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3524A -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3524A CN104663524A CN201310636888.3A CN201310636888A CN104663524A CN 104663524 A CN104663524 A CN 104663524A CN 201310636888 A CN201310636888 A CN 201310636888A CN 104663524 A CN104663524 A CN 1046635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ond
- breed
- suitable place
- fi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池塘条件、虾种放养前准备、种苗放养、饵料培育、饲养管理、水质调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混养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收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当下,一般的水产养殖都是采用特定区域特定养殖,一个养殖点一般只养殖一种,这样在实际的养殖操作中,需要投资的成本比较高,同时管理起来比较繁琐,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水产品混养技术基本上还是一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养殖效率高,成本投资小,便于管理的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条件:
①、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面积8-15亩,水深1-2米。
②、四周构建防逃墙,墙体为土下20厘米,土上40-50厘米。
③、配备冲水机械和增氧机。
④、设置一面积为1-2亩的暂养池。
(2)、虾种放养前准备:
①、清塘消毒:10月份后,将河蟹捕捞上市或转入暂养池,进行池塘干池清整,保持淤泥10厘米,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②、水草移栽:清塘消毒后10天,水温控制在≥50℃,池塘移植水草。按照2×3米行间距扦插,扦插深度3-5厘米,移栽面积占池塘面积1/2-2/3。
③、培肥水质:虾种放养前10天~20天,每亩水面施发酵有机肥150-200千克。
(3)种苗放养:
①、虾种放养:培肥水质10天~15天,亩放养规规格大小一致3000-4000尾/千克幼虾4千克,带水操作,动作轻快。
②、蟹种放养:选择规格100-150只/千克蟹种,亩放养500-600只,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
③、鱼种放养:在河蟹放养10天后,选择10-15厘米一龄鱼种,亩放15-20尾,操作要轻,鳜鱼于6月上旬,放养7厘米的夏花,亩放养10-15尾,在池内投放规格100克/尾的花白鲢,亩放花鲢10-15尾,白鲢5-10尾,于3月底前放养。
(4)饵料培育:
①、投放螺蛳:清明节时,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50-300千克。
②、饵料鱼培育:3月底亩放性腺发育良好的鲫鱼2-3组,雌雄比例为1:3。
(5)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虾蟹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为主,并加入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
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动物性饵料为体重的8%-12%,每天投喂2次,上午6时-7
时投喂日投饵量30%,下午5时投喂剩余70%。
②、水质调节:
水质需活、嫩、爽。池水溶氧必须≥5毫克/升,pH值保持在7-8.5之间,水体透明度在30-35厘米。6月初水位稳定在1-2米,每月换水2-3次,在高温季节每15-20天施用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10-20千克。
③、水草割茬
保持藻体距水面30厘米。
(6)起捕上市
①、青虾起捕:采用轮捕方式起捕出售,从4月下旬开始捕捞。
②、河蟹起捕:采用地笼等渔具捕捞,10-11月份开始捕捞。
③、鳜鱼起捕:年底干塘时,鱼虾蟹一并同时捕捞。
所述的步骤(2)-②中所移植的水草为伊乐藻。
所述的步骤(5)-①中植物性饲料为豆饼、花生饼,动物性饲料为小鱼、螺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混养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条件:
①、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面积15亩,水深2米。
②、四周构建防逃墙,墙体为土下20厘米,土上50厘米。
③、配备冲水机械和增氧机。
④、设置一面积为2亩的暂养池。
(2)、虾种放养前准备:
①、清塘消毒:10月份后,将河蟹捕捞上市或转入暂养池,进行池塘干池清整,保持淤泥10厘米,每亩用20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②、水草移栽:清塘消毒后10天,水温控制在50℃,池塘移植伊乐藻。按照2米×3米行间距扦插,扦插深度5厘米,移栽面积占池塘面积2/3。
③、培肥水质:虾种放养前20天,每亩水面施发酵有机肥200千克。
(3)种苗放养:
①、虾种放养:培肥水质15天,亩放养规规格大小一致4000尾/千克幼虾4千克,带水操作,动作轻快。
②、蟹种放养:选择规格150只/千克蟹种,亩放养600只,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
③、鱼种放养:在河蟹放养10天后,选择15厘米一龄鱼种,亩放20尾,操作要轻,鳜鱼于6月上旬,放养7厘米的夏花,亩放养15尾,在池内投放规格100克/尾的花白鲢,亩放花鲢15尾,白鲢10尾,于3月底前放养。
(4)饵料培育:
①、投放螺蛳:清明节时,每亩投放鲜活螺蛳300千克。
②、饵料鱼培育:3月底亩放性腺发育良好的鲫鱼3组,雌雄比例为1:3。
(5)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虾蟹的饵料为小鱼、螺蚬为主,并加入豆饼、花生饼,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动物性饵料为体重的12%,每天投喂2次,上午7时投喂日投饵量30%,下午5时投喂剩余70%。
②、水质调节:
水质需活、嫩、爽。池水溶氧必须5毫克/升,pH值保持在7-8.5之间,水体透明度在35厘米。6月初水位稳定在2米,每月换水3次。,在高温季节每20天施用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20千克。
③、水草割茬
保持藻体距水面30厘米。
(6)起捕上市
①、青虾起捕:采用轮捕方式起捕出售,从4月下旬开始捕捞。
②、河蟹起捕:采用地笼等渔具捕捞,10-11月份开始捕捞。
③、鳜鱼起捕:年底干塘时,鱼虾蟹一并同时捕捞。
实施例2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条件:
①、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面积12亩,水深1.5米。
②、四周构建防逃墙,墙体为土下20厘米,土上40-50厘米。
③、配备冲水机械和增氧机。
④、设置一面积为1.5亩的暂养池。
(2)、虾种放养前准备:
①、清塘消毒:10月份后,将河蟹捕捞上市或转入暂养池,进行池塘干池清整,保持淤泥10厘米,每亩用17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②、水草移栽:清塘消毒后10天,水温控制在60℃,池塘移植水草。按照2米×3米行间距扦插,扦插深度4厘米,移栽面积占池塘面积1/2。
③、培肥水质:虾种放养前15天,每亩水面施发酵有机肥170千克。
(3)种苗放养:
①、虾种放养:培肥水质13天,亩放养规规格大小一致3500尾/千克幼虾4千克,带水操作,动作轻快。
②、蟹种放养:选择规格120只/千克蟹种,亩放养550只,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4分钟。
③、鱼种放养:在河蟹放养10天后,选择12厘米一龄鱼种,亩放17尾,操作要轻,鳜鱼于6月上旬,放养7厘米的夏花,亩放养13尾,在池内投放规格100克/尾的花白鲢,亩放花鲢13尾,白鲢8尾,于3月底前放养。
(4)饵料培育:
①、投放螺蛳:清明节时,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70千克。
②、饵料鱼培育:3月底亩放性腺发育良好的鲫鱼2组,雌雄比例为1:3。
(5)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虾蟹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为主,并加入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
日投喂量为体重的4%,动物性饵料为体重的10%,每天投喂2次,上午6时投喂日投饵量30%,下午5时投喂剩余70%。
②、水质调节:
水质需活、嫩、爽。池水溶氧必须≥5毫克/升,pH值保持在7-8.5之间,水体透明度在32厘米。6月初水位稳定在1.5米,每月换水2次,在高温季节每17天施用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15千克。
③、水草割茬
保持藻体距水面30厘米。
(6)起捕上市
①、青虾起捕:采用轮捕方式起捕出售,从4月下旬开始捕捞。
②、河蟹起捕:采用地笼等渔具捕捞,10-11月份开始捕捞。
③、鳜鱼起捕:年底干塘时,鱼虾蟹一并同时捕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条件:
①、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面积8-15亩,水深1-2米;
②、四周构建防逃墙,墙体为土下20厘米,土上40-50厘米;
③、配备冲水机械和增氧机;
④、设置一面积为1-2亩的暂养池;
(2)、虾种放养前准备:
①、清塘消毒:10月份后,将河蟹捕捞上市或转入暂养池,进行池塘干池清整,保持淤泥10厘米,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②、水草移栽:清塘消毒后10天,水温控制在≥50℃,池塘移植水草。按照2×3米行间距扦插,扦插深度3-5厘米,移栽面积占池塘面积1/2-2/3;
③、培肥水质:虾种放养前10天~20天,每亩水面施发酵有机肥150-200千克;
(3)种苗放养:
①、虾种放养:培肥水质10天~15天,亩放养规规格大小一致3000-4000尾/千克幼虾4千克,带水操作,动作轻快;
②、蟹种放养:选择规格100-150只/千克蟹种,亩放养500-600只,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
③、鱼种放养:在河蟹放养10天后,选择10-15厘米一龄鱼种,亩放15-20尾,操作要轻,鳜鱼于6月上旬,放养7厘米的夏花,亩放养10-15尾,在池内投放规格100克/尾的花白鲢,亩放花鲢10-15尾,白鲢5-10尾,于3月底前放养;
(4)饵料培育:
①、投放螺蛳:清明节时,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50-300千克;
②、饵料鱼培育:3月底亩放性腺发育良好的鲫鱼2-3组,雌雄比例为1:3;
(5)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虾蟹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为主,并加入植物性饲料,植 物性饲料
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动物性饵料为体重的8%-12%,每天投喂2次,上午6时-7
时投喂日投饵量30%,下午5时投喂剩余70%;
②、水质调节:
水质需活、嫩、爽。池水溶氧必须≥5毫克/升,pH值保持在7-8.5之间,水体透明度在30-35厘米;6月初水位稳定在1-2米,每月换水2-3次,在高温季节每15-20天施用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10-20千克;
③、水草割茬
保持藻体距水面30厘米;
(6)起捕上市
①、青虾起捕:采用轮捕方式起捕出售,从4月下旬开始捕捞;
②、河蟹起捕:采用地笼等渔具捕捞,10-11月份开始捕捞;
③、鳜鱼起捕:年底干塘时,鱼虾蟹一并同时捕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②中所移植的水草为伊乐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①中植物性饲料为豆饼、花生饼,动物性饲料为小鱼、螺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6888.3A CN104663524A (zh) | 2013-12-02 | 2013-12-02 |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6888.3A CN104663524A (zh) | 2013-12-02 | 2013-12-02 |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3524A true CN104663524A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299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36888.3A Pending CN104663524A (zh) | 2013-12-02 | 2013-12-02 |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63524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5229A (zh) * | 2015-04-10 | 2015-06-17 |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瓣结鱼与河蟹的生态混养方法 |
CN104938381A (zh) * | 2015-06-09 | 2015-09-30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多鳞鱚与对虾低位土塘混养方法 |
CN104957065A (zh) * | 2015-07-07 | 2015-10-0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
CN105360033A (zh) * | 2015-11-24 | 2016-03-02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高效的虾蟹混合养殖方法 |
CN105638518A (zh) * | 2015-12-25 | 2016-06-08 |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蟹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生态虾蟹混养方法 |
CN107279007A (zh) * | 2017-07-27 | 2017-10-24 |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
CN107333688A (zh) * | 2017-08-10 | 2017-11-10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青虾和河蟹的混养方法 |
CN107926792A (zh) * | 2017-11-22 | 2018-04-20 |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 |
-
2013
- 2013-12-02 CN CN201310636888.3A patent/CN10466352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5229A (zh) * | 2015-04-10 | 2015-06-17 |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瓣结鱼与河蟹的生态混养方法 |
CN104705229B (zh) * | 2015-04-10 | 2017-01-11 |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瓣结鱼与河蟹的生态混养方法 |
CN104938381A (zh) * | 2015-06-09 | 2015-09-30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多鳞鱚与对虾低位土塘混养方法 |
CN104957065A (zh) * | 2015-07-07 | 2015-10-0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
CN105360033A (zh) * | 2015-11-24 | 2016-03-02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高效的虾蟹混合养殖方法 |
CN105638518A (zh) * | 2015-12-25 | 2016-06-08 |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蟹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生态虾蟹混养方法 |
CN107279007A (zh) * | 2017-07-27 | 2017-10-24 |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
CN107333688A (zh) * | 2017-08-10 | 2017-11-10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青虾和河蟹的混养方法 |
CN107926792A (zh) * | 2017-11-22 | 2018-04-20 |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09460A (zh) |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 |
CN100403884C (zh) | 河蟹养殖方法 | |
CN103891659B (zh) |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 |
CN104663524A (zh) | 一种蟹、虾、鱼池塘复合养殖方法 | |
CN103444600B (zh) | 两段式青虾高效苗种繁育方法 | |
CN103314897A (zh) | 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高效养殖方法 | |
CN103651212A (zh) | 罗非鱼养殖方法 | |
CN101675729B (zh) | 高原盐碱水域白斑狗鱼养殖及人工繁育方法 | |
CN102919173B (zh) | 一种三季养殖青虾的方法 | |
CN104255601A (zh) | 一种淡水小龙虾养殖方法 | |
CN103875566A (zh) | 一种梭子蟹的池塘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2726328A (zh) | 一种沙塘鳢的养殖方法 | |
CN106954571A (zh) | 小龙虾、河蟹池塘双茬轮养套养加州鲈鱼养殖方法 | |
CN103385190A (zh) | 一种沙塘鳢、螺蛳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 |
CN104521813A (zh) | 一种鲤鱼的养殖方法 | |
CN104285854A (zh) | 一种稻田养殖基围虾的方法 | |
CN101946728B (zh) | 科学利用秋季炮头青虾苗进行高产大规格养殖方法 | |
CN105519475A (zh) | 一种河虾的高产养殖方法 | |
CN109197711B (zh) |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 | |
CN105104252A (zh) | 一种食用河蚌的高产养殖方法 | |
CN104221956A (zh) | 一种防止河蟹虫害、病害发生的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6386607A (zh) | 一种克氏原螯虾分级池塘多茬养殖方法 | |
CN104663527A (zh) | 一种田螺养殖的新型方法 | |
CN104737947A (zh) |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 | |
CN104663526A (zh) |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