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8060A -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08060A CN104608060A CN201510081492.6A CN201510081492A CN104608060A CN 104608060 A CN104608060 A CN 104608060A CN 201510081492 A CN201510081492 A CN 201510081492A CN 104608060 A CN104608060 A CN 1046080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shot
- blasting machine
- bullet
- b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1236653 Lavinia exilicaud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Silicon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Si+]#[C-]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1 silicon carb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9/00—Appurtenances of 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e.g. working chamber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used abrasive material
- B24C9/003—Removing abrasive powder out of the blasting machi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having hollow filter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
- B01D46/023—Pockets filters, i.e. multiple bag filters mounted on a common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6—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46/58—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connected in parall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9/00—Appurtenances of 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e.g. working chamber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used abrasive material
- B24C9/006—Treatment of used abrasive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67/00—Multiple filter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2267/30—Same type of fil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79/0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 B01D2279/1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air bags, e.g. inflator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采用过滤的方式实现弹丸的在线分拣,将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弹丸以及混杂于弹丸中的部分固体杂质分拣出;同时采用对抛丸机工作室抽风后用除尘布袋进行过滤的方式进行除尘处理。本发明能够高效快速地清除灰尘,能够在工作时实现分拣,同步去除小直径弹丸和杂质,具有除尘快捷高效,去除杂质及时可靠,避免堵塞等优点,提高了设备的喷丸处理效果和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设备工作卫生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件表面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喷丸装置喷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通过一种或多种砂料来打击金属的表面,消除金属表面的一些附着物,如铁锈,或通过抛丸碰击来获得一个特定的表面层。抛丸介质可以是各种规格的砂,碳化硅颗粒、小钢球等。
现有的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结构为,包括一个箱体结构的抛丸机工作室,抛丸机工作室一侧正对室内设置有喷丸装置,抛丸机工作室内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悬挂工件的悬挂机构,下方设置有弹丸收集机构和下砂箱,弹丸收集机构能够收集抛丸机工作室内掉落的弹丸并送至下砂箱内,抛丸机工作室上方设置有上砂箱,下砂箱和上砂箱之间设置有提升装置并能够将下砂箱的弹丸提升至上砂箱内,上砂箱和喷丸装置之间连接有输送管道。
这样抛丸机使用时,待处理的工件悬挂置于抛丸机工作室内,然后喷丸装置喷出弹丸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掉落的弹丸经弹丸收集机构进入到下砂箱中,然后经提升装置由下砂箱输送存储于上砂箱内,然后通过管道传送至抛丸机的喷丸装置实现循环。
这种现有的抛丸机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弹丸在反复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会不断磨损破碎变细,当部分弹丸磨损变细后,喷丸表面处理时撞击力度减小,导致不能达到要求的表面处理效果;同时表面处理时会撞击掉工件表面的一些氧化皮等细碎杂质,混杂在弹丸中,也会降低表面处理效果。同时,这些小直径的弹丸和杂质非常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一旦堵塞,则需要将抛丸机停机并拆卸管道等进行疏通,影响抛丸机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解决此缺陷是靠定期将弹丸取出后进行筛除出小直径的弹丸和渣杂。但这种方式一来比较麻烦,二来属于事后处理,不具有及时性。
另外,抛丸机在工作时,撞击工件表面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容易影响工件表面处理效果且粉尘外泄后降低了环境卫生性。部分抛丸机中,会增加一个简单的过滤器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除尘,但除尘效率较低且需要经常清洗更换滤芯导致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快速地清除灰尘,能够在工作时同步去除小直径弹丸和杂质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使其具有除尘快捷高效,去除杂质及时可靠,避免堵塞等特点,提高装置的喷丸处理效果和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和卫生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采用过滤的方式实现弹丸的在线分拣,将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弹丸以及混杂于弹丸中的部分固体杂质分拣出;同时采用对抛丸机工作室抽风后用除尘布袋进行过滤的方式进行除尘处理。
具体地说,本方法中,可以先获取以下结构的抛丸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一个箱体结构的抛丸机工作室,抛丸机工作室一侧正对室内设置有喷丸装置,抛丸机工作室内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悬挂工件的悬挂机构,下方设置有弹丸收集装置和下砂箱,弹丸收集装置能够收集抛丸机工作室内掉落的弹丸并送至下砂箱内,抛丸机工作室上方设置有上砂箱,下砂箱和上砂箱之间设置有提升装置并能够将下砂箱的弹丸提升至上砂箱内,上砂箱和喷丸装置之间连接有弹丸输送管道;抛丸机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弹丸收集装置中具有弹丸分拣结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个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通过吸尘管道和抛丸机工作室上端顶部连通,所述吸尘管道上设置有吸尘风机,所述除尘箱内部设置有多个除尘布袋,除尘箱顶部设置有向上的出风管道并使得风流需要经过除尘布袋从出风管道流出。所述弹丸收集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抛丸机工作室内腔底部的送丸管,送丸管出口端和下砂箱连通,送丸管内设置有送丸螺旋轴,送丸螺旋轴和设置在送丸管端部的送丸电机相连,送丸管两侧连接有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接丸板,接丸板下端衔接处位置的送丸螺旋轴上设置有缝隙尺寸大于弹丸直径的开缝,所述送丸管管壁上开有若干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滤孔构成弹丸分拣结构。
然后靠该结构的抛丸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弹丸在线清理,其中,弹丸收集装置中的弹丸分拣结构能够实现弹丸分拣,将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弹丸以及部分固体杂质分拣出,工作时即同步去除。这样就保证了抛丸效果,提高了抛丸效率。同时,设置的除尘装置,靠吸尘风机将抛丸机工作室内撞击产生的灰尘吸出,在除尘箱内靠除尘布袋实现除尘,保证了除尘效果和效率。具体地说,在抛丸机工作时,弹丸收集装置靠倾斜设置的接丸板接住弹丸,然后通过开缝滚动汇聚到送丸管内,送丸电机启动通过送丸螺旋轴带动弹丸送往下砂箱内,该过程中,磨损后尺寸小于正常的弹丸以及部分固体颗粒即可在螺旋轴带动下,从送丸管管壁上的滤孔滤出,实现分拣。这样即实现了小尺寸弹丸在抛丸机工作时的分拣,其结构简单,分拣可靠快捷,不影响抛丸自身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接丸板上也开设有若干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滤孔。这样,部分弹丸在接丸板上滚动时即可从其上的滤孔漏出,实现分拣,提高分拣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送丸管和接丸板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个集丸抽屉,所述送丸管和接丸板向下的投影均落入到集丸抽屉内。这样,方便靠集丸抽屉收集分拣漏出的弹珠和杂质颗粒集中处理。
作为优化,所述吸尘管道连接在除尘箱一侧下端位置,所述除尘箱中部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除尘布袋主体位于隔板上方,隔板远离吸尘管道一端和除尘箱内壁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隔板下方的除尘箱空间内从吸尘管道一端到通风间隙一端之间的位置间隔并上下错位设置有多块沿竖向布置的绕流挡板。
这样优化后,隔板将除尘箱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除尘布袋位于上部,在下部设置了绕流挡板,使得夹杂了灰尘的风流进入到除尘箱后,需要经过绕流挡板,会和绕流挡板产生绕流、撞击等,进而使得颗粒较大的灰尘会在隔板下方先沉降下来,颗粒较细的灰尘才通过通风间隙进入到除尘箱上部并靠除尘布袋过滤,这样对灰尘进行区别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颗粒灰尘对除尘布袋的冲击,提高对除尘布袋的保护效果,延长了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且使得除尘布袋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除尘时受大颗粒灰尘撞击振动的干扰,保证了分离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隔板设置有通风间隙一端向下倾斜设置,这样靠除尘布袋除尘累积的灰尘可以从隔板上下滑到隔板下方,利于灰尘的收集处理。
作为优化,位于上部的绕流挡板上端和隔板固定,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下方还对应设置有一个集灰抽屉。
这样,方便除尘箱内灰尘的收集处理。
作为优化,所述集灰抽屉和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漏斗,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下端和漏斗上端面连接。
这样,漏斗的设置,不仅仅方便将收集的灰尘引导入集灰抽屉内,同时更重要的时漏斗的存在能够将隔板下方的风流和集灰抽屉之间隔离,避免风流将集灰抽屉内的灰尘扬起,导致降低了除尘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除尘箱内腔上端位置设置有横向钢管和出风管道相连,横向钢管下表面向下连通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钢管,所述除尘布袋并列间隔竖向排布设置在隔板上方,除尘布袋上端为布袋开口且开口连接在竖向钢管上,除尘布袋套设在钢支撑网架上以保持展开状态,所述钢支撑网架固定设置在竖向钢管上。
这样优化后,除尘布袋靠钢支撑网架始终保持为展开状态,能够保证其过滤除尘效率。除尘布袋上端开口向上连接可以方便进行反吹清灰;同时,该结构还使得设置振动器后,能够将振动很好地传递到布袋表面,以将布袋表面吸附的灰尘抖落,提高布袋效率。
作为优化,还设置有布袋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布袋反吹清灰装置包括一个反吹风机,反吹风机出口端通过三通控制阀安装在出风管道上靠近除尘箱位置处。
这样,当除尘布袋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尘布袋表面会吸附一层灰尘导致除尘效率较低,此时可以启动反吹风机,通过三通控制阀控制实现风流倒灌入除尘布袋,将除尘布袋表面吸附的灰尘反向吹出,并使得灰尘沿倾斜的隔板掉入到除尘箱下部。
进一步地布袋反吹清灰装置还包括一个振动器,振动器和所述横向钢管固定连接。这样,反吹清灰时,可以靠振动器通过横向钢管、竖向钢管和钢支撑网架将振动传递到除尘布袋上,将除尘布袋上部分吸附得较紧的灰尘抖松,进而方便被反向清灰吹出,提高反吹清灰效果。
进一步地,布袋反吹清灰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反吹风机出口位置的电热元件。这样是由于本装置中,隔板的设置会使得除尘布袋上吸附的灰尘非常细密,但潮气较大时,除尘布袋表面灰尘非常容易结板,此时仅仅靠振动和反吹清灰往往也难以清除除尘布袋表面的灰尘,此时可以打开电热元件,通过热风将结板的灰尘烘烤加热后,再通过振动抖松,然后进行反吹清灰即可快捷可靠地将除尘布袋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作为优化,出风管道上还设置有一个出风风机。这样,可以提高抽风效率,避免隔板的设置对风流流速带来的影响,保证了除尘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高效快速地清除灰尘,能够在工作时实现分拣,同步去除小直径弹丸和杂质,具有除尘快捷高效,去除杂质及时可靠,避免堵塞等优点,提高了设备的喷丸处理效果和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设备工作卫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时采用的抛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独送丸管和接丸板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点在于,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采用过滤的方式实现弹丸的在线分拣,将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弹丸以及混杂于弹丸中的部分固体杂质分拣出;同时采用对抛丸机工作室抽风后用除尘布袋进行过滤的方式进行除尘处理。
具体地说,本方法实施时先获取图1-图2所示结构的抛丸机;然后靠该抛丸机实现工作过程中弹丸的在线清理。该抛丸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一个箱体结构的抛丸机工作室2,抛丸机工作室2一侧正对室内设置有喷丸装置3,抛丸机工作室2内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悬挂工件的悬挂机构,下方设置有弹丸收集装置和下砂箱4,弹丸收集装置能够收集抛丸机工作室2内掉落的弹丸并送至下砂箱4内,抛丸机工作室2上方设置有上砂箱5,下砂箱4和上砂箱5之间设置有提升装置并能够将下砂箱4的弹丸提升至上砂箱5内,上砂箱5和喷丸装置3之间连接有弹丸输送管道;抛丸机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弹丸收集装置中具有弹丸分拣结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个除尘箱6,所述除尘箱6通过吸尘管道7和抛丸机工作室2上端顶部连通,所述吸尘管道7上设置有吸尘风机8,所述除尘箱6内部设置有多个除尘布袋9,除尘箱6顶部设置有向上的出风管道10并使得风流需要经过除尘布袋9从出风管道10流出。
这样,该抛丸机使用时,弹丸收集装置中的弹丸分拣结构能够实现弹丸分拣,将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弹丸以及部分固体杂质分拣出,工作时即同步去除。这样就保证了抛丸效果,提高了抛丸效率。同时,设置的除尘装置,靠吸尘风机将抛丸机工作室内撞击产生的灰尘吸出,在除尘箱内靠除尘布袋实现除尘,保证了除尘效果和效率。
其中,所述弹丸收集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抛丸机工作室内腔底部的送丸管11,送丸管11出口端和下砂箱4连通,送丸管11内设置有送丸螺旋轴12,送丸螺旋轴12和设置在送丸管11端部的送丸电机相连,送丸管11两侧连接有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接丸板13,接丸板13下端衔接处位置的送丸螺旋轴12上设置有缝隙尺寸大于弹丸直径的开缝,所述送丸管11管壁上开有若干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滤孔构成弹丸分拣结构。
这样,弹丸收集装置靠倾斜设置的接丸板接住弹丸,然后通过开缝滚动汇聚到送丸管内,送丸电机启动通过送丸螺旋轴带动弹丸送往下砂箱内,该过程中,磨损后尺寸小于正常的弹丸以及部分固体颗粒即可在螺旋轴带动下,从送丸管管壁上的滤孔滤出,实现分拣。这样即实现了小尺寸弹丸在抛丸机工作时的分拣,其结构简单,分拣可靠快捷,不影响抛丸自身工作。
其中,所述接丸板13上也开设有若干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滤孔。这样,部分弹丸在接丸板上滚动时即可从其上的滤孔漏出,实现分拣,提高分拣效率。
其中,所述送丸管11和接丸板13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个集丸抽屉14,所述送丸管11和接丸板13向下的投影均落入到集丸抽屉14内。这样,方便靠集丸抽屉收集分拣漏出的弹珠和杂质颗粒集中处理。
其中,所述吸尘管道7连接在除尘箱6一侧下端位置,所述除尘箱6中部位置设置有隔板15,所述除尘布袋9主体位于隔板上方,隔板15远离吸尘管道7一端和除尘箱6内壁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隔板15下方的除尘箱空间内从吸尘管道一端到通风间隙一端之间的位置间隔并上下错位设置有多块沿竖向布置的绕流挡板16。
这样,隔板将除尘箱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除尘布袋位于上部,在下部设置了绕流挡板,使得夹杂了灰尘的风流进入到除尘箱后,需要经过绕流挡板,会和绕流挡板产生绕流、撞击等,进而使得颗粒较大的灰尘会在隔板下方先沉降下来,颗粒较细的灰尘才通过通风间隙进入到除尘箱上部并靠除尘布袋过滤,这样对灰尘进行区别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颗粒灰尘对除尘布袋的冲击,提高对除尘布袋的保护效果,延长了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且使得除尘布袋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除尘时受大颗粒灰尘撞击振动的干扰,保证了分离除尘效果。
其中,隔板16设置有通风间隙一端向下倾斜设置,这样靠除尘布袋除尘累积的灰尘可以从隔板上下滑到隔板下方,利于灰尘的收集处理。
其中,位于上部的绕流挡板16上端和隔板15固定,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16下方还对应设置有一个集灰抽屉17。
这样,方便除尘箱内灰尘的收集处理。
其中,所述集灰抽屉17和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漏斗18,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下端和漏斗18上端面连接。
这样,漏斗的设置,不仅仅方便将收集的灰尘引导入集灰抽屉内,同时更重要的时漏斗的存在能够将隔板下方的风流和集灰抽屉之间隔离,避免风流将集灰抽屉内的灰尘扬起,导致降低了除尘效果。
其中,所述除尘箱6内腔上端位置设置有横向钢管19和出风管道10相连,横向钢管19下表面向下连通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钢管20,所述除尘布袋9并列间隔竖向排布设置在隔板15上方,除尘布袋9上端为布袋开口且开口连接在竖向钢管20上,除尘布袋9套设在钢支撑网架上以保持展开状态,所述钢支撑网架固定设置在竖向钢管20上。
这样,除尘布袋靠钢支撑网架始终保持为展开状态,能够保证其过滤除尘效率。除尘布袋上端开口向上连接可以方便进行反吹清灰;同时,该结构还使得设置振动器后,能够将振动很好地传递到布袋表面,以将布袋表面吸附的灰尘抖落,提高布袋效率。
其中,还设置有布袋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布袋反吹清灰装置包括一个反吹风机21,反吹风机21出口端通过三通控制阀安装在出风管道10上靠近除尘箱6位置处。
这样,当除尘布袋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尘布袋表面会吸附一层灰尘导致除尘效率较低,此时可以启动反吹风机,通过三通控制阀控制实现风流倒灌入除尘布袋,将除尘布袋表面吸附的灰尘反向吹出,并使得灰尘沿倾斜的隔板掉入到除尘箱下部。
其中,布袋反吹清灰装置还包括一个振动器22,振动器22和所述横向钢管19固定连接。这样,反吹清灰时,可以靠振动器通过横向钢管、竖向钢管和钢支撑网架将振动传递到除尘布袋上,将除尘布袋上部分吸附得较紧的灰尘抖松,进而方便被反向清灰吹出,提高反吹清灰效果。
其中,布袋反吹清灰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反吹风机出口位置的电热元件。这样是由于本装置中,隔板的设置会使得除尘布袋上吸附的灰尘非常细密,但潮气较大时,除尘布袋表面灰尘非常容易结板,同时防尘为金属防尘,质量较重,故结板后仅仅靠振动和反吹清灰往往也难以清除除尘布袋表面的灰尘,此时可以打开电热元件,通过热风将结板的灰尘烘烤加热后,再通过振动抖松,然后再进行反吹清灰即可快捷可靠地将除尘布袋表面灰尘清理干净,以保证了除尘布袋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
其中,出风管道上还设置有一个出风风机23。这样,可以提高抽风效率,避免隔板的设置对风流流速带来的影响,保证了除尘效率。
故上述抛丸机可保证抛丸机工作过程中弹丸的分选,清理、去灰、砂灰分离、提升等效果。可有效对抛丸机加工生产工作时产生的含尘空气进行分离、沉降及净化多级处理,高效分离空气中的粉尘杂质、除尘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系统阻力小、能耗低。
Claims (10)
1.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采用过滤的方式实现弹丸的在线分拣,将磨损后尺寸变小的弹丸以及混杂于弹丸中的部分固体杂质分拣出;同时采用对抛丸机工作室抽风后用除尘布袋进行过滤的方式进行除尘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获取以下结构的抛丸机,所述抛丸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一个箱体结构的抛丸机工作室,抛丸机工作室一侧正对室内设置有喷丸装置,抛丸机工作室内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悬挂工件的悬挂机构,下方设置有弹丸收集装置和下砂箱,弹丸收集装置能够收集抛丸机工作室内掉落的弹丸并送至下砂箱内,抛丸机工作室上方设置有上砂箱,下砂箱和上砂箱之间设置有提升装置并能够将下砂箱的弹丸提升至上砂箱内,上砂箱和喷丸装置之间连接有弹丸输送管道;抛丸机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弹丸收集装置中具有弹丸分拣结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个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通过吸尘管道和抛丸机工作室上端顶部连通,所述吸尘管道上设置有吸尘风机,所述除尘箱内部设置有多个除尘布袋,除尘箱顶部设置有向上的出风管道并使得风流需要经过除尘布袋从出风管道流出;
所述弹丸收集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抛丸机工作室内腔底部的送丸管,送丸管出口端和下砂箱连通,送丸管内设置有送丸螺旋轴,送丸螺旋轴和设置在送丸管端部的送丸电机相连,送丸管两侧连接有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接丸板,接丸板下端衔接处位置的送丸螺旋轴上设置有缝隙尺寸大于弹丸直径的开缝,所述送丸管管壁上开有若干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滤孔构成弹丸分拣结构;
然后在抛丸机过程过程中,靠倾斜设置的接丸板接住弹丸,然后通过开缝滚动汇聚到送丸管内,送丸电机启动通过送丸螺旋轴带动弹丸送往下砂箱内,该过程中,磨损后尺寸小于正常的弹丸以及部分固体颗粒即在螺旋轴带动下,从送丸管管壁上的滤孔滤出,实现分拣;同时靠吸尘风机将抛丸机工作室内撞击产生的灰尘吸出,在除尘箱内靠除尘布袋实现除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所述接丸板上也开设有若干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滤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所述送丸管和接丸板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个集丸抽屉,所述送丸管和接丸板向下的投影均落入到集丸抽屉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所述吸尘管道连接在除尘箱一侧下端位置,所述除尘箱中部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除尘布袋主体位于隔板上方,隔板远离吸尘管道一端和除尘箱内壁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隔板下方的除尘箱空间内从吸尘管道一端到通风间隙一端之间的位置间隔并上下错位设置有多块沿竖向布置的绕流挡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位于上部的绕流挡板上端和隔板固定,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下方还对应设置有一个集灰抽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所述集灰抽屉和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漏斗,位于下部的绕流挡板下端和漏斗上端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所述除尘箱内腔上端位置设置有横向钢管和出风管道相连,横向钢管下表面向下连通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钢管,所述除尘布袋并列间隔竖向排布设置在隔板上方,除尘布袋上端为布袋开口且开口连接在竖向钢管上,除尘布袋套设在钢支撑网架上以保持展开状态,所述钢支撑网架固定设置在竖向钢管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还设置有布袋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布袋反吹清灰装置包括一个反吹风机,反吹风机出口端通过三通控制阀安装在出风管道上靠近除尘箱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机中出风管道上还设置有一个出风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81492.6A CN104608060B (zh) | 2015-02-15 | 2015-02-15 |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81492.6A CN104608060B (zh) | 2015-02-15 | 2015-02-15 |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8060A true CN104608060A (zh) | 2015-05-13 |
CN104608060B CN104608060B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314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81492.6A Active CN104608060B (zh) | 2015-02-15 | 2015-02-15 |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0806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2827A (zh) * | 2016-06-28 | 2016-11-16 | 陈铭鸿 | 一种抛丸机 |
CN106669301A (zh) * | 2016-09-13 | 2017-05-17 | 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单晶生长炉的真空除尘设备 |
CN106799683A (zh) * | 2017-01-19 | 2017-06-06 | 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履带式抛丸装置 |
CN113877811A (zh) * | 2021-11-04 | 2022-01-04 | 常德鹏达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抛丸机杂质的分离机构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204483U (zh) * | 1985-10-14 | 1986-09-17 | 青岛第二铸造机械厂 | 具有独立分离机构的滚筒抛丸清理机 |
CN2181367Y (zh) * | 1993-10-06 | 1994-11-02 | 贾培清 | 连续抛丸清理机 |
JPH06312370A (ja) * | 1993-04-27 | 1994-11-08 | Nitsuchiyuu:Kk | ショットブラスト用ダスト除去装置 |
CN201702685U (zh) * | 2010-05-20 | 2011-01-12 | 潍坊华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吊钩式抛丸清理机 |
CN201833285U (zh) * | 2010-11-02 | 2011-05-18 |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分丸轮 |
CN202088112U (zh) * | 2011-02-22 | 2011-12-28 | 大丰市龙城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丸砂分离器 |
CN203208851U (zh) * | 2013-03-22 | 2013-09-25 | 常州市中锐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去除直线导轨在喷砂工艺中粉尘的除尘设备 |
-
2015
- 2015-02-15 CN CN201510081492.6A patent/CN1046080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204483U (zh) * | 1985-10-14 | 1986-09-17 | 青岛第二铸造机械厂 | 具有独立分离机构的滚筒抛丸清理机 |
JPH06312370A (ja) * | 1993-04-27 | 1994-11-08 | Nitsuchiyuu:Kk | ショットブラスト用ダスト除去装置 |
CN2181367Y (zh) * | 1993-10-06 | 1994-11-02 | 贾培清 | 连续抛丸清理机 |
CN201702685U (zh) * | 2010-05-20 | 2011-01-12 | 潍坊华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吊钩式抛丸清理机 |
CN201833285U (zh) * | 2010-11-02 | 2011-05-18 |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分丸轮 |
CN202088112U (zh) * | 2011-02-22 | 2011-12-28 | 大丰市龙城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丸砂分离器 |
CN203208851U (zh) * | 2013-03-22 | 2013-09-25 | 常州市中锐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去除直线导轨在喷砂工艺中粉尘的除尘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2827A (zh) * | 2016-06-28 | 2016-11-16 | 陈铭鸿 | 一种抛丸机 |
CN106669301A (zh) * | 2016-09-13 | 2017-05-17 | 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单晶生长炉的真空除尘设备 |
CN106799683A (zh) * | 2017-01-19 | 2017-06-06 | 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履带式抛丸装置 |
CN113877811A (zh) * | 2021-11-04 | 2022-01-04 | 常德鹏达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抛丸机杂质的分离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8060B (zh) | 2017-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08059A (zh) | 一种抛丸机 | |
CN104608060A (zh) | 一种抛丸机弹丸清理方法 | |
CN200951525Y (zh) | 一种用于喷丸机的喷丸分离除尘装置 | |
CN106112827A (zh) | 一种抛丸机 | |
CN101428401B (zh) | 用于铸件表面处理后丸砂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装置 | |
CN207270961U (zh) | 一种用于抛丸机生产的废气集中处理装置 | |
CN205765670U (zh) | 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 | |
CN204450243U (zh) |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 |
CN110421491A (zh) | 一种带除尘装置的抛丸机 | |
CN204431072U (zh) | 一种具有分拣功能的抛丸机弹丸收集装置及其抛丸机 | |
CN204431073U (zh) | 一种抛丸机布袋反吹清灰装置 | |
CN204431071U (zh) | 一种抛丸机除尘箱结构 | |
CN103978437A (zh) | 钢丝通过式抛丸清理机 | |
CN208340408U (zh) | 一种大型电炉烟气治理专用袋式除尘设备 | |
CN107998773A (zh) | 一种抛丸除尘设备 | |
CN203509959U (zh) | 一种满布帘丸砂分离系统 | |
CN201871307U (zh) | 组合式高效除尘净化器 | |
CN210386186U (zh) | 一种磁选分离器 | |
CN106334406A (zh) | 一种化工尾气处理用布袋除尘器 | |
CN203918793U (zh) | 钢丝通过式抛丸清理机 | |
CN208927814U (zh) | 一种负压脉冲除尘装置 | |
CN203566513U (zh) | 一种辊道式清理除尘抛丸清理机 | |
CN206027273U (zh) | 一种卧式扁布筒除尘器 | |
CN207221620U (zh) | 锅炉用高温布袋除尘器 | |
CN105396388B (zh) | 一种用于开放式料仓的木薯原料粉尘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400084 No. 2, Magnesium Bridge Road, Area A, Jianqiao Industrial Park, Daduk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IRON & STEEL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Three village 400080 Daduk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weir building 1 No. 1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IRON & STEEL (Group)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