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6165A -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6165A
CN104986165A CN201510340259.5A CN201510340259A CN104986165A CN 104986165 A CN104986165 A CN 104986165A CN 201510340259 A CN201510340259 A CN 201510340259A CN 104986165 A CN104986165 A CN 104986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lower funnel
biside plate
funnel ridg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0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6165B (zh
Inventor
杨永强
赵华瑞
刘文亮
胡跃明
向彪文
凌斌
朱学斌
陈瑞
王丽娜
史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402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6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7/00Hopper cars
    • B61D7/02Hopper cars with discharge openings in the bott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漏斗脊包括:下横脊,包括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的两侧板;连接部,包括两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支撑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和加强梁。通过上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使得所述下漏斗车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了下漏斗脊自身的自重,利于提高车辆的载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背景技术
漏斗车通常是一种端墙向内侧倾斜、侧面呈大圆弧或板柱式结构,车体下部装有漏斗车的货车。货物由上面装入,卸货时用风力或机械触碰开启漏斗底门,货物靠自身重力自动卸出。
目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基本采用倒V形结构,保证了下横脊与底门板在配合位置的垂直关系。且现有的下漏斗脊通常为钢材组焊结构,自重较大,在轴重一定的情况下,不利于提高车辆的载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漏斗脊包括:下横脊,包括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的两侧板;连接部,包括两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支撑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和加强梁,包括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梁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的连接端。
优选地,所述加强梁还包括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二加强梁连接所述两侧板,并位于所述两侧板上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下横梁10的截面为倒V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25度~30度。
优选地,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65度~75度。
优选地,所述两支撑板平行设置。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设置为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将两侧板的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形成下横脊,两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从而使得所述下漏斗车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了下漏斗脊自身的自重,利于提高车辆的载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
通过将下漏斗脊设置为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后,实践证明,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的下漏斗脊的重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大降低了下漏斗脊的自重,增加了载重,提高运输经济性能。
通过将所述下漏斗脊采用整体挤压型材,减少了加强梁的定位组焊工作,,减轻了生产现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将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度~30度,以有利于货物沿侧板表面向下滑卸货。
通过设置连接所述两侧板且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的连接端的所述第一加强梁,以减小因压力而使得所述两侧板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或变形的几率。
通过设置连接两个侧板,并位于所述两侧板上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的所述第二加强梁,以进一步增加所述下漏斗脊的强度。
通过在所述连接板上与卸货面相背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梁,以增加所述连接板的刚度,减少因货物等的压力而发生变形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将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设置为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将两侧板的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形成下横脊,两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从而使得所述下漏斗车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了下漏斗脊自身的自重,利于提高车辆的载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漏斗车的下漏斗脊。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漏斗脊包括下横脊10、连接部20、支撑部30和加强梁40。
同时参阅图2和图3,所述下横脊10包括两侧板11,所述两侧板11的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形成一截面为倒V型的下横梁1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25度~30度,以有利于货物沿侧板11表面向下滑卸货。
所述连接部20包括两连接板21,所述两连接板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21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所述两侧板11之间的夹角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连接板21之间的夹角为65度~75度。
所述支撑部3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31,所述两支撑板31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支撑板31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30用于固定所述下漏斗脊。
所述加强梁40用于增加所述下漏斗脊的刚度。所述加强梁40包括第一加强梁41、第二加强梁42和两个第三加强梁43。所述第一加强梁41连接所述两侧板11,且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11的连接端,通设置于所述两侧板11连接且靠近所述两侧板11的连接端的第一加强梁41,减小因压力而使得所述两侧板1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或变形的几率。所述第二加强梁42连接两个侧板11,并位于所述两侧板11上靠近所述连接板21的一端,进一步增加所述下漏斗脊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一加强梁41和第二加强梁42,且所述第一加强梁41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11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加强梁42位于所述两侧板11上靠近所述连接板21的一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加强梁42,如位于两侧板11的中部,或设置三个、四个加强梁等方式。
所述两个第三加强梁43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1上与卸货面相背的表面上,以增加所述连接板21的刚度,减少因货物等的压力而发生变形几率。
另外,具体地,所述下漏斗脊具体采用整体挤压型材。
通过将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设置为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将两侧板的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形成下横脊,两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从而使得所述下漏斗车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了下漏斗脊自身的自重,利于提高车辆的载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结构,导致下漏斗脊自重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载重的技术问题。
通过将下漏斗脊设置为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后,实践证明,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下漏斗脊为钢材组焊的下漏斗脊的重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大降低了下漏斗脊的自重,增加了载重,提高运输经济性能。
通过将所述下漏斗脊采用整体挤压型材,减少了加强梁的定位组焊工作,,减轻了生产现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将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度~30度,以有利于货物沿侧板11表面向下滑卸货。
通过设置连接所述两侧板11且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11的连接端的所述第一加强梁41,以减小因压力而使得所述两侧板1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或变形的几率。
通过设置连接两个侧板11,并位于所述两侧板11上靠近所述连接板21的一端的所述第二加强梁42,以进一步增加所述下漏斗脊的强度。
通过在所述连接板21上与卸货面相背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梁43,以增加所述连接板21的刚度,减少因货物等的压力而发生变形几率。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车的下漏斗脊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漏斗脊包括:
下横脊,包括一端以一锐角的角度固定连接的两侧板;
连接部,包括两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
支撑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和
加强梁,包括连接所述两侧板的第一加强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梁位于靠近所述两侧板的连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还包括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二加强梁连接所述两侧板,并位于所述两侧板上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10的截面为倒V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25度~30度。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65度~75度。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下漏斗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板平行设置。
CN201510340259.5A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Active CN104986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259.5A CN104986165B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259.5A CN104986165B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6165A true CN104986165A (zh) 2015-10-21
CN104986165B CN104986165B (zh) 2018-02-06

Family

ID=5429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0259.5A Active CN104986165B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616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511A (en) * 1988-01-27 1989-12-05 Thrall Car Manufacturing Company Aluminum hopper car with cast collars interconnecting intersecting center sill hood with ridge hood and sloped end walls
CN202641701U (zh) * 2012-07-03 2013-01-02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卸货门及漏斗车
CN203651765U (zh) * 2013-12-19 2014-06-18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
CN104228858A (zh) * 2014-09-30 2014-12-24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输车辆及其车体
CN204871020U (zh) * 2015-06-18 2015-12-16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511A (en) * 1988-01-27 1989-12-05 Thrall Car Manufacturing Company Aluminum hopper car with cast collars interconnecting intersecting center sill hood with ridge hood and sloped end walls
CN202641701U (zh) * 2012-07-03 2013-01-02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卸货门及漏斗车
CN203651765U (zh) * 2013-12-19 2014-06-18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
CN104228858A (zh) * 2014-09-30 2014-12-24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输车辆及其车体
CN204871020U (zh) * 2015-06-18 2015-12-16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6165B (zh)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0915B (zh) 一种桁架式起竖臂
CN102019962B (zh) 全铝合金轻量化车底板
CN106080806B (zh) 一种全铝车厢的底盘
CN203651765U (zh) 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
CN205185941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及其车厢
CN202225913U (zh) 一种矿用汽车的车架总成
CN104309689A (zh) 矿用自卸车车架
CN207345466U (zh) 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加强结构
CN106143615A (zh) 一种搭接式宽度变化客车车架连接结构
CN204871020U (zh)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CN204871016U (zh) 一种漏斗车的上漏斗脊
CN204264274U (zh) 一种罐车大梁
CN104986165A (zh) 一种漏斗车的下漏斗脊
CN205737702U (zh)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CN201999082U (zh) 全铝合金轻量化车底板
CN104908758A (zh) 一种漏斗车的上漏斗脊
CN205686476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上龙门梁根部加强构件
CN204398945U (zh) 一种铝合金车厢板及使用该车厢板的自卸车车厢
CN105799780A (zh)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CN103332223A (zh) 一种整体承载底架及全承载货厢
CN202806501U (zh) 自卸矿用车后门
CN205737701U (zh)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副车架
CN201951563U (zh) 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
CN105857395B (zh) 一种多功能车辆的副车架
CN105799779A (zh) 一种多功能车辆的底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212 Jiangxi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the new bridge area of the city of Hubei

Applicant after: CRRC YANGTZ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12 Jiangxi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the new bridge area of the city of Hubei

Applicant before: China South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Changjiang Vehicle Company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