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133A - 增亮膜及含有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增亮膜及含有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133A
CN104412133A CN201380034877.6A CN201380034877A CN104412133A CN 104412133 A CN104412133 A CN 104412133A CN 201380034877 A CN201380034877 A CN 201380034877A CN 104412133 A CN104412133 A CN 104412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avelength
thickness
wave length
reflecto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48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阿宇
文正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on Industries Inc
Kol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Corp filed Critical Kol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2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16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 G02B5/0825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 G02B5/0841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亮膜,包括多层薄膜,在该多层薄膜中光学各向异性的多个第一薄膜层和光学各向同性的多个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该多层薄膜包含反射160~451nm波长的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反射451~836nm波长的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以及反射836~1040nm波长的第三波长反射区域,而且,第一波长反射区域与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非线性增加。

Description

增亮膜及含有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中使用的增亮膜及包含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包括反射膜、扩散膜、棱镜膜以及增亮膜等,以实现高辉度以及光的均匀度。
特别是,增亮膜能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发光效率和辉度,具体来说,增亮膜是一种光学薄膜,它能使在各个方向上振荡的入射自然光线中的任一方向上振荡的光通过该增亮膜并且使在其它方向上振荡的光被反射。
一般情况下,增亮膜能使入射光中的50%穿透,而剩余的50%则被反射。增亮膜被配置使得用于反射类似入射光的波长的多层薄膜的预定区域内的薄膜层厚度被设计为相同(第1图),但此类增亮膜由于无法使反射光完全发生反射而具有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增亮膜,该增亮膜能完全反射反射光,以实现完全的黑色。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增亮膜,该增亮膜包括多层薄膜,该多层薄膜被配置使得光学各向异性的多个第一薄膜层和光学各向同性的多个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其中所述多层薄膜包含反射160~451nm波长的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反射451~836nm波长的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以及反射836~1040nm波长的第三波长反射区域,构成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构成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以及构成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非线性增加。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以及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可以从多层薄膜的最下层到最上层依次放置,并且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可以占30~35%,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可以占30~35%,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可以占30~35%。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第一薄膜层中,第一薄膜层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增量可以是0.30~0.50,第一薄膜层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增量可以是0.50~0.70。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第二薄膜层中,第二薄膜层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增量可以是0.36~0.56,第二薄膜层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增量可以是0.58~0.78。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第一薄膜层中,每个第一薄膜层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可以是22~61nm,每个第一薄膜层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可以是62~115nm,每个第一薄膜层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可以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可以是116~143nm。
公式1
yx=ax2+bx+c
在公式1中,a是-0.0043~-0.0023的实数,b是1.75~1.95的实数,c是-110~-90的实数,x是表示薄膜层的1以上的整数,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第二薄膜层中,每个第二薄膜层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可以是40~69nm,每个第二薄膜层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可以是70~130nm,每个第二薄膜层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可以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可以是132~162nm。
公式1
yx=ax2+bx+c
在公式1中,a是-0.0043~-0.0023的实数,b是1.75~1.95的实数,c是-110~-90的实数,x是表示薄膜层的1以上的整数,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一薄膜层可以包含具有80mol%以上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一薄膜层可以包含具有80mol%至10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和为0mol%至2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二薄膜层可以包含具有1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二薄膜层可以包含具有1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和40mol%至9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发明的有益效果
依据本发明,在入射到增亮膜上后,该增亮膜能将被反射的整个波长范围的光反射,因而相对于参照(背光单元+扩散片+棱镜片+面板)增加辉度,实现完全黑色,使偏光效率上升。虽然传统增亮膜在每个波长反射区被配置成薄膜层具有相同厚度,由此该膜总厚度增加以反射宽波长区域,而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被配置成薄膜层具有逐渐增加的厚度增量,因此使膜的总厚度降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中得到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说明传统增亮膜的厚度增加的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的示意图,将该增亮膜配置成多个第一薄膜层与多个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其中该增亮膜包含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以及第三波长反射区域;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增亮膜的厚度增加的图;以及
图4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中,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的厚度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为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控制包含多层薄膜的增亮膜的厚度增量,使得入射到增亮膜上后被反射的整个波长区域的光发生反射。增亮膜以多层薄膜的形式提供,将该多层薄膜配置成使得光学各向异性的多个第一薄膜层和光学各向同性的多个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其中该多层薄膜包含反射160~451nm波长的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反射451~836nm波长的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以及反射836~1040nm波长的第三波长反射区域。构成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构成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而且,构成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非线性增加。
根据本发明,增亮膜以多层薄膜的形式提供,该多层薄膜包含光学各向异性的第一薄膜层以及形成在每一个第一薄膜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光学各向同性的第二薄膜层,其中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图2)。
在本发明中,术语“光学各向同性”是指薄膜层平面内与所有轴相关的折射率实质上相同,术语“光学各向异性”是指薄膜层平面内与轴相关的折射率实质上不同。
在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中,根据入射到增亮膜上后被反射的光的波长范围,多层薄膜可以包含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这样,从增亮膜的多层薄膜的最下层到最上层,依次放置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图2)。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增亮膜的多层薄膜的最上面和/或最下面设置表层,并且该表层可以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以及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构成。
第一波长反射区域是指反射160~451nm波长的多层薄膜部分。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与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对应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可以为30~35%。如果与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对应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小于30%或者超过35%,450nm波长附近的偏光效率可以不希望地降低到60%以下。然而,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大波长和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小波长可以彼此重叠或者彼此相同。如果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大波长和第二波长区域内反射的最小波长的差值是10nm以上,在相应波长范围内的偏光效率和辉度急剧下降。相反,如果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大波长和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小波长彼此重叠或彼此相同,偏光效率和辉度可以提高。
如上所述,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呈线性增加。也就是说,随着多层薄膜的层数增加,层的厚度也呈线性增加。
第二波长反射区域是指反射451~836nm波长的多层薄膜部分。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与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对应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可以为30~35%。如果与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对应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小于30%或超过35%,450nm和836nm波长附近的偏光效率可以不希望地降低至60%以下。然而,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大波长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小波长彼此重叠或彼此相同。如果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大波长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小波长之间的差值为10nm以上,在相应波长范围内的偏光效率和辉度急剧下降。相反,如果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大波长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反射的最小波长彼此重叠或彼此相同,偏光效率和辉度性能可以提高。
如上所述,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呈线性增加。也就是说,随着多层薄膜的层数增加,层的厚度呈现线性增加。
第三波长反射区域是指反射836~1040nm波长的多层薄膜部分。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与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对应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可以为30~35%。如果与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对应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小于30%或超过35%,836nm和1040nm波长附近的偏光效率不希望地下降到60%以下。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最大波长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最小波长彼此重叠或彼此相同的情况下,偏光效率和辉度可以提高。
如上所述,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呈非线性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当增亮膜的多层薄膜的层数为300时,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比例为33%,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比例是33%,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比例为34%。这种情况下,当将增亮膜的多层薄膜的最下层设置为第1层,而将多层薄膜的最上层设置为第300层时,第1层到第99层对应为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100层到第198层对应为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第199层到第300层对应为第三波长反射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中,第一薄膜层是光学各向异性。
在第一薄膜层中,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是22~61nm,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是62~115nm,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是116~143nm。如此,在层数确定的条件下,如果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小于22nm或超过61nm,层间的厚度间隔增加,反射效率由于其间的层而降低,从而不希望地降低偏光效率,并使颜色坐标偏移。相同地,如果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小于62nm或超过115nm,层间的厚度间隔增加,反射效率由于其间的层而降低,不希望地降低偏光效率,并使颜色坐标偏移。再者,如果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小于116nm或超过143nm,层间的厚度间隔增加,反射效率由于其间的层而降低,不希望地降低偏光效率,并使颜色坐标偏移。这样,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第一薄膜层的厚度比可以由以下公式1确定。
公式1
yx=ax2+bx+c
在公式1中,a是-0.0043~-0.0023的实数,b是1.75~1.95的实数,c是-110~-90的实数,x是表示薄膜层的1以上的整数,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图4)。公式1所表示的薄膜层的厚度变化称作“厚度梯度曲线”(thickness gradient profile)。
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增量可以根据波长反射区域的类型而变化,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中,厚度增量是线性的,而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厚度增量是非线性的。
具体来说,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增量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可以是0.30~0.50,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可以是0.50~0.70。
在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中,第二薄膜层是光学各向同性。
在第二薄膜层中,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40~69nm,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70~130nm,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132~162nm。这样,在层数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如果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小于40nm或超过69nm,层间的厚度间隔增加,反射效率由于其间的层而降低,不希望地降低偏光效率,并使颜色坐标偏移。再者,如果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小于70nm或超过130nm,层间的厚度间隔增加,反射效率由于其间的层而降低,不希望地降低偏光效率,使颜色坐标偏移。另外,如果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小于132nm或超过162nm,层间的厚度间隔增加,反射效率由于其间的层而降低,不希望地降低偏光效率,并使颜色坐标偏移。这样,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的第二薄膜层的厚度由下列公式1确定。
公式1
yx=ax2+bx+c
在公式1中,a是-0.0043~-0.0023的实数,b是1.75~1.95的实数,c是-110~-90的实数,x是表示薄膜层的1以上的整数,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第4图)。公式1所表示的薄膜层的厚度变化称为“厚度梯度曲线”。
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增量可以根据波长反射区域的类型变化。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中的厚度增量是线性的,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的厚度增量呈非线性。
具体来说,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增量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是0.36~0.56,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是0.58~0.78,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呈现非线性地增加。
在根据本发明的增亮膜中,第一薄膜层可以含有具有80mol%至10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以及0mol%至2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较佳地,第一薄膜层含有具有90mol%至10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和0mol%至1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第一薄膜层的树脂可以通过萘二甲酸二甲基羧酸酯(dimethylcarboxylicnaphthalate,NDC)和乙二醇(EG);或者萘二甲酸二甲基羧酸酯、乙二醇(EG)和对苯二甲酸(TPA)进行缩聚而制备。
第二薄膜层包含具有1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较佳地,包含具有1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和40mol%至9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的树脂。更佳地,所使用的是具有4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以及40mol%至6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第二薄膜层的树脂可以由萘二甲酸二甲基羧酸酯(NDC)、乙二醇(EG)和对苯二甲酸(TPA)进行缩聚而制备。
多层薄膜被配置以使每个具有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重复单元层叠,也就是说,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重复单元可以通过在该重复单元的任何位置上设置至少一个不同于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薄膜层来构成。或者,将含有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重复单元,以及具有不同于上述重复单元层叠形式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规则性或不规则性地层叠。
增亮膜可以使用如挤出拉伸、沉积和涂抹等任意方法制造,优选通过将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挤出成为多层膜而后拉伸来制造。下面简单描述使用挤出拉伸的制造工序。首先,在聚合反应器里以预定的比率放入萘二甲酸二甲基羧酸酯(NDC)、乙二醇(EG)和对苯二甲酸(TPA),然后进行缩聚,由此制备用于第一薄膜层的高分子树脂和用于第二薄膜层的高分子树脂。将所制备的高分子树脂干燥以脱水,并使用具有多层喂料块(feed block)的挤出机共同挤出,由此形成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的多层挤出薄膜。在预定的温度、拉伸比和拉伸速率的条件下,使用单轴拉伸机连续拉伸多层挤出薄膜,并卷绕,从而获得增亮膜。
由此获得的增亮膜的偏光效率上升,薄膜的总厚度减少,在射入该增亮膜后被反射的光能在整个波长范围被完全反射。
通过下面列举的实施例的说明可以对本发明获得更好地理解,但不能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制备了下列表1和表2所示的包括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增亮膜。
实施例1
使用聚合反应器使萘二甲酸二甲基羧酸酯(NDC)和乙二醇(EG)进行缩聚,由此制备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00mol%的用于第一薄膜层的第一高分子树脂。另外,使萘二甲酸二甲基羧酸酯(NDC)、乙二醇(EG)和对苯二甲酸(TPA)进行缩聚,由此制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40mol%且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60mol%的用于第二薄膜层的第二高分子树脂。第一高分子树脂在100℃的烘箱中脱水24小时,第二高分子树脂在70℃的烘箱中脱水48小时。使用多层喂料块以30kg/hr的速度分别挤出第一高分子树脂和第二高分子树脂,最终制造出具有277层的多层挤出薄膜。通过在具有275层的多层薄膜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都涂敷表层,然后进行挤出而获得多层挤出薄膜。每个表层的厚度是多层薄膜总厚度的10%,并通过挤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而制成。
由第二高分子树脂制造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由第一高分子树脂制造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的1.124倍。进行挤出工艺以在各个区域形成不同的层厚度,具体地,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将每个第一薄膜层挤成22~61nm的厚度,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挤成62~115nm的厚度,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挤成116~143nm的厚度。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内将每个第二薄膜层挤成40~69nm的厚度,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内挤成70~130nm的厚度,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内挤成132~162nm的厚度。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分别为33%、33%和34%。
在130℃下,以5倍的拉伸比单轴拉伸多层挤出薄膜,然后在230℃的烘箱中热固化30s。
经过拉伸的多层薄膜两面涂布丙烯酸类的UV可固化粘合剂,层合来自KOLON公司的扩散膜(LD102),然后以500mJ/cm2的UV光照射,由此制备增亮膜。
在图3中示出了实施例1的增亮膜的厚度梯度曲线。
实施例2
如下列表1和表2所示,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分别是30%、35%和35%,除此之外,以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作增亮膜。
实施例3和4
如下列表1和表2所示,除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梯度曲线设置不同外,以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作增亮膜。
对比实例1
如下列表1和表2所示,基于多层薄膜的总层数,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的比例分别是20%、40%和40%,除此之外,以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作增亮膜。
对比实例2
如下列表1和表2所示,将第一薄膜层在各个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梯度曲线设定为0.31,将第二薄膜层在各个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梯度曲线设定为0.35,除此之外,以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作增亮膜。特别是,所制备的增亮膜被配置以使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厚度梯度曲线全部呈线性。
对比实例3
如下列表1和表2所示,除了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厚度设定不同以外,以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作增亮膜。
性能测定
使用以下方法测定上述实施例和对比实例中制造的增亮膜相对于参照的辉度、偏光效率、颜色坐标和依赖于波长的偏光效率。在下列表3中给出结果。
(1)相对于参照的辉度(%)
在21.5英寸的背光单元上,设置扩散膜(XC210,KOLON公司)和棱镜膜(LC217,KOLON公司)等光学膜,之后在其上依次层叠增亮膜和21.5英寸的TN-LCD面板,随后施加24V电源,由辉度计(BM-7,日本TOPCON公司)测定辉度。参照(Tref.)是层叠增亮膜之前的辉度,相对于参照的辉度由下列公式表示,其中Tp是层叠增亮膜后的辉度。
相对于参照的辉度(%)=(Tp–Tref.)/Tref.×100
(2)偏光效率(%)
将以上测定的辉度带入下列公式中进行计算。在该公式中,Tp是增亮膜和TN-LCD面板的偏光器平行时的辉度,Tc是增亮膜和TN-LCD面板的偏光器垂直时的辉度。
(3)颜色坐标(CIE)
使用上面的辉度计(BM-7)测定颜色坐标CIE。
(4)依赖波长的偏光效率(%)
拉伸挤出薄膜后,使用Rets-100,根据波长测定其偏光效率(%)。
【表1】
注1)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第一薄膜层的厚度由下面公式1确定,其中,a、b以及c如表1所示,x是1以上的整数用以表示薄膜层,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
公式1
yx=ax2+bx+c
【表2】
注2)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根据下面公式1确定,其中,a、b以及c如表2所示,x是1以上的整数用以表示薄膜层,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
公式1
yx=ax2+bx+c
【表3】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实例中的增亮膜的性能测定结果表示在表3中,根据表3显而易见的是,在增亮膜的多层薄膜在每个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分布不适当的情况下(对比实例1),或者在第三波长薄膜反射区域的厚度梯度曲线呈线性的情况下(对比实例2),或在各个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每一层的厚度落在所述的适当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对比实例3),则增亮膜的辉度降低或无法显示90%以上的偏光效率,并且颜色坐标偏移至红或蓝。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对本发明的有效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没有脱离所附权利要求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进、添加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增亮膜,包括多层薄膜,该多层薄膜被配置使得光学各向异性的多个第一薄膜层和光学各向同性的多个第二薄膜层交替层叠,
其中,所述多层薄膜包括反射160~451nm波长的第一波长反射区域;反射451~836nm波长的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以及反射836~1040nm波长的第三波长反射区域,
构成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
构成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线性增加,以及
构成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从短波长反射侧到长波长反射侧呈非线性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从所述多层薄膜的最下层到最上层依次配置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第二波长反射区域和第三波长反射区域,并且,
基于所述多层薄膜的总层数,第一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占30~35%,第二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占30~35%,以及第三波长反射区域的薄膜层数占30~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在第一薄膜层中,第一波长反射区域中的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增量是0.30~0.50,以及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中的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增量是0.50~0.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在第二薄膜层中,第一波长反射区域中的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增量是0.36~0.56,以及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中的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增量是0.58~0.7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在第一薄膜层中,在第一波长反射区域中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是22~61nm,
在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中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是62~115nm,以及
在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的每个第一薄膜层的厚度由下面公式1确定为116~143nm,
公式1
yx=ax2+bx+c
其中,a是-0.0043~-0.0023的实数,b是1.75~1.95的实数,c是-110~-90的实数,x是表示薄膜层的1以上的整数,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在第二薄膜层中,第一波长反射区域中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40~69nm,
第二波长反射区域中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是70~130nm,以及
第三波长反射区域中的每个第二薄膜层的厚度由下面公式1确定为132~162nm,
公式1
yx=ax2+bx+c
其中,a是-0.0043~-0.0023的实数,b是1.75~1.95的实数,c是-110~-90的实数,x是表示薄膜层的1以上的整数,yx是与第x层对应的薄膜层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第一薄膜层包含具有80mol%以上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亮膜,其中,第一薄膜层包含具有80mol%至10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和0mol%至2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第二薄膜层包含具有1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第二薄膜层包含具有10mol%至60mol%的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和40mol%至9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树脂。
CN201380034877.6A 2012-06-28 2013-06-27 增亮膜及含有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Pending CN1044121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70158 2012-06-28
KR20120070158 2012-06-28
KR10-2013-0074692 2013-06-27
KR1020130074692A KR20140001787A (ko) 2012-06-28 2013-06-27 휘도 증강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PCT/KR2013/005725 WO2014003468A1 (en) 2012-06-28 2013-06-27 Brightness enhancing film and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133A true CN104412133A (zh) 2015-03-11

Family

ID=5013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4877.6A Pending CN104412133A (zh) 2012-06-28 2013-06-27 增亮膜及含有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13129B2 (zh)
EP (1) EP2867709A4 (zh)
JP (1) JP2015531883A (zh)
KR (1) KR20140001787A (zh)
CN (1) CN104412133A (zh)
TW (1) TWI467246B (zh)
WO (1) WO201400346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7394A (zh) * 2015-11-17 2017-05-24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式增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64855A1 (zh) * 2016-10-08 2018-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圆偏光片、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装置
CN109477920A (zh) * 2016-07-12 2019-03-15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叠堆
CN110376793A (zh) * 2019-07-23 2019-10-25 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及其背光模组
CN110446949A (zh) * 2017-03-31 2019-11-12 帝人薄膜解决有限公司 多层层叠膜
CN113710035A (zh) * 2021-09-09 2021-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3395B2 (en) * 2014-10-17 2017-11-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having overlapping harmonics
CN112789529B (zh) * 2018-09-27 2023-04-14 东洋纺株式会社 多层层叠膜
CN110632697B (zh) * 2019-09-24 2021-10-08 杭州灯之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振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509280A (ja) * 1998-01-13 2002-03-26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急峻な帯域端部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
US20030071947A1 (en) * 2001-07-05 2003-04-17 Miki Shiraogawa Optical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20050270439A1 (en) * 1993-12-21 2005-12-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lay having a reflective polarizer
JP2007504516A (ja) * 2003-05-16 2007-03-0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ーおよび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ーを用いる投影システム
US20070128419A1 (en) * 2003-10-14 2007-06-07 Toray Industries, Inc. Laminated film
US20100021731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Fujifilm Corporation Multilayer film for use in prism sheet,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rism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124667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sotropic layer of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comprising birefringent thermoplastic polymer
CN102289022A (zh) * 2011-09-05 2011-1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1619B2 (ja) * 1992-10-29 2007-10-31 スリーエム カンパニー 成形可能な反射多層物体
DE69435173D1 (de) * 1993-12-21 2009-01-15 Minnesota Mining & Mfg Mehrschichtiger optischer Film
US6049419A (en) * 1998-01-13 2000-04-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Multilayer infrared reflecting optical body
TW594243B (en) * 2003-01-22 2004-06-21 Optimax Tech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the structure thereof
WO2006095977A1 (en) * 2005-03-09 2006-09-14 Samsung Fine Chemicals Co., Ltd. Broadband reflection type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2007003824A (ja) * 2005-06-23 2007-01-11 Nippon Oil Corp 円偏光板、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EP2374033A4 (en) * 2008-12-22 2017-07-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having side-by-side polarizer/polarizer zones
JP5518447B2 (ja) * 2009-11-30 2014-06-11 ヂェンクゥエン ウェイ 積層反射フィルム及び多層光学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0439A1 (en) * 1993-12-21 2005-12-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lay having a reflective polarizer
JP2002509280A (ja) * 1998-01-13 2002-03-26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急峻な帯域端部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
US20030071947A1 (en) * 2001-07-05 2003-04-17 Miki Shiraogawa Optical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2007504516A (ja) * 2003-05-16 2007-03-0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ーおよび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ーを用いる投影システム
US20070128419A1 (en) * 2003-10-14 2007-06-07 Toray Industries, Inc. Laminated film
US20100021731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Fujifilm Corporation Multilayer film for use in prism sheet,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rism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124667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sotropic layer of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comprising birefringent thermoplastic polymer
CN102289022A (zh) * 2011-09-05 2011-1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7394A (zh) * 2015-11-17 2017-05-24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式增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7394B (zh) * 2015-11-17 2019-07-09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式增光膜的制备方法
CN109477920A (zh) * 2016-07-12 2019-03-15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叠堆
CN109477920B (zh) * 2016-07-12 2022-02-0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叠堆
WO2018064855A1 (zh) * 2016-10-08 2018-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圆偏光片、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装置
US10302991B2 (en) 2016-10-08 2019-05-2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ircular polariz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46949A (zh) * 2017-03-31 2019-11-12 帝人薄膜解决有限公司 多层层叠膜
CN110446949B (zh) * 2017-03-31 2021-12-28 东洋纺株式会社 多层层叠膜
CN110376793A (zh) * 2019-07-23 2019-10-25 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及其背光模组
CN113710035A (zh) * 2021-09-09 2021-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03468A1 (en) 2014-01-03
EP2867709A4 (en) 2016-02-24
TWI467246B (zh) 2015-01-01
EP2867709A1 (en) 2015-05-06
TW201400883A (zh) 2014-01-01
JP2015531883A (ja) 2015-11-05
KR20140001787A (ko) 2014-01-07
US20150323717A1 (en) 2015-11-12
US9213129B2 (en) 2015-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133A (zh) 增亮膜及含有该增亮膜的背光单元
CN101573643B (zh) 偏振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US6101032A (en) Light fixture having a multilayer polymeric film
CN103890619B (zh) 单轴延伸多层层叠膜
KR2017008647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편광판
US10795254B2 (en) Transparent screen
CN1285047A (zh) 隐藏有逆向反射图案的反射制品
US20190137818A1 (en) Light guide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5025909A1 (ja) 円偏光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応用
KR20160035070A (ko) 응력 표시 부재 및 응력 표시 부재를 이용한 스트레인 측정 방법
TW201543116A (zh) 液晶面板、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板保護膜
CN113614592A (zh) 防反射用圆偏光板和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JP734761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JPWO2018212347A1 (ja) 加飾シート、光学デバイス、画像表示装置
CN111417873B (zh) 具有均一左谱带边缘的薄型多层反射器
JP7058204B2 (ja) 光学フィルム、液晶表示装置、自動車社内用内装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0122382A (ja) 偏光変換素子及び該偏光変換素子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647629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3294940A (ja)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US20120314287A1 (en) Luminance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210100597A (ko) 광원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필름
KR101451024B1 (ko) 휘도증강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TWI649201B (zh) 多層拉伸膜
KR102376193B1 (ko) 장식용 필름
WO2022209954A1 (ja) 加飾シート、表示装置及び自動車車内用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