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999A -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50999A CN104350999A CN201410635108.8A CN201410635108A CN104350999A CN 104350999 A CN104350999 A CN 104350999A CN 201410635108 A CN201410635108 A CN 201410635108A CN 104350999 A CN104350999 A CN 1043509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young growth
- cave
- oil tea
- fertil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18597 common camellia Nutrition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40000001548 Camellia japonica Speci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5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0000036536 Ca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618 nitrogen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41000526900 Camellia oleife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366 juvenil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95 camellia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686 phosphate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608 Fec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871 livestock man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0000000218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764 nutr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14
- 238000009333 wee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41000209507 Camell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1
- 244000269722 The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647280 Pareques acumin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935 nutritio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895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4524 Derris ellipt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YYRMJZQKEFZXMX-UHFFFAOYSA-N calcium;phosph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a+2].OP(O)(O)=O.OP(O)(O)=O YYRMJZQKEFZX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57 edible vegetab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426 superphosph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468 Thea sin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58 fer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114 investigation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20 orch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28 prem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70 rip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林地选择、林地整理、良种壮苗选择、植苗、幼林管理、树体整理以及林相调整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精准地进行施肥,不仅确保了油茶幼树营养的供应,而且节约了肥料用量;通过幼林期适时摘除花芽,确保了油茶幼树正常生长;通过适时的疏除部分幼果,不仅使得剩下的幼果质量较好,而且有利于树体骨架的培育;通过摘顶控高来进行主枝的培育,并通过拉枝来调控主枝达到扩冠的目的,将油茶树培育成宽冠形的合理树体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油茶又名茶子树、油茶树和白花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加快油茶产 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2009年,国家三部委出 台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其中提出新造油茶林亩产油达40公斤 以上的发展目标,比现有实生低广林由广油5kg左右提商35kg以上,这一目标对油茶品种 选择和种苗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种苗是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材料,苗木质量是实现油 茶产业化的关键。油茶产业化发展,幼林期管理至关重要,而树体管理是油茶幼林期科学培 养林分树体骨架结构的重要内容,在幼林期能够实现早实丰产和成林期获得高产稳产是油 茶幼林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0003] 我国在种苗方面颁布了《油茶育苗技术及质量分级LY/T1730. 3〜2008》和《油茶 苗木质量分级GB/T26907〜2011》两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同期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 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在国家油茶产业政策扶持 与引导下,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省(区)均建立了良种采穗圃和繁殖基地,种苗培育实现产 业化,但种苗培育仍以量为先,苗木品质低,种苗质量依然制约着当地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进 程。
[0004] 当前,我国在油茶栽培领域发布了LY/T1328〜2006林业行业标准,但在执行中标 准应用率低。因为油茶从造林到开始正常结实需4〜5年时间,广大经营者缺乏对幼林管 理的重要性认识,导致管理粗放,标准降低,直接影响早期结实和成林产量。而油茶幼年期 的存在,限制了结果年龄的提早。幼林是成林的基础,如果不能在幼林期进行一定程度的旺 盛的营养生长,使结实期有良好的骨架,则树势衰弱,冠形紊乱,树体偏冠,林相不整齐。要 使油茶林有良好的树体结构,提早结实,必须加强幼林管理。根据庄瑞林主编《中国油茶》 (第2版)文献介绍,幼林应以整形为主,合理修剪对幼树树体可增强新梢的生长,培育合理 的树冠,增大树冠面积,为促进幼树早实丰产以及成年树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但仅实施整形 修剪措施仍处于因树整形阶段,油茶幼林趋于自然生长状态,很难培育成稳产高产的树体 结构。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以解决油茶 幼林难以获得早实丰产以及油茶成林难以达到高产稳产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摸索和不断的试验,采用如下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
[0007] -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林地选择:选择有效土层厚度为80cm以上,pH值为4. 5〜6. 5的土壤作为林 地;
[0009]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1〜3个月整地,对于坡度为0〜9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的平缓坡地,采用全垦整地或穴状整地;对于坡度为10〜25度的坡地,采用带状整地,植苗 穴中下层放入腐熟农家肥10〜15hg或磷肥I. Ohg ;
[0010] (3)良种壮苗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苗木选择通 过嫁接培育的1. 5〜2. 5年生壮苗,同一种植区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
[0011] ⑷植苗:植苗时间:每年的1〜3月、5〜6月以及11〜12月;种植方法:将种 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湿润细土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 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株行距为3X(2〜3)m,种植密度为1111〜1667 株/公顷;
[0012]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适时进行刀抚、浅锄和松土培蔸; b.施肥:适时适量的对油茶幼林进行施肥;c.疏除花芽:在幼林期第1〜2年,将幼林的花 芽全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2〜2/3 ;d.疏除幼果:幼林期第3〜4年,在5〜 6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2〜5片叶;
[0013]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在幼树长至一定高度后,将其摘顶以培养主枝; 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 第一层控制夹角为60〜70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0〜60度,第三层控制夹角为40〜50 度;
[0014]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出,稀疏地块用大 规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 整齐林相。
[0015] 优选地,所述步骤在(1)中,林地为海拔高度900m以下的光照充足的全坡,南向、 东南向、西南向的阳坡和半阳坡,且为坡度小于25度的斜坡和缓坡区的中坡以及下坡位地 段,其土壤为黄壤、黄棕壤、红壤、黄红壤或紫色土,其质地为中壤至轻粘。
[0016]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全垦整地是由下而上全垦深挖,深度为45〜55cm,挖出 树蔸和草丛,拍碎土块,然后放线定点开穴;带状整地时,在带面深挖55〜65cm,对于坡度 为10〜15度的坡地,调整带宽为2〜3m,16〜20度的坡地,带宽为1.5〜2m,21〜25度 的坡地,带宽为1. 2〜1. 5,将下梯表土回填至上梯带面并摊平后定点开穴;穴状整地时,顺 坡自上而下上而下放线,再沿水平等高线开穴,先将表土放入穴底,再将底土覆于穴面。
[0017]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选择种植苗时,裸根苗选择1. 5〜2. 5年生经矮化无机 械损伤的健壮嫁接苗,苗高为40〜50cm,地径为0. 5cm以上,分枝为2〜4个;轻基质营养 钵苗应选择1. 5〜2. 5年生的无机械损伤的健壮嫁接苗。
[0018]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同一种植区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5〜8个油茶高产 品种进行单系小块状、行状或混合种植。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3〜1/2的叶片以及晚秋稍,回 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
[0020]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林地垦复时,对于11〜12月种植的幼林,在第二年5〜 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在第二年9〜10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 蔸;对于1〜3月种植的幼林,在当年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在当 年9〜10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葡;对于5〜6月种植的幼林,在9〜10月实施刀抚, 并在树蔸边浅锄覆土培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的4〜5月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 复,9〜10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皮保墒。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施肥时,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 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追施速效氮肥〇. 075〜0.Ikg;第2次追肥于5月至6月上旬夏梢 萌动前,单株追施有机肥〇. 3〜0. 5kg或复合肥0. 15〜0. 2kg;第4〜5年追肥3次,第1 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 15〜0. 2kg;第2次追肥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夏梢萌 动前或初期,单株施复合肥〇. 3〜0. 5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追施磷肥0. 4〜0. 5kg 或有机肥0. 5〜0. 75kg。追肥时先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位置逐次更替单边开挖15〜20cm 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后拌土埋沟盖肥。
[0022]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待油茶幼林长至高度为40〜50cm时,进行第一次摘顶 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林主干高度为70〜80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 待幼林主干高度为110〜120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拉枝扩冠时,第一层保留3〜4根主枝,第二层保留4根 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 首先,本发明通过对油茶造林地的选择、整理以及幼林管理,营造了适宜油茶生长 的环境,为油茶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精准地进行施肥,不仅确保了油茶幼树营养的 供应,而且节约了肥料用量。
[0026] 其次,油茶的幼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部分植株具有早花早实的特性,使得造林后 童期出现幼树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影响油茶幼树的正常生长。本发明通过适时摘除花芽, 确保了油茶幼林的正常生长。油茶童期营养枝多于结果枝,但进入3龄后,有90%以上的单 株开始花芽分化并结实,从而影响树体骨架的培育。本发明通过适时的疏除部分幼果,不仅 使得剩下的幼果质量较好,而且有利于树体骨架的培育。
[0027] 再次,本发明通过摘顶控高来进行主枝的培育;通过拉枝来调控主枝达到扩冠的 目的,将油茶树培育成宽冠形的合理树体结构,经过4年培育,油茶单株平均高度为1. 3〜 1. 4米,每层冠层的平均厚度为0. 3〜0. 4米,3层冠层厚度I. 0〜I. 2m,冠幅为I. 4m2以上。
[0028] 最后,幼林期培育整齐的林相是油茶林分丰产的基础,林分群体结构是否合理以 林相是否整齐作为重要指标,林相整齐,单位面积林分密度适中,株数分布均匀,光能和地 力利用率高。本发明通过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整齐林相,为油茶林后期的丰产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的油茶幼林4年生单株结实率为88%以上,t匕 采用常规方法培育的油茶高出18个百分点以上;平均单株挂果23个以上,比采用常规方法 培育的油茶高出13个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 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0030] 实施例一
[0031]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林地选择:选择的林地有效土层厚度为121cm,经测量,其pH值为6. 5,且该林 地位于海拔高度900m的光照充足的全坡,其坡度平均值为24度,其土壤为黄壤,质地为中 壤;
[0033]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1个月开始整地,采用带状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在带 面深挖55cm,带宽为1.5m,将下梯表土回填至上梯带面并摊平后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 60cmX60cmX50cm,每穴施农家肥IOkg;
[0034] (3)种植苗的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同一种植区 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苗木选择通过嫁接培育的1.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 损伤的健壮裸根苗,平均苗高为40cm,平均地径为0. 5cm,分枝为2〜3个;
[0035] (4)植苗:植苗时间为1月;种植方法: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5个油茶高产品 种进行单系小块状种植,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3的叶片(优先剪除破损的叶片)以及晚 秋稍,回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将种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 湿润细土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 株行距为3X2m,种植密度为1667株/公顷;
[0036]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在当年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 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并在当年9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的4月 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9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皮保墒; b.施肥: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追施速效 氮肥0. 075kg;第2次追肥于5月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有机肥0. 5kg;第4〜5年追肥3次, 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 15kg;第2次追肥于5月中旬夏梢萌动前,单株施 复合肥0. 3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施磷肥0. 4kg,追肥时先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位置 逐年更替单边开挖15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后拌土埋沟盖肥;c.疏除花芽:在 幼林种植后第1〜2年,将幼树的花芽全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2 ;d.疏除幼 果:幼林种植后第3〜4年,在6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2片叶;
[0037]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40cm时,进行第一次摘 顶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70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 幼树主干高度为IlO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 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层保留3根主枝,第二 层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第一层控制夹角为60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0度, 第三层控制夹角为40度;
[0038]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植,稀疏地块用大 规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 整齐林相。
[0039] 实施例二
[0040] (1)林地选择:选择的林地有效土层厚度为104cm,经测量,其pH值为4. 5,且该林 地位于海拔高度750m的西南向的半阳坡,其坡度平均值为15度,其土壤为黄棕壤,质地为 粘壤;
[0041]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3个月开始整地,采用带状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在 带面深挖65cm,带宽为3m,将下梯表土回填至上梯带面并摊平后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 60cmX60cmX50cm,每穴施农家肥 15kg;
[0042] (3)种植苗的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同一种植区 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苗木选择通过嫁接培育的2.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 损伤的健壮裸根苗,平均苗高为50cm,平均地径为lcm,分枝为3〜4个;
[0043] (4)植苗:植苗时间为3月;种植方法: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8个油茶高产品 种进行单系小块状种植,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2的叶片(优先剪除破损的叶片)以及晚 秋稍,回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将种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 湿润细土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 株行距为3X2m,种植密度为1667株/公顷;
[0044]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在当年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 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并在当年9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的5月 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10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皮保墒; b.施肥: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追施速效 氮肥0.Ikg;第2次追肥于6月上旬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有机肥0. 5kg,第4〜5年追肥3 次,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2kg;第2次追肥于6月上旬夏梢萌动初期,单株 施复合肥0. 5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施磷肥0. 5kg,追肥时先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位 置逐年更替单边开挖20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后拌土埋沟盖肥;c.疏除花芽: 在幼林种植后第1〜2年,将幼树的花芽全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3 ;d.疏除 幼果:幼林种植后第3〜4年,在5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5片叶;
[0045]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50cm时,进行第一次摘 顶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80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 幼树主干高度为120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 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层保留4根主枝,第二 层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第一层控制夹角为70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60度, 第三层控制夹角为50度;
[0046]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植,稀疏地块用大 规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 整齐林相。
[0047]实施例三
[0048] (1)林地选择:选择的林地有效土层厚度为183cm,经测量,其pH值为5,且该林地 位于海拔高度442m的东南向的阳坡,其坡度平均值为30度,其土壤红壤,质地为粘壤;
[0049]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2个月开始整地,采用穴状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顺坡 自上而下放线,在沿水平等高线开穴,先将表土放入穴底,再将底土覆于穴面,穴的规格为 60cmX60cmX50cm,每穴施农家肥 12kg;
[0050] (3)种植苗的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同一种植区 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苗木选择通过嫁接培育的2.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 损伤的健壮裸根苗,平均苗高为45cm,平均地径为0. 8cm,分枝为2〜3个;
[0051] (4)植苗:植苗时间为2月;种植方法: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6个油茶高产品 种进行行状种植,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2的叶片(优先剪除破损的叶片)以及晚秋稍,回 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将种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湿润细土 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株行距为 3X2. 5m,种植密度为1333株/公顷;
[0052]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在当年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 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并在当年10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的 5月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9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皮保 墒;b.施肥: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追施速 效氮肥0. 08kg;第2次追肥于5月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有机肥复合肥0. 15kg,第4〜5年 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 18kg;第2次追肥于6月初夏梢萌动前, 单株施复合肥〇. 4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施有机肥0. 5kg。追肥时先沿树冠外缘垂直 投影位置逐年更替单边开挖18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后拌土埋沟盖肥;c.疏除 花芽:在幼林种植后第1〜2年,将幼树的花芽全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2 ; d.疏除幼果:幼林种植后第3〜4年,在5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 3片叶;
[0053]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42cm时,进行第一次摘 顶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72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 幼树主干高度为112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 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层保留4根主枝,第二 层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第一层控制夹角为62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2度, 第三层控制夹角为42度;
[0054]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植,稀疏地块用大 规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 整齐林相。
[0055] 实施例四
[0056] 1、林地选择:选择的林地有效土层厚度为121cm,经测量,其pH值为6,且该林地位 于海拔高度324m的光照充足的全坡,其坡度平均值为6度的下坡位地段,其土壤为紫色土, 质地为中壤;
[0057]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2个月开始整地,采用全垦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由下而 上全垦深挖,深度为45cm,挖出树蔸和草丛,拍碎土块,然后放线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 60cmX60cmX50cm,每穴施0. 5kg有机肥和0. 5kg过憐酸隹丐;
[0058] 3、种植苗的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同一种植区应 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苗木选择通过嫁接培育的1.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损 伤的健壮轻基质营养袋苗,平均苗高为42cm,平均地径为0. 6cm,分枝为2〜3个;
[0059] 4、植苗:植苗时间为5月;种植方法: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5个油茶高产品 种混合种植,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3的叶片(优先剪除破损的叶片)以及晚秋稍,回缩 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将种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湿润细土盖 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株行距为 3X2. 5m,种植密度为1333株/公顷;
[0060]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在当年9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 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的4月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9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 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皮保墒;b.施肥: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 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追施速效氮肥〇. 〇9kg;第2次追肥于5月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 复合肥0. 2kg,第4〜5年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 17kg;第2次 追肥于6月上旬夏梢萌动初期,单株施复合肥0. 5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施有机肥 0. 75kg,追肥时先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位置逐年更替单边开挖19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 撒施入沟后拌土埋沟盖肥;c.疏除花芽:在幼林种植后第1〜2年,将幼树的花芽全部摘 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2 ;d.疏除幼果:幼林种植后第3〜4年,在5月幼果开始 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4片叶;
[0061]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45cm时,进行第一次摘顶 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75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幼 树主干高度为115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层 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层保留3根主枝,第二层 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第一层控制夹角为65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5度,第 三层控制夹角为45度;
[0062]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植,稀疏地块用大规 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整 齐林相。
[0063] 实施例五
[0064] (1)林地选择:选择的林地有效土层厚度为163cm,经测量,其pH值为4. 9,且该林 地位于海拔高度265m的南向的阳坡,其坡度平均值为12度,其土壤为黄棕壤,其质地为粘 壤;
[0065]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1个月开始整地,采用带状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在带 面深挖60cm,带宽为2. 5m,将下梯表土回填至上梯带面并摊平后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 60cmX60cmX50cm,每穴施0. 5kg有机肥和0. 5kg过憐酸隹丐;
[0066] (3)种植苗的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同一种植区 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苗木选择通过嫁接培育的2.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 损伤的健壮轻基质营养袋苗,平均苗高为49cm,平均地径为0. 9cm,分枝为2〜3个;
[0067] (4)植苗:植苗时间为11月;种植方法: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8个油茶高产品 种进行6个单系小块状种植,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3的叶片(优先剪除破损的叶片)以 及晚秋稍,回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将种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 先用湿润细土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 控制株行距为3X 3m,种植密度为1111株/公顷;
[0068]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在第二年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 杂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并在第二年10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 的4月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10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 皮保墒;b.施肥: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 追施速效氮肥〇. 〇85kg;第2次追肥于5月上旬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0. 17kg,第4〜5年 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 17kg;第2次追肥于5月中旬夏梢萌动 前,单株施复合肥〇. 5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施磷肥0. 6kg。追肥时先沿树冠外缘垂 直投影位置逐年更替单边开挖16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后拌土埋沟盖肥;c.疏 除花芽:在幼林种植后第1〜2年,将幼树的花芽全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3 ; d.疏除幼果:幼林种植后第3〜4年,在5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 3片叶;
[0069]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46cm时,进行第一次摘 顶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74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 幼树主干高度为118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 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层保留3根主枝,第二 层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第一层控制夹角为67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5度, 第三层控制夹角为46度;
[0070]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植,稀疏地块用大 规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 整齐林相。
[0071] 实施例六
[0072] (1)林地选择:选择的林地有效土层厚度为154cm,经测量,其pH值为5. 6,且该林 地位于海拔高度280m的西南向的半阳坡,其坡度平均值为8度的斜坡,其土壤为黄棕壤,其 质地为粘壤;
[0073] (2)林地整理:在植苗前1个月开始整地,采用全垦整地的方法进行整地,由下 而上全垦深挖,深度为50cm,挖出树蔸和草丛,拍碎土块,然后放线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 60cmX60cmX50cm,每穴施农家肥 13kg;
[0074] (3)种植苗的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同一种植区 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高产品种,苗木选择通过嫁接培育的1.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 损伤的健壮轻基质营养袋苗,平均苗高为41cm,平均地径为0. 7cm,分枝为2〜3个;
[0075] (4)植苗:植苗时间为12月;种植方法: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7个油茶高产品 种进行单系小块状种植,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3的叶片(优先剪除破损的叶片)以及晚 秋稍,回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将种植苗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 湿润细土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 株行距为3X3m,种植密度为1111株/公顷;
[0076] (5)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在第二年5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 杂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并在第二年9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在幼林2〜5龄期,每年 的5月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10月实施树盘扩穴松土培蔸,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 皮保墒;b.施肥: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 追施速效氮肥〇. 〇95kg;第2次追肥于5月至6月上旬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有机肥0. 4kg, 第4〜5年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0. 19kg;第2次追肥于6月上 旬夏梢萌动初期,单株施复合肥〇. 5kg;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施有机肥0. 6kg,追肥时先 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位置逐年更替单边开挖16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后拌土 埋沟盖肥;c.疏除花芽:在幼林种植后第1〜2年,将幼树的花芽全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 摘除花芽的1/2 ;d.疏除幼果:幼林种植后第3〜4年,在5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 证果枝段单果有4片叶;
[0077] (6)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48cm时,进行第一次摘 顶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76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 幼树主干高度为116cm时,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第二步,拉枝扩冠:将每一 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层保留3根主枝,第二 层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第一层控制夹角为66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8度, 第三层控制夹角为46度;
[0078] (7)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植,稀疏地块用大 规格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 整齐林相。
[0079] 下面通过试验例来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验证:
[0080] 试验例
[0081] 从种植一年的油茶幼林中选定7个固定样地,按常规方法进行培育,随机选6个样 地作为试验组,并对其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方法进行培育,并将其依次命名为试验组一 至试验组六。另一个样地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培育。根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调 查结果,树体培育至4龄期,本发明在幼林树冠面积、单株挂果量、主枝分布等方面效果十 分显著,结果见表1。
[0082]
[0083] 表I
[0084] 根据4年生油茶幼林生长结实性状等相关指标调查结果:①试验组平均树高I. 31 米,平均冠幅I. 75m2,高冠比0. 77 ;对照组平均树高1. 48米,冠幅I. 1米,高冠比1. 35。结 果说明:试验组高冠比小于1,树体结构合理,幼林结果面积增大;对照组树体自然生长,高 冠比大于1,冠幅狭窄,结实面积小。②试验组结实率达88%以上,比对照组高18个百分点; 单株挂果数22个以上,比对照组多12个以上。结果说明:油茶幼林期通过控高扩冠等技术 应用,单株结实量明显增多,为油茶林分高产稳产奠定了科学基础。③试验组树体无偏冠现 象,共有3层均匀分布的11〜12个主枝,形成了良好的树体骨架;对照组油茶植株自然生 长,偏冠率达40 %,主枝数9个,且分布零乱,树体重心上移,结构失衡,结果量少。
Claims (10)
1.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林地选择:选择有效土层厚度为80cm以上,pH值为4. 5〜6. 5的土壤作为林地; (2) 林地整理:在植苗前1〜3个月整地,对于坡度为0〜9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平 缓坡地,采用全垦整地或穴状整地;对于坡度为10〜25度的坡地,采用带状整地;并在植 苗穴中下层放入腐熟农家肥10〜15kg或磷肥1. 0kg ; (3) 良种壮苗选择:选择通过审(认)定并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苗木选择通过嫁 接培育的1. 5〜2. 5年生壮苗,同一种植区应选择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5〜8个高产品 种; (4) 植苗:植苗时间:每年的1〜3月、5〜6月以及11〜12月;种植方法:将种植苗 正放在穴中并将其根系舒展开,先用湿润细土盖满根系,然后将种植苗往上轻提使根系与 土紧密接触,然后回填土并踩实,控制株行距为3X (2〜3)m,种植密度为1111〜1667株/ 公顷; (5) 幼林管理:a.林地垦复:油茶幼林种植后,适时进行刀抚、浅锄和松土培蔸;b.施 肥:适时适量的对油茶幼林进行施肥;c.疏除花芽:在幼林期第1〜2年,将幼林的花芽全 部摘除,种植后第3年,摘除花芽的1/2〜2/3 ;d.疏除幼果:幼林期第3〜4年,在5〜6 月幼果开始膨大期进行疏果,保证果枝段单果有2〜5片叶; (6) 树体整理:第一步,摘顶控高:在幼树长至一定高度后,将其摘顶以培养主枝;第二 步,拉枝扩冠:将每一层主枝拉开使各层的主枝间成一定夹角,并将多余的主枝剪除,第一 层控制夹角为60〜70度,第二层控制夹角为50〜60度,第三层控制夹角为40〜50度; (7) 林相调整:通过调整密度来改造林相,过密幼林留优去劣移出,稀疏地块用大规格 良种壮苗进行补植,对补植单株加强树体培育,最后将油茶林调整为株成排、行成线的整齐 林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油茶幼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1) 中,林地为海拔高度900m以下的光照充足的全坡,南向、东南向、西南向的阳坡和半阳坡, 且为坡度小于25度的斜坡和缓坡区的中坡以及下坡位地段,其土壤为黄壤、黄棕壤、红壤、 黄红壤或紫色土,其质地为中壤至轻粘。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全垦整地是由下而上全垦深挖,深度为45〜55cm,挖出树蔸和草丛,拍碎土块,然后放线定 点开穴;带状整地时,在带面深挖55〜65cm,对于坡度为10〜15度的坡地,调整带宽为 2〜3m,16〜20度的坡地,带宽为1.5〜2m,21〜25度的坡地,带宽为1.2〜1.5,将下梯 表土回填至上梯带面并摊平后定点开穴;穴状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放线,再沿水平等高线 开穴,先将表土放入穴底,再将底土覆于穴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选择种植苗时,裸根苗选择1. 5〜2. 5年生经矮化无机械损伤的健壮嫁接苗,苗高为40〜 50cm,地径为0. 5cm以上,分枝为2〜4个;轻基质营养钵苗应选择1. 5〜2. 5年生的无机 械损伤的健壮嫁接苗。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 同一种植区将花期以及果熟期一致的5〜8个油茶高产品种进行单系小块状、行状或混合 种植。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 植苗前先剪除种植苗1/3〜1/2的叶片以及晚秋稍,回缩纤弱侧枝,并剪除伤根和长主根。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 林地垦复时,对于11〜12月种植的幼林,在第二年5〜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草覆盖在 树蔸周围,在第二年9〜10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对于1〜3月种植的幼林,在当年 6月实施刀抚,将割除的杂草覆盖在树蔸周围,在当年9〜10月进行全面浅锄和松土培蔸; 对于5〜6月种植的幼林,在9〜10月实施刀抚,并在树葡边浅锄覆土培葡,在幼林2〜5 龄期,每年的4〜5月实施树蔸边树盘扩穴松土垦复,穴地割灌除草;9〜10月实施树盘扩 穴松土培蔸,穴地割灌除草,并在树蔸周围堆埋草皮保墒。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 施肥时,幼林种植后第2〜3年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春梢萌动初期,单株追施速效 氮肥0. 075〜0. lkg ;第2次追肥于5月至6月上旬夏梢萌动前,单株追施有机肥0. 3〜 〇. 5kg或复合肥0. 15〜0. 2kg ;第4〜5年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旬单株追施速效氮肥 0. 15〜0. 2kg ;第2次追肥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夏梢萌动前或初期,单株施复合肥0. 3〜 0. 5kg ;第3次追肥于11月,单株追施磷肥0. 4〜0. 5kg或有机肥0. 5〜0. 75kg。追肥时 先沿树冠外缘垂直投影位置逐次更替单边开挖15〜20cm深半环状沟,肥料均匀撒施入沟 后拌土埋沟盖肥。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 待油茶幼树长至高度为40〜50cm时,进行第一次摘顶以培养第一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 为70〜80cm时,进行第二次摘顶以培养第二层主枝;待幼树主干高度为110〜120cm时, 进行第三次摘顶以培养第三层主枝。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 中,拉枝扩冠时,第一层保留3〜4根主枝,第二层保留4根主枝,第三层保留4根主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35108.8A CN104350999A (zh) | 2014-11-12 | 2014-11-12 |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35108.8A CN104350999A (zh) | 2014-11-12 | 2014-11-12 |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50999A true CN104350999A (zh) | 2015-02-18 |
Family
ID=52518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35108.8A Pending CN104350999A (zh) | 2014-11-12 | 2014-11-12 |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50999A (zh)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0195A (zh) * | 2015-04-30 | 2015-07-15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提高油茶芽砧嫁接苗成活率促进油茶生长方法 |
CN104823740A (zh) * | 2015-05-05 | 2015-08-12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种植的整形修剪方法 |
CN105123373A (zh) * | 2015-07-16 | 2015-12-09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提高岑溪软枝油茶造林抗旱能力的苗木培育方法 |
CN105284541A (zh) * | 2015-11-19 | 2016-02-03 | 贺友德 | 一种鸡窝型培蔸覆膜的造林移栽方法 |
CN105494002A (zh) * | 2015-12-10 | 2016-04-20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 |
CN105557418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朱孝军 | 一种茶油树矮化密植丰产造林的种植方法 |
CN105557419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朱孝军 | 一种茶油树直播造林的方法 |
CN105766546A (zh) * | 2016-04-22 | 2016-07-20 | 湖南科技学院 | 一种紫色岩地区高产油茶造林方法 |
CN105766327A (zh) * | 2016-03-25 | 2016-07-20 |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栽培方法 |
CN105875321A (zh) * | 2016-04-11 | 2016-08-24 | 张先文 | 一种油茶林高效成活的整地方法 |
CN105875142A (zh) * | 2016-04-11 | 2016-08-24 | 张先文 | 一种高产油茶春秋两季的栽培技术 |
CN106305275A (zh) * | 2016-08-21 | 2017-01-11 | 夏学云 | 一种油茶的栽培方法 |
CN106386338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
CN106495938A (zh) * | 2016-10-09 | 2017-03-15 | 耒阳市金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油茶林的有机肥 |
CN107258256A (zh) * | 2016-04-06 | 2017-10-20 | 湖南凤神油茶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树的栽培方法 |
CN108283097A (zh) * | 2017-04-28 | 2018-07-17 | 陶爱群 | 一种丰产油茶的栽培方法 |
CN108496689A (zh) * | 2018-06-19 | 2018-09-07 | 贵州益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
CN108738981A (zh) * | 2018-05-21 | 2018-11-06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 | 油茶小苗造林的打塘种植方法 |
CN109006095A (zh) * | 2018-05-31 | 2018-12-18 | 湖北汇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
CN110268909A (zh) * | 2019-07-30 | 2019-09-24 | 桂阳县长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44010A (ja) * | 2005-08-12 | 2007-02-22 | Nogyo Kagaku Kenkyusho:Kk | 茶樹の栽培方法 |
CN103477826A (zh) * | 2013-09-02 | 2014-01-01 | 池州林荣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油茶栽植方法 |
CN103960041A (zh) * | 2014-06-01 | 2014-08-06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山区人工大穴整地造油茶林扩穴连带方法 |
-
2014
- 2014-11-12 CN CN201410635108.8A patent/CN1043509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44010A (ja) * | 2005-08-12 | 2007-02-22 | Nogyo Kagaku Kenkyusho:Kk | 茶樹の栽培方法 |
CN103477826A (zh) * | 2013-09-02 | 2014-01-01 | 池州林荣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油茶栽植方法 |
CN103960041A (zh) * | 2014-06-01 | 2014-08-06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山区人工大穴整地造油茶林扩穴连带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9)
Title |
---|
刘小辉: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
周必豪等: "油茶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
李建民等: "《林业政策与实用技术——‘96355’林业服务热线1000例》", 31 December 2009,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林业政策与实用技术——‘96355’林业服务热线1000例;李建民等;《林业政策与实用技术——‘96355’林业服务热线1000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231(第1版);第246-247页 * |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刘小辉;《现代农业科技》;20090731(第13期);第53-54页 * |
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覃李林等;《中国林副特产》;20111030(第5期);第83-85页 * |
油茶栽培技术;周必豪等;《现代农业科技》;20110630(第12期);第75,77页 * |
王照平: "《河南适生树种栽培技术》", 30 November 2009, 黄河水利出版社 * |
覃李林等: "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0195A (zh) * | 2015-04-30 | 2015-07-15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提高油茶芽砧嫁接苗成活率促进油茶生长方法 |
CN104823740B (zh) * | 2015-05-05 | 2017-04-12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种植的整形修剪方法 |
CN104823740A (zh) * | 2015-05-05 | 2015-08-12 |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种植的整形修剪方法 |
CN105123373A (zh) * | 2015-07-16 | 2015-12-09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提高岑溪软枝油茶造林抗旱能力的苗木培育方法 |
CN105123373B (zh) * | 2015-07-16 | 2017-08-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提高岑溪软枝油茶造林抗旱能力的苗木培育方法 |
CN105284541A (zh) * | 2015-11-19 | 2016-02-03 | 贺友德 | 一种鸡窝型培蔸覆膜的造林移栽方法 |
CN105494002A (zh) * | 2015-12-10 | 2016-04-20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 |
CN105557418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朱孝军 | 一种茶油树矮化密植丰产造林的种植方法 |
CN105557419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朱孝军 | 一种茶油树直播造林的方法 |
CN105766327A (zh) * | 2016-03-25 | 2016-07-20 |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栽培方法 |
CN107258256A (zh) * | 2016-04-06 | 2017-10-20 | 湖南凤神油茶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树的栽培方法 |
CN105875321A (zh) * | 2016-04-11 | 2016-08-24 | 张先文 | 一种油茶林高效成活的整地方法 |
CN105875142A (zh) * | 2016-04-11 | 2016-08-24 | 张先文 | 一种高产油茶春秋两季的栽培技术 |
CN105766546A (zh) * | 2016-04-22 | 2016-07-20 | 湖南科技学院 | 一种紫色岩地区高产油茶造林方法 |
CN106305275A (zh) * | 2016-08-21 | 2017-01-11 | 夏学云 | 一种油茶的栽培方法 |
CN106386338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
CN106386338B (zh) * | 2016-08-31 | 2018-01-09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
CN106495938A (zh) * | 2016-10-09 | 2017-03-15 | 耒阳市金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油茶林的有机肥 |
CN108283097A (zh) * | 2017-04-28 | 2018-07-17 | 陶爱群 | 一种丰产油茶的栽培方法 |
CN108738981A (zh) * | 2018-05-21 | 2018-11-06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 | 油茶小苗造林的打塘种植方法 |
CN109006095A (zh) * | 2018-05-31 | 2018-12-18 | 湖北汇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
CN108496689A (zh) * | 2018-06-19 | 2018-09-07 | 贵州益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
CN110268909A (zh) * | 2019-07-30 | 2019-09-24 | 桂阳县长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50999A (zh) |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 |
CN103430805B (zh) | 一种桃树二主枝一中心干形整形栽培方法 | |
CN102783368B (zh) | 一种白猕猴桃的繁育栽培方法 | |
CN105052481A (zh) | 一种杉木丰产造林方法 | |
CN107333612A (zh) | 一种吴茱萸的种植方法 | |
CN101536656A (zh) | 文冠果种子育苗及规范种植管护方法 | |
CN106665130B (zh) | 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 | |
CN105918059A (zh) | 榛子种植方法 | |
CN103718802A (zh) | 一种枣棉间作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7114200A (zh) | 一种油茶幼林栽培方法 | |
CN108094025A (zh) | 一种核桃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988669A (zh) | 一种香榧的种植方法 | |
CN108040727A (zh) | 一种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7926464A (zh) | 一种南方红豆杉绿化大苗育成方法 | |
CN106386338B (zh) |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 |
CN108575474A (zh) | 一种红锥采穗圃的营建与扦插方法 | |
CN104429673A (zh) | 一种油茶幼树分层拉枝扩冠的方法 | |
CN104106363A (zh) | 一种北方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 |
CN102919025A (zh) | 一种连翘种植方法 | |
CN107912218A (zh)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黄花倒水莲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7873379B (zh) | 一种南方红豆杉种子分级育苗方法 | |
CN105815074A (zh) | 一种长春花栽培方法 | |
CN109644761A (zh) | 一种香椿矮化密植高产方法 | |
CN111466249A (zh) | 一种油茶种植方法 | |
CN108925336A (zh) | 一种盐碱地中水肥一体化栽培大马牙枣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