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9659A - 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09659A CN104609659A CN201510018814.2A CN201510018814A CN104609659A CN 104609659 A CN104609659 A CN 104609659A CN 201510018814 A CN201510018814 A CN 201510018814A CN 104609659 A CN104609659 A CN 1046096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br
- denitrification tank
- effluent
- denitr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两组或多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两组或多组SBR池,煤化工废水依次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进行串联处理;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进水由煤化工废水、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或SBR池出水组成,SBR池的进水由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或SBR池出水组成;序批式反硝化池采用低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SBR池采用限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泥浓度根据所要处理的煤化工废水的水质条件而定。本发明具有抗水质冲击能力强、有机污染物去除率高、脱氮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煤化工废水是指在各种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包括焦化废水、煤气化废水、煤制油废水、合成氨废水等。该类废水的水质极其复杂,含有酚类、烷烃类、多环芳烃类、杂环类、氨氮等有毒、难降解物质,属于典型的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以某煤气化厂排放的生产废水为例,废水中总酚的含量为4500~7500mg/L,氨氮含量为3000~9000mg/L。诸如此类煤化工废水,即使经过脱酚和蒸氨等物化预处理后,废水的COD含量仍有500~3000mg/L,总酚含量为20~600mg/L,氨氮含量为50~300mg/L,BOD5/COD范围为0.25~0.35。因此,提出煤化工废水生物脱氮的强化技术既重要又十分必要。但是,煤化工废水中的酚、硫氰化物和喹啉等典型污染物都会造成生物脱氮过程难以进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矛盾,一方面是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且污染物毒性大,导致硝化细菌生长缓慢,并极其容易受到有毒污染物的抑制;另一方面是煤化工废水的难降解污染物含量高,造成好氧生物处理所需时间很长,引起菌群结构的变化且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繁殖。
A-O法和A2-O法处理煤化工废水已经取得良好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但是废水中有毒污染物经常引起氨氮去除率大幅度下降,甚至进水氨氮直接穿透整个生物处理工艺。由于受到煤化工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煤质变化以及生产工艺自身波动等因素的影响,A-O法和A2-O很难实现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高效去除。近些年,新兴提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虽然在城市污水和食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已有研究和应用,但是煤化工废水的复杂性和毒性让其特殊的脱氮优势菌群难以适应和生存。SBR法的特殊运行方式能够让同一个生物反应器内具有不断交替的好氧、缺氧和厌氧代谢环境,拥有多样化的生物菌群结构和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及处理有毒难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目前,SBR工艺在煤化工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中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在诸多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中有了实际应用。值得注意的是,SBR工艺在菌群结构和抗冲击负荷能力上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单纯SBR工艺仍无法很好地调和上述矛盾,并且无法克服反硝化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因此,采用合理、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用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脱氮效能是煤化工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以解决硝化细菌易受煤化工废水中有毒污染物的抑制、难降解有机物延时好氧处理与反硝化菌群繁殖的矛盾,以及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煤化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具有良好的脱氮效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两组或多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两组或多组SBR池,煤化工废水依次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进行串联处理。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各SBR池均依次处于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四个阶段。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进水由煤化工废水和出水A组成,所述出水A为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或SBR池出水;所述SBR池的进水由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或SBR池出水组成;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进水中煤化工废水与出水A的体积比为1/5-5/1;所述SBR池的进水中SBR池出水和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的体积比为0-5/1。
序批式反硝化池采用低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SBR池采用限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
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浓度根据所要处理的煤化工废水的水质条件而定。具体是指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1500mg/L,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范围分别为2-20h和5-30h,污泥浓度控制范围分别为2-8g/L和2-8g/L;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500-3000mg/L,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范围分别为5-30h和10-40h,污泥浓度控制范围分别为3-10g/L和3-10g/L。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均为常规构型的生物反应器。
所述煤化工废水指各种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包括焦化废水、煤气化废水、煤制油废水、合成氨等;所述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3000mg/L、总酚浓度为20-600mg/L、氨氮浓度为50-300mg/L、pH为6-9。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和所述SBR池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出水交叉回流方式,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回流水量、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进入SBR池的水量及所述SBR池出水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或SBR池的回流水量皆有水泵控制;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采用低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其中:低氧控制是指控制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内溶解氧范围为0-1.5mg/L,序批式反硝化池的低氧控制通过控制池内曝气量或控制曝气方式或控制搅拌装置得以实现;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的污泥龄控制是指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序批式反硝化池内污泥量的停留时间,序批式反硝化池的污泥龄控制范围为10-50天。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SBR池采用限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其中:限氧控制是指控制所述SBR池内溶解氧范围为0.5-7.0mg/L,SBR池的限氧控制通过控制池内曝气量或控制曝气方式或控制搅拌装置得以实现;SBR池的污泥龄控制是指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SBR池内污泥量的停留时间,SBR池的污泥龄控制范围为5-40天。
上述低氧控制和限氧控制,可以通过控制池内曝气量或控制曝气方式或控制搅拌装置得以实现,其中控制池内曝气量是指调节曝气管阀门或改变风机工作状态进而改变池内曝气量大小;控制曝气方式是指采用间歇曝气或连续曝气;控制搅拌装置是指开启池内搅拌设备,增强池内污泥混合程度及调节溶解氧水平。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在各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端设置一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在各SBR池的出水端设置一SBR池配水井,各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流入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各SBR池的SBR池出水流入所述SBR池配水井;流入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中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经由水泵送至其它序批式反硝化池或SBR池;流入所述SBR池配水井中的SBR池出水直接排出或经由水泵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或其它SBR池。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的序批式反硝化池采用序批运行模式,包括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四个阶段。序批式反硝化池的目标是同步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削减和反硝化脱氮,并不包括氨氮的硝化过程,从而区别于常规SBR池的硝化和反硝化脱氮过程。序批式反硝化池技术原理是借助序批式反应器具有多样化的生物菌群结构和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的优势,利用煤化工废水中酚类等主要污染物对反硝化细菌的抑制作用要小于硝化细菌的原理,通过序批式反应器出水的交叉回流完成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脱氮效果。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的序批式反硝化池需要采用低氧和污泥龄控制,充分发挥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脱氮效率高和难降解有机物分解快的优势。SBR池需要采用限氧和污泥龄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浓度和污泥龄对SBR池内硝化菌群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能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节省能耗的效果。
本发明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中,所述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区别于A-O和A2-O工艺,不需要设污泥回流装置和沉淀池,能够避免水质变化对菌群结构的破坏,保证工艺具有良好的生物菌群结构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以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强化煤化工废水的脱氮效能,同时促进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助于提升SBR工艺在煤化工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特点是借助序批式反应器具有多样化的生物菌群结构和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的优势,利用煤化工废水中酚类等主要污染物对反硝化细菌的抑制作用要小于硝化细菌的原理,通过序批式反应器出水的交叉回流、低氧和污泥龄控制完成序批式反硝化池对煤化工废水的脱氮效果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本发明具有抗水质冲击能力强、有机污染物去除率高、脱氮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即实施例1所用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即实施例2所用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技术方案(即实施例3所用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标号:1-10为废水管线,a、b和c为回流管线,A和B为序批式反硝化池,C和D为SBR池,E为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F为SBR池配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1、煤化工废水首先经过废水管线1(或废水管线9)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水由煤化工废水和序批式反硝化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池的出水组成。待水位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向序批式反硝化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池进水。煤化工废水在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行生化反应,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1.5mg/L,污泥龄范围为10-5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20h,污泥浓度为2-8g/L。待生化反应结束,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的出水经由废水管线2(或废水管线10)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
2、待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处于出水阶段,煤化工废水经过废水管线9(或废水管线1)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部分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出水经由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经回流管线a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其中煤化工废水的进水水量与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出水的回流水量比例范围为1/5-5/1。
3、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的出水经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由废水管线3(或废水管线4)提升至SBR池C和SBR池D,SBR池进水由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SBR池的出水组成,SBR池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5-7.0mg/L,污泥龄范围为5-4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5-30h,污泥浓度为3-10g/L。待生化反应结束,SBR池C(或SBR池D)的出水经由煤化工废水管线5(或废水管线6)流入SBR池配水井F。
4、SBR池C(或SBR池D)的部分出水经SBR池配水井F由回流管线b回流至SBR池D(SBR池C),并与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混合后在SBR池进行生化反应,其中SBR池出水的回流水量与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水量的比例范围为0-5/1。SBR池C(或SBR池D)的剩余出水经废水管线7(或废水管线8)直接排出。
5、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1500mg/L、总酚浓度为20-600mg/L、氨氮浓度为50-300mg/L、pH为6-9,在保持总的水力停留时间相同的前提下,试采用传统SBR工艺及采用上述强化实施方式前后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项目 | COD去除率 | 总酚去除率 | 氨氮去除率 | 总氮去除率 |
传统SBR工艺 | 88%-95% | 90%-99% | 85%-99% | 40%-75% |
本实施例方式 | 90%-99% | 96%-99.9% | 90%-99.9% | 80%-95% |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式对COD、总酚、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明显比SBR工艺的去除率要高,尤其对于总氮的去除率高出近20-40%,出水中污染物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02》,而传统SBR工艺残留的COD和总酚浓度仍未达标,且出水中总氮含量较高。
实施例2: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1、煤化工废水首先经过废水管线1(或废水管线9)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待水位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向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水。序批式反硝化池进水由煤化工废水和SBR池的出水组成。煤化工废水在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行生化反应,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1.5mg/L,污泥龄范围为10-5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5-30h,污泥浓度为2-8g/L。待生化反应结束,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的出水经由废水管线2(或废水管线10)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
2、待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处于出水阶段,煤化工废水经过废水管线9(或废水管线1)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部分SBR池的出水经由SBR池配水井F经回流管线b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池,其中煤化工废水的进水水量与SBR池出水的回流水量比例范围为1/5-5/1。
3、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的出水由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经废水管线3(或废水管线4)提升至SBR池C和SBR池D,SBR池进水为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SBR池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5-7.0mg/L,污泥龄范围为5-4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10-40h,污泥浓度为3-10g/L。待生化反应结束,SBR池C(或SBR池D)的出水经由废水管线5(或废水管线6)流入配水井F。
4、SBR池C(或SBR池D)的部分出水由SBR池配水井F经回流管线b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并与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混合后在SBR池进行生化反应,如上所述。SBR池C和SBR池D的剩余出水经废水管线7和废水管线8直接排出。
5、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500-3000mg/L、总酚浓度为20-600mg/L、氨氮浓度为50-300mg/L、pH为6-9,在保持总的水力停留时间相同的前提下,采用SBR工艺与采用上述强化实施方式前后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项目 | COD去除率 | 总酚去除率 | 氨氮去除率 | 总氮去除率 |
传统SBR工艺 | 85%-95% | 88%-98% | 80%-96% | 30%-60% |
本实施例方式 | 90%-98% | 93%-99.9% | 92%-99.9% | 75%-92% |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式对COD、总酚、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明显比SBR工艺的去除率要高,尤其对于总氮的去除率高出近30%,出水中污染物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02》,而传统SBR工艺残留的COD、氨氮和总酚浓度仍未达标,且出水中总氮含量较高。
实施例3:
下面结合附图3对本发明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1、煤化工废水首先经过废水管线1(或废水管线9)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水由煤化工废水、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出水组成。待水位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向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水。煤化工废水在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进行生化反应,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1.5mg/L,污泥龄范围为10-5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5-30h,污泥浓度为2-8g/L。待生化反应结束,序批式反硝化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池的出水经由废水管线2(或废水管线10)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
2、待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处于出水阶段,煤化工废水经过废水管线9(或废水管线1)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部分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和SBR池的出水分别经由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和SBR池配水井F经回流管线a和回流管线b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其中煤化工废水的进水水量与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和SBR池出水的回流水量之和的体积比为1/5-5/1,两种出水的回流水量体积比为0-5/1。
3、煤化工废水、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和SBR池的出水在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进行生化反应,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1.5mg/L,污泥龄范围为10-4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5-30h,污泥浓度为2-8g/L。待生化反应结束,序批式反硝化池B(或序批式反硝化池A)的出水经由废水管线10(或废水管线2)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
4、序批式反硝化池A(或序批式反硝化池B)的剩余出水经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E由废水管线3(或废水管线4)提升至SBR池C和SBR池D,SBR池进水由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SBR池的出水组成,SBR池控制溶解氧范围为0.5-7.0mg/L,污泥龄范围为5-4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10-40h,污泥浓度为3-10g/L。待生化反应结束,SBR池C和SBR池D的出水经由废水管线5和废水管线6流入SBR池配水井F。
5、SBR池C(或SBR池D)的一部分出水经SBR池配水井F由回流管线c回流至SBR池D(SBR池C),并与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混合后在SBR池进行生化反应,其中SBR池出水的回流水量与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水量的比例范围为0-5/1。SBR池C(或SBR池D)的一部分出水由SBR池配水井F经回流管线b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并与煤化工废水和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混合后在序批式反硝化池进行生化反应,如上所述。SBR池C和SBR池D的剩余出水经废水管线7和废水管线8直接排出。
6、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500-3000mg/L、总酚浓度为20-600mg/L、氨氮浓度为50-300mg/L、pH为6-9,在保持总的水力停留时间相同的前提下,采用传统SBR工艺及采用上述强化实施方式前后的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项目 | COD去除率 | 总酚去除率 | 氨氮去除率 | 总氮去除率 |
SBR工艺 | 85%-95% | 88%-98% | 80%-96% | 30%-60% |
实施方式3 | 88%-99% | 92%-99.9% | 89%-99.9% | 70%-90% |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式对COD、总酚、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明显比SBR工艺的去除率要高,尤其对于总氮的去除率高出近30%,出水中污染物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02》,而传统SBR工艺残留的COD、氨氮和总酚浓度仍未达标,且出水中总氮含量较高。
Claims (9)
1.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两组或多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两组或多组SBR池,煤化工废水依次流入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进行串联处理,即所述煤化工废水经由序批式反硝化池处理后获得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再经SBR池进行处理;各序批式反硝化池和各SBR池均依次处于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四个阶段;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进水由煤化工废水和出水A组成,所述出水A为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或SBR池出水;所述SBR池的进水由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和/或SBR池出水组成;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采用低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所述SBR池采用限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和所述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泥浓度根据所要处理的煤化工废水的水质条件而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3000mg/L、总酚浓度为20-600mg/L、氨氮浓度为50-300mg/L、pH为6-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和所述SBR池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出水交叉回流方式,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回流水量、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进入SBR池的水量及所述SBR池出水回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或SBR池的回流水量皆由水泵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的进水中煤化工废水与出水A的体积比为1/5-5/1;所述SBR池的进水中SBR池出水和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的体积比为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采用低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其中:
所述低氧控制是指控制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内溶解氧范围为0-1.5mg/L,序批式反硝化池的低氧控制通过控制池内曝气量或控制曝气方式或控制搅拌装置得以实现;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的污泥龄控制是指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序批式反硝化池内污泥量的停留时间,序批式反硝化池的污泥龄控制范围为10-5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BR池采用限氧控制和污泥龄控制,其中:
所述限氧控制是指控制所述SBR池内溶解氧范围为0.5-7.0mg/L,SBR池的限氧控制通过控制池内曝气量或控制曝气方式或控制搅拌装置得以实现;
SBR池的污泥龄控制是指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SBR池内污泥量的停留时间,SBR池的污泥龄控制范围为5-40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池内曝气量是指调节曝气管阀门或改变风机工作状态进而改变池内曝气量大小;
控制曝气方式是指采用间歇曝气或连续曝气;
控制搅拌装置是指开启池内搅拌设备,增强池内污泥混合程度及调节溶解氧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浓度根据所要处理的煤化工废水的水质条件而定,是指: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1500mg/L,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范围分别为2-20h和5-30h,污泥浓度控制范围分别为2-8g/L和2-8g/L;当煤化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500-3000mg/L,序批式反硝化池和SBR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范围分别为5-30h和10-40h,污泥浓度控制范围分别为3-10g/L和3-10g/L。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各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出水端设置一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在各SBR池的出水端设置一SBR池配水井,各序批式反硝化池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流入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各SBR池的SBR池出水流入所述SBR池配水井;流入所述序批式反硝化池配水井中的序批式反硝化池出水经由水泵送至其它序批式反硝化池或SBR池;流入所述SBR池配水井中的SBR池出水直接排出或经由水泵送至序批式反硝化池或其它SBR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8814.2A CN104609659B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8814.2A CN104609659B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9659A true CN104609659A (zh) | 2015-05-13 |
CN104609659B CN104609659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314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8814.2A Active CN104609659B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0965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1030A (zh) * | 2015-12-19 | 2016-05-25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循环序批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CN109574213A (zh) * | 2018-12-25 | 2019-04-05 |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强化sbr工艺池处理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
CN113620429A (zh) * | 2021-08-30 | 2021-11-09 | 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食品废水用于污水处理碳源补充工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53479B1 (ko) * | 2004-01-16 | 2004-10-15 | (주)워러모드 | 오·폐수에서 질소와 인을 제거하는 a-sbr 장치 |
CN1539768A (zh) * | 2003-11-04 | 2004-10-27 | 广州大学 | 反硝化除磷脱氮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
CN2711156Y (zh) * | 2004-03-19 | 2005-07-20 | 北京工业大学 | 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并脱氮的两段sbr工艺装置 |
CN102674537A (zh) * | 2012-04-13 | 2012-09-19 | 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脱氮的逆序sbr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CN103601341A (zh) * | 2013-11-22 | 2014-02-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sbr+sbbr城市污水高效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556605A (zh) * | 2013-10-20 | 2015-04-29 | 侯双成 | 一种新的双泥法脱氮除磷工艺 |
-
2015
- 2015-01-14 CN CN201510018814.2A patent/CN1046096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9768A (zh) * | 2003-11-04 | 2004-10-27 | 广州大学 | 反硝化除磷脱氮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
KR100453479B1 (ko) * | 2004-01-16 | 2004-10-15 | (주)워러모드 | 오·폐수에서 질소와 인을 제거하는 a-sbr 장치 |
CN2711156Y (zh) * | 2004-03-19 | 2005-07-20 | 北京工业大学 | 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并脱氮的两段sbr工艺装置 |
CN102674537A (zh) * | 2012-04-13 | 2012-09-19 | 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脱氮的逆序sbr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CN104556605A (zh) * | 2013-10-20 | 2015-04-29 | 侯双成 | 一种新的双泥法脱氮除磷工艺 |
CN103601341A (zh) * | 2013-11-22 | 2014-02-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sbr+sbbr城市污水高效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成官文: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 31 January 2013 * |
杨庆 彭永臻: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原理与应用》", 30 June 2010 * |
王小文: "《水污染控制工程》", 31 August 2002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1030A (zh) * | 2015-12-19 | 2016-05-25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循环序批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CN105601030B (zh) * | 2015-12-19 | 2018-09-11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循环序批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CN109574213A (zh) * | 2018-12-25 | 2019-04-05 |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强化sbr工艺池处理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
WO2020133553A1 (zh) * | 2018-12-25 | 2020-07-02 |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强化sbr工艺池处理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
CN109574213B (zh) * | 2018-12-25 | 2021-12-28 |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强化sbr工艺池处理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
CN113620429A (zh) * | 2021-08-30 | 2021-11-09 | 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食品废水用于污水处理碳源补充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9659B (zh)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0572B (zh) | 一种碳源吸附/硝化/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9721158B (zh) | 半短程硝化/双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4986923A (zh) | 一种基于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多级a/o生物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2826710B (zh) | 一种高盐分高氨氮制药污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 | |
CN113200600B (zh) | 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氨氮有机物废水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6032295A (zh) | 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方法 | |
CN110759593A (zh) | 一种分段进水多级a/o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 | |
CN112919627A (zh) | 一种利用铁碳材料快速启动自养型氨氧化的方法 | |
CN112250185B (zh) | 一种连续流城市污水aoao自富集厌氧氨氧化实现自养与异养耦合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 |
CN114180715A (zh) | 连续流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强化菌群富集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0349810C (zh) | A2n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683646A (zh) | 一种皮革废水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工艺 | |
CN110759604B (zh) | 一种低碳源污水两级sbr串联高效生物脱氮方法 | |
WO2020133553A1 (zh) | 一种强化sbr工艺池处理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 |
CN102225828B (zh) | 一种化肥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方法 | |
CN101805101A (zh) | 一种好氧处理高盐味精废水的方法 | |
CN104609659A (zh) | 一种强化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脱氮效能的方法 | |
CN108558008B (zh) | 连续流cs-baf-deamox耦合污泥发酵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5800873A (zh) | 一种用自养脱氮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 | |
CN115745178A (zh) | 一种复合颗粒污泥系统实现同步好氧缺氧脱氮除磷的方法 | |
CN210559910U (zh) | 污水仿自然净化系统 | |
CN209210485U (zh) | 一种节能降耗短程硝化同步反硝化除磷装置 | |
CN114735808A (zh) | 一种快速启动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方法 | |
CN108975607B (zh) | 一种以snad为核心技术耦合处理污泥消化液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方法 | |
CN221460084U (zh) | 一种dmf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