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0057B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50057B CN104750057B CN201310754511.8A CN201310754511A CN104750057B CN 104750057 B CN104750057 B CN 104750057B CN 201310754511 A CN201310754511 A CN 201310754511A CN 104750057 B CN104750057 B CN 1047500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s
- slave node
- node
- processing pipeline
- sampl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314—Modular structure, modu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样本容器的轨道系统,至少一个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的装载系统、至少一个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的卸载系统以及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为主节点,每个轨道系统、装载系统和卸载系统分别为一从节点,主节点用于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向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本发明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整机传输效率以及总线的利用率,并且系统中各个节点间能够互相通信,节点的独立性强,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以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室需要处理的检验样本数量也逐渐在增长。为了提高对检验样本的处理效率,现有技术采用流水线检测的工作模式,将多台分析仪器组合在一条流水线上进行检测,分析仪器之间实行联合工作。
目前,流水线普遍采用的是RS422的通信方案,即由一个主控板和多个节点构成,主控板和各个节点之间采用RS422串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完成各个节点的调度工作。
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流水线使用RS422的通信方式,在远距离通信时,其可靠通讯速率较慢,并且流水线上其中一个节点占用总线时,其余节点需要用总线时,需要等待总线释放后才可能使用,从而导致总线利用率低,流水线数据传输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用于输送样本容器,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至少一个装载系统,所述装载系统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上;至少一个卸载系统,所述卸载系统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为主节点,每个轨道系统、装载系统和卸载系统分别为一从节点,所述主节点用于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向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
本申请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样本容器的轨道系统,至少一个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的装载系统、至少一个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的卸载系统以及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为主节点,每个轨道系统、装载系统和卸载系统分别为一从节点,主节点用于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向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本发明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整机传输效率以及总线的利用率,并且系统中各个节点间能够互相通信,节点的独立性强,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板卡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板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一种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样本的高效检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轨道系统1,轨道系统1用于输送样本容器,轨道系统1包括轨道。
至少一个装载系统2,装载系统2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上。
至少一个卸载系统3,卸载系统3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
主控模块4,主控模块4为主节点,每个轨道系统1、装载系统2和卸载系统3分别为一从节点,所述主节点用于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向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
一个实施例中,主控模块独立设置,或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装载系统2、试卸载系统3或轨道系统1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采用CAN总线进行通信连接,构成一高速的通信网络,主节点可以通过CAN总线快速读取网络中各个从节点的信息,对从节点进行控制及调配。同时,从节点之间可以通过CAN总线通信连接,从而网络中的每个从节点及主节点均可以快速获知网络中其余任意从节点的状态。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从节点可以利用CAN总线接收到其余从节点或者主节点发送的报文,然后根据报文的内容完成相关控制功能,如:轨道系统1用于输送样本容器、装载系统2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系统1的轨道上、卸载系统3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等,从而使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能够高效运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CAN总线的用户接口简单,编程方便,由CAN总线构成的通信网络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采用无源抽头连接,使得本实施例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
本实施例中,主节点用于对各个从节点进行统一控制。一个主节点统一控制各个从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统一为各个从节点分配操作时序和任务,并向各个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各个从节点根据控制指令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各个从节点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后可以向主节点反馈完成状态,例如:装载系统2装载样本容器完毕,轨道系统1传送试管完毕,卸载系统3将样本容器卸载完毕等。同时,每个从节点具有独立的上报机制,每个从节点用于通过CAN总线向主节点反馈完成状态。
本发明实施中,装载系统2和卸载系统3分别可以设置为1-3个,轨道系统1的轨道可以设置3-6个。在CAN总线的通信方案下,本实施例系统可以任意可扩展,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带有CAN总线的节点,如:带CAN总线的测量仪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系统中的节点需要进行更换,如流水线控制系统需要增加检测仪器或者更换检测仪器时,只需要将相应的节点换下即可,无需重新增加线束或者重新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水线控制系统维护简单,方便实用。
主节点负责从节点的调度与分配、数据分析与处理、报警与提示、信息交互和心跳机制。从节点主要负责的电机控制、气压检测、阀控制、扫描仪与条码识别、传感器检测、按键、通讯故障与自恢复以及与其余节点信息交互等处理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各个从节点做成统一模块化,任意节点都具有上述功能,节点的独立性和模块化程度高,方便装机和使用。
一个实施例中,主节点和每个从节点各包括一板卡,所述板卡上设有一路CAN总线5和与CAN总线5连接的至少两个CAN接口6。板卡之间通过CAN接口6串联。一个实施例中,板卡上设有与CAN总线5连接的三个CAN接口6。可以知道,本发明实施例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主节点与各个从节点之间是以串联方式进行连接的,系统中所使用的线束取决于整机的长度,减少了系统整机使用的线束,连接简单,布线方便。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由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组成,主节点和各个从节点上均设置有一个板卡,板卡上带有一路CAN总线5和至少两个CAN接口6。本实施例中,CAN接口6的数量优选为三个。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每个从节点上其中的两个CAN接口6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从节点上的两个CAN接口6连接,第三个CAN接口6可以保留,当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需要扩展节点数量时,按照实际需要将带有CAN总线的节点接入到第三个CAN接口6中,系统即可以增加一个节点。第三个CAN接口6同时可以作为故障诊断的接口,接入带有CAN总线的诊断设备,对流水线进行故障诊断与数据分析。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的板卡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节点和各个从节点上设置的板卡均可以包括:微处理器7(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AN控制器8、总线转换装置9、以及收发器10。
收发器10连接在CAN控制器7和CAN总线5之间,用于将CAN控制器7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总线5的差分电平。总线转换装置9连接在CPU7和CAN控制器8之间,实现CPU7和CAN控制器8之间的数据通信。
值得指出的是,各从节点板卡的微处理器功能相同。一个实施例中,从节点板卡的CPU6具有轨道系统控制功能、试管架装载系统控制功能和试管架卸载系统控制功能,所述主节点根据用户的设置,生成从节点的配置信息,将配置信息通过CAN总线5发送给对应的从节点,所述从节点响应该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
总线转换装置9具体用于:接收CPU7写入的地址信息及数据报文并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及数据报文发送到CAN控制器8上,
总线转换装置9具体用于:接收CAN控制器8中的地址信息及数据报文并进行转换,并发送至CPU7。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CAN总线5连接主节点及各个从节点,信息的传输是基于CAN通信协议,并通过CAN控制器8来完成。主节点以及各个网络从节点均为带有CPU7的智能节点,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并基于CAN协议传输数据报文。
值得指出的是,从节点可以使用带有片内CAN控制器8的CPU7,或选用CPU7直接接独立的CAN控制器8的方式来完成节点功能。由于本实施例的主节点对各个从节点实行统一调配,主节点的CPU7的要求主频较高,而主频较高的CPU一般没有片内CAN控制器8,并且在CPU上直接接CAN控制器8,采用并行接口连接,会耗费CPU的接口资源,降低CPU的处理能力。有鉴于此,本实施例系统在CPU7和CAN控制器8之间接总线转换装置9的连接架构。本实施的总线转换装置9优选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led-Programmable Gate Array),CAN控制器8优选为SJA1000控制器。SJA1000是一款独立的CAN控制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和一般工业环境中的控制器局域网络。SJA1000控制器与CAN2.0B协议兼容,内部集成了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可以用报文的形式发送和接收信息。具有位流处理器,SJA1000控制器除在发送缓冲区和CAN总线之间控制数据流的程序装置外,还执行错误检测、仲裁、总线填充和错误处理。FPGA采用逻辑单元阵列的概念,内部包括可编程逻辑模块(CLB,ConfigurableLogic Block)、输出输入模块(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内部连线三个部分。FPGA运行速度快,频率可以达几百兆,可以满足主节点的主频要求。并且FPGA具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可以实现大规模系统。能够进行编程,定制协议与接口,且可以反复编程,使用灵活。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FPGA的扩展下,主节点的CPU7可以采用较为快速的处理器,各个从节点上的CPU7可以采用相对较慢的(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可以节省系统使用的材料成本。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的板卡的另一种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收发器10用于将CAN控制器8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总线的差分电平。收发器10将传输的报文转换成CAN总线上的电平信号。在组建CAN总线5时,需要考虑抗干扰能力,并避免将干扰引入到CAN控制器8或者CPU7处,所以需要在信号上使用光电隔离,同时隔离电压。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器10包括隔离器件100,隔离器件100用于隔离电磁干扰及静电干扰。
为了简化电路,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发器10采用CTM1050芯片。该芯片内部集成了所有必须的CAN隔离器件100,具有DC2500V的隔离功能和静电释放(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保护作用。该芯片电磁辐射极低、电磁抗干扰能力极高,并具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防总线过压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系统无需额外增加任何电路,即可将CAN控制器8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总线5的差分电平,同时降低CAN总线5上的干扰,应用简单,降低成本。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连接了多个从节点,因此CAN总线上传输的数据量大,并且存在多种干扰,容易造成总线信号波动。若系统中的某个从节点在出现故障后直接进行报警,则会增加整机故障率。如果节点出现严重的故障,还会造成系统整机的瘫痪。为了能够自动恢复机器可以正常工作,避免因为干扰而导致的故障加重系统整机的负担,本发明实施例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在检测到通信故障后,不断通过复位CAN控制器,来恢复该从节点的工作。本发明实施例的CAN总线具有错误检测功能,当从节点在发送信息时发生错误,从节点会强制结束自身当前发送信息的动作,然后重复执行发送信息的动作,直至从节点顺利将信息发送出去。上述过程中,总线可以记录下故障次数(即重复执行发送信息的次数),当故障次数达到预设值时,认为该从节点发生故障,将从节点脱离总线。主节点通过心跳机制,可以获知从节点脱离总线,这样,在某个节点出现故障后,不影响整个总线上的通讯。
CAN总线5为以下任意一种: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光纤。
CAN接口6为以下任意一种接口:USB接口、航插接口以及DB9接口。
本申请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样本容器的轨道系统,至少一个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的装载系统、至少一个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的卸载系统以及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为主节点,每个轨道系统、装载系统和卸载系统分别为一从节点,主节点用于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向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本发明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整机传输效率以及总线的利用率,并且系统中各个节点间能够互相通信,节点的独立性强,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用于输送样本容器,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
至少一个装载系统,所述装载系统用于将样本容器装载到轨道上;
至少一个卸载系统,所述卸载系统用于将样本容器从轨道上移走;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为主节点,每个轨道系统、装载系统和卸载系统分别为一从节点,所述主节点用于接收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向从节点发送控制指令,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
当从节点在发送信息时发生错误,该从节点会强制结束自身当前发送信息的动作,然后重复执行发送信息的动作,直到从节点顺利将信息发送出去;CAN总线记录从节点重复执行发送信息的动作的次数,当该次数达到预设值时,判断该从节点发生故障,将该从节点脱离CAN总线;所述主节点能够获知因故障脱离CAN总线的从节点,并不断通过复位该从节点的CAN控制器,来恢复该从节点的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各包括一板卡,所述板卡上设有一路CAN总线和与所述CAN总线连接的至少两个CAN接口;所述板卡之间通过CAN接口串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包括:
微处理器、总线转换装置、CAN控制器以及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连接在所述CAN控制器和所述CAN总线之间,用于将所述CAN控制器的逻辑电平转换为CAN总线的差分电平;
所述总线转换装置连接在微处理器和所述CAN控制器之间,实现微处理器和CAN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转换装置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地址信息及数据报文并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所述地址信息及数据报文发送到所述CAN控制器上,接收所述CAN控制器中的地址信息及数据报文并进行转换,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转换装置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包括隔离器件,用于隔离电磁干扰及静电干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从节点板卡的微处理器功能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板卡的微处理器具有轨道系统控制功能、试管架装载系统控制功能和试管架卸载系统控制功能,所述主节点根据用户的设置,生成从节点的配置信息,将配置信息通过CAN总线发送给对应的从节点,所述从节点响应该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独立设置,或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装载系统、卸载系统或轨道系统中。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为以下任意一种: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光纤;
所述CAN接口为以下任意一种接口:USB接口、航插接口以及DB9接口;
所述板卡上设有与所述CAN总线连接的三个CAN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4511.8A CN104750057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CN202010796878.6A CN111948993A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4511.8A CN104750057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96878.6A Division CN111948993A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0057A CN104750057A (zh) | 2015-07-01 |
CN104750057B true CN104750057B (zh) | 2020-09-15 |
Family
ID=535899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54511.8A Active CN104750057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CN202010796878.6A Pending CN111948993A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96878.6A Pending CN111948993A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47500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93253B (zh) * | 2017-04-10 | 2019-10-15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换电站换电系统动作异常的处理方法 |
CN108445860B (zh) * | 2018-01-31 | 2021-02-12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诊断设备、诊断请求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01632A (zh) * | 2019-08-27 | 2019-11-26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芯片的可靠性测试系统 |
CN113895904B (zh) * | 2021-11-03 | 2023-08-08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流水线设备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
CN114578072A (zh) * | 2022-05-06 | 2022-06-03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样本分析设备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44553B2 (ja) * | 2002-01-09 | 2009-03-2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生産管理装置及び製品生産方法 |
CN201867627U (zh) * | 2010-10-12 | 2011-06-15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can总线的数控机床故障信号检测系统 |
CN202261354U (zh) * | 2011-09-30 | 2012-05-30 |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数据采集装置的can总线结构 |
CN102722158A (zh) * | 2012-06-22 | 2012-10-10 | 郭欢 |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蔬菜种植大棚监控系统 |
CN103298694A (zh) * | 2011-01-21 | 2013-09-11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在机场内处理行李的方法和行李处理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47967A (en) * | 1997-05-09 | 2000-11-14 | I/O Control Corporation | Fault isolation and recovery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network |
TWI235299B (en) * | 2004-04-22 | 2005-07-01 | Univ Nat Cheng Kung | Method for providing application cluster service with fault-detection and failure-recovery capabilities |
WO2008101394A1 (fr) * | 2007-02-13 | 2008-08-28 | Shan Dong University | Procédé synchrone en temps réel et réseau synchrone reposant sur le standard ethernet |
KR101198724B1 (ko) * | 2007-06-05 | 2012-11-1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캔통신 에러 검출 및 대처방법 |
-
2013
- 2013-12-31 CN CN201310754511.8A patent/CN104750057B/zh active Active
- 2013-12-31 CN CN202010796878.6A patent/CN11194899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44553B2 (ja) * | 2002-01-09 | 2009-03-2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生産管理装置及び製品生産方法 |
CN201867627U (zh) * | 2010-10-12 | 2011-06-15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can总线的数控机床故障信号检测系统 |
CN103298694A (zh) * | 2011-01-21 | 2013-09-11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在机场内处理行李的方法和行李处理系统 |
CN202261354U (zh) * | 2011-09-30 | 2012-05-30 |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数据采集装置的can总线结构 |
CN102722158A (zh) * | 2012-06-22 | 2012-10-10 | 郭欢 |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蔬菜种植大棚监控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48993A (zh) | 2020-11-17 |
CN104750057A (zh) | 2015-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0057B (zh) | 样本处理流水线控制系统 | |
CN201583945U (zh) | 基于fpga的单片机多机串行通信系统 | |
US9639447B2 (en) | Trace data export to remote memory using remotely generated reads | |
CN101964543B (zh) | 一种hvdc换流阀阀基电子设备系统 | |
CN103529804A (zh) | 一种基于EtherCAT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 |
CN110865958B (zh) | 一种基于lrm的综合交换管理模块的设计方法 | |
CN102087334A (zh) | 一种高可靠性数字量采集系统 | |
CN105138495B (zh) | 内嵌微控制器的arinc659总线控制器 | |
CN202735787U (zh) | 一种电力信息机房环境实时监控系统 | |
CN105306352A (zh) |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协议网关装置 | |
TW201423413A (zh) | 匯流排訊號監測裝置及方法 | |
CN101188488B (zh) | 半双工通讯收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2426548A (zh) | 嵌入式系统的调试方法、调试器和调试系统 | |
CN108920373A (zh) | 嵌入式软件调试系统及其方法 | |
TW201424295A (zh) | 匯流排訊號監測裝置及方法 | |
CN104267336A (zh) | 一种基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故障诊断系统 | |
CN113377701B (zh) | 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串口控制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10096002A (zh) | 一种基于canfd总线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105281972B (zh) | 1553b总线的对比采集结构及对比采集方法 | |
CN110209617A (zh) | 一种uart串口ttl电平通信双向物理监听系统及方法 | |
CN105306322A (zh) | 多通讯总线的采集结构 | |
CN104219012A (zh) | 应答器传输模块的emc测试系统与测试方法 | |
CN105720683A (zh) | 一种电力仪表现场总线智能选检装置 | |
CN219179919U (zh) | 一种主从设备的调试系统 | |
CN209845010U (zh) | 多通道通信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