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厨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达到厨房余热的持续利用,并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洁净空气。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流体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分别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和炉灶的余热,然后分别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流体模块,流体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08] 作为优选,还包括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分别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和炉灶的余热,然后分别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所述蓄热模块。
[0009] 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流体模块、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然后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传递给流体模块后,再传递给蓄热模块,所述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吸收炉灶的余热,通过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蓄热模块;流体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换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10] 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分别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和炉灶的余热,然后分别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蓄热模块,蓄热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蓄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11] 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流体模块、蓄热模块,所述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吸收炉灶余热,然后通过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流体模块后,再传递给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吸收抽油烟机的余热,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传递给蓄热模块;流体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换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流体通道是进风通道。
[0013] 作为优选,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流体通道入口或者流体通道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静电集尘器;所述油烟机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进风的颗粒物浓度,细颗粒物数据超出设置阈值,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此时开启过滤器中的静电除尘器,当遇检测模块接收并判断出新风中的细颗粒物数据低于设置阈值,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关闭过滤器中的静电除尘器。
[0014] 作为优选,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流体通道入口或者流体通道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静电集尘器;控制模块根据颗粒物数据来自动调整静电除尘器中电流的大小,当颗粒物数据变大,则自动增加电流,当颗粒物数据变小的时候,则自动调小电流的大小。
[0015] 作为优选,控制模块中设置一个控制函数;所述控制函数I=F(X),其中I是电流大小,X是颗粒物浓度数据,其中F(X) ’ >0,F’’ (X) >0,其中F(X)’、F’’(X)是F (X)的一次导数和二次导数。
[0016] 作为优选,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流体通道入口或者流体通道中,所述过滤装置中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器、静电集尘器、活性炭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与静电集尘器之间的距离为D1,静电集尘器与活性炭过滤器之间的距离为D2,活性炭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的距离为D3,D3:D2:D1=1: (1.15-1.3): (1.20-1.4)。
[0017] 作为优选,还包括蓄能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将热量传递给蓄能模块,蓄能模块将热量传递给流体;蓄能模块中包括相变蓄热介质,所述相变蓄热介质质量成分包括如下:由18-23个碳原子的蓄热介质石蜡50-70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填充剂10-20份,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10-30份,膨胀石墨导热介质5-15份。
[0018] 作为优选,流体通道设置旁路通道,旁路通道上设置旁通阀,在流体通道主通道上设置主阀门,通过主阀门和旁通阀的开闭,切换流体方向,使得流体通过或绕过换热模块。
[0019] 作为优选,包括控制器,所述流体通道是进风通道,控制器根据测量的室内空气温度来自动切换流体方向。
[0020] 作为优选,用三通阀代替主阀门和旁通阀门。
[002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1.提供了一种新的厨房余热利用系统,能够使得厨房的热利用连续起来。
[0022] 2.设置了蓄热模块,通过蓄热模块将多余的能量存储起来,已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3] 3.提供了一种炉灶余热和抽油烟机余热系统结合在一起的蓄热系统,炉灶能和抽油烟机能公用一个蓄热模块,实现了结构紧凑,热量集中利用的效果。
[0024] 4.本发明涉及的余热系统,由于新风通过过滤模块中四重过滤器净化以及过滤器之间的距离的优化,可得到高质量的洁净新鲜空气,对多2.5 μπι的细颗粒物净化效率将^ 99.9%,提高了新风系统的过滤效率,并极大的延长了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该新风系统在绿色建筑及绿色节能产业中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0025] 5.通过控制模块实现根据颗粒物浓度自动的调整电流大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
[0026] 6.厨房余热利用系统公用一个蓄热器,节省了空间,实现了结构紧凑,热量集中利用的效果。
[0027] 本发明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室外新风在风机的驱动下经过初效过滤网进行净化后,通过风管在热交换箱内与抽油烟机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室内厨房。热交换箱设有左右两个风道,中间由隔板分开,抽油烟机的排风与室外新风通过插在隔板上的热导管进行逆流换热,废气和新风的热量交换能够保证新风在冬天无额外能耗的情况下得到加热,进行能量的回收利用。在热交换箱处设置旁通阀,夏季,室外新风在风机的驱动下经过初效过滤网进行净化后,通过风管不经热交换箱进入室内厨房,提供空气补给。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2] 如图7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流体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分别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和炉灶的余热,然后分别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流体模块,流体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换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33] 作为优选,还包括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分别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和炉灶的余热,然后分别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所述蓄热模块。
[0034] 如图8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流体模块、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然后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传递给流体模块后,再传递给蓄热模块,所述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吸收炉灶的余热,通过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蓄热模块;流体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换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35] 如图9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分别吸收抽油烟机烟气余热和炉灶的余热,然后分别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和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蓄热模块,蓄热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蓄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36] 如图10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厨房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炉灶余热回收模块、抽油烟机换热模块、炉灶换热模块、流体模块、蓄热模块,所述炉灶余热回收模块吸收炉灶余热,然后通过炉灶换热模块传递给流体模块后,再传递给蓄热模块,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吸收抽油烟机的余热,通过抽油烟机换热模块传递给蓄热模块;流体模块包括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流动,流体与换热模块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0037] 进一步的结构介绍,如图1所示,所述余热系统包括热管4,所述抽油烟机余热回收模块包括热管4的蒸发端,所述抽油烟机换热模块是热管4的冷凝端。所述烟气经过热管4的蒸发段,进行加热,热管4内的流体进行蒸发,然后在冷凝段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然后进行冷凝后流回到蒸发段。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展示了图8所述的实施例,对于图7、9、10的实施例没有进行展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具体的结构,具体的结构与图1相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0039]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管4的冷凝端还连接蓄热模块15。所述热管4的冷凝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蓄热模块中,并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模块15。
[0040] 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余热利用达到最大化。因为在抽油烟机余热利用中,有时候并不需要进行通风或者有时候余热过多,造成无法进行利用,因此通过设置蓄热模块,可以使得余热在满足通风换热的情况下,将多余的热量进行存储,达到热量利用的最大化。
[0041] 作为优选,热管4数量在I〜10根。
[0042]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流体通道是进风通道2。进一步优选,所述进风通道2
是风管。
[0043]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打火灶余热模块包括在灶体的燃烧口处设置带内腔的余热回收热盘管22。
[0044] 作为优选,所述打火灶余热模块包括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是金属导热管21,优选为热管。通过金属导热管21将热量传递给通道2的流体和/或者蓄热模块15。
[0045]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热管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流体通道中和/或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蓄热模块15中。
[0046] 也就是说,金属导热管21的冷凝端设置在流体通道2中,将热量传递给进风通道2中的风管。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导热管21的冷凝端还连接蓄热模块15。所述金属导热管21的冷凝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蓄热模块中,并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模块15。
[0047] 作为优选,蓄热模块为相变蓄能箱体。
[0048] 作为优选,金属热导管联通打火灶余热模块和相变蓄热模块;金属热导管数量在I〜10根。
[0049] 所述蒸发端和冷凝端通过隔板3隔开。其中冷凝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进风通道2中,蒸发端设置在油烟机烟气通道16内。
[0050] 作为优选,冷凝段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蓄热模块中。
[0051] 作为优选,热管4设置在热交换箱体5内。
[0052] 作为优选,所述蓄热模块15中设置水管19和风管20,用于对蓄热模块15中的热量进行再利用。
[0053]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19和风管20外部设置翅片25,用于强化传热。
[0054] 水管19向外延伸部分连接在室内循环供水系统中,可对卫生间淋浴和厨房洗菜盆提供热水。风管20向外延伸部分连接在新风系统室内送风风道中,作为优选,连接到送风通道2内,可在室内进风温度较低时对新风加热,提高舒适度。
[0055] 水管19和风管20上分别设置旁通阀24和23。以便在不需要进行加热水或空气的时候,水或空气绕过蓄热模块15。
[0056] 作为优选,所述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过滤器8,所述过过滤器8设置在进风通道内或者设置在进风通道的入口位置,用于过滤进风,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8中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器11、静电集尘器12、活性炭过滤器13及高效过滤器14。
[0057] 实验中发现,初效过滤器11、静电集尘器12、活性炭过滤器13及高效过滤器14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小,过小的话,造成进风阻力过大,噪音过大,同时也不能过大,过大的话会造成新风系统体积过大,因此,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各个过滤器之间的最佳的位置关系:
初效过滤器11与静电集尘器12之间的距离为D1,静电集尘器12与活性炭过滤器13之间的距离为D2,活性炭过滤器13与高效过滤器14之间的距离为D3,D1、D2、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D1>D2>D3;
进一步优选,D1-D2<D2-D3;
进一步优选,D3:D2:D1=1: (1.15-1.3): (1.20-1.4);
通过上述的优选的设置,过滤器风压相对较小,噪音更低且过滤效果更好,体积也适中。
[0058] 作为优选,初效过滤器11、静电集尘器12、活性炭过滤器13及高效过滤器14每两种之间的距离为Icm-1Ocm ;优选的每两种之间的距离为2cm_5cm。
[0059] D1、D2、D3是指两个部件相临的面的距离,例如Dl是指初效过滤器11的与静电集尘器12之间相临的面的距离。
[0060] 作为优选,所述的初效过滤网为无纺布、尼龙网、蓬松玻纤毡、塑料网或金属丝网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初效过滤网为至少包括两层的复合结构,相邻两层的复合结构中过滤网的骨架结构纤维排列的方向互相垂直,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使得过滤效果可达中效过滤。
[0061] 作为优选,静电集尘器12为双区静电集尘装置,第一个区域内颗粒获得电荷,第二个区域内,集尘板是设置于第二区域内,获得电荷的颗粒被集尘板捕集,并采用正电晕放电以降低臭氧产生量。
[0062] 作为优选,集尘板设置多个集尘片,集尘板之间构成空气流道,集尘板的间距采用3.5_7mm,优选 3.5-5mm。
[0063]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器包括可对臭氧进行催化分解的催化剂Mn02/Cu0、Cu0/N1、Mn02/Pt、Fe304/Cu0、Ag/Fe203、Ni/Si02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4] 优选的胞02和CuO以活性炭为载体按一定比例复合使用,其中MnO2用量占50%-80%,CuO的用量占20%-60%,优选的MnO2用量占60%_70%,CuO的用量占30%_40%。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中,MnO2的催化活性更优异,加入的CuO起到了协同作用且与贵金属催化剂相比,成本更低。
[0065] 作为优选,催化剂和活性炭一起附着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网通孔结构上,通孔结构为铝蜂窝、塑料蜂窝、或纸蜂窝中的一种。活性炭的材质为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石油类活性炭、再生炭矿物质原料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是采用活化法制得的果壳类活性炭。
[0066]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效过滤网材质为PP滤纸、玻纤纸、PET滤纸中一种或几种。
[0067] 作为优选,所述的抽油烟机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9,所述控制模块9与静电集尘器12进行连接,以对静电集尘器12进行控制。例如包括开闭、电量的大小等。
[0068] 作为优选,所述油烟机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10,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新风的颗粒物浓度,细颗粒物数据超出设置阈值,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9,此时开启过滤器8中的静电除尘器12,增加新风的过滤次数。当遇到空气质量较好的天气时,检测模块10接收并判断出新风中的细颗粒物数据低于设置阈值,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9,关闭过滤器8中的静电除尘器12,减少电量的消耗。
[0069] 作为优选,控制模块9根据颗粒物数据来自动调整静电除尘器12中电流的大小,例如当颗粒物数据变大,则自动增加电流,当颗粒物数据变小的时候,则自动调小电流的大小。
[0070] 可以在控制模块9中设置一个控制函数,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函数自动调整电流的大小。所述控制函数I=F(X),其中I是电流大小,X是颗粒物浓度数据,其中F(X)’>0,F’’(X) >0,其中F(X)’、F’’(X)是F (X)的一次导数和二次导数。上述的公式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电流越来越大,而且增长的幅度也越来越大。上述公式的关系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因为随着浓度增加,需要的电流越来越大,但是电流并不是与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呈正比例增加,而是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室内空气的需要。
[0071] 作为优选,检测模块10设置在与过滤器8下游的进风通道,例如图1的热管4的下游位置,这样可以直接测试进入房间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0072] 所述的控制模块9能够实现根据颗粒物浓度自动的调整电流。控制方式如下:假设电流I的时候,新风风道颗粒物浓度X,表示满足一定条件的过滤效果。上述的电流1、颗粒物浓度X基准数据。所述的基准数据存储在控制模块9中。
[0073] 当颗粒物浓度变成X的时候,电流i变化如下:
i=I* (x/X) a,其中 a 为参数,1.08〈a〈l.14 ;优选的,a=l.11;
0.8〈 x/X〈1.2o
[0074] 通过上述的公式,可以实现根据颗粒物浓度智能净化空气的功能,节约了电能。
[0075] 作为优选,可以在控制模块9中输入多组基准数据。当出现两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情况下,可以提供用户选择的基准数据的界面,优选的,系统可以自动选择(1- x/X)2的值最小的一个。
[0076] 作为优选,蓄热模块的所述蓄热介质为相变蓄热介质。
[0077] 因为有时候并不需要余热,此时抽油烟机的烟气通过热管蒸发端,但是因为没有流体进行换热,造成热量白白浪费。通过设置蓄热介质,将余热存储在蓄热介质中,可以做的根据需要来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需要。
[0078] 作为优选,所述蓄热模块中设置相变蓄热介质,所述蓄热介质的质量成分包括如下:由18-23个碳原子的蓄热介质石蜡50-70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填充剂10-20份,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10-30份,膨胀石墨导热介质5-15份。
[0079] 18-23个碳原子的石蜡,相变潜热约为160_270KJ/Kg ;液态石蜡被束缚在高密度聚乙烯预先凝固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形成定性相变石蜡,解决了石蜡在工程中易泄露的问题;石墨对石蜡有良好的吸附性和束缚性,与石蜡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解决了石蜡导热系数低的问题,使石蜡定性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可高达纯石蜡潜热的80%。
[0080] 作为优选,蓄热介质设置为多块,沿着进风的流动方向上,不同块中石蜡的份数逐渐增加,其中增加的幅度逐渐降低。通过石蜡的分数增加以及增加比例的设置,可以满足蓄能换热器中的蓄热能力逐渐升高,而且升高的幅度逐渐降低。
[0081] 作为优选,金属热导管、风管、水管、进风通道和相变储能箱体的至少一个的外壁包覆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发泡聚丙烯、陶瓷纤维毡或气凝胶毡。
[0082] 作为优选,热交换箱体5的外壁包覆保温材料。
[0083] 作为优选,保温材料,是一种厚度在5〜20mm的保温层,该保温层是采用3重量%的正戊烷发泡剂、60-80重量%聚丙烯、5-15重量%十溴二苯醚阻燃剂、2-10重量%聚氯乙烯泡孔稳定剂组合物而制成。上述保温材料的表观导热系数在0.005〜0.030ff/m *k之间。
[0084] 作为优选,蓄热模块中设置水通道,用于加热流经蓄热模块中的水。
[0085] 作为优选,沿着水的流动方向,所述蓄热介质的蓄热能力逐渐升高。
[0086] 作为优选,沿着水流动的方向,蓄热介质的蓄热能力升高的幅度逐渐降低。
[0087] 作为优选,沿着水的流动方向,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逐渐升高。进一步作为优选,相变蓄热材料设置为多块,沿着水流动方向,每块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逐渐升高。
[0088] 作为优选,蓄热介质设置为多块,沿着水的流动方向上,不同块中石蜡的份数逐渐增加。
[0089] 作为优选,沿着水的流动方向上,其中石蜡的份数增加的幅度逐渐降低。
[0090]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流体通道设置旁路通道,旁路通道上设置旁通阀17,在流体通道主通道上设置主阀门18,通过主阀门和旁通阀的开闭,切换流体方向,使得流体通过或绕过蓄热系统。
[0091] 作为优选,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流体通道是进风通道,控制模块根据测量的室内空气温度来自动切换流体方向。
[0092] 作为优选,控制模块可以控制主阀门和旁通阀门的开闭的幅度,以便使得一部分流体流过旁通通道,一部分内流体流过主通道进入蓄热模块加热。
[0093] 例如室内温度过高,高于设定最高值,则直接关闭主阀门,开通旁通阀门,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低于设定最低值,则关闭旁通阀门,开通主阀门,如果室内温度在设定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则旁通阀门和主阀门都打开一定的开度。
[0094] 作为优选,可以使用三通阀6来代替旁通阀和主阀
所述风管旁通阀置于室外新风风管上,在空气初效过滤网与热交换箱之间,用于是否进行热量交换的控制转换;在冬季,关闭旁通阀,室外新风经过热交换箱与抽油烟机排风进行充分换热后,进入室内厨房;在夏季,开启旁通阀,室外新风不经过热交换箱换热,直接进入室内厨房提供空气补给。
[0095]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