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6801A -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6801A
CN104516801A CN201510007603.9A CN201510007603A CN104516801A CN 104516801 A CN104516801 A CN 104516801A CN 201510007603 A CN201510007603 A CN 201510007603A CN 104516801 A CN104516801 A CN 104516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ed
data
control device
monitoring subsystem
background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7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6801B (zh
Inventor
李伟硕
傅孟潮
焦之明
王秉钧
纪洪伟
孟祥军
巩方彬
曹淑英
张晓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smart energy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076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6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6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6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以及后台监控子系统;所述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分别与后台监控子系统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用户能根据特定需求设置变电站配置信息,快速展示相应的后台监控子系统界面;能够根据配置的不同快速地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极大地减少了手动工作量,降低出错概率,降低人工成本;能够提前检测存在的硬件问题并找到相应的策略;能够及时掌握后台监控子系统的软件版本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的匹配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功能设计也越来越全面。但需求和功能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安装调试环节的复杂和工作量成倍增加。而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和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对于变电站自动化快速完成调试、可靠投入运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在变电站中,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的采集和显示、故障报警、历史数据记录和展示报表等功能,是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之一。目前,变电站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均已实现了更加全面的监控,但是对于计算机监控系统本身却缺乏更加灵活便捷的安装调试实施方案,因此不能灵活地满足不同变电站的自动配置,不利于变电站的快速调试和可靠投运。
现有的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监控系统的后台人机界面和变电站的配置、布局、接线是一种强耦合模式,每一个变电站都需要单独绘制一套人机界面,不能根据不同变电站实际灵活展示每个变电站的人机界面信息,软件工程配置和工程应用的可移植性差,不利于安装调试的可靠快速完成,系统投运后不能快速可靠变更工程配置和工程应用。
2、目前变电站测控装置使用IEC 61850-7-420标准实现的61850模型文件建模。自DL/T860标准推出之后,原有的建模方法不能满足现有标准的规定,不符合国网招标规范的情况,互操作性差。
61850模型文件一直采用手动编辑的方式完成,手动编辑IED性能描述(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以下简称ICD)文件对工程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易出错。如果配置修改后,需要重新编辑IED性能描述文件。
3、由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变更等原因,可能发生监控系统的软件版本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不匹配,致使监控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是对于智能变电站和无人值班电站,影响更大。
4、目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与串口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以下简称IED)的通信机制是先人工手动配置端口信息,然后保存参数重启生效。如果某串 口IED装置更换或者软件升级则需要重新修改配置,然后保存参数重启生效。这种配置修改-保存-重启的机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灵活性、兼容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变电站的需求有效的选择或配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各项参数,每个变电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对应显示出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接线图、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以及后台监控子系统;
测控装置:采集并上传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能执行相应调节和控制的IED装置;
人机界面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配置的实际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的数量及连接关系,形成变电站主接线图、以及与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关联关系,并进行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界面展示;
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根据不同的配置自动生成模型文件,实现对变电站测控装置的快速建模;
版本自动匹配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后台监控子系统与各个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
规约转换器:一种通讯转发装置,用于将变电站内串口IED装置的信息转换成网口通讯传递给后台监控子系统。对后台监控子系统而言,规约转换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测控装置,以下所述测控装置均视为包含规约转换器。
自适应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的自适应通信;
后台监控子系统: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配置、IED模型的自动配置、版本的自动匹配、与测控装置和规约转换器以网口通信、实时显示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数据或状态信息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历史记录和浏览、以及在数据或状态异常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
所述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分别与后台监控子系统连接。
所述测控装置包括:模拟量采集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开关量控制输出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人机会话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测控装置与后台监控子系统通过网口进行通信。
所述规约转换器包括:自适应通信模块、多串口服务模块、网口服务模块、规约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所述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通过串口进行通信,所述规约转换器与后台监控子系统通过网口进行通信。
所述人机界面配置模块包括: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单元、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通信和数据服务单元和云计算服务器。
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单元与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通过网口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收集测控装置所采集的数据并分别传送给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和云计算中心,运用云计算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一个包含有主接线图、实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事件顺序记录、历史数据等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上的展示,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还能够进行实时数据越限报警和记录等功能。
所述规约转换器的自适应通信模块包括:智能子模块,所述智能子模块通过接口与外部环境通信;
所述智能子模块包括观察单元、自学习单元和行为单元;所述观察单元与自学习单元通信,所述自学习单元与行为单元通信;
所述观察单元根据系统的内部状态从自学习模块获取信息向IED装置发送消息,并将收到的消息给自学习单元;
所述自学习单元接收观察模块的消息,通过学习和推理制定发送策略,在信息库中查找相应的发送信息;对收发的信息进行学习和推理,制定相应的配置策略;
所述行为单元根据学习模块的配置策略对设备进行配置,系统将接收到的测点数据根据不同类型分组向后台转发。
所述观察单元包括消息子单元和系统内部状态子单元;
所述消息子单元指系统与IED装置通信的数据,系统与IED装置之间交互的数据;
所述系统内部状态子单元包括端口未配置、配置中、配置完成和启动异常。
所述自学习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推理子单元、信息库、学习子单元和策略库;
所述推理子单元指对接收到的已知消息进行处理,推断出IED装置的类型;
所述信息库指所有系统支持的IED装置的消息集合;
所述学习子单元指对消息的观察、推理;
所述策略库包含未配置的发送策略、配置成功后的发送策略、配置策略、转发策略、分组策略。
所述行为单元包括自适应配置子单元、数据转发子单元和分组调度子单元;
所述自适应配置子单元根据系统端口下接设备的不同自动匹配,无需用户手动修改配置文件;
所述数据转发子单元用于将测点数据对后台转发;
所述分组调度子单元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测点数据的个数分类型分组的发送。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测控装置采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通过网口上传至后台监控子系统;
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以自适应通信的方法收集串口IED装置的采集信息,并通过网口上传至后台监控子系统;
后台监控子系统结合用户给出的参数配置信息对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配置,对测控装置进行快速建模,实时监测后台监控子系统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最终将接收到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在人机界面进行相应展示、同时进行相应的报警和历史数据存储处理;
后台监控子系统判断上述各操作步骤是否存在异常并据此发出报警信息的能力。
所述对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备自检,系统初始化;
(2)读取系统原始配置文件信息,判断所述配置文件信息是否读取成功;若是,所述原始配置文件信息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进行显示,否则,检查或修改配置文件无误后重新读取;
(3)建立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和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之间的通信,检查通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接收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发送的数据,将外接设备信息展示到人机界面;
(4)检查当前配置信息是否满足变电站的具体要求,如果符合,配置过程结束,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入步骤(5)重新配置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信息,
(5)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端重新配置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信息,并将所述配置信息保存到配置文件中;
(6)将配置好的数据信息发送至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重启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配置过程结束。
所述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配置N1个变电站电气设备和M1个测控装置。所述变电站电气设备包含母线、母联开关、进线开关、馈线开关、电容器开关、变压器以及调压开关、 电压互感器、隔离刀闸、站用电源、以及这些电气设备的连接关系等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信息能够自动生成K1套变电站主接线方案,每套方案都能够展示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图元信息以及图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与该电气设备相关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配置完成后,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能够显示电气设备的主接线图、及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所述对测控装置进行快速建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始,导入提供默认的ICD文件,判断测控装置的端口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就进入步骤2);如果否,变电站直流电源设备正常启动;
2):备份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
3):根据DL/T860标准开始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分别进入步骤4)和步骤5);
4):确定逻辑设备LD;进入步骤6);
5):确定逻辑设备LD所带的逻辑节点LN;进入步骤6);
6):根据DL/T860标准判断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否失败,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第一次失败就返回步骤3);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第二次失败就进入步骤7);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成功就进入步骤8);
7):使用默认的IED性能描述文件;并进入步骤8);
8):根据IED性能描述文件生成对应的映射文件;进入步骤9);
9):校验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是否正确,如果成功就进入步骤11);如果是第一次校验失败就返回步骤3);如果是第二次校验失败就进入步骤10);
步骤10):使用默认的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进入步骤11);
步骤11):测控装置正常启动。
所述步骤3)的IED性能描述文件生成时使用下述命名规则:
(3-1):如果同一类型的逻辑设备LD数量超过一个,通过添加两位数字尾缀来区分;
(3-2):属于同一功能对象的数据和数据属性应放在同一个逻辑节点LN对象中:
(3-2-1):如果同一类型的逻辑设备LD超过一个,通过添加前缀来区分;
命名原则:功能缩写+逻辑节点类名。
所述实现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的自适应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开始,判断系统自检是否成功,如果是就系统初始化,进入步骤b;如果否就提示出现硬件异常的故障状态,结束;
步骤b:读取文件获取信息库和策略库;判断读取是否成功,如果是就发送接送数据, 进入步骤c,如果否就提示文件异常的故障状态,结束;
步骤c:判断端口配置是否完成,如果是就数据转发分组调度: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对测点数据分组对后台转发,系统正常启动;如果否就进入步骤d;
步骤d:制定配置策略,判断是否存在配置策略,如果是就配置端口后保存文件,置配置标志为成功,系统正常启动;如果否就结束。
所述步骤b中的信息库指所有系统支持的串口IED装置的消息集合;策略库包含未配置的发送策略、配置成功后的发送策略、配置策略、转发策略、分组策略;所述配置策略包括配置端口是否启动、设备数和设备类型。
所述步骤d的制定配置策略的步骤为:
步骤(d-1):需要配置,修改配置标志为“未配置”;
步骤(d-2):根据校验和、有效长度和类型判断与串口IED装置通信的数据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进入步骤(d-3);如果无效就进入步骤(d-4);
步骤(d-3):查找信息库,获取与串口IED装置通信的响应消息;进入步骤(d-5);
步骤(d-4):置未配置标志数据异常,无法正确配置,结束;
步骤(d-5):推理:对接收到的已知消息进行处理,推断出串口IED装置的类型;进入步骤(d-6);
步骤(d-6):自学习:对消息的观察、推理;进入步骤(d-7);
步骤(d-7):判断策略库中是否存在推理、学习到的端口配置策略;如果是就进入步骤(d-8);如果否就进入步骤(d-9);
步骤(d-8):制定端口配置策略;进入步骤(d-10);
步骤(d-9):置“未配置标志”,提示连接异常;无法正确配置,结束;
步骤(d-10):判断配置是否成功,
如果是就置配置完成标志,完成正确配置;
如果否就置未配置标志提示连接异常;无法配置,结束。
所述实时监测后台监控子系统与各个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后台监控子系统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读取配置文件,获取版本配套表;
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统计,记录后台监控子系统的软件版本、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和测控装置类型;
③根据后台监控子系统的软件版本和测控装置类型,从版本配套表中查询测控装置的配 套版本范围;
④若对接的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高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配套版本范围上限,则测控装置上报测点数大于系统记录值的测点,后台监控子系统仍处理测控装置上报的测点但丢弃测控装置多报的测点,以保证后台监控子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提示相关人员后台监控子系统软件版本低,尽快升级后台监控子系统;
⑤若对接的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低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配套版本范围下限,则测控装置上报测点数小于系统记录值的测点,后台监控子系统仍处理测控装置上报的测点,以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提示相关人员测控装置软件版本低,尽快升级测控装置;
⑥系统继续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配置模块根据配置的实际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的数量及连接关系,完成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配置,形成变电站主接线图、以及与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关联关系,并进行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界面展示。使后台监控子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简单可靠、适应能力强、用户体验好、软件重复利用价值高,用户能根据变电站实际进行简单的配置操作,即可快速展示相应的后台监控子系统界面。
2、本发明利用云计算来分析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故障点数据是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通过网络把故障点数据上传到云计算中心,然后利用云计算中心对故障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故障描述信息饼图,能够快速的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维护和检修。
3、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可以保证生成的IED性能描述文件符合DL/T860标准,并能够判断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的正确性;根据配置的不同快速地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极大地减少了手动工作量,降低出错概率,降低人工成本。
4、本发明规约转换器的自适应通信模块能够提前检测存在的硬件问题,根据信息库的内容推理学习找到相应的策略,对收发的消息有认知的功能;无需手动配制,通过对交互信息的认知可以自动适应串口IED装置;程序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强。信息库、策略库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灵活的添加或者删除,方便用户接口的扩展。
5、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版本自动匹配模块使得后台监控子系统与各测控装置通信时采用符合IEC61850和DL/T860标准的通信机制,软件版本自动兼容,能够及时掌握后台监控子系统的软件版本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的匹配情况,避免由于不兼容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与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通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自动生成ICD、映射文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规约转换器自适应通信模块的认知环模型;
图5为本发明规约转换器自适应通信的整体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规约转换器自适应通信模块制定配置策略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后台监控子系统版本自动匹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以及后台监控子系统。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分别与后台监控子系统连接。
测控装置:采集并上传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能执行相应调节和控制的IED装置(智能电子设备);
人机界面配置模块:根据配置的实际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的数量及连接关系,形成变电站主接线图、以及与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关联关系,并进行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界面展示。人机界面配置模块包括: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和云计算服务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与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通过网口进行通信;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收集测控装置所采集的数据并分别传送给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和云计算中心,运用云计算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一个包含有主接线图、实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事件顺序记录、历史数据等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上的展示,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还能够进行报警和记录等功能。
规约转换器:一种通讯转发装置,用于将变电站内串口IED装置的信息转换成网口通讯传递给后台监控子系统。对后台监控子系统而言,规约转换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测控装置。
规约转换器的自适应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的自适应通信;从通信系统的角度认知包含的基本功能:观察、学习、记忆、决策,即对获取的信息以及当前观察结果做出响应。本发明的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的灵活可靠通信。
认知系统由两大主要部件构成:环境以及处于环境中的智能系统。智能系统通过观察来得知环境对其自身的作用,同时智能系统通过其行为反作用于环境。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提出的认知环模型中,将智能系统定义为:为实现某通信目标而互相依赖的网络节点,具体如电力设备、单个装置;环境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外部设备、网络,而内部环境为智能系统内部所触发的事件以及内部状态。智能系统通过感知以获取外部接口的信息,而智能系统内部的事件和状态可以直接获知。智能系统的行为由所学习到的策略所决定,而学习过程由分层或跨层的优化目标所确定的效用以及智能系统从环境中获取的信息共同决定。行为一方面作用于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作用于内部环境。认知的自适应通信机制主要体现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程序正常运行后配置不再发生变化。
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根据不同的配置自动生成模型文件,实现对变电站测控装置的快速建模;
版本自动匹配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各个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
后台监控子系统:控制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的配置、IED模型的自动配置、版本的自动匹配、以及判断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参数异常并据此发出报警信息。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测控装置采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上传至后台监控子系统;规约转换器通过自适应通信采集各串口IED装置的数据并上至后台监控子系统;后台监控子系统根据用户给出的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配置信息对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配置,结合对变电站测控装置的进行快速建模,实时监测后台监控子系统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最终将接收到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进行展示和处理,同时后台监控子系统还会判断上述各操作步骤是否存在异常并据此发出报警信息。
对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配置的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执行步骤S10,设备自检,系统初始化,接着执行步骤S20,读取原始配置文件信息。接着执行步骤S30。
2.在S30步骤中,判断文件是否读取成功,若是,根据原始配置信息进入后台监控子系统端显示,执行步骤S40。
3.在步骤S40中,主要检查后台监控子系统和IED装置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执行步骤S50。通信不正常,检查后台监控子系统和IED装置连接是否良好。
4.在步骤S50中,位于该后台监控子系统,后台监控子系统中的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接 收IED装置上送的、和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下发的数据。IED装置上送的数据是用来展示IED装置采集的信息,比如:遥测是数值(电压值:110KV,电流值:50A等)、遥信是开关量(0、分开;1、闭合)。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下发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一定的控制操作。根据数据能判断后台监控子系统和IED装置是否正常运行。检验人机界面中展示的数据信息,进入步骤S60。
5.在步骤S60中,根据变电站的要求,查看当前配置信息,检查变电站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重新配置后台监控子系统相关电气设备信息,执行步骤S70;如果符合要求,结束配置过程。
6.在步骤S70中,在后台监控子系统端配置相关电气设备信息,进入步骤S80。
7.在步骤S80中,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组织IED装置数据上送,执行步骤S90。
8.在步骤S90中,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将IED装置数据信息,转发给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执行步骤SA0。
9.在步骤SA0中,保存配置信息到文件中,然后重启IED装置,整个配置过程完毕。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配置N1(N1≥1)个变电站电气设备和M1(M1≥1)个测控装置。变电站电气设备包含母线、母联开关、进线开关、馈线开关、电容器开关、变压器以及调压开关、电压互感器、隔离刀闸、站用电源、以及这些电气设备的连接关系等信息。
系统配置中,还需要对网口进行配置。网口配置用于配置网口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该IP地址是否启用的信息。网口只需将网口的IP地址和Mac地址和SNTP(或者B码)对时进行相应设置,然后保存并下发即可。
配置完成后,后台监控子系统能够显示电气设备的主接线图、及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如图2所示,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采集报警记录上送给人机界面,在人机界面中展示实时报警记录和历史报警记录,将所得报警信息上送到云计算中心,运用云计算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一个包含有故障点反馈、故障等级、事故原因、用户区域、时间走势、触发因素等信息形成一个饼图在人机界面上展示,让工程技术人员有一个清晰的故障分析和定位。
测控装置的模型文件建模原则:
1.将测控装置命名为CM1101,如果装置中同一类型的LD超过一个,添加两位数字尾缀,如CM1101、CM1102。
2.对同一功能对象的数据和数据属性使用同一个LN对象,由于同一类型的LN超过一个,通过添加前缀类区分,命名原则:功能缩写+逻辑节点类名。
由于测控装置有多种硬件类型,不同的配置对应的IEC61850模型文件不同,如果手动编辑61850模型文件对工程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考虑根据不同的配置系统软件自动生成61850模型文件,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始,导入提供默认的ICD文件,判断变电站用电源设备的端口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就进入步骤2);如果否,变电站电源设备正常启动;端口配置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数量;
步骤2):备份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
步骤3):根据DL/T860标准开始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分别进入步骤4)和步骤5);
IED性能描术文件生成时使用下述命名规则:
(3-1):如果同一类型的逻辑设备LD数量超过一个,通过添加两位数字尾缀来区分;
(3-2):属于同一功能对象的数据和数据属性应放在同一个逻辑节点LN对象中:
(3-2-1):如果同一类型的逻辑设备LD超过一个,通过添加前缀来区分;命名原则:功能缩写+逻辑节点类名。
步骤4):确定逻辑设备LD;进入步骤6);
步骤5):确定逻辑设备LD所带的逻辑节点LN;进入步骤6);
步骤6):根据DL/T860标准判断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否失败,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第一次失败就返回步骤3);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第二次失败就进入步骤7);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成功就进入步骤8);
步骤7):使用默认的IED性能描述文件;并进入步骤8);
步骤8):根据IED性能描述文件生成对应的映射文件;进入步骤9);
步骤9):校验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是否正确,如果成功就进入步骤11);如果是第一次校验失败就返回步骤3);如果是第二次校验失败就进入步骤10);校验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是否正确是通过mmslite来实现的。
步骤10):使用默认的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进入步骤11);
步骤11):变电站用电源设备正常启动。
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的自适应通信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开始,判断系统自检是否成功,如果是就系统初始化,进入步骤(b);如果否就提示出现硬件异常的故障状态,结束;
步骤(b):读取文件获取信息库和策略库;判断读取是否成功,如果是就发送接送数据,进入步骤(c),如果否就提示文件异常的故障状态,结束;
信息库指所有系统支持的IED装置的消息集合;策略库包含未配置的发送策略、配置成功后的发送策略、配置策略、转发策略、分组策略。
步骤(c):判断端口配置是否完成,如果是就数据转发分组调度: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对测点数据分组对后台转发,系统正常启动;如果否就进入步骤(d);
步骤(d):制定配置策略,判断是否存在配置策略,如果是就配置端口后保存文件,置配置标志为成功,系统正常启动;如果否就结束。
配置策略包括配置端口是否启动、设备数和设备类型。制定配置策略的步骤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d-1):需要配置,修改配置标志为“未配置”;
步骤(d-2):根据校验和、有效长度和类型判断与IED装置通信的数据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进入步骤(d-3);如果无效就进入步骤(d-4);
步骤(d-3):查找信息库,获取与IED装置通信的响应消息;进入步骤(d-5);
步骤(d-4):置未配置标志数据异常,无法正确配置,结束;
步骤(d-5):推理:对接收到的已知消息进行处理,推断出IED装置的类型;进入步骤(d-6);
步骤(d-6):自学习:对消息的观察、推理;进入步骤(d-7);
步骤(d-7):判断策略库中是否存在推理、学习到的端口配置策略;如果是就进入步骤(d-8);如果否就进入步骤(d-9);
步骤(d-8):制定端口配置策略;进入步骤(d-10);
步骤(d-9):置“未配置标志”,提示连接异常;无法正确配置,结束;
步骤(d-10):判断配置是否成功,如果是就置配置完成标志,完成正确配置;如果否就置未配置标志提示连接异常;无法配置,结束。
后台监控子系统实时监测与各个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的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
如果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软件版本不匹配,可以保证基本功能正常使用,使本系统的软件版本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自动兼容。
①后台监控子系统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读取配置文件,获取版本配套表;
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统计,记录系统的软件版本、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和测控装置类型;
③根据后台监控子系统的软件版本和测控装置类型,从版本配套表中查询测控装置的配套版本范围;
④若对接的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高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配套版本范围上限,则测控装置上报测点数大于系统记录值的测点,后台监控子系统仍处理测控装置上报的测点但丢弃测控装置多报的测点,以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提示相关人员后台监控子系统软件版本低,尽快升级后台监控子系统;
⑤若对接的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低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配套版本范围下限,则测控装置上报测点数小于系统记录值的测点,后台监控子系统仍处理测控装置上报的测点,以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提示相关人员测控装置软件版本低,尽快升级测控装置;
⑥系统继续工作。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5)

1.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以及后台监控子系统;
测控装置:采集并上传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能执行相应调节和控制的IED装置;
人机界面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配置的实际变电站电气设备和测控装置的数量及连接关系,形成变电站主接线图、以及与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关联关系,并进行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界面展示;
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根据不同的配置自动生成模型文件,实现对变电站测控装置的快速建模;
版本自动匹配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后台监控子系统与各个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
规约转换器:一种通讯转发装置,用于将变电站内串口IED装置的信息转换成网口通讯传递给后台监控子系统。对后台监控子系统而言,规约转换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测控装置,以下所述测控装置均视为包含规约转换器;
自适应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的自适应通信;
后台监控子系统: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配置、IED模型的自动配置、版本的自动匹配、与测控装置和规约转换器以网口通信、实时显示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数据或状态信息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历史记录和浏览、以及在数据或状态异常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
所述测控装置、人机界面配置模块、IED模型自动配置模块、版本自动匹配模块、规约转换器及其自适应通信模块,分别与后台监控子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机界面配置模块包括: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和数据服务单元和云计算服务器;
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单元与通信和数据服务单元通过网口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和数据服务单元采集测控装置数据并分别传送给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单元和云计算中心,运用云计算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一个包含有故障点反馈、故障等级、事故原因、用户区域、时间走势、触发因素信息的统计图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上展示,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单元还能够展示实时报警记录和历史报警记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规约转换器的自适应通信模块包括:智能子模块,所述智能子模块通过接口与外部环境通信;
所述智能子模块包括观察单元、自学习单元和行为单元;所述观察单元与自学习单元通信,所述自学习单元与行为单元通信;
所述观察单元根据系统的内部状态从自学习模块获取信息向IED装置发送消息,并将收到的消息给自学习单元;
所述自学习单元接收观察模块的消息,通过学习和推理制定发送策略,在信息库中查找相应的发送信息;对收发的信息进行学习和推理,制定相应的配置策略;
所述行为单元根据学习模块的配置策略对设备进行配置,系统将接收到的测点数据根据不同类型分组向后台转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观察单元包括消息子单元和系统内部状态子单元;
所述消息子单元指系统与IED装置通信的数据,系统与IED装置之间交互的数据;
所述系统内部状态子单元包括端口未配置、配置中、配置完成和启动异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自学习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推理子单元、信息库、学习子单元和策略库;
所述推理子单元指对接收到的已知消息进行处理,推断出IED装置的类型;
所述信息库指所有系统支持的IED装置的消息集合;
所述学习子单元指对消息的观察、推理;
所述策略库包含未配置的发送策略、配置成功后的发送策略、配置策略、转发策略、分组策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行为单元包括自适应配置子单元、数据转发子单元和分组调度子单元;
所述自适应配置子单元根据系统端口下接设备的不同自动匹配,无需用户手动修改配置文件;
所述数据转发子单元用于将测点数据对后台转发;
所述分组调度子单元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测点数据的个数分类型分组的发送。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测控装置采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通过网口上传至后台监控子系统;
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以自适应通信的方法收集串口IED装置的采集信息,并通过网口上传至后台监控子系统;
后台监控子系统结合用户给出的参数配置信息对后台监控子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配置,对测控装置进行快速建模,实时监测后台监控子系统与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最终将接收到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在人机界面进行相应展示、同时进行相应的报警和历史数据存储处理;
后台监控子系统判断上述各操作步骤是否存在异常并据此发出报警信息的能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对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备自检,系统初始化;
(2)读取系统原始配置文件信息,判断所述配置文件信息是否读取成功;若是,所述原始配置文件信息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进行显示,否则,检查或修改配置文件无误后重新读取;
(3)建立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和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之间的通信,检查通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接收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发送的数据,将外接设备信息展示到人机界面;
(4)检查当前配置信息是否满足变电站的具体要求,如果符合,配置过程结束,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入步骤(5)重新配置系统信息,
(5)在后台监控子系统人机界面端重新配置系统信息,并将所述配置信息保存到配置文件中;
(6)将配置好的数据信息发送至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重启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配置过程结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配置N1个变电站电气设备和M1个测控装置。所述变电站电气设备包含母线、母联开关、进线开关、馈线开关、电容器开关、变压器以及调压开关、电压互感器、隔离刀闸、站用电源、以及这些电气设备的连接关系等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信息能够自动生成K1套变电站主接线方案,每套方案都能够展示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图元信息以及图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与该电气设备相关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配置完成后,所述后台监控子系统能够显示电气设备的主接线图、及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对变电站测控装置进行快速建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始,导入提供默认的ICD文件,判断IED装置的端口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就进入步骤2);如果否,变电站直流电源设备正常启动;
2):备份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
3):根据DL/T860标准开始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分别进入步骤4)和步骤5);
4):确定逻辑设备LD;进入步骤6);
5):确定逻辑设备LD所带的逻辑节点LN;进入步骤6);
6):根据DL/T860标准判断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否失败,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第一次失败就返回步骤3);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是第二次失败就进入步骤7);如果生成IED性能描述文件成功就进入步骤8);
7):使用默认的IED性能描述文件;并进入步骤8);
8):根据IED性能描述文件生成对应的映射文件;进入步骤9);
9):校验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是否正确,如果成功就进入步骤11);如果是第一次校验失败就返回步骤3);如果是第二次校验失败就进入步骤10);
步骤10):使用默认的IED性能描述文件和映射文件;进入步骤11);
步骤11):IED装置正常启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的IED性能描述文件生成时使用下述命名规则:
(3-1):如果同一类型的逻辑设备LD数量超过一个,通过添加两位数字尾缀来区分;
(3-2):属于同一功能对象的数据和数据属性应放在同一个逻辑节点LN对象中:
(3-2-1):如果同一类型的逻辑设备LD超过一个,通过添加前缀来区分;
命名原则:功能缩写+逻辑节点类名。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实现规约转换器与串口IED装置的自适应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开始,判断系统自检是否成功,如果是就系统初始化,进入步骤b;如果否就提示出现硬件异常的故障状态,结束;
步骤b:读取文件获取信息库和策略库;判断读取是否成功,如果是就发送接送数据,进入步骤c,如果否就提示文件异常的故障状态,结束;
步骤c:判断端口配置是否完成,如果是就数据转发分组调度: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对测点数据分组对后台转发,系统正常启动;如果否就进入步骤d;
步骤d:制定配置策略,判断是否存在配置策略,如果是就配置端口后保存文件,置配置标志为成功,系统正常启动;如果否就结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的信息库指所有系统支持的串口IED装置的消息集合;策略库包含未配置的发送策略、配置成功后的发送策略、配置策略、转发策略、分组策略;所述配置策略包括配置端口是否启动、设备数和设备类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的制定配置策略的步骤为:
步骤(d-1):需要配置,修改配置标志为“未配置”;
步骤(d-2):根据校验和、有效长度和类型判断与串口IED装置通信的数据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进入步骤(d-3);如果无效就进入步骤(d-4);
步骤(d-3):查找信息库,获取与串口IED装置通信的响应消息;进入步骤(d-5);
步骤(d-4):置未配置标志数据异常,无法正确配置,结束;
步骤(d-5):推理:对接收到的已知消息进行处理,推断出串口IED装置的类型;进入步骤(d-6);
步骤(d-6):自学习:对消息的观察、推理;进入步骤(d-7);
步骤(d-7):判断策略库中是否存在推理、学习到的端口配置策略;如果是就进入步骤(d-8);如果否就进入步骤(d-9);
步骤(d-8):制定端口配置策略;进入步骤(d-10);
步骤(d-9):置“未配置标志”,提示连接异常;无法正确配置,结束;
步骤(d-10):判断配置是否成功,如果是就置配置完成标志,完成正确配置;如果否就置未配置标志提示连接异常;无法配置,结束。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实时监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各个IED装置的软件版本是否自动匹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后台监控子系统通信和数据服务模块读取配置文件,获取版本配套表;
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统计,记录系统的软件版本、IED装置的软件版本和IED装置类型;
③根据系统的软件版本和IED装置类型,从版本配套表中查询IED装置的配套版本范围;
④若对接的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高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配套版本范围上限,则测控装置上报测点数大于系统记录值的测点,后台监控子系统仍处理测控装置上报的测点但丢弃测控装置多报的测点,以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提示相关人员后台监控子系统软件版本低,尽快升级后台监控子系统;
⑤若对接的测控装置的软件版本低于后台监控子系统的配套版本范围下限,则测控装置上报测点数小于系统记录值的测点,后台监控子系统仍处理测控装置上报的测点,以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提示相关人员测控装置软件版本低,尽快升级测控装置;
⑥系统继续工作。
CN201510007603.9A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4516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7603.9A CN104516801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7603.9A CN104516801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6801A true CN104516801A (zh) 2015-04-15
CN104516801B CN104516801B (zh) 2017-08-18

Family

ID=5279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7603.9A Active CN104516801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680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769A (zh) * 2015-06-24 2015-09-30 江阴市利得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电气设备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CN106648757A (zh) * 2016-11-29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虚拟现实终端
CN107240885A (zh) * 2017-07-24 2017-10-1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双母线隔离开关后台显示位置不对应故障查找方法
CN108037719A (zh) * 2017-12-11 2018-05-1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地埋桶监测终端安装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19528A (zh) * 2017-12-28 2018-07-24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xml配置的测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95414A (zh) * 2019-11-01 2020-02-14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设备报警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612638A (zh) * 2021-07-30 2021-11-05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多ied转发的集控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5037810A (zh) * 2022-08-08 2022-09-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站域式快速保护装置的通讯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50557Y (zh) * 2006-09-18 2007-09-1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远程监控系统
CN101789630A (zh) * 2010-02-11 2010-07-28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变电站在线监测及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统一平台
CN201667560U (zh) * 2010-04-20 2010-12-08 上海正泰自动化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的监控装置
CN202353323U (zh) * 2011-12-14 2012-07-25 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
US20120226386A1 (en) * 2009-09-07 2012-09-06 Abb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50557Y (zh) * 2006-09-18 2007-09-1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远程监控系统
US20120226386A1 (en) * 2009-09-07 2012-09-06 Abb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management
CN101789630A (zh) * 2010-02-11 2010-07-28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变电站在线监测及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统一平台
CN201667560U (zh) * 2010-04-20 2010-12-08 上海正泰自动化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的监控装置
CN202353323U (zh) * 2011-12-14 2012-07-25 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喜 等: "IED自动生成IEC61850模型方法探讨", 《2011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王鹏 等: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769A (zh) * 2015-06-24 2015-09-30 江阴市利得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电气设备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CN106648757A (zh) * 2016-11-29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虚拟现实终端
CN106648757B (zh) * 2016-11-29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虚拟现实终端
CN107240885A (zh) * 2017-07-24 2017-10-1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双母线隔离开关后台显示位置不对应故障查找方法
CN107240885B (zh) * 2017-07-24 2023-08-0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双母线隔离开关后台显示位置不对应故障查找方法
CN108037719A (zh) * 2017-12-11 2018-05-1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地埋桶监测终端安装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19528A (zh) * 2017-12-28 2018-07-24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xml配置的测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19528B (zh) * 2017-12-28 2021-07-27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 基于xml配置的测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95414A (zh) * 2019-11-01 2020-02-14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设备报警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612638A (zh) * 2021-07-30 2021-11-05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多ied转发的集控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5037810A (zh) * 2022-08-08 2022-09-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站域式快速保护装置的通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6801B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6801A (zh) 一种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4485748B (zh) 一种变电站ups电源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2354175B (zh) Modbus现场总线DI-16路监测仪远程I/O控制系统
CN108931972A (zh) 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智能诊断方法
CN103414251A (zh) 一种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网络通信仿真系统
CN109888914A (zh) 一种变电站主辅联动方法及装置
CN104505947A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718686B (zh) 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配电网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02608497B (zh) 一种电力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5515189A (zh) 基于变电站统一建模的综合智能网关机组态方法
CN113507117A (zh) 配电网拓扑模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578419B (zh) 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0768845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虚拟连接故障定位系统
CN104504537B (zh) 一种变电站交流电源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6370731U (zh) 一种馈线终端设备及配电自动化系统
KR101048496B1 (ko) 분산망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원격전력제어시스템
CN109633345B (zh) 一种二次设备在线监测与分析装置
CN104467195A (zh) 一种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2710025B (zh) 一种电力系统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11327474B (zh) 基于拓扑分析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CN101651361A (zh)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CN112054511A (zh) 电力系统事故处理措施与标准票的关联生成方法
CN117879177A (zh) 变电站数据的采集与电力监控装置
CN204243908U (zh) 一种电力仪表现场总线智能选检装置
CN107645387A (zh) 一种物联网故障设备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0101 Electric Power Intelligent Robot Production Project 101 in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outh of Feiyue Avenue and East of No. 26 Road (ICT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Netwo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101 Shandong city of Ji'n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Lixia District) Xinluo Avenue No. 2008 silver bearing building B block 626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n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Room 902, 9 / F,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branch

Address before: 250101 power intelligent robot production project 101 south of Feiyue Avenue and east of No.26 Road (in ICT Industrial Park) in Suncun District of Gaoxin,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tional Netwo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902, 9 / F,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smart energy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902, 9 / F,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branc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