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4714B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4714B CN105054714B CN201510554188.9A CN201510554188A CN105054714B CN 105054714 B CN105054714 B CN 105054714B CN 201510554188 A CN201510554188 A CN 201510554188A CN 105054714 B CN105054714 B CN 1050547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low
- planar
- software
- velcro
- bab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其包括枕头本体,特征在于:枕头本体采用平面状软体,该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在枕头本体上设置调节固定结构,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恰能被该调节固定结构约束而不能松动。本发明彻底颠覆了现有枕头中的枕皮和枕芯相组合的方式,全新地采用通过毛巾被或其他布料卷绕或者折叠成定型枕的办法,做成的定型枕不仅可以通过卷放枕靠来方便地调节两枕靠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在不再使用定型枕时,将两枕靠放开,使平面状软体恢复未做枕头之前的状态,当作毛巾被继续二次使用,避免了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定型枕。
背景技术
许多家长很在意婴儿的头型好看与否,其实头型与遗传基因关联不大,影响头型的主要原因是后天睡姿。头部的塑型,从宝宝一出生就已开始。宝宝出生后的第0~6个月内,头骨比较软,是调整宝宝头型的关键时间点,而最自然的调整方式,就是以睡姿塑造头型。0-6个月的婴儿大部分时间是躺着的,由于地球引力的原因,头部与枕在下面的的枕头、席子或者褥垫直接接触的地方承受着全部的头部重量,没有接触的地方则没有压力,由于压力不同,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头部变形。婴儿睡出好头型的基本方法是:1、枕头要柔软而有弹性;2、右侧卧、左侧卧、仰卧三种睡姿交替。大部分婴儿都有自己的睡觉习惯,一般会偏爱1—2种睡姿,家长给他调整到其它的睡姿后,也会很快回到原先习惯的姿势上,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头部发育异常,出现扁头,偏头等。
每一个婴儿的头部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可谓是千差万别。并且每一个婴儿在生长发育期内其头型也是在变化之中。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现在的头型和宝宝睡觉时的习惯姿势给宝宝采取不同的睡姿调整方案,来塑造宝宝的头型。
现在市场上销售和已公开的定型枕头也有好多种,这些定型枕大多是在枕头的两端有枕靠,两端枕靠之间有凹陷部位。许多定型枕的枕靠之间的距离还能调节,以适应宝宝头部的生长。综合起来看,现有的婴儿定型枕还都是由枕皮和枕芯组成,在枕皮内填充荞麦壳、决明子等植物颗粒枕芯或者聚酯纤维等做成的枕芯。现有的定型枕无论作何种创新,其机理都没有脱离枕皮和枕芯的概念。各创新也大多围绕在如何更方便的调节枕靠之间的距离以及枕头的枕靠和凹陷部位的弧度来展开。但这些围绕定型枕展开的创新发明,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即婴儿长大后如何能再次有效利用定型枕以继续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定型枕的良好调节和二次使用的完美结合。现有的婴儿定型枕,在婴儿长到6个月以后基本就不再使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既能方便调节两枕靠间距又能二次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包括枕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枕头本体采用平面状软体,该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在枕头本体上设置调节固定结构,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恰能被该调节固定结构约束而不能松动。
本发明在平面状软体的正面左右两段上分别固定远端联接体和近端联接体,远端联接体和近端联接体之间有间距;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且靠近其中间部位的两侧处分别固定联接件,所述的联接件与远端联接体能配合固定在一起;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中间部位固定牵引调节带,所述的牵引调节带能与近端联接体配合固定在一起;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形成枕靠。远端联接体、近端联接体、联接件和牵引调节带采用魔术贴结构。
本发明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折叠形成枕靠,折叠的相邻两层之间缝合或通过魔术贴粘合在一起;在层叠区内的平面状软体的表面固定联接件,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和/或正面固定牵引调节带,牵引调节带的另一端与联接件相连。牵引调节带的数量采用上下两根,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的最下层下表面和枕靠外侧面上均固定魔术贴,下方牵引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另一端与最下层下表面上的魔术贴相连;上方牵引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平面状软体的正面、另一端与枕靠外侧面上的魔术贴相连。
在平面状软体的中间部位上套装环形护圈。所述平面状软体采用毛巾被、毛毯、浴巾、薄被子、褥子、席子或软垫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彻底颠覆了现有枕头中的枕皮和枕芯相组合的方式,全新地采用通过毛巾被或其他布料卷绕或者折叠成定型枕的办法,做成的定型枕不仅可以通过卷放枕靠来方便地调节两枕靠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在不再使用定型枕时,将两枕靠放开,使平面状软体恢复未做枕头之前的状态,当作毛巾被继续二次使用,避免了浪费。
2、当枕头脏了后可以直接放在洗衣机里洗涤,与传统枕头相比,清洗更加方便。
3、由于套装有环形护圈,婴儿头部将护圈弄脏后,只需要将护圈取下来清洗,不必清洗整个枕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正面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背面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1、左枕靠;2、右枕靠;3、缝纫线;4、环形护圈;5、左近端魔术贴;6、右近端魔术贴;7、左固定魔术贴;8、左远端魔术贴;9、平面状软体;10、右远端魔术贴;11、右固定魔术贴;12、牵引调节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此处定义平面状软体9的正面为与婴儿头部相接触的那一面,与此对应,另一面即为背面。在平面状软体9的正面左段上分别固定左远端魔术贴8和左近端魔术贴5,左远端魔术贴8和左近端魔术贴5之间有间距。在平面状软体9的正面右段上分别固定右远端魔术贴10和右近端魔术贴6,右远端魔术贴10和右近端魔术贴6之间有间距。在平面状软体9的中间部位上套装环形护圈4。
如图4所示,在平面状软体9的背面且靠近其中间部位的两侧处分别固定左固定魔术贴7和右固定魔术贴11;在平面状软体9的背面中间部位固定牵引调节带12。
所述平面状软体可采用毛巾被、毛毯、浴巾、薄被子、褥子、席子或软垫子等。
以下阐述本发明卷绕成婴儿定型枕的过程:
如图2所示,将平面状软体9的背面朝上,从其一端例如左端开始卷绕,卷绕到使左远端魔术贴8恰好和左固定魔术贴7相粘合,形成左枕靠1。此种情况下左枕靠1的中下部被固定在左固定魔术贴7上防止松动。然后将牵引调节带12的左端搭扣在左近端魔术贴5上,牵引调节带12进一步给左枕靠1施加向右的拉力,使左枕靠1不会在婴儿头部的挤压下向外移动。同理,平面状软体9的右端卷绕亦如此,形成右枕靠2,然后将牵引调节带12的右端搭扣在右近端魔术贴6上,其他不再赘述。定型枕卷制完成后将其翻过来,如图1所示即可作为枕头使用。在图1所示状态下,枕头的魔术贴均位于背面,不会与婴儿的头部相接触。
随着婴儿头部的生长发育,需要调节左枕靠1和右枕靠2之间的距离。这时只需要将枕靠稍微往外转动一点,然后用牵引调节带12固定即可。
随着婴儿的长大,不再需要定型枕头时,可以将缝纫线3拆除,将各魔术贴拆掉后即可恢复平面状软体9的初始,可以为宝宝当作毯子或者毛巾被使用,从而实现二次利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左枕靠1和右枕靠2的形成方式不同。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左枕靠1和右枕靠2由平面状软体9的两端折叠而成。折叠的相邻两层之间缝合或通过魔术贴粘合在一起。牵引调节带12的数量采用上下两根,当平面状软体9的两端分别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的最下层下表面和枕靠外侧面上均固定魔术贴,下方牵引调节带12的一端固定在平面状软体9的背面中段上、另一端与最下层下表面上的魔术贴相连。上方牵引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平面状软体9的正面、另一端与枕靠外侧面上的魔术贴5相连。下牵引调节带用于固定枕靠的底层使其不会在婴儿头部的挤压下向外移动,上牵引调节带用于调节枕靠间距。
本发明采用平面状软体端部的折叠形成左右枕靠的方式中,牵引调节带也可以采用一根,其可以固定在平面状软体的正面或背面均可。
本发明中,为了防止形成的枕靠松动而采用的各联接件,除采用魔术贴外,也可以采用子母扣或纽扣等,这属于常规替换,不再赘述。本发明所述魔术贴,也称尼龙搭扣,分为子母面两配合部分,将子面与母面贴合即可实现固定连接,揭开后即可分离。此属于常规技术,广泛用于服装等行业,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包括枕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枕头本体采用平面状软体,平面状软体采用毛巾被、毛毯或浴巾,该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分别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在枕头本体上设置调节固定结构,当平面状软体的两端卷绕或折叠形成枕靠后,枕靠恰能被该调节固定结构约束而不能松动;
在平面状软体的正面左右两段上分别固定远端魔术贴和近端魔术贴,远端魔术贴和近端魔术贴之间有间距;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且靠近其中间部位的两侧处分别固定魔术贴,所述的魔术贴与远端魔术贴能配合固定在一起;在平面状软体的背面中间部位固定牵引调节带,所述的牵引调节带能与近端魔术贴配合固定在一起;
所述调节固定结构为上述平面状软体背面魔术贴、远端魔术贴、牵引调节带和近端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状软体的中间部位上套装环形护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4188.9A CN105054714B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4188.9A CN105054714B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4714A CN105054714A (zh) | 2015-11-18 |
CN105054714B true CN105054714B (zh) | 2018-10-02 |
Family
ID=5448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54188.9A Active CN105054714B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547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745095U (zh) * | 2016-12-28 | 2017-12-15 | 北京欧帝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桌上睡枕 |
WO2020188314A1 (fr) * | 2019-03-20 | 2020-09-24 | Georges Cornuejols | Feuille flexible enroulable en oreiller et masque forme avec une telle feuille |
CN112190378A (zh) * | 2020-11-03 | 2021-01-08 | 李火木 | 一种创新医疗婴幼儿头部辅助用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74163A (en) * | 1963-03-19 | 1965-03-23 | Doris S Gibson | Adjustable pillow-roll |
US5310245A (en) * | 1992-03-09 | 1994-05-10 | Christine Lyszczasz | Cushion support apparatus for infants |
US5535467A (en) * | 1994-02-15 | 1996-07-16 | Ciske; Paul E. | Adjustable and multiple-use pillow |
US5920933A (en) * | 1998-06-24 | 1999-07-13 | Chou; Chao-Mu | Pillow |
CN204580716U (zh) * | 2015-04-29 | 2015-08-26 | 刘海坤 | 可调高度的卷枕 |
CN204889441U (zh) * | 2015-09-02 | 2015-12-23 | 徐云松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
2015
- 2015-09-02 CN CN201510554188.9A patent/CN10505471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4714A (zh) | 2015-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62406B1 (en) | Reconfigurable support pillow with tandem wells | |
US10736444B1 (en) | Adjustable body pillow | |
US20100280477A1 (en) | Nappy | |
US20080022457A1 (en) | Double-decked baby bed | |
CN105054714B (zh)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
CN204889441U (zh) |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 |
CN206044098U (zh) | 一种床垫 | |
CN207370436U (zh) | 防踢被子 | |
EP1878364A1 (en) | Double - Decked Baby Bed | |
CN204393926U (zh) | 一种可拆洗可折叠椰棕床垫 | |
TWM633525U (zh) | 睡眠輔助裝置 | |
JP3173900U (ja) | 枕 | |
KR200466113Y1 (ko) | 원스톱펼침기능을 구비한 아기용 휴대침낭백 | |
CN202525665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婴儿床 | |
JP2016209369A (ja) | 多機能クッション | |
KR101987869B1 (ko) | 휴대용 유아 침구세트. | |
CN221229118U (zh) | 一种易拆换床笠 | |
CN207949506U (zh) | 一种带裙边的冰席 | |
CN202014925U (zh) | 一种被套组合 | |
CN203828508U (zh) | 可折叠婴儿床 | |
CN212415363U (zh) | 一种被套 | |
CN204410364U (zh) | 颈椎护理枕 | |
CN216316864U (zh) | 一次性隔离床上用品 | |
CN217937725U (zh) | 婴儿床中床 | |
CN211242501U (zh) | 双层多分区床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