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3868A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Google Patents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63868A CN104963868A CN201510391167.XA CN201510391167A CN104963868A CN 104963868 A CN104963868 A CN 104963868A CN 201510391167 A CN201510391167 A CN 201510391167A CN 104963868 A CN104963868 A CN 1049638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ss
- bent axle
- equalizing orifice
- weight equalizing
- eccentric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曲轴包括主轴部和形成在主轴部上的偏心部,偏心部上设有减重平衡孔,减重平衡孔的体积与偏心部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可在保持曲轴的偏心量不变的前提下,减轻曲轴的偏心质量,缩短曲轴的重心偏离旋转中心轴线的距离,同时减小使用该曲轴的旋转压缩机的旋转偏心惯性力,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提高压缩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而且旋转偏心惯性力的减少,可便于减轻压缩机内平衡块的重量甚至避免使用平衡块,从而降低压缩机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减小运转时平衡块所受的气体阻力,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背景技术
对于旋转压缩机,其主要工作部件是嵌套在偏心曲轴上的滚动活塞,当压缩机电机在通电状态下,与电机转子相连的偏心曲轴将带动滚动活塞在泵体压缩腔内做偏心运动,从而实现对冷媒气体的压缩。这类机构由于结构简单,压缩效率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由于采用了偏心旋转结构,运转部件的重心不在旋转轴上,因此压缩机在运转时将产生一个旋转惯性力,其方向指向偏心方向。偏心惯性力的存在会使压缩机的振动上升,影响压缩机及制冷系统的振动和管路可靠性,还会带来噪音问题,影响制冷系统使用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压缩机的设计中在转子两端配置平衡块来抵消质量偏心。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但由于平衡块安装在电机转子上,为避免电机效率的下降,平衡块材料导磁能力要求较严格,导致平衡块材料成本较高。另外,在电机转子上增加平衡块后,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平衡块将受到很大的气体力作用,增大了压缩机的运转阻力,导致了压缩机能效的下降,甚至于压缩机高速旋转当中平衡块产生了较大惯性力,该惯性力作用在曲轴上也将导致曲轴与轴承之间的磨耗增加。
发明内容
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压缩机存在平衡块质量过大、曲轴偏心惯性力较大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和大量的实验发现,导致平衡块质量过大的原因在于压缩机中偏心运动部件的偏心质量过大。因此,发明人发现,减少偏心运动部件的偏心质量对减小曲轴的惯性力、减少平衡块的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曲轴,旋转压缩机使用该曲轴,可利于减少旋转压缩机中平衡块的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曲轴的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所述曲轴用于旋转压缩机,所述曲轴包括主轴部和形成在所述主轴部上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上设有减重平衡孔,所述减重平衡孔的体积与所述偏心部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通过在偏心部上设置体积至少为偏心部体积8%的减重平衡孔,从而在保持曲轴的偏心量不变的前提下,减轻曲轴的偏心质量,缩短曲轴的重心偏离旋转中心轴线的距离,同时减小使用该曲轴的旋转压缩机的旋转偏心惯性力,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提高压缩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而且旋转偏心惯性力的减少,可便于减轻压缩机内平衡块的重量甚至避免使用平衡块,从而降低压缩机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减小运转时平衡块所受的气体阻力,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平衡孔位于第一纵向平面的朝向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纵向平面为通过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且正交于所述主轴部与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连线的平面。由此,偏心部的重心将由原来的偏向一侧尽可能地朝主轴部的中心一侧移动,从而明显缩短曲轴的重心偏离旋转中心轴线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使用该曲轴的旋转压缩机的旋转偏心惯性力,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方便减轻压缩机内平衡块的重量。
具体地,所述减重平衡孔关于通过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轴线的第二纵向平面对称。由此,可使偏心部的重心位于第二纵向平面上,可减少曲轴质量中心点的计算量,便于压缩机偏心系统的整体平衡分析。
可选地,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为大体扇形且所述扇形的中心与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可尽可能地将偏心部的质量中心移至主轴部的中心轴线上,使得曲轴的质量重心接近旋转中心轴线,利于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便于减轻甚至避免使用平衡块。
有利地,所述减重平衡孔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平面。这样,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截面积较大,偏心部的偏心质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平衡孔内设有加强肋板。通过加强肋板的补强作用,避免偏心部在减重的过程中刚度下降幅度过大导致断裂等情况。
具体地,所述减重平衡孔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所述加强肋板沿平行于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外弧面和所述内弧面。由此,在沿主轴部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加强肋板的补强效果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偏心部的上端面平齐且所述加强肋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偏心部的下端面平齐。
有利地,所述加强肋板分成两组,所述两组加强肋板关于通过所述主轴部与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连线的第二纵向平面对称。由此,也可使偏心部的重心尽可能位于第二纵向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先变小、后变大;或者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或变大;或者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分为多段,任意相邻的两端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不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平衡孔为上下贯通所述偏心部的通孔。由此,加工减重平衡孔较方便,曲轴的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偏心部的偏心质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曲轴还包括: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正交于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且设置在所述减重平衡孔内,且所述水平隔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减重平衡孔的内周面在周向上至少部分地贴合。由此,有利于提高曲轴偏心部的刚性,避免偏心部在高压气体力作用下变形过大引起气体泄漏,从而避免降低压缩机能效。
具体地,所述水平隔板设置在所述减重平衡孔的内底部以使得所述减重平衡孔构造为顶部敞开的孔结构;或者所述水平隔板设置在所述减重平衡孔的内顶部以使得所述减重平衡孔构造为底部敞开的孔结构;或者所述水平隔板分别与所述偏心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水平隔板上还设置有贯通所述水平隔板的油孔。从而便于曲轴的润滑,减少曲轴与活塞之间的摩擦损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曲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旋转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沿U-U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沿G-G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沿I-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沿J-J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旋转压缩机;
1:排气导管;2:上壳体;3:主壳体;4:定子;5:转子;6:曲轴;60:中心通油孔;61:主轴部;62:偏心部;7:上轴承;8:气缸;9:下轴承;10:下壳体;11:滑片;12:活塞;120:中心孔;13:平衡块;14:储液器;
A:壳体;B:电机;C:压缩机构;V:容纳腔;
S1:偏心部的上端面;S2:偏心部的下端面;S3:偏心部的外周面;
L1:主轴部的中心轴线;L2:偏心部的中心轴线;P1P2:第一纵向平面;P3P4:第二纵向平面;H1:水平隔板与偏心部的上端面的距离;H2:水平隔板与偏心部的下端面的距离;e:曲轴的偏心量;O1:主轴部的横截面上的中心点;O2:偏心部的横截面上的中心点;
63:减重平衡孔;630:子减重孔;F1:外弧面;F2:内弧面;64:加强肋板;65:水平隔板;651: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高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6,曲轴6用于旋转压缩机100。
具体地,如图1所示,旋转压缩机100包括:壳体A、电机B和压缩机构C。壳体A为密封容器,壳体A内限定出容纳腔V,电机B和压缩机构C均设在容纳腔V内。在图1所示示例中,壳体A包括主壳体3、上壳体2和下壳体10,主壳体3形成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筒形,上壳体2和下壳体10分别设在主壳体3的上下两端。旋转压缩机100还包括排气导管1,排气导管1设在壳体A上且连通容纳腔V,在图1的示例中,排气导管1连接在上壳体2上。
如图1所示,电机B包括定子4和与定子4配合转动的转子5。在图1的示例中,电机B为内转子电机,即定子4外套在转子5上。
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C包括曲轴6、气缸组件、下轴承9、上轴承7、活塞12及滑片11等,气缸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气缸8。其中,曲轴6贯穿气缸组件且转子5外套在曲轴6上,曲轴6与转子5固定连接以与转子5同步旋转。上轴承7和下轴承9分别设在气缸组件的上下两端,上轴承7和/或下轴承9上设有连通气缸内部空间的排气孔(图未示出),曲轴6分别与上轴承7和下轴承9配合以可转动地设在壳体A内。活塞12偏心转动地设在气缸8内,曲轴6与活塞12相连以驱动活塞12偏心转动,且曲轴6带动活塞12转动并压缩气缸8内的冷媒。旋转压缩机100还通过储液器14提供待压缩冷媒,储液器14与气缸8相连。滑片11将气缸内部空间分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活塞12转动过程中压缩冷媒,使高压腔内的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至略大于压缩机构C的外压力时,高压气体冷媒即可通过排气孔排出。
其中,活塞12上设有中心孔120,曲轴6包括主轴部61和形成在主轴部61上的偏心部62,曲轴6的偏心部62与活塞12的中心孔120配合。曲轴偏心部62通常形成为圆柱结构,且曲轴偏心部62的中心轴线L2平行于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L1与L2的垂直距离为曲轴6的偏心量e。其中,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也为曲轴6的旋转轴线。在一些示例中,主轴部61上还设有中心通油孔60,中心通油孔60通常设在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上,中心通油孔60在轴向上贯通主轴部61。
由于曲轴6及由曲轴6带动旋转的活塞12是个偏心系统,旋转时会造成较大的振动,因此在设计中,通常还需要在转子5的两端配置平衡块13来抵消质量偏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6,如图2和图3所示,偏心部62上设有减重平衡孔63,减重平衡孔63的体积与偏心部62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8%。其中,偏心部62的体积指的是偏心部62的上端面S1、下端面S2与偏心部62的外周面S3所围部分的体积,即减重平衡孔63的设置相当于在现有技术公开的曲轴偏心部上挖去一部分材料,挖去部分的体积至少为挖前偏心部体积的8%。
通过在偏心部62上设置减重平衡孔63,使曲轴6的偏心部62的重量大大减轻,从而可减小使用该曲轴6的旋转压缩机100的旋转偏心惯性力,达到降低压缩机振动、噪音的目的,提高压缩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而且旋转偏心惯性力的减少,可便于减小压缩机内平衡块13的重量甚至避免使用平衡块13,从而降低压缩机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减小运转时平衡块13所受的气体阻力,达到提高压缩机能效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减重平衡孔63的体积较少时,减重平衡孔63的设置对偏心部62的偏心平衡作用不明显,无法达到减轻平衡块13质量的效果,为此,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分析及实验统计,发明人发现,当减重平衡孔63的体积至少为偏心部62体积的8%,旋转压缩机100中才能减轻平衡块13的质量,如果要去除平衡块13,减重平衡孔63的体积则需要尽可能地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6,通过在偏心部62上设置体积至少为偏心部62体积的8%的减重平衡孔63,从而在保持曲轴6的偏心量e不变的前提下,减轻曲轴6的偏心质量,缩短曲轴6的重心偏离旋转中心轴线的距离,从而减小使用该曲轴6的旋转压缩机100的旋转偏心惯性力,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提高压缩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而且旋转偏心惯性力的减少,可便于减轻压缩机内平衡块13的重量甚至避免使用平衡块13,从而降低压缩机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减小运转时平衡块13所受的气体阻力,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具体地,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月牙形或扇形,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也可为其他形状。减重平衡孔63可为多个,每个减重平衡孔63的形状可为圆形、月牙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多个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也可以是任意几种形状的组合,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的平面在减重平衡孔63上形成的截面轮廓。
另外,在沿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减重平衡孔63的各横截面形状、截面积可以相同,减重平衡孔63的各横截面形状、截面积也可以不同,只要在轴向上对偏心部62刚度能进行一定调节,同时能兼顾曲轴6减重和变形控制要求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先变小、后变大,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也可从上到下先变大、后变小。例如,如图4所示,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大小通过弧线或者直线过渡变化,且减重平衡孔63的截面积最小的横截面位于偏心部62的上下端面之间。
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或者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例如,如图5所示,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大小通过弧线或者直线过渡变化,且减重平衡孔63的截面积最小的横截面位于偏心部62的上端面S1或者下端面S2上。
在又一些具体示例中,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分为多段,减重平衡孔63任意相邻两段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不同。其中,减重平衡孔63的截面积最小的横截面可以设在偏心部62的上端面S1或者下端面S2上,减重平衡孔63的截面积最小的横截面也可位于偏心部62的上下端面之间。例如,如图6所示,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分为三段,在从上到下方向上,减重平衡孔63的这三段横截面的截面积先变小后变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重平衡孔63位于第一纵向平面P1P2的朝向偏心部62的中心轴线L2的一侧,这里,第一纵向平面P1P2为通过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且正交于主轴部61与偏心部62的中心连线的平面。其中,如图3所示,曲轴6的任一横截面上,主轴部61的中心点为O1,偏心部62的中心点为O2,第一纵向平面P1P2垂直于O1O2线。
由于减重平衡孔63位于第一纵向平面P1P2的朝向偏心部62的中心轴线L2的一侧,偏心部62的重心将由原来的偏向O2一侧尽可能地朝主轴部61的中心O1一侧移动,从而明显缩短曲轴6的重心偏离旋转中心轴线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使用该曲轴6的旋转压缩机100的旋转偏心惯性力,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方便减轻压缩机内平衡块13的重量。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减重平衡孔63关于通过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和偏心部62的中心轴线L2的第二纵向平面P3P4对称,其中,第二纵向平面P3P4垂直于第一纵向平面P1P2。由此,可使偏心部62的重心位于第二纵向平面P3P4上。需要说明的是,为确定需要安装的平衡块13的重量及安装位置,需要计算分析出曲轴6的质量中心点,因此将偏心部62的重心设于第二纵向平面P3P4上,可减少曲轴6质量中心点的计算量,便于压缩机偏心系统的整体平衡分析。
下面参考图2-图18描述多个具体实施例,以便于详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6的具体结构。其中,在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表明相同的部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减重平衡孔63为上下贯通偏心部62的通孔,由此,减重平衡孔63的加工较方便,曲轴6的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偏心部62的偏心质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为大体扇形,且扇形的中心与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重合。这样,可尽可能地将偏心部62的质量中心移至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上,使得曲轴6的质量重心接近旋转中心轴线,利于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及噪音,便于减轻甚至避免使用平衡块13。
在实施例一中,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的形状及截面积大小沿曲轴6轴向保持不变,这样可保证曲轴6制造工艺相对简单。
有利地,减重平衡孔63的两端延伸至第一纵向平面P1P2,这样,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截面积较大,偏心部62的偏心质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曲轴6的结构与实施一中曲轴6结构大体相同,这个不再赘述。
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二中,减重平衡孔63内设有加强肋板64,加强肋板64的设置相当于将减重平衡孔63分为2个或2个以上的子减重孔630,设置的加强肋板64也越多,减重平衡孔63分割的子减重孔630数量越多。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加强肋板64的补强作用,避免偏心部62在减重的过程中刚度下降幅度过大导致断裂等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曲轴6的偏心部62刚度下降幅度过大,那么在压缩机运转工况下,偏心部62在吸排气压差气体力作用下将发生较大变形,从而使嵌套在偏心部62外周的滚动活塞12与气缸8之间的间隙增大,导致冷媒气体泄漏使压缩机能效降低。通过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二所示的加强肋板64结构,可以在有效抑制曲轴6的偏心部62运转时变形的前提下,降低偏心部62的质量。当然,加强肋板64设置的数量和大小,需要在兼顾偏心部62的刚性和质量的要求下合理选取。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为大体扇形,减重平衡孔63包括:外弧面F1和内弧面F2,加强肋板64沿平行于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的方向延伸,并且加强肋板6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外弧面F1和内弧面F2。这样,在沿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的方向上,加强肋板64的补强效果均匀。
其中,内弧面F2指的是减重平衡孔63的内壁面中邻近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的部分壁面,外弧面F1指的是减重平衡孔63的内壁面中远离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的部分壁面。
在实施例二中,加强肋板64的上端面与偏心部62的上端面S1平齐,且加强肋板64的下端面与偏心部62的下端面S2平齐。
有利地,如图8所示,加强肋板64分成两组,两组加强肋板64关于通过主轴部61与偏心部62的中心连线的第二纵向平面P3P4对称,由此,也可使偏心部62的重心尽可能位于第二纵向平面P3P4上。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3所示,曲轴6的结构与实施一中曲轴6结构大体相同,这个不再赘述。
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三中,如图9所示,曲轴6还包括:水平隔板65,水平隔板65正交于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且设置在减重平衡孔63内,且水平隔板65的外周面与减重平衡孔63的内周面在周向上至少部分地贴合。水平隔板65支撑在偏心部62形成减重平衡孔63的薄壁上,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曲轴6偏心部62的刚性,避免偏心部62在高压气体力作用下变形过大引起气体泄漏,从而避免降低压缩机能效。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9所示,水平隔板65设置在减重平衡孔63的内底部,以使得减重平衡孔63构造为顶部敞开的孔结构。
当然,实施例三中曲轴6上水平隔板65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水平隔板65可设置在减重平衡孔63的内顶部,以使得减重平衡孔63构造为底部敞开的孔结构。
水平隔板65上可设置其他结构,例如,如图11所示,水平隔板65上可设置有贯通水平隔板65的油孔651,从而便于曲轴6的润滑,减少曲轴6与活塞12之间的摩擦损耗。当然,油孔65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减重平衡孔63的横截面面积。
另外,曲轴6上偏心部62的结构也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曲轴结构的任意组合,例如,如图12和图13所示,曲轴6包括水平隔板65,水平隔板65正交于主轴部61的中心轴线L1且设置在减重平衡孔63内,减重平衡孔63内也设有加强肋板64,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偏心部62的刚度,避免偏心部62在高压气体力作用下变形过大引起气体泄漏、导致压缩机能效降低的问题。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18所示,曲轴6的结构与实施三中曲轴6结构大体相同,这个不再赘述。
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水平隔板65分别与偏心部62的上端面S1和下端面S2间隔开,也就是说,水平隔板65设置在减重平衡孔63的中间部位以将减重平衡孔63的内腔分成上下间隔开的两部分。
其中,水平隔板65与偏心部62的上端面S1的距离为H1,水平隔板65与偏心部62的下端面S2的距离为H2,H1与H2可以相等,H1与H2也可以不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通过调整H1和H2值,可以在曲轴6轴向上对偏心部62刚度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实施例四中,水平隔板65上可设置其他结构,例如,如图16所示,水平隔板65上可设置有贯通水平隔板65的油孔651,从而便于曲轴6的润滑,减少曲轴6与活塞12之间的摩擦损耗。
另外,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减重平衡孔63内也可设有加强肋板64,以进一步提高偏心部62的刚度。其中,加强肋板64可设在水平隔板65上方,加强肋板64也可以设在水平隔板65的下方,水平隔板65的上方及下方也可均设有加强肋板64,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1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曲轴6。其中,曲轴6上可设有单个偏心部62,曲轴6上也可设有多个偏心部62。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压缩机100为单级压缩机,单级压缩机包括:曲轴和活塞12,曲轴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曲轴6,曲轴6包括主轴部61和形成在主轴部61上的单个偏心部62,偏心部62配合在活塞12的中心孔120内。
由于设置了上述曲轴6,即在偏心部62上设有减重平衡孔63,减重平衡孔63的体积与偏心部62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8%,可减小旋转压缩机100的旋转偏心惯性力,便于减小平衡块13的重量,同时降低压缩机振动和噪声,提高压缩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还可有效防止排气孔中的冷媒泄漏而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压缩机100为多级压缩机,多级压缩机包括:曲轴和多个活塞12。其中,曲轴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曲轴6,曲轴6包括主轴部61和形成在主轴部61上的多个偏心部62,多个偏心部62一一对应地配合在多个活塞12的中心孔120内。多个偏心部62中至少一个偏心部62上设有减重平衡孔63,减重平衡孔63的体积与相应的偏心部62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8%,由此,可减小多级压缩机的旋转偏心惯性力,便于减小平衡块13的重量,同时降低压缩机振动和噪声,提高压缩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还可有效防止排气孔中的冷媒泄漏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曲轴,所述曲轴用于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主轴部和形成在所述主轴部上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上设有减重平衡孔,所述减重平衡孔的体积与所述偏心部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位于第一纵向平面的朝向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纵向平面为通过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且正交于所述主轴部与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连线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关于通过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轴线的第二纵向平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为大体扇形且所述扇形的中心与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内设有加强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所述加强肋板沿平行于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外弧面和所述内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偏心部的上端面平齐且所述加强肋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偏心部的下端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分成两组,所述两组加强肋板关于通过所述主轴部与所述偏心部的中心连线的第二纵向平面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先变小、后变大;或者
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或变大;或者
所述减重平衡孔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从上到下分为多段,任意相邻的两端的横截面的截面积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平衡孔为上下贯通所述偏心部的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正交于所述主轴部的中心轴线且设置在所述减重平衡孔内,且所述水平隔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减重平衡孔的内周面在周向上至少部分地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板设置在所述减重平衡孔的内底部以使得所述减重平衡孔构造为顶部敞开的孔结构;或者
所述水平隔板设置在所述减重平衡孔的内顶部以使得所述减重平衡孔构造为底部敞开的孔结构;或者
所述水平隔板分别与所述偏心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间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板上还设置有贯通所述水平隔板的油孔。
15.一种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91167.XA CN104963868A (zh) | 2015-07-02 | 2015-07-02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91167.XA CN104963868A (zh) | 2015-07-02 | 2015-07-02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63868A true CN104963868A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421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91167.XA Pending CN104963868A (zh) | 2015-07-02 | 2015-07-02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63868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7508A (zh) * | 2015-11-02 | 2016-01-20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CN106286573A (zh) * | 2016-09-28 | 2017-01-04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双级压缩机曲轴及双级压缩机 |
CN107035693A (zh) * | 2017-05-08 | 2017-08-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主轴和压缩机 |
CN110873051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曲轴 |
CN112943614A (zh) * | 2021-02-10 | 2021-06-11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WO2021214907A1 (ja) * | 2020-04-22 | 2021-10-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圧縮機 |
CN113944632A (zh) * | 2021-10-13 | 2022-01-18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N114320833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75092A (en) * | 1985-09-30 | 1987-04-06 | Toshiba Corp | Rotary compressor |
CN1488861A (zh) * | 2002-10-09 | 2004-04-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 |
US7134845B2 (en) * | 2003-09-30 | 2006-11-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Variable capacity rotary compressor |
CN203809497U (zh) * | 2014-03-07 | 2014-09-0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曲轴及压缩机 |
CN204783677U (zh) * | 2015-07-02 | 2015-11-18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2015
- 2015-07-02 CN CN201510391167.XA patent/CN1049638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75092A (en) * | 1985-09-30 | 1987-04-06 | Toshiba Corp | Rotary compressor |
CN1488861A (zh) * | 2002-10-09 | 2004-04-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 |
US7134845B2 (en) * | 2003-09-30 | 2006-11-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Variable capacity rotary compressor |
CN203809497U (zh) * | 2014-03-07 | 2014-09-0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曲轴及压缩机 |
CN204783677U (zh) * | 2015-07-02 | 2015-11-18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7508A (zh) * | 2015-11-02 | 2016-01-20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CN106286573A (zh) * | 2016-09-28 | 2017-01-04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双级压缩机曲轴及双级压缩机 |
CN107035693A (zh) * | 2017-05-08 | 2017-08-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主轴和压缩机 |
CN107035693B (zh) * | 2017-05-08 | 2019-11-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主轴和压缩机 |
CN110873051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曲轴 |
WO2021214907A1 (ja) * | 2020-04-22 | 2021-10-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圧縮機 |
CN112943614A (zh) * | 2021-02-10 | 2021-06-11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CN113944632A (zh) * | 2021-10-13 | 2022-01-18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N114320833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
CN114320833B (zh) * | 2021-12-23 | 2023-02-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63868A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KR101375979B1 (ko) | 회전 압축기 | |
MXPA01001069A (es) | Compresor de espiral horizontal. | |
JP2003269346A (ja) |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 |
JP5743019B1 (ja) | 圧縮機 | |
EP2613053B1 (en) | Rotary compressor with dual eccentric portion | |
JP5781019B2 (ja) | ロータリ式圧縮機 | |
WO2014156679A1 (ja) | 多気筒ロータリ圧縮機 | |
CN103375385A (zh) | 全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 |
CN205036580U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4783677U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JP2016160911A (ja) | 圧縮機 | |
CN105201845A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105114315A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4729305U (zh) | 旋转压缩机的活塞及具有其的旋转压缩机、多级压缩机 | |
CN204783676U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CN104963867A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CN105003526A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CN204900259U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曲轴 | |
CN210599407U (zh) | 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 |
CN205578272U (zh) | 涡旋压缩机的机壳结构 | |
EP1947292B1 (en) | Fluid machine with crankshaft | |
CN203717352U (zh) | 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 | |
CN104929940A (zh) | 旋转压缩机的活塞及具有其的旋转压缩机、多级压缩机 | |
CN101975166A (zh) | 双工作面气缸的滚动转子制冷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