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3548A -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3548A
CN104873548A CN201510234291.5A CN201510234291A CN104873548A CN 104873548 A CN104873548 A CN 104873548A CN 201510234291 A CN201510234291 A CN 201510234291A CN 104873548 A CN104873548 A CN 104873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herpes zoster
parch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42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3548B (zh
Inventor
潘正荣
胡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342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3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3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3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3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35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个组份:穗枝赤茎藓3~6份,大青叶1~2份,伸筋草1~2份,乌桕油5~10份。以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治愈周期短,见效快。敷在患处,2~3天既可愈合,不留疤痕,无痛痒等后遗症。配方组成精炼,药效显著,不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可发生身体任何部位。带状疱疹属“缠腰火丹”,“缠腰龙”,“葡萄流”范畴。多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日久化火,肝胆火盛,外受毒邪而发,以清泻肝胆,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为治则。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三叉神经、椎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分布区,因其侵犯神经,患者痛痒难忍,及时治疗尤为重要。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中国专利201110402589.4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剂,它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龙胆草7、虎杖15、金银花7、桔梗10、板兰根15克,茯苓15、黄芩7、连翘10、薏仁10、伸筋草10、丹参15、香附10、白芷12和甘草5。此药剂能够缓解带状疱疹的所有症状,而且使用后基本可治愈带状疱疹,不易复发,效果特别显著,无毒副作用,并且疗程短、费用低。
中国专利201310253049.3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8份、香附12份、砂仁14份、地骨皮8份、天青地白12份、连翘14份、板蓝根12份、血竭4份、夏枯草13份、金腰8份、知母12份。
中国专利201310560960.9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百味参、钻地风、山海螺、丛毛榕根、梅花、四方藤、四季青、秋枫木、白石花、赶山鞭、吉祥草、变豆菜、夜关门、哉果、柞木皮、黄脚鸡、钻天杨、落马衣、蛇百子、剪夏罗、黑节草和隔山消。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由现有技术来看,虽然已经有各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但药物组成繁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包括穗枝赤茎藓。
优选的,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个组份:穗枝赤茎藓3~6份,大青叶1~2份,伸筋草1~2份,乌桕油5~10份。
更优选的,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个组份:穗枝赤茎藓3份,大青叶1份,伸筋草1份,乌桕油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穗枝赤茎藓、大青叶和伸筋草均炒制至部分炭化,筛去各组分的成灰部分后,按配方比例将各组分混合后碾粉混匀。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末与配方量的乌桕油混合,搅拌调制,得到糊状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用泥瓦罐对各个组份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00~30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20~19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应用,每平方厘米的疱疹患处的用量为0.5~0.6g。
以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治愈周期短,见效快。敷在患处,2~3天既可愈合,不留疤痕,无痛痒等后遗症。配方组成精炼,药效显著,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用泥瓦罐对穗枝赤茎藓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00~25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20~15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2、用泥瓦罐对大青叶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20~27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20~15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3、用泥瓦罐对伸筋草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50~29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50~18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4、将6份的穗枝赤茎藓、2份的大青叶、2份的伸筋草均匀混合后,再与9份的乌桕油混合,搅拌调制后得到糊状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实施例2
1、用泥瓦罐对穗枝赤茎藓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20~25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20~16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2、用泥瓦罐对大青叶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20~25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30~15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3、用泥瓦罐对伸筋草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60~29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50~17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4、将5份的穗枝赤茎藓、2份的大青叶、1份的伸筋草均匀混合后,再与8份的乌桕油混合,搅拌调制后得到糊状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实施例3
1、用泥瓦罐对穗枝赤茎藓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40~26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30~15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2、用泥瓦罐对大青叶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20~24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30~15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3、用泥瓦罐对伸筋草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50~27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60~18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4、将3份的穗枝赤茎藓、1份的大青叶、1份的伸筋草均匀混合后,再与5份的乌桕油混合,搅拌调制后得到糊状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实验例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皮损多为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水疤,三五成群聚集一处或多处,排列成带状,基底潮红,严重时可出现出血点、血疤甚或坏死;2、初起皮肤发红,并伴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轻度发热,疲倦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自觉疼痛明显,有难忍的剧痛和后遗疼痛症状。
选取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年龄最大者为65岁,最小者为22岁,平均37岁。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中药进行治疗,敷于患处,每日2-3次,治疗7天为疗效观察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7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20%,仍有疼痛不适症状。
治疗结果
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均符合痊愈的标准.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监测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的临床症状来判断不良反应。设定人体正常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人体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钟,在治疗期间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发现所记录的血压和脉搏全部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超出正常区间的现象发生,并且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的临床症状。这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进而证明该药物对于人体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穗枝赤茎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个组份:穗枝赤茎藓3~6份,大青叶1~2份,伸筋草1~2份,乌桕油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个组份:穗枝赤茎藓3份,大青叶1份,伸筋草1份,乌桕油5份。
4.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穗枝赤茎藓、大青叶和伸筋草均炒制至部分炭化,筛去各组分的成灰部分后,以重量份数计,称取穗枝赤茎藓3~6份、大青叶1~2份和伸筋草1~2份,再将各组份混合后碾粉混匀;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末与重量份数为5~10份的乌桕油混合,搅拌调制,得到糊状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泥瓦罐对各个组份进行炒制,炒制的过程为:先用200~300℃的中温火进行炒制,待药物产生浓烟和火星后,再用120~190℃的低温火进行炒制,直至药物表面焦黑炭化,迅速停止加热,摊凉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称取各个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穗枝赤茎藓3份,大青叶1份,伸筋草1份;所述步骤2)中,与混合粉末混合的乌桕油的重量份数为:5~10份。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在每平方厘米的疱疹患处的用量为0.5~0.6g。
CN201510234291.5A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3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291.5A CN104873548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291.5A CN104873548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3548A true CN104873548A (zh) 2015-09-02
CN104873548B CN104873548B (zh) 2019-02-15

Family

ID=5394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42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3548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354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0362A (zh) * 2015-11-27 2016-01-20 史克勇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CN105687310A (zh) * 2016-03-12 2016-06-22 海涛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蒙药制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87A (zh) * 1994-12-31 1995-10-25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职业病防治院 伸筋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657A (zh) * 2006-12-28 2007-07-18 江蕾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87A (zh) * 1994-12-31 1995-10-25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职业病防治院 伸筋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657A (zh) * 2006-12-28 2007-07-18 江蕾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俊英等: "复方大青叶针剂治疗带状疱疹", 《四川中医》 *
代朝霞等: "贵州药用苔鲜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应用", 《贵州科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0362A (zh) * 2015-11-27 2016-01-20 史克勇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CN105687310A (zh) * 2016-03-12 2016-06-22 海涛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蒙药制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3548B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8523A (zh) 一种治疗恶性肿瘤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3556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CN104083457B (zh) 治疗气虚体弱型腰肌劳损骨科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3479969B (zh) 一种治疗癫狂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315A (zh) 一种接骨活血的正骨膏药
CN109303906A (zh) 一种用于温经通络、除湿止痛的长效艾灸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491A (zh) 一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外用药物
CN101966238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548A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07214B (zh)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12833A (zh) 一种多发性神经病的中药
CN104173727A (zh) 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
CN103083632B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中药
CN103157006B (zh) 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
CN101530598B (zh) 一种用于骨质增生的膏药
CN104415310A (zh) 一种通络定痛中药贴剂
CN101224275A (zh)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
CN106581299B (zh) 一种改善中老年肾气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00799A (zh)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剂
CN104547924A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草药
CN103690925A (zh)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83580A (zh)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病中药
CN103393837B (zh) 一种用于桡神经麻痹的外用药
CN101983712A (zh) 冠心病的新型治疗药物
CN101869660B (zh)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的胶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