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4491A - 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64491A CN104764491A CN201510163487.XA CN201510163487A CN104764491A CN 104764491 A CN104764491 A CN 104764491A CN 201510163487 A CN201510163487 A CN 201510163487A CN 104764491 A CN104764491 A CN 1047644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angle
- acceleration
- deviation
- valu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产品状态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监测功能被集成到手机、手表、手环、表带、定位器、项链、臂带、医疗设备、健康辅助设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智能服装等各种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中。对于此类设备来说,如果能够有效判断出设备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一方面可以通过判断状态实现自动关机、休眠等来大大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提醒用户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还可以帮助相关监测者判断出用户是否是在正常使用设备。目前电子设备缺乏有效的使用状态判断手段,更无法做到监控用户是否在正常使用设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旨在实现设备使用状态的智能识别。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所述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
[0006] 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
[0007] 根据所述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08] 优选地,所述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的步骤包括:
[0009] 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与重力线的夹角,获取多个偏转角度值;
[0010] 按照预设频率读取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的加速度,获取多个加速度值;
[0011] 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陀螺仪检测到的设备的转动角速度,获取多个角速度值。
[0012] 优选地,所述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的步骤包括:
[0013] 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偏转角度值的角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偏转角度值与所述角度平均值的角度偏差值;
[0014] 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的加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加速度值与所述加速度平均值的加速度偏差值;
[0015] 计算所获取的多个角速度值的角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角速度值与所述角速度平均值的角速度偏差值。
[0016]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0017] 分别比对所述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
[0018] 当所述角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内,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内时,确定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19] 当所述角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所述加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和/或所述角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20] 优选地,所述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1] 根据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出提示信号进行提示;
[0022] 将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送至与设备相关联的监控终端。
[0023]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24]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
[0025] 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
[0026]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不ί目息。
[0027] 优选地,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0028] 偏转角度获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与重力线的夹角,获取多个偏转角度值;
[0029] 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读取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的加速度,获取多个加速度值;
[0030] 角速度获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陀螺仪检测到的设备的转动角速度,获取多个角速度值。
[0031] 优选地,所述差值计算模块包括:
[0032]角度差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偏转角度值的角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偏转角度值与所述角度平均值的角度偏差值;
[0033] 加速度差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的加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加速度值与所述加速度平均值的加速度偏差值;
[0034] 角速度差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多个角速度值的角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角速度值与所述角速度平均值的角速度偏差值。
[0035] 优选地,所述状态判断模块包括:
[0036] 差值对比单元,用于分别比对所述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
[0037] 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角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内,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内时,确定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在所述角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所述加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和/或所述角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38]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039] 状态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出提示信号进行提示;
[0040] 通讯模块,用于将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送至与设备相关联的监控终端。
[0041]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首先通过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再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各类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从而,能够自动识别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或异常使用状态,实现了设备使用状态的智能识别。
附图说明
[0042] 图1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3] 图2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lO的流程示意图;
[0044] 图3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0045] 图4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30的流程示意图;
[0046] 图5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7] 图6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中参数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8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中差值计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9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中状态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0为本发明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2] 本发明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4]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的识别,包括具有集成有智能监测功能的手机、手表、手环、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智能服装、坐姿提醒器等各种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状态的识别。
[0055]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56]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步骤SlO: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
[0058] 本实施例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的至少一类物理参数值,包括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设备本身与重力线的夹角,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加速度,和/或通过陀螺仪检测设备的转动角速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设备的物理参数值,通过多次读取传感器检测到的物理参数值可获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多个物理参数值,并保存所获取的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多个物理参数值。
[0059]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物理参数值包括但不限于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三类,通过多次获取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可得到多个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从而,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可检测电子设备当前的倾斜角度、晃动幅度、旋转情况等。
[0060] 步骤S20: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
[0061] 将所保存的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多个物理参数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取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相对于对应平均值的偏差,获取相应的偏差值,从而可确定各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动态偏差。
[0062] 步骤S30:根据所述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63] 根据计算所得的偏差值,可确定各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动态偏差,从而根据计算所得的偏差值,可确定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即此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坐姿提醒器被用户正常佩戴并监测用户姿势,或者确定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例如设备处于绝对静止、处于异常重力状态(如电子设备摔倒、倒立、严重侧斜)、旋转情况(如电子设备在某一段时间内一直以某一频率旋转)异于预先设定的正常状态等情况。
[0064] 应当说明的是,绝对静止是相对于相对静止而言的,例如若坐姿提醒器等可穿戴设备放置在桌面、地面或其他固定物体上,保持的静止状态,则称为绝对静止;若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一动不动的保持静止状态,由于呼吸等原因,身体不可能绝对静止,此时则称这种静止为相对静止。
[0065] 在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设备已被正常使用;在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正常使用设备,例如所述设备为坐姿提醒器,在坐姿提醒器被静止放置在桌面上的情况而检测到坐姿提醒器处于异常使用状态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正常佩戴坐姿提醒器。
[0066] 本发明的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再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各类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从而,能够自动识别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或异常使用状态,实现了设备使用状态的智能识别。
[0067] 电子设备在识别出当前的使用状态时,可根据相应的使用状态执行相应操作,例如,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时进行告警、自动关机、反馈异常情况给监控设备,以及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等。
[0068] 再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lO的流程示意图。
[0069]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lO包括:
[0070] 步骤Sll: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与重力线的夹角,获取多个偏转角度值。
[0071] 在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设备与重力线的夹角,即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设备相对于重力线的偏转角度之后,按照预设频率,如0.1Hz,即每隔1ms读取一次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偏转角度,从而获取多个偏转角度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偏转角度值进行保存。
[0072] 步骤S12:按照预设频率读取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的加速度,获取多个加速度值。
[0073] 同理,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加速度之后,按照预设频率,如0.1Hz,即每隔1ms读取一次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从而获取多个加速度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进行保存。
[0074] 步骤S13: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陀螺仪检测到的设备的转动角速度,获取多个角速度值。
[0075] 在通过陀螺仪检测设备的转动角速度之后,按照预设频率,如0.1Hz,即每隔1ms读取一次陀螺仪检测到的转动角速度,从而获取多个角速度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角速度值进行保存。
[0076] 应当说明的是,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可以是两步或三步同时执行,也可以按先后顺序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图2所示顺序。
[0077] 再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0078]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20包括:
[0079] 步骤S21: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偏转角度值的角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偏转角度值与所述角度平均值的角度偏差值。
[0080] 可按照预设时长(如1s)或者存储空间存满偏转角度值时,将多个偏转角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得多个偏转角度值的平均值,即角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偏转角度值相对于角度平均值的偏差,获得多个角度偏差值。
[0081] 步骤S22: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的加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加速度值与所述加速度平均值的加速度偏差值。
[0082] 可按照预设时长(如1s)或者存储空间存满加速度值时,将多个加速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得多个加速度值的平均值,即加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加速度值相对于加速度平均值的偏差,获得多个加速度偏差值。
[0083] 步骤S23:计算所获取的多个角速度值的角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角速度值与所述角速度平均值的角速度偏差值。
[0084] 可按照预设时长(如1s)或者存储空间存满角速度值时,将多个角速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得多个角速度值的平均值,即角速度平均值,并计算将每一个角速度值相对于角速度平均值的偏差,获得多个角速度偏差值。
[0085] 应当说明的是,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可以是两步或三步同时执行,也可以按先后顺序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图3所示顺序。
[0086] 再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30的流程示意图。
[0087]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中步骤S30包括:
[0088] 步骤S31:分别比对所述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
[0089] 本实施例优选地将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将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来检测各类偏差值的变化率,以根据某一时长(如1s)内各类偏差值的变化率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具体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可根据重力传感器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加速度偏差阀值可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角速度偏差阀值可根据陀螺仪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
[0090] 步骤S32:当所述角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内,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内时,确定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91] 在将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将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过程中,如果角度偏差值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加速度偏差值在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内,而且角速度偏差值在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内,则说明设备的使用状态符合设备的常规使用状态,即设备被用户正常使用,例如所述设备为坐姿提醒器时,坐姿提醒器被用户正常佩戴并监测用户姿势的状态为正常使用状态,从而确定此时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92] 步骤S33:当所述角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所述加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和/或所述角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93] 在将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将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过程中,如果出现如下(I)〜(3)三种情况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情况,则都说明设备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例如所述设备为坐姿提醒器,坐姿提醒器一直被放置在桌面上保持绝对静止,此时坐姿提醒器的使用状态不符合设备的常规使用状态,从而确定此时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094] (I)角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且角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如10s),即角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且角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角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且角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0095] (2)加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且加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如1s),即加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且加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或者加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且加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0096] (3)角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且角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如1s),即角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且角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或者角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且角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
[0097] 再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98]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99] 步骤S40:根据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出提示信号进行提示。
[0100] 在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信息之后,根据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出提示信号进行提示,例如,在生成正常使用状态信息时,电子设备发出语音、声音、发光等提示信号提示用户此时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提示用户可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在生成异常使用状态信息时,电子设备发出语音、声音、发光等提示信号提示用户此时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提示用户应当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或者根据预设逻辑执行相应操作,例如在预设时间(如3min)后,用户仍未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此时电子设备自动关机或待机,节省功耗。
[0101] 步骤S50:将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送至与设备相关联的监控终端。
[0102] 为了便于监护者监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可将电子设备(如坐姿提醒器)与监控终端(如手机)进行关联,即将电子设备与监控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电子设备生成使用状态提示信息时,将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送至监控终端,从而监护者可通过监控终端监测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而能够动态了解用户是否在正常使用设备。
[0103] 应当说明的是,步骤S40和S50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按先后顺序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图5所示顺序。
[0104]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集成有智能监测功能的手机、手表、手环、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智能服装、坐姿提醒器等各种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0105]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不意图。
[0106] 在意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参数获取模块100、差值计算模块200和状态判断模块300。
[0107] 其中,参数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
[0108] 差值计算模块200用于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
[0109] 状态判断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不ί目息。
[0110] 本实施例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的至少一类物理参数值,包括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设备本身与重力线的夹角,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加速度,和/或通过陀螺仪检测设备的转动角速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设备的物理参数值,通过多次读取传感器检测到的物理参数值可获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多个物理参数值,并保存所获取的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多个物理参数值。
[0111]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物理参数值包括但不限于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三类,通过多次获取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可得到多个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从而,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值、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可检测电子设备当前的倾斜角度、晃动幅度、旋转情况等。
[0112] 将所保存的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多个物理参数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取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相对于对应平均值的偏差,获取相应的偏差值,从而可确定各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动态偏差。
[0113] 根据计算所得的偏差值,可确定各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动态偏差,从而根据计算所得的偏差值,可确定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即此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坐姿提醒器被用户正常佩戴并监测用户姿势,或者确定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例如设备处于绝对静止、处于异常重力状态(如电子设备摔倒、倒立、严重侧斜)、旋转情况(如电子设备在某一段时间内一直以某一频率旋转)异于预先设定的正常状态等情况。
[0114] 应当说明的是,绝对静止是相对于相对静止而言的,例如若坐姿提醒器等可穿戴设备放置在桌面、地面或其他固定物体上,保持的静止状态,则称为绝对静止;若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一动不动的保持静止状态,由于呼吸等原因,身体不可能绝对静止,此时则称这种静止为相对静止。
[0115] 在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设备已被正常使用;在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正常使用设备,例如所述设备为坐姿提醒器,在坐姿提醒器被静止放置在桌面上的情况而检测到坐姿提醒器处于异常使用状态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正常佩戴坐姿提醒器。
[0116]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通过获取设备的至少一类的多个物理参数值,再计算每一类物理参数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物理参数值与对应的平均值的偏差值,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各类偏差值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从而,能够自动识别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或异常使用状态,实现了设备使用状态的智能识别。
[0117] 电子设备在识别出当前的使用状态时,可根据相应的使用状态执行相应操作,例如,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时进行告警、自动关机、反馈异常情况给监控设备,以及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等。
[0118] 再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中参数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119] 如图7所示,所述参数获取模块100包括偏转角度获取单元110、加速度获取单元120和角速度获取单元130。
[0120] 其中,偏转角度获取单元110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与重力线的夹角,获取多个偏转角度值。
[0121] 加速度获取单元120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读取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设备的加速度,获取多个加速度值。
[0122] 角速度获取单元130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读取陀螺仪检测到的设备的转动角速度,获取多个角速度值。
[0123] 在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设备与重力线的夹角,即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设备相对于重力线的偏转角度之后,按照预设频率,如0.1Hz,即每隔1ms读取一次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偏转角度,从而获取多个偏转角度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偏转角度值进行保存。
[0124] 同理,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加速度之后,按照预设频率,如0.1Hz,即每隔1ms读取一次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从而获取多个加速度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进行保存。
[0125] 在通过陀螺仪检测设备的转动角速度之后,按照预设频率,如0.1Hz,即每隔1ms读取一次陀螺仪检测到的转动角速度,从而获取多个角速度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角速度值进行保存。
[0126] 再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中差值计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127] 具体地,所述差值计算模块200包括角度差值计算单元210、加速度差值计算单元220和角速度差值计算单元230。
[0128] 其中,角度差值计算单元210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偏转角度值的角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偏转角度值与所述角度平均值的角度偏差值。
[0129] 加速度差值计算单元220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多个加速度值的加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加速度值与所述加速度平均值的加速度偏差值。
[0130] 角速度差值计算单元230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多个角速度值的角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角速度值与所述角速度平均值的角速度偏差值。
[0131]角度差值计算单元210按照预设时长(如1s)或者存储空间存满偏转角度值时,将多个偏转角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得多个偏转角度值的平均值,即角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偏转角度值相对于角度平均值的偏差,获得多个角度偏差值。
[0132] 加速度差值计算单元220按照预设时长(如1s)或者存储空间存满加速度值时,将多个加速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得多个加速度值的平均值,即加速度平均值,并计算每一个加速度值相对于加速度平均值的偏差,获得多个加速度偏差值。
[0133] 角速度差值计算单元230按照预设时长(如1s)或者存储空间存满角速度值时,将多个角速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得多个角速度值的平均值,即角速度平均值,并计算将每一个角速度值相对于角速度平均值的偏差,获得多个角速度偏差值。
[0134] 再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中状态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135] 如图9所示,所述状态判断模块300包括差值对比单元310和状态判断单元320。
[0136] 其中,差值对比单元310用于分别比对所述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
[0137] 状态判断单元320用于在所述角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所述加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内,以及所述角速度偏差值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内时,确定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在所述角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所述加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和/或所述角速度偏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且不在所述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138] 本实施例优选地通过差值对比单元310将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将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来检测各类偏差值的变化率,以根据某一时长(如1s)内各类偏差值的变化率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具体地,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可根据重力传感器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加速度偏差阀值可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角速度偏差阀值可根据陀螺仪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
[0139] 在差值对比单元310将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将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过程中,如果角度偏差值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加速度偏差值在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内,而且角速度偏差值在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内,则说明设备的使用状态符合设备的常规使用状态,即设备被用户正常使用,例如所述设备为坐姿提醒器时,坐姿提醒器被用户正常佩戴并监测用户姿势的状态为正常使用状态,状态判断单元320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符合设备的常规使用状态,从而确定此时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生成正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140] 在差值对比单元310将角度偏差值和预设角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将加速度偏差值和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角速度偏差值和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进行比较过程中,如果出现如下(I)〜(3)三种情况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情况,则状态判断单元320判断设备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例如所述设备为坐姿提醒器,坐姿提醒器一直被放置在桌面上保持绝对静止,此时坐姿提醒器的使用状态不符合设备的常规使用状态,从而确定此时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并生成异常使用状态提示信息。
[0141] (I)角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且角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如10s),即角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且角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角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且角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0142] (2)加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且加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如1s),即加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且加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或者加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且加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0143] (3)角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且角速度偏差值不在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如1s),即角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且角速度偏差值小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下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或者角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且角速度偏差值大于预设角速度偏差范围的上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
[0144] 再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145] 如图10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状态提示模块400和通讯模块500。
[0146] 其中,状态提示模块400用于根据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出提示信号进行提不。
[0147] 通讯模块500用于将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送至与设备相关联的监控终端。
[0148] 在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使用状态信息之后,状态提示模块400根据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出提示信号进行提示,例如,在生成正常使用状态信息时,状态提示模块400发出语音、声音、发光等提示信号提示用户此时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提示用户可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在生成异常使用状态信息时,状态提示模块400发出语音、声音、发光等提示信号提示用户此时设备处于异常使用状态,提示用户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或者根据预设逻辑执行相应操作,例如在预设时间(如3min)后,用户仍未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此时电子设备自动关机或待机,节省功耗。
[0149] 为了便于监护者监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可通过通讯模块500将电子设备(如坐姿提醒器)与监控终端(如手机)进行关联,即将电子设备与监控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电子设备生成使用状态提示信息时,将所生成的使用状态提示信息发送至监控终端,从而监护者可通过监控终端监测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而能够动态了解用户是否在正常使用设备。
[01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3487.XA CN104764491A (zh) | 2015-04-08 | 2015-04-08 | 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3487.XA CN104764491A (zh) | 2015-04-08 | 2015-04-08 | 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64491A true CN104764491A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4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3487.XA CN104764491A (zh) | 2015-04-08 | 2015-04-08 | 设备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6449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3401A (zh) * | 2015-07-28 | 2015-10-21 | 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sensor数据的监测生命体征的方法 |
CN105866469A (zh) * | 2016-03-25 | 2016-08-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加速度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097617A (zh) * | 2016-07-26 | 2016-11-09 | 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运动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
CN106293420A (zh) * | 2016-07-27 | 2017-01-04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提示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6412243A (zh) * | 2016-09-05 | 2017-02-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监测距离感应器异常的方法及终端 |
CN106706018A (zh) * | 2016-12-28 | 2017-05-24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Vr设备中九轴传感器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转台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0964A (zh) * | 2002-06-12 | 2004-01-28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异常检测方法、异常检测装置及温度调节器 |
EP2141632A2 (en) * | 2008-06-30 | 2010-0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tion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2855017A (zh) * | 2012-07-25 | 2013-01-0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防止终端误输入的方法 |
CN102968882A (zh) * | 2012-11-21 | 2013-03-13 | 上海大学 | 一种跌倒检测自动报警腰带 |
CN103024228A (zh) * | 2012-12-10 | 2013-04-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自动报警的方法 |
CN103399483A (zh) * | 2013-07-31 | 2013-11-2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电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58789A (zh) * | 2013-11-04 | 2014-02-05 | 张洪国 | 一种用于橡胶手套佩戴状态远程监测装置 |
CN104065818A (zh) * | 2014-06-18 | 2014-09-2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提醒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407709A (zh) * | 2014-12-09 | 2015-03-11 | 北京银河润泰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的穿戴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2015
- 2015-04-08 CN CN201510163487.XA patent/CN104764491A/zh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0964A (zh) * | 2002-06-12 | 2004-01-28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异常检测方法、异常检测装置及温度调节器 |
EP2141632A2 (en) * | 2008-06-30 | 2010-0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tion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2855017A (zh) * | 2012-07-25 | 2013-01-0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防止终端误输入的方法 |
CN102968882A (zh) * | 2012-11-21 | 2013-03-13 | 上海大学 | 一种跌倒检测自动报警腰带 |
CN103024228A (zh) * | 2012-12-10 | 2013-04-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自动报警的方法 |
CN103399483A (zh) * | 2013-07-31 | 2013-11-2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电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58789A (zh) * | 2013-11-04 | 2014-02-05 | 张洪国 | 一种用于橡胶手套佩戴状态远程监测装置 |
CN104065818A (zh) * | 2014-06-18 | 2014-09-2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提醒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407709A (zh) * | 2014-12-09 | 2015-03-11 | 北京银河润泰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的穿戴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中信证券研究部: "《移动互联 决胜O2O》", 31 May 2014, 中信出版社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3401A (zh) * | 2015-07-28 | 2015-10-21 | 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sensor数据的监测生命体征的方法 |
CN105866469A (zh) * | 2016-03-25 | 2016-08-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加速度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097617A (zh) * | 2016-07-26 | 2016-11-09 | 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运动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
CN106293420A (zh) * | 2016-07-27 | 2017-01-04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提示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WO2018018680A1 (zh) * | 2016-07-27 | 2018-02-01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提示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6293420B (zh) * | 2016-07-27 | 2019-12-27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提示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6412243A (zh) * | 2016-09-05 | 2017-02-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监测距离感应器异常的方法及终端 |
CN106412243B (zh) * | 2016-09-05 | 2019-08-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监测距离感应器异常的方法及终端 |
CN106706018A (zh) * | 2016-12-28 | 2017-05-24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Vr设备中九轴传感器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转台 |
CN106706018B (zh) * | 2016-12-28 | 2019-06-14 | 重庆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Vr设备中九轴传感器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转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uynh et al. | Optimization of an accelerometer and gyroscope-based fall detection algorithm | |
US940256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fall based on comparing data to criteria derived from multiple fall data sets | |
US20160343236A1 (en) | Personal Ass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 |
Abbate et al. | A smartphone-based fall detection system | |
JP5674766B2 (ja) | 着用位置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シングデバイス | |
CN103606248B (zh) | 一种人体摔倒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 |
US10119986B2 (en) |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based step counter | |
CN102109594B (zh) | 声音侦测通报系统及方法 | |
US9155460B2 (en) | Activity regul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data | |
Sposaro et al. | iFall: an Android application for fall monitoring and response | |
CN106056848B (zh) | 一种防跌倒预警器低功耗实现方法 | |
CN103270522B (zh) | 用于监测生命体征的姿势控制 | |
CN106441413B (zh) | 穿戴设备佩戴松紧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 |
JP2016529081A (ja) | 転倒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4104983B (zh) | 一种检测用户在睡眠状态下自动关闭电视的方法及系统 | |
US851983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ory feedback | |
EP2504825B1 (en) | Method for estimating velocities and/or displacements from accelerometer measurement samples | |
CN102048521B (zh) | 跌倒监测和预防系统及方法 | |
US9773395B2 (en) | Device for converting a movement of a user into a voltage | |
EP304115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istress signal | |
US8081082B2 (en) | Monitoring patterns of motion | |
Yuan et al. | Power-efficient interrupt-driven algorithms for fall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 |
CN103829958B (zh) | 一种监测人情绪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765347B2 (en) | Gait analysis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JP2012505683A (ja) | 転倒検出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YINGFE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KANGKANG NETWORK TECHNOLOGY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1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1 Address after: 20, 1 floor 104D, Pingshan Industrial Park, Taoyu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518000,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Inf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et twelve South Road No. 011 building room 1007 Applicant before: Kang K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of Shenzhe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1 Address after: 20, 1 floor 104D, Pingshan Industrial Park, Taoyu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518000,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Inf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et twelve South Road No. 011 building room 1007 Applicant before: Kang K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of Shenzhe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9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welve South Road, No. 011, building 1007 room Applicant after: Kang K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of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20, 1 floor 104D, Pingshan Industrial Park, Taoyu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51800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Inf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9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welve South Road, No. 011, building 1007 room Applicant after: Kang K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of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20, 1 floor 104D, Pingshan Industrial Park, Taoyu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51800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Inf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