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1657A -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61657A CN104361657A CN201410488210.XA CN201410488210A CN104361657A CN 104361657 A CN104361657 A CN 104361657A CN 201410488210 A CN201410488210 A CN 201410488210A CN 104361657 A CN104361657 A CN 1043616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ommand
- process chip
- acoustic
- chip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702 transmitt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38743 Restless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8—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8—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S5/22—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04L12/282—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based on user interaction within the ho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H04W12/64—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using geofenced are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5—Generic home appliances, e.g. refrig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wherein the security policies are location-dependent, e.g. entities privileges depend on current location or allowing specific operations only from locally connected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5—Environment-dependent, e.g. using captured environmental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体以及智能钥匙,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以及与其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声波发射器;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自动通信连接后,第一处理芯片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正确后开启声波接收器,并通知第二处理芯片开启声波发射器;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的位置,当位于门外侧时,才控制锁芯打开,从而避免用户在室内将锁误开,提高安全性。本发明还公开了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锁体主要指用非机械钥匙开门的锁。其中,非机械钥匙可以为手机或PAD等移动设备。智能锁体包括第一处理器、控制器、锁芯及第一蓝牙(或NFC)模块;智能钥匙包括第二蓝牙(或NFC)模块和第二处理器,如图1所示。
工作时,先利用手机或PAD等移动设备上的第一蓝牙(或NFC)模块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智能锁体的第二蓝牙(或NFC)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然后,智能锁体和移动设备进行匹配。具体而言,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发送状态信息,以告知移动设备自身的状态为开还是闭。第二处理器接收到状态信息后,向第一处理器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其中,控制命令中包含执行动作的类型。其中,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在通信连接后,均可以进行数据的收发。智能锁体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均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来进行。而对于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收发的控制,由第一处理器来完成;同理,对于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收发的控制,由第二处理器来完成。
第一处理器在验证控制命令正确后,并根据控制命令中的执行动作相应地发出控制信号,以使控制器控制锁芯动作。如控制命令中的动作类型为开锁,第一处理器发出开锁控制信号;如控制命令中的动作类型为闭锁,第一处理器发出闭锁控制信号。
现有技术中,智能锁体的开锁方式有两种,手动开锁和自动开锁。手动开锁方式下,需要用户操作移动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来完成开锁的动作。自动开锁方式下,不需要用户操作移动设备即可完成开锁动作,这主要是利用蓝牙或NFC的自动配对(Pair)功能来实现的。当移动设备位于智能锁体的蓝牙或NFC有效范围内时,自动完成配对,随即移动设备将开锁控制命令发送给智能锁体,智能锁体验证控制命令正确后,执行开锁动作。
智能设备自动开启智能锁体的方式下,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即智能锁体无法辨别用户位于门内还是门外。如果用户在门内,携带该具有开锁功能的智能设备走进智能锁体的蓝牙或NFC有效范围内,智能锁体便会自动开启,造成智能锁体误开,增加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体以及与所述智能锁体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钥匙,
所述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接收验证声波的声波接收器,且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
所述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发射验证声波的声波发射器;
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智能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正确后,开启声波接收器,并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
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侧还是门外侧,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不控制锁芯打开;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控制锁芯打开。
优选地,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之间还设有用以声波衰减的阻隔器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的状态信息接收模块和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包括: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连接的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和控制命令接收模块;
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建立通信连接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状态信息至状态信息接收模块;
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触发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所述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执行动作类型、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且所述执行动作类型为开锁;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开启所述声波接收器,并发送所述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关闭。
可选地,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主动发送状态获取信息,以触发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控制命令接收模块连接的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且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与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的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
所述智能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并根据所述执行动作类型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所述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并同时发送声波接收器开启通知消息至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
所述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接收所述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后,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以使所述声波发射器发出具有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具有预定的频率和模式的验证声波;
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在接到所述声波接收器开启通知消息后,开启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以接收所述验证声波。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还包括:锁芯控制模块;
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收集并比较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拒绝发出开锁控制消息;当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发出开锁控制消息至锁芯控制模块;
所述锁芯控制模块接收到开锁控制消息后,控制所述锁芯打开。
优选地,所述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
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触发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的执行动作类型为闭锁,所述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为空;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直接发送闭锁控制消息至锁芯控制模块,以控制锁芯关闭;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打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锁的使用方法,所述智能锁包括智能锁体以及与所述智能锁体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钥匙,
所述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接收验证声波的声波接收器,且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
所述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发射验证声波的声波发射器;
a1、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
a2、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智能锁处于闭锁状态时,
a3、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正确后,进入步骤a4;
a4、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开启声波接收器,并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使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
a5、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侧还是门外侧,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进入步骤a6;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进入步骤a7;
a6、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不控制锁芯打开;
a7、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控制锁芯打开。
优选地,在步骤a5中,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之间还设有用以声波衰减的阻隔器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执行动作类型、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
在步骤a3中,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进入步骤a4;如果不正确,则进入步骤a6。
优选地,在步骤a2中,所述第二处理芯片主动发送状态获取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发送状态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a4中,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以使所述声波发射器发出具有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具有预定的频率和模式的验证声波。
优选地,在步骤a7中,第一处理芯片发送开锁控制消息,以控制所述锁芯打开。
优选地,在步骤a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
a2'、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的执行动作类型为闭锁,所述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为空;
a3'、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进入步骤a8';如果不正确,则进入步骤a9';
a8'、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直接发送闭锁控制消息,以控制锁芯关闭;
a9'、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保持锁芯打开。
本发明的智能锁,在智能钥匙与智能锁匹配后,不会直接进行开锁,而是通过智能钥匙上的声波发射器发射验证声波,并使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的两个声波接收器来接收验证声波,并通过第一处理芯片比较其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的位置位于门外侧还是门内侧,再决定是打开锁芯还是保持锁芯闭合,从而避免用户在室内将锁误开,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锁和智能钥匙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锁的结构框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锁体的第一处理芯片的架构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钥匙的第二处理芯片的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锁的控制锁芯打开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锁的控制锁芯关闭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参见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智能锁误开、导致安全隐患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其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包括智能锁体以及与智能锁体通信连接的智能钥匙(图2中未示出)。
下面依次对智能锁和智能钥匙的连接、验证、发送并比较验证声波的过程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所述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接收验证声波的声波接收器,且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所述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发射验证声波的声波发射器。
智能钥匙与智能锁体的连接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以实现智能钥匙和智能锁的通信连接。实际应用中,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可以均为蓝牙芯片。
优选地,第一蓝牙芯片和第二蓝牙芯片在通信连接后,均可以进行数据的收发。智能锁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均通过第一蓝牙芯片和第二蓝牙芯片来进行。而对于第一蓝牙芯片的数据收发的控制,由第一处理芯片来完成;同理,对于第二蓝牙芯片的数据收发的控制,由第二处理芯片来完成。对于处理器控制蓝牙芯片的具体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本领域公开的技术内容而得知,本发明实施例便不再赘述。
其次,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
具体而言,第一处理芯片的结构参见图3a,第二处理芯片的结构参见图3b。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的状态信息接收模块和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包括: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连接的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和控制命令接收模块。
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建立通信连接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状态信息至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触发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其中,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的传递均是通过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而传递,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芯片侧和第二处理芯片侧的消息传递均是通过此路径,后续过程中便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二通信芯片的控制命令发送模块主动发送状态获取信息,以触发第一通信芯片的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状态信息接收模块的作用不仅可以包括接收智能锁返回的状态信息,比如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然后通知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还可以在接收状态信息失败后,接收智能锁返回的执行失败消息,然后通知控制命令发送模块进行重试。
所述智能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所述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执行动作类型、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其中,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均为现有技术中智能锁与智能钥匙进行匹配的消息中所必需的组成部分;执行动作类型包括开锁、关锁或上报当前状态;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以用于约定验证声波的参数,如声波的持续时间、重复次数等等,以在匹配成功后通知智能钥匙发出该约定的验证声波。本步骤中,执行动作类型为开锁。
然后,在建立连接后,在闭锁状态下,智能锁并不是直接进行开锁,而是通过声波的验证来进一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还是门外。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正确后,开启声波接收器,并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开启所述声波接收器,并发送所述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关闭。
具体而言,参见图3a,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控制命令接收模块连接的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且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与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连接;参见图3b,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的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
所述智能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并根据所述执行动作类型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以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并同时发送声波接收器开启通知消息至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
所述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接收所述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后,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以使所述声波发射器发出具有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具有预定的频率和模式的验证声波。其中,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可以由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随机生成。验证声波的频率可以为多种频率。优选地,移动钥匙侧的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整验证声波的音量。例如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背景噪声,自行调整发送音量;或者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蓝牙信号的强度粗略估计距离的远近,如果较远,可以发送较大音量等。
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在接到所述声波接收器开启通知消息后,开启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以接收所述验证声波。
再次,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的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侧还是门外侧,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不控制锁芯打开;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控制锁芯打开。其中,对比验证声波强度的过程,可以是一次的强度值,也可以是多次的强度平均值。
具体而言,参见图3a,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还包括:锁芯控制模块;
在控制锁芯打开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发出开锁控制消息至锁芯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智能锁还包括锁芯以及控制锁芯开闭的控制器。第一处理芯片与控制器连接,以在接收到开锁控制消息后,发送开锁控制消息至控制器动作,以控制锁芯的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声波的衰减,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之间还设有用以声波衰减的阻隔器件,以增强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之差。
最终,锁芯控制模块将开锁结果返回告知智能钥匙侧的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开锁流程完毕。
上述为打开智能锁的过程。
在关闭智能锁时,由于无论智能钥匙位于门内还是门外均不会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关闭智能锁时便不用考虑智能钥匙的位置。具体地,当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
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实现通信连接,然后第一处理芯片和第二处理芯片再进行匹配。具体地,通信连接以及匹配的过程,与上述打开智能锁的流程中的通信连接的过程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触发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的执行动作类型为闭锁,所述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为空;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直接发送闭锁控制消息至锁芯控制模块,以控制锁芯关闭。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打开。
最终,锁芯控制模块将闭锁结果返回告知智能钥匙侧的控制命令发送模块,闭锁流程完毕。
其中,智能锁的关闭过程可以由智能钥匙根据计时器来触发,例如当开锁一分钟后,用户已经完成开门的动作,此时便可以执行关锁动作,由智能钥匙发送闭锁命令。
另外,智能锁的关闭也可以由智能锁根据以下条件触发:蓝牙连接已经断开(说明智能钥匙已经处于蓝牙的有效距离范围之外);或超时(如一分钟内未接收到关锁指令)。
通过上述可见,本发明的智能锁在智能钥匙与智能锁匹配后,不会直接进行开锁,而是通过智能钥匙上的声波发射器发射验证声波,并使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的两个声波接收器来接收验证声波,并通过第一处理芯片比较其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的位置位于门外侧还是门内侧,再决定是开锁还是保持闭锁,从而避免用户在室内将锁误开,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可具有下列优点:
1、提高了移动钥匙自动开锁方式的安全性。
2、智能锁只需增加两个声波接收器来对比声波强度,无需额外的配件或网络,提高门内外定位的实用性,节省成本。有的技术方案也有通过在门内和门外分别设置蓝牙模块,以比较两个蓝牙模块接收到的信号强度RSSI值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还是门外。但是与本申请的方案相比,蓝牙信号比不上声波的衰减明显;并且蓝牙模块会根据RSSI自动调整发射功率,这些都会影响测量精度;另外在使用蓝牙模块下,智能钥匙需要同时连接两个蓝牙模块,这本身增加了方案的实现难度。
3、由于智能锁可以判定移动钥匙的门内外位置,可以增强其它自动方式的用户体验,如门内可以自动上锁;与智能家居系统交互,完成相关鉴权,自动打开房间相关设施和服务。尤其适用于酒店系统,增加用户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智能锁的结构如上所述,包括智能锁体以及与所述智能锁体进行匹配的智能钥匙,所述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接收验证声波的声波接收器,且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所述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发射验证声波的声波发射器。
参见图4,智能锁的打开方法包括:
a1、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
a2、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其中,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的传递均是通过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而传递,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芯片侧和第二处理芯片侧的消息传递均是通过此路径,后续过程中便不再一一赘述。本步骤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二处理芯片主动发送状态获取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发送状态信息。
所述智能锁处于闭锁状态时:
a3、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正确后,进入步骤a4。具体而言,在步骤a3中,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执行动作类型、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其中,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均为现有技术中智能锁与智能钥匙进行匹配的消息中所必需的组成部分;执行动作类型包括开锁、关锁或上报当前状态;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以用于约定验证声波的参数,如声波的持续时间、重复次数等等,以在匹配成功后通知智能钥匙发出该约定的验证声波。具体地,本步骤中,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进入步骤a4;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关闭。
a4、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开启声波接收器,并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使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以使所述声波发射器发出具有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具有预定的频率和模式的验证声波。其中,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可以由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随机生成。验证声波的频率可以为多种频率。优选地,移动钥匙侧的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整验证声波的音量。例如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背景噪声,自行调整发送音量;或者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蓝牙信号的强度粗略估计距离的远近,如果较远,可以发送较大音量等。
a5、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侧还是门外侧,或者换而言之,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与否;是,则进入步骤a6;否,则进入步骤a7。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声波的衰减,在步骤a5中,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之间还设有用以声波衰减的阻隔器件,以增强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之差。
a6、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不控制锁芯打开。
a7、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控制锁芯打开。进一步地,智能锁还包括锁芯以及控制锁芯开闭的控制器。第一处理芯片与控制器连接,并发送开锁控制消息至控制器动作,以控制锁芯的打开。
并且,在步骤a7中,第一处理芯片将开锁结果返回告知智能钥匙侧的第二处理芯片,开锁流程完毕。
以上为智能锁的开启过程。
在关闭智能锁时,由于无论智能钥匙位于门内还是门外均不会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关闭智能锁时便不用考虑智能钥匙的位置。智能锁的关闭流程参见图5。具体地,当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
步骤a1、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具体地,通信连接过程与上述打开智能锁的流程中的步骤a1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步骤a2'、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的加密算法信息和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与上述开锁过程中的控制命令中的相同;执行动作类型为闭锁;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为空。
步骤a3'、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进入步骤a8';如果不正确,则进入步骤a9'。
步骤a8'、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直接发送闭锁控制消息,以控制锁芯关闭。
步骤a9'、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保持锁芯打开。
并且,在步骤a8'中,第一处理芯片将闭锁结果返回告知智能钥匙侧的第二处理芯片,闭锁流程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体以及与所述智能锁体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钥匙,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接收验证声波的声波接收器,且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
所述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发射验证声波的声波发射器;
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智能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正确后,开启声波接收器,并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
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侧还是门外侧,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不控制锁芯打开;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控制锁芯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之间还设有用以声波衰减的阻隔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的状态信息接收模块和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包括: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连接的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和控制命令接收模块;
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建立通信连接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状态信息至状态信息接收模块;
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触发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所述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执行动作类型、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且所述执行动作类型为开锁;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开启所述声波接收器,并发送所述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主动发送状态获取信息,以触发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控制命令接收模块连接的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且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与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的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
所述智能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并根据所述执行动作类型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所述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并同时发送声波接收器开启通知消息至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
所述声波发射器管理模块接收所述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后,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以使所述声波发射器发出具有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具有预定的所述频率和模式的验证声波;
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在接到所述声波接收器开启通知消息后,开启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以接收所述验证声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还包括:锁芯控制模块;
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收集并比较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拒绝发出开锁控制消息;当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所述声波接收器管理模块发出开锁控制消息至锁芯控制模块;
所述锁芯控制模块接收到开锁控制消息后,控制所述锁芯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
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触发所述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的执行动作类型为闭锁,所述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为空;
所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直接发送闭锁控制消息至锁芯控制模块,以控制锁芯关闭;如果不正确,则保持锁芯打开。
8.一种智能锁的使用方法,所述智能锁包括智能锁体以及与所述智能锁体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钥匙,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锁体上设有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连接的锁芯、第一通信芯片和两个接收验证声波的声波接收器,且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靠近门内侧和门外侧;
所述智能钥匙上设有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第二通信芯片和发射验证声波的声波发射器;
a1、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和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间距小于距离阀值后自动进行通信连接;
a2、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智能锁处于闭锁状态时,
a3、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并在验证所述控制命令正确后,进入步骤a4;
a4、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开启声波接收器,并发送声波发射器开启通知消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使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
a5、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收集并比较两个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来判断智能钥匙位于门内侧还是门外侧,当位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进入步骤a6;位于门外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大于门内侧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强度时,进入步骤a7;
a6、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不控制锁芯打开;
a7、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控制锁芯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5中,两个所述声波接收器之间还设有用以声波衰减的阻隔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加密算法信息、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执行动作类型、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
在步骤a3中,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后,进入步骤a4;如果不正确,则进入步骤a6。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中,所述第二处理芯片主动发送状态获取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发送状态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4中,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开启所述声波发射器,以使所述声波发射器发出具有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具有预定的所述频率和模式的验证声波。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7中,第一处理芯片发送开锁控制消息,以控制所述锁芯打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
a2'、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发送状态信息至第二处理芯片,以触发其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的执行动作类型为闭锁,所述验证声波的频率和模式为空;
a3'、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接收并验证所述控制命令,如果验证所述控制命令中的智能锁数字密钥信息正确,进入步骤a8';如果不正确,则进入步骤a9';
a8'、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直接发送闭锁控制消息,以控制锁芯关闭;
a9'、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保持锁芯打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88210.XA CN104361657B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
KR1020150127714A KR102399592B1 (ko) | 2014-09-22 | 2015-09-09 | 전자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및 전자 장치 제어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
US15/513,091 US10587743B2 (en) | 2014-09-22 | 2015-09-10 |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ystem |
PCT/KR2015/009519 WO2016047940A1 (ko) | 2014-09-22 | 2015-09-10 | 전자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및 전자 장치 제어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88210.XA CN104361657B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1657A true CN104361657A (zh) | 2015-02-18 |
CN104361657B CN104361657B (zh) | 2016-06-08 |
Family
ID=5252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88210.XA Active CN104361657B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87743B2 (zh) |
KR (1) | KR102399592B1 (zh) |
CN (1) | CN104361657B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9790A (zh) * | 2016-03-10 | 2016-07-27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声波锁系统及自动解锁的方法 |
CN106023388A (zh) * | 2016-07-21 | 2016-10-12 | 杭州摇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识别持有被授权的移动控制端的用户位置的电子锁系统及方法 |
CN106469480A (zh) * | 2015-08-14 | 2017-03-01 | 陈昱年 | 载具的控制系统、控制装置及移动装置 |
CN106571023A (zh) * | 2016-11-10 | 2017-04-19 | 江苏太元智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声音操作智能硬件的方法 |
CN106600790A (zh) * | 2016-12-27 | 2017-04-26 |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rfid电子锁及开锁方法 |
CN107564141A (zh) * | 2017-08-01 | 2018-01-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开锁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CN108111307A (zh) * | 2018-01-20 | 2018-06-01 | 徐世莲 | 一种安全信息传输方法 |
CN108279410A (zh) * | 2018-01-22 | 2018-07-13 | 成都清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声场运动和距离检测的智能锁开锁时机判定方法与系统 |
CN109212947A (zh) * | 2017-06-29 | 2019-01-15 |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孩童定位的便携式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方法 |
CN112446985A (zh) * | 2019-08-14 | 2021-03-05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开锁方法及装置 |
TWI727522B (zh) * | 2019-11-28 | 2021-05-11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及其上鎖方法 |
CN113027242A (zh) * | 2021-04-28 | 2021-06-25 |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具有宠物识别及提示功能的智能门锁 |
CN113079494A (zh) * | 2021-03-31 | 2021-07-06 |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 与共享对象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123677A (zh) * | 2019-12-30 | 2021-07-16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锁和智能家居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63555B2 (en) * | 2015-11-02 | 2020-05-26 | Ricoh Company, Ltd.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JP6677220B2 (ja) * | 2017-05-30 | 2020-04-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および電子システム |
KR102319232B1 (ko) * | 2017-10-13 | 2021-11-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원격 제어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
KR20200001192A (ko) * | 2018-06-27 | 2020-0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이의 모바일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
US11363071B2 (en) | 2019-05-31 | 2022-06-14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a local network |
KR102207157B1 (ko) * | 2019-06-14 | 2021-01-25 | 주식회사 아이시냅스 | 음파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WO2021023276A1 (zh) | 2019-08-06 | 2021-02-11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0620836B (zh) * | 2019-09-06 | 2021-01-15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手机听声定位方法 |
US11513667B2 (en) | 2020-05-11 | 2022-11-29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 for audio messag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20009597B1 (ko) * | 1989-08-25 | 1992-10-21 | 서경석 | 차량용 전자식 도어키시스템 |
KR20020019357A (ko) * | 2000-09-05 | 2002-03-12 | 박지순 | 전자식 도어록의 음성메시지 입출력방법 |
CN101235688A (zh) * | 2007-02-01 | 2008-08-06 | 李世雄 | 整合感应及影音识别功能的门锁控制系统 |
CN103243973A (zh) * | 2013-05-09 | 2013-08-14 | 黎宁茹 | 门状态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103679863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钥匙车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824357A (zh) * | 2013-10-21 | 2014-05-28 | 江苏凯尔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通过声音控制的防盗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92255B2 (ja) | 1999-10-20 | 2004-02-03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スマート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
KR100873118B1 (ko) * | 2001-10-12 | 2008-1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음파를 이용한 송/수신장치 |
US6906612B2 (en) | 2002-04-11 | 2005-06-14 | Lear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passive entry having inside/outside detection |
US9754480B2 (en) * | 2003-11-04 | 2017-09-05 |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
US8869262B2 (en) * | 2006-08-03 | 2014-10-21 | Citrix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 based interception of SSL/VPN traffic |
US7843333B2 (en) | 2007-01-26 | 2010-11-30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b | System,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liances within a local area |
US8312660B1 (en) * | 2008-05-09 | 2012-11-20 | Iwao Fujisaki | Firearm |
KR101055269B1 (ko) | 2009-06-29 | 2011-08-09 |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스마트키를 이용한 스마트 도어록 시스템 |
KR20110054814A (ko) * | 2009-11-18 | 2011-05-25 | 조정현 | 블루투스 통신을 통한 가전제품 통합 원격제어 방법 |
KR20110065095A (ko) * | 2009-12-09 | 2011-06-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바이스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8538596B2 (en) * | 2010-12-20 | 2013-09-17 | Redwood Systems, Inc. | Light timeout optimization |
KR101395921B1 (ko) * | 2011-02-17 | 2014-05-15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음파를 이용한 사용자 단말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
US8831041B2 (en) * | 2011-06-27 | 2014-09-09 | Citrix Systems, Inc. | Prioritizing highly compressed traffic to provide a predetermined quality of service |
KR20130010717A (ko) | 2011-07-19 | 2013-01-29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보안성이 강화된 스마트 키 장치 및 그 방법 |
WO2013024922A1 (ko) * | 2011-08-17 | 2013-02-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기기 및 전자기기의 동작 방법 |
JP6064260B2 (ja) * | 2012-02-28 | 2017-01-2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制御情報表示装置、制御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制御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
DE102012007986A1 (de) * | 2012-04-20 | 2013-10-24 |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 Ferngesteuertes Rangieren eines Kraftfahrzeugsmithilfe eines tragbaren Kommunikationsgeräts |
JP2013247580A (ja) * | 2012-05-28 | 2013-12-09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制御方法 |
KR20140093556A (ko) * | 2013-01-18 | 2014-07-28 | 주식회사 노키온 | 이중 인증을 통한 전자기기의 보안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의 보안 방법 |
US9305086B2 (en) * | 2013-05-24 | 2016-04-05 | Worldrelay, Inc. | Numeric channel tuner and directory server for media and services |
JP5980175B2 (ja) | 2013-07-09 | 2016-08-31 |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通報システム、通報制御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
WO2015065494A1 (en) * | 2013-11-04 | 2015-05-07 | Bodhi Technology Ventures Llc | Detecting stowing or unstowing of a mobile device |
AU2014370055B2 (en) * | 2013-12-23 | 2019-01-24 | Assa Abloy, Inc. | Method for utiliz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to unlock an opening |
US9753687B1 (en) * | 2014-01-03 | 2017-09-05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 Wearable computer using programmed local tag |
US9313863B2 (en) * | 2014-06-02 | 2016-04-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smart lighting objects to establish a lighting condition |
US9660948B2 (en) * | 2014-06-23 | 2017-05-23 | Google Inc. | Rule-based rate limiting |
US9271141B1 (en) * | 2014-07-29 | 2016-02-23 | Cellco Partnershi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ome appliances over LTE |
US11023541B2 (en) * | 2014-12-30 | 2021-06-01 | Rovi Guide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media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user location |
-
2014
- 2014-09-22 CN CN201410488210.XA patent/CN104361657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9-09 KR KR1020150127714A patent/KR10239959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9-10 US US15/513,091 patent/US1058774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20009597B1 (ko) * | 1989-08-25 | 1992-10-21 | 서경석 | 차량용 전자식 도어키시스템 |
KR20020019357A (ko) * | 2000-09-05 | 2002-03-12 | 박지순 | 전자식 도어록의 음성메시지 입출력방법 |
CN101235688A (zh) * | 2007-02-01 | 2008-08-06 | 李世雄 | 整合感应及影音识别功能的门锁控制系统 |
CN103679863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钥匙车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243973A (zh) * | 2013-05-09 | 2013-08-14 | 黎宁茹 | 门状态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103824357A (zh) * | 2013-10-21 | 2014-05-28 | 江苏凯尔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通过声音控制的防盗门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9480B (zh) * | 2015-08-14 | 2018-12-21 | 陈昱年 | 载具的控制系统、控制装置及移动装置 |
CN106469480A (zh) * | 2015-08-14 | 2017-03-01 | 陈昱年 | 载具的控制系统、控制装置及移动装置 |
CN105809790A (zh) * | 2016-03-10 | 2016-07-27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声波锁系统及自动解锁的方法 |
CN106023388A (zh) * | 2016-07-21 | 2016-10-12 | 杭州摇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识别持有被授权的移动控制端的用户位置的电子锁系统及方法 |
CN106571023A (zh) * | 2016-11-10 | 2017-04-19 | 江苏太元智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声音操作智能硬件的方法 |
CN106600790A (zh) * | 2016-12-27 | 2017-04-26 |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rfid电子锁及开锁方法 |
CN109212947A (zh) * | 2017-06-29 | 2019-01-15 |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孩童定位的便携式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方法 |
CN107564141A (zh) * | 2017-08-01 | 2018-01-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开锁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CN108111307A (zh) * | 2018-01-20 | 2018-06-01 | 徐世莲 | 一种安全信息传输方法 |
CN108279410A (zh) * | 2018-01-22 | 2018-07-13 | 成都清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声场运动和距离检测的智能锁开锁时机判定方法与系统 |
CN112446985A (zh) * | 2019-08-14 | 2021-03-05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开锁方法及装置 |
TWI727522B (zh) * | 2019-11-28 | 2021-05-11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及其上鎖方法 |
CN113123677A (zh) * | 2019-12-30 | 2021-07-16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锁和智能家居系统 |
CN113079494A (zh) * | 2021-03-31 | 2021-07-06 |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 与共享对象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027242A (zh) * | 2021-04-28 | 2021-06-25 |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具有宠物识别及提示功能的智能门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1657B (zh) | 2016-06-08 |
KR102399592B1 (ko) | 2022-05-18 |
KR20160034801A (ko) | 2016-03-30 |
US10587743B2 (en) | 2020-03-10 |
US20170302779A1 (en) | 2017-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61657B (zh) |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使用方法 | |
US8731466B2 (en) | System for programming a lock comprising contactless NFC communication means | |
CN105608765B (zh) | 门禁授权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5879388B2 (ja) | 電子ロック、電子ロッキングシステム、電子ロック動作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KR101623743B1 (ko) |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용 도어락의 제어방법 | |
CN104902500B (zh) | 无线网络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的自动连接方法及系统 | |
CN105228143B (zh) | 一种垃圾短信鉴别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14220202A (zh) | 电子访问控制装置及访问控制方法 | |
CN104540131B (zh) |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强度的认证方法 | |
CN105119776B (zh) | 一种WiFi连接失败原因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4821031A (zh) | 蓝牙手机智能锁控系统动态认证方法 | |
CN205140036U (zh) | 一种开锁距离安全的蓝牙智能锁 | |
WO201116007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node management and authorization | |
CN104094187A (zh) | 带有载波侦听控制的无线对接 | |
JP2007201851A (ja) | 無線通信装置 | |
JP6752013B2 (ja) | サービス・モードを備えた聴覚装置および関連の方法 | |
US20190180542A1 (en) | Wireless key clos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closing device | |
CN107545619A (zh) | 一种声波门禁系统和声波门禁控制方法 | |
CN106302392A (zh) | 用于智能种植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终端 | |
CN106878122A (zh)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系统 | |
CN105577805A (zh) | 保险箱的远程控制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控制系统 | |
CN109561413A (zh) | 一种ble设备的蓝牙认证授权方法及授权系统 | |
CN203982471U (zh) | 蓝牙双向通讯智能锁 | |
CN105916187B (zh) | 智能家电设备、终端和智能家电设备配网系统 | |
CN105022951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