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3252A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43252A CN104543252A CN201510029838.8A CN201510029838A CN104543252A CN 104543252 A CN104543252 A CN 104543252A CN 201510029838 A CN201510029838 A CN 201510029838A CN 104543252 A CN104543252 A CN 1045432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m
- worm tea
- tender leaf
- preparation
- t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虫茶的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a、将采摘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分别在90~100℃下高温杀青10~13分钟;b、将其分别移至烘房烘干至水分94~96%的干度后,将二者以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给叶面上喷洒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c、混合均匀后,在通风状态下,使其自然发酵70~72小时;d、发酵完成后,将预先培养的米缟螟成虫放置其中,蚕食发酵后的嫩叶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即为所述虫草。工艺精细,制成的虫茶品质高,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为混合原叶,制成虫茶的营养更丰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虫茶的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虫茶又叫“茶精”,主要产在贵州、湖南、广西以及四川云南部分地区,其中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乡所产堪称魁首,产品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港澳地区。虫茶并不是茶,只是外形似珠茶,冲泡之后色如茶水,故有“茶”名。虫茶泡出茶来,香气四溢,喝上几口,味道醇香甘甜,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虫茶经多年陈化后,口味更醇和,药性更温和。
虫茶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饮料,据记载,虫茶具有清热、祛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较好疗效。据初步分析,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含有18至19种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虫茶收贮经久,又能消痰顺气,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速溶饮料。
经常饮用虫茶,能止渴提神、降压利尿、健脾养胃、帮助消化、顺气化痰、解毒消肿等。据科学分析,它除了具有一般茶叶所含的鞣质和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昆虫激素和止血物质,人们常用它来治疗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疮便血,久服对预防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作用。
目前,人们逐渐接受了虫茶,并对其喜爱,目前大家也在逐步研究虫茶,一边能够得到更好的虫茶产品。
例如,申请号200610050953.4,用白茶树叶为原料生产虫茶的方法,该专利文件中,使用白茶树的嫩叶饲养米缟螟的幼虫,取用米缟螟幼虫各虫龄段幼虫粪便,去除杂物,干燥得到白虫茶产品。
但是现有的虫茶制作工艺相对不太成熟,而且虫茶产量低,同时使用的原材料相对单一,使得制成的虫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作为原料,经过杀青、发酵后被成年的米缟螟虫蚕食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得到,据检验,该虫茶富含钙、镁、锌、硒、黄酮、茶多酚、儿茶素、苷、槲皮素、鼠李糖、谷氨酸、山奈素、杨梅皮素、丙氨酸、生物真菌、杨芹素等数十几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具有凉血降压、去腻开胃、顺其解表、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激活因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记忆力、排毒养颜等明显功效。相对于之前的产品,现在的产品制作工艺更完备,产品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营养保健功能更明显。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方法制成:
a、将采摘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分别在90~100℃下高温杀青10~13分钟;
b、将其分别移至烘房烘干至水分94~96%的干度后,将二者以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给叶面上喷洒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
c、混合均匀后,在通风状态下,使其自然发酵70~72小时;
d、发酵完成后,将预先培养的米缟螟成虫放置其中,蚕食发酵后的嫩叶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即就是所述虫草。
本发明提供的虫茶的制作方法中,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作为原料,经过杀青、发酵后被成年的米缟螟虫蚕食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得到最终所需虫茶。
其中使用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其由野生豹皮樟树上采摘而来,其新生幼叶紫红色,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长5~12cm,叶宽115~415cm,叶背灰白色,有卷曲柔毛,有时秃净。目前市售的老鹰茶即就是采用植物毛豹皮樟的嫩叶制作而成,具有兰麝之香,经夜不馊,具醒神、强心、开窍、生津、消暑之功。特别是消除油腻的功效显著,长期饮用可降血脂、降血压,有驻颜美容之作用。
其中的银杏叶,是银杏的树叶,叶子形状像扇子。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可是生食有毒。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化湿止泻的功效。
将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混合在一起被米缟螟成虫蚕食之后,其排泄生成的虫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因为银杏叶本身的特殊苦味比较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银杏嫩叶与野生包皮长嫩叶的配比,本申请人通过长期大量试验得到二者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为1:0.08,否则,米缟螟成虫将不会蚕食二者的混合嫩叶,造成原料的浪费。
由于米缟螟成虫在培养的过程中,以大米和豆类对其进行饲养,在成年之后让其要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嫩叶为食材,期间定会有一定的过渡期,如果给其直接喂食混合叶,米缟螟成虫会在7~10天内不吃食,影响成虫的品质更影响虫茶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浪费一定原叶。所以,本发明人在大量研究之后,在嫩叶的叶面上喷洒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作为诱导,米缟螟成虫能够很快蚕食混合嫩叶,提高虫茶的产量,加快虫茶的生产周期。
在制作过程中,原叶的水分含量不能过多,水分过多嫩叶中的微量元素均以游离态存在于嫩叶中的水中,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流失;如果原叶太干,米缟螟成虫蚕食叶子时比较困难,所以,最佳地,将采摘的嫩叶烘干至水分为94~96%的干度即可。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杀青的温度、时间以及发酵的时间,以便使得制成的混合嫩叶的品质最佳。
本发明提供的虫茶制作工艺,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为原叶,对其进行杀青、发酵之后,米缟螟成虫蚕食,经过生物转换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虫茶。工艺精细但不复杂,制作周期短,虫茶产量相对较高,由于使用复合原叶其制成的虫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尤其部分矿物质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相比目前市售的虫茶其含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整体上提高了虫茶的品质。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的采摘时间均应当为农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间。
进一步地,步骤a中,在竹制或木制蒸笼中进行所述高温杀青。
进一步地,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至进行高温杀青之间历时不超过18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为:以1:1的质量比将淘米水和豆浆混合,二者的浓度均不得低于18~22%。
进一步地,步骤b中,喷洒的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的总质量为混合嫩叶总质量的3%~4%。
进一步地,步骤c中,放置于竹制器皿中进行所述自然发酵。
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自然发酵的时间为72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d中,培养所述米缟螟成虫时,进行恒温培养,培养的温度为27℃。
进一步地,步骤d中,还包括对产生的所述排泄物使用竹制工具过滤筛选,再干燥后进行人工精捡、分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工艺精细,制成的虫茶品质高。
(2)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为混合原叶,制成虫茶的营养更丰富。
(3)制作过程中,使用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喷洒混合嫩叶,缩短了米缟螟成虫食物转化的周期,加快了虫茶的生产效率,也同时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虫茶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方法制成:
a、将采摘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分别在90~100℃下高温杀青10~13分钟;
杀青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温度过低,杀青不彻底,温度过高,会造成嫩叶中营养物质的流失,而且嫩叶变得干硬,不利于后期米缟螟成虫的蚕食,也影响制成的虫茶的品质。
优选地,所述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的采摘时间均应当为农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间。采摘的时间可以根据当年闰年闰月及整体气候特征进行相应的提前或延后。因为在每年的农历此时,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其成熟度最好,营养物质含量最丰富,所以优选此时进行采摘。
为了提高制作虫茶时使用的原叶的品质,优选地,采摘的嫩叶至进行高温杀青之间历时不超过180分钟。以防止放置过久嫩叶蔫黄、矿物质流失。
为了避免在高温下,水蒸气过度地对原叶的影响,优选地,在竹制或木制蒸笼中进行所述高温杀青。经试验发现,使用普通的金属蒸笼其杀青效果均不如木质或竹制蒸笼杀青的效果。
b、将其分别移至烘房烘干至水分94~96%的干度后,将二者以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给叶面上喷洒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为:以1:1的质量比将淘米水和豆浆混合,二者的浓度均不得低于18~22%。作为米缟螟成虫食物过渡期的诱饵,其浓度不得低于18~22%,更优选地,不得低于20%,以防止米缟螟成虫不蚕食而导致的原叶浪费。
同样,优选地,喷洒的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的总质量为混合嫩叶总质量的3%~4%。喷洒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少,米缟螟成虫不蚕食,过多影响原叶的后期发酵效率。
c、混合均匀后,在通风状态下,使其自然发酵70~72小时;
在后期的发酵过程中,嫩叶中的营养物质会充分地活化,以至于后期被米缟螟成虫蚕食之后,在其体内能够充分地发生生物转化,使得制成的虫茶的品质较佳。
为了保证发酵过程中嫩叶的品质,优选地,放置于竹制器皿中进行所述自然发酵。
优选地,所述自然发酵的时间为72小时。
d、发酵完成后,将预先培养的米缟螟成虫放置其中,蚕食发酵后的嫩叶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即就是所述虫草。
为了使得培养的米缟螟成虫的品质较佳,优选地,培养所述米缟螟成虫时,进行恒温培养,培养的温度为27℃。
优选地,还包括对产生的所述排泄物使用竹制工具过滤筛选,再干燥后进行人工精捡、分级。
虫茶作为米缟螟成虫分泌的排泄物,优选地,将其进行后期人工筛选精捡,根据大小、成色分为不同的等级。
本发明提供的虫茶的制作方法中,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作为原料,经过杀青、发酵后被成年的米缟螟虫蚕食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得到最终所需虫茶。
其中使用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其由野生豹皮樟树上采摘而来,其新生幼叶紫红色,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长5~12cm,叶宽115~415cm,叶背灰白色,有卷曲柔毛,有时秃净。目前市售的老鹰茶即就是采用植物毛豹皮樟的嫩叶制作而成,具有兰麝之香,经夜不馊,具醒神、强心、开窍、生津、消暑之功。特别是消除油腻的功效显著,长期饮用可降血脂、降血压,有驻颜美容之作用。
其中的银杏叶,是银杏的树叶,叶子形状像扇子。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可是生食有毒。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化湿止泻的功效。
大量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叶中有重要药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两大类:银杏黄酮甙和银杏苦内酯。
其一是银杏苫内酯可选择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人体内一种很强的可引发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是诱发心脑血管疚病,特别是引起中风、心肌梗死的隐形杀手,危险性很高,而银杏苦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克星。
其二是银杏黄酮甙具有对付自由基的高强本领。银杏黄酮甙已被证实能有效地对抗和消除自由基。认为银杏叶可用于预防和医治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尤对帮助恢复和改善记忆力作用明显。
其三是银苦内酯和黄酮甙两者有协同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在缺氧情况下保护脑和心肌细胞。另外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将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混合在一起被米缟螟成虫蚕食之后,其排泄生成的虫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因为银杏叶本身的特殊苦味比较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银杏嫩叶与野生包皮长嫩叶的配比,本申请人通过长期大量试验得到二者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为1:0.08,否则,米缟螟成虫将不会蚕食二者的混合嫩叶,造成原料的浪费。
由于米缟螟成虫在培养的过程中,以大米和豆类对其进行饲养,在成年之后让其要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嫩叶为食材,期间定会有一定的过渡期,如果给其直接喂食混合叶,米缟螟成虫会在7~10天内不吃食,影响成虫的品质更影响虫茶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浪费一定原叶。所以,本发明人在大量研究之后,在嫩叶的叶面上喷洒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作为诱导,米缟螟成虫能够很快蚕食混合嫩叶,提高虫茶的产量,加快虫茶的生产周期。
在制作过程中,原叶的水分含量不能过多,水分过多嫩叶中的微量元素均以游离态存在于嫩叶中的水中,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流失;如果原叶太干,米缟螟成虫蚕食叶子时比较困难,所以,最佳地,将采摘的嫩叶烘干至水分为94~96%的干度即可。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杀青的温度、时间以及发酵的时间,以便使得制成的混合嫩叶的品质最佳。
本发明提供的虫茶制作工艺,以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为原叶,对其进行杀青、发酵之后,米缟螟成虫蚕食,经过生物转换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虫茶。工艺精细但不复杂,制作周期短,虫茶产量相对较高,由于使用复合原叶其制成的虫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尤其部分矿物质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相比目前市售的虫茶其含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整体上提高了虫茶的品质。
实施例1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成:
a、将在农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间采摘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分别在木质蒸笼中95℃下高温杀青10分钟;
b、将其分别移至烘房烘干至水分94%的干度后,将二者以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给叶面上喷洒:以1:1的质量比混合的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二者的浓度均为20%;,喷洒的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的总质量为混合嫩叶总质量的3%;
c、混合均匀后,在通风状态下,放置于竹制器皿中使其自然发酵70小时;
d、发酵完成后,将预先培养的米缟螟成虫放置其中,蚕食发酵后的嫩叶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即为所述虫草,并对所述排泄物使用竹制工具过滤筛选,再干燥后进行人工精捡、分级。
实施例2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成:
a、将在农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间采摘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分别在木质蒸笼中98℃下高温杀青13分钟;
b、将其分别移至烘房烘干至水分94%的干度后,将二者以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给叶面上喷洒:以1:1的质量比混合的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二者的浓度均为22%;,喷洒的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的总质量为混合嫩叶总质量的4%;
c、混合均匀后,在通风状态下,放置于竹制器皿中使其自然发酵72小时;
d、发酵完成后,将预先培养的米缟螟成虫放置其中,蚕食发酵后的嫩叶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即为所述虫草,并对所述排泄物使用竹制工具过滤筛选,再干燥后进行人工精捡、分级。
实验例1
根据实施例1提供的虫茶对其在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质量监督检测,其检验数据如下:
表1
由上述数据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实施例1提供的虫茶为棕褐色细粒状,泡水的汤色为深红褐色,具有独特的清香,滋味纯正后视,口感醇正。其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和总糖的含量均较高,尤其具有较高的铁含量。
经贵州大学农学院生化营养研究所对实施例1提供的虫茶进行氨基酸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表2
由以上的检测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实施例提供的虫茶,其中含有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而且这1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较丰富,营养保健功效更明显。
据试验,本发明提供的虫茶具有明显地凉血降压、去腻开胃、顺其解表、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激活因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记忆力、排毒养颜的功效。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成:
a、将采摘的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分别在90~100℃下高温杀青10~13分钟;
b、将其分别移至烘房烘干至水分94~96%的干度后,将二者以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给叶面上喷洒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
c、混合均匀后,在通风状态下,使其自然发酵70~72小时;
d、发酵完成后,将预先培养的米缟螟成虫放置其中,蚕食发酵后的嫩叶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即为所述虫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野生豹皮樟嫩叶和银杏嫩叶的采摘时间均应当为农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在竹制或木制蒸笼中进行所述高温杀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至进行高温杀青之间历时不超过18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为:以1:1的质量比将淘米水和豆浆混合,二者的浓度均不得低于18~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喷洒的所述淘米水和豆浆的混合液的总质量为混合嫩叶总质量的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放置于竹制器皿中进行所述自然发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述自然发酵的时间为7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培养所述米缟螟成虫时,进行恒温培养,培养的温度为2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还包括对产生的所述排泄物使用竹制工具过滤筛选,再干燥后进行人工精捡、分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29838.8A CN104543252A (zh) | 2015-01-21 | 2015-01-21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29838.8A CN104543252A (zh) | 2015-01-21 | 2015-01-21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43252A true CN104543252A (zh) | 2015-04-29 |
Family
ID=5306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29838.8A Pending CN104543252A (zh) | 2015-01-21 | 2015-01-21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43252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5640A (zh) * | 2015-11-27 | 2016-02-17 | 毛昌武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CN105410276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赤水市山宝九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长寿虫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063507A (zh) * | 2016-07-08 | 2016-11-02 | 益阳市花园茶业有限公司 | 冲泡茶及应用和生产方法 |
CN106135140A (zh) * | 2016-07-08 | 2016-11-23 | 臧诗雨 | 发酵茶在蛴螬养殖中的应用 |
CN107258982A (zh) * | 2017-07-18 | 2017-10-20 | 尤溪县好汉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虫香美人茶的制备方法 |
CN108094619A (zh) * | 2017-12-19 | 2018-06-01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一种酸枣叶虫茶制备方法 |
CN108185049A (zh) * | 2018-01-19 | 2018-06-22 | 乾元如(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小青柑养生健胃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907143A (zh) * | 2019-02-01 | 2019-06-21 | 广州柏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食用昆虫快速制作新型虫茶的方法 |
-
2015
- 2015-01-21 CN CN201510029838.8A patent/CN104543252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姜微微: "《茶艺》", 31 March 2009 * |
杨涌: "《茶艺服务与管理》", 31 July 2007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5640A (zh) * | 2015-11-27 | 2016-02-17 | 毛昌武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CN105410276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赤水市山宝九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长寿虫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063507A (zh) * | 2016-07-08 | 2016-11-02 | 益阳市花园茶业有限公司 | 冲泡茶及应用和生产方法 |
CN106135140A (zh) * | 2016-07-08 | 2016-11-23 | 臧诗雨 | 发酵茶在蛴螬养殖中的应用 |
CN107258982A (zh) * | 2017-07-18 | 2017-10-20 | 尤溪县好汉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虫香美人茶的制备方法 |
CN108094619A (zh) * | 2017-12-19 | 2018-06-01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一种酸枣叶虫茶制备方法 |
CN108185049A (zh) * | 2018-01-19 | 2018-06-22 | 乾元如(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小青柑养生健胃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907143A (zh) * | 2019-02-01 | 2019-06-21 | 广州柏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食用昆虫快速制作新型虫茶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43252A (zh) | 一种虫茶的制作方法 | |
KR100549286B1 (ko) | 유자주의 제조방법 | |
CN107586682A (zh) | 一种露酒的酿制方法 | |
KR101909423B1 (ko) | 저염 된장의 제조방법 | |
KR20070005317A (ko) | 땅감자를 주원료로 한 당뇨환자용 건강보조식품 | |
CN105533025A (zh) | 一种钩藤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80985A (zh) | 一种虫茶制备工艺 | |
CN108684819A (zh) | 一种青少年果蔬乳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Ntukidem et al. |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on the nutritional and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of vegetable milk produced locally from tiger-nut (Cyperus esculentus) tubers | |
CN102618425B (zh) | 元宝枫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2070507B1 (ko) | 흑삼 삼계탕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흑삼 삼계탕 | |
CN111454805A (zh) | 一种红曲老米酒的酿造工艺 | |
CN106173147A (zh) | 一种芝麻核桃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569687B1 (ko) | 딸기재배용 효소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딸기재배용 효소 조성물 | |
KR20150061841A (ko) | 유기질 비료용 효소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유기질 비료 용 효소 조성물 | |
KR101793230B1 (ko) | 미강을 이용한 음료의 제조방법 | |
CN104286226A (zh) | 一种有机白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8059519A (zh) | 一种绿叶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KR20150061839A (ko) | 탈모방지용 효소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탈모방지용 효소 조성물 | |
CN106554882A (zh) | 红薯叶枸杞玫瑰清酒及其酿造方法 | |
Mishra et al. |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 by mahua (Madhuca longifolia) flowers | |
CN106616102A (zh) | 一种山捻子桑葚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203790B1 (ko) | 머위 된장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머위 된장 | |
CN110771764A (zh) | 一种茉莉花香醋饮料的制备方法 | |
KR102515520B1 (ko) | 지역 특산물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초콜릿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