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0485A -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0485A
CN104940485A CN201510443236.7A CN201510443236A CN104940485A CN 104940485 A CN104940485 A CN 104940485A CN 201510443236 A CN201510443236 A CN 201510443236A CN 104940485 A CN104940485 A CN 104940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asth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32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孔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432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0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048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份、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祛痰止咳,疏肝破气和清热润肺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哮喘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病态反应性疾病。而支气管哮喘不分季节时可发生,特别在寒冬季节,及气候温度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大都因身体虚弱,或触及以下因素对肺有伏痰的患儿即可诱发本病:遇感风寒。精神刺激抑郁,或环境骤变,吸人粉尘以及饮食等。由于小儿发育尚未成熟,抗病力低下,属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多虚,且易虚易实,痰郁日久易于化热,在临床表现多为寒热夹杂、虚实并存。小儿脏腑发育还未成熟。由于人体皮肤属肺来主管,肺脏娇嫩,皮肤卫外功能差,皮肤腠理不致密,风寒、风热由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肾虚,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饮形成,邪气乘虚而入,邪气入肺经引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激,阻塞气道,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出的多吸入的少,气息喘促,咽喉哮吼痰呜。症状为 :呼吸急促,发作突然,胸闷气粗,喉
问有哮鸣音,喘息不得平卧。一般呈阵发性发作,或出现烦躁、出汗、咳痰、青紫、面色苍白、重则神志不清等症状。
目前小儿哮喘有西药治疗方法和中药治疗方法。速效缓解药物可以使哮喘发作症状停止。这些作用迅速的药物可以消除气管痉挛,有助于呼吸。沙丁胺醇(也叫舒喘灵)等药物可以通过雾化吸入器或定量吸入器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也用于预防哮喘发作。吸入性类固醇就是其中之一,能减轻发炎和肿胀,避免宝宝发生气喘。上述西药短期内可以有效控制哮喘, 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如何控制哮喘,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而中药具有作用温和、起效持久和从根本治疗哮喘的特点,已经成为目前哮喘治疗药物新的研发视点。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440498.9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茵陈6-15份、栀子4-10份、苦参4-10份、浙贝母4-10份、甘草4-10份、大黄1-5份、洋甘菊1-5份,该药物组合物起到清热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但是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方面效果不是十分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祛痰止咳,疏肝破气和清热润肺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艾叶3-9份、紫苏叶5-10份、桑白皮6-12份、青皮3-9份、五味子1-6份、杏仁3-10份、麻黄2-9份、人参3-9份、茯苓9-15份、桔梗3-9份、川贝3-9份、薄荷3-9份、百灵草6-15份、天南星3-9份和甘草1-1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3份、紫苏叶5份、桑白皮6份、青皮3份、五味子1份、杏仁3份、麻黄2份、人参3份、茯苓9份、桔梗3份、川贝3份、薄荷3份、百灵草6份、天南星3份和甘草1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9份、紫苏叶10份、桑白皮12份、青皮9份、五味子6份、杏仁10份、麻黄9份、人参9份、茯苓15份、桔梗9份、川贝9份、薄荷9份、百灵草15份、天南星9份和甘草1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6份、紫苏叶8份、桑白皮9份、青皮6份、五味子4份、杏仁6份、麻黄6份、人参6份、茯苓12份、桔梗6份、川贝6份、薄荷6份、百灵草12份、天南星6份和甘草8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可被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
相应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按组方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5-8倍的水,浸泡30-60分钟,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用组分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艾叶:本品为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其性味辛、苦、温, 归肝、脾、肾经;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
紫苏叶: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桑白皮: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味甘,性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青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五味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杏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味苦,性温;入肺、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人参: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桔梗: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川贝: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干燥鳞茎;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薄荷: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宣散风热。
百灵草:本品为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以根或全株入药;味甘、微苦、涩,性温;活血止血,止咳平喘。
天南星: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味苦、辛,性温;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其他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相比,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祛痰止咳,疏肝破气和清热润肺等方面具有更显著功效。
2、与当前治疗小儿哮喘的化学治疗药物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有效地解决了小儿哮喘的发病根源。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具有配伍科学、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代表本发明人发现的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的技术。然而,在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并仍然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3份、紫苏叶5份、桑白皮6份、青皮3份、五味子1份、杏仁3份、麻黄2份、人参3份、茯苓9份、桔梗3份、川贝3份、薄荷3份、百灵草6份、天南星3份和甘草1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3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加入用于制备胶囊制剂的辅料,装入胶囊壳中,即得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9份、紫苏叶10份、桑白皮12份、青皮9份、五味子6份、杏仁10份、麻黄9份、人参9份、茯苓15份、桔梗9份、川贝9份、薄荷9份、百灵草15份、天南星9份和甘草10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浸泡40分钟,煎煮2次,每次3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加入用于制备胶囊制剂的辅料,装入胶囊壳中,即得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6份、紫苏叶8份、桑白皮9份、青皮6份、五味子4份、杏仁6份、麻黄6份、人参6份、茯苓12份、桔梗6份、川贝6份、薄荷6份、百灵草12份、天南星6份和甘草8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7倍的水,浸泡50分钟,煎煮1次,煎煮时间3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加入用于制备胶囊制剂的辅料,装入胶囊壳中,即得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7份、紫苏叶6份、桑白皮10份、青皮8份、五味子2份、杏仁6份、麻黄7份、人参5份、茯苓11份、桔梗5份、川贝7份、薄荷4份、百灵草14份、天南星5份和甘草9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1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加入用于制备胶囊制剂的辅料,装入胶囊壳中,即得本发明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5:
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8份、紫苏叶7份、桑白皮11份、青皮7份、五味子3份、杏仁7份、麻黄6份、人参4份、茯苓13份、桔梗7份、川贝5份、薄荷5份、百灵草13份、天南星7份和甘草5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加入用于制备胶囊制剂的辅料,装入胶囊壳中,即得本发明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临床疗效观察
1、病例选择:在300例小儿哮喘临床志愿者患者中,男童患者175例,女童患者125例,年龄段为3-14岁,平均年龄为8.5岁,全部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哮喘症状,且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
2、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年)和《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第二版) “哮喘”中有关“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内容制定:
主症:咳喘气急,喉中哮鸣,咳痰粘稠。
次症:发热、恶心呕吐、纳差、腹胀、大便秘结或粘腻、小便黄赤 。
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上述标准中,需具备主证2项,次证2项以上,舌苔必备,可诊断为湿热哮喘。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①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B、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C、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高于20%。符合第①~④条或第④、⑤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肺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③病情严重度为重度的哮喘患儿及纳入后出现重度发作者;④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尔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
显效: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
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5、服用方法:将300名患者分为4组,每组75人,分别为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和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2、3制备得到的胶囊制剂(0.2g*100粒/瓶),每日3次,每次4粒,连服1个月。对照组服用舒喘灵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402),每次1-2片,一日3次,连服1个月。
 6、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结果
本试验采用舒喘灵片作为对照组,舒喘灵片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病症,通过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令发明人意想不到的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控制率达到80.0%,总有效率达到90.0%,远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其中以治疗C组的治疗效果最好,即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时:艾叶6份、紫苏叶8份、桑白皮9份、青皮6份、五味子4份、杏仁6份、麻黄6份、人参6份、茯苓12份、桔梗6份、川贝6份、薄荷6份、百灵草12份、天南星6份和甘草8份,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最好,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疗效好,临床控制率高,可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使用。

Claims (6)

1.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3-9份、紫苏叶5-10份、桑白皮6-12份、青皮3-9份、五味子1-6份、杏仁3-10份、麻黄2-9份、人参3-9份、茯苓9-15份、桔梗3-9份、川贝3-9份、薄荷3-9份、百灵草6-15份、天南星3-9份和甘草1-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3份、紫苏叶5份、桑白皮6份、青皮3份、五味子1份、杏仁3份、麻黄2份、人参3份、茯苓9份、桔梗3份、川贝3份、薄荷3份、百灵草6份、天南星3份和甘草1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9份、紫苏叶10份、桑白皮12份、青皮9份、五味子6份、杏仁10份、麻黄9份、人参9份、茯苓15份、桔梗9份、川贝9份、薄荷9份、百灵草15份、天南星9份和甘草1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6份、紫苏叶8份、桑白皮9份、青皮6份、五味子4份、杏仁6份、麻黄6份、人参6份、茯苓12份、桔梗6份、川贝6份、薄荷6份、百灵草12份、天南星6份和甘草8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称取艾叶、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人参、茯苓、桔梗、川贝、薄荷、百灵草、天南星和甘草,加药材总重量的5-8倍的水,浸泡30-60分钟,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过滤,得到并合并滤液,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粉末,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CN201510443236.7A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4940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3236.7A CN104940485A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3236.7A CN104940485A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0485A true CN104940485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5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3236.7A Withdrawn CN104940485A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04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838A (zh) * 2015-10-10 2015-12-09 临沂草之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354A (zh) * 2015-11-18 2016-02-10 暨南大学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含有艾叶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337A (zh) * 2015-10-28 2016-02-24 叶宗耀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701A (zh) * 2016-05-28 2016-08-24 湖南细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3655A (zh) * 2005-10-08 2007-04-11 周小明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47754A (zh) * 2006-10-23 2007-04-18 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272A (zh) * 2012-01-05 2012-08-01 梁军 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
CN103169885A (zh) * 2013-03-07 2013-06-26 王红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84638A (zh) * 2012-10-29 2014-05-14 刘黎明 一种防治小儿热哮的中药汤剂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3655A (zh) * 2005-10-08 2007-04-11 周小明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47754A (zh) * 2006-10-23 2007-04-18 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272A (zh) * 2012-01-05 2012-08-01 梁军 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
CN103784638A (zh) * 2012-10-29 2014-05-14 刘黎明 一种防治小儿热哮的中药汤剂
CN103169885A (zh) * 2013-03-07 2013-06-26 王红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838A (zh) * 2015-10-10 2015-12-09 临沂草之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501A (zh) * 2015-10-10 2016-09-28 烟台市蓝洋之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CN105343337A (zh) * 2015-10-28 2016-02-24 叶宗耀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354A (zh) * 2015-11-18 2016-02-10 暨南大学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含有艾叶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701A (zh) * 2016-05-28 2016-08-24 湖南细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903B (zh)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39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0338A (zh)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829296B (zh) 一种治疗肺不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485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7030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30826A (zh) 一种治疗肺阴虚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61614B (zh)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48900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4911A (zh) 一种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79444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25838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477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制剂
CN103495130B (zh) 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26488B (zh) 一种具有清咽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50968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CN107158286B (zh) 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187B (zh)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847A (zh) 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68860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2311B (zh) 百诃清金颗粒
CN105477136A (zh) 一种治疗哮喘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62548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药
CN105288106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Qiwen

Inventor after: Li Gongyan

Inventor before: Zhu Kongx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