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8595A -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8595A
CN104478595A CN201410774612.6A CN201410774612A CN104478595A CN 104478595 A CN104478595 A CN 104478595A CN 201410774612 A CN201410774612 A CN 201410774612A CN 104478595 A CN104478595 A CN 104478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organic
turning
materials
rice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74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忠
朱忠贵
蔡培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XINGNONG ORGANIC FERTILI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XINGNONG ORGANIC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XINGNONG ORGANIC FERTIL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XINGNONG ORGANIC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746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8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8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8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1/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potass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制作方法是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25-35%、木薯渣占40-50%,秸秆粉占15-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本发明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养分全面;采用有效微生物发酵,无病虫害及虫卵,应用效果特别好,十分适合水稻育秧,能够促进秧苗健壮生长,可以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属于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栽培水稻需要育秧,长期以来,传统的水稻秧田都是在育秧季节前,拣土壤肥力比较好的田块,种植绿肥,与表层土壤一起翻耕后沤制平整,再扒沟晾干理成苗床,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壤苗床里,表面覆盖地表土、冻土、草木灰、有机肥等混合堆制成的营养土,连年取土容易造成土壤耕作层破坏和表层养分流失现象。中国专利CN101507410B公开了王其传等发明的“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并详细公开了以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经多种有益微生物发酵后.再加入肥料缓释剂、粘接剂、保水剂等配制的育秧基质,代替土壤用于水稻育秧;2013年7月3日,中国专利CN102503653B公开了镇江培蕾基质蔡立新等发明的“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并详细公开了以陈年及当年双孢蘑菇下脚料、金针菇下脚料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水稻育秧复合土。
由于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残体大多数比较长,质地轻,运输、粉碎及加工处理难度较大、费用较高,加之养分低、纤维含量高,分解速度慢,腐熟周期长;双孢蘑菇及金针菇下脚料堆制发酵时间长,大面积商品化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育秧营养土及基质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运输方便、生产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颗粒小、养分高的水稻育秧专用的新型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25-35%、木薯渣占40-50%,秸秆粉占15-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丝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作为辅料;
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有机发酵物料3-6份,椰糠湿料1-2份,草木灰1-2份,草炭1-2份,蛭石0.5-1份,另外根据体积添加复合肥、增效剂及矮壮剂;
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
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物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
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发酵腐熟预处理;
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堆制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或者EM制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
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高温速腐剂或者EM制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或EM制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
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基质;所述基质中,N+P2O5+K2O总养分含量2-3%,含水量40-50%,总孔隙度65-75%,容重0.35-0.5g/ml,粒径≤5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EC值为1.0-2.0mS/cm,气水比为1:2-4,pH为5.5-7.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所述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70%,pH3.9-4.1,EC值为2.5-4.5mS/cm;所述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所述秸秆粉为经过晒干、粉碎、加工的农作物秸秆,粒径≤5mm,长度≤10mm,含水量12-16%;所述椰糠湿料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经水浸泡加工处理的湿润物料,含水量50-75%,直径≤2mm,长度≤10mm;所述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经粉碎、过筛的颗粒物料,粒径0.5-2mm。
步骤2)所述复合肥为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2kg;所述增效剂为含硅、硫、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的1000倍水溶液,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0g;所述矮壮剂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0g。
步骤3)-①所述理化指标:pH5-7.5、C/N30-40:1、EC值3-4.5 mS/cm、含水量60-75%。
步骤3)-③所述堆制腐熟发酵处理的时间为30-60天。
步骤3)-③所述堆制腐熟发酵处理优选时间为45天。
步骤3)-③所述发酵菌剂是高温速腐菌剂或者EM制剂;高温速腐菌剂所述是含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态发酵菌剂,主要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菌数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该发酵菌剂含水量20-35%,pH5.5-7.5;发酵菌剂用量为每100m3原料40-60kg;所述EM制剂是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种微生态活性菌液体制剂,通称EM原液或者原露;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10个种类80多种微生物结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其用量为每100m3原料加入EM原液5-8kg。
步骤3)-③所述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所述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步骤4)所述粒径≤5mm ,其中粒径2-4mm占55-60%。
所述有机基质优选的配方组分体积比为:醋渣、木薯渣与农作物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4.5份,椰糠湿料1.5份;草木灰1.5份,草炭1.5份,蛭石0.8份;另外根据体积添加复合肥和增效剂、矮壮剂。
所述有机基质中优选的N+P2O5+K2O总养分含量2.5%,含水量45%,总孔隙度70%,容重0.4g/ml,粒径3-4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6%,EC值为1.8mS/cm,气水比为1:3,pH值为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醋渣、木薯渣、秸秆、椰糠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制作的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养分全面,质量稳定,十分适合水稻育秧,可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2、本发明采用有益微生物发酵有机物料,可以显著缩短发酵时间,且具有生物活性。
3、本发明使用固体废弃物,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生产成本低廉。
4、本发明以有机废弃物代替传统的土制营养土,可以避免采集大田地表土,有效保护耕地,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5、本发明方法简便、原料易得、工艺实用,操作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25%、木薯渣占50%,秸秆粉占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沥水、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作为辅料。其中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70%,pH3.9-4.1,EC值为2.5-4.5mS/cm;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秸秆粉为经过晒干、粉碎、加工的农作物秸秆,粒径≤5mm,长度≤10mm,含水量12-16%;椰糠湿料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经水浸泡加工处理的湿润物料,含水量50-75%,直径≤2mm,长度≤10mm;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经粉碎、过筛的颗粒物料,粒径0.5-2mm。
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农作物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4.5份,椰糠湿料1.5份;草木灰1.5份,草炭1.5份,蛭石1份;另外根据物料体积添加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2kg;添加含硅、硫、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的1000倍水溶的液增效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0g;添加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0g。
 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
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原料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具体指标为pH5-7.5、C/N30-40:1、EC值3-4.5 mS/cm、含水量60-75%。
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发酵腐熟预处理。
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堆制预处理3-5天后,加入高温速腐菌剂的发酵菌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堆制腐熟发酵处理优选时间为45天。其中高温速腐菌剂是含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态发酵菌剂,主要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菌数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该发酵菌剂含水量20-35%,pH5.5-7.5;发酵菌剂用量为每100m3原料50kg。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其中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高温速腐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
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基质。其中有机基质中N+P2O5+K2O总养分含量2.5%,含水量45%,总孔隙度70%,容重0.4g/ml,粒径≤5mm,其中粒径3-4mm占55-60%,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6%,EC值为1.8mS/cm,气水比为1:3,pH值为6.5,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实施例2: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35%、木薯渣占50%,秸秆粉1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沥水、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作为辅料。其中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70%,pH3.9-4.1,EC值为2.5-4.5mS/cm;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秸秆粉为经过晒干、粉碎、加工的农作物秸秆,粒径≤5mm,长度≤10mm,含水量12-16%;椰糠湿料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经水浸泡加工处理的湿润物料,含水量50-75%,直径≤2mm,长度≤10mm;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经粉碎、过筛的颗粒物料,粒径0.5-2mm。
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农作物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3份,椰糠湿料1份;草木灰1份,草炭1份,蛭石0.5份;另外根据物料体积添加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2kg;添加含硅、硫、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的1000倍水溶的液增效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0g;添加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0g。
 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
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原料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具体指标为pH5-7.5、C/N30-40:1、EC值3-4.5 mS/cm、含水量60-75%。
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堆制发酵预处理。
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堆制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菌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处理时间为30天。其中高温速腐菌剂是含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态发酵菌剂,主要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菌数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该发酵菌剂含水量20-35%,pH5.5-7.5;发酵菌剂用量为每100m3原料60kg。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其中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高温速腐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
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有机基质。该基质理化指标为:N+P2O5+K2O总养分含量2%,含水量50%,总孔隙度65%,容重0.35g/ml,粒径1-5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EC值为1.0mS/cm,气水比为1:2,pH值为5.5,该基质是外观呈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实施例3: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35%、木薯渣占40%,秸秆粉占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沥水、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作为辅料。其中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70%,pH3.9-4.1,EC值为2.5-4.5mS/cm;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秸秆粉为经过晒干、粉碎、加工的农作物秸秆,粒径≤5mm,长度≤10mm,含水量12-16%;椰糠湿料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经水浸泡加工处理的湿润物料,含水量50-75%,直径≤2mm,长度≤10mm;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经粉碎、过筛的颗粒物料,粒径0.5-2mm。
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农作物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6份,椰糠湿料2份;草木灰2份,草炭2份,蛭石1份;另外根据物料体积添加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2kg;添加含硅、硫、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的1000倍水溶的液增效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0g;添加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0g。
 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
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原料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具体指标为pH5-7.5、C/N30-40:1、EC值3-4.5 mS/cm、含水量60-75%。
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发酵腐熟预处理。
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堆制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菌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堆制腐熟发酵处理时间为60天。其中高温速腐菌剂所述是含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态发酵菌剂,主要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菌数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该发酵菌剂含水量20-35%,pH5.5-7.5;发酵菌剂用量为每100m3原料40kg。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其中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高温速腐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
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基质。其中有机基质中优选的N+P2O5+K2O总养分含量3%,含水量40%,总孔隙度75%,容重0.5g/ml,粒径0-5mm,其中2-4mm占55-60%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EC值为2.0mS/cm,气水比为1:4,pH值为7.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实施例4: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35%、木薯渣占50%,秸秆粉占1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沥水、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作为辅料。其中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70%,pH3.9-4.1,EC值为2.5-4.5mS/cm;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秸秆粉为经过晒干、粉碎、加工的农作物秸秆,粒径≤5mm,长度≤10mm,含水量12-16%;椰糠湿料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经水浸泡加工处理的湿润物料,含水量50-75%,直径≤2mm,长度≤10mm;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经粉碎、过筛的颗粒物料,粒径0.5-2mm。
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农作物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4.5份,椰糠湿料1.5份;草木灰1.5份,草炭1.5份,蛭石1份;另外根据物料体积添加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2kg;添加含硅、硫、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的1000倍水溶的液增效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0g;添加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0g。
 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
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原料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具体指标为pH5-7.5、C/N30-40:1、EC值3-4.5 mS/cm、含水量60-75%。
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发酵腐熟预处理。
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堆制预处理3-5天后,加入EM制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堆制腐熟发酵处理优选时间为45天。其中EM制剂是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种微生态活性菌液体制剂,通称EM原液或者原露;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10个种类80多种微生物结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其用量为每100m3原料加入EM原液5-8kg。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其中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EM制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翻堆供氧:加入EM制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
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基质。其中有机基质中优选的N+P2O5+K2O总养分含量2.5%,含水量45%,总孔隙度70%,容重0.4g/ml,粒径≤5mm ,其中粒径2-4mm占55-60%,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6%,EC值为1.8mS/cm,气水比为1:3,pH值为6.5,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实施例1制备的水稻育秧有机基质,2011年以来,陆续在江苏常州金坛市金城镇双阳村进行大面积应用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民十分欢迎,育出的水稻秧苗健壮有力,抗折伤,特别适合机械化插秧。采用本实施例1的基质用于水稻育秧,比传统的营养土好,培育的水稻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叶片宽大、色泽光亮,病虫害少;秧苗矮壮有力,抗折伤性特别强,秧苗素质好,移栽成活率高;比常规的营养土育出的秧苗平均株高降低10-15%,适栽期延长5天左右。实施例1的基质与传统营养土育秧效果见附表1。
      试验地点: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双阳村;试验品种类型:粳稻 ;育秧方式:塑盘;用种量:2.5-3.0公斤/亩大田,浸种时间:48小时,常温催芽;播种期:2012年5月21日,播种量:芽谷150-170克/盘;复合有机土及营养土厚度:1.8-2厘米。
附表1水稻秧苗素质对比表
 表1可看出,实施例1所述的水稻育秧基质,大多数指标都略高于其他基质,试验表明,实施例1的水稻育秧基质具体良好的使用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25-35%、木薯渣占40-50%,秸秆粉占15-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沥水、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珍珠岩作为辅料;
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有机发酵物料3-6份,椰糠湿料1-2份,草木灰1-2份,草炭1-2份,蛭石0.5-1份,另外根据体积添加复合肥、增效剂和矮壮剂;
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
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物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
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堆制发酵预处理;
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或者EM制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
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高温速腐剂或者EM制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或EM制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
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基质;所述基质中,N+P2O5+K2O总养分含量2-3%,含水量40-50%,总孔隙度65-75%,容重0.35-0.5g/ml,粒径≤5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EC值为1.0-2.0mS/cm,气水比为1:2-4,pH为5.5-7.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70%,pH3.9-4.1,EC值为2.5-4.5mS/cm;所述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所述秸秆粉为经过晒干、粉碎、加工的农作物秸秆,粒径≤5mm,长度≤10mm,含水量12-16%;所述椰糠湿料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经水浸泡加工处理的湿润物料,含水量50-75%,直径≤2mm,长度≤10mm;所述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经粉碎、过筛的颗粒物料,粒径0.5-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复合肥为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2kg;所述增效剂为含硅、硫、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的1000倍水溶液,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0g;所述矮壮剂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为每立方米体积1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①所述理化指标:pH5-7.5、C/N30-40:1、EC值3-4.5 mS/cm、含水量6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③所述堆制腐熟发酵处理的时间为30-6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③所述发酵菌剂是高温速腐菌剂或者EM制剂;高温速腐菌剂所述是含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固态发酵菌剂,主要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菌数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该发酵菌剂含水量20-35%,pH5.5-7.5;发酵菌剂用量为每100m3原料40-60kg;所述EM制剂是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种微生态活性菌液体制剂,通称EM原液或者原露;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10个种类80多种微生物结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其用量为每100m3原料加入EM原液5-8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粒径≤5mm ,其中粒径2-4mm占55-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基质配方组成体积比为:醋渣、木薯渣与农作物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4.5份,椰糠湿料1.5份;草木灰1.5份,草炭1.5份,蛭石1份;另外根据体积,每立方米物料添加复合肥1-2kg、增效剂30g、矮壮剂10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基质中N+P2O5+K2O总养分含量2.5%,含水量45%,总孔隙度70%,容重0.4g/ml,粒径3-4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6%,EC值为1.8mS/cm,气水比为1:3,pH值为6.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③所述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所述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CN201410774612.6A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4478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4612.6A CN104478595A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4612.6A CN104478595A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8595A true CN104478595A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53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74612.6A Pending CN104478595A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8595A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1557A (zh) * 2015-06-18 2015-10-07 镇江贝思特有机活性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板蓝根药渣生产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3965A (zh) * 2015-07-01 2015-10-1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水稻壮根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5439721A (zh) * 2015-12-16 2016-03-30 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稻专用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5503333A (zh) * 2015-12-16 2016-04-20 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稻专用育秧基质
CN105967915A (zh) * 2016-07-20 2016-09-28 刘墨轩 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083295A (zh) * 2016-06-02 2016-11-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番茄秸秆和醋糟共利用的有机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2668A (zh) * 2016-08-22 2017-01-25 龙游茗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秧基质的生产方法
CN106542858A (zh) * 2015-09-22 2017-03-29 黑龙江省芦花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组合式生物质水稻育秧基质垫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6542877A (zh) * 2016-10-09 2017-03-29 胡宁 一种利用生物质电厂灰制备的提高植物耐热性的生物肥料
CN108046910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及制作方法
CN108094121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南京军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隧道发酵的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0168A (zh) * 2017-05-19 2018-10-02 苏州赵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苗基质
CN108834823A (zh) * 2018-07-19 2018-11-20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优良水稻育秧基质
CN108934927A (zh) * 2018-10-10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533A (zh) * 2018-11-12 2019-02-2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稻穴盘旱育秧用多层秸秆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663505A (zh) * 2019-10-25 2020-01-10 江苏立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基质
CN110959501A (zh) * 2019-11-08 2020-04-07 天津富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育秧基质
CN111149653A (zh) * 2019-07-24 2020-05-15 广州市生升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加工方法
CN111742813A (zh) * 2020-05-11 2020-10-09 徐州惠满丰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蚯蚓粪制备水稻育秧土的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5843660A (zh) * 2022-08-23 2023-03-28 沭阳拔云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育稻秧营养土
CN116941501A (zh) * 2023-08-26 2023-10-27 湖北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猪粪发酵物的水稻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17402012A (zh) * 2023-11-06 2024-01-16 江苏希望田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合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869A1 (en) * 2007-10-29 2009-05-07 Oms Investments, Inc. Compressed coconut coir pith granule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1715721A (zh) * 2010-02-01 2010-06-02 北京林业大学 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无土栽培基质的方法和无土栽培基质
CN102503652A (zh) * 2011-09-27 2012-06-20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的制作方法
CN102613025A (zh) * 2011-09-01 2012-08-01 黑龙江省和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态育秧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86513A (zh) * 2012-10-21 2013-03-27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瓜果蔬菜的无土栽培基质
CN102432393B (zh) * 2011-09-27 2013-07-24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秧复合有机土
CN103214292A (zh) * 2012-01-18 2013-07-24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一种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869A1 (en) * 2007-10-29 2009-05-07 Oms Investments, Inc. Compressed coconut coir pith granule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1715721A (zh) * 2010-02-01 2010-06-02 北京林业大学 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无土栽培基质的方法和无土栽培基质
CN102613025A (zh) * 2011-09-01 2012-08-01 黑龙江省和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态育秧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03652A (zh) * 2011-09-27 2012-06-20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的制作方法
CN102432393B (zh) * 2011-09-27 2013-07-24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秧复合有机土
CN103214292A (zh) * 2012-01-18 2013-07-24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一种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6513A (zh) * 2012-10-21 2013-03-27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瓜果蔬菜的无土栽培基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旦林: "水稻压缩床土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农业与技术》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1557A (zh) * 2015-06-18 2015-10-07 镇江贝思特有机活性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板蓝根药渣生产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3965A (zh) * 2015-07-01 2015-10-1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水稻壮根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4973965B (zh) * 2015-07-01 2018-01-05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水稻壮根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42858A (zh) * 2015-09-22 2017-03-29 黑龙江省芦花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组合式生物质水稻育秧基质垫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5439721A (zh) * 2015-12-16 2016-03-30 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稻专用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5503333A (zh) * 2015-12-16 2016-04-20 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稻专用育秧基质
CN106083295A (zh) * 2016-06-02 2016-11-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番茄秸秆和醋糟共利用的有机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7915A (zh) * 2016-07-20 2016-09-28 刘墨轩 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342668A (zh) * 2016-08-22 2017-01-25 龙游茗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秧基质的生产方法
CN106542877A (zh) * 2016-10-09 2017-03-29 胡宁 一种利用生物质电厂灰制备的提高植物耐热性的生物肥料
CN108610168A (zh) * 2017-05-19 2018-10-02 苏州赵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育苗基质
CN108046910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及制作方法
CN108094121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南京军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隧道发酵的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34823A (zh) * 2018-07-19 2018-11-20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优良水稻育秧基质
CN108934927A (zh) * 2018-10-10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533A (zh) * 2018-11-12 2019-02-2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稻穴盘旱育秧用多层秸秆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49653A (zh) * 2019-07-24 2020-05-15 广州市生升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加工方法
CN110663505A (zh) * 2019-10-25 2020-01-10 江苏立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基质
CN110959501A (zh) * 2019-11-08 2020-04-07 天津富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育秧基质
CN111742813A (zh) * 2020-05-11 2020-10-09 徐州惠满丰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蚯蚓粪制备水稻育秧土的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5843660A (zh) * 2022-08-23 2023-03-28 沭阳拔云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育稻秧营养土
CN116941501A (zh) * 2023-08-26 2023-10-27 湖北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猪粪发酵物的水稻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16941501B (zh) * 2023-08-26 2024-01-23 湖北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猪粪发酵物的水稻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17402012A (zh) * 2023-11-06 2024-01-16 江苏希望田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合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8595A (zh)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2432393B (zh) 一种水稻育秧复合有机土
CN102503652B (zh)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的制作方法
CN106518400B (zh) 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花卉基质的方法
CN106495912B (zh) 一种以腐熟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方法
CN104774072A (zh)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
CN1648107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53B (zh)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
CN103102217B (zh) 一种无土穴盘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267A (zh) 一种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3333A (zh) 一种有机稻专用育秧基质
CN104478594A (zh) 一种蔬菜育苗专用有机土的制作方法
CN112898059A (zh) 一种鸡粪与秸秆混合发酵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962A (zh) 一种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3654A (zh) 一种机插水稻育秧基质
CN105367217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腐植酸有机栽培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5357A (zh) 一种以稻秆发酵物为原料制备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方法
CN104525557A (zh) 一种休耕人参土壤生态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1809A (zh) 一种新型盆栽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183A (zh) 水稻育秧基质的生产工艺
CN103039337A (zh) 一种孔雀草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182B (zh) 利用木薯加工废弃物生产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的方法
CN105272408A (zh) 水稻育秧基质快速培育工艺及快速发酵菌剂、腐熟菌剂
CN106591147A (zh) 一种黑曲霉njdl‑12菌株及其在滨海盐碱土改良上的应用
CN103787795B (zh) 一种水稻育秧盖籽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