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7755A -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7755A
CN104877755A CN201510229680.9A CN201510229680A CN104877755A CN 104877755 A CN104877755 A CN 104877755A CN 201510229680 A CN201510229680 A CN 201510229680A CN 104877755 A CN104877755 A CN 104877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oybean
temperature
soybean oil
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96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QING COUNTY TOAST FLAVOR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QING COUNTY TOAST FLAVOR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QING COUNTY TOAST FLAVOR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QING COUNTY TOAST FLAVOR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96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7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7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7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是先将大豆依次经风选、干燥和粉碎,将获得的大豆粉与苦丁茶干茶、山茶籽混合压榨,接着将获得的压榨油超微过滤、水化脱胶、光照处理以及蒸馏脱臭后,再脱除游离脂肪酸,即获得大豆油成品。本发明的大豆油较为纯净,营养丰富,而且带有淡淡的茶香味。

Description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制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油是从大豆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油,大豆油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质量好的大豆油颜色都较浅。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亚油酸有显著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幼儿缺乏亚油酸,不仅皮肤会变得干燥,鳞屑增厚,而且生长发育会变得缓慢;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另外,人体对大豆油的消化吸收率极高,高达97%,所以大豆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大豆油产量在世界上油脂中是最多的。
目前,大豆油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浸出法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用食用级溶剂对油料的喷淋和浸泡作用,从油料中提出油脂的方法,具体的工艺流程为: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毛油→精制→大豆油,目前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其优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但现有的浸出法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会残留在毛油中,导致毛油的质量差,且油的浸出率依然偏低,因此,需要对浸出工艺进行改进,完善生产管理。压榨法的工艺流程为:清杂→破碎→软化→软胚→蒸炒→压榨→精制,精制是将大豆毛油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压榨法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保留原油的浓香味,但制取的油中杂质较多,且出油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压榨法制备大豆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大豆油的出油率和大豆油的品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依次经风选、干燥和粉碎,得到大豆粉;
(2)制大豆压榨油:将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混合后送入双螺旋低温榨油机中压榨,获得压榨油;
(3)精制大豆油:压榨油用80~12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6~10: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0~58℃,水化脱胶12~15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00~350nm、电流强度为4~6A、温度为40~50℃的光照条件下处理40~60min,接着在温度为160~180℃、真空度为180~190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60~70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30~240℃、真空度为210~23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所述步骤(1)中,风选是将大豆加入到吸风平筛中,去除大豆中的金属、石块以及灰尘等杂质;干燥是将风选后的大豆送入干燥机中,采用40~60℃的温度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7%;粉碎是将干燥后的大豆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20~30目。
所述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的重量比为100:(0.5~1):(5~8)。
所述步骤(2)中,压榨的温度为40~60℃。
所述山茶籽的细度为60~100目。
所述步骤(3)中,压榨油用10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8: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4℃,水化脱胶13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20nm、电流强度为5A、温度为45℃的光照条件下处理50min,接着在温度为170℃、真空度为185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65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35℃、真空度为22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由于大豆粉的含油量较高,在榨油机中压榨出油之后变得很滑腻,在压榨机中流动速度较快,也即在压榨机中被压榨的时间相对较短,本发明通过将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混合进行压榨,不仅能够延长大豆粉在压榨机中停留的时间,使大豆中的油脂更多的被压榨出来,提高大豆的出油率,而且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等物质,在压榨过程中会进入油脂中,从而使大豆油的营养更加丰富,大豆油带有淡淡的茶香味。
其次,本发明将压榨油用80~12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进一步除去压榨油中的杂质,使大豆油更加纯净,且方便后续的加工。
再次,本发明将压榨油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脱色,不仅能够有效的脱除大豆油中的色素以及毒素,使大豆油的颜色较浅,为淡黄色且清澈透亮,而且不会破坏大豆油中的高活性物质,进一步提高了大豆油的品质。
最后,本发明最后将压榨油在温度为230~240℃、真空度为210~230Pa的条件下处理,能够有效的将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至2.0%,从而使大豆油的品质进一步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依次经风选、干燥和粉碎,得到大豆粉;所述风选是将大豆加入到吸风平筛中,去除大豆中的金属、石块以及灰尘等杂质;所述干燥是将风选后的大豆送入干燥机中,采用40℃的温度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所述粉碎是将干燥后的大豆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20目;
(2)制大豆压榨油:将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混合后送入双螺旋低温榨油机中,在40℃的温度下压榨,获得压榨油;所述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的重量比为100:0.5:5;所述山茶籽的细度为60目;
(3)精制大豆油:压榨油用8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6: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0℃,水化脱胶12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00nm、电流强度为4A、温度为40℃的条件下处理40min,接着在温度为160℃、真空度为180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60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30℃、真空度为21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实施例二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依次经风选、干燥和粉碎,得到大豆粉;所述风选是将大豆加入到吸风平筛中,去除大豆中的金属、石块以及灰尘等杂质;所述干燥是将风选后的大豆送入干燥机中,采用60℃的温度烘干至水分含量为7%;所述粉碎是将干燥后的大豆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30目;
(2)制大豆压榨油:将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混合后送入双螺旋低温榨油机中,在60℃的温度下压榨,获得压榨油;所述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的重量比为100:1:8;所述山茶籽的细度为100目;
(3)精制大豆油:压榨油用12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10: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8℃,水化脱胶15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50nm、电流强度为6A、温度为50℃的条件下处理60min,接着在温度为180℃、真空度为190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70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40℃、真空度为23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实施例三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依次经风选、干燥和粉碎,得到大豆粉;所述风选是将大豆加入到吸风平筛中,去除大豆中的金属、石块以及灰尘等杂质;所述干燥是将风选后的大豆送入干燥机中,采用50℃的温度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所述粉碎是将干燥后的大豆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30目;
(2)制大豆压榨油:将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混合后送入双螺旋低温榨油机中,在50℃的温度下压榨,获得压榨油;所述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的重量比为100:0.8:6;所述山茶籽的细度为80目;
(3)精制大豆油:压榨油用10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8: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4℃,水化脱胶13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20nm、电流强度为5A、温度为45℃的条件下处理50min,接着在温度为170℃、真空度为185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65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35℃、真空度为23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Claims (6)

1.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依次经风选、干燥和粉碎,得到大豆粉;
(2)制大豆压榨油:将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混合后送入双螺旋低温榨油机中压榨,获得压榨油;
(3)精制大豆油:压榨油用80~12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6~10: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0~58℃,水化脱胶12~15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00~350nm、电流强度为4~6A、温度为40~50℃的光照条件下处理40~60min,接着在温度为160~180℃、真空度为180~190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60~70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30~240℃、真空度为210~23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风选是将大豆加入到吸风平筛中,去除大豆中的金属、石块以及灰尘等杂质;干燥是将风选后的大豆送入干燥机中,采用40~60℃的温度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7%;粉碎是将干燥后的大豆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20~3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粉、苦丁茶干茶和山茶籽的重量比为100:(0.5~1):(5~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压榨的温度为40~60℃。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茶籽的细度为60~100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压榨油用100kD的超微过滤膜过滤后,将压榨油调整水油的重量比为8:100后,将该油水混合物升温至54℃,水化脱胶13min后冷却至常温,将脱胶处理后的压榨油置于波长为320nm、电流强度为5A、温度为45℃的光照条件下处理50min,接着在温度为170℃、真空度为185Pa的蒸馏设备中蒸馏65min进行脱臭,接着在温度为235℃、真空度为220Pa的条件下处理至压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0%,即获得大豆油成品。
CN201510229680.9A 2015-05-07 2015-05-07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4877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9680.9A CN104877755A (zh) 2015-05-07 2015-05-07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9680.9A CN104877755A (zh) 2015-05-07 2015-05-07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7755A true CN104877755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9680.9A Pending CN104877755A (zh) 2015-05-07 2015-05-07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77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0868A (zh) * 2016-04-29 2016-08-03 安徽恋尚你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大豆油
CN106118856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铜仁市万山区兴隆粮油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大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332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冀源有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油以及加工方法
CN115975722A (zh) * 2022-12-14 2023-04-18 湖北葛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蓖麻油及其精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943A (zh) * 2012-07-20 2012-10-24 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冷榨制取工艺
CN102766523A (zh) * 2012-07-16 2012-11-07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制备方法
CN102839048A (zh) * 2012-09-10 2012-12-26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单色光与活性白土协同作用来降低大豆油色泽的方法
CN102876451A (zh) * 2012-09-21 2013-01-16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新型降低大豆油色泽的方法
CN103173277A (zh) * 2013-04-18 2013-06-26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茶籽调和油的生产方法
CN103725408A (zh) * 2013-12-31 2014-04-16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WO2014058294A1 (en) * 2012-10-09 2014-04-17 Sime Darby Malaysia Berhad A process for degumming of crude palm oi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6523A (zh) * 2012-07-16 2012-11-07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制备方法
CN102746943A (zh) * 2012-07-20 2012-10-24 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冷榨制取工艺
CN102839048A (zh) * 2012-09-10 2012-12-26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单色光与活性白土协同作用来降低大豆油色泽的方法
CN102876451A (zh) * 2012-09-21 2013-01-16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新型降低大豆油色泽的方法
WO2014058294A1 (en) * 2012-10-09 2014-04-17 Sime Darby Malaysia Berhad A process for degumming of crude palm oil
CN103173277A (zh) * 2013-04-18 2013-06-26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茶籽调和油的生产方法
CN103725408A (zh) * 2013-12-31 2014-04-16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0868A (zh) * 2016-04-29 2016-08-03 安徽恋尚你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大豆油
CN107432332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冀源有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油以及加工方法
CN106118856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铜仁市万山区兴隆粮油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大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722A (zh) * 2022-12-14 2023-04-18 湖北葛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蓖麻油及其精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8182A (zh) 一种物理压榨茶籽油及其提取制备方法
CN102965187A (zh) 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
CN103666749A (zh) 一种菜籽油的加工工艺
CN102524426A (zh) 脱皮冷榨核桃油及低脂速溶核桃粉生产方法
CN102851112A (zh) 一种富硒牡丹籽精油的制取方法
CN101851551A (zh) 以茶籽为原料制取食用油的方法
CN103815061B (zh) 一种牡丹籽油与芝麻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9530A (zh) 油莎豆粉的制备方法
CN104450164A (zh) 利用高油分优质油菜籽在低温低水分条件下制油的方法
CN108192725A (zh) 一种油茶的加工工艺
CN104877755A (zh) 一种高品质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CN104862068A (zh) 一种压榨法制备大豆油的工艺
CN101880594A (zh) 一种高油酸型初榨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CN106833871A (zh) 一种浓香菜籽油的生产工艺
CN103396878A (zh) 一种低温冷榨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CN104312719A (zh) 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
CN106318602A (zh) 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06047473A (zh) 一种鲜榨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840623B (zh) 一种油料的低温制油及油料蛋白制取方法
CN102899159A (zh) 葵花仁油纯物理压榨工艺
CN104987946A (zh) 一种猫屎瓜籽油的压榨工艺
CN102533436A (zh) 保健山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06590915A (zh)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03382412B (zh) 一种低温冷榨富含胡萝卜素的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KR100657840B1 (ko) 녹차씨로부터 저장안정성과 맛이 뛰어난 녹차씨유를추출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