苔:辛,凉。入肺、肝、脾。破结通肠;散血,消肿。治劳伤吐血,血痢,丹毒,热毒疮,乳痈。
盘肠草:味甘;淡;性温。归肝、胃经。祛风;止痛。主小儿盘肠气痛;惊风;感冒;风湿热。
葶苈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
细辛:味辛,性温。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味辛。散结消肿;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下气祛痰,通窍。乳房痛肿;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用于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反藜芦。细辛经水蒸气蒸馏可得精油,在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用途很多。以辽细辛浸膏为添加剂原料,广泛用于日用产品,如肥皂、化妆品、牙膏等,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等疗效。含细辛的兽药用于治咳嗽喘、便秘;含细辛的农药作杀虫剂和杀菌剂;由于细辛中所含挥发油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国外已开发使用细辛作为建筑材料的防蛀填料和防蚊驱虫原料。
干姜: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1.《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2.《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3.《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
黄连:归肝、胃、大肠经。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桂枝:辛,甘,性温;入膀胱、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本草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本经逢原》曰:“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主治消谷逐水,杀肠道伏尸、寸白虫;除湿气,通关节,利九窍,除烦,破腹内结块;还可治脚气、水肿、胸痛、痢疾、腹胀腹痛、大小便不利、痰气喘急,疗恶性疟疾,抵御瘴疠。
南瓜子:甘,温。南瓜子适宜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吸虫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及产后手足水肿和缺乳的人食用。用于脾虚营养不良,消瘦乏力;脾虚水肿;产后缺乳;百日咳,咳嗽咽干;绦虫、蛔虫和血吸虫病。
使君子:味甘,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本草纲目》:“凡杀虫药多是苦辛,惟使君、榧子,甘而杀虫,亦一异也。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具有抗寄生虫和抑制真菌左右。使君子粉剂对自然感染的鼠蛲虫病有一定的驱蛲作用。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气健脾,益卫实表,升阳举陷,托毒敛疮,利水消肿。《本草备要》:“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本草正义》:“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功用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黄芪使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肾血管及拳参末梢血管、使皮肤血液循环旺盛;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有保肝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芪可显著影响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实现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银屑病,糖尿病,骨质疏松。
饴糖:甘,温。①《别录》:味甘,微温。②《本草蒙筌》:味甘苦。③《纲目》:甘,大温。归脾、胃、肺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③《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太阴经气分。缓中,补虚,生津,润燥。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蜂蜜:味甘、性平。脾、胃、肺、大肠经。润肠通便,解毒。蜂蜜对某些慢性病还有一定的疗效。常服蜂蜜对于心脏病、高血压、肺病、眼病、肝脏病、痢疾、便秘、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等都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三棱:辛、苦、温,归肝、脾二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本草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适用于多种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肝癌等。常与香附、莪术、紫草根、木馒头等配伍治疗气血结积、瘀血瘀滞的卵巢癌、宫颈癌等。常用白花蛇舌草、大腹皮、茯苓、莪术等配伍治疗气滞血瘀、热毒蕴结的肝癌。此外该品还适用于血瘀气滞、腹部结块、肝脾肿大、经闭腹痛、食积胀痛等。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但温通力较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
芦荟:味苦性寒,清肝热、通便、杀虫;此外还用于头痛、大便秘结、小儿惊痫、疳疡疖肿、烧烫伤、癣疮、痔、萎缩性鼻炎、瘰、肝炎、胆道结石、湿癣等。芦荟的叶片中含有超过二百种化合物,当中包括有20种矿物质、18种氨基酸、12种维生素及其他各种不同的养分,包括多种黏多糖、脂肪酸、蒽醌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糖、活性酶等。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但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用。可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
马齿苋:性味酸、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功效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铜、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核黄素等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其ω-3脂肪酸含量在绿叶菜中占首位。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药物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土荆芥7g、贯众6g、乌梅12g、石榴根18g、芜荑16g、山麻杆7g、槟榔21g、南瓜子22g、半截叶12g、黄柏19g、芸苔15g、盘肠草23g、葶苈子11g、蒟酱叶25g、忍冬藤17g、太子参25g、使君子6g、黄芪15g、黄连13g、饴糖11g、蜂蜜10g、拳参15g、三棱19g、莪术17g、芦荟17g、陈皮26g、马齿苋15g和山药21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3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9℃的条件下静置30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50分钟,获得4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5g,加入丙二醇4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40分钟;脱炭过滤;用0.23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实施例2药物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土荆芥7g、贯众6g、乌梅12g、石榴根18g、芜荑16g、山麻杆7g、槟榔21g、南瓜子22g、半截叶12g、黄柏19g、芸苔15g、盘肠草23g、葶苈子11g、蒟酱叶25g、忍冬藤17g、太子参25g、使君子6g、黄芪15g、黄连13g、饴糖11g、蜂蜜10g、拳参15g、三棱19g、莪术17g、芦荟17g、陈皮26g、马齿苋15g、山药21g、丁香11g、细辛5g、干姜20g和桂枝18g。
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4cm,浸泡5小时;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5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4cm,浸泡5小时;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5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药物的毒性试验:
1、试验药物1
选取土荆芥7g、贯众6g、乌梅12g、石榴根18g、芜荑16g、山麻杆7g、槟榔21g、南瓜子22g、半截叶12g、黄柏19g、芸苔15g、盘肠草23g、葶苈子11g、蒟酱叶25g、忍冬藤17g、太子参25g、使君子6g、黄芪15g、黄连13g、饴糖11g、蜂蜜10g、拳参15g、三棱19g、莪术17g、芦荟17g、陈皮26g、马齿苋15g和山药21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400g冷水中浸泡25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收集滤渣;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4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过滤并合并过滤液,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除去部分水,获得汤剂,汤剂的生药浓度为3g/ml。
试验方法: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的药物添加剂的汤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添加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2、试验药物2
选取土荆芥7g、贯众6g、乌梅12g、石榴根18g、芜荑16g、山麻杆7g、槟榔21g、南瓜子22g、半截叶12g、黄柏19g、芸苔15g、盘肠草23g、葶苈子11g、蒟酱叶25g、忍冬藤17g、太子参25g、使君子6g、黄芪15g、黄连13g、饴糖11g、蜂蜜10g、拳参15g、三棱19g、莪术17g、芦荟17g、陈皮26g、马齿苋15g、山药21g、丁香11g、细辛5g、干姜20g和桂枝18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400g冷水中浸泡25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收集滤渣;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4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过滤并合并过滤液,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除去部分水,获得汤剂,汤剂的生药浓度为3g/ml。
试验方法: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的药物添加剂的汤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添加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对比试验
山东莱芜某兽医站,接诊某大型养殖场560头患猪,接诊时患猪多为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经对猪粪便进行检查发现有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多种寄生虫。
对猪进行粪便检查,选择每克粪便中含虫卵数(EPG,单位:个/g)大于260的体重为61.8±5.2kg的90头猪,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头,分别为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和对照组,三组在体重、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实施例组1、实施例组2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粉针剂、实施例2的汤剂和1%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粉针剂采用肌肉注射按0.3毫克/千克剂量进行皮下注射;汤剂的使用方法是按0.4毫克/千克剂量灌服;伊维菌素注射液按0.3毫克/千克剂量进行皮下注射。在投药的同时,使用敌百虫或螨净对猪场栏舍、排污沟、器械用具、运输工具进行喷洒。
用药前1天、用药后1-7天,每天逐头两次收集粪便,混匀,用沉淀法检查体内线虫的排出情况,用麦克马斯特法检查各组每头猪粪便中虫卵的数量,计算每克粪便中线虫虫卵的数量(EPG)和虫卵减少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每组每头猪粪便中虫卵的有无,计算虫卵转阴率。计算公式为:
虫卵减少率=[(驱虫前EPG-驱虫后EPG)/驱虫前EPG]×100%
虫卵转阴率=[虫卵转阴动物数/试验动物数]×100%
并注意观察投药后猪只的临床反应,并观察其饮食、精神、排尿、排粪等情况。
表1三组虫卵减少率情况对比表
表2各组虫卵转阴率情况对比表
组别 猪数量(头) 猪只转阴数量(头) 虫卵转阴率(%)
实施例组1 30 30 100
实施例组2 30 30 100
对照组 30 22 73.3%
经每天观察,自用药后,实施例组1和实施例组2的猪精神开始逐步好转,且组中各猪只的饮食逐步恢复正常,排尿和排粪情况正常,未见任何毒副反应。但对照组的猪只精神虽逐步有所好转,但饮食恢复较慢,药物有副作用。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知:与传统药物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药物在治疗猪寄生虫病方面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典型病例
2013年9月,山东德州某养猪场发现一头猪生长缓慢、消瘦,被毛粗乱无光、黄疸,采食饲料时经常卧地,有时咳嗽、呼吸短促,粪便带血。经检测患猪的每克粪便中含虫卵数(EPG,单位:个/g)397,其中包括: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肺丝虫、结肠小袋纤毛虫。为患猪注射本发明实施例1的粉针剂,粉针剂采用肌肉注射按0.3毫克/千克剂量进行皮下注射,4天后,症状消失,猪精神好转,饮食正常,经检测猪粪便中无虫卵。
2013年10月17日,济南济阳县某养猪场有一头猪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检测该患猪的每克粪便中含虫卵数(EPG,单位:个/g)403,其中包括: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立即灌服本发明实施例2的汤剂,按0.4毫克/千克剂量灌服。服药后3天,精神正常,症状消失,且经检测猪粪便中无虫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土荆芥、贯众、乌梅、石榴根、芜荑、山麻杆、槟榔、南瓜子、半截叶、黄柏、芸苔、盘肠草、葶苈子、蒟酱叶、忍冬藤、太子参、使君子、黄芪、黄连、饴糖、蜂蜜、拳参、三棱、莪术、芦荟、陈皮、马齿苋和山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6-10份、贯众5-9份、乌梅10-15份、石榴根16-20份、芜荑15-20份、山麻杆16-19份、槟榔15-25份、南瓜子16-26份、半截叶9-18份、黄柏16-22份、芸苔13-17份、盘肠草20-25份、葶苈子8-15份、蒟酱叶20-26份、忍冬藤16-19份、太子参16-30份、使君子5-9份、黄芪11-20份、黄连10-15份、饴糖10-15份、蜂蜜6-15份、拳参13-19份、三棱16-23份、莪术10-20份、芦荟11-18份、陈皮18-30份、马齿苋11-17份和山药18-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7份、贯众6份、乌梅12份、石榴根18份、芜荑16份、山麻杆7份、槟榔21份、南瓜子22份、半截叶12份、黄柏19份、芸苔15份、盘肠草23份、葶苈子11份、蒟酱叶25份、忍冬藤17份、太子参25份、使君子6份、黄芪15份、黄连13份、饴糖11份、蜂蜜10份、拳参15份、三棱19份、莪术17份、芦荟17份、陈皮26份、马齿苋15份和山药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丁香、细辛、干姜和桂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6-10份、贯众5-9份、乌梅10-15份、石榴根6-10份、芜荑15-20份、山麻杆16-19份、槟榔15-25份、南瓜子16-26份、半截叶9-18份、黄柏16-22份、芸苔13-17份、盘肠草20-25份、葶苈子8-15份、蒟酱叶20-26份、忍冬藤16-19份、太子参16-30份、使君子5-9份、黄芪11-20份、黄连10-15份、饴糖10-15份、蜂蜜6-15份、拳参13-19份、三棱16-23份、莪术10-20份、芦荟11-18份、陈皮18-30份、马齿苋11-17份、山药18-26份、丁香10-15份、细辛4-9份、干姜18-26份和桂枝15-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土荆芥7份、贯众6份、乌梅12份、石榴根18份、芜荑16份、山麻杆7份、槟榔21份、南瓜子22份、半截叶12份、黄柏19份、芸苔15份、盘肠草23份、葶苈子11份、蒟酱叶25份、忍冬藤17份、太子参25份、使君子6份、黄芪15份、黄连13份、饴糖11份、蜂蜜10份、拳参15份、三棱19份、莪术17份、芦荟17份、陈皮26份、马齿苋15份、山药21份、丁香11份、细辛5份、干姜20份和桂枝18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汤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9.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汤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CN201510615673.2A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056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5673.2A CN105056159A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5673.2A CN105056159A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6159A true CN105056159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8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5673.2A Pending CN105056159A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615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9793A (zh) * 2016-06-27 2016-11-16 陆川县珊罗镇振兴猪场 一种治疗猪体内寄生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688A (zh) * 2016-08-23 2016-12-07 靖西市家宝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猪体内寄生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4801A (zh) * 2016-09-30 2017-01-25 安徽华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妊娠母猪寄生虫病害的药物
CN106902206A (zh) * 2017-03-14 2017-06-30 滁州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猪表皮寄生虫的粉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066A (zh) * 1998-09-10 2000-03-15 翟永山 治疗猪寄生虫病的内服药物
CN102727700A (zh) * 2012-07-18 2012-10-17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猪蛔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870A (zh) * 2013-09-04 2013-12-04 周冠旻 一种驱除猪寄生虫的药物
CN104107386A (zh) * 2014-07-16 2014-10-22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小鹅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28A (zh) * 2015-01-27 2015-04-22 卢磊红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066A (zh) * 1998-09-10 2000-03-15 翟永山 治疗猪寄生虫病的内服药物
CN102727700A (zh) * 2012-07-18 2012-10-17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猪蛔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870A (zh) * 2013-09-04 2013-12-04 周冠旻 一种驱除猪寄生虫的药物
CN104107386A (zh) * 2014-07-16 2014-10-22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小鹅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28A (zh) * 2015-01-27 2015-04-22 卢磊红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贵林: "《土法良方防治猪病》", 31 March 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梁剑平: "《中兽药学》", 31 January 2014,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9793A (zh) * 2016-06-27 2016-11-16 陆川县珊罗镇振兴猪场 一种治疗猪体内寄生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688A (zh) * 2016-08-23 2016-12-07 靖西市家宝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猪体内寄生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4801A (zh) * 2016-09-30 2017-01-25 安徽华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妊娠母猪寄生虫病害的药物
CN106902206A (zh) * 2017-03-14 2017-06-30 滁州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猪表皮寄生虫的粉剂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7172B (zh)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544A (zh) 一种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245B (zh) 手足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3933509B (zh) 用于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159A (zh) 一种治疗猪寄生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662B (zh) 兽用驱虫中药制剂
CN103041256A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5213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24B (zh) 一种治疗寒湿血瘀阻络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695A (zh) 一种用于治疗仔猪白痢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672A (zh) 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815265A (zh) 用于治疗牛肺水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413A (zh)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9885A (zh) 具有祛痤疮功能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957A (zh) 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56078A (zh) 一种治疗胃火炽盛牙痛口臭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0650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伤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771B (zh) 用于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279A (zh) 一种治疗母猪子宫炎的中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673B (zh) 一种防治牛猝死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67895A (zh) 用于治疗牛产后血瘀型胞衣不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364A (zh) 一种防治风火牙痛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4884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猪异食癖的中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