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6121A - 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16121A CN104616121A CN201510090363.3A CN201510090363A CN104616121A CN 104616121 A CN104616121 A CN 104616121A CN 201510090363 A CN201510090363 A CN 201510090363A CN 104616121 A CN104616121 A CN 104616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subsystem
- region
- data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418 data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21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07 volumet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系统包括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故障快速处理子系统、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以及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本发明系统在多源信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区域内电源、电网、用户负荷综合运行监控,多种分布式能源的预测、分析以及调度,实现了对电网的故障快速诊断及处理,实现了对用户的负荷预测、能耗分析、节能管理以及电动汽车的智能调度,并通过综合协调电源、电网、用户负荷之间能量交互,实现了区域能量的合理分配、多元互补,大幅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电网更经济高效的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属于智能化信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当前全球节能减排、能源安全的巨大挑战下,发展智能电网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作为智能电网建设重要环节的配用电领域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程度的提高,在区域电网中,配电业务与用电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信息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等新型元素的出现,配用电领域各类新型业务快速涌现。目前面对这种形势的发展,在区域电网存在以下问题,配电业务和用电业务比较独立,数据共享能力不强,信息互操作能力差,业务系统繁杂,管理部门不一,配电环节和用电环节分开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系统对配用电环节进行一个综合的高效管理,给区域配用电业务应用的开展带来了不便。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未来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建设统一的区域能量管理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来满足区域用户日趋多样化的用电服务需求,满足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新能源新设备的接入与推广应用需求,实现区域供电智能可靠、服务智能互动、能效智能管理,使人们获得更可靠、更高效、更便捷、更清洁的高质量电力,将成为未来的区域电力管控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本发明目前主要适用于国内在建或者已建的智能工业园区,用于园区能量的综合管理。未来随着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输配分离后,将适用于城市级的区域综合配用电协调管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该系统既能满足区域内分布式能源、配电网、用户三者的综合能量管理需求,还能实现三者能量的综合协调调度,保障区域能量的最优化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包括用于对区域能量使用情况实时信息进行综合监测的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用于区域内多种分布式电源分析的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用于区域内负荷总量和可调度容量分析的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用于配电线路故障快速处理的故障快速处理子系统,还包括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和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和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为所述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所述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采用配网级、馈线级、台区级多级控制方法,对区域内包括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用户负荷多个能源对象进行综合协调控制,使能源得到集中合理配置与消纳。
其中,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从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小区、智能楼宇以及工商业用户相应系统和测控装置中抽取各种设备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和图形数据,对抽取到的数据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得到各个能源对象的实时状态数据和运行态势预测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多源信息融合的方式包括分析、提取、整合和挖掘。
其中,所述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根据气象站上传的实时气象数据、下载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提供的光伏电站、风电场运行数据,进行混合数据优化,并利用统计学模型以及云成像技术,建立分布式电源预测模型,得到全网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预测数据和发电计划曲线。
其中,所述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通过分析历史馈线负荷数据以及用电信息采集数据,集群当前负荷数据,结合当前及未来的气象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区域内负荷总量和区域内可调度容量的预测数据;其中,所述未来的气象数据为未来2~10天的气象数据。
其中,所述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包括用能监测、用能分析、用能诊断以及节能管理四个模块,所述用能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各类用户的用能信息、负荷信息、电能质量信息和设备运行信息;所述用能分析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评估功能;所述用能诊断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评估后的节能诊断提醒服务;所述节能管理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诊断后进行节能控制调节。
其中,所述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包括电动汽车电量预警、区域内充电设施信息查询和充电路径择优规划三个模块,所述电动汽车电量预警用于电动汽车处于低电量时发出及时充电的预警信息;所述区域内充电设施信息查询可查询用户所在一定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充电量信息、充电次数信息以及运行状态信息;所述充电路径择优规划用于为电动汽车的充电路径选择合适的路径引导。
其中,所述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包括配网级、馈线级、台区级多级控制方法,在空间尺度上采用基于台区级、馈线级和配网级三级联动的局部就地平衡-区域间互供-整体消纳协调的分布自治、分解协调调度机制;在时间尺度上,建立短期、超短期和准实时三种时间尺度的协调优化控制;台区-馈线-配网之间策略的协调通过可调度容量和优化目标曲线作为媒介实现,空间和时间尺度控制机制的执行通过以可调度容量为基础的上传信息和以优化目标曲线为基础的下传信息间的配合协调,来最终实现台区-馈线-配网级的协调优化。
其中,所述短期指3~5天,所述超短期为1~2天。
其中,所述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中负荷预测包括对冰蓄冷、电储能、地源热泵、蓄热锅炉和水蓄冷可控负荷容量的预测。
其中,所述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是指聚类分析、小波分析、时空分析和BP神经网络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通过对区域内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和用户负荷的集中统一管理及协调控制,实现了区域内能源的集中合理配置与消纳、大幅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电网更经济高效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区域运行监控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4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5 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故障快速处理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6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能耗分析与管理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7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8为本发明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中区域多级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100,包括用于对区域能量使用情况的实时信息进行综合监测的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1,用于区域内多种分布式电源预测和分析的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2,用于区域内包括负荷总量以及可调度容量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及分析的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3,用于配电线路故障快速处理及反演的故障快速处理子系统4,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5,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6和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7;系统外的量测层将采集测量到的相关信号通过通信层(用于信息交互)传输给本发明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100;
如图2所示,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1为其他子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1从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小区、智能楼宇及工商业用户相应系统及测控装置中抽取各种设备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图形数据等,抽取到的数据在分析、提取、整合、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在此基础上完成实时状态感知以及运行态势估计,进而完成区域能量实时信息的综合监测,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1有效提升了区域电网的综合信息化水平;
如图3所示,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2,其根据各环境气象站上传的实时气象数据、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1提供的光伏电站、风电场运行数据,以及下载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混合数据优化,并利用统计学模型以及云成像技术,在分布式电源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实现对全网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预测,并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分布式电源发电能力综合分析,生成详细的发电计划曲线,进而有效指导分布式发电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气象数据,分为气候资料和天气资料,泛指整个气候系统的有关原始资料的集合和加工产品)
如图4所示,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3,负荷预测主要包括对冰蓄冷、电储能、地源热泵、蓄热锅炉、水蓄冷等非常规负荷但属于可控负荷容量的预测,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3通过分析历史馈线负荷数据以及用电信息采集数据,集群当前负荷数据,结合当前及未来的气象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即运用聚类分析、小波分析、时空分析或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区域内负荷总量以及可调度容量的短期、中期、长期预测,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3能够有效支撑区域内的负荷调度;
如图5所示,故障快速处理子系统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和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通过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和研判,快速定位故障,有效明确停电原因,并调取故障点配电接线图,地理信息图以及该区域400V用户群用电信息,从而实现了抢修的快速化、安全化、可视化,缩短了停电时间,并能进行故障反演;
如图6所示,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5,包括用能监测、用能分析、用能诊断以及节能管理四个模块,用能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各类用户的用能信息、负荷信息、电能质量信息和设备运行信息;用能分析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评估功能;用能诊断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评估后的节能诊断提醒服务;节能管理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诊断后进行节能控制调节;
如图7所示,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6,包括电动汽车电量预警、区域内充电设施信息查询和充电路径择优规划三个模块,电动汽车电量预警用于电动汽车处于低电量时发出及时充电的预警信息;区域内充电设施信息查询可查询用户所在一定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充电量信息、充电次数信息以及运行状态信息;充电路径择优规划用于为电动汽车的充电路径选择合适的路径引导;
如图8所示,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7,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1、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2和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3为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7提供数据支撑,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7采用配网级、馈线级、台区级多级控制方法,实现区域内包括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用户负荷等多个能源对象在内的综合协调控制,实现能源的集中合理配置与消纳;在空间尺度上采用基于台区级、馈线级和配网级三级联动的局部就地平衡-区域间互供-整体消纳协调的分布自治、分解协调调度机制;在时间尺度上,建立短期、超短期和准实时三种时间尺度的协调优化控制;台区-馈线-配网之间策略的协调通过可调度容量和优化目标曲线作为媒介实现,空间和时间尺度控制机制的执行通过以可调度容量为基础的上传信息和以优化目标曲线为基础的下传信息间的配合协调,来最终实现台区-馈线-配网级的协调优化。在策略分析与执行的过程中,空间尺度结合时间尺度,首先获取各级短期、超短期和准实时的可调度容量,在综合分析区域电网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制定时间尺度及空间尺度上的优化目标曲线,对各级进行优化目标曲线的下发,在执行优化目标曲线过程中,可调度容量的优化分配结合空间上的各级可调度容量执行。(短期的时间为3~5天,超短期的时间为1~2天)
本发明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在多源信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区域内电源、电网、用户负荷综合运行监控,多种分布式能源的预测、分析以及调度,实现了对电网的故障快速诊断及处理,实现了对用户的负荷预测、能耗分析、节能管理以及电动汽车的智能调度,并通过综合协调电源、电网、用户负荷之间能量交互,实现了区域能量的合理分配、多元互补,本发明系统综合考虑电源、电网、用户三个方面的需求,实现了区域供电智能可靠、服务智能互动、能效智能管理,使人们获得更可靠、更高效、更便捷、更清洁的高质量电力,实用价值极高。
本发明的区域能量是区域内电源、电网和用户负荷的统称。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区域能量使用情况实时信息进行综合监测的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用于区域内多种分布式电源分析的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用于区域内负荷总量和可调度容量分析的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用于配电线路故障快速处理的故障快速处理子系统,还包括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和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和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为所述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所述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采用配网级、馈线级、台区级多级控制方法,对区域内包括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用户负荷多个能源对象进行综合协调控制,使能源得到集中合理配置与消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从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小区、智能楼宇以及工商业用户相应系统和测控装置中抽取各种设备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和图形数据,对抽取到的数据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得到各个能源对象的实时状态数据和运行态势预测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多源信息融合的方式包括分析、提取、整合和挖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电源预测子系统根据气象站上传的实时气象数据、下载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所述区域运行监测子系统提供的光伏电站、风电场运行数据,进行混合数据优化,并利用统计学模型以及云成像技术,建立分布式电源预测模型,得到全网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预测数据和发电计划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通过分析历史馈线负荷数据以及用电信息采集数据,集群当前负荷数据,结合当前及未来的气象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区域内负荷总量和区域内可调度容量的预测数据;其中,所述未来的气象数据为未来2~10天的气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分析及管理子系统包括用能监测、用能分析、用能诊断以及节能管理四个模块,所述用能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各类用户的用能信息、负荷信息、电能质量信息和设备运行信息;所述用能分析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评估功能;所述用能诊断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评估后的节能诊断提醒服务;所述节能管理模块用于为接入用户提供能效诊断后进行节能控制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优化调度子系统包括电动汽车电量预警、区域内充电设施信息查询和充电路径择优规划三个模块,所述电动汽车电量预警用于电动汽车处于低电量时发出及时充电的预警信息;所述区域内充电设施信息查询可查询用户所在一定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充电量信息、充电次数信息以及运行状态信息;所述充电路径择优规划用于为电动汽车的充电路径选择合适的路径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子系统包括配网级、馈线级、台区级的多级控制方法,在空间尺度上采用基于台区级、馈线级和配网级三级联动的局部就地平衡-区域间互供-整体消纳协调的分布自治、分解协调调度机制;在时间尺度上,建立短期、超短期和准实时三种时间尺度的协调优化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期指3~5天,所述超短期为1~2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中负荷预测包括对冰蓄冷、电储能、地源热泵、蓄热锅炉和水蓄冷可控负荷容量的预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集群响应预测分析子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是指聚类分析、小波分析、时空分析和BP神经网络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0363.3A CN104616121B (zh) | 2015-02-28 | 2015-02-28 | 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0363.3A CN104616121B (zh) | 2015-02-28 | 2015-02-28 | 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16121A true CN104616121A (zh) | 2015-05-13 |
CN104616121B CN104616121B (zh) | 2016-12-28 |
Family
ID=5315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90363.3A Active CN104616121B (zh) | 2015-02-28 | 2015-02-28 | 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16121B (zh) |
Cited B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15899A (zh) * | 2015-06-30 | 2015-09-16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特征聚类分析的光伏电站运行状态划分方法 |
CN106300349A (zh) * | 2016-11-05 | 2017-01-04 | 北京普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区域用电智能管理系统 |
CN106447152A (zh) * | 2016-06-21 | 2017-02-22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基于能源中心的电‑气‑热系统协同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06444465A (zh) * | 2016-12-27 | 2017-02-22 | 潘小胜 | 一种供电控制系统 |
CN106600104A (zh) * | 2016-11-07 | 2017-04-26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能效的评估方法 |
CN106949662A (zh) * | 2017-04-28 | 2017-07-14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满足用户刚性冷电需求的区域能源系统设备切换控制方法 |
CN107145986A (zh) * | 2017-05-24 | 2017-09-08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
CN107169625A (zh) * | 2017-04-10 | 2017-09-15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能源区块划分方法及装置 |
CN107180274A (zh) * | 2017-05-09 | 2017-09-19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典型场景选取和优化方法 |
CN108256665A (zh) * | 2017-12-01 | 2018-07-06 | 武汉华信联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站气象综合服务系统及方法 |
CN108572648A (zh) * | 2018-04-24 | 2018-09-25 | 中南大学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电源多源融合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09062956A (zh) * | 2018-06-26 | 2018-12-21 | 湘潭大学 | 一种面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时空特征挖掘方法 |
CN109271473A (zh) * | 2018-09-28 | 2019-01-25 | 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配用电信息管理平台 |
CN109377053A (zh) * | 2018-10-24 | 2019-02-22 | 南京根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区域柔性电力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09377410A (zh) * | 2018-10-09 | 2019-02-22 | 北京亿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能源互联网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
CN110071576A (zh) * | 2019-04-23 | 2019-07-30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区域配电系统和方法 |
CN110544984A (zh) * | 2019-09-05 | 2019-12-0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供用能设备的互动服务系统及互动信息交互方法 |
CN110728393A (zh) * | 2018-07-16 | 2020-01-2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管理的系统及智能用户终端 |
CN110852346A (zh) * | 2019-10-08 | 2020-02-28 | 深圳大学 | 通信设备的能耗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956401A (zh) * | 2019-12-05 | 2020-04-03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及可视化展示平台 |
CN111210170A (zh) * | 2020-04-21 | 2020-05-29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90%用电分布特征指标的环保管控监测及评价方法 |
CN111355230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 |
CN111709597A (zh) * | 2020-04-24 | 2020-09-25 |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电网生产域运营监测系统 |
CN112186762A (zh) * | 2020-10-10 | 2021-01-05 | 山东纳鑫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 |
CN112332457A (zh) * | 2020-10-13 | 2021-02-05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综合监测数据的边云协同处理方法 |
CN112445182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综合能源管控与服务系统 |
CN113054659A (zh) * | 2021-04-16 | 2021-06-2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南县供电公司 | 一种电能智慧配送系统 |
CN113437741A (zh) * | 2021-05-17 | 2021-09-24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船舶多能源供电系统的能量和健康管控系统、方法和船舶 |
CN113489063A (zh) * | 2021-07-01 | 2021-10-08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的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28220A2 (en) * | 2008-09-04 | 2010-03-11 | Nicole Dubrow | Point-of-use energ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
CN104184210A (zh) * | 2014-08-24 | 2014-12-0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适用于园区型微电网的一体化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216358A (zh) * | 2014-07-23 | 2014-12-17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两级能量管理的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 |
-
2015
- 2015-02-28 CN CN201510090363.3A patent/CN104616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28220A2 (en) * | 2008-09-04 | 2010-03-11 | Nicole Dubrow | Point-of-use energ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
CN104216358A (zh) * | 2014-07-23 | 2014-12-17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两级能量管理的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 |
CN104184210A (zh) * | 2014-08-24 | 2014-12-0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适用于园区型微电网的一体化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15899A (zh) * | 2015-06-30 | 2015-09-16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特征聚类分析的光伏电站运行状态划分方法 |
CN106447152A (zh) * | 2016-06-21 | 2017-02-22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基于能源中心的电‑气‑热系统协同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06300349A (zh) * | 2016-11-05 | 2017-01-04 | 北京普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区域用电智能管理系统 |
CN106600104A (zh) * | 2016-11-07 | 2017-04-26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能效的评估方法 |
CN106444465A (zh) * | 2016-12-27 | 2017-02-22 | 潘小胜 | 一种供电控制系统 |
CN107169625A (zh) * | 2017-04-10 | 2017-09-15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能源区块划分方法及装置 |
CN106949662A (zh) * | 2017-04-28 | 2017-07-14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满足用户刚性冷电需求的区域能源系统设备切换控制方法 |
CN106949662B (zh) * | 2017-04-28 | 2019-05-21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满足用户刚性冷电需求的区域能源系统设备切换控制方法 |
CN107180274A (zh) * | 2017-05-09 | 2017-09-19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典型场景选取和优化方法 |
CN107180274B (zh) * | 2017-05-09 | 2020-04-24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典型场景选取和优化方法 |
CN107145986B (zh) * | 2017-05-24 | 2021-02-05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
CN107145986A (zh) * | 2017-05-24 | 2017-09-08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
CN108256665A (zh) * | 2017-12-01 | 2018-07-06 | 武汉华信联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站气象综合服务系统及方法 |
CN108572648A (zh) * | 2018-04-24 | 2018-09-25 | 中南大学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电源多源融合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08572648B (zh) * | 2018-04-24 | 2020-08-25 | 中南大学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电源多源融合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09062956A (zh) * | 2018-06-26 | 2018-12-21 | 湘潭大学 | 一种面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时空特征挖掘方法 |
CN110728393A (zh) * | 2018-07-16 | 2020-01-2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管理的系统及智能用户终端 |
CN109271473A (zh) * | 2018-09-28 | 2019-01-25 | 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配用电信息管理平台 |
CN109377410A (zh) * | 2018-10-09 | 2019-02-22 | 北京亿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能源互联网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
CN109377053A (zh) * | 2018-10-24 | 2019-02-22 | 南京根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区域柔性电力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11355230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 |
CN110071576A (zh) * | 2019-04-23 | 2019-07-30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区域配电系统和方法 |
CN112445182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综合能源管控与服务系统 |
CN110544984A (zh) * | 2019-09-05 | 2019-12-0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供用能设备的互动服务系统及互动信息交互方法 |
CN110852346A (zh) * | 2019-10-08 | 2020-02-28 | 深圳大学 | 通信设备的能耗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956401A (zh) * | 2019-12-05 | 2020-04-03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及可视化展示平台 |
CN111210170A (zh) * | 2020-04-21 | 2020-05-29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90%用电分布特征指标的环保管控监测及评价方法 |
CN111210170B (zh) * | 2020-04-21 | 2020-07-31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90%用电分布特征指标的环保管控监测及评价方法 |
CN111709597A (zh) * | 2020-04-24 | 2020-09-25 |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电网生产域运营监测系统 |
CN112186762A (zh) * | 2020-10-10 | 2021-01-05 | 山东纳鑫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 |
CN112186762B (zh) * | 2020-10-10 | 2021-05-18 | 山东纳鑫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 |
CN112332457A (zh) * | 2020-10-13 | 2021-02-05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综合监测数据的边云协同处理方法 |
CN113054659A (zh) * | 2021-04-16 | 2021-06-2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南县供电公司 | 一种电能智慧配送系统 |
CN113054659B (zh) * | 2021-04-16 | 2022-01-2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南县供电公司 | 一种电能智慧配送系统 |
CN113437741A (zh) * | 2021-05-17 | 2021-09-24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船舶多能源供电系统的能量和健康管控系统、方法和船舶 |
CN113489063A (zh) * | 2021-07-01 | 2021-10-08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的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
CN113489063B (zh) * | 2021-07-01 | 2022-07-15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的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16121B (zh) | 2016-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16121A (zh) | 一种区域能量综合协调管控系统 | |
CN103474991B (zh) | 基于时间尺度的配电网全局优化调度方法 | |
CN103633739B (zh) | 一种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和方法 | |
CN107798441B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电的智能微电网系统 | |
CN110426590A (zh) | 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 | |
CN106096772A (zh) | 基于智能用电的能量与负荷联合管理系统及实现方法 | |
CN113077101A (zh) | 面向能源互联网调配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及方法 | |
CN105553103B (zh) | 一种区域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9858725A (zh) | 集团级水力发电厂群经济运行一体化系统平台架构 | |
CN104201780A (zh) | 用于农电配送台区的负荷数据采集传输分析装置 | |
Cai et al. | Future power grid dispatch and control mode with large-scale clean energy integration in China | |
Yan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tool for urban microgrid optimal energ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
CN102570608B (zh) | 智能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 |
CN114169856A (zh) | 一种综合能源协同管控系统 | |
CN111461567A (zh) | 基于移动物联网的海量分布式新能源低成本管理系统 | |
CN110503238A (zh) | 一种智慧能源多能互补评价可视化实证平台 | |
CN105591469A (zh) | 一种社区微网分布式控制系统 | |
CN111353767A (zh) | 一种土壤修复场站冗余监控管理系统 | |
CN112186785A (zh) | 一种基于台区智能终端的源网荷储平衡系统 | |
Wu et al. |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 |
Liu et al. |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internet of things used in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 |
CN205864065U (zh) | 一种智能微网控制和电能质量监控一体化设备 | |
Xiao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green development idea on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power qua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 |
CN103955761B (zh) | 一种低碳调度信息平台 | |
CN111142486A (zh) | 一种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