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8328B - 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8328B
CN104848328B CN201510200712.2A CN201510200712A CN104848328B CN 104848328 B CN104848328 B CN 104848328B CN 201510200712 A CN201510200712 A CN 201510200712A CN 104848328 B CN104848328 B CN 104848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vaporator
absorber
heat
later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07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8328A (zh
Inventor
王升
王娟
陆超
刘华
张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2007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8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8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8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8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8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机组,包括热水型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其中,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蒸发器和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连接至热源;二次侧管路的供水管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依次连通吸收器、冷凝器和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第二支路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和发生器后并入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本发明的换热机组,降低了一次网进水的阻力,降低了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热源处回收凝汽器热量,提高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一般城市供热均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但由于现有的供热系统的一次网回水温度较高,使得热电联产系统的效率较低。目前,ZL2008101010645提出了一种吸收式热泵的换热机组,可在热网的各个热力站降低依次网回水温度,但是当一次网供水温度较低(100℃~110℃)时,仅能将一次网回水温度降低至30℃以上,由于一次网回水的降温能力不足,在热源处回收的凝汽器热量有限。ZL2011102465935提出了另外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在ZL2008101010645的基础上增加了外部串联的压缩式热泵机组,可进一步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虽然该复合式换热机组能够进一步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但是需要一台吸收式热泵和一台压缩式热泵串联,导致机组体积增大、成本上升、一次网阻力增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机组,使得一次网的回水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机组,包括热水型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其中,所述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连接至热源;
所述二次侧管路的供水管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依次连通所述吸收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第二支路依次连通所述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和所述发生器后并入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第二支路适用于加热所述发生器中的溶液,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适用于提供建筑供热的二次网回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至少两级所述吸收器和至少两级所述蒸发器,至少两级所述吸收器相连通,至少两级所述蒸发器相连通;
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至少两级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二次侧管路的第一支路依次连通至少两级所述吸收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两级吸收器和两级蒸发器,两级所述吸收器分别为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所述第一吸收器与所述第二吸收器连通,两级所述蒸发器分别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通;
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二次侧管路的第一支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所述第一吸收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蒸汽压缩机,所述水蒸汽压缩机的吸气侧连通所述发生器,所述水蒸汽压缩机的排气侧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水蒸气压缩机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溶液换热器和溶液循环泵,溶液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发生器、所述溶液换热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溶液循环泵;
所述溶液换热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吸收器的出口依次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和所述第一流路后连接至所述发生器内的喷淋装置,所述发生器的出口串联所述第二流路后连接至所述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液换热器的第二流路和所述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之间还串联有溶液隔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剂水循环泵,冷剂水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剂水循环泵;
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串联所述冷剂水循环泵后连接至所述蒸发器内的喷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还串联有冷剂水隔压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换热机组,通过将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蒸发器,使得一次网进水需克服的阻力为水-水换热器的阻力与蒸发器阻力之和,降低了一次网进水的阻力;同时,二次侧管路的第二支路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和发生器,这样一部分的二次网进水在水-水换热器内被一次网进水加热后进入发生器并发生溶液以驱动热水型吸收式热泵,使得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低于二次网进水的温度,降低了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热源处回收凝汽器热量,提高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机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换热机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换热机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换热机组包括热水型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6、溶液换热器5、溶液循环泵7、冷剂水循环泵8、溶液隔压装置9、冷剂水隔压装置10、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其中,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吸收器和蒸发器,发生器1和冷凝器2之间设置有气体连通通道,吸收器和蒸发器之间也设置有气体连通通道。本实施例中,发生器1和冷凝器2置于同一容器中并用隔板分开,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等形成气体连通通道,使得发生器与冷凝器连通。吸收器和蒸发器置于同一容器中并用隔板分开,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等形成气体连通通道,使得吸收器和蒸发器连通。
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6的高温侧、蒸发器和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连接至热源。这样,一次网进水依次流经水-水换热器6和蒸发器进行降温后经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回到热源,一次网进水需要克服的阻力为水-水换热器的阻力和蒸发器的阻力。而现有技术中,一次网进水需依次克服发生器的阻力、水-水换热器的阻力、热水型吸收式的蒸发器的阻力和电热泵的蒸发器的阻力之和,因此,本发明的换热机组降低了一次网进水的阻力。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换热机组的一次网进水的阻力可下降50%以上。
二次侧管路的供水管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依次连通吸收器、冷凝器2和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流经第一支路的二次网进水经吸收器和冷凝器2加热后从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流出用于为建筑供热。第二支路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6的低温侧和发生器1后并入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流经第二支路的二次网进水在水-水换热器6中被一次网进水加热后进入发生器1中,第二支路适用于加热发生器1中的溶液以驱动热水型吸收式热泵,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适用于提供建筑供热的二次网回水。这样可以使得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低于二次网进水的温度,降低了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热源处回收凝汽器热量,提高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应当清楚的是,水-水换热器6的四个端口分别标记为a~d,其中端口a与端口b连通形成水-水换热器6的高温侧,连接在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和蒸发器之间,适用于一次网进水流过。端口c和端口d连通形成水-水换热器6的低温侧,连接在二次侧管路的第二支路和发生器1之间,适用于二次网进水流经。
较优地,溶液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1、溶液换热器5、吸收器和溶液循环泵7,本实施例中的溶液可以为溴化锂溶液或氨水溶液等。其中,溶液换热器5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溶液换热器5的四个端口依次标记为A~D,端口A和端口B连通形成第一流路,端口C和端口D连通形成第二流路。吸收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溶液循环泵7和第一流路后连接至发生器1内的喷淋装置,发生器1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二流路后连接至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本实施例中,吸收器的出口置于吸收器的底部,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设置在吸收器的上部。发生器1的出口置于发生器1的底部,发生器1内的喷淋装置设置在发生器1的上部。
优选地,溶液换热器5的第二流路和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之间还串联有溶液隔压装置9,具体地,发生器1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第二流路和溶液隔压装置9后连接至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溶液隔压装置9起到了节流减压的作用,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等。
本实施例的换热机组的溶液循环过程如下:
吸收器内的稀溶液从吸收器的出口流出后经溶液循环泵7和溶液换热器5进入发生器1内,由于二次网进水在水-水换热器6内被一次网进水加热升温,因此进入到发生器1内的稀溶液被二次网进水加热蒸发变成浓溶液。从发生器1的出口流出的浓溶液经溶液换热器5和溶液隔压装置9进入吸收器中,浓溶液在吸收器中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水蒸气再次变成稀溶液,同时,吸收过程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二次网进水。吸收完成后的稀溶液从吸收器的出口流出,完成溶液循环的过程,以此循环往复。
较优地,冷剂水循环回路包括冷凝器2、蒸发器和冷剂水循环泵8。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蒸发器,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串联冷剂水循环泵8后连接至蒸发器内的喷淋装置。本实施例中,蒸发器的出口置于蒸发器的底部,蒸发器内的喷淋装置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
优选地,冷凝器2和蒸发器之间还串联有冷剂水隔压装置10,具体地,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串联冷剂水隔压装置10后连通蒸发器。冷剂水隔压装置10起到了节流减压的作用,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等。
本实施例的换热机组的冷剂水循环过程如下:
发生器1内的稀溶液被二次网进水加热蒸发过程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2中进行冷凝放热,水蒸汽冷凝放热过程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二次网进水。然后,冷凝器2中的冷凝水经过冷剂水隔压装置10进入蒸发器中,冷剂水在蒸发器中吸收一次网回水的热量,这样一部分冷剂水蒸发变成水蒸汽进入吸收器中,被吸收器中的浓溶液吸收,使得吸收器中的浓溶液变成稀溶液。另一部分冷剂水通过冷剂水循环泵8从蒸发器中流出后经蒸发器内喷淋装置回到蒸发器,完成冷剂水循环,以此循环往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至少两级吸收器和至少两级蒸发器,至少两级吸收器相连通,至少两级蒸发器相连通。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6的高温侧、至少两级蒸发器和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二次侧管路的第一支路依次连通至少两级吸收器、冷凝器2和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这样,通过将热水型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吸收过程分为两级及两级以上,提高了该热水型吸收式热泵的热力完善程度,进一步降低了一次网回水的温度,提高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具体地,该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两级吸收器和两级蒸发器。两级吸收器分别为第一吸收器3a和第二吸收器3b,第一吸收器3a与第二吸收器3b连通,即第一吸收器3a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第二吸收器3b内的喷淋装置。两级蒸发器分别为第一蒸发器4a和第二蒸发器4b,第一蒸发器4a与第二蒸发器4b连通,即第一蒸发器4a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第二蒸发器4b内的喷淋装置。
优选的,第一吸收器3a、第二吸收器3b、第一蒸发器4a和第二蒸发器4b置于同一容器内,第一吸收器3a和第二吸收器3b上下层叠设置,第一蒸发器4a和第二蒸发器4b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吸收器3a与第一蒸发器4a连通,第二吸收器3b与第二蒸发器4b连通,即第一吸收器3a和第一蒸发器4a采用隔板分离开,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等形成气体连通通道,实现第一吸收器3a与第一蒸发器4a的连通。同理,第二吸收器3b和第二蒸发器4b采用隔板分离开,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等形成气体连通通道,实现第二吸收器3b与第二蒸发器4b的连通。
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6的高温侧、第二蒸发器4b、第一蒸发器4a和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从水-水换热器6内流出的一次网进水依次通过第二蒸发器4b和第一蒸发器4a被进一步降温,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一次网回水的温度。同时,在冷剂水循环的过程中,从冷凝器2流出的冷剂水经冷剂水隔压装置10首先进入第一蒸发器4a中进行换热,在第一蒸发器4a中吸收一次网回水的热量,一部分冷剂水变成水蒸汽。另一部分的冷剂水进入第二蒸发器4b中吸收一次网回水的热量后变成水蒸汽,最后剩余的冷剂水从第二蒸发器4b的底部流出经冷剂水循环泵10和第一蒸发器4a内的喷淋装置回到第一蒸发器4a内,完成冷剂水循环。
二次侧管路的第一支路依次连通第二吸收器3b、第一吸收器3a、冷凝器2和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从第一支路内的二次网进水依次通过第二吸收器3b和第一吸收器3a中换热升温,然后进入冷凝器2进行进一步升温后从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中流出,用于建筑供热。同时,在溶液循环的过程中,从发生器1流出的浓溶液经溶液隔压装置9首先进入第一吸收器3a中,浓溶液吸收由第一蒸发器3a产生的水蒸汽,浓溶液吸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二次网进水。吸收过程完成后从第一吸收器3a的出口流出进入第二吸收器3b中,吸收由第二蒸发器4b产生的水蒸汽,吸收过程产生的热量用于进一步加热二次网进水,吸收完成后从第二吸收器3b的出口流出,完成溶液循环过程。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还包括水蒸汽压缩机11,水蒸汽压缩机11的吸气侧连通发生器,水蒸汽压缩机11的排气侧连通冷凝器。发生器1和冷凝器2通过水蒸气压缩机11连通,发生器1中产生的水蒸汽经水蒸汽压缩机11压缩后进入冷凝器2中放热。这样,当一次网进水的温度较低(如100℃~110℃)时,可以提高冷凝器2的冷凝压力,增加冷凝量,从而提高吸收器进口处溶液的浓度,增加吸收器中溶液的吸收量以及蒸发器中冷剂水的蒸发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一次网回水的温度。
同时,采用吸收-压缩联合循环的方式,使得该换热机组的结构简单、体积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台吸收式热泵和一台压缩式热泵串联的系统,该换热机组的体积缩小了30%。
本发明的换热机组,通过将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蒸发器,使得一次网进水需克服的阻力为水-水换热器的阻力与蒸发器阻力之和,降低了一次网进水的阻力;同时,二次侧管路的第二支路依次连通水-水换热器和发生器,这样一部分的二次网进水在水-水换热器内被一次网进水加热后进入发生器并发生溶液以驱动热水型吸收式热泵,使得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低于二次网进水的温度,降低了一次网回水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热源处回收凝汽器热量,提高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型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其中,所述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吸收器、蒸发器、溶液换热器(5)、溶液循环泵(7)以及溶液隔压装置(9),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水-水换热器(6)的高温侧、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连接至热源;
所述二次侧管路的供水管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依次连通所述吸收器、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第二支路依次连通所述水-水换热器(6)的低温侧和所述发生器(1)后并入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第二支路适用于加热所述发生器中的溶液,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适用于提供建筑供热的二次网回水;
所述溶液换热器(5)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吸收器的出口依次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7)和所述第一流路后连接至所述发生器(1)内的喷淋装置,所述发生器(1)的出口串联所述第二流路后连接至所述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所述溶液换热器(5)的第二流路和所述吸收器内的喷淋装置之间还串联有溶液隔压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至少两级所述吸收器和至少两级所述蒸发器,至少两级所述吸收器相连通,至少两级所述蒸发器相连通;
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水-水换热器(6)的高温侧、至少两级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二次侧管路的第一支路依次连通至少两级所述吸收器、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包括两级吸收器和两级蒸发器,两级所述吸收器分别为第一吸收器(3a)和第二吸收器(3b),所述第一吸收器(3a)与所述第二吸收器(3b)连通,两级所述蒸发器分别为第一蒸发器(4a)和第二蒸发器(4b),所述第一蒸发器(4a)与所述第二蒸发器(4b)连通;
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4b)、所述第一蒸发器(4a)和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回水管,所述二次侧管路的第一支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3b)、所述第一吸收器(3a)、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二次侧管路的回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蒸汽压缩机(11),所述水蒸汽压缩机(11)的吸气侧连通所述发生器(1),所述水蒸汽压缩机(11)的排气侧连通所述冷凝器(2),所述发生器(1)和所述冷凝器(2)通过所述水蒸气压缩机(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剂水循环泵(8),冷剂水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2)、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剂水循环泵(8);
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串联所述冷剂水循环泵(8)后连接至所述蒸发器内的喷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还串联有冷剂水隔压装置(10)。
CN201510200712.2A 2015-04-24 2015-04-24 换热机组 Active CN104848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0712.2A CN104848328B (zh) 2015-04-24 2015-04-24 换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0712.2A CN104848328B (zh) 2015-04-24 2015-04-24 换热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8328A CN104848328A (zh) 2015-08-19
CN104848328B true CN104848328B (zh) 2018-04-27

Family

ID=5384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0712.2A Active CN104848328B (zh) 2015-04-24 2015-04-24 换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8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2589A (zh) * 2016-08-30 2017-01-25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吸收式换热机组及其换热方法
CN106642278A (zh) * 2016-10-18 2017-05-10 王清正 一种热泵结合高背压供热的系统
CN107606814B (zh) * 2017-10-18 2024-01-05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超低高度大温差溴化锂吸收式换热机组
CN109028269B (zh) * 2018-07-02 2021-04-23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系统
CN109163474A (zh) * 2018-10-16 2019-01-08 山东金佰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泵制多级吸收-多级蒸发吸收式热泵及增大温差的方法
CN112555960B (zh) * 2020-11-27 2022-07-08 清华大学 双出水温度热力站
CN114251709B (zh) * 2021-12-29 2023-04-25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温余热长距离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93529U (zh) * 2015-04-24 2015-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0348B2 (ja) * 1999-03-30 2008-04-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吸収ヒートポンプ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261054A (zh) * 2007-12-29 2008-09-10 清华大学 一种大温升吸收式热泵机组
CN101329117B (zh) * 2008-07-23 2011-06-22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型吸收式换热机组
CN103697523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湖南运达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热泵型增热换热机组
CN202851099U (zh) * 2013-01-15 2013-04-03 苟仲武 改进型吸收式热泵型抽汽式汽轮发电系统
CN203642306U (zh) * 2013-12-05 2014-06-11 湖南运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蒸发吸收式热泵型供热机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93529U (zh) * 2015-04-24 2015-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8328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8328B (zh) 换热机组
CN101922799B (zh) 基于溶液吸收循环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1429218Y (zh) 一种多次换热的连体式多水箱空气源热水器
CN104848581B (zh) 二段蒸发吸收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制热机组
CN104848582B (zh) 二段式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制热机组
CN107036324A (zh)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的乏风源热泵井筒防冻系统
CN104764244A (zh) 吸收式热泵机组、换热机组及供热系统
CN105987538B (zh) 中温热源驱动双温热量输出的复合吸收式热泵
CN206695433U (zh) 带凝水热回收的多段式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207849525U (zh) 一种增汽机乏汽回收与全水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206247691U (zh) 复叠式溶液串联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
CN107144042A (zh) 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8361797A (zh) 一种高温蓄热型电力调峰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6440475A (zh) 二段复叠式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
CN103629858B (zh) 一种带喷淋除尘的直接蒸发式矿井回风源热泵系统
CN207006629U (zh) 一种热泵
CN206695430U (zh) 带凝水热回收的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105972673B (zh) 一种中继能源站型大温差供热系统及方法
CN100445670C (zh) 一种介于单效与两级之间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3642306U (zh) 三级蒸发吸收式热泵型供热机组
CN107328132A (zh) 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12113367A (zh) 太阳能热驱动的改进溶液吸收式热泵系统与除湿空调系统
CN109163474A (zh) 一泵制多级吸收-多级蒸发吸收式热泵及增大温差的方法
CN106369875A (zh) 阶梯循环式直热热泵产冷产热水系统
CN207487126U (zh) 一种可嵌入于制冷系统的自动废热回收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