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2458B - 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座以及光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座以及光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2458B
CN104662458B CN201380049733.8A CN201380049733A CN104662458B CN 104662458 B CN104662458 B CN 104662458B CN 201380049733 A CN201380049733 A CN 201380049733A CN 104662458 B CN104662458 B CN 104662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described plug
optical coupling
coupl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97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2458A (zh
Inventor
佐藤贤
佐藤贤一
上纲秀树
田中里美
长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w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w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w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w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62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2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4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02B6/3829Bent or angled conn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具备光连接器用的插头(1)和插座(2)的光连接器。在插头(1)的侧面配置有透镜(11)(插头侧光耦合部),所述透镜(11)使在插头(1)保持的光纤(12)内传输的光对插座(2)进行光耦合。而且,在插座(2)的内侧面配置有透镜(21)(插座侧光耦合部),所述透镜(21)使在插座(2)保持的光纤(22)内传输的光对插头(1)进行光耦合。

Description

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座以及光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头-插座式的光连接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积极进行光缆和光连接器的技术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光连接器,在该光连接器中,当将插头插入到光插座(插座)而进行嵌合时,插头的顶端部与组装到容纳插头的光插座的主体(插头容纳部)的内部深处的光元件相向。即,专利文献1的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在光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内部深处与插入到该处的插头的顶端部之间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9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当使用光连接器时,存在尘土、尘埃或者灰尘等异物混入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而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情况。在此,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存在异物进入到位于插头容纳部的内部深处的光元件的附近、通过插入插头而压入该异物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有可能引起光的传输的障碍(光信号的遮断等)、光元件的损伤等状况。
为了避免上述影响,光连接器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在每次插拔插头时对插头和插座进行清洁。此外,在不使用光连接器时还会对插头和插座套上保护帽。但是,对于不具备关于光连接器的基本知识的一般用户而言,采取这些措施过于复杂,因此对于所述用户在室内、室外使用的便携式终端等难以导入光连接器。
鉴于这样的情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连接器具备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和插座。
在所述插头的侧面配置有插头侧光耦合部,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头保持的插头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座进行光耦合。
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配置有插座侧光耦合部,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座保持的插座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头进行光耦合。
细节将后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未嵌合时的具备插头和插座的光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嵌合时的具备插头和插座的光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是示意性地示出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一个例子时的剖面的图。
图4是示出光耦合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光耦合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光耦合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光耦合部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光耦合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光耦合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光耦合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1是从后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一个例子时的示意图。
图12是从后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另一个例子时的示意图。
图13是从上方对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保持有多个光纤和光耦合部时的一个例子进行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4是从后方观察具有图13所示的构造的插头和插座时的示意图。
图15是从上方对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保持有多个光纤和光耦合部时的另一个例子进行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光路变换部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17是示出光路变换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18是示出光路变换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19是示出光路变换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的图。
图20是示出光连接器还进行电信号的传输时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21是示出刮尘器(wipper)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22是示出刮尘器的另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23是从后方观察具有刮尘器的插头的一个例子时的示意图。
图24是从后方观察具有刮尘器的插座的一个例子时的示意图。
图25是从后方观察具有刮尘器的插头的另一个例子时的示意图。
图26是从后方观察具有刮尘器的插座的另一个例子时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插头具备的遮挡器(shutter)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a)对应于从上方观察未插入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b)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c)是从前方观察插头的图。
图28是插头具备的遮挡器的另一个例子的图,(a)是从前方观察的图,(b)是图28(a)的B-B剖视图。
图29A是示出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左方观察未插入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29B是示出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左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29C是示出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是图29B的D-D剖视图。
图29D是示出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对应于从上方观察嵌合时的插头和插座的图。
图29E是示出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是图29D的E-E剖视图。
图29F是示出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一个例子的细节的示意图,是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立体图。
图30是插座具备的遮挡器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图,相当于图29A的C-C剖视图。
图31是示出插座具备的气流产生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a)对应于从上方观察插入后的插头和插座的图,(b)是从后方观察图31(a)的插头和插座时的示意图。
图32是示出插头具备的气流产生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a)对应于从上方观察插入后的插头和插座的图,(b)是从后方观察图32(a)的插头和插座时的示意图,(c)是图32(a)、(b)的插头的另一个例子。
图33是示出插头具备的气流产生机构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a)对应于从上方观察插入后的插头和插座的图,(b)是从后方观察插入后的图33(a)的插头和插座时的示意图,(c)是图33(a)、(b)的插头和插座的另一个例子。
图34是示出组合了插头具备的气流产生机构和插座具备的气流产生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a)对应于从上方观察插入后的插头和插座的图,(b)是从后方观察嵌合时的图34(a)的插头和插座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有时将插头插入到插座的方向称为“前”或“内”、将从插座拔出插头的方向称为“后”,上下左右方向服从各图。此外,词语“垂直”包括“大致垂直”的意思,词语“平行”包括“大致平行”的意思。
(整体结构)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以下,只称为“光连接器”。)具备: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外形的树脂制的插头1;以及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的插座2。插头1具备插入到插座2的内部的先头部、支承部S、缆线保护部U。在插头1的先头部的侧面具备两个透镜(光耦合部)11a(11)、11b(11),并且形成有防拔出用槽R。对于透镜11将后述。此外,对支承部S形成有键K。另一方面,在插座2形成有成为容纳所嵌合的插头1的孔的插头容纳部C。在图1中图示了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另外,在插座2的左外侧面连接有光缆OC。
防拔出用槽R是在插头1的顶端部附近沿着整个周向形成的槽(卡合槽)。当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内部深处附近具备的防拔出卡合部(未图示)在嵌合时卡合在防拔出用槽R时,能够防止插头1的意外的拔出。另外,上述的防拔出卡合部例如能够构成为基本上遍及插头容纳部C的整个周向的板簧。
支承部S是用户把持的构件,保持插头1的主体(支承部S以外的插头1的构成要素)和从插头1向后方延伸的缆线。
缆线保护部U固定于缆线,限制支承部S向后方移动。
键K形成在支承部S的前端面,具有与插座2的键槽H卡合的形状。当插头1与插座2嵌合(参照图2)、键K与键槽H卡合时,插头1相对于插座2的围绕插拔方向(前后方向)的轴的位置被确定。
(光耦合部和光纤)
参照图3,对插头1具备的透镜11(插头侧光耦合部)、光纤12(插头侧光波导单元)以及插座2具备的透镜21(插座侧光耦合部)、光纤22(插座侧光波导单元)进行说明。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3中,插头1具备的透镜11、插头1保持的光纤12只图示有1个。此外,插座2具备的透镜21、插座2保持的光纤22只图示有1个。另外,光纤12、22分别通过形成在插头1内部、插座2内部的孔,并使用粘接剂等相对于插头1和插座2被固定。
透镜11、21对在光纤12内传输的光和在光纤22内传输的光相互进行光耦合。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耦合”是指经由嵌合的插头的光耦合部和插座的光耦合部进行光的传输。透镜11使在光纤12内传输的光有效地光耦合到插座2,透镜21使在光纤22内传输的光有效地光耦合到插头1。通过在光耦合部采用透镜,从而能够提高光耦合的功能。
透镜11、21分别使用粘接剂等相对于插头1、插座2被固定。优选透镜11、21是能够将传输的光变为准直光的透镜。在图3中,透镜11的外表面和插头1的侧面平齐。此外,透镜21的外表面和插座2的内侧面(即,插头容纳部C的表面)平齐。
光纤12的端部可以与透镜11接触,或者为了有效地实现光的传输也可以与透镜11隔开间隙而配置。另外,在图3中,将在大致圆柱状的插头1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光纤12向左方向弯曲,使光纤12的端部与透镜11接触。
光纤22的端部可以与透镜21接触,或者为了有效地实现光的传输也可以与透镜21隔开间隙而配置。另外,虽然在图3中,在插座2的内部光纤22在左右方向上呈直线状配置,但是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是弯曲的形态。
透镜11配置在插头1的侧面(在图3中是左侧面)。此外,透镜21配置在插座2的内侧面,在嵌合时,能够通过键K与键槽H使相对于透镜11围绕轴的位置一致。像这样配置在侧面的结构是现有技术的例子中没有的本发明的最大的特征。另外,透镜11和透镜21在轴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定位通过将插头1的顶端部顶碰到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内部深处而进行。
在现有技术的例子中,采用在插头的顶端部和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内部深处进行光耦合的结构。因而,混入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异物的大部分会蓄积在插头容纳部的内部深处,有时会阻碍光耦合,对光的传输造成极大的影响。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透镜21配置在离开插座2的内部深处的位置且配置在插座2的内侧面。因此,成为离开容易蓄积异物的插座2的内部深处的配置,并且成为异物的侵入方向的插头插拔方向(前后方向)与透镜21的表面正交。因此,与现有技术的例子比较,成为在非嵌合时在透镜表面难以蓄积、附着异物的结构。另一方面,因为在嵌合时透镜11处于离开插座2的内部深处的位置,所以与蓄积在内部深处的异物离开规定的距离。此外,在将插头1插入到插座2时,插头1的先头部的顶端会将混入到插头容纳部C的任意的地方的异物推向深处,因此所述异物将与透镜11、21离开规定的距离。其结果是异物接近透镜11、21的可能性低,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此外,在将插头1从插座2拔出时也是同样的。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的例子那样在进行插头1的插拔时进行光连接器的清洁、保护帽的装卸,即使是不具备关于光连接器的基本知识的用户也可容易地操作。因而,对于在无论室内、室外存在很多灰尘、尘埃等异物的环境下使用的便携式终端等设备能够容易地导入光连接器。
光耦合部能够采取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可以如图4所示,透镜11的外表面位于插头1的侧面内侧而形成凹部,透镜21的外表面位于插座2的内侧面内侧而形成凹部。只要能够充分地实现光耦合,也可以在透镜11与透镜12之间形成间隙。
此外,也可以如图5所示,透镜11的外表面位于插头1的侧面外侧而形成凸部,透镜21的外表面位于插座2的内侧面外侧(插头容纳部C占据的一侧。在图5中为右侧)而形成凸部。根据这样的透镜11、21突出的结构,能够在嵌合时使透镜11、21彼此摩擦,能够可靠地除去附着在透镜11、21的异物。
此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插头1的光耦合部具有保护透镜11的保护部13(插头侧保护部)、插座2的光耦合部具有保护透镜21的保护部23(插座侧保护部)。通过保护部13、23,能够可靠地防止透镜11、21的破损。保护部13、23分别使用粘接剂等相对于插头1、插座2被固定。保护部13、23能够用使光纤12、22内传输的光透射的材料来制作,而且优选用比透镜硬的材料来制作。通过这样,不会由于保护部13、23而阻碍光连接器的光耦合。
也可以是保护部13位于插头1的侧面外侧而形成凸部,保护部23位于插座2的内侧面外侧而形成凸部。根据这样的保护部13、23突出的结构,能够在嵌合时使保护部13、23彼此摩擦,能够可靠地除去附着在保护部13、23的异物。
使光耦合部具有放大从光纤出射的光的直径的功能是非常有用的。在图7中图示了如下的结构,即,插头1具备的作为光耦合部的球透镜111与光纤12的端部隔开间隙进行配置,插座2具备的作为光耦合部的球透镜211与光纤22的端部隔开间隙进行配置。
球透镜111将来自光纤12的芯121的出射光的传播光直径放大至大致透镜的直径,并且使其为准直光。被放大的准直光通过球透镜211聚光到光纤22的芯221。
通过这样的传播光直径的放大,能够放宽光耦合部彼此嵌合时的对准精度。此外,即使在球透镜附着有异物,也能够降低光的传输被该异物遮断的可能性。另外,光纤与透镜(球透镜)的距离、透镜的焦距、形状等可在考虑光纤的NA(Numerical Aperture:数值孔径)的基础上以能够实现所需的传播光直径的方式设计。另外,作为生成准直光的透镜,除了球透镜以外还可以使用物镜等。
另一方面,还能如图8所示,不具备透镜11和透镜21,只由光纤12的端部和光纤22的端部构成光耦合部。也可以是光纤12的端部位于插头1的侧面内侧而形成凹部,光纤22的端部位于插座2的内侧面内侧而形成凹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简化光耦合部的设计,而且能够通过部件数和安装件数的至少任一方的削减来谋求成本的降低。另外,光纤12的端部可以与插头1的侧面平齐或者从插头1的侧面向外侧突出,也可以位于插头1的侧面附近。光纤22的端部可以与插座2的内侧面平齐或者从插座2的内侧面向外侧突出,也可以位于插座2的内侧面附近。
图9示出光耦合部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插头1的光耦合部具备球透镜111(参照图7)、台座部14、两个弹簧15。插座2的光耦合部具备球透镜211(参照图7)、台座部24、两个弹簧25。另外,在图9中图示了保持光纤12、固定在插头1的套管16和保持光纤22、固定在插座2的套管26。
台座部14以使球透镜111的旋转顺畅的方式向左方向(前后方面的垂直方向外侧。插头1的径向外侧)支承球透镜111。在台座部14的中心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孔14a,不会阻碍光耦和。
弹簧15配置在套管16与台座部14之间,向左方向弹性地支承台座部14。
在插头1的侧面形成有成为凸缘的阻挡部(卡定部)L1,该凸缘从作为光纤12用而形成的孔的内壁部端部向该孔的径向内侧延伸。阻挡部L1从左侧(前后方向的垂直方向外侧)卡定球透镜111,防止球透镜111飞出。在未插入插头1时,球透镜111的一部分露出在插头1的侧面的外侧。在插拔插头1时,通过弹簧15的赋能作用,球透镜111的露出的程度会根据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的间隔而变化。而且,球透镜111的一部分会在插座2的内侧面上摩擦而旋转。通过球透镜111的旋转,即使在球透镜111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该异物也会移动到阻挡部L1的位置而最终被除去。
通过球透镜111的旋转,不仅是附着在球透镜111的异物,而且还能够期待除去存在于插头容纳部C内的异物。这是在伴随着球透镜111的旋转,存在于插头容纳部C内的异物附着到球透镜111的情况下实现的。此外,在球透镜111摩擦时可能产生的球透镜111表面上的伤痕不会集中在球透镜111的一个地方而会分散。其结果是,能够大幅抑制光连接器的光传输特性的劣化。此外,即使在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的间隔非常小的情况下,因为弹簧15会收缩,所以球透镜111与插座2接触时的压力也会变小。因此,能够避免因猛烈地插入插头1而可能带来大的伤痕的球透镜111的高压力的摩擦。
阻挡部L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与球透镜111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此外,弹簧15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另外,构成插座2的光耦合部的台座部24及其孔24a、弹簧25与插头1的光耦合部的台座部14、孔14a、弹簧15相同,插座2的光耦合部与插头1的光耦合部同样地发挥功能。此外,插座2的阻挡部L2与插头1的阻挡部L1同样地发挥功能。因此,省略关于插座2的说明。
并不一定需要像在图9中例示的那样在插头1和插座2的双方具备相同的结构。例如,可以只在插座2中应用图9的光耦合部,在插头1中采用在图4、图5、图6、图7中例示的光耦合部的结构。相反,也可以只在插头1中应用图9的光耦合部,在插座2中采用在图4、图5、图6、图7中例示的光耦合部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产生小型化、低成本化的优点。
图10示出图9所示的光耦合部的另一个结构例。插头1的光耦合部具备球透镜111和弹簧15a。插座2的光耦合部具备球透镜211和弹簧25a。
图10的弹簧15a与图9所示的弹簧15不同,与球透镜111隔开(比台座部14的厚度)大的间隔,向左方向弹性地支承套管16。具体地说,将弹簧15a配置在与套管16一体化的作为凸缘发挥功能的阻挡部L1b与将插头1的主体成型而作为凸缘发挥功能的阻挡部17之间,弹性地支承套管16。弹簧15a的直径比套管16的直径大,套管16的端部(虚线显示)插入到弹簧15a的内部。
套管16的另一个端部向左方支承球透镜111。套管16的另一个端部具有使球透镜111的旋转顺畅的曲面,并且在其中心部形成有孔。在该孔的内部深处存在光纤12的端部。
在插头1的侧面形成有与图9的阻挡部L1同样地发挥功能的阻挡部L1a。阻挡部L1a具有使球透镜111的旋转顺畅的曲面。
弹簧15a对球透镜111的作用与图9的弹簧15的作用相同。因为套管16处于弹簧15a的内侧,所以当弹簧15a收缩时,套管16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稳定地移动。在从外部对球透镜111施加压力的情况下,阻挡部L1b会向右方向(前后方向的垂直方向内侧。插头1的径向内侧)移动,弹簧15a会收缩。当摆脱该压力时,通过弹簧15a的赋能作用,阻挡部L1b、套管16以及球透镜111向左方向移动,球透镜111的一部分露出在插头1的侧面的外侧。
根据图10的结构,能够与弹簧15a的收缩状态无关地将球透镜111与光纤12的端部的距离维持在规定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使来自球透镜111的出射光始终为准直光,能够使光传输特性稳定化。
阻挡部L1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0所示的形状,能够以保持卡定功能的方式采取任意的形状。
另外,插座2的弹簧25a、阻挡部L2b、阻挡部27、套管26与插头1的弹簧15a、阻挡部L1b、阻挡部17、套管16相同,插座2的光耦合部与插头1的光耦合部同样地发挥功能。此外,插座2的阻挡部L2a与插头1的阻挡部L1a同样地发挥功能。因此,省略关于插座2的说明。
并不一定需要像在图10中例示的那样在插头1和插座2这两者具备相同的结构。例如,可以只在插座2中应用图10的光耦合部,在插头1中采用在图4、图5、图6、图7中例示的光耦合部的结构。相反,也可以只在插头1中应用图10的光耦合部,在插座2中采用在图4、图5、图6、图7中例示的光耦合部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产生小型化、低成本化的优点。
(关于插头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只要能够唯一地确定插头1的围绕前后方向的轴的位置,无论插头1是何种形状都能够应用。例如,能够像在图11中图示的那样,在至今为止说明的带有键K(参照图1)的圆柱状的插头1的侧面配置透镜11,在插座2的内侧面配置在嵌合时与透镜11相向的透镜21。
此外,能够像在图12中图示的那样,在剖面为梯形的四棱柱状的插头1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配置透镜11,在能够与该插头1嵌合的插座2的内侧面配置在嵌合时与透镜11相向的透镜21。在插头1的形状是剖面为非点对称的柱状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如果插头1的形状是非点对称的柱状,则即使不使用由键K和键槽H构成的键机构,也能够唯一地确定插头1的围绕前后方向的轴的位置。
(关于光传输路径是多个的情况)
在插头和插座保持有多个光纤和光耦合部时,也能应用本发明。参照图13,插头1和插座2具备两个系统的由光纤和光耦合部构成的光传输路径。例如,能够使用光传输路径的一方(例如,由插头1的透镜11a(11)和光纤12a(12)、插座2的透镜21a(21)和光纤22a(22)构成的光传输路径)用于从插头1到插座2的传输,使用另一方(例如,由插头1的透镜11b(11)和光纤12b(12)、插座2的透镜21b(21)和光纤22b(22)构成的光传输路径)用于从插座2到插头1的传输。另外,插头1设为剖面为非点对称的六边形的六棱柱状。此外,即使导入到插头1和插座2的光传输路径只有1个系统(参照图3),也能够使用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技术来实现一芯双向光传输。
参照图14,显然透镜11a配置在插头1的右侧面,透镜11b配置在插头1的左侧面。透镜21a和透镜21b各自配置在与透镜11a和透镜11b相向的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即使减小插头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也能够实现两个系统的光传输路径,因此也能够减小插座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低高度化),能够实现光连接器的小型化。
此外,在图14中图示了将四棱柱状的插头1的上侧的两个角切掉的六边形的形状,插座2与插头1的该形状对应。通过在插头1设置这样的切口,用户不会相对于插座2在上下颠倒等错误的方向误插入插头1。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使透镜11a和透镜21a相向,以及使透镜11b和透镜21b相向。
与图13的情况对照地,也可以如图15所示,构成为两个系统的光传输路径配置在插头1的左侧面。根据这样的结构,从插座2的外侧连接的光收发装置只配置在插座2的单侧(例如,左侧)即可,无需配置在另一侧(例如,右侧)。其结果是,能够使应在光纤22a和光纤22b的顶端(左侧)配备的光收发装置(未图示)的左右方向上的占有区域为大致一半,能够实现安装空间的减少化。
另外,参照图13~图15对插头1进行例示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插座2。
(光路变换部)
对变换从光纤传输的光的光路的光路变换部进行说明。虽然在本说明中对插头1具备光路变换部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插座2具备光路变换部的结构也同样地能够实现。
参照图16,在插头1的内部除了透镜11和光纤12以外还配置有光路变换部18。光路变换部18配置在光纤12的端部与透镜11之间,对从光纤12的端部传输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换而向透镜11传输光。或者,对从透镜11传输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换而向光纤12的端部传输光。
光纤12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从光纤12的端部向前方传输的光通过光路变换部18向左方向前进而向透镜11传输。透镜11对传输的光进行与透镜21的光耦合。对于光路变换部18的具体结构将后述。
通过具备光路变换部18,从而在不像图3所示的那样弯曲光纤12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光路变换而实现透镜11与透镜21的光耦合。一般来说,在不使光纤的光传输特性劣化的情况下减小光纤的曲率半径是困难的。因而,与图3所示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在保持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优点的情况下避免起因于光纤的弯曲的光传输特性的劣化。
进而,因为不用弯曲光纤12,所以能够将插头1整体小型化。因为这对插座2也适用,所以能够将光连接器整体小型化。
此外,在光入射到透镜11时的角度相对于透镜11垂直时,光传输的效率变为最大。此外,上述的角度成为垂直那样的设计会简化光连接器的制造。因而,优选以使光传输的效率成为最大的方式配置光路变换部18。但是,在应优先抑制光耦合部中的反射光的情况下,无需勉强地做成垂直。
光路变换部能够采取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能够如图17所示,使用反射镜18a和光纤18b构成光路变换部18。
反射镜18a相对于前后方向向左侧成45°的角度进行配置。因而,反射镜18a使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光纤12的端部向前方传输的光反射而使其向左方向传输。
光纤18b例如用与光纤12相同的材料制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光纤18b的一端与透镜11连接。由反射镜18a反射的光传输到光纤18b的另一端内。对于在光纤18b中传输的光,通过透镜11和透镜21进行光耦合。
根据图17所示的结构,不仅是光纤12,就连光纤18b也不会弯曲,因此不存在起因于光纤的弯曲的光传输特性的劣化。另外,即使代替反射镜18a而使用棱镜也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
此外,如图18所示采用光波导作为光路变换部18,也能够实现与图17所示的结构能够实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光波导能够由例如ULTEM(注册商标)等塑料成型材料形成。在所述光波导中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向左侧成45°的角度的倾斜面18c。对该倾斜面18c实施了镜面涂敷(粗线显示)。因而,倾斜面18c与图17的反射镜18a同样地发挥功能。
根据图18的结构,与图17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提高光轴对准的精度,并且能够降低插头1的组装成本。另外,从光连接器的制造上的观点出发,优选图18的光路变换部18与插头1的主体或透镜11进行一体形成。
在图19中,作为成型部件F图示了兼有光耦合部的功能的光路变换部。成型部件F用ULTEM等塑料成型材料制成。成型部件F容纳在设置于插头1的主体的孔。参照图19,显然成型部件F的表面的一部分与插头1的所述的孔的表面的一部分抵接,因此容纳在插头1的所述的孔中的成型部件F不能旋转,可靠地进行成型部件F的定位。
成型部件F具备透镜F1、透镜F2以及倾斜面F3。透镜F1与光纤12的端部相向,对从光纤12传输的光进行聚光。透镜F2与插座2的光耦合部(未图示)相向,进行光耦合。倾斜面F3相对于前后方向向左侧成45°的角度。经由透镜F1向前方传输的光由倾斜面F3向左方向反射而到达透镜F2。
ULTEM制的成型部件F的折射率为大约1.6。此外,成型部件F与插头1的所述的孔的间隙由空气构成。因此,即使没有镀覆高反射材料,由倾斜面F3进行的反射也会成为全反射。另外,也可以对倾斜面F3实施镜面涂敷,在该情况下,即使用折射率更小的材料形成成型部件,也能够实现90度光路变换(全反射)功能。
根据图19的结构,光路变换部兼有光耦合部的功能,因此能够削减插头的制造所需的部件件数而谋求简化光连接器的制造工序以及成本的降低。
(光传输与电传输的共用传输)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光连接器具备进行电传输的单元的情况。例如,如在图20中图示的那样,插头1具备电信号布线E1,插座2具备电端子E2。通过在嵌合时电信号布线E1与电端子E2连接,从而能够与光传输一同进行电传输。通过进行电传输,从而能够确保例如不擅长光传输的高效率的电力供给线。虽然在图20中在插头1的侧面以及插座2的内侧面进行电传输,但是也可以在插头1的顶端部进行。
此外,插头1和插座2的形状能够设计为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现有的连接器具有连接互换性。在该情况下,能够对现有的连接器或者现有的缆线使用本发明的光连接器,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插头和插座具备的刮尘器)
参照图21,对插头1具备的刮尘器19(插头侧刮尘器)和插座2具备的刮尘器29(插座侧刮尘器)进行说明。
刮尘器19在插拔插头1时与透镜21的表面接触,在插头1的插拔过程中扫过透镜21的表面。刮尘器19在插头1的侧面中配置在透镜11的前方。但是,只要在插拔插头1时刮尘器19与透镜21接触,就能够将刮尘器19在插头1的周向上配置在任意的位置。通过具备刮尘器19,从而在插拔插头1时会扫过透镜21的表面,因此可取得从透镜21可靠地除去异物的效果。特别是,在透镜11与透镜21不互相摩擦的情况(参照图4)下,可取得很大效果。
刮尘器19能够用例如无纺布、橡胶或者特氟龙(Teflon,注册商标)这样的材料来制作。只要使用这样的材料,就能够容易地安装在插头1的侧面,并且在不损伤透镜21的表面的情况下扫过,因此能够提高光连接器整体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刮尘器29在插拔插头1时与透镜11的表面接触,在插头1的插拔过程中扫过透镜11的表面。刮尘器29在插座2的内侧面中配置在透镜21的后方。但是,只要在插拔插头1时刮尘器29与透镜11接触,就能够将刮尘器29在插头容纳部C的周向上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另外,关于刮尘器29的效果,与刮尘器19相同。
另外,刮尘器无需具备在插头1和插座2的双方,也可以只具备在任一方。
参照图22,当插头1和插座2具备多个(在图22中是两个系統)光传输路径时,能够具备与各透镜(11a、11b、21a、21b)对应的刮尘器(19a(19)、19b(19)、29a(29)、29b(29))。图22所示的结构与对于图13所示的结构具备4个刮尘器的结构相等。
刮尘器19a、19b、29a、29b在插拔插头1时分别与透镜21a、21b、11a、11b的表面接触,在插头1的插拔过程中扫过这些透镜的表面。通过这样的结构,可取得从所有的透镜可靠地除去异物的效果。
图23所示的插头1的结构与图22所示的插头1的结构相等。图24所示的插座2的结构与图22所示的插座2的结构相等。参照图23、图24,可知刮尘器19a、19b、29a、29b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比透镜11a、11b、21a、21b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大。因而,取得刮尘器19a、19b、29a、29b扫过对应的透镜21a、21b、11a、11b的整个表面的效果。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设刮尘器19a、19b、29a、29b各自的尺寸相同,设透镜21a、21b、11a、11b各自的尺寸相同,但是只要取得上述的效果,透镜和刮尘器的尺寸也可以不同。
如图25、图26所示,刮尘器也能够使用于圆柱状的插头1以及与该插头1嵌合的插座2(参照图1)。参照图25,圆柱状的插头1具备的刮尘器19c以能够扫过透镜21的方式设置在透镜11的前方,并且遍及整个周向向径向外侧延伸规定距离。此外,参照图26,与圆柱状的插头1嵌合的插座2具备的刮尘器29c以能够扫过透镜11的方式配置在透镜21的后方,并且遍及整个周向向径向外侧延伸规定距离。通过这样的结构,取得不仅是透镜11、21而且从插头1整体可靠地除去异物的效果。
(插头和插座具备的遮挡器)
参照图27~图30,对在插头1或插座2配置遮挡器31或遮挡器41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1为圆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
在图2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插头1具备遮挡器31(插头侧遮挡器)和弹簧32(插头侧赋能部)。遮挡器31呈圆筒状,插通有插头1,在插头1的侧面滑动。遮挡器31在其后端部具备遍及整个周向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31a。遮挡器31的轴向的长度是在未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31的内侧面能够覆盖透镜11的长度(参照图27(a))。
如图27(c)所示,从防止灰尘、尘埃等异物的侵入的观点出发,遮挡器31的内径与插头1的先头部的直径大致相等。此外,遮挡器31的外径比插座2的开口直径(在图27(c)中用单点划线图示)即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的直径大。
弹簧32是将相对于插头1向后方移动的遮挡器31向前方赋能的单元,插通有插头1,配置在大致圆筒状的支承部S的内侧。弹簧32的前端部始终与遮挡器31的凸缘部31a抵接。弹簧32的后端部始终与在支承部S的内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插头1的台阶部抵接。因而,弹簧32始终将遮挡器31向前方赋能。
在未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31通过弹簧32的赋能作用向前方受力。然而,遮挡器31的凸缘部31a卡定于在支承部S的前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因而,遮挡器31定位在规定的位置,遮挡器31不会从插头1拔出。
如图27(a)所示,在未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31覆盖着透镜11(遮挡器闭状态)。因而,在插头1未插入时,遮挡器31能够抑制异物侵入到透镜11附近、能够避免用户直接用手触碰透镜11等,能够可靠地保护透镜11。
当插头1插入到插座2某个程度时,遮挡器31的前端部与插座2的后面部中的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的周边部分抵接。当进一步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31使弹簧32收缩,并且相对于插头1向后方(插头1的拔出方向)滑动。其结果是,遮挡器31从透镜11的位置离开(遮挡器开状态),透镜11从遮挡器31露出。
如图27(b)所示,在插头1与插座2嵌合时,遮挡器31在相对于插头1可移动的范围内向最后方滑动而被容纳在支承部S的内侧,透镜11与透镜21相向。此外,当从插座2拔出插头1时,通过弹簧32伸长,从而遮挡器31相对于插头1向前方滑动而覆盖透镜11。
如已经叙述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采取将透镜11配置在插头1的侧面、将透镜21配置在插座2的内侧面的结构。因此,能够使插头1的插拔方向与遮挡器31的滑动方向相同。因而,能够实现如下的现有技术没有的优秀的特性,即,与插头1的插拔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联动而使遮挡器31在插头1的插拔方向上滑动,相对于透镜11对遮挡器进行开闭。用户只需进行插头1的插拔这一常规操作,即可兼顾在未插入时关闭遮挡器31而保护透镜11,并且在嵌合时打开遮挡器31而使透镜11、21进行光耦合。其结果是,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的光连接器在插头的顶端部和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内部深处进行光耦合。因此,如果装配遮挡器,则必须构成在与插头的插拔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的遮挡器。其结果是,实现遮挡器的开闭的机构不得不变得复杂,导致成本的增高化和可靠性的降低。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采用在插头1的侧面和插座2的内侧面进行光耦合的结构。因此,能够如上所述地用以所需部件件数少的极简易的构造实现与插头1的插拔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联动的遮挡器31的开闭动作。
如图28所示,作为关于遮挡器31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遮挡器31具备在插头1的插拔过程中与透镜11的表面接触而扫过的刮尘器33(插头侧遮挡器用刮尘器)。刮尘器33呈与圆筒状的遮挡器31中心一致的环状,例如是无纺布即可。刮尘器33例如使用粘接剂贴设在遮挡器31的前端部。刮尘器33的内径比遮挡器31的内径略小。
当将插头1插入到插座2时,遮挡器31相对于插头1向后方滑动。此时,刮尘器33沿着插头1的侧面翻起,因此能够在不妨碍插头1的插入的情况下扫过从遮挡器31露出的透镜11。此外,当将插头1从插座2拔出时,遮挡器31通过弹簧32相对于插头1向前方滑动。此时,刮尘器33沿着插头1的侧面翻起,因此能够在不妨碍插头1的拔出的情况下扫过要被遮挡器31覆盖的透镜11。
因此,通过与插头1的插拔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联动的遮挡器31的开闭动作,刮尘器33扫过透镜11的表面,因此能够从透镜11可靠地除去异物。
此外,图28所示的刮尘器33遍及整个周向贴设在遮挡器31的前端部,因此通过插头1的插拔不仅扫过透镜11,还会扫过插头1的先头部的整个侧面。其结果是,即使不具备对插头1相对于插座2的围绕插拔方向上的轴的位置进行固定的角度固定机构,例如,即使不具备由插头1具备的键和插座2具备的键槽构成的键机构,也能够从透镜11可靠地除去异物。
另外,如果具备键机构等角度固定机构,则也可以将刮尘器33的形状变更为只扫过包含透镜11的表面的插头1的侧面的一部分区域。
另外,插头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状,可以是椭圆柱状,也可以是四方柱状、梯形柱状以及其它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只要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即可。
在图29A~图29F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插座2具备遮挡器41(插座侧遮挡器)和弹簧42(插座侧赋能部)。如图29F所示,遮挡器41呈大致圆柱状,在插座2的内侧面滑动。遮挡器41在其侧面上端部和侧面下端部中具备在轴方向上遍及一部分而分别向上方和下方延伸的凸设部41a。该凸设部41a优选形成在不与透镜21相向的位置(在图29A~图29C中在周向上错开90度进行设置)。遮挡器41的轴方向上的长度是在未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41的侧面能够覆盖透镜21的长度(参照图29A)。另外,优选遮挡器41的轴方向上的长度是覆盖透镜21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长度。
从防止灰尘、尘埃等异物的侵入的观点出发,遮挡器41的直径与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孔径大致相等。
在插座2的内侧面中形成有与遮挡器41的凸设部41a在周向上卡合的凹状的凹设部2a。因为凹设部2a只在轴方向上形成有规定的长度,所以凸设部41a能够在进入到凹设部2a的内部的状态下在轴方向上移动,因而,遮挡器41能够相对于插座2的内侧面在轴方向上滑动。
弹簧42是将相对于插座2向前方移动的遮挡器41向后方赋能的单元,配置在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中。弹簧42的前端部始终与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最深部抵接。弹簧42的后端部与遮挡器41的前端部抵接。因而,弹簧42始终将遮挡器41向后方赋能。
在未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41通过弹簧42的赋能作用而向后方受力。然而,遮挡器41的凸设部41a被卡定在插座2的凹设部2a的后端部。因而,遮挡器41定位在规定的位置,遮挡器41不会从插座2拔出。此外,如图29E所示,凹设部2a(遮挡器41的凸设部41a)配置在与透镜21在轴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通过设为这样的配置,能够兼顾遮挡器41的防拔出功能和嵌合时使透镜11与透镜21接近(相向面以最佳的间隔相向),能够提高光连接器的光耦合效率。
如图29A所示,在未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41覆盖着透镜21(遮挡器闭状态)。因而,遮挡器41能够在未插入插头1时抑制异物侵入到透镜21附近等,能够可靠地保护透镜21。
当插头1插入到插座2某种程度时,插头1的顶端部与遮挡器41的后端部抵接。当进一步插入插头1时,遮挡器41使弹簧42收缩并且向前方(插座内部方向)滑动。其结果是,遮挡器41从透镜21的位置离开(遮挡器开状态),透镜21从遮挡器41露出。
如图29B所示,在嵌合插头1和插座2时,遮挡器41相对于插座2滑动至插头容纳部C的最深部的稍后方,透镜21与透镜11相向。此外,当将插头1从插座2拔出时,通过弹簧42伸长,从而遮挡器41相对于插座2向后方滑动而覆盖透镜21。
如已经叙述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能够使插头1的插拔方向与遮挡器31的滑动方向相同,因此能够实现如下的现有技术没有的优秀的特性,即,与插头1的插拔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联动而使遮挡器41在插头1的插拔方向上滑动,相对于透镜21对遮挡器41进行开闭。用户只需进行插头1的插拔这一常规操作,即可兼顾在未插入时关闭遮挡器41而保护透镜21,并且在嵌合时打开遮挡器41而使透镜11、21进行光耦合。其结果是,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此外,与已经叙述的现有技术的光连接器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能够如上所述地以所需部件件数少的极简易的构造实现与插头1的插拔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联动的遮挡器41的开闭动作。
如图30所示,作为关于遮挡器41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遮挡器41具备在插头1的插拔过程中与透镜21的表面接触而扫过的刮尘器43(插座侧遮挡器用刮尘器)。刮尘器43呈扇形,刮尘器43的顶点与圆柱状的遮挡器41的中心一致。刮尘器43例如是无纺布即可。刮尘器43例如使用粘接剂贴设在遮挡器41的后端部。刮尘器43的半径比遮挡器41的半径略大。
当将插头1插入到插座2时,遮挡器41向前方滑动。此时,刮尘器43沿着插座2的内侧面翻起,因此能够在不妨碍插头1的插入的情况下扫过从遮挡器41露出的透镜21。此外,当将插头1从插座2拔出时,遮挡器41通过弹簧42向后方滑动。此时,刮尘器43沿着插座2的内侧面翻起,因此能够在不妨碍插头1的拔出的情况下扫过被遮挡器41覆盖的透镜21。
因此,通过与插头1的插拔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联动的遮挡器41的开闭动作,刮尘器43扫过透镜21的表面,因此能够从透镜21可靠地除去异物。
另外,插头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状,可以是椭圆柱状,也可以是四方柱状、梯形柱状以及其它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只要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即可。
此外,能够实现由具备遮挡器31的插头1和具备遮挡器41的插座2构成的光连接器而对透镜11、21这两者进行保护。
(插头和插座具备的气流产生机构)
参照图31~图34,对具备用于从光耦合部更可靠地除去异物的气流产生机构的插头1、插座2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1具备的光耦合部是球透镜112,插座2具备的光耦合部是球透镜212。
在图3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插座2在插座2的内侧面中形成有经过球透镜212的露出表面并向轴方向延伸的气流用槽51(插座侧气流用槽)。气流用槽51从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延伸至最深部。然而,只要能发挥后述的通过气流除去异物的功能,也可以不使气流用槽51延伸至最深部。另外,图31(a)、(b)所示的插头1为圆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
如图31(b)所示,优选将气流用槽51的深度即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计为稍微比球透镜212的半径大的长度。而且,优选以使球透镜212的大致右半部分露出在气流用槽51内的方式配置球透镜212。此外,考虑到球透镜212的有效光束路径,优选将气流用槽51的宽度即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计为球透镜212的直径的80%~100%的范围。
如图31(a)所示,当插头1插入到插座2直至插头1即将与插座2嵌合的位置时,在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的气流。在此,因为插头1的直径与插头容纳部C的孔径大致相等,所以除了气流用槽51存在的区域以外,在插入后的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如果需要,只要例如在插头1的侧面或插座2的内侧面遍及大致整个周向设置与刮尘器33、34(参照图28、图30)类似的构件而堵住所述间隙来消除除气流用槽51以外的与外部相通的通气孔即可。此外,也可以通过具备遮挡器31(参照图27)而得到相同的效果。
相对于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原来存在的间隙,如上述那样设计的气流用槽51内的空间足够大。因而,在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的气流集中在气流用槽51中的球透镜212的前侧部分。所述集中的气流以规定的压力在气流用槽51内朝向后方前进,通过球透镜212的表面而从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向外部放出(参照在图31(a)中图示的箭头)。
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其结果是,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因为所述气流仅通过插入插头1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而产生,所以不会要求用户进行特别的操作。
此外,能够在除去异物最有用的即将进行嵌合时这一时机实现插座2内的异物除去。即,能够通过插入插头1这一嵌合插头1与插座2所必需的操作本身,在每次即将进行嵌合之前在最有效的时机,执行对一般用户而言难以清洁的配备在插座2的内侧面的光耦合部的清洁。
像这样只通过设置非常简易的气流通过用的槽就能够实现光耦合部的清洁,这是只有在插头1的侧面和插座2的内侧面具备光耦合部的本发明才具有的特征。关于在插头的顶端部具备光耦合部的现有技术的光连接器,用像这样简化的气流通过用的槽不能有效地控制气流方向,因此不能够利用气流来清洁光耦合部的表面。
在此,只要以使存在于气流用槽51内的球透镜212的露出部分配置在插座2的内侧面内侧(插座2占据的一侧。在图31中为左侧)的方式配置球透镜212即可。换言之,只要以使球透镜212的右侧的顶点部位于比插座2的内侧面在插入到插座2的圆柱状的插头1的径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对存在于气流用槽51内的球透镜212的露出部分进行配置即可(球透镜212从插头1后退)。根据这样的配置,能够在球透镜212的右侧的顶点部与插头1的侧面之间以适当的尺寸确保气流的通道,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更高效地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
此外,通过在插座2的光耦合部中采用球透镜212,从而根据球透镜212的形状,气流的通道变得狭小化。因此,通过球透镜212时的气流的流速与通过球透镜212前后的气流的流速相比会增大。因而,通过球透镜212与插头1的侧面之间的气流能够更猛烈地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
另外,插头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状,可以是椭圆柱状,也可以是四方柱状、梯形柱状以及其它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只要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即可。
此外,气流用槽5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沿前后方向的直线状,也可以是例如螺旋状等其它的形状。
此外,能够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光耦合部并不限定于球透镜,也能够应用例如表面平坦的透镜。
在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插头1在插头1的侧面形成有经过球透镜112的露出表面并向轴方向延伸的气流用槽52(插头侧气流用槽)。气流用槽52从插头1的顶端部延伸至到达支承部S。然而,只要能发挥后述的利用气流除去异物的功能,也可以不使其延伸至到达支承部S。另外,图32(a)、(b)所示的插头1为圆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
如图32(b)所示,优选将气流用槽52的深度即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计为稍微比球透镜112的半径大的长度。而且,优选以使球透镜112的大致左半部分露出在气流用槽52内的方式配置球透镜112。此外,考虑到球透镜112的有效光束路径,优选将气流用槽52的宽度即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计为球透镜112的直径的80%~100%的范围。
如图32(a)所示,当插头1插入到插座2直至插头1即将与插座2嵌合的位置时,在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的气流。在此,与图3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除了气流用槽52存在的区域以外,在插入后的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如果需要,只要例如在插头1的侧面或插座2的内侧面遍及大致整个周向设置与刮尘器33、34(参照图28、图30)类似的构件而堵住所述间隙来消除除气流用槽52以外的与外部相通的通气孔即可。此外,也可以通过具备遮挡器31(参照图27)而得到相同的效果。
相对于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原来存在的间隙,像上述那样设计的气流用槽52内的空间足够大。因而,在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的气流集中在气流用槽52中的球透镜112的前侧部分。所述集中的气流以规定的压力在气流用槽52内朝向后方前进,通过球透镜112的表面而从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向外部放出(参照在图32(a)中图示的箭头)。
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其结果是,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因为所述气流仅通过插入插头1这一用户的常规操作而产生,所以不会要求用户进行特别的操作。
此外,能够在除去异物最有用的即将进行嵌合时这一时机来实现插入到插座2内的插头1的气流用槽52内的异物除去。像这样只通过设置非常简易的气流通过用的槽就能够实现光耦合部的清洁,这是只有在插头1的侧面和插座2的内侧面具备光耦合部的本发明才具有的特征。关于在插头的顶端部具备光耦合部的现有技术的光连接器,用像这样简化的气流通过用的槽不能够有效地控制气流,因此不能够利用气流清洁光耦合部的表面。
在此,只要以使存在于气流用槽52内的球透镜112的露出部分配置在插头1的侧面内侧的方式配置球透镜112即可。换言之,只要以使球透镜112的左侧的顶点部位于比插头1的侧面在圆柱状的插头1的径向内侧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对存在于气流用槽52内的球透镜112的露出部分进行配置即可(球透镜112从插座2后退)。根据这样的配置,能够在球透镜112的左侧的顶点部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以适当的尺寸确保气流的通道,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更高效地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
此外,通过对插头1的光耦合部采用球透镜112,从而根据球透镜112的形状,气流的通道会变得狭小化。因此,通过球透镜112时的气流的流速与通过球透镜112前后的气流的流速相比会增大。因而,通过球透镜112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的气流能够更猛烈地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
另外,插头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状,可以是椭圆柱状,也可以是四方柱状、梯形柱状以及其它柱状。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只要与插头1的形状对应即可。
此外,气流用槽5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沿前后方向的直线状,也可以是例如螺旋状等其它的形状。此外,也可以如图32(c)所示,沿前后方向切掉圆柱状的插头1的一部分,使球透镜112的一部分露出,确保由气流用槽52a构成的气流的通道。
此外,能够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光耦合部并不限定于球透镜,也能够应用例如表面平坦的透镜。
在图3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气流用槽52的插头1是图32所示的插头1的变形例,不是呈圆柱状,而是呈梯形柱状(参照图33(b))。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的形状成为与图33的插头1所呈的梯形柱状对应的形状。因而,由图33的插头1和插座2构成的光连接器100能够实现对插头1相对于插座2的围绕插拔方向上的轴的位置进行固定的角度固定机构。根据插头1的形状和插座2的形状,从开始插入插头1时起直到嵌合时为止的期间,插头1相对于插座2的围绕插拔方向上的轴的位置是确定的。即,通过所述角度固定机构能够固定地保持插头1的周向的插入角度。
只要与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以使存在于气流用槽52内的球透镜112的露出部分配置在插头1的侧面内侧的方式配置球透镜112即可。换言之,只要以使球透镜112的左侧的顶点部位于比插头1的侧面在梯形柱状的插头1的内部侧离开规定距离方式,对存在于气流用槽52内的球透镜112的露出部分进行配置即可。
如图33(a)所示,当插头1插入到插座2直至插头1即将与插座2嵌合的位置时,在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的气流。与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
进而,根据图33,通过光连接器100的角度固定机构,在插入插头1后,插座2的球透镜212被开放到气流用槽52内的空间中。因而,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不仅通过球透镜112的表面,还通过球透镜212的表面,从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向外部放出(参照在图33(a)中图示的箭头)。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不仅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还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其结果是,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换言之,只通过在插头1具备气流用槽52这一个槽的结构,就能够通过插入插头1这一嵌合插头1与插座2所必需的操作本身,在每次即将进行嵌合之前,执行对一般用户而言难以清洁的配备在插座2的内侧面的光耦合部的清洁和配备在插头1的侧面的光耦合部的清洁。
另外,如图33(c)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的键机构作为光连接器100的角度固定机构,即,在插头1具备在周向的右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键53,在插座2具备与键53对应的键槽54。键53在插头1的侧面上从插头1的顶端部起形成至到达支承部S。键槽54在嵌合时能够容纳整个键53。当采用所述键机构、将插头1插入到插座2时,与图33(a)和(b)所示的结构同样地,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不仅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还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
另外,也可以如图31所示,对在插座2具备气流用槽51的实施方式,构成为在插头1和插座2具备所述角度固定机构。由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不仅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还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因而,能够统一实现配备在插座2的内侧面的光耦合部的清洁和配备在插头1的侧面的光耦合部的清洁。
在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插头1具有在图31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气流用槽51,插座2具有在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气流用槽52。此外,与图33(c)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插头1具备从插头1的顶端部起形成至到达支承部S的键53、插座2具备与键53对应的键槽54,从而实现光连接器100的角度固定机构。
如图34(a)所示,当插头1插入到插座2直至插头1即将与插座2嵌合的位置时,在插座2的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的气流。在此,通过键53和键槽54确定插入到插座2的插头1的围绕轴的的位置。因此,在插入插头1后,能够始终使气流用槽51与气流用槽52相向,因此,能够形成气流用槽51与气流用槽52一体化的空间部。
相对于插头1的侧面与插座2的内侧面之间原来存在的间隙,像上所述那样设计的所述空间部足够大。因而,在插头容纳部C内产生的气流集中在气流用槽51中的球透镜212的前侧部分。所述集中的气流以规定的压力在所述空间部内朝向后方前进,通过球透镜112、212的表面而从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向外部放出(参照在图34(a)中图示的箭头)。
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不仅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还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其结果是,能够大幅降低异物对光连接器进行的光的传输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在此,在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如图34(b)所示,以使存在于气流用槽52内的球透镜112的露出部分与存在于气流用槽51内的球透镜212的露出部分在嵌合时接近至微小距离内的方式,将球透镜112配置在插头1的内部,将球透镜212配置在插座2的内部。具体地说,能够以使球透镜112的左侧的顶点部比插头1的外径稍微位于内侧的方式将球透镜112配置在插头1的内部。此外,能够以使球透镜212的右侧的顶点部比插座2的内侧面稍微位于内侧(插座2占据的一侧)的方式将球透镜212配置在插座2的内部。
即使在像上述那样配置球透镜112而几乎堵住插头1的气流用槽52的情况下,在插头1的插入过程中,与气流用槽52部分相向的、设置在插座2的气流用槽51也会作为气流的通道而发挥功能(参照图34(a))。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的异物。
同样地,即使在像上述那样配置球透镜212而几乎堵住插座2的气流用槽51的情况下,在插头1的插入过程中,与气流用槽51部分相向的、设置在插头1的气流用槽52也会作为气流的通道而发挥功能(参照图34(a))。因此,起因于插头1的插入而产生的气流能够吹走而除去附着在球透镜212的异物。
进而,与如图31~图33所示的在插头1或插座2的任一个设置有气流用槽的情况相比较,在插头1和插座2这双方设置有气流用槽51、52的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嵌合时使球透镜112、212彼此接近。一般来说,嵌合时的两个光耦合部间的距离越小,光耦合的效率越提高。因而,根据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使球透镜112、212间的光耦合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对附着在球透镜112、212的异物进行除去的清洁作用直到球透镜112、212彼此即将相向为止都发挥功能,即,直到插头1即将与插座2嵌合为止都发挥功能。因此,能够直到除去异物最有用的即将进行嵌合时这一时机为止除去附着在球透镜112、212的异物。
另外,即使在插座2的气流用槽51不能作为气流的通道而充分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插头1的气流用槽52也能作为气流的通道而发挥功能,可维持除去异物的清洁作用。因而,如图34所示,气流用槽51不需要延伸至插头容纳部C的最深部。进而,与图31~图33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进一步缩短从插头容纳部C的入口部向前方延伸的气流用槽51的距离。更具体地说,气流用槽51只要延伸至球透镜212的稍前方即可。
《其它》
如果考虑光传输特性,优选插头1内的光纤12配置为直线状,但是只要能够将光传输到透镜11等光耦合部,就能够将光纤12弯曲成任意的形状而配置在插头1内。在双芯式的光连接器的情况下,能够配置为使处于一体化的两个插头内的两个光纤交叉而朝向对应的插头的侧面上的光耦合部延伸。根据这样的配置,不怎么需要弯曲光纤,因此能够抑制光传输特性的劣化。另外,同样的情况对于插座2内的光纤22也适用。
在插头1内传输的光朝向透镜11等光耦合部进行传输的情况下,朝向透镜11的光不仅可以相对于透镜11的侧面垂直地入射,也可以倾斜地入射。即,能够以对透镜11的侧面倾斜地入射光的方式配置光纤12或光路变换部18。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实现透镜11与插座2的透镜21的光耦合。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降低光耦合部中的反射光的影响。另外,相同的情况对于插座2的透镜21等光耦合部也适用。
在图2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插头1具备的弹簧32置换为磁铁(插头侧赋能部)。由此,能够通过磁石的赋能作用而不是弹簧32的赋能作用使插头1的遮挡器3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此外,也可以并用弹簧32和所述磁铁。
此外,在图29A~图29F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插座2具备的弹簧42置换为磁铁(插座侧赋能部)。由此,能够通过磁石的赋能作用而不是弹簧42的赋能作用使插头1的遮挡器4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此外,也可以并用弹簧42和所述磁石。
此外,能够实现组合了在图27~图3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遮挡器和在图31~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气流用槽这两者的光连接器。
此外,能够实现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技术进行适当组合的技术。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形状、材质、功能等进行适当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连接器;
1: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头);
2:插座(光连接器用的插座);
11:透镜(插头侧光耦合部);
12:光纤(插头侧光波导单元);
13:保护部(插头侧保护部);
15:弹簧;
18:光路变换部;
19:刮尘器(插头侧刮尘器);
21:透镜(插座侧光耦合部);
22:光纤(插座侧光波导单元);
23:保护部(插座侧保护部);
25:弹簧;
29:刮尘器(插座侧刮尘器):
31:遮挡器(插头侧遮挡器);
32:弹簧(插头侧赋能部);
33:刮尘器(插头侧遮挡器用刮尘器);
41:遮挡器(插座侧遮挡器);
42:弹簧(插座侧赋能部);
43:刮尘器(插座侧遮挡器用刮尘器);
51:气流用槽(插座侧气流用槽);
52:气流用槽(插头侧气流用槽);
111:球透镜;
211:球透镜。

Claims (20)

1.一种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保持有插头侧光波导单元,
在所述插头的侧面配置有插头侧光耦合部,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插座进行光耦合,
所述插头还具有以下至少任一种结构:
具备插头侧刮尘器,所述插头侧刮尘器在所述插头的侧面中在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前方,在插拔所述插头时与所述插座具备的插座侧光耦合部的表面接触;或者
具备:插头侧遮挡器,插通有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头的侧面滑动;以及插头侧赋能部,向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对所述插头侧遮挡器赋能,在未插入所述插头时,所述插头侧遮挡器被所述插头侧赋能部赋能而处于覆盖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位置,在插入所述插头时,所述插头侧遮挡器通过与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入口部的周边抵接而向所述插头的拔出方向滑动而移动到使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露出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头的侧面具有插头侧气流用槽,所述插头侧气流用槽从所述插头的顶端部经过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露出表面向所述插头的拔出方向侧延伸,
起因于将所述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座而在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内产生的气流在所述插头侧气流用槽内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侧遮挡器具备插头侧遮挡器用刮尘器,所述插头侧遮挡器用刮尘器通过在所述插头的侧面滑动而与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表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构成为具有透镜,所述透镜配置在所述插头的侧面,使在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座进行光耦合。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具有:
球透镜,使在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座进行光耦合;以及
弹簧,对所述球透镜向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的垂直方向外侧赋能,
在所述插头的侧面形成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从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的垂直方向外侧卡定所述球透镜,
被所述弹簧向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的垂直方向外侧赋能的所述球透镜被所述卡定部卡定,并且所述球透镜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插头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路变换部,所述光路变换部配置在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与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之间,对从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传输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换而向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传输光,或者对从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传输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换而向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传输光。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路变换部,所述光路变换部配置在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与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之间,对从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传输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换而向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传输光,或者对从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传输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换而向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传输光。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路变换部将从所述插头侧光波导单元的端部出射、与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平行的光的光路变换到与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垂直的方向。
9.一种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保持有至少1个插座侧光波导单元,
所述插座具有插头容纳部,所述插头容纳部具有与容纳的插头的截面尺寸大致相等的孔尺寸,
在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上、在与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和所述插座的高度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相向的至少一侧的面配置有至少1个插座侧光耦合部,所述至少1个插座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至少1个插座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头进行光耦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具备插座侧刮尘器,所述插座侧刮尘器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中在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后方,在插拔所述插头时与所述插头具备的插头侧光耦合部的表面接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具有插座侧气流用槽,所述插座侧气流用槽从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入口部经过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露出表面向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侧延伸,
起因于将所述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座而在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内产生的气流在所述插座侧气流用槽内通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座侧遮挡器,配置在所述插座侧的插头容纳部内,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滑动;以及
插座侧赋能部,向所述插头的拔出方向对所述插座侧遮挡器进行赋能,
在未插入所述插头时,所述插座侧遮挡器被所述插座侧赋能部赋能而处于覆盖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位置,
在插入所述插头时,所述插座侧遮挡器通过与插入的所述插头抵接而向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滑动而移动到使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露出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侧遮挡器具备插座侧遮挡器用刮尘器,所述插座侧遮挡器用刮尘器通过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滑动而与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表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构成为具有透镜,所述透镜配置在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使在所述插座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头进行光耦合。
15.如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具有:
球透镜,使在所述插座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头进行光耦合;以及
弹簧,对所述球透镜向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外侧赋能,
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形成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从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外侧卡定所述球透镜,
被所述弹簧向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外侧赋能的所述球透镜被所述卡定部卡定,并且所述球透镜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插座的内侧面。
16.一种光连接器,具备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头的侧面配置有至少1个插头侧光耦合部,所述至少1个插头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头保持的至少1个插头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座进行光耦合,
在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上、在与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和所述插座的高度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相向的至少一侧的面配置有至少1个插座侧光耦合部,所述至少1个插座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座保持的至少1个插座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头进行光耦合,所述插头容纳部具有与所述插头的截面尺寸大致相等的孔尺寸。
17.一种光连接器,具备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头的侧面配置有至少1个插头侧光耦合部,所述至少1个插头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头保持的至少1个插头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座进行光耦合,
在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配置有至少1个插座侧光耦合部,所述至少1个插座侧光耦合部使在所述插座保持的至少1个插座侧光波导单元内传输的光对所述插头进行光耦合,
所述插头还具有:
插头侧遮挡器,插通有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头的侧面滑动;以及
插头侧赋能部,向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对所述插头侧遮挡器赋能,
在未插入所述插头时,所述插头侧遮挡器被所述插头侧赋能部赋能而处于覆盖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位置,
在插入所述插头时,所述插头侧遮挡器通过与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入口部的周边抵接而向所述插头的拔出方向滑动而移动到使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露出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具备插头侧刮尘器,所述插头侧刮尘器在所述插头的侧面中在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前方,在插拔所述插头时与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表面接触,
所述插座具备插座侧刮尘器,所述插座侧刮尘器在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中在所述插头的插拔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后方,在插拔所述插头时与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表面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连接器具备角度固定机构,所述角度固定机构将所述插头相对于所述插座的围绕插拔方向上的轴的位置固定,
所述光连接器具备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任一种结构:
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头的侧面具有插头侧气流用槽的结构,所述插头侧气流用槽从所述插头的顶端部通过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表面向所述插头的拔出方向侧延伸;以及
所述插座在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具有插座侧气流用槽的结构,所述插座侧气流用槽从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入口部通过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表面向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侧延伸,
起因于将所述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座而在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内产生的气流通过所述插头侧气流用槽和所述插座侧气流用槽的至少任一个的内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连接器具备角度固定机构,所述角度固定机构将所述插头相对于所述插座的围绕插拔方向上的轴的位置固定,
所述光连接器具备以下结构中的至少任一种结构:
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头的侧面具有插头侧气流用槽的结构,所述插头侧气流用槽从所述插头的顶端部通过所述插头侧光耦合部的表面向所述插头的拔出方向侧延伸;以及
所述插座在所述插头容纳部的内侧面具有插座侧气流用槽的结构,所述插座侧气流用槽从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的入口部通过所述插座侧光耦合部的表面向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侧延伸,
起因于将所述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座而在所述插座的插头容纳部内产生的气流通过所述插头侧气流用槽和所述插座侧气流用槽的至少任一个的内部。
CN201380049733.8A 2012-09-28 2013-08-28 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座以及光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2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5624 2012-09-28
JP2012215624 2012-09-28
JP2013085141A JP6278610B2 (ja) 2012-09-28 2013-04-15 光コネクタ用のプラグ、光コネクタ用のジャック、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JP2013-085141 2013-04-15
PCT/JP2013/073037 WO2014050416A1 (ja) 2012-09-28 2013-08-28 光コネクタ用のプラグ、光コネクタ用のジャック、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2458A CN104662458A (zh) 2015-05-27
CN104662458B true CN104662458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38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97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2458B (zh) 2012-09-28 2013-08-28 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座以及光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68687B2 (zh)
JP (1) JP6278610B2 (zh)
CN (1) CN104662458B (zh)
WO (1) WO20140504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8610B2 (ja) * 2012-09-28 2018-02-14 株式会社ヨコオ 光コネクタ用のプラグ、光コネクタ用のジャック、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CN104216069B (zh) * 2014-09-30 2016-06-2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用密封附件及使用该密封附件的光纤连接器
US10310190B2 (en) 2015-11-13 2019-06-04 CommScope Connectivity Belgium BVBA Fiber optic connection system
JP6529178B2 (ja) * 2015-12-17 2019-06-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9791636B1 (en) * 2016-06-24 2017-10-17 Excelitas Technologies Corp. Fiber optic ferrule coupling system
JP7337859B2 (ja) * 2018-06-29 2023-09-0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フェルール
JP6810111B2 (ja) * 2018-08-27 2021-01-0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を連結する光ファイバ連結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連結体
CN116917783A (zh) * 2021-03-02 2023-10-20 索尼奥林巴斯医疗解决方案公司 光连接器和医疗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5805A (en) * 1991-09-12 1996-03-0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for supplying printing plates to a printing machine
CN101398516A (zh) * 2003-04-30 2009-04-01 株式会社藤仓 光收发器及光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63557A (en) 1992-01-16 1993-07-28 Itt Ind Ltd Lens optical fibre connectors
DE59712755D1 (de) * 1996-10-28 2006-12-07 Diamond Sa Stecker für eine optische Steckverbindung
JPH11109189A (ja) 1997-09-29 1999-04-23 Hosiden Corp 光ジャック
EP1050767A3 (de) * 1999-05-04 2003-05-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ische Steckverbindung
JP2001024590A (ja) * 1999-07-12 2001-01-26 Sankosha Corp 光伝送路監視装置
GB0000415D0 (en) * 2000-01-11 2000-03-01 British Aerospace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terfacing embedded optic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US6939057B2 (en) * 2001-08-01 2005-09-0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Optical coupling unit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optical wave guides into an optical coupling unit
JP2004191564A (ja) * 2002-12-10 2004-07-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路変換コネクタ
US20040114875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Randy Mattsen 90 Degree fiber optic board connector
JP4515141B2 (ja) * 2003-04-30 2010-07-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トランシーバ
DE112004003069B4 (de) 2003-04-30 2017-01-19 Fujikura Ltd. Optisches Verbindungsstück
KR20050074743A (ko) * 2004-01-14 2005-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홈네트워크용 수동 소켓 및 플러그
JP2007101571A (ja) * 2005-09-30 2007-04-1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ケーブル及び送受信サブアセンブリ
JP200727199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Nec Corp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TW200821652A (en) * 2006-07-26 2008-05-16 Tomoegawa Co Ltd Optical connecting parts and optical connecting structure
JP2008124590A (ja) * 2006-11-09 2008-05-29 Nissei Electric Co Ltd 同軸ケーブル端末加工品
US8376633B2 (en) * 2007-05-31 2013-02-19 Fujikara Ltd. Optical path changer component,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device
WO2009002557A1 (en) * 2007-06-27 2008-12-31 Gkn Aerospace Services Structures Corporation In-situ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
JP2009276668A (ja) * 2008-05-16 2009-11-26 Tomoegawa Paper Co Ltd 光学接続構造
US7802927B2 (en) * 2008-05-30 2010-09-28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Bent optical fiber couplers and opto-electrical assemblies formed therefrom
US7775725B2 (en) 2008-10-29 2010-08-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ingle-channel expanded beam connector
CN101852898B (zh) * 2009-03-30 2014-03-12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光连接器及使用了光连接器的光纤模块
US8573861B2 (en) * 2009-11-19 2013-11-05 Apple Inc. Audio jacks wi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aths
US8262294B2 (en) * 2010-02-04 2012-09-1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optic dust cap and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multi-fiber optical cables
US8579518B2 (en) * 2010-03-19 2013-11-12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ical receptacles and systems and devices including optical receptacles
US8620122B2 (en) * 2010-09-10 2013-12-31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Low-profil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odule having two generally flat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s that slidingly engage one another
JP2012068535A (ja) * 2010-09-24 2012-04-05 Fujitsu Ltd 多芯光コネクタ
US8734024B2 (en) * 2011-11-28 2014-05-27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couplings having a coded magnetic array, and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the same
TWI509916B (zh) * 2011-12-29 2015-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耦合器
JP6278610B2 (ja) * 2012-09-28 2018-02-14 株式会社ヨコオ 光コネクタ用のプラグ、光コネクタ用のジャック、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US9529162B2 (en) * 2012-10-09 2016-12-2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5805A (en) * 1991-09-12 1996-03-0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for supplying printing plates to a printing machine
CN101398516A (zh) * 2003-04-30 2009-04-01 株式会社藤仓 光收发器及光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0416A1 (ja) 2014-04-03
JP6278610B2 (ja) 2018-02-14
US20150241640A1 (en) 2015-08-27
JP2014081606A (ja) 2014-05-08
CN104662458A (zh) 2015-05-27
US9568687B2 (en) 201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2458B (zh) 光连接器用的插头、光连接器用的插座以及光连接器
ES2906963T3 (es) Conjuntos multipuerto que incluyen características de retención
JP6174088B2 (ja) 光通信コネクタ
US7972067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US6565262B2 (en) Trigger mechanism,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US9500812B2 (en)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onnector
US8262294B2 (en) Fiber optic dust cap and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multi-fiber optical cables
US7695198B1 (en) Latch protection clip for a connector
JP6458093B2 (ja) シャッター部材を備えた光ファイバーアダプター
US11650378B2 (en) Fiber optic adapter and cassette
US9146351B2 (en) Loopback housing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CN104849815A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150285999A1 (en) Optical fiber adapter with shutter member
JP2020134951A (ja) 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防塵部材
US10976502B2 (en) Outdoor rated assembly configured to blind mate opposing fiber optic connectors therein with a safety spring assembly
CN104321675A (zh) 光连接器
JP6114597B2 (ja) シャッター付き光コネクタ
CN104656199B (zh) 具有遮光件的光纤适配器
JP6632646B2 (ja) 光コネクタ用清掃工具、及び、光コネクタ清掃方法
CN106154432A (zh) 一种组装防呆式lc型活动连接器
JP4999068B2 (ja)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
CN105093422A (zh) 光纤连接器
WO2014054357A1 (ja) 光コネクタ用のプラグ、光コネクタ用のジャック、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CN102854571B (zh) 光纤连接器、电缆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468757B (zh) 光纖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