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9092B -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29092B CN104529092B CN201510010373.1A CN201510010373A CN104529092B CN 104529092 B CN104529092 B CN 104529092B CN 201510010373 A CN201510010373 A CN 201510010373A CN 104529092 B CN104529092 B CN 1045290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air flotation
- water
- sedimentation
- enhanced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2972 Acrylic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4633 carbohydra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720 carbohydr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7524 organ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5985 organic acid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1 phase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ammonia nh3 Chemical compound N.N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825 nitril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C#N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O Ammonium Chemical compound [NH4+]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O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299 aldehy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35 aliphatic alka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06 biochem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5 ozo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989 phen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强化气浮池、臭氧氧化沉淀池、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砂滤池;强化气浮池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砂区、污泥区、混合区和分离区,分离区包括集水区和位于集水区内的集渣区;臭氧氧化沉淀池包括曝气混合区和沉淀区,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包括通过折流板分隔成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好氧接触氧化池设置有进水管、布水三角锥、填料和曝气调控系统;废水经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进入强化气浮池去除浮渣,然后废水进入臭氧氧化沉淀池,污染物被氧化分解,再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氧化池进行缺氧、厌氧和好氧反应,经沉淀和过滤后达标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腈纶废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于腈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多,工艺复杂,生产线长,造成腈纶废水COD较高、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醛类、氰类、酚类、腈类、烷烃类等有毒有害物质;(2)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多种添加剂,造成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差,B/C值一般均小于0.25,属于难以用生化法完全降解的工业废水;(3)由于腈纶废水在产生的过程中有丙烯腈等含氮有机物的加入,因此在腈纶废水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物,在经过厌氧和水解等工艺,使废水中的一些含有铵根离子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氨氮值升高,会导致处理后的腈纶废水氨氮浓度不达标;(4)含有难以生物降解且难以自然沉降的聚合物粉末,该种粉未进入生化系统后会包裹微生物,影响生化处理的效果。
由于腈纶废水的上述特点,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处理工艺对腈纶废水进行处理,很难达到高效,节能、低成本以及环保等需求,因此以传统物理化学和生化处理工艺为基础,进行改进或者创新的新型组合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腈纶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腈纶废水处理中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强化气浮池、臭氧氧化沉淀池、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砂滤池;所述废水调节池、强化气浮池、臭氧氧化沉淀池、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砂滤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调节池包括调节池进水管和调节池出水管,用于调节腈纶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包括强化气浮池进水管和用于排出处理后水的强化气浮池出水管,所述的强化气浮池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砂区、污泥区、混合区和分离区;所述的分离区包括集水区和位于集水区内的集渣区;所述强化气浮池的污泥区和混合区之间设置有强化气浮池曝气盘,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的上方设有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连接强化气浮池进水管,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通过曝气管连接有强化气浮池外的风机;所述的分离区内设有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所述的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强化气浮池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与分离区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所述的分离区外壁的上部设有强化气浮池溢水堰,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溢水堰与强化气浮池出水管相连;所述的集渣区布设有刮渣板和浮渣槽;废水从下往上溢时,水与浮渣一起通过三角导流环进入导流板的下部,浮渣继续往上进入集渣区,水通过导流板与三角导流环之间的间隙进入集水区;为了废水处理的效果更好,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设置成同心圆形状或十字形状,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上具有水平辐射出水口;进一步,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由于水、沉淀物的密度不同,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作用下实现分离;为了排出处理后的沉淀物,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阀。
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出水管与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连通。
所述的臭氧氧化沉淀池包括曝气混合区和沉淀区,曝气混合区底部设置有臭氧曝气盘,所述的臭氧曝气盘的上方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所述的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连接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所述的臭氧曝气盘通过臭氧曝气管连接有臭氧氧化沉淀池外的风机,风机通过管道连通臭氧发生器;所述沉淀区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沉淀池的内壁形成作为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泥阀。
所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包括通过折流板分隔成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所述兼氧段首端设有用于供入废水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兼氧段末端与缺氧段首端连通,缺氧段末端与厌氧段首端连通,所述缺氧段和厌氧段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厌氧段末端设有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和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连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出水管;所述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连接污泥排放阀;所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上盖设计成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顶端都设有独立的甲烷废气集气管。
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内中下部设置有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下部设有布水三角锥;所述布水三角锥下部设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曝气调控系统包括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鼓风机和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通过曝气管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好氧接触氧化池外,好氧接触氧化池的上部、废水水面下设置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上部内置有填料;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的出口处布设有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
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连接二沉池,二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系统,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和好氧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二沉池溢流堰进入砂滤池,过滤后达标排放。
一种采用上述腈纶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腈纶废水通过调节池进水管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②然后废水通过强化气浮池进水管进入强化气浮池分离区的中下部;位于强化气浮池进水管下方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产生大量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物产生摩擦,去除固体物上的其他污染物;强化气浮池曝气盘产生的细小气泡与上浮物粘附形成混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的作用下,混合体上升至集渣区,在刮渣板的作用下,浮渣进入浮渣槽并被清理外运;沉淀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强化气浮池下部的集砂区,通过强化气浮池底部的沉淀物排放阀排出;分离处理后的水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区导流板作用下进入强化气浮池集水区,通过强化气浮池溢水堰、强化气浮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连通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
③废水通过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以及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进入臭氧氧化沉淀池的中下部;位于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下方的臭氧曝气盘产生大量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物进一步摩擦,同时把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氧化成易于吸收和吸附的小分子物质,氧化分解后的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臭氧氧化沉淀池沉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排泥阀排出;废水通过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臭氧氧化沉淀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连通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
④废水通过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兼氧段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下部;废水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后沿折流板上下前进,依次通过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反应池中的污泥随着废水的上下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而运动,折流板的阻挡作用和污泥自身的沉降作用又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因此大量的污泥都被截留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兼氧段的兼性菌、缺氧段和厌氧段的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⑤厌氧反应后的废水在厌氧段末端设有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作用下实现泥、水、甲烷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下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排出;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反应池顶部集气管收集排放;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进入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
⑥废水通过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进入好氧接触氧化池的中下部,在布水三角锥的作用下均匀布水,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产生大量的微气泡,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好氧接触氧化池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和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流出。
⑦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连接二沉池布水管,二沉池的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和好氧接触氧化池,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
⑧二沉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二沉池溢流堰进入砂滤池,过滤后达标排放。
⑨臭氧氧化沉淀池、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脱水后外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对腈纶废水处理具有比较好的深度效果,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强化气浮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强化气浮池,1-1.强化气浮池进水管,1-2.集砂区,1-3.污泥区,1-4.混合区,1-5.集水区,1-6.集渣区,1-7.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8.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1-9.鼓风机和气体流量计,1-10.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1.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2.刮渣板,1-13.浮渣槽,1-14.沉淀物排放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臭氧氧化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2.臭氧氧化沉淀池,2-1.曝气混合区,2-2.沉淀区,2-3.臭氧曝气盘,2-4.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5.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6.臭氧鼓风机和气体流量计,2-7.臭氧发生器,2-8.挡板,2-9.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10.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2-11.排泥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3.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1.折流板,3-2.兼氧段,3-3.缺氧段,3-4.厌氧段,3-5.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6.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3-7.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3-8.污泥排放阀,3-9.上盖,3-10.集气管。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好氧接触氧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4.好氧接触氧化池,4-1.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2.布水三角锥,4-3.曝气调控系统,4-4.填料,4-5.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强化气浮池1、臭氧氧化沉淀池2、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好氧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和砂滤池;所述废水调节池、强化气浮池1、臭氧氧化沉淀池2、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好氧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和砂滤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调节池包括调节池进水管和调节池出水管,用于调节腈纶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的强化气浮池1包括进水管强化气浮池1-1和用于排出处理后水的强化气浮池出水管,所述的强化气浮池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砂区1-2、污泥区1-3、混合区1-4和分离区;所述的分离区包括集水区1-5和位于集水区内的集渣区1-6;所述强化气浮池的污泥区1-3和混合区1-4之间设置有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的上方设有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1-8,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连接强化气浮池进水管1-1,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通过曝气管连接有强化气浮池外的风机。所述的分离区内设有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0,所述的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0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强化气浮池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与分离区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所述的分离区外壁的上部设有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1,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1与强化气浮池出水管相连;所述的集渣区1-6布设有刮渣板1-12和浮渣槽1-13;废水从下往上溢时,水与浮渣一起通过三角导流环进入导流板的下部,浮渣继续往上进入集渣区1-6,水通过导流板与三角导流环之间的间隙进入集水区1-5;为了废水处理的效果更好,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1-8设置成同心圆形状或十字形状,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上具有水平辐射出水口;进一步,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由于水、沉淀物的密度不同,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作用下实现分离;为了排出处理后的沉淀物,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阀1-14。
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出水管与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连通。
所述的臭氧氧化沉淀池2包括曝气混合区2-1和沉淀区2-2,曝气混合区底部设置有臭氧曝气盘2-3,所述的臭氧曝气盘的上方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4,所述的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4连接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所述的臭氧曝气盘2-3通过臭氧曝气管连接有臭氧氧化沉淀池外的风机,风机通过管道连通臭氧发生器2-7;所述沉淀区内设有挡板2-8,该挡板与沉淀池的内壁形成作为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9,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2-10,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泥阀2-11。
所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包括通过折流板3-1分隔成的兼氧段3-2、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所述兼氧段3-2首端设有用于供入废水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5,兼氧段3-2末端与缺氧段3-3首端连通,缺氧段3-3末端与厌氧段3-4首端连通,所述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厌氧段3-4末端设有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3-6和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3-7,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3-7连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出水管;所述兼氧段3-2、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连接污泥排放阀3-8;所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上盖3-9设计成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顶端都设有独立的甲烷废气集气管3-10。
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4内中下部设置有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下部设有布水三角锥4-2;所述布水三角锥4-2下部设有曝气调控系统4-3,所述曝气调控系统4-3包括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鼓风机和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曝气管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好氧接触氧化池外,好氧接触氧化池的上部、废水水面下设置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上部内置有填料4-4;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的出口处布设有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4-5。
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连接二沉池,二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系统,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和好氧接触氧化池4中,一部分为剩余污泥。
二沉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二沉池溢流堰进入砂滤池,过滤后达标排放。
一种采用上述腈纶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腈纶废水通过调节池进水管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②然后废水通过强化气浮池进水管1-1进入强化气浮池分离区的中下部;位于强化气浮池进水管下方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产生大量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物产生摩擦,去除固体物上的其他污染物;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产生的细小气泡与上浮物粘附形成混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0的作用下,混合体上升至集渣区1-6,在刮渣板1-12的作用下,浮渣进入浮渣槽1-13并被清理外运;沉淀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强化气浮池下部的集砂区1-2,通过强化气浮池底部的沉淀物排放阀1-14排出;分离处理后的水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区导流板作用下进入强化气浮池集水区1-5,通过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1、强化气浮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连通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
③废水通过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以及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4进入臭氧氧化沉淀池2的中下部;位于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下方的臭氧曝气盘2-3产生大量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物进一步摩擦,同时把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氧化成易于吸收和吸附的小分子物质,氧化分解后的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9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臭氧氧化沉淀池沉淀区2-2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排泥阀2-11排出;废水通过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2-10、臭氧氧化沉淀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5。
④废水通过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兼氧段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5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的下部;废水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后沿折流板上下前进,依次通过兼氧段3-2、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的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反应池中的污泥随着废水的上下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而运动,折流板的阻挡作用和污泥自身的沉降作用又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因此大量的污泥都被截留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兼氧段3-2的兼性菌、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的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⑤厌氧反应后的废水在厌氧段3-4末端设有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3-6的作用下实现泥、水、甲烷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下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3-8排出;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反应池顶部集气管3-10收集排放;废水通过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进入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
⑥废水通过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进入好氧接触氧化池4的中下部,在布水三角锥4-2的作用下均匀布水,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产生大量的微气泡,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好氧接触氧化池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4-5和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流出。
⑦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连接二沉池布水管,二沉池的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和好氧接触氧化池4中,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
⑧二沉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二沉池溢流堰进入砂滤池,过滤后达标排放。
⑨臭氧氧化沉淀池2、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好氧接触氧化池4和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脱水后外运。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2)
1.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强化气浮池(1)、臭氧氧化沉淀池(2)、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好氧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和砂滤池;
所述的调节池包括调节池进水管和调节池出水管,用于调节腈纶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的强化气浮池(1)包括强化气浮池进水管(1-1)和用于排出处理后水的强化气浮池出水管,所述的强化气浮池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砂区(1-2)、污泥区(1-3)、混合区(1-4)和分离区;所述的分离区包括集水区(1-5)和位于集水区内的集渣区(1-6);所述强化气浮池的污泥区(1-3)和混合区(1-4)之间设置有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的上方设有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1-8),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连接强化气浮池进水管(1-1),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通过曝气管连接有强化气浮池外的风机;所述的分离区内设有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0),所述的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0)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强化气浮池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与分离区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所述的分离区外壁的上部设有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1),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1)与强化气浮池出水管相连;所述的集渣区(1-6)布设有刮渣板(1-12)和浮渣槽(1-13);废水从下往上溢时,水与浮渣一起通过三角导流环进入导流板的下部,浮渣继续往上进入集渣区(1-6),水通过导流板与三角导流环之间的间隙进入集水区(1-5);为了废水处理的效果更好,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1-8)设置成同心圆形状或十字形状,强化气浮池布水支管上具有水平辐射出水口;进一步,所述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由于水、沉淀物的密度不同,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作用下实现分离;为了排出处理后的沉淀物,所述的强化气浮池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阀(1-14);
所述的臭氧氧化沉淀池(2)包括曝气混合区(2-1)和沉淀区(2-2),曝气混合区底部设置有臭氧曝气盘(2-3),所述的臭氧曝气盘的上方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4),所述的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4)连接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所述的臭氧曝气盘(2-3)通过臭氧曝气管连接有臭氧氧化沉淀池外的臭氧风机,臭氧风机通过管道连通臭氧发生器(2-7);所述沉淀区内设有挡板(2-8),该挡板与沉淀池的内壁形成作为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9),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2-10),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泥阀(2-11);
所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包括通过折流板(3-1)分隔成的兼氧段(3-2)、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所述兼氧段(3-2)首端设有用于供入废水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5),兼氧段(3-2)末端与缺氧段(3-3)首端连通,缺氧段(3-3)末端与厌氧段(3-4)首端连通;所述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的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厌氧段(3-4)末端设有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3-6)和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3-7),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3-7)连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出水管;所述兼氧段(3-2)、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连接污泥排放阀(3-8);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兼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的上盖(3-9)设计成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顶端都设有甲烷废气集气管(3-10);
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4)内中下部设置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下部设有布水三角锥(4-2);所述布水三角锥(4-2)下部设有曝气调控系统(4-3),所述曝气调控系统(4-3)包括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鼓风机和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通过曝气管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好氧接触氧化池外,好氧接触氧化池的上部、废水水面下设置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上部内置有填料(4-4);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的出口处布设有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4-5);
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连接二沉池,二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系统,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和好氧接触氧化池(4);
二沉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二沉池溢流堰进入砂滤池。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纶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腈纶废水通过调节池进水管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②然后废水通过强化气浮池进水管(1-1)进入强化气浮池分离区的中下部;位于强化气浮池进水管下方的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产生大量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物产生摩擦,去除固体物上的其他污染物;强化气浮池曝气盘(1-7)产生的细小气泡与上浮物粘附形成混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器(1-10)的作用下,混合体上升至集渣区(1-6),在刮渣板(1-12)的作用下,浮渣进入浮渣槽(1-13)并被清理外运;沉淀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强化气浮池下部的集砂区(1-2),通过强化气浮池底部的沉淀物排放阀(1-14)排出;分离处理后的水在强化气浮池三相分离区导流板作用下进入强化气浮池集水区(1-5),通过强化气浮池溢水堰(1-11)、强化气浮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连通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
③废水通过臭氧氧化沉淀池进水管(2-5)以及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2-4)进入臭氧氧化沉淀池(2)的中下部;位于臭氧氧化沉淀池布水支管下方的臭氧曝气盘(2-3)产生大量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物进一步摩擦,同时把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氧化成易于吸收和吸附的小分子物质,氧化分解后的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臭氧氧化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9)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臭氧氧化沉淀池沉淀区(2-2)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排泥阀(2-11)排出;废水通过臭氧氧化沉淀池溢水堰(2-10)、臭氧氧化沉淀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连通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5);
④废水通过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兼氧段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进水管(3-5)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的下部;废水进入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后沿折流板(3-1)上下前进,依次通过兼氧段(3-2)、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的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反应池中的污泥随着废水的上下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而运动,折流板(3-1)的阻挡作用和污泥自身的沉降作用又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因此大量的污泥都被截留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兼氧段(3-2)的兼性菌、缺氧段(3-3)和厌氧段(3-4)的异养菌将废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⑤厌氧反应后的废水在厌氧段(3-4)末端设有的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三相分离器(3-6)的作用下实现泥、水、甲烷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的下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3-8)排出;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产生的甲烷废气通过反应池顶部集气管(3-10)收集排放;废水通过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溢水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出水管和连接管连通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
⑥废水通过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管(4-1)进入好氧接触氧化池(4)的中下部,在布水三角锥(4-2)的作用下均匀布水,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盘是均匀设置有微孔的微孔式曝气盘,产生大量的微气泡,所述溶解氧测量调控装置根据氧容量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好氧接触氧化池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好氧接触氧化池溢流堰(4-5)和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流出;
⑦好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连接二沉池布水管,二沉池的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回流到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和好氧接触氧化池(4)中,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
⑧二沉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二沉池溢流堰进入砂滤池,过滤后达标排放;
⑨臭氧氧化沉淀池(2)、折流式缺氧厌氧反应池(3)、好氧接触氧化池(4)和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脱水后外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0373.1A CN104529092B (zh) | 2015-01-08 | 2015-01-08 |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0373.1A CN104529092B (zh) | 2015-01-08 | 2015-01-08 |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29092A CN104529092A (zh) | 2015-04-22 |
CN104529092B true CN104529092B (zh) | 2016-02-24 |
Family
ID=5284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0373.1A Active CN104529092B (zh) | 2015-01-08 | 2015-01-08 |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2909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4939A (zh) * | 2018-10-23 | 2019-01-11 | 常州大学 | 一种加油站污染土壤处理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6455A (zh) * | 2015-06-13 | 2015-11-11 | 常州大学 | 一种精制棉废水处理系统 |
CN105060611A (zh) * | 2015-07-17 | 2015-11-18 | 常州大学 | 一种肉桂酸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CN105036469A (zh) * | 2015-07-21 | 2015-11-11 | 常州大学 |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CN105084658A (zh) * | 2015-08-11 | 2015-11-25 | 常州大学 | 一种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CN106698884A (zh) * | 2015-08-12 | 2017-05-24 | 王树岩 | 一种辐流式污泥气浮浓缩装置 |
CN105130116A (zh) * | 2015-08-27 | 2015-12-09 | 常州大学 | 一种小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
CN106746352A (zh) * | 2017-01-16 | 2017-05-31 | 常州大学 | 一种开发区混合废水处理系统 |
CN112811732B (zh) * | 2021-01-07 | 2022-09-30 | 上海碧州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处理丙烯腈废水的系统及其组合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58804B1 (ko) * | 2001-07-03 | 2007-09-13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당밀 오존 전처리 장치를 이용한 고도 하·폐수처리 장치 |
EP2074068A1 (en) * | 2006-09-04 | 2009-07-01 | Infarm A/S |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a substance having organic content |
CN101172741A (zh) * | 2007-10-25 | 2008-05-07 | 王爱月 | 印染清废、综合废水深度处理循环生产回用工艺 |
CN101219837B (zh) * | 2007-12-21 | 2010-12-15 | 辽宁三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含油碱性废水臭氧处理工艺及设备 |
CN102372395A (zh) * | 2010-08-23 | 2012-03-14 | 维达北方纸业(北京)有限公司 | 造纸废水处理设备 |
CN103755098B (zh) * | 2014-01-17 | 2015-01-07 | 常州大学 | 复杂含油废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
-
2015
- 2015-01-08 CN CN201510010373.1A patent/CN104529092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4939A (zh) * | 2018-10-23 | 2019-01-11 | 常州大学 | 一种加油站污染土壤处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29092A (zh) | 2015-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29092B (zh) | 一种腈纶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743742B (zh) | 一种化学机械浆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773919B (zh) | 一种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4986919A (zh) | 一种玉米加工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4787966B (zh) | 废油回收加工废水臭气处理系统 | |
CN103755098B (zh) | 复杂含油废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 |
CN105645681A (zh) |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
CN102161554B (zh) |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和ao-s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池 | |
CN104743745B (zh) | 一种大蒜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5036455A (zh) | 一种精制棉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529090B (zh) |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4445836A (zh) | 高浓度沥青废水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4817234A (zh) | 高浓度拉丝润滑剂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668922A (zh) | 高浓度聚酯树脂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5084658A (zh) | 一种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787970A (zh) | 一种水杨酸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110560A (zh) | 一种零排放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130116A (zh) | 一种小麦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060613A (zh) | 一种高氮高磷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152477A (zh) | 米酒厂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817229B (zh) | 一种竹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9133510A (zh) | 高浓度大蒜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5923769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ro浓水处理装置 | |
CN106966490A (zh) | 一种高效好氧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 | |
CN105601041A (zh) | 一种炼油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3 Address after: 221300 Chahe Town New District,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izhou Borui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Gehu Lake Road Wujin District 213164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University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