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0868A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0868A
CN104940868A CN201510312245.2A CN201510312245A CN104940868A CN 104940868 A CN104940868 A CN 104940868A CN 201510312245 A CN201510312245 A CN 201510312245A CN 104940868 A CN104940868 A CN 104940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radix
rhizoma
medicine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22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122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08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0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三七25g、薄荷20g、红花40g、当归20g、川牛膝40g、羌活120g、独活40g、细辛35g、樟脑20g、延胡索85g、乳香60g、没药20g、丹参45g、炮甲40g、胡黄连125g,川芎15g,血竭15g,杜仲15g,天麻15g,白芷15g,鲜姜汁10g,鸡血藤10g,血余炭50g,钻地风12g,冰片20g。本发明的颈椎贴使用中药配方提取的中药液体在通过发热包的加温之下,使得皮肤毛孔扩张,液体中药很容易就被皮肤吸收,让其药效发挥极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配方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它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等。在中医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尤为多见,其常见临床表现以颈项活动障碍、颈项部酸痛或伴上肢放射痛、麻木为主。可因颈部屈曲后伸或患侧旋转时加重,尤其是夜卧不宁,难以调试枕头高低、软硬,上肢沉重,握力减弱,持物有时堕落,日久可伴肌肉萎缩等。好发年龄为40~60岁。近年由于电脑的普及等原因,有年轻化趋势。
颈椎病多缠绵难愈,减少颈部的劳损,恢复颈部肌力平衡,可以起到预防和减少复发的作用,同时也可加强颈椎的稳定性,减缓骨质的退变,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无菌性炎症,避免颈椎间盘过早退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健康教育在治疗和巩固临床疾病方面的疗效越发明显。如果忽视颈椎病的预防保健,即使近期没有典型的症状出现,但颈椎自身的静力与动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颈肌劳损、肌筋膜炎、小关节紊乱等病理变化已经存在,从而种下颈椎病的病根,这是造成当今社会颈椎病发病低龄化的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较多,包括药物、牵引、针灸、理疗等,但最终有明显效果的是各类针对性治疗方法及功能锻炼相结合,它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及治疗中来,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对缓解颈肩臂疼痛,减轻突出髓核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预防肌肉萎缩极为有利。
现有技术也有使用中药粉末药敷治疗颈椎病的,但是人的毛孔为0.02--0.05毫米,最粗的粉末状都要380目,800目左右的药粉也许会吸收一些,以往的颈椎贴中药粉包根本达不到800目,是不能被皮肤吸收的,况且药粉没有直接接触到皮肤,外层还有无纺布隔层,所以根本达不到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其通过中药配方制备的药液,能够给予人体充分的治疗作用,再辅以配合使用的颈椎贴,可以使中药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三七25g、薄荷20g、红花40g、当归20g、川牛膝40g、羌活120g、独活40g、细辛35g、樟脑20g、延胡索85g、乳香60g、没药20g、丹参45g、炮甲40g、胡黄连125g,川芎15g,血竭15g,杜仲15g,天麻15g,白芷15g,鲜姜汁10g,鸡血藤10g,血余炭50g,钻地风12g,冰片20g。
三七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薄荷
性味:味辛,性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红花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当归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川牛膝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羌活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入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独活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细辛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肺、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延胡索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乳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没药
性味:苦,辛,平。
功效:散血去瘀,消肿定痛。
丹参
性味: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炮甲
主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便血。
性味归经:咸,凉。①《别录》:″微寒。″②《药性论》:″有大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凉,味咸。″入肝、胃经。①《纲目》:″入厥阴、阳明经。″②《本草汇言》:″入足太阴、厥阴经。″
胡黄连
主治功效:清热,凉血,燥湿。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
①《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②《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③《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④《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血竭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杜仲
性味:
1.《本经》:“味辛,平。”
2.《别录》:“甘,温,无毒。”
3.《药性论》:“味苦。”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归肝、肾经。”
归经:
1.王好古:“肝经气分。”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3《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功效主治:
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
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天麻
1、性味:甘,平。
2、归经:入肝经。
3、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鸡血藤
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
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血余炭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主治: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钻地风
别名迫地枫(《药材资料汇编》),桐叶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性状:干燥的根皮呈半卷筒状,厚而宽阔,内层有网纹。以皮质松呢、不含木心、色红棕、味清香微带樟脑气者为佳。
性味:《浙江天门山药植志》:″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治风湿脚气,四肢关节酸痛。
冰片
冰片又名龙脑。分子式C10H18O无色或白色半透明六方形结晶体。有右旋(D)、左旋(L)、消旋(DL)三种旋光异构体。分子量154.25。密度1.011g/cm3。熔点205℃~201℃。沸点212-214℃。闪点15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因为具有独特的薄、半透明或发白的片状外形,因此俗称“冰片”。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治乳腺结块,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本发明中的中药配方制取中药药液的方法,是在不锈钢罐内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中药配方组成的药材组合物,并将75%浓度的乙醇按照7∶13的比例与水混合,进而覆盖整个原植物药材本身,使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所述的中药药液。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
乙醇回流提取法,它指利用乙醇的溶解性,将乙醇作为溶剂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
使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物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提取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易发现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极少损失易挥发组分或破坏生理活性物质,无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提取的中药液体在通过发热包的加温之下,皮肤毛孔扩张,液体中药很容易就被皮肤吸收,让其药效发挥极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配方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颈椎贴中的加热层是由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吸水棉层的特点是均匀不漏、透气性好。
粘胶层选用日本特有的优质压敏胶涂层,粘结牢固,绝不污损衣物,而中药液体部分则采用优质中草药酒精加热提炼而成。
本发明的颈椎贴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疼等症,具有广泛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的是发热治疗和植物精华相结合,使用方便快捷,又可增强颈项肌及附近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局部炎性水肿的吸收,减少神经根受到刺激而产生肌肉应激性痉挛,有效维持脊柱的动力性平衡。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和科学的功能锻炼不仅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扩大椎间孔,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提高应激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白介素等神经源性介质的产生,消除或减轻神经根的水肿,改善或预防肌肉萎缩,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三七25g、薄荷20g、红花40g、当归20g、川牛膝40g、羌活120g、独活40g、细辛35g、樟脑20g、延胡索85g、乳香60g、没药20g、丹参45g、炮甲40g、胡黄连125g,川芎15g,血竭15g,杜仲15g,天麻15g,白芷15g,鲜姜汁10g,鸡血藤10g,血余炭50g,钻地风12g,冰片20g。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颈椎贴,包括外层的加热层和内层的吸水棉层,所述的吸水棉层用于容纳中药药液,所述的吸水棉层四周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的粘胶层外层设置防粘层。
本实施例的中药药液采用实施例一中的中药配方并进行制成。
本发明中的中药配方制取中药药液的方法,是在不锈钢罐内加入实施例1中的中药配方组成的药材组合物,并将75%浓度的乙醇按照7∶13的比例与水混合,进而覆盖整个原植物药材本身,使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所述的中药药液。
本实施例的中药配方制取中药药液的方法,是指用乙醇等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植物药材成分,浸提液被加热,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的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制取中药药液的方法,须满足以下要求:
1、将配比好后的原植物药材粉碎至1-2CM,当然药材粒度愈细,对浸出愈有利。但实际原植物粒度不宜太细,这是因为:①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②大量组织细胞破裂,浸出的高分子杂质增加;③药材粒度过细则提取液分离操作困难;
2、提高温度可加速成分的解吸、溶解和扩散,有利于浸出。但温度过高,热敏性成分易降解、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乙醇的沸点大约在78.37摄氏度,水的沸点在100摄氏度.这样在蒸溜乙醇时,酒精锅的温度保持在90度就可以了;
3、浸提过程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为30min)。当有效成分扩散达到平衡时,该浸提过程即已完成。长时间浸提,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并易导致已浸出有效成分的降解。因此,有效成分扩散达到平衡时应停止浸提,分出浸提液,更换新的溶剂;
4、真空加压可加速质地坚实药材的润湿和渗透,缩短浸提时间。加压还可使部分细胞壁破裂,亦有利于浸出成分的扩散(浸提压力为5kg/cm2)。
满足以上要求后,在不锈钢罐内加料,并将75%浓度的乙醇与一定比例的水覆盖整个原植物药材本身(乙醇与水的比例为7∶13),使用时,开启真空泵同时开启进料阀,罐内液面为了保证一定的蒸发空间。关闭加料阀门后即可打开夹套蒸汽阀门,使罐内料液适度沸腾,开始蒸发。即将提取液加热沸腾,蒸发水份,在被蒸发的二次蒸汽中带有有效成份的泡沫在汽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来回流缸内,蒸发强度一般在50~60即可。
本实施例的颈椎贴在使用时,先清洁患处,取出贴剂揭开防粘层,将胶面贴于患处,患者要使用只需把实施例二中的药液(按压装有5毫升的中药液瓶体,滴在本实施例的吸水棉上、随后贴在患处即可),发热时间长达12小时,即可更换,它将直接作用于体表,通过药物理疗作用与热疗作用相结合为患者减轻伤痛,五片/盒,为一疗程。
【禁忌症】皮肤病、糖尿病、急性期炎症患者、孕妇下腹部、皮肤溃烂处禁用。
【贮存】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实施例的方案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各个时期,是防止病情复发、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应用越早,承受力越大,颈椎的稳定性就越强,对症状、体征的缓解越有利,疗效越佳。
本实施例的中药贴针对以下病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患者,男,45岁,司机。
职业病原因,经常性在狭窄的空间里持续工作。特别是受风着凉后觉左侧颈根部、肩部、上臂疼痛,咳嗽、喷嚏时加重,检查发现该患者颈部僵硬,向右侧倾斜,颈部活动受限,头颈后仰及向左侧旋转时疼痛加剧,颈部有压痛,左侧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区与肩部均有压痛,并向左侧上肢放射。X线平片发现颈曲有轻度侧弯,椎间孔变窄。
2、患者,女,56岁,退休。
因年轻时没太注意颈椎的保护,最近颈部疼痛、酸胀严重,持续3-5年之久,加重伴左臂疼痛2个月而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严重颈部酸胀、疼痛,天气变化时明显加重。行药物、理疗、针灸、推拿、点滴等治疗,可暂时缓解暂时性症状。2个月前原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左臂疼痛,经上述治疗无效,现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行颈椎磁共振检查,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3、患者女,82岁,退休。
头痛头晕40多年,老毛病。前20年为发作性,后20年为持续性。以枕后痛为主,天气变换、加重时前额也痛,头有紧束感。如同戴了一顶很紧的帽子,头昏,眩晕,偶尔欲倒,感到周围物体旋转。双耳鸣,听力下降。双眼发困。胸部发闷不适,如同压上了一个重物。经常恶心,但是很少呕吐。厌食油腻。记忆力明显下降。近几年来症状加重。
4、患者女,31岁,文员。
长时间坐办公室伏案工作,保持一个姿势不变,加上年轻人不注意颈椎、腰椎保护,穿衣、睡觉都没有更好的注意,导致经常性感觉肩颈僵硬、酸痛、偶尔头晕,哪怕平时做瑜伽、跑步、锻炼时也只能缓解,特别是近期感觉明显,按摩医师也触摸到明显的经络不畅通、颗粒状。
5、患者女,41岁,教师。
长时间的低头备课和修改作业,而且在学校里没有什么好的休息地点,中午休息的时候通常刘女士都会在办公桌上趴着睡觉,长期下来,刘女士发现自己的颈部开始不对劲了,经常感到脖子疼痛,而且还有僵硬感,有时在转动脖子的时候疼痛还会加重,根本无法直起头工作,特别是,最近更是感到一侧上肢有麻木感,并伴有心慌、恶心、视力模糊的症状出现,她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6、患者男,16岁,学生。
读书、学习、上课期间经常性姿势不正确,空闲时又喜欢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这种“低头族”的状态,导致肩颈僵硬、局部手麻、哪怕偶尔运动打球,也没有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本实施例的中药贴通过对颈椎病的颈肩臂部疼痛程度及临床体征进行量化,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在同等条件下进行1个月的治疗观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及体征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效果如下表显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三七25g、薄荷20g、红花40g、当归20g、川牛膝40g、羌活120g、独活40g、细辛35g、樟脑20g、延胡索85g、乳香60g、没药20g、丹参45g、炮甲40g、胡黄连125g,川芎15g,血竭15g,杜仲15g,天麻15g,白芷15g,鲜姜汁10g,鸡血藤10g,血余炭50g,钻地风12g,冰片20g。
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制取中药药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锈钢罐内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中药配方组成的药材组合物,并将75%浓度的乙醇按照7∶13的比例与水混合,进而覆盖整个原植物药材本身,使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所述的中药药液。
3.一种治疗颈椎病的颈椎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的加热层和内层的吸水棉层,所述的吸水棉层用于容纳中药药液,所述的吸水棉层四周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的粘胶层外层设置防粘层,所述的中药药液采用以下配方熬制而成:
三七25g、薄荷20g、红花40g、当归20g、川牛膝40g、羌活120g、独活40g、细辛35g、樟脑20g、延胡索85g、乳香60g、没药20g、丹参45g、炮甲40g、胡黄连125g,川芎15g,血竭15g,杜仲15g,天麻15g,白芷15g,鲜姜汁10g,鸡血藤10g,血余炭50g,钻地风12g,冰片20g;
所述的中药药液的提取方法是:在不锈钢罐内加入以上中药配方组成的药材组合物,并将75%浓度的乙醇按照7∶13的比例与水混合,进而覆盖整个原植物药材本身,使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所述的中药药液。
CN201510312245.2A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Pending CN1049408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2245.2A CN104940868A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2245.2A CN104940868A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0868A true CN104940868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5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2245.2A Pending CN104940868A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086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269A (zh) * 2015-11-26 2016-03-23 于明儒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CN108969666A (zh) * 2018-09-29 2018-12-11 郑州少林养心堂保健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0861A (zh) * 2019-10-22 2020-02-28 福建龙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经活络颈椎贴配方及其贴剂的制备方法
CN111358864A (zh) * 2020-04-09 2020-07-03 重庆市发多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外用药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3782A (zh) * 2002-01-22 2003-08-06 康长生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痛的外用药物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1653565A (zh) * 2009-09-09 2010-02-24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外敷膏
CN103977130A (zh) * 2014-04-29 2014-08-13 荣西坤 治疗风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的中药
CN104547985A (zh) * 2014-10-03 2015-04-29 桑明 疼痛膏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3782A (zh) * 2002-01-22 2003-08-06 康长生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痛的外用药物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1653565A (zh) * 2009-09-09 2010-02-24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外敷膏
CN103977130A (zh) * 2014-04-29 2014-08-13 荣西坤 治疗风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的中药
CN104547985A (zh) * 2014-10-03 2015-04-29 桑明 疼痛膏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廷生等: "中药内服外敷加按摩治疗颈椎病68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269A (zh) * 2015-11-26 2016-03-23 于明儒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CN108969666A (zh) * 2018-09-29 2018-12-11 郑州少林养心堂保健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0861A (zh) * 2019-10-22 2020-02-28 福建龙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经活络颈椎贴配方及其贴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40861B (zh) * 2019-10-22 2023-05-26 福建龙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经活络颈椎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58864A (zh) * 2020-04-09 2020-07-03 重庆市发多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外用药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0685B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0230A (zh) 一种用于缓解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的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663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631B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骨病治疗仪
CN104666579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424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其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40868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颈椎贴
CN101376016B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1953989A (zh) 一种电磁波视康仪及中药组合物
CN102008674B (zh)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5905A (zh) 一种保健灸条及灸膏
CN105943705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990B (zh) 一种动力波视康仪及中药组合物
CN104547897A (zh)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88303A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CN103920058A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907A (zh) 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
CN100496542C (zh) 一种治疗痹证型颈椎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381128A (zh)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外周神经麻痹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00610A (zh)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8052A (zh) 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
CN102406789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
CN103751624B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51467A (zh) 一种治疗腰背筋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8147A (zh) 一种外用拔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