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设备,尤其指一种热风炉,特别指一种利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的热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热风炉只要有两大类:一是立式圆筒、双层立管和方形横直管热风炉;另一种是卧式顺直管反烧式热风炉。它们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另外,现有的热风炉多采用煤或者燃气作为燃料,使用成本较高。再者,现有的热风炉热效率低,且大多是采用热管换热,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高温而导致热管老化烧穿。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以生物质作为燃料的热风炉。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生物质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的特点。但是现有的生物质热风炉存在一个问题,即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浓烟,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影响使用环境,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的一种热风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风炉,包括有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加燃料口,其中,壳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和热交换器,燃烧室上设置有进风口,热交换器由交替设置的且均呈连续弯折结构的烟气通道和热风通道组成,烟气通道两侧封闭、上下开口,燃烧室和烟气通道的下口通过火道相连通,烟气通道的上口与第一引风机相配合;热风通道两侧封闭、上下两端也封闭,热风通道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热风通道的开口与风道连通配合,风道上设置有第二引风机;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火道进入热交换器,并在热交换器中与由第二引风机引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受热温度升高,高温烟气放热温度下降后由第一引风机排出。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壳体的火道内设置有沉降室,沉降室侧壁上开设有进口,沉降室的顶部开设有出口。
上述的壳体中部设置有与壳体一体支撑的隔板,隔板横向设置,该隔板的左端竖向向下延伸形成挡板。
上述的热风通道的开口通过风道与工作室连通配合,风道包括进气风道和出气风道,工作室通过进气风道与热风通道的上开口相连通,工作室通过出气风道与热风通道的下开口相连通。
上述的燃烧室的进风口上设置有能够移动的进风口盖。
上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卸灰口。
上述的加燃料口呈漏斗形结构。
上述的加燃料口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加燃料口与一连接杆配合连接,连接杆的端部设置一控制块,该控制块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配合。
上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连接有用于移动调节板的调节杆。
上述的加燃料口的底部斜向设置一加料调节板,该加料调节板的下部伸入燃烧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热风炉,在壳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和热交换器,燃烧室上设置有进风口,热交换器由交替设置的烟气通道和热风通道组成,烟气通道的下口通过火道与燃烧室相连通,烟气通道的上口与第一引风机相配合,热风通道则与风道连通配合,该风道上设置有第二引风机。本热风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料从加燃料口加入燃烧室,并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热空气,产生的热空气经火道进入热交换器的烟气通道,同时,由第二引风机将冷空气引入热交换器的下降通道内,热空气和冷空气在热交换器内完成热量交换。冷空气受热温度升高后最终进入工作室使用,而热空气放热温度下降后由第一引风机排出,由于本热风炉的热交换器中的烟气通道和热风通道均呈连续的弯折结构,连续的弯折结构增加了冷、热空气在热交换器内通过时间,并且增加了烟气通道和热风通道的表面积,从而使热交换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热风炉的热效率。
另外,在壳体的火道内设置有沉降室,沉降室侧壁上开设有进口,沉降室的顶部开设有出口;从燃烧室出来的热空气夹带着灰烬,通过设置沉降室能将热空气中的灰烬尽可能地去除,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
图标号说明:壳体1、加燃料口11、隔板12、挡板13、卸灰口14、连接杆15、控制块16、燃烧室2、调节板21、调节杆22、进风口盖23、热交换器3、烟气通道31、上口31a、下口31b、热风通道32、开口32a、下开口32b、火道4、工作室5、进气风道61、出气风道62、第二引风机63、沉降室7、进口71、出口72、第一引风机8。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热风炉,包括有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加燃料口11,壳体1内设置有燃烧室2和热交换器3,燃烧室2上设置有进风口,热交换器3由交替设置的且均呈连续弯折结构的烟气通道31和热风通道32组成,烟气通道31两侧封闭、上下开口,燃烧室2和烟气通道31的下口31b通过火道4相连通,烟气通道31的上口31a与第一引风机8相配合;热风通道32两侧封闭、上下两端也封闭,热风通道32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开口32a和下开口32b,热风通道32的开口与风道连通配合,风道上设置有第二引风机63;燃料在燃烧室2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火道4进入热交换器3,并在热交换器3中与由第二引风机63引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受热温度升高,高温烟气放热温度下降后由第一引风机8排出。
本热风炉中热交换器3由交替设置的烟气通道31和热风通道32组成,且烟气通道31和热风通道32由连续的弯折结构形成锯齿形结构(图2)。锯齿形结构上有若干齿峰和齿谷,齿峰插入对应位置的齿谷内,从而使烟气通道31和热风通道32狭长、弯折,这样使热空气和冷空气在此进行热交换时所停留的时间增长,并且增加烟气通道31和热风通道32的表面积,从而使热交换更加充分、高效,从而能够提高热风炉的热效率。
实施例中,壳体1的火道4内设置有沉降室7,沉降室7侧壁上开设有进口71,沉降室7的顶部开设有出口72。
进口71开设于沉降室7侧壁的底部。沉降室7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去除热空气中所带的灰烬;燃料在燃烧室2内燃烧产生的热空气,该热空气中会夹带不少灰烬,尤其是用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灰烬会大量产生,而这些灰烬随着尾气排出时会造成大气污染。
实施例中,壳体1中部设置有与壳体1一体支撑的隔板12,隔板12横向设置,该隔板12的左端竖向向下延伸形成挡板13。
横向设置的隔板12和挡板13设置,能将从燃烧室2内出来的热空气导向沉降室7,使热空气经过沉降室7后再流向热交换器3。
实施例中,热风通道32的开口通过风道与工作室5连通配合,风道包括进气风道61和出气风道62,工作室5通过进气风道61与热风通道32的上开口32b相连通,工作室5通过出气风道62与热风通道32的下开口32b相连通。
实施例中,第二引风机63设置于进气风道61上。当然第二引风机63也可以设置在出气风道62上,其作用是相同的。
实施例中,燃烧室2的进风口上设置有能够移动的进风口盖23。通过移动进风口盖23能够调节进风口的大小,从而调节进风量使燃烧室2的燃料充分燃烧。
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卸灰口14。
热风炉在使用时,卸灰口14保持关闭状态,当炉内的积灰过多时,打开卸灰口14将积灰清理出炉外。
实施例中,加燃料口11呈漏斗形结构。漏斗形结构的设计,加燃料时更加顺畅,能够避免燃料在加燃料口11堵塞而给加燃料造成麻烦。
实施例中,加燃料口11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加燃料口11与一连接杆15配合连接,连接杆15的端部设置一控制块16,该控制块16与所述壳体1的顶面滑动配合。
通过操作控制块16控制加燃料口11位置的移动,使加燃料口11移动至适合加燃料的位置,从而使燃料的添加更加方便、顺利。
实施例中,燃烧室2内设置有调节板21,调节板21上连接有用于移动调节板21的调节杆22。
通过调节杆22控制,能够移动调节板21从而调节燃烧室2空间的大小,进而间接地调节添加燃料的多少。当所需要添加燃料量较少时,缩小燃烧室2的空间,可以使燃烧更加快速、充分;相反,当所需要添加燃料量较多时,则增大燃烧室2的空间;通过设置调节板21和调节杆22,使燃烧室2空间的调节变得灵活。
工作原理:
燃料从加燃料口11加入燃烧室2,并在燃烧室2内燃烧产生热空气,第一引风机8启动产生负压从而将热空气引向热交换器3;产生的热空气进入火道4,从进口71进入沉降室7,在沉降室7内热空气中所夹带的灰烬被沉降去除,去除了灰烬后的热空气从出口72流出流向热交换器3的烟气通道31的进口。
同时,第二引风机63启动将冷空气引入热交换器3的热风通道32的上开口31a。热空气从下至上流过烟气通道31,而冷空气从上至下流过热风通道32,由于烟气通道31和热风通道32交替设置,在热空气和冷空气流过热交换器3时,热量发生交换;冷空气受热温度上升,热空气放热温度下降。温度上升后的冷空气流入工作室5使用,而温度下降后的热空气由第一引风机8排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炉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热风炉相似,所不同的是:本热风炉的加燃料口11的底部斜向设置一加料调节板24,该加料调节板24的下部伸入燃烧室2内。通过斜向抽动加料调节板24来达到调节燃料添加量的目的,结构更为简单,实用。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