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3274A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13274A CN105013274A CN201410181129.7A CN201410181129A CN105013274A CN 105013274 A CN105013274 A CN 105013274A CN 201410181129 A CN201410181129 A CN 201410181129A CN 105013274 A CN105013274 A CN 1050132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ing window
- liquid
- haze
- water tank
- suction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霾增氧过滤窗,包括一外壳,进一步包括:一粉尘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网;一液雾吸收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窗上部的一水箱和一水槽,所述水箱内装设吸收液,所述水箱底部与交替排列的若干喷雾网相连,若干反溅网夹设在所述喷雾网之间,所述水槽位于所述过滤窗下部;一液雾阻挡层,包括至少两个有一定间隔的带孔挡板;一气液驱动层,包括一抽水泵,一抽气扇、至少一驱动马达和一传动及变速装置组成,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及变速装置驱动所述离心抽水泵和所述抽气扇,所述抽水泵将通过所述喷雾网流入所述水槽内的吸收液抽回所述水箱。本发明能够过滤掉或吸收掉几乎所有种类的空气污染物,还能给室内提供氧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背景技术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低端制造业的聚集和私人小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空气污染已成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生活常态。据中新网报导(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4/0121/161229.html):“2013年武汉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60天,优良率为43.8%,空气污染天数205天,其中,重度以上污染天数63天。在六项评价指标中,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均不达标。”“最主要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城市扬尘污染。其中,工业源对武汉市PM2.5贡献率排在第一位,约占40%,扬尘贡献率约占25%左右,机动车尾气排放约占20%左右。”
根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统计报表,目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它主要来源于燃烧煤和地面上的扬尘等。颗粒物直径在0.5-5微米的飘尘,可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在肺泡内沉积,并可能进入血液输送到全身,在身体的各部位积累,日积月累就可以引起疾病。飘尘又常吸附着铅镉、农药、苯并荜等有害物质,从而引起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电厂煤的燃烧,沙尘暴,是其主要来源。
二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如果空气中一氧化碳存在较多,超过一定浓度,日久天长就会使人意识力减退,中枢神经功能降低,人的心脏和肺部呼吸功能减弱,甚至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来源化工企业,煤得不完全燃烧等。
三是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无色但具有刺激性的气体。人们常常可以闻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味道。它主要来源于燃煤等污染物质,特别是在空气对流很弱或有大气逆温存在时更严重。当人们过量吸入后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且有腐蚀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夏天它又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是危害健康和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含硫化工,煤的燃烧是其主要来源。
四是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NO、NO2。NO是无色、无刺激、不活跃的气体,能被氧化为NO2。NO2是棕色气体,对人们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容易引起急性哮喘病。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及汽车尾气排放。NO2与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能生成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此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据美国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等8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城市。随着私人小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城市扬尘污染等空气污染问题将在今后的多年困扰我国城市居民。
常态化的空气污染,不仅对国民健康和城市形象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推高社会整体的医疗保障支出,影响生育健康和婴幼儿健康,对我国整体人口素质造成深远的恶劣影响。所以发展民用的空气净化技术和产业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家用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吞吐量极为有限,而且都是放置在室内的,很大部分进入室内的污染空气已经被人体吸收,所以这种内置式的家用空气净化器所起到的空气净化作用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结合分子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微纳米化学和藻类的生物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成本较低的多功能过滤窗,对大气中的包括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处理,并以过滤窗的形式可以安装在民居住宅的窗户,实现室内空气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包括一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进一步包括:
一粉尘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网;
一液雾吸收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窗上部的一水箱和一水槽,所述水箱内装设吸收液,所述水箱底部与交替排列的若干喷雾网相连,若干反溅网夹设在所述喷雾网之间,所述水槽位于所述过滤窗下部;
一液雾阻挡层,包括至少两个有一定间隔的带孔挡板;
一气液驱动层,包括一抽水泵,一抽气扇、至少一驱动马达和一传动及变速装置组成,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及变速装置驱动所述离心抽水泵和所述抽气扇,所述抽水泵将通过所述喷雾网流入所述水槽内的吸收液抽回所述水箱。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层进一步包括:
一通气筛,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液雾吸收层之间;
其中,所述过滤窗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侧,所述液雾吸收层设置在所述通气筛出风口一侧,所述带孔挡板位于所述液雾吸收层的出风口侧,所述抽气扇将所述带孔挡板出风口侧的空气抽出。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过滤层进一步包括一通气筛和第二过滤网;
其中,所述过滤窗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抽气扇一侧,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抽气扇的进气口前端,所述通气筛设置在所述抽气扇的另一侧,所述液雾吸收层设置在所述通气筛的出风口侧,所述液雾阻挡层设置在所述液雾吸收层的出风口侧,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液雾阻挡层的出风口侧。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雾吸收层中,所述喷雾网进一步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水管,所述水管上开设若干小孔,所述反溅网进一步包括一个布满小孔的平板,所述反溅网的孔径在0.1到40mm之间。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水泵包括一入水管道和一出水管道,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所述入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
所述水箱进一步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箱顶部用于加入所述吸收液,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箱底部,与所述喷雾网上端的水管相连。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窗进一步包括:
所述带孔挡板上设置若干呈圆柱形向下倾斜并错位排列的斜孔,所述水箱镶嵌在所述带孔挡板的上部,所述水槽由所述两端部的带孔挡板与所述底部的外壳围设形成,所述水槽进一步包括一排水口,用于排出所述吸收液。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窗进一步包括:
所述通气筛进一步包括排布有若干锥形孔的硬质塑料或玻璃外壁,所述锥形孔进气方向的孔径大于出气方向的孔径。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过滤网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层多网孔薄膜,所述第一、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区域较所述通气筛上锥形孔的区域大。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液进一步包括微藻液。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液进一步包括由水、芳香剂、杀菌剂、防冻剂和光致氧化催化剂等混合调制的非生物水剂。
本发明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如果安装成居民住宅的窗户,不但能够过滤掉或吸收掉几乎所有种类的空气污染物,还能给室内提供氧气。如果大规模应用,还可以作为微藻光合生物反应器来生产油藻、高蛋白微藻等有用的工农业原料,并降低城市整体的雾霾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的抗霾增氧过滤窗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2(1)~2(4)分别给出了图1中通气筛2,喷雾网4,反溅网5和斜孔挡板6的正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斜孔挡板7和镶嵌在其上半部位的水箱3a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1的居民住宅安装一对或多对过滤窗,实现室内空气的对流和净化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较佳抽气窗结构(液雾层排在外侧,方便接受光照)的示意图;
图6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3的工厂烟囱废气终端净化系统。
附图标记:
1―――第一过滤网
1a―――第二过滤网
2―――通气筛
3―――毒性吸收液
4―――喷雾网
5―――反溅网
6―――第一斜孔挡板
7―――第二斜孔挡板
8―――抽水泵
8a―――抽水泵入水管道
8b―――抽水泵出水管道
9―――抽气扇
10―――驱动马达
11―――维修窗口
12―――传动及变速装置
13a―――螺旋盖
13b―――第二螺旋盖
14―――水槽
21―――锥形孔
2a―――框架
3a―――水箱
41~43―――吸气窗
44―――抽气窗
411―――卧室位置
412―――客厅位置
413―――厨房位置
60―――烟囱
61~63―――抽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所描述的装置是一个内含多层网格的透明的扁平四方体箱式结构,该箱体的外壳由框架2a组成。按照由右侧的污染空气到左侧的清洁空气的净化方向观察,在框架2a组成的箱体内包括本发明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粉尘过滤层,液雾吸收层,液雾阻挡层和气液驱动层。
如图1所示,粉尘过滤层由贴合在一起的第一过滤网1和通气筛2组成。第一过滤网1作为第一步的粉尘过滤介质,可以用密布孔隙(100目左右)的塑料薄膜制作,通过物理过滤和静电吸附的方式阻挡颗粒直径在100微米以上的可见的粉尘。为了调整实际的孔隙尺寸,可以采用一个硬质边框作为支撑体并在其上设置叠加的两层以上多孔薄膜,通过调整两层薄膜的孔隙叠加错位关系,可以减小孔隙尺寸,降低目数要求,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通气筛2是排布有若干锥形孔21的硬质塑料或玻璃外壁。如图2(1)所示,锥形孔21的孔径为50到1毫米左右,这种进气方向的周径大于出气方向的内径的锥形孔21设计,是为了进入本装置中的空气在经过粉尘过滤层的初步过滤之后,进入后级液雾吸收层时形成微弱的吹力,从而使液雾吸收层中的吸收液3形成液雾有帮助。另外,锥形孔21进气方向的较小内径可以减缓吸收液3由于蒸发而逐渐流失的速度。
在粉尘过滤层中,第一过滤网1的有网孔的区域面积须较通气筛2有孔洞的区域大,这样可以覆盖所有的空气入口。此外,第一过滤网1的边框可以从通气筛2的表面的卡槽里插入或抽出,这样方便更换或清洗第一过滤网1。
在经过粉尘过滤层之后,经过初级过滤后的空气接着进入液雾吸收层。该液雾吸收层包括设置在装置顶部水箱3a内的毒性吸收液3、若干交替排列的喷雾网4和反溅网5设置在通气筛2的出风口一侧,还包括设置在一过滤窗底部的水槽14。图1中画了两层喷雾网4和一层夹在中间的反溅网5。
如图2(2)所示,其中的喷雾网4是纵横交错的连通的水管组成的网格状结构,各个水管之间的间隙为5-50mm左右,在每根水管顺风方向的一面密布很小的圆形孔洞(直径小于10mm)。喷雾网4的上侧边与水箱3a连接,液体3可以从该连接处进入喷雾网4的管道网络。
如图2(3)所示,反溅网5是一个布满圆孔的透明平板,孔径可以在0.1到40mm左右。在此同时利用喷射和溅射的双重作用,会使得毒性吸收液3形成比较均匀的水雾或水滴。
如果使用地区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可以适当增加喷雾网4和反溅网5交替排列的层数。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13a和13b分别是设置在箱体顶部和底部的两个螺旋盖,其中设置在箱体顶部的螺旋盖13a是本实施例中水箱3a的进水口,设置在箱体底部的螺旋盖13b是本实施例中水箱3a的出水口。螺旋盖13a和13b是加注新鲜毒性吸收液3和回收饱和液的入口和出口。
在使用本装置之前,需要打开进水口螺旋盖13a,将毒性吸收液3注入到顶部的水箱3a,然后扭紧螺旋盖13a使其密封,工作时,水箱3a中的毒性吸收液3会在重力、液压(抽水泵8产生)和气体偏压(抽气扇9抽离箱体内的空气,减低了箱体内部的气压。这会产生吸出液体、靠液体来填充空间的趋势,和用吸管吸可乐是一个原理。)的综合作用下,会持续从喷雾网4的孔洞喷出并打击面对面的反溅网5表面。比方说,本装置采用微藻(microalgae)和水作为毒性吸收液3时,几乎所有的空气污染物都会溶解于水雾中,然后经过如下几个典型的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得到净化:
总的说来,污染空气中的酸性气体NOx和SOx等与水和氧离子(源自污染物臭氧或氧气)等结合形成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会把微小的粉尘PM10、PM2.5等降解为矿物质盐,这些矿物质盐解离在水中变成植物可吸收的矿物质离子如硅离子,钙离子等。由于微藻多是单细胞水生植物,氮酸盐或其他一些溶解的无机盐或有机盐多数又成为微藻生长的肥料养分,反而能够促进微藻的生长,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另外,毒性吸收液3也可以使用非生物水剂,比如使用水、芳香剂、杀菌剂、防冻剂(antifreezer)和光致氧化催化剂(photocatalytic oxidant)等混合调制。
在由液雾吸收层完成有毒气体和颗粒物的吸收之后,接下来的空气再进入液雾阻挡层,液雾阻挡层是由至少两层有一定间隙的斜孔挡板6、7(本实施例为两层斜孔挡板6、7)组成。如图2(4)所示,斜孔挡板6和7有一定厚度,各自的圆柱形斜孔相对向下倾斜,并错位排列的孔洞既能形成气体通路,又能回流大部分泄露的液雾,同样能够减缓毒性吸收液3蒸发流失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喷雾网4、反溅网5和斜孔挡板6只需要固定在装置的中部,其底部可以不需要与本装置的底部框架2a的底部接触。框架2a除了左右两个表面(一面镶嵌通气筛2并固定连接,另一面镶嵌抽气扇9并固定连接),其余部位是密封的。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了解到,进入本装置的空气流通过程是:
室外的待净化空气→第一过滤网1→通气筛2
→喷雾网4→反溅网5
→斜孔挡板6→斜孔挡板6和斜孔挡板7的间隙→斜孔挡板7
→框架2a的内腔→抽气扇9→室内
接下来再介绍本发明装置的驱动部分。在由框架2a组成的箱体内,还包括一个气液驱动层,该气液驱动层由抽水泵8(比如常见的微型或小型离心抽水泵),抽气扇9、驱动马达10和传动及变速装置12组成。抽水泵8和抽气扇9通过12与驱动马达10联动。抽水泵8和抽气扇9也可以用各自独立的两个驱动马达驱动。传动及变速装置12可以用皮带轮、皮带、传动链或变速齿轮组成。比如,抽水泵8的转动轴上套接的齿轮如果比驱动马达10转动轴上齿轮直径大(也即是齿数多),抽水泵8就会比驱动马达10转得慢,这样毒性吸收液3就会循环得慢些,让液雾有更多的时间来清洗空气。抽气扇9如果直径较大,那么它的转速就不能过快,否则会把液雾吸出腔体。图示还包括一个可开关的维修窗口11。抽水泵8把汇集于箱体底部的液体通过管道8a和管道8b抽回到顶部的水箱中,能够持续不断的循环带动毒性吸收液3形成液雾。抽气扇9能够将清洗后的含氧的清洁气体抽出整个装置。
如果使用微藻液,由于微藻有成熟和死亡的生长周期,中国的大部分气候条件下,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需要更换。回收的饱和微藻液本公司可用作化工原料,提取高价值成分。
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3a和斜孔挡板7的完整正面示意图。斜孔挡板7的四边与框架2a密封胶合。斜孔挡板7的上半部分镶嵌着水箱3a并且接触处密封。斜孔挡板7的底部有一段没有任何孔洞,并且与框架2a内表面密封胶合,从而在整个箱体底部围设出一个承接毒性吸收液3降落下来后的底部水槽14。毒性吸收液3的循环过程是:
水箱3a→喷雾网4的管道→液雾→底部水槽14→抽水泵入水管道8a→抽水泵8→抽水泵出水管道8b→水箱3a
气体和液体在喷雾网4和反溅网5所在的腔体区域发生交汇,实现气体的清洗。这个过程的原理大致相当于下雨能够把室外空气洗得比较干净;不过本装置通过对液雾(或液滴)的成分、液滴大小和循环等进行控制,使这个清洗过程更加高效,而且持续发生作用。
前面所述的第一过滤网1,通气筛2,喷雾网4,反溅网5和斜孔挡板6等的孔径和网格尺寸只是一个大约的范围,具体尺寸需要根据不同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整,并设计相应的抽水泵8,抽气扇9和驱动马达10的功率。大概而言,污染越大,需要的喷雾网4和反溅网5的层数越多,孔径适当减小,驱动马达的功率越大。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过滤窗可用作居民住宅空气净化系统,如图4所示为一个典型的居民住宅安装一对或多对过滤窗41~44,实现室内空气的对流和净化。在该住宅中,411是卧室位置,412是客厅位置,413是厨房位置,在这种使用条件下最好对称安装至少两个过滤窗,如果户型比较大需要四个甚至六个。这样可以在室内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持续地净化并更新室内空气。
图4的过滤窗包括吸气窗41~43,抽气窗44,该吸气窗和抽气窗采用图1所示的类似结构,只是因为面向室内的方向不同,从而使气体流动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参照于室内是流入(吸气窗)或流出(抽气窗)。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中的抽气窗的抽气扇9暴露于室外,整个气液驱动层在外侧,遭逢下雨天时有漏电隐患,动力维护困难,并且遮光,不利于微藻生长。所以抽气窗调整一下设计:改变各层的排列次序,尽量把液雾层排在外侧,让微藻有效接受阳光。如图5所示,一个可能的层组排列次序如下:
室内→第二过滤网1a(额外增加的一个过滤网,类似于第一过滤网1,不过目数不必很高,比如10目以下。用于防止室内轻质物品堵塞抽气扇)→气液驱动层(包括抽气扇9)→通气筛2→喷雾网4→反溅网5→斜孔挡板6→斜孔挡板7→第一过滤网1(防尘)→外界
图5给出了一个优化的抽气窗44的结构,箭头方向表示空气抽入流动方向。按照空气流动方向,室内的待抽出的空气依次经过一第一第二过滤网1a,一气液驱动层,包括抽气扇9、离心抽水泵8,驱动马达10和变速装置12等组成,接下来是进入液雾吸收层,该液雾吸收层包括设置在装置顶部水箱3a内的毒性吸收液3、若干交替排列的喷雾网4和反溅网5。4和5设置在通气筛2的出风口一侧。
接下来的空气再进入液雾阻挡层,液雾阻挡层是由两层有一定间隙的斜孔挡板6、7组成。
最后,抽出的空气再经过第一过滤网1(作为防尘罩使用,保持抽气窗内部结构的清洁。)之后,再进入外界环境。另外,从降低成本的考虑,前述实施例1和2中所有的或者部分的抽气窗可以用市场上常见的排气扇代替。
实施例3
图5所示的过滤窗可以用作工厂的烟道废气进一步除硫除硝以及固碳。如图6所示,可以把工厂的烟囱60设计或改造成可挂壁的过滤窗窗格式框架结构。每个窗格内安装一个抽气窗61~63。从而构成工厂烟囱废气终端净化系统。
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可把这里所述的总的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而不使用创造性。因而,本发明将不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应依据符合这里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特征的最宽范围。
Claims (10)
1.抗霾增氧过滤窗,包括一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进一步包括:
一粉尘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网;
一液雾吸收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窗上部的一水箱和一水槽,所述水箱内装设吸收液,所述水箱底部与交替排列的若干喷雾网相连,若干反溅网夹设在所述喷雾网之间,所述水槽位于所述过滤窗下部;
一液雾阻挡层,包括至少两个有一定间隔的带孔挡板;
一气液驱动层,包括一抽水泵,一抽气扇、至少一驱动马达和一传动及变速装置组成,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及变速装置驱动所述离心抽水泵和所述抽气扇,所述抽水泵将通过所述喷雾网流入所述水槽内的吸收液抽回所述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层进一步包括:
一通气筛,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液雾吸收层之间;
其中,所述过滤窗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侧,所述液雾吸收层设置在所述通气筛出风口一侧,所述带孔挡板位于所述液雾吸收层的出风口侧,所述抽气扇将所述带孔挡板出风口侧的空气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过滤层进一步包括一通气筛和第二过滤网;
其中,所述过滤窗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抽气扇一侧,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抽气扇的进气口前端,所述通气筛设置在所述抽气扇的另一侧,所述液雾吸收层设置在所述通气筛的出风口侧,所述液雾阻挡层设置在所述液雾吸收层的出风口侧,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液雾阻挡层的出风口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雾吸收层中,所述喷雾网进一步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水管,所述水管上开设若干小孔,所述反溅网进一步包括一个布满小孔的平板,所述反溅网的孔径在0.1到4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水泵包括一入水管道和一出水管道,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所述入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
所述水箱进一步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箱顶部用于加入所述吸收液,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箱底部,与所述喷雾网上端的水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窗进一步包括:
所述带孔挡板上设置若干呈圆柱形向下倾斜并错位排列的斜孔,所述水箱镶嵌在所述带孔挡板的上部,所述水槽由所述两端部的带孔挡板与所述底部的外壳围设形成,所述水槽进一步包括一排水口,用于排出所述吸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窗进一步包括:
所述通气筛进一步包括排布有若干锥形孔的硬质塑料或玻璃外壁,所述锥形孔进气方向的孔径大于出气方向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过滤网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层多网孔薄膜,所述第一、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区域较所述通气筛上锥形孔的区域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液进一步包括微藻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霾增氧过滤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进一步包括由水、芳香剂、杀菌剂、防冻剂和光致氧化催化剂等混合调制的非生物水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81129.7A CN105013274A (zh) | 2014-04-30 | 2014-04-30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81129.7A CN105013274A (zh) | 2014-04-30 | 2014-04-30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13274A true CN105013274A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0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81129.7A Pending CN105013274A (zh) | 2014-04-30 | 2014-04-30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13274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34258A (zh) * | 2015-12-10 | 2016-05-04 | 蓝正飞 | 一种喷雾除尘的窗帘 |
CN105534257A (zh) * | 2015-12-10 | 2016-05-04 | 蓝正飞 | 一种借助喷雾除尘的窗帘 |
CN106345213A (zh) * | 2016-11-23 | 2017-01-25 | 温岭市恒芃信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风扇的静音空气净化窗户结构 |
CN107138040A (zh) * | 2017-05-26 | 2017-09-08 | 睿仑空气处理技术东台有限公司 | 一种与玻璃窗相结合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
CN105534258B (zh) * | 2015-12-10 | 2018-08-31 | 蓝正飞 | 一种喷雾除尘的窗帘 |
WO2019062809A1 (zh) * | 2017-09-28 | 2019-04-04 | 曾耕文 | 动态湿式气流吸附装置 |
CN109577831A (zh) * | 2018-12-07 | 2019-04-05 | 范永浩 | 智能新风窗户 |
CN112755769A (zh) * | 2020-12-26 | 2021-05-07 | 盐城市雷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生产废气脱硫脱硝塔及其净化方法 |
CN113436395A (zh) * | 2021-06-25 | 2021-09-24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智能式信息采集显示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87990Y (zh) * | 2001-06-26 | 2002-04-24 | 陈健民 | 窗式空气净化机 |
US20070157585A1 (en) * | 2003-10-29 | 2007-07-12 | Byung-Su Lee | Automatic air purifying windows |
CN102794077A (zh) * | 2012-08-28 | 2012-11-28 | 倪劼 |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
CN203231453U (zh) * | 2013-04-27 | 2013-10-09 | 林智勇 | 一种空气能pm2.5水帘过滤窗 |
CN203916391U (zh) * | 2014-04-30 | 2014-11-05 | 董荆山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
2014
- 2014-04-30 CN CN201410181129.7A patent/CN1050132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87990Y (zh) * | 2001-06-26 | 2002-04-24 | 陈健民 | 窗式空气净化机 |
US20070157585A1 (en) * | 2003-10-29 | 2007-07-12 | Byung-Su Lee | Automatic air purifying windows |
CN102794077A (zh) * | 2012-08-28 | 2012-11-28 | 倪劼 |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
CN203231453U (zh) * | 2013-04-27 | 2013-10-09 | 林智勇 | 一种空气能pm2.5水帘过滤窗 |
CN203916391U (zh) * | 2014-04-30 | 2014-11-05 | 董荆山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34258A (zh) * | 2015-12-10 | 2016-05-04 | 蓝正飞 | 一种喷雾除尘的窗帘 |
CN105534257A (zh) * | 2015-12-10 | 2016-05-04 | 蓝正飞 | 一种借助喷雾除尘的窗帘 |
CN105534257B (zh) * | 2015-12-10 | 2018-08-31 | 蓝正飞 | 一种借助喷雾除尘的窗帘 |
CN105534258B (zh) * | 2015-12-10 | 2018-08-31 | 蓝正飞 | 一种喷雾除尘的窗帘 |
CN106345213A (zh) * | 2016-11-23 | 2017-01-25 | 温岭市恒芃信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风扇的静音空气净化窗户结构 |
CN107138040A (zh) * | 2017-05-26 | 2017-09-08 | 睿仑空气处理技术东台有限公司 | 一种与玻璃窗相结合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
WO2019062809A1 (zh) * | 2017-09-28 | 2019-04-04 | 曾耕文 | 动态湿式气流吸附装置 |
CN109577831A (zh) * | 2018-12-07 | 2019-04-05 | 范永浩 | 智能新风窗户 |
CN112755769A (zh) * | 2020-12-26 | 2021-05-07 | 盐城市雷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生产废气脱硫脱硝塔及其净化方法 |
CN113436395A (zh) * | 2021-06-25 | 2021-09-24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智能式信息采集显示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13274A (zh)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
CN204421208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箱 | |
CN105020810B (zh) | 双风机式新风净化机 | |
CN205461579U (zh) | 一种废气无害化多级处理装置 | |
CN202497789U (zh) | Pm2.5一体式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 |
CN103822310A (zh) | 一种室内空气综合治理的设计方法 | |
CN104633782A (zh) | 一种具有释放氧气功能的空气净化机及其方法 | |
CN203916391U (zh) | 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 | |
CN201014654Y (zh) | 采用可恢复性复合纳米材料吸附净化空气装置 | |
CN205261812U (zh) | 一种智能过滤窗 | |
CN205448159U (zh) | 一种新风系统 | |
CN203718962U (zh) | 加湿型空气净化器 | |
CN104976688A (zh) | 一种植物空气净化器 | |
CN204739695U (zh) | 室内净化装置 | |
CN105020778A (zh) | 植物根系土壤室内空气过滤生物降解净化置换系统 | |
WO2019041649A1 (zh) | 一种提供富氧新风的阳光房 | |
CN204165147U (zh) | 空气液洗清理净化装置 | |
CN105299789A (zh) | 一种层流制氧净化系统 | |
CN204717892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05448021U (zh) | 一种有氧净风机 | |
CN2826252Y (zh) | 具有光触媒及活性炭协同空气净化效应的空气净化器 | |
CN215609977U (zh) | 一种模块组装式废气净化装置 | |
CN214786958U (zh) | 一种新型窗户 | |
CN204043058U (zh) | 植物根系土壤室内空气过滤生物降解净化置换系统 | |
CN212870112U (zh) | 一种窗载式空气消毒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211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