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0702B - 热泵热水机 - Google Patents
热泵热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30702B CN104930702B CN201410099096.1A CN201410099096A CN104930702B CN 104930702 B CN104930702 B CN 104930702B CN 201410099096 A CN201410099096 A CN 201410099096A CN 104930702 B CN104930702 B CN 1049307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ump
- air
- installation cavity
- shell
- heat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热水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部设有接水盘,接水盘将机壳的内部分隔成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上安装腔的壁上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水箱内胆,水箱内胆设在下安装腔内且水箱内胆上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热泵组件,热泵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以构成密闭的制冷剂回路,其中压缩机和蒸发器均设在上安装腔内,冷凝器设在水箱内胆的外表面上以与水箱内胆内的水进行热交换;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对蒸发器进行散热处理;以及电控盒组件,电控盒组件与热泵组件连接以控制热泵组件工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体积小,结构紧凑、简单,安装方便,外观造型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机。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机是一种利用热泵原理来加热水的电器。现有的热泵热水机结构复杂,体积大,安装空间需求较大,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热泵热水机,该热泵热水机体积小,结构紧凑、简单,安装方便,外观造型美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将所述机壳的内部分隔成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所述上安装腔的壁上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水箱内胆,所述水箱内胆设在所述下安装腔内且所述水箱内胆上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以构成密闭的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均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水箱内胆的外表面上以与所述水箱内胆内的水进行热交换;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以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散热处理;以及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与所述热泵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热泵组件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通过利用接水盘将机壳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并且将水箱内胆、热泵组件、风扇组件和电控盒组件等均整合到机壳内,从而可以使热泵热水机的结构紧凑,而且结构简单,整个热泵热水机的体积更小,进而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安装更加方便。而且由于水箱内胆、热泵组件、风扇组件和电控盒组件均设在机壳的内部,这样热泵热水机在外部可以仅看到机壳,这样可以使热泵系统的整体造型简单,外观更加美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热泵热水机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所述上安装腔内设有蒸发腔,所述蒸发腔与所述出风口对应且外界环境通过所述蒸发腔与所述上安装腔内的其他空间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扇组件均设在所述蒸发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蒸发器外壳,所述蒸发器外壳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敞开,所述第二侧朝向所述出风口;以及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环绕设在所述蒸发器外壳的所述第二侧的开口处且所述蒸发腔由所述蒸发器外壳和所述导风圈共同限定出,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蒸发器外壳的所述第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圈的外侧环绕设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相同且相对,所述出风框与所述导风圈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设在所述出风框的外端上,所述出风格栅与所述出风框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设在所述水箱内胆顶部的支撑盘,所述接水盘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盘相连,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多个向上凸出的凸包,所述凸包上形成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栓从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凸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隔热绝缘件,所述隔热绝缘件设在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接水盘之间且套设在所述螺栓的柱体上;以及隔热绝缘块,所述隔热绝缘块设在所述凸包上且下端穿过所述凸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隔热绝缘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安装腔的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其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下安装腔的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敞开,所述接水盘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顶盖,所述顶盖设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以封盖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上安装腔由所述外壳、所述接水盘和所述顶盖共同限定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环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环绕设在所述外壳顶端,所述顶盖通过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连接件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外壁面和所述顶盖内壁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多个卡扣且另一个上形成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扣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配合以将所述顶盖卡设在所述上段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顶端被构造成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折边部,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下段设在所述折边部上以使所述下段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平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形成在所述顶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出风口为一个且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后侧壁和所述顶盖的后侧壁之间,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出风口的豁口,所述顶盖的后侧壁形成有下端敞开的上凹口,所述外壳的后侧壁形成有上端敞开的下凹口,所述上凹口与所述下凹口相对且共同限定出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两个进风格栅,两个所述进风格栅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进风口处,且所述进风格栅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格栅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栅条,每个所述栅条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相连且具有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范围为:0~1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的位于所述进风格栅的内侧上形成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进风格栅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且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所述上安装腔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上设有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相隔预定高度的托架,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电控盒组件均设在所述托架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外壳和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顶盖和电控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顶盖的仰视图;
图11和图12是图10中C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图11示出了进风格栅的进风效果图,图12示出了进风格栅的挡水效果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蒸发器外壳和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蒸发器外壳、出风框、以及蒸发器外壳和出风框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出风框和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水箱内胆和接水盘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热泵热水机的水箱内胆和接水盘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中D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热泵热水机100;
机壳1;显示区域111;进风口13;
外壳15;折边部151;下凹口152;
顶盖16;上凹口161;挡水圈162;卡扣163;
连接件17;上段171;卡槽1711;下段172;挡水板173;
进风格栅18;栅条181;内板1811;外板1812;外翻边1813;内翻边1814;预定夹角α;过滤网支架19;
水箱内胆2;冷水通孔21;热水通孔22;排污通孔23;
蒸发器31;风扇组件4;电机41;扇叶42;
电控盒组件5;接水盘6;凸包61;托架62;
蒸发器外壳7;第一侧71;第二侧72;
导风圈8;蒸发腔81;
风扇支架9;出风框10;空腔101;加强筋102;
出风格栅20;支撑盘30;盘体301;支腿302;
螺栓40;隔热绝缘件50;隔热绝缘块60;盖板70;
外壳的高度H1;整机高度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10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热泵热水机100是利用热泵原理来制热水的电器。
如图1-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100包括:机壳1、水箱内胆2、热泵组件、风扇组件4和电控盒组件5。
机壳1的内部设有接水盘6,接水盘6将机壳1的内部分隔成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热泵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图未示出)和蒸发器31以构成密闭的制冷剂回路。压缩机和蒸发器31均设在上安装腔内,上安装腔的壁上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13和出风口,由此可以使蒸发器31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其中风扇组件4设在上安装腔内,风扇组件4用于对蒸发器31进行散热处理,也就是说,风扇组件4用于驱动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口13进入到上安装腔内,与蒸发器31换热后,风扇组件4再驱动其从出风口吹出。
电控盒组件5与热泵组件连接以控制热泵组件工作,具体而言,电控盒组件5可以与热泵组件中的压缩机相连,以便可以控制压缩机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热泵组件的开启和关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盒组件5还可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参数,进而可以控制热泵组件的工作状态,例如热泵组件的发热效率。
电控盒组件5可以设在上安装腔内。如图1所示,上安装腔的壁上还形成有显示区域111,该显示区域111可以显示出热泵热水机100的运行参数,例如水箱内胆2内的水温、水位,压缩机工作电压、工作功率等。水箱内胆2设在下安装腔内,冷凝器设在水箱内胆2的外表面上以与水箱内胆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其中冷凝器可以为冷凝盘管,冷凝盘管盘绕在水箱内胆2的外表面上。接水盘6用于盛接从进风口13或出风口进入到上安装腔内的液体(例如外部的雨水等)。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热泵组件工作时,冷凝器的温度较高可对外放热,这样冷凝器设在水箱内胆2的外表面上时可以与水箱内胆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可以对水箱内胆2内的水进行加热,进而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活热水。具体地,水箱内胆2上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图未示出),冷水进口可以与外部水源相连,以便从冷水进口向水箱内胆2进行补水,经冷凝器加热后得到的热水从热水出口排出供人们使用。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与外界连通是指:机壳1上与水箱内胆2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的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以便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可以从相应的通孔与外界连通。如图3所示,机壳1上与冷水进口相对应的通孔为冷水通孔21且与热水触控相对应的通孔为热水通孔22。有利地,水箱内胆2上还形成有排污口,排污口与外界连通,同理地,机壳1上形成有与排污口相对应的排污通孔23。
下安装腔的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检修口,通过设置检修口,从而可以方便地通过检修口对下安装腔内的部件(例如电加热、感温管或温控器等电气系统的部件)进行检修,而不用将整个外壳15拆卸下来,后续维修更加方便,维护成本低。进一步地,检修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其的盖板70,盖板70与下安装腔的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层。由此可以保证下安装腔内的保温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100,通过利用接水盘6将机壳1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并且将水箱内胆2、热泵组件、风扇组件4和电控盒组件5等均整合到机壳1内,从而可以使热泵热水机100的结构紧凑,而且结构简单,整个热泵热水机100的体积更小,进而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安装更加方便。而且由于水箱内胆2、热泵组件、风扇组件4和电控盒组件5均设在机壳1的内部,这样热泵热水机100在外部可以仅看到机壳1,这样可以使热泵系统的整体造型简单,外观更加美观。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描述中“内外”方向是针对机壳1内外而言,即邻近机壳1的内部的方向为内向,远离机壳1的内部的方向为外向。
如图16所示,接水盘6上可以设有与接水盘6的底壁相隔预定高度的托架62,压缩机、蒸发器31和电控盒组件5均设在托架62上,也就是说,压缩机、蒸发器31和电控盒组件5不与接水盘6的底壁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压缩机、蒸发器31和电控盒组件5受到接水盘6上的液体的浸润,避免产生漏电等危险。
有利地,如图8和图9所示,顶盖16与电控盒组件5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围绕电控盒组件5外周面布置的挡水圈162,电控盒组件5包括盒盖,挡水圈162向下延伸且超过盒盖。这样可以防止液体从盒盖与电控盒组件5的盒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电控盒组件5内部,由此提高电控盒组件5的防水效果。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机壳1可以包括外壳15和顶盖16。外壳15的顶部敞开,接水盘6设在外壳15的内部,顶盖16设在外壳15的顶部以封盖外壳15的顶部,其中,顶盖16具有下端敞开的空间,顶盖16向下扣设在外壳15的顶部,这样,上安装腔由外壳15、接水盘6和顶盖16共同限定出。具体地,顶盖16可以可拆卸地设在外壳15的顶部,由此可以使机壳1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制造,而且维修更加方便。可选地,接水盘6邻近外壳15的顶部设置,也就是说,上安装腔的大部分空间由顶盖16内的空间限定出,这样可以使上安装腔的空间更加紧凑,进而使整个热泵热水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加小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泵热水机100还可以包括环形的连接件17,连接件17环绕设在外壳15顶端,顶盖16通过连接件17设在外壳15上。也就是说,连接件17为中空环形且围绕外壳15的顶端设置。通过设置连接件17,从而可以使顶盖16更加方便地与外壳15相连。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件17可以包括上段171和下段172。其中,连接件17的下段172与外壳15的顶端相连,连接件17的上段171与顶盖16相连。更为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段171的外壁面和顶盖16内壁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多个卡扣163且另一个上形成有多个卡槽1711,多个卡扣163与多个卡槽1711一一对应配合以将顶盖16卡设在上段171上。也就是说,连接件17与顶盖16通过卡扣163、卡槽1711结构相连,这样可以使顶盖16与连接件17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换言之,连接件17的上段171可以形成卡槽1711或者也可以形成卡扣163,相应地,顶盖16的内表面上可以形成卡扣163或者也可以形成卡槽1711。此外,顶盖16设在连接件17上时,顶盖16的内表面与连接件17的上段171的外表面通过卡扣163和卡槽1711结构配合,也就是说,顶盖16罩设在上段171外部,这样在顶盖16安装到位后,人们在外部看不到连接件17的上段171,由此可以使热泵热水机100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如图7所示,具体地,外壳15的顶端被构造成从外壳15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折边部151,连接件17的下段172设在折边部151上以使下段172的外表面与外壳15的外表面平齐。也就是说,外壳15的顶端形成为折边部151,折边部151的外表面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外壳15的主体结构(即外壳15的除去折边部151的部分)的外表面的内侧,如图7所示,这样连接件17的下段172与折边部151配合时,可以使连接件17的下段172的外表面与外壳15的主体结构的外表面平齐,由此可以使热泵热水机100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如图1、图3、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热水机100,进风口13为两个且两个进风口13分别形成在顶盖1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也就是说,外界的空气可以从左右两侧进入到上安装腔内。出风口为一个且形成在外壳15的后侧壁和顶盖16的后侧壁之间,连接件17上形成有用于避让出风口的豁口。也就是说,上安装腔内经过与蒸发器31换热后的风,可以从上安装腔的后壁排出,这样可以使进风和出风之间的导通更加顺畅,换热效果好,制热效率高。
具体地,出风口形成在外壳15的后侧壁和顶盖16的后侧壁之间,是指:顶盖16的后侧壁形成有下端敞开的上凹口161,外壳15的后侧壁形成有上端敞开的下凹口152,上凹口161与下凹口152相对且上凹口161和下凹口152共同限定出出风口。这样,出风口的一部分由外壳15后侧壁的下凹口152限定出,出风口的另一部分由顶盖16后侧壁的上凹口161限定出,由此出风口的面积大,出风口更加快速,进而使气流在上安装腔内的流动更加顺畅,换热效果更好。
有利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热泵热水机100还可以包括两个进风格栅18,两个进风格栅18分别设在两个进风口13处,且进风格栅18的下端与连接件17相连。通过设置进风格栅18,从而可以防止外部的杂质和液体(例如外界的雨水等)从进风口13进入到上安装腔内。同理,出风口处可以设置出风格栅20,以防止外部的杂质和液体(例如外界的雨水等)从出风口进入到上安装腔内。综上,通过设置进风格栅18和出风格栅20,可以保证上安装腔内的防水性以及整洁性,而且不会影响外界的空气的进气性,进而可以保证换热效果。
如图8-图12所示,进风格栅18可以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栅条181,每个栅条181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内板1811和外板1812,内板1811和外板1812相连且具有预定夹角α。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内板1811是指靠近上安装腔的板状件,外板1812是指远离上安装腔的板状件。其中,“内板1811和外板1812相连且具有预定夹角α”是指,内板1811和外板1812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形成为“>”形,内板1811和外板1812连接后的开口可以朝前也可以朝后。这样该进风格栅18在保证外部的空气可以顺畅地进入到上安装腔内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的水流通过进风口13进入到上安装腔。其中如图11中的箭头,示出了外部的空气经过相邻栅条181之间的流向,空气可以在相邻栅条181之间流动,空气的流动性好,进而可以保证换热效果。如图12中的箭头,示出了外部的液体在流向内部时,被外板1812遮挡后的情况,由此可以使进风格栅18更加有效地对外部的液体起到止挡作用,防水效果更好。
可选地,内板1811和外板1812之间的预定夹角α范围为:0~180°,也就是说,内板1811和外板1812之间的结构最极限的情况是内板1811和外板1812平行。优选地,内板1811和外板1812之间的预定夹角α可以是90°,这样可以使内板1811和外板1812组合后的结构挡水效果好,而且内板1811和外板1812的结构更加简单,由此使制造更加方便。有利地,内板1811和外板1812一体形成,由此使栅条181的制造更加容易。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预定夹角α的角平分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这样可以使内板1811和外板1812组合后的结构挡水效果好,而且栅条181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而且外观美观。
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选地,外板1812的自由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翻边1813,内板1811的自由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内翻边1814。通过在外板1812的自由端设有外翻边1813,内板1811的自由端设有内翻边1814,从而可以通过外翻边1813和内翻边1814对空气的流动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可以使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
连接件17的位于进风格栅18的内侧上形成有挡水板173,通过设置挡水板173,从而在外部的液体流到外板1812上且被外板1812阻挡后,液体向下滑动,进而被挡水板173阻挡,这样液体不会从进风格栅18的下部流向上安装腔,即通过设置挡水板173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具体地,挡水板173的高度小于进风格栅18的高度,这样可以保证进风效果和空气流动性。
有利地,热泵热水机100还可以包括过滤网,如图8所示,过滤网设在进风口13处。具体地,过滤网可以通过过滤网支架19设在上安装腔内。通过设置过滤网,从而可以通过过滤网更加有效地对灰尘、杂质等进行阻挡。可选地,如图8所示,过滤网可以通过卡扣163结构连接在上安装腔的内壁上,这样在外部人们看不到过滤网结构,由此可以使热泵热水机100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可选地,过滤网支架19通过卡扣163结构连接在上安装腔的内壁上,这样可以使安装结构更加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安装腔内还可以设有蒸发腔81,蒸发腔81与出风口对应且外界环境通过蒸发腔81与上安装腔内的其他空间连通,蒸发器31和风扇组件4均设在蒸发腔81内。通过在上安装腔内设置蒸发腔81,从而使蒸发器31和风扇组件4可以在相对更小的空间内进行换热,这样可以提高换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3、图4、图13-图15所示,热泵热水机100还包括蒸发器外壳715和导风圈8,蒸发腔81由蒸发器外壳715和导风圈8共同限定出。具体地,蒸发器外壳715的相对的第一侧71和第二侧72均敞开,第二侧72朝向出风口,也就是说,在蒸发器外壳715内部,空气的流向是从第一侧71流向第二侧72的。导风圈8环绕设在蒸发器外壳715的第二侧72的开口处,换言之,经过蒸发器31换热后的空气,在风扇组件4的驱动下并且经过导风圈8的引导后,最后从出风口排出,由此,空气的流动更加有序,气流的流态好,换热效果好。
如图14的剖视图所示,蒸发器31设在蒸发器外壳715的第一侧71,且蒸发器31的主体面积与外壳15第一侧71的开口面积大致相等,也就是说,蒸发器31的主体结构将蒸发器31的外壳15的第一侧71的开口封盖,这样上安装腔内的空气可以完全地经过蒸发器31的换热后,再通过蒸发腔81排出出风口,这样可以使上安装腔内的空气的换热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换热效果更好。其中如图14所示,风扇组件4可以位于蒸发器31和出风口之间。
具体地,热泵热水机100还可以包括风扇支架9,如图14所示,风扇支架9设在蒸发器外壳715内且风扇组件4安装在风扇支架9上,也就是说,风扇组件4通过风扇支架9安装到蒸发腔81内,这样可以使风扇组件4的安装更加方便。更为具体地,风扇组件4包括电机41和扇叶42,其中电机41安装在风扇支架9上。
如图13-图15所示,导风圈8的外侧环绕设有出风框10,出风框10与出风口的形状相同且相对,例如图13-图15所示,出风框10与出风口均为正方形。有利地,出风框10与导风圈8之间具有空腔101,由于蒸发器31温度较低,容易使其周围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而产生凝露,通过在导风圈8和出风框10之间限定出空腔101,从而可以利用导风圈8和出风框10之间的空气的低传热系数来降低出风框10外表面凝露的可能性,即由此可以大大地减少出风框10外表面凝露的可能性。
有利地,出风框10的内表面与导风圈8的外表面之间可以连接有多条加强筋102,如图15所示,由此可以使出风框10与导风圈8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结构强度大。进一步地,出风框10的外端上还设有出风格栅20,通过设置出风格栅20从而可以对外部的杂质以及液体(例如外界环境的雨水)等进行遮挡。有利地,出风格栅20与出风框10一体形成,由此可以使出风格栅20与出风框10的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16-图18所示,热泵热水机100还包括设在水箱内胆2顶部的支撑盘30,接水盘6通过螺栓40与支撑盘30相连,也就是说,接水盘6通过支撑盘30与水箱内胆2相连,这样可以使接水盘6与水箱内胆2的连接更加方便且可靠。具体地,支撑盘30包括盘体301和支腿302,支腿302包括多个且多个支腿302间隔开地连接在水箱内胆2的顶端,盘体301设在多个支腿302上,也就是说,支撑盘30的盘体301与水箱内胆2的顶端具有预定距离,由此可以保证水箱内胆2的高温不会传递至上安装腔内,进而保证上安装腔内的蒸发器31的换热效果。
有利地,接水盘6上设有多个向上凸出的凸包61,凸包61上形成有供螺栓40穿过的通孔,螺栓40从下向上依次穿过支撑盘30和凸包61。由于凸包61高出接水盘6的底壁,这样可以避免接水盘6上盛接的水从螺栓40与接水盘6之间的间隙流向下安装腔。进一步地,凸包61通过在接水盘6上一体冲压形成,由此可以使凸包61的形成简单,凸包61在接水盘6上的结构强度大。
如图18所示,热泵热水机100还可以包括隔热绝缘件50,隔热绝缘件50设在支撑盘30和接水盘6之间,且隔热绝缘件50套设在螺栓40的柱体上。进一步地,热泵热水机100还包括隔热绝缘块60,隔热绝缘块60设在凸包61上且隔热绝缘块60的下端穿过凸包61,具体地,隔热绝缘块60的下端穿过凸包61上的通孔,其中螺栓40向上穿过隔热绝缘块60。通过设置隔热绝缘件50和隔热绝缘块60,从而可以防止漏电的危险,并且还可以减少水箱内胆2的热量损失。
如图1和图3所示,外壳15和顶盖16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为大体正方形,且外壳15和顶盖16的边长相等。这样可以是外观更加简洁美观,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外壳15和顶盖16的四个顶角倒圆,倒圆半径为边长的28%~32%。这样可以使外观更加美观,而且热泵热水机100的外部不会产生尖锐部分,从而可以避免对人体的划伤危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5的高度H1≥整机高度H的90%,也就是说,热泵热水机100的机头部分≤整机高度H的10%,由此可以使热泵热水机100的机头部分的比例小巧,精致,外观简洁美观,而且机头部分的尺寸越小,从而可以使整机的稳定性更好,安装更加可靠、安全,机组不会发生倾倒危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将所述机壳的内部分隔成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所述上安装腔的壁上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水箱内胆,所述水箱内胆设在所述下安装腔内且所述水箱内胆上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以构成密闭的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均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水箱内胆的外表面上以与所述水箱内胆内的水进行热交换;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以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散热处理;以及
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与所述热泵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热泵组件工作;
所述电控盒组件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所述上安装腔内设有蒸发腔,所述蒸发腔与所述出风口对应且外界环境通过所述蒸发腔与所述上安装腔内的其他空间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扇组件均设在所述蒸发腔内;
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
蒸发器外壳,所述蒸发器外壳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敞开,所述第二侧朝向所述出风口;
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环绕设在所述蒸发器外壳的所述第二侧的开口处且所述蒸发腔由所述蒸发器外壳和所述导风圈共同限定出,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蒸发器外壳的所述第一侧;
所述导风圈的外侧环绕设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相同且相对,所述出风框与所述导风圈之间具有空腔,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出风框的邻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热泵热水机还包括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设在所述出风框的外端上,所述出风格栅与所述出风框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水箱内胆顶部的支撑盘,所述接水盘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盘相连,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多个向上凸出的凸包,所述凸包上形成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栓从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凸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绝缘件,所述隔热绝缘件设在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接水盘之间且套设在所述螺栓的柱体上;以及
隔热绝缘块,所述隔热绝缘块设在所述凸包上且下端穿过所述凸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隔热绝缘块。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腔的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其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下安装腔的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敞开,所述接水盘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
顶盖,所述顶盖设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以封盖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上安装腔由所述外壳、所述接水盘和所述顶盖共同限定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环绕设在所述外壳顶端,所述顶盖通过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连接件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外壁面和所述顶盖内壁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多个卡扣且另一个上形成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扣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配合以将所述顶盖卡设在所述上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端被构造成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折边部,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下段设在所述折边部上以使所述下段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形成在所述顶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出风口为一个且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后侧壁和所述顶盖的后侧壁之间,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出风口的豁口,所述顶盖的后侧壁形成有下端敞开的上凹口,所述外壳的后侧壁形成有上端敞开的下凹口,所述上凹口与所述下凹口相对且共同限定出所述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进风格栅,两个所述进风格栅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进风口处,且所述进风格栅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格栅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栅条,每个所述栅条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相连且具有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范围为:0~18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位于所述进风格栅的内侧上形成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进风格栅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上安装腔内且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所述上安装腔的内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上设有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相隔预定高度的托架,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电控盒组件均设在所述托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99096.1A CN104930702B (zh) | 2014-03-17 | 2014-03-17 | 热泵热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99096.1A CN104930702B (zh) | 2014-03-17 | 2014-03-17 | 热泵热水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0702A CN104930702A (zh) | 2015-09-23 |
CN104930702B true CN104930702B (zh) | 2019-08-30 |
Family
ID=54117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99096.1A Active CN104930702B (zh) | 2014-03-17 | 2014-03-17 | 热泵热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307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6285A (zh) * | 2017-04-11 | 2017-08-11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热泵热水机 |
EP3462105A1 (en) | 2017-09-28 | 2019-04-03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Hot-water supply unit |
US10718549B2 (en) * | 2017-10-30 | 2020-07-21 |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 Hybrid water heater |
WO2024066838A1 (zh) * | 2022-09-30 | 2024-04-04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热水器 |
WO2024066839A1 (zh) * | 2022-09-30 | 2024-04-04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热水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68713Y (zh) * | 2006-09-06 | 2007-10-31 | 卓珍瑞 | 冷媒热泵热水设备 |
CN202648136U (zh) * | 2012-06-16 | 2013-01-02 | 广州开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热泵热水器 |
CN202709452U (zh) * | 2012-07-25 | 2013-01-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
CN202853107U (zh) * | 2012-09-26 | 2013-04-03 | 佛山市三高保温水箱有限公司 | 一体热水器 |
CN202885239U (zh) * | 2012-09-26 | 2013-04-17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整体式热泵热水器 |
CN203024405U (zh) * | 2012-12-31 | 2013-06-26 | 浙江瑞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水器 |
CN203329543U (zh) * | 2013-06-13 | 2013-12-11 | 洛阳毅兴石化电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过滤器防雨栅 |
CN103574897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
CN103574898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
-
2014
- 2014-03-17 CN CN201410099096.1A patent/CN1049307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68713Y (zh) * | 2006-09-06 | 2007-10-31 | 卓珍瑞 | 冷媒热泵热水设备 |
CN202648136U (zh) * | 2012-06-16 | 2013-01-02 | 广州开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热泵热水器 |
CN202709452U (zh) * | 2012-07-25 | 2013-01-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
CN103574897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
CN103574898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
CN202853107U (zh) * | 2012-09-26 | 2013-04-03 | 佛山市三高保温水箱有限公司 | 一体热水器 |
CN202885239U (zh) * | 2012-09-26 | 2013-04-17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整体式热泵热水器 |
CN203024405U (zh) * | 2012-12-31 | 2013-06-26 | 浙江瑞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水器 |
CN203329543U (zh) * | 2013-06-13 | 2013-12-11 | 洛阳毅兴石化电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过滤器防雨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0702A (zh) | 2015-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30702B (zh) | 热泵热水机 | |
CN205536760U (zh) | 嵌入式冰箱 | |
CN103542456B (zh) | 空调 | |
EP3214386B1 (en) | Air-conditioner indoor unit | |
CN105408697B (zh) | 空调的室内单元和连接其制冷剂管的方法 | |
CN203908004U (zh) | 热泵热水器 | |
CN105352040B (zh) | 空调柜机 | |
EP1953461A1 (en) |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moving front panels to suck air from a front and discharge air vertically | |
CN106969430A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6839164A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7588458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839162A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06739467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5485883B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104235968B (zh) | 热源装置 | |
CN205641319U (zh) |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5641180U (zh) |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6739468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6091130A (zh) | 用于竖款挂壁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竖款挂壁空调 | |
CN108613261A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5372785U (zh) | 底盘和空调器 | |
CN208799088U (zh) | 一种带烤功能的家用电器 | |
CN203785254U (zh) | 热泵热水机 | |
CN104251550B (zh) | 暖风机 | |
CN206055808U (zh) |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