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9746A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79746A CN104879746A CN201510299545.1A CN201510299545A CN104879746A CN 104879746 A CN104879746 A CN 104879746A CN 201510299545 A CN201510299545 A CN 201510299545A CN 104879746 A CN104879746 A CN 104879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mbustion chamber
- combustion
- fuel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该包括燃烧室、气化室、燃烬室,及燃烧器。燃烧器前端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包括喷管和入料管。喷管包括收缩管、喉口抽吸管,及扩压管。燃烧器包括一次风管、二次风管、叶轮和螺旋叶片,及中心管。气化室是锥形腔体。燃烧室包括第一筒体、三次风箱,及喷嘴。喷嘴是将三次风切向输送到第一筒体内。本发明适用木本和草本生物质燃料,且能够充分燃烧,同时使用的颗粒度要求能够满足宽筛分燃料,燃烧后不结焦、不积灰,及显著降低燃料烘干、成型工序中产生的制造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能动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生物质粉碎料或生物质成型颗粒料为燃料,及应用半气化燃烧工艺的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广泛分布性、低污染性(二氧化碳零排放)和资源总量巨大等特点。地球上每年由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生物质碳达1.8×1011t,所含热能量达3×1021J,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总耗能量的10倍。同样,我国每年也还有相当于7亿吨标煤的各种农林废弃物未被得到利用,占国内生物质颗粒料的消耗量近50%的广东省,2014年度的用量也仅为50万吨。一旦生物质能源得到更大规模应用,对于减排CO2、SO2、NOx和减少雾霾、酸雨、粉尘微粒是极大的利好。生物质能源成为未来替代能源的组成部分是大势所趋,是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必充条件。
大量的农林废弃物、秸秆未能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除受到销售流通渠道的因素影响外,燃烧技术尚需完善改进和生物质燃料烘干、成型工序产生的高成本,是生物质能源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痕量的碱土金属元素沉积(钾、钠、钙、镁、铝、硅、铁等),主要是沉积在草本植物的全株和木本植物的果壳、枝叶、树皮等部位。目前业内对直燃生物质燃料产生问题和原因已有共识;生物质内痕量沉积的碱土金属对燃料灰渣特性有显著影响,直燃生物质将引起炉膛结焦、受热面积灰、加剧受热面磨损、对金属壁面形成腐蚀等问题,对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造成影响。目前常规的操作工艺是;采用降低炉内燃烧负荷、合理布置二次风位置、加大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等方法,能够起到降低燃烧室烟气温度、缓解炉膛结焦和受热面积灰的作用,但随之会影响到锅炉负荷和燃烧效率。显然这对锅炉运行经济性是明显不利的,而且并未彻底解决直燃生物质燃料带来的锅炉运行安全性问题。
通过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不断开辟新的途径,将越来越彰显出本发明的商业应用价值。
经过检索后,目前查询到相关的专利技术如下:
1、在中国申请和公布的发明专利:多灰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申请号:200910147181.X,公开号:CN 101566339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灰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该发明主要结构是燃烧室呈平底长形腔体,腔体后上方为对着送料装置的进料口,腔体前端为敞口,推灰电机通过连杆、曲柄、铰链在燃烧室内驱动活塞往复运动。提出疑问:①现有结构无法调节总风量及一、二、三次风率的分配,该专利提出提出的多级旋转配风的半气化燃烧工艺能否实现?②如何做到对返火板、平底物料床底板的冷却保护?③定时推出平底物料床灰渣,每次完成出渣操作的前、后,将使一次风量和布风均匀性会受到干扰,腔体内生物质半气化燃烧的稳定性如何保证?2、在中国申请和公布的发明专利: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直燃燃烧器,申请号:200910018247.5,公开号:CN 101660750A。该发明摘要提出“采用独特燃烧方式使生物质燃料得到了充分气化燃烧,实现了生物质的高能效转换...”,但在说明书和发明内容中并未阐述如何实现气化燃烧的设计思路,只是提到“旋转炉排结构使燃料在分布均匀、不停翻动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气化燃烧”。提出的疑问是该发明内容和附图上都未显示出该气化直燃燃烧器的出渣结构,如果不具备在运行中清理灰渣的功能,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小颗粒灰渣只能从燃烧器喷口排出。因此需要选用较大的旋转炉排风速,使燃烧生产的烟气具备足够动量以携带灰渣颗粒。要达到这种效果,燃烧就需要处在半沸腾燃烧或高温直燃的工况下运行。据此作出推断是;该燃烧器内部没有一个氧量及温度均适合生物质燃料气化的区域,用“直燃”表述该燃烧器工作特性应更准确。3、在中国申请和公布的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烧器,申请号:200910064444.0,公开号:CN 1015104812A。发明内容和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生物质燃烧器,包括气化室和燃烧室,在气化室下部...”,“燃料在气化室经气化燃烧后逐步被炭化,炭化后的燃料在进料叶片的推动下逐步进入燃烧室,进入燃烧室的炭化燃料和气化室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经看火孔、炉门、配风孔等多处配风后形成二次燃烧”。对此提出的疑问是①、发明内容和附图上没有显示出向气化室内的送风管道和喷嘴,气化室内的燃料没有获取氧气进行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基本条件(气化需要的水蒸汽利用燃料携带的水份)。②、气化室内部没有体现出具有进料和出炭功能的结构,如果仅是依靠气化室外侧的螺旋叶片在水平方向推动,气化室内只能是会在充满物料之后再继续加料挤压,才可能有碳化燃料流出、进入燃烧室。结论是气化室内的燃料缺少足够的氧气、热量和空间进行生物质气化的过程,二次燃烧贡献的份额不会很大。4、在中国申请和公布的发明专利: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常压热水锅炉,申请号:201310691773.4公开号:CN103644649A。发明内容和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燃烧室、进风腔和水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气化室,半气化室位于燃烧室上方,半气化室与燃烧室通过喷嘴连通,半气化室开有进料门...”。在发明内容和附图上没有显示出半气化室的清理灰渣门孔及一次风率调整控制方法,未涉及半气化燃烧方面技术的数据。提出疑问①、“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常压热水锅炉,整个使用过程可分为三个状态:点火状态、运行状态、清理状态”。说明该炉在三个状态下交替运行,燃料量添加受到半气化室容量所限、半气化室内清灰只能在停炉时进行,将影响锅炉连续燃烧和稳定供热。②、气化室底部为耐火砖结构,堆积在底部的红炭层为燃料层提供热量,同时有一次风从喷口进入,处在高温有氧环境下的生物质燃料必然产生热解,燃气在气化室内或向下穿越红炭层过程中就会燃烧(在通过喷嘴之前)。当一次风率过高,气化室内燃烧反应就强烈,热解气在穿过红碳层过程中就已经消耗殆尽。当一次风率过低,参与热解反应的氧当量就不够,造成生物质热解速率低,气化室内积炭和结焦。在实际工况中,保持下吸式半气化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跟随气化室内存料量的变化精确地调控一次风率。按以上分析,该发明给出的设备结构较难达到这样的技术要求。5、在中国申请和公布的发明专利: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半气化供暖系统,申请号:201410097813.7公开号:CN103836711A。仅在发明摘要和有益效果中简要提到;“新型生物质半气化供暖系统把生物质半气化炉、节能水箱、烟囱、空气预热管和室内换热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生物质半气化炉设计中充分利用燃烧和反烧技术...”,“2.采用生物质半气化燃烧方式。由于没有气化炉中生物质气体的输送、储存等环节,可以有效地避免全气化燃烧产生的大量焦油及一些有害气体...”这里要指出的是;①、发明没有说明在供暖系统和热水锅炉的设计中应用了哪些生物质半气化燃烧技术和燃烧工艺,仅在热水锅炉设计中使用了燃烧和反烧技术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生物质半气化炉。②、关于生物质热解气化;慢速热解或快速热解工艺生产的生物质燃气就会产生焦油和木醋液,继续重整反应之后才能够分解。如果直接制成冷煤气使用,就需要具备冷却净化、输送储存等环节,热解燃气内的焦油和木醋液在净化过程中冷凝和分离出来。如果制成400℃、含有粉尘的热解燃气(业内称为热脏煤气),当焦油和木醋液还处于气态时,直接燃烧这些气体就避免了焦油和木醋液的难题。因此全气化燃烧工艺不会带来焦油的问题,而是燃烧未去除焦油和木醋液的冷煤气造成的。③、半气化燃烧的定义是,在生物质燃料未达到完全热解气化阶段之前,就将产生的燃气和剩余的燃料一同送入炉内燃烧。而全气化燃烧是指,将生物质热解气化之后的燃气送入炉内燃烧,可以燃用净化的冷煤气或未净化热煤气(焦油和木醋液则以气态形式留在燃气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木本和草本生物质燃料,且能够充分燃烧,同时使用的颗粒度要求能够满足宽筛分燃料,燃烧后不结焦、不积灰,及显著降低燃料烘干、成型工序中产生的制造成本的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燃烧室、在燃烧室上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气化室、在燃烧室下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燃烬室,及在气化室上设有与气化室连通的燃烧器。燃烧器前端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包括送入空气的喷管和在喷管上设有送入生物质粉碎料或生物质成型颗粒料的入料管。喷管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缩放比是1:2,燃料混合之后流速为20m/s。喷管包括送入空气的收缩管、与收缩管连接且形成负压抽吸混合物料的喉口抽吸管,及与喉口抽吸管连接的扩压管。燃烧器包括两端分别与扩压管和气化室连通的一次风管、在一次风管上设有与一次风管和气化室连通的二次风管、在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的出口区段设有的叶轮和螺旋叶片,及在一次风管内设有延伸至一次风管外的中心管,上述叶轮和螺旋叶片简称为组合式旋流叶轮,叶轮内外侧均按上升角55°设计螺旋叶片、螺旋叶片遮盖系数1.2,叶轮材料选用耐热耐磨铸钢。扩压管混合后送入一次风管的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二次风管上设置有送入助燃空气的送风管口。气化室是锥形腔体,连通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及燃烧室。燃烧室燃烧室包括与气化室连通的第一筒体、在第一筒体外侧设有的三次风箱,及在三次风箱与第一筒体之间设有多条连通管和喷嘴。喷嘴是将三次风切向输送到第一筒体内。上述喷嘴还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另外,三次风箱入口段还设置有风压表。燃烧室内的温度是900-950℃。由此,燃料主要采用木本和草本的生物质粉碎料或生物质成型颗粒料,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类型燃料。混合器采用拉法尔喷管结构,燃料抽吸口设置在喷管负压区,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后形成的风粉混合物由管道气力输送到燃烧器喷口,进入气化室。气化室内生物质热解气化反应所需要的气化剂是根据化学当量比进行配送。上述的气化剂主要由水蒸汽和氧气组成。源于燃料本身携带的水份和助燃空气含有的氧气。使燃料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得到延缓,形成一个升温气化、挥发析出的过渡阶段。运行时,将燃烧需要的三次风滞后送入到燃烧室内,一次风管通入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与二次风管通入的助燃空气分别流经叶轮的内侧和外侧,产生高旋流强度的气流结构,在燃烧器喷口附近形成稳定的烟气回流区并着火燃烧。通过喷嘴切向进入燃烧室的三组切向高速三次风气流使烟气和燃料颗粒保持沿着燃烧室筒壁螺旋向前流动的轨迹,可以使烟气行程增加到5米以上。另外,三次风分级和多个喷嘴进行多点输送风力,实现多点分级混入三次风的配风方式,以达到均衡调控燃烧室内烟气温度的作用,并将燃烬室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控制在900-950℃,燃烧室和燃烬室烟气温度的控制参数为900℃。在燃烧纯木本植物的工况下,烟气温度控制为950℃。气化室区段内烟气温度≈550℃;燃烧室内的过量空气系数α=1.4-1.5、三次风速35-45m/s,燃烧室内轴向的烟气流速7-9m/s。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喉口抽吸管的管体截面积与收缩管的管体截面积是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缩管前进风前的风速是14m/s-16m/s,喉口抽吸管的风速是28m/s-32m/s。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筒体外侧设有3个三次风箱,所述的三次风箱与第一筒体之间的连通管和喷嘴共27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次风管的风率30%;所述二次风管的风率35%;所述喷嘴的风率35%。一次风管的风速30m/s,二次风管的风速35m/s,喷嘴的风速35-45m/s。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燃烧室的第一筒体上设置有启动阶段时添加燃料的门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燃烬室包括分别与燃烧室和炉膛连通的第二筒体,及在第二筒体上设有的清灰检修门和测量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筒体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是900-950℃。由此,从燃烧室排出旋转向前的烟气流经过燃烬室时,在惯性力作用下分离出烟气中的部分烟尘颗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木本和草本生物质燃料,且能够充分燃烧,同时使用的颗粒度要求能够满足宽筛分燃料,燃烧后不结焦、不积灰,及显著降低燃料烘干、成型工序中产生的制造成本的效果。具体如下:
其一、在现有的生物质燃料设备使用过程中,对于含有较高水份的燃料,需进行烘干预处理,才能实现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本发明创造的设备放宽对使用生物质燃料的水分、颗粒度等技术指标要求;不但可以节省燃料烘干、成型工序中产生的制造成本15%,同时燃料适用范围扩展为木本燃料和草本燃料(秸杆燃料),也放宽了对生物质燃料品种的使用范围,而且基本能消除生物质燃料燃烧时,普遍存在的炉膛受热面结焦和对流受热面积灰的问题。
其二,混合器参照拉法尔喷管结构设计,混合器入口管道风速按规范推荐选用14m/s-16m/s,进口风道管径DN200,喷管进、出截面的缩放比=1:2,将喉口区段口风速提高到28m/s-32m/s,喷管喉口区段(负压区)设置有燃料抽吸口、收缩管、扩压管。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形成的风粉混合物经一次风管进入到旋流式的燃烧器。在气力输送粉碎料或成型颗粒料的工况下,风粉混合管道流速20m/s,不会发生积粉、堵管现象。
其三,一、二次风产生旋流能量的叶轮设计为组合式结构,叶轮内侧和外侧均布置有螺旋叶片,叶片的上升角按55°设计、叶片的遮盖系数=1.2,如此配置使一、二次风在燃烧器喷口附近的气流结构具备足够的旋流强度和稳定封闭的回流区。
其四,设置气化室的目的是尽量维持气化室区段内的还原性气氛,使燃料的着火时间和燃烧过程延缓、燃烧反应强度降低,燃料在这种工况下形成一个升温气化、挥发分析出的过渡阶段。在达到一次风稳定着火燃烧的前提下,将气化室区段内的烟气温度尽量控制在≈550℃范围。为得到更好的燃料气化效果,必要时还可调节风率和风速,推迟着火、将燃烧区域向炉后推移的措施。
其五、在燃烧室第一筒体外周均匀布置三次风箱、由三次风箱引出共27个切向进入第一筒体的三次风喷嘴,选用的三次风速高达35-45m/s,具备足够的动量在燃烧室内形成旋转气流。虽然燃烧室内烟气轴向流速7-9m/s,但是烟气和燃料颗粒在三次风的引射下沿着燃烧室筒壁附近,依照螺旋线轨迹向前流动。烟气在燃烧室和燃烬室内旋转两圈,火焰实际行程约为5米,要求进入炉膛内火焰行程再达到或超过一米,燃料燃烬度就可得到保障。本次设计采用1.4过量空气系数和三次风多点分级混入的方式,目的是均衡和调控燃烧室内各区域的烟气温度,使燃烬室出口烟气温度控制在生物质燃料的灰熔点以下。出现短时间超负荷运行工况或燃料的焦渣特性较差的情况下,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三次风率,将过量空气系数调整到1.5左右。
综上所述,应用的混合器采用拉法尔喷管结构,及三次风多点分级的结构设计和添加气化剂的手段,保证了适用木本和草本生物质燃料,且能够充分燃烧,同时使用的颗粒度要求能够满足宽筛分燃料,燃烧后不结焦、不积灰,及显著降低制造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室04、在燃烧室04上部设有与燃烧室04连通的气化室03、在燃烧室04下部设有与燃烧室04连通的燃烬室05,及在气化室03上设有与气化室03连通的燃烧器02。燃烧器02前端设置有混合器01。整套燃烧装置的主体采用水平或立式布置形式布置。混合器01包括送入空气的喷管和在喷管上设有送入生物质粉碎料或生物质成型颗粒料的入料管14,该喷管是参照拉法尔喷管结构设计,进口风道管径DN200,入口风速14m/s-16m/s。喷管的进风口A和出风口B的截面缩放比是1:2,燃料混合之后流速为20m/s。喷管包括送入空气的收缩管12、与收缩管12连接的负压抽吸物料的喉口抽吸管11,及在与喉口抽吸管11连接的扩压管13。燃烧器02包括两端分别与扩压管13和气化室03连通的一次风管24、在一次风管24上设有与一次风管24和气化室03连通的二次风管25、在一次风管24和二次风管25的出口区段设有的叶轮21和螺旋叶片22,,及在一次风管24内设有延伸至一次风管24外的中心管。上述叶轮21和螺旋叶片22简称为组合式旋流叶轮,叶轮21内外侧均按上升角55°设计螺旋叶片22、螺旋叶片22遮盖系数1.2,叶轮21材料选用耐热耐磨铸钢。扩压管13混合后送入一次风管24的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二次风管25上设置有送入助燃空气的送风管口。气化室03是锥形腔体31,连通一次风管24和二次风管25,及燃烧室04。燃烧室04包括气化室03连通的第一筒体41、在第一筒体41外侧设有的三次风箱42,及在三次风箱42与第一筒体41之间设有多条连通管和喷嘴43,喷嘴43是将三次风切向输送到第一筒体41内;上述喷嘴43还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另外,三次风箱42入口段还设置有风压表。燃烧室04内的温度是900-950℃。
燃料主要是采用木本和草本的生物质粉碎料或生物质成型颗粒料,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类型燃料。混合器01采用拉法尔喷管结构,燃料抽吸口设置在喷管负压区,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后形成的风粉混合物由管道气力输送到燃烧器02喷口,进入气化室03。气化室03内生物质热解气化反应所需要的气化剂是根据化学当量比进行配送。上述的气化剂主要由水蒸汽和氧气组成。源于燃料本身携带的水份和助燃空气含有氧气。使燃料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得到延缓,形成一个升温气化、挥发析出的过渡阶段。运行时,将燃烧需要的三次风滞后送入到燃烧室04内,一次风管24通入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与二次风管25通入的助燃空气分别流经叶轮的内侧和外侧,产生高旋流强度的气流结构,在燃烧器喷口附近形成稳定的烟气回流区并着火燃烧。通过喷嘴切向进入燃烧室04的三组切向高速三次风气流使烟气和燃料颗粒保持沿着燃烧室筒壁螺旋向前流动的轨迹,可以使烟气行程增加到5米以上。另外,三次风分级和多个喷嘴43进行多点输送风力,实现多点分级混入三次风的配风方式,以达到均衡调控燃烧室04内烟气温度的作用,并将燃烬室05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控制在900-950℃,燃烧室04和燃烬室05烟气温度的控制参数为900℃。在燃烧纯木本植物的工况下,烟气温度控制为950℃。气化室03区段内烟气温度≈550℃;燃烧室04内的过量空气系数α=1.4-1.5、三次风速35-45m/s,燃烧室04内轴向的烟气流速7-9m/s。另外,燃烧室0404是燃料的主燃烧区段,区段内的烟气温度将会随着系统的运行工况产生波动,进行调节控制烟气温度的操作工艺须兼顾到燃料的灰熔点和焦渣特性。
喉口抽吸管11的管体截面积与收缩管12的管体截面积是1:2。收缩管12前进风的风速是14m/s-16m/s,喉口抽吸管11的风速是28m/s-32m/s。第一筒体41外侧设有3个三次风箱42,所述的三次风箱42与第一筒体41之间的连通管和喷嘴43共27个。一次风管24的风率30%,二次风管25的风率35%,喷嘴43的风率35-45%。一次风管24的风速30m/s,二次风管25的风速35m/s,喷嘴43的风速35-45m/s。燃烧室04的第一筒体41上设置有启动阶段时添加燃料的门孔44。燃烬室05包括分别与燃烧室04和炉膛连通的第二筒体51,及在第二筒体51上设有的清灰检修门52和测量孔。第二筒体51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是900-950℃,从燃烧室04排出旋转向前的烟气流经过燃烬室05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烟气中的部分烟尘颗粒。在燃烬室05侧墙设置了清灰检修门51,可以在设备停运时清理存积的灰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燃烧室、在燃烧室上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气化室、在燃烧室下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燃烬室,及在气化室上设有与气化室连通的燃烧器;
所述的燃烧器前端设置有混合器;
所述的混合器包括送入空气的喷管和在喷管上设有送入生物质粉碎料或生物质成型颗粒料的入料管;所述喷管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缩放比是1:2;
所述的喷管包括送入空气的收缩管、与收缩管连接且形成负压抽吸混合物料的喉口抽吸管,及与喉口抽吸管连接的扩压管;
所述的燃烧器包括两端分别与扩压管和气化室连通的一次风管、在一次风管上设有与一次风管和气化室连通的二次风管、在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的出口区段设有的叶轮和螺旋叶片,及在一次风管内设有延伸至一次风管外的中心管;
所述扩压管混合后送入一次风管的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
所述的二次风管上设置有送入助燃空气的送风管口;
所述的气化室是锥形腔体,连通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及燃烧室;
所述的燃烧室包括与气化室连通的第一筒体、在第一筒体外侧设有的三次风箱,及在三次风箱与第一筒体之间设有多条连通管和喷嘴;
所述的喷嘴是将三次风切向输送到第一筒体内;
所述燃烧室内的温度是900-9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喉口抽吸管的管体截面积与收缩管的管体截面积是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管前的风速是14m/s-16m/s;所述喉口抽吸管的风速是28m/s-32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体外侧设有3个三次风箱,所述的三次风箱与第一筒体之间的连通管和喷嘴共27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的风率30%;所述二次风管的风率35%;所述喷嘴的风率35%;
所述一次风管的风速30m/s;所述二次风管的风速35m/s;所述喷嘴的风速35-45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第一筒体上设置有启动阶段时添加燃料的门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烬室包括分别与燃烧室和炉膛连通的第二筒体,及在第二筒体上设有的清灰检修门和测量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筒体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是900-9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99545.1A CN104879746B (zh) | 2015-06-03 | 2015-06-03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99545.1A CN104879746B (zh) | 2015-06-03 | 2015-06-03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9746A true CN104879746A (zh) | 2015-09-02 |
CN104879746B CN104879746B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394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995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9746B (zh) | 2015-06-03 | 2015-06-03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7974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8115A (zh) * | 2015-10-22 | 2016-01-20 | 太原理工大学 | 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的煤粉燃烧系统 |
CN106838971A (zh) * | 2017-04-05 | 2017-06-13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供风系统 |
CN109628118A (zh) * | 2019-01-10 | 2019-04-16 | 赣州市净达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小火焰低强度双层燃烧装置 |
CN110145733A (zh) * | 2019-06-19 | 2019-08-20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引射式生物质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77407A (en) * | 1951-10-02 | 1957-01-15 | Babcock & Wilcox Co | Fuel burning apparatus |
JPS6241508A (ja) * | 1985-08-14 | 1987-02-23 | Gunma Univ | Mhd発電用サイクロン燃焼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2006300501A (ja) * | 2005-04-20 | 2006-11-02 | Nagasaki Kogyosho:Kk | 下向移動床式炉 |
CN200952702Y (zh) * | 2006-08-30 | 2007-09-26 | 章联兵 | 煤粉锅炉旋流燃烧器 |
CN203147795U (zh) * | 2013-03-04 | 2013-08-21 | 哈尔滨瑞格能源环境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稻壳粉燃烧装置 |
CN203628695U (zh) * | 2013-12-17 | 2014-06-04 |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质半气化锅炉的进气系统 |
CN204756903U (zh) * | 2015-06-03 | 2015-11-11 | 江西前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
2015
- 2015-06-03 CN CN201510299545.1A patent/CN10487974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77407A (en) * | 1951-10-02 | 1957-01-15 | Babcock & Wilcox Co | Fuel burning apparatus |
JPS6241508A (ja) * | 1985-08-14 | 1987-02-23 | Gunma Univ | Mhd発電用サイクロン燃焼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2006300501A (ja) * | 2005-04-20 | 2006-11-02 | Nagasaki Kogyosho:Kk | 下向移動床式炉 |
CN200952702Y (zh) * | 2006-08-30 | 2007-09-26 | 章联兵 | 煤粉锅炉旋流燃烧器 |
CN203147795U (zh) * | 2013-03-04 | 2013-08-21 | 哈尔滨瑞格能源环境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稻壳粉燃烧装置 |
CN203628695U (zh) * | 2013-12-17 | 2014-06-04 |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质半气化锅炉的进气系统 |
CN204756903U (zh) * | 2015-06-03 | 2015-11-11 | 江西前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8115A (zh) * | 2015-10-22 | 2016-01-20 | 太原理工大学 | 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的煤粉燃烧系统 |
CN105258115B (zh) * | 2015-10-22 | 2017-07-18 | 太原理工大学 | 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的煤粉燃烧系统 |
CN106838971A (zh) * | 2017-04-05 | 2017-06-13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供风系统 |
CN106838971B (zh) * | 2017-04-05 | 2023-11-03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供风系统 |
CN109628118A (zh) * | 2019-01-10 | 2019-04-16 | 赣州市净达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小火焰低强度双层燃烧装置 |
CN110145733A (zh) * | 2019-06-19 | 2019-08-20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引射式生物质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9746B (zh) | 2017-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1152B (zh) | 一种用于水煤浆气化的工艺烧嘴及系统及其应用 | |
CN101625117B (zh) | 生物质气化燃烧耦合式旋风锅炉 | |
CN204756903U (zh)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
CN104879746A (zh)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设备 | |
CN105737140A (zh) | 旋风燃烧装置、燃烧设备和燃烧方法 | |
CN104613465A (zh) | 一种混燃型生物质燃料锅炉 | |
CN106753580B (zh) | 一种炉内自循环流化床气化炉 | |
CN102492477B (zh) | 分级供氧、可控火焰水煤浆气流床组合喷嘴 | |
CN204534547U (zh) | 一种混燃型生物质燃料锅炉 | |
CN109631044A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焚烧方法 | |
CN102128446A (zh) | 炭黑尾气与煤混合燃烧的锅炉 | |
CN204880674U (zh) | 生物质旋风气化锅炉 | |
CN103148696B (zh) | 一种粘土矿物粉体干燥热风制备装置 | |
CN102213422A (zh) | 一种多通道混合气体燃烧器 | |
CN104729070A (zh) | 新型高效环保型采暖炉 | |
CN205690388U (zh) | 一种高挥发分含碳燃料热粉化高效燃烧装置 | |
CN108504369A (zh) | 一种生物质炭化干馏净化回收装置及方法 | |
CN104152184A (zh) | 生物质旋风热解-悬浮燃烧复合气化装置及其气化方法 | |
CN210035464U (zh) | 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 |
CN203224118U (zh) | 一种粘土矿物粉体干燥热风制备装置 | |
CN204534544U (zh) | 生物质锅炉脱硝燃烧装置及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 | |
CN205560716U (zh) | 一种旋风燃烧装置 | |
CN107477865B (zh) | 一种热风炉 | |
CN105402703A (zh) | 立式无烟囱生物质燃气锅炉 | |
CN206127226U (zh) | 轴向逆流式秸秆铡料耦合净化富氢气化炉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