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540A - 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23540A CN104623540A CN201510025359.9A CN201510025359A CN104623540A CN 104623540 A CN104623540 A CN 104623540A CN 201510025359 A CN201510025359 A CN 201510025359A CN 104623540 A CN104623540 A CN 1046235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ain
- radix
- bag
- traditional chine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和缓解各类疼痛的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属中药外用药剂、外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领域,该外用药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羌活15-30份,附片10-20份,防风15-30份,草乌10-20份,独活15-30份,秦芄25-35份,木瓜40-55份,炮甲5-15份,乳香15-30份,鸡血藤40-55份等;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由不漏液却透气性好的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的外袋和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组成。本热敷袋能用于突发性、慢性局部疼痛、刺痛、胀痛、骨质增生痛、风湿痛等,能重复加热使用,使用方便、用药安全,疗效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外用药剂、外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和缓解各类疼痛的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中药外敷治疗领域,采用以下土办法:用纯棉布像纳鞋底一样大小用针密密麻麻的纯手工制作好,厚度1公分左右。晒干或烘干后放在药液中浸泡24小时沥干后,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吹干。后再用透气性很差的蜡光纸或薄膜包裹好备用。使用时用木炭火将浸药的鞋底烘热,放在病人的病痛处进行热敷。由于受热、散热太快,对治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还很费时、费力非常麻烦。近年来,发展了中药热敷袋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1019976A的中国发明专利“治疗骨关关节病症的热敷药袋”,其采用数种中药和原盐组成,采用微波加热或烘烤方式使盐药袋受热,用于关节炎、肩周炎等体外治疗。公开号为CN103893359A的中国发明专利“治疗腰部疾病的中药、药袋及其使用方法”也是采用加热后的干药包袋对患处热敷。干药包袋的分子挥发性能不如液体快,外敷疗效欠佳;且需要借助外部加热装置使药包升温,在处出旅行时不便操作使用。公开号为CN102228578A的中国发明专利“风湿骨质热敷袋及制作方法”,采用药材浸泡米醋的方法得到醋药液,用醋药液与5%的合成盐酸与铁粉反应发热,发热方式操作复杂,成本高,且化学反应会影响药效,使用的次数有限,不经济、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泛用于突发性、慢性局部疼痛、刺痛、胀痛、骨质增生痛、风湿痛等各类疼痛的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镇痛中药热敷袋能重复加热使用,使用方便、疗效好。
本发明提出一种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羌活15-30份,附片10-20份,防风15-30份,草乌10-20份,独活15-30份,秦芄25-35份,木瓜40-55份,炮甲5-15份,乳香15-30份,鸡血藤40-55份,没药15-30份,杜仲40-55份,牛夕40-55份,地骨皮30-40份,桂枝15-30份,郁金25-35份,马钱子10-20份,红花10-20份,川乌10-20份,三七40-55份,黄芪40-55份,酸枣树皮根25-35份,附子20-30份,松节25-35份,葛根15-25;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优选地,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组成:羌活25份,附片15份,防风25份,草乌15份,独活25份,秦芄30份,木瓜50份,炮甲10份,乳香25份,鸡血藤50份,没药25份,杜仲50份,牛夕50份,地骨皮35份,桂枝25份,郁金30份,马钱子15份,红花15份,川乌15份,三七50份,黄芪50份,酸枣树皮根30份,附子25份,松节30份,葛根20份;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由不漏液却透气性好的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的外袋和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
优选地,其外袋由弹性好、耐高温、抗压性高的高分子无纺布橡胶混合材料制成,其上表面为厚的保温面层、下表面为薄的治疗面层,厚的保温面层是在高分子无纺布橡胶混合材料外加粘了一层绒布层。
外袋内装有电热装置、自动加热保护器,该电热装置主要由电阻丝、包裹电阻丝的绝缘密封袋、与外袋及绝缘密封袋均密封连接的通电基座、充电线组成,绝缘密封袋浸没在所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中,直接加热药剂,通电基座上设有加热指示灯。
所述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经2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的药液内仍含有部分细药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的制作方法,采取以下步骤:
(1)第一次蒸煮: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配比备药,按照药∶水∶食盐=600-700∶500∶5的重量份之比混合并拌匀后,用猛火煎开,开后猛火继续煎熬5分钟后即刻离火,将药液过滤后倒入容器备用;
(2)第二次蒸煮:将第一次蒸煮后的药渣加入1000份水,用猛火熬制,待开后用文火熬制30分钟离火,过滤后的药液与第一次蒸煮所得药液混合;
(3)第三次蒸煮:将第二次蒸煮后的药渣加入1800-2100份水,用猛火熬制,待开后猛火继续煎熬20分钟,再用文火煎熬20分钟,再用小火熬制30分钟,过滤后的药液与第一、二次蒸煮所得药液混合;
(4)混药:将以上混合后的药液加热到40-50度,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离火,让其自然冷却,灌装待用。
优选地,所述三次蒸煮的水采用山泉水,均采用陶罐用柴火煎熬,第一、二次蒸煮所得药液采用纱布过滤,第三次蒸煮所得药液采用20目丝网过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的使用方法,采取以下步骤:
(1)将镇痛中药热敷袋加热,使袋内药液温度达到60-75℃;
(2)将袋的薄面直接贴放于病痛处,如果觉得太烫,可隔单层衣物使用,热敷时间为10分钟以上;
(3)在袋离开热敷处或换位使用时,对裸露在外的病痛处要立即用保暖物盖好,防止寒气入侵;
优选地,根据患者情况每天使用所述热敷袋1-2次,在每天使用2次时,每次的间隔时间必须在7小时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到的主要中药材的功效及作用如下:
羌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抗过敏、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静、保肝。
附片:属温里药,性味大辛、大热,有毒。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之功效。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解骨节痛、治一切风湿。
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独活: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
秦芄:行气止痛、解痊舒筋。
木瓜:散瘀血、舒筋活络。
炮甲:消肿散结、破瘀血、搜风活络、除湿祛风、开窍乳。
乳香:散瘀血、止痛、活血。
鸡血藤:活血生血、舒筋活络、养血调经;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
没药: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杜仲:补肚益肾、强筋健骨。
牛夕:活血逐瘀、补益肝肾、利尿通淋。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
桂枝:温径通脉、助阳化气。能抵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改善微循环。
郁金:散瘀血、活血止痛、清心凉血。
马钱子:有大毒、祛风除湿、止痛,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作用。
红花:活血化瘀、润燥滑肠。能扩强血管、抗血栓形成、抗炎镇痛、保肝。
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能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扩血管、降血夺压、抗炎、镇痛、抗菌。
黄芪:补气固表。能增加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酸枣根皮:传统用药、收涩止痛,具有止血、涩精、收湿敛疮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药袋为综合性镇痛外敷药袋,能治疗多种疼痛病症,对病灶可以直接给药,通过药袋的热量所散发出的浓浓药气,慢慢地进入病痛处,病痛处的毛孔经加热后会扩大,再经汗腺将毒、寒气排出,达到治疗效果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减少病人痛苦。本药袋各原料组份科学配伍,能达到消炎、止痛、散瘀、祛湿、排毒、消肿、活血、温径、通络、扩张血管等多种功效。
具体说来,以羌活、独活、酸枣根皮、马钱子、川乌、草乌、秦芄、鸡血藤为君药,起到止痛、祛湿、解毒之功效,辅以木瓜、乳香、没药、牛夕、桂枝、三七、红花七味药入臣药,以通经活络、散瘀血、疗风寒,再配以杜仲、地骨皮、黄芪为佐药,以行气、驱风寒、壮筋骨,配以炮甲一味药能引药扩散,增加疗效,又能佐使软坚散结。
(2)安全可靠。十药九毒,有很多药是不能内服和直接给药外敷的,内服有伤身体,直接外敷有伤皮肤,用药受到限制,而本热敷袋能突破以上限制,使药液以气体分子形式经病痛处的体表毛孔进入皮肤、毛细血管进入体内,直达病灶,局部直接给药,治疗效果好。对比较严重的疼痛病例或慢性炎症病例可配合其它治疗,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同一药袋能重复多次利用,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可采用电加热方式,采用自动加热保护器控制加热温度,使达到最佳治疗温度且避免烫伤;所述装于外袋内药剂经2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的药液留下部分细药渣,利于药效持久,在加热外敷时药汽浓度更高;同一药袋在3-6个月内可复重多次加热使用,节能环保;且便于外出携带。
(4)采用山泉水煎制,山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利于强化药效;而自来水因经过漂白粉等化学成份进行净化处理,该类化学成份会削弱药效,且不利于制成后药液的储存稳定性。
(5)本药袋能治疗以下多种疼痛病症:对突发性、慢性局部疼痛、刺痛、胀痛、腰积劳损、各部位骨质增生、风湿痛、跌打损伤季节性疼痛、颈、腰椎肩旁突出、肩周炎、偏头痛、额头痛、坐骨神精痛、痛风病例、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炎、肺炎、肝炎、咽喉炎、久咳不止、脑萎缩、脑血管硬化、脉管炎、骨关节坏死。另外,对预防感冒,增强体质,解醉酒有非常好的效果。
本发明进行了以下临床验证。
共计各症状治疗案例(637例),用药及疗程(每疗程7天)情况如下:
1、对突发性、慢性局部疼痛、刺痛、胀痛有特效,有的疼痛在用药后数秒钟内即可止痛。对突发性的疼痛、刺痛病例者在用药止痛后必须及时受医确诊。
2、腰积劳损:2-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即止痛。
3、身体各部位骨质增生病例,2个疗程,前一个疗程每天早、晚各一次,隔3天,后一个疗程每天晚上一次即可,即止痛、消肿。
4、身体各部位风湿痛(心脏部位不能使用)、跌打损伤老旧伤、季节性疼痛病例,1-2个疗程,每天早晚各一次,即止痛,跌打损伤老旧伤可长期不复发。
5、颈、腰椎肩旁突出病例:3个疗程。前2个疗程每天早、晚各一次,后一个疗程每天一次,即止痛。颈椎主上肢、腰椎主下肢中,有些颈、腰椎因突出压迫神精,使脑血管、脚部等供血不足产生的疼痛病例,应先热敷疼痛处,再热敷颈、腰部。
6、肩周炎、偏头痛、额头痛、坐骨神精痛、痛风病例:1-2疗程,即止痛。
7、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炎、肺炎、肝炎病例:2个疗程,即痛感明显减轻,配合治疗更佳。
8、咽喉炎、因支气管炎、肺炎久咳不止病例:1个疗程,每天早晚各1次,治疗咽喉炎可有效消炎、明显减轻喉咙痒痛等不适症状。对久咳不止者应先热敷胸椎处,再热敷右前胸,可以止咳,且较长时间不复发。
9、脑萎缩、脑血管硬化、脉管炎、骨关节坏死病例:3个疗程,前2个疗程每天早晚各一次,后期每天1次,痛感明显减轻。脑血管硬化病例者在使用当中,病灶处为有麻木感,无大碍。
10、对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有非常好的效果。用法:每个月的头7天至每月末的前7天,将保健袋加热后放置比较合适的地方,将袜子取下,双脚心放在药袋上进行热敷,药袋下方垫保温物,每晚一次,每月2次即可。
11、解醉酒:将药袋加热后先敷额头10分钟、然后放敷后颈10分钟,出汗,患者便大量出汗并醒酒。
以上需使用2个疗程以上的病例,使用一个疗程后必须隔3天,才能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且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儿童慎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
羌活25份,附片15份,防风25份,草乌15份,独活25份,秦芄30份,木瓜50份,炮甲10份,乳香25份,鸡血藤50份,没药25份,杜仲50份,牛夕50份,地骨皮35份,桂枝25份,郁金30份,马钱子15份,红花15份,川乌15份,三七50份,黄芪50份,酸枣树皮根30份,附子25份,松节30份,葛根20份;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由不漏液却透气性好的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的外袋和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其外袋由弹性好、耐高温、抗压性高的高分子无纺布橡胶混合材料制成,其上表面为厚的保温面层、下表面为薄的治疗面层,厚的保温面层是在高分子无纺布橡胶混合材料外加粘了一层绒布层。外袋内装有电热装置、自动加热保护器,该电热装置主要由电阻丝、包裹电阻丝的绝缘密封袋、与外袋及绝缘密封袋均密封连接的通电基座、充电线组成,绝缘密封袋浸没在所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中,直接加热药剂,通电基座上设有加热指示灯。所述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经2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的药液内仍含有部分细药渣。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的制作方法,采取以下步骤:
(1)第一次蒸煮: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配比备药,按照药∶水∶食盐=600-700∶500∶5的重量份之比混合并拌匀后,用猛火煎开,开后猛火继续煎熬5分钟后即刻离火,将药液过滤后倒入容器备用;
(2)第二次蒸煮:将第一次蒸煮后的药渣加入1000份水,用猛火熬制,待开后用文火熬制30分钟离火,过滤后的药液与第一次蒸煮所得药液混合;
(3)第三次蒸煮:将第二次蒸煮后的药渣加入1800-2100份水,用猛火熬制,待开后猛火继续煎熬20分钟,再用文火煎熬20分钟,再用小火熬制30分钟,过滤后的药液与第一、二次蒸煮所得药液混合;
(4)混药:将以上混合后的药液加热到40-50度,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离火,让其自然冷却,灌装待用。
所述三次蒸煮的水均采用山泉水,均采用陶罐用柴火煎熬,第一、二次蒸煮所得药液采用纱布过滤,第三次蒸煮所得药液采用20目丝网过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的使用方法,采取以下步骤:
(1)将镇痛中药热敷袋加热,使袋内药液温度达到60-75℃;
(2)将袋的薄面直接贴放于病痛处,如果觉得太烫,可隔单层衣物使用,热敷时间为10分钟以上;
(3)在袋离开热敷处或换位使用时,对裸露在外的病痛处要立即用保暖物盖好,防止寒气入侵;
根据患者情况每天使用所述热敷袋1-2次,在每天使用2次时,每次的间隔时间必须在7小时以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包括以的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羌活16份,附片12份,防风16份,草乌12份,独活20份,秦芄22份,木瓜45份,炮甲6份,乳香12份,鸡血藤45份,没药12份,杜仲40份,牛夕45份,地骨皮32份,桂枝16份,郁金28份,马钱子12份,红花12份,川乌12份,三七42份,黄芪42份,酸枣树皮根22份,附子22份,松节22份,葛根16份;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包括以的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羌活28份,附片18份,防风28份,草乌18份,独活28份,秦芄33份,木瓜55份,炮甲14份,乳香28份,鸡血藤52份,没药28份,杜仲52份,牛夕52份,地骨皮38份,桂枝28份,郁金33份,马钱子18份,红花18份,川乌18份,三七53份,黄芪53份,酸枣树皮根33份,附子28份,松节33份,葛根23份;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羌活15-30份,附片10-20份,防风15-30份,草乌10-20份,独活15-30份,秦芄25-35份,木瓜40-55份,炮甲5-15份,乳香15-30份,鸡血藤40-55份,没药15-30份,杜仲40-55份,牛夕40-55份,地骨皮30-40份,桂枝15-30份,郁金25-35份,马钱子10-20份,红花10-20份,川乌10-20份,三七40-55份,黄芪40-55份,酸枣树皮根25-35份,附子20-30份,松节25-35份,葛根15-25;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中药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组成:羌活25份,附片15份,防风25份,草乌15份,独活25份,秦芄30份,木瓜50份,炮甲10份,乳香25份,鸡血藤50份,没药25份,杜仲50份,牛夕50份,地骨皮35份,桂枝25份,郁金30份,马钱子15份,红花15份,川乌15份,三七50份,黄芪50份,酸枣树皮根30份,附子25份,松节30份,葛根20份;将以上各原料药煮水熬制成药剂。
3.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由不漏液却透气性好的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的外袋和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其外袋由弹性好、耐高温、抗压性高的高分子无纺布橡胶混合材料制成,其上表面为厚的保温面层、下表面为薄的治疗面层,厚的保温面层是在高分子无纺布橡胶混合材料外加粘了一层绒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外袋内装有电热装置、自动加热保护器,该电热装置主要由电阻丝、包裹电阻丝的绝缘密封袋、与外袋及绝缘密封袋均密封连接的通电基座、充电线组成,绝缘密封袋浸没在所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中,直接加热药剂,通电基座上设有加热指示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中药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于外袋内的上述镇痛中药外用药剂经2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的药液内仍含有部分细 药渣。
7.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
(1)第一次蒸煮: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配比备药,按照药∶水∶食盐=600-700∶500∶5的重量份之比混合并拌匀后,用猛火煎开,开后猛火继续煎熬5分钟后即刻离火,将药液过滤后倒入容器备用;
(2)第二次蒸煮:将第一次蒸煮后的药渣加入1000份水,用猛火熬制,待开后用文火熬制30分钟离火,过滤后的药液与第一次蒸煮所得药液混合;
(3)第三次蒸煮:将第二次蒸煮后的药渣加入1800-2100份水,用猛火熬制,待开后猛火继续煎熬20分钟,再用文火煎熬20分钟,再用小火熬制30分钟,过滤后的药液与第一、二次蒸煮所得药液混合;
(4)混药:将以上混合后的药液加热到40-50度,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离火,让其自然冷却,灌装待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镇痛中药热敷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蒸煮的水采用山泉水,均采用陶罐用柴火煎熬,第一、二次蒸煮所得药液采用纱布过滤,第三次蒸煮所得药液采用20目丝网过滤。
9.一种镇痛中药热敷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
(1)将镇痛中药热敷袋加热,使袋内药液温度达到60-75℃;
(2)将袋的薄面直接贴放于病痛处,如果着得太烫,可隔单层衣物使用,热敷时间为10分钟以上;
(3)在袋离开热敷处或换位使用时,对裸露在外的病痛处要立即用保暖物盖好,防止寒气入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镇痛中药热敷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患者情况每天使用所述热敷袋1-2次,在每天使用2次时,每次的间隔时间必须在7小时以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25359.9A CN104623540B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25359.9A CN104623540B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23540A true CN104623540A (zh) | 2015-05-20 |
CN104623540B CN104623540B (zh) | 2018-05-01 |
Family
ID=5320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25359.9A Active CN104623540B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2354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8543A (zh) * | 2016-04-29 | 2016-07-13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4374A (zh) * | 2011-07-19 | 2011-12-14 | 刘相敏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48946A (zh) * | 2011-12-25 | 2012-08-29 | 丁雷 | 熥敷热疗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17742A (zh) * | 2012-05-16 | 2013-12-04 | 刘家坤 | 一种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
-
2015
- 2015-01-15 CN CN201510025359.9A patent/CN1046235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4374A (zh) * | 2011-07-19 | 2011-12-14 | 刘相敏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48946A (zh) * | 2011-12-25 | 2012-08-29 | 丁雷 | 熥敷热疗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17742A (zh) * | 2012-05-16 | 2013-12-04 | 刘家坤 | 一种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万于军: "中药汽化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学刊》 * |
余红超: "中药热敷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6例",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8543A (zh) * | 2016-04-29 | 2016-07-13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23540B (zh) | 2018-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78894B (zh)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炎、股骨头无菌坏死和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5894B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 |
CN103055244B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74752A (zh) | 一种治疗骨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
CN106039249A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8848A (zh) | 用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风湿痛的药物乳膏 | |
CN104353019A (zh) | 舒经调脏的中药热敷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90073A (zh) | 一种风寒湿镇痛型中药蜡疗药物 | |
CN106266939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该中药组合物的用于颈腰康复的透皮贴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 |
CN103239701A (zh) | 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薰药配方 | |
CN110522636A (zh) | 一种艾灸贴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039278A (zh) | 治疗冻疮的药膏 | |
CN104547897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099802A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的外用搽剂 | |
CN103251861A (zh) |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623540A (zh) | 镇痛中药外用药剂、镇痛中药热敷袋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 |
CN103638510B (zh) |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70109A (zh) | 一种缓解人体肌肉疼痛的盐包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69672A (zh) | 一种灸疗液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5561270A (zh) | 一种外敷止痛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16825A (zh) | 一种骨科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00294B (zh) | 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 | |
CN104027784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袋中药组合物 | |
CN103463466A (zh) |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肢体痉挛的中药方 | |
CN108096559A (zh)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肌肉劳损和中风后遗症的外用黑膏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