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902A -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902A
CN104350902A CN201410545856.7A CN201410545856A CN104350902A CN 104350902 A CN104350902 A CN 104350902A CN 201410545856 A CN201410545856 A CN 201410545856A CN 104350902 A CN104350902 A CN 104350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lanting
year
rhubarb
rootstocks
rhiz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58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朵德祥
郭登海
贺玺
张到拉
阿振廷
吕代前
李羊毛草
云秀华
莫庆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STITUTE OF TIBETAN MEDICATION DEVELOPMENT
Original Assignee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STITUTE OF TIBETAN MEDI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STITUTE OF TIBETAN MEDICATION DEVELOPMENT filed Critical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STITUTE OF TIBETAN MEDI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to CN2014105458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50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5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和方法:整理地形;繁殖;移栽:将芽苗于出土后的第2年3~4月移栽,按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开穴,穴深30厘米,每穴栽苗(或子芽)l株;田间管理:随着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均应及早摘除花苔,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采收、加工和贮藏:大黄移栽后第3年、第4年地上部茎叶枯萎时为最佳采挖时间,收获时,先将地上部分割去,取根茎;将根及外皮剥去,可自然阴干或用火熏干,为加速干燥,熏干要反复数次;干燥加工后放于干燥冷凉处贮藏。

Description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来源及分布:唐古特大黄为藏医常用藏药材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的根状茎及根。藏文名"君札"。在藏药中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七世纪藏医经典《月王药诊》、八世纪《四部医典》中就有记载,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称“君札”,中品称“曲札”,下品称“曲玛孜”。成书于公元1743年的藏医药经典《晶珠本草》记载:“君札味酸、苦,性寒,能排出毒热、腑热和培根病,叶和柄性温,可除培根病 ,可泻一切疾病 ;生于高山崖石、山坡等处,茎中空且长,叶红紫色,叶子铺地而生,花红色,聚生,籽颇多,呈三棱形”;《如意宝树》记载“君札治培根泻痢;根泻下,治热结便秘、水肿喘满”。唐古特大黄主要产于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在天祝藏族自治县主要分布较广。生于海拔2000---4700米林下阴湿处、林缘灌丛、高山草甸。 
形态特征:唐古特大黄属高大粗壮草本,高l.5~2米。根及根状茎粗壮,木质。茎直立中空。叶片长宽近相等,长达40~60厘米,有时长稍大于宽,顶端窄渐尖或窄急尖,基部近心形,通常成掌状5裂,每一大裂片又分为近羽状的窄三角形小裂片,基出脉多为5条,叶上面粗糙或具乳突状毛,下面及边缘密被短毛,叶柄粗壮,圆柱状,与叶片近等长,密被锈乳突状毛;茎生叶向上渐小,柄亦渐短;托叶鞘大.长达l 5厘米,内面光滑,外表粗糙。大型圆锥花序,分枝较聚拢,密被粗糙短毛;花小,通常为紫红色,有时黄白色;花梗长2~2.5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以下;花被片6,外轮3片较窄小,内轮3片较大,宽精圆形至近圆形。长1~1.5毫米;雄蕊9,不外露;花盘薄,与花丝基部粘连;子房菱状宽卵形,花柱略反曲,柱头头状。果实矩圆状椭圆形到矩圆形,长8~9毫米,宽7~7.5毫米,两端均下凹,翅宽约2.5毫米,纵脉靠近翅的边缘。种子宽卵形,棕黑色。花期6月,果期8月。果期果序的分枝直而聚拢。 
生长特性:唐古特大黄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好。在粘重酸性的土壤栽种,造成根茎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如土中含砂砾或腐殖质太多而过于疏松,则根多分枝,品质差。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不利于生长。唐古特大黄性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野生多生于海拔2000~4700米左右的高山区(家种在2000~3500米的地区较为适宜)。冬季最低气温要在-10℃以下,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l50~180天,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种植时忌连作。唐古特大黄收获后,需经4~5年后再种,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 
功能主治:泻湿热,下积滞,行瘀,解毒。用于湿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血瘀经闭,痈疖疔疮,化脓性皮肤病,烧、烫伤。 
用法用量:3~12克。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患处;藏医多配伍加工成制剂用。 
唐古特大黄是药用大黄中的珍品,是名符其实的“绿色药物”。野生唐古特大黄开发利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甘肃的重要药用资源之一,天祝藏族自治县作为唐古特大黄的主要分布区和药材产区,境内储藏量大。唐古特大黄不仅是天祝藏族自治县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也是天祝藏族自治县重要的地道药材资源,其高大株体具有较强的截蓄雨水等生态作用,可以说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黄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篮彩乱挖大黄药材的现象不断加剧,采挖量远远大于生长量,加之草原承包后,载畜量成倍增加,药材生长周期延长,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造成野生唐古特大黄资源的严重破坏。随着大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唐古特大黄资源正在逐步消失,正品药用大黄短缺,有些地区出现用某些其它品种被作为正品药用大黄使用的现象。野生唐古特大黄资源如果不加以合理保护利用,资源一旦枯竭,损失将无法挽回。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种植效果更好的大黄种植的方法。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和方法:
整理地形:整地前均匀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每667㎡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3000—4000kg以上,施入磷肥50kg,镇压待播;
繁殖:采用如下任一方式进行繁殖,将母株根茎上萌生的健壮而较大的子芽摘下种植,为防止伤口处腐烂,栽种时在伤口处涂上草木灰;春播,将种子放人l8℃~20 ℃的温水中浸6~8小时,浸后捞出,用湿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1~2次,当有l%~2%的种子数目萌芽时便立即播种;
移栽:将芽苗于出土后的第2年3~4月移栽,按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开穴,穴深30厘米,每穴栽苗(或子芽)l株;
田间管理:随着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均应及早摘除花苔,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
采收、加工和贮藏:大黄移栽后第3年、第4年地上部茎叶枯萎时为最佳采挖时间,收获时,先将地上部分割去,取根茎;将根及外皮剥去,可自然阴干或用火熏干,为加速干燥,熏干要反复数次;干燥加工后放于干燥冷凉处贮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移栽后还包含在不同行之间间种大豆、玉米或者土豆的步骤。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生产块根分枝少,品质好的药用大黄来满足市场需求,保护野生大黄资源,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选地、整地
种植唐古特大黄要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耕后除去草根、石块,施适量的厩肥或堆肥。平整土地后作成宽1.3米、高30~40厘米的畦,以备播种育苗。移栽地必须深耕33厘米以上,耙细,使土壤疏松、平整。翻地时应结合施肥,每亩可施3000~4000公斤厩肥。
施肥
允许施用肥料的种类:允许施用农家肥(厩肥、堆肥、人粪尿等)、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肥料。
施肥原则和要求:以施农家肥为主,辅施限量速效肥。以基肥为主,适当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根据土壤肥力特点施肥,根据气候条件施肥等原则。要注意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以杀灭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和垃圾及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 
施肥时间:整地前施足基肥,现蕾前适当追肥。种子开花后追施磷钾肥,可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施肥方法:整地前均匀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每667㎡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3000—4000kg以上,施入磷肥50kg,镇压待播。有宿根杂草的地块,在深翻前草绿时用草甘磷杀除杂草。每亩喷150g地乐胺+100g辛硫磷或100g氟乐灵+100g辛硫磷混合液兑40kg水喷雾,或以48%仲丁灵150毫升用毒沙分两次在犁前、犁后耙耱前土壤处理,之后立即耙平,耙耱后3d—5d播种防止杂草和虫害。每年5月中旬或下旬结合灌水每亩追施N15kg,K2O 10 kg—15 kg。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法和子芽繁殖法两种。
唐古特大黄子芽繁殖
是指用母株根茎上的芽进行繁殖。方法是在收获唐古特大黄时,将母株根茎上萌生的健壮而较大的子芽摘下种植。过小的子芽可栽于苗床里,第2年秋天再行定植。为防止伤口处腐烂,栽种时可在伤口处涂上草木灰。本处的草木灰为大黄叶燃烧后的灰状物,抹了以后,伤口从不腐烂,没有抹的腐烂非常严重。
唐古特大黄种子繁殖
留种和采种: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较纯的三年生植株,加强田间管理,于5~6月抽花苔时设立支架,以免被风吹断。唐古特大黄种子成熟时极易被风吹落,应经常注意生长情况。7月中、下旬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即应迅速割回植株,存在通风阴凉处使种子后熟,数日后摘下作种用。供春播用的种子应阴干贮藏,勿使受潮发霉。
唐古特大黄种子发芽力可维持4年,新鲜种子比陈种子发芽率高。唐古特大黄种子千粒重为l2.5克左右,一般发芽率仅30%~40%。发芽的温度为l℃~30℃,最适温度为l5℃~20℃,在此温度范围内48小时即可发芽。如温度低于2℃,需40~46天才能发芽;低于0℃或超过35℃发芽受到抑制。 
播种
在生产中通常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法
育苗移栽
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当地土壤耕作层解冻后播种。一般以秋播为好,因当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高。春播的种子最好进行催芽处理。方法是将种子放人l8℃~20 ℃的温水中浸6~8小时,浸后捞出,用湿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1~2次。当有l%~2%的种子萌芽时便立即播种。播种分条播和撒播。条播者横畦开沟,沟距25~30厘米,播幅l0厘米,深3~5厘米,每亩用种量3~4公斤;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每隔2~3厘米有种子1粒,播后盖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最后畦面盖草,每亩用种量5 ~7公斤。如土壤干燥,在播种前3~4天畦面浇水后再行播种,以保证种子顺利发芽。
直播
在初秋或早春进行。直播按行距60~80厘米、株距50~70厘米穴播。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 ~6粒,覆土2厘米。每亩用种子3公斤左右。
唐古特大黄种子繁殖的苗期管理
唐古特大黄育苗播种后如温度、湿度适宜,10天左右发芽。发芽后于午后将盖草揭去。苗出齐后,及时除草、浇水。如幼苗太密,可结合第l次除草问苗。条播每隔4~5厘米留苗1株,撒播每隔5~6厘米留苗l株。苗期追施稀薄人粪尿2~3次。初冬回苗后用土、草或落时覆盖,至次年萌发时揭去覆盖物。如发芽正常,管理得当,每亩可育成壮苗7万~1”万株,能定植35~50亩。
赢播苗期管理与育苗移栽法相同。间苗l~2次,在苗高l0~l5厘米时定苗,每穴l~2株。 
唐古特大黄移栽时期与方法
唐古特大黄春播者于第2年3~4月移栽,秋播者于第2年9~10月移栽。移栽时,选根有中指粗的幼苗(过小的幼苗留在苗床继续培育),掘起后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按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开穴,穴深30厘米左右,每穴栽苗(或子芽)l株。春季移栽的盖土宜浅,使苗叶露出地面,以利生长;秋季移栽的盖土“宜厚,应高出芽嘴5~7厘米,以免冬季遭受冻害。覆土后,穴内土面应较地面低10厘米左右,以便追肥与培土。唐古特大黄栽后第1年,由于苗小而行距大,在海拔高的地方,可间种马铃薯、大豆等适于高山生长的作物;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可间种玉米。间种作物的管理与唐古特大黄结合进行。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秋季移栽的至少于次年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4月刚萌发时,第2次在6月,第3次在9~10月倒苗后。第3年只在春秋两季各中耕除草l次。第4年只在春季萌发后进行1次中耕除草。春季移栽的于当年6月中旬中耕除草l次,8月中旬进行第2次,9~10月回苗后进行第3次,以后各年中耕除草与秋季移栽者相同。
追肥
唐古特大黄系耐肥植物,且以根及根茎入药,故需磷钾肥较多。每年每次中耕除草后,都应追肥l次。春、夏两季施油饼或人畜粪尿,秋季用土杂肥及炕土灰防冻,在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
培土
唐古特大黄根茎肥大,不断向上生长,所以每次中耕除草或追肥时均应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
摘苔
唐古特大黄移栽后在第3年、第4年的5~6月间抽苔开花,消耗大量养料,因此,除留种者外,均应及早摘除花苔,以利根茎发育。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
根腐病是唐古特大黄最严重的病害。常在收获的当年或前一年7~8月高温多湿的情况下发病,潮湿和连作的地块发病最重。发病后唐古特大黄地下根茎最初出现浸润性不规则的褐色斑点,随即迅速扩大,深入根茎内部,并向四周蔓延腐烂,致使全部根茎变黑。地上部分先从植株外缘叶柄基部发病,逐渐蔓延,使叶柄全部变黑,导致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①实行轮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 
②保持土壤排水良好或将畦面整成龟背形,以利排水。 
③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以避免病原蔓延。 
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原。 
⑤发病前或发病中用120倍波尔多液或65%~80%可湿性代森锌500~600倍液喷雾或浇灌,每隔7~10天1 次,连续3~4次。 
轮纹病
 症状:叶片受害后病斑近圆形,直径l~2厘米,红褐色,具同心轮纹,内密生黑褐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轮纹病在唐古特大黄出苗后不I久即会发生,一直可持续到收获。
防治措施:
①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并摘除枯叶,减少越冬菌源。
②加强早期中耕除草,增加有机肥,提高抗病力。 
③从出苗后l5天起,连续喷洒30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00倍液。 
炭疽病
症状:唐古特大黄叶片受害后,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4毫米,中心部淡褐色,边缘紫红色,以后生紫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但肉眼不易看清。最后,病斑往往穿孔。
防治措施:炭疽病发生时间一般偏早。可参照轮纹病进行防治。 
其它虫害及其防治
蓼金花虫
蓼金花虫是为害唐古特大黄的重要害虫。此虫寄主范围广,为害时间长,自气温上升到7℃~8℃抽新芽始,直到晚秋回苗前均受其害。
防治措施: 
①冬季清洁田园,将枯株落叶烧毁,减少越冬虫口。在越冬成虫尚未产卵时,及时防治。
②成虫盛发期,特别注意抓第l代成虫的防治。用药种类及方法为: 
用80%敌敌畏乳剂l500倍液喷雾,虫l:1下降率达90%左右。
在早春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期间,喷撒5%西维因粉剂,防治效果显著。 
酸模叶甲、蓼蓝齿胫州+甲、二纹柱萤叶甲
防治措施:
①冬季地冻前或春季解冻后进行深翻,增加越冬死亡率。
②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在尚未产卵前,用药剂防治。可在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出土活动期问,在地面喷撒5%西维因粉剂,效果达90%左右。 
斜纹夜蛾
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它的分布几遍全国,是一种杂食、暴食性害虫,能为害的植物已知达99科290种之多,其中最喜食的约90种。以幼虫为害植物叶部,也为害花及果实,大发生时能将全田吃成光杆或仅剩叶脉,以后又转移为害,以致毁产。 
防治措施: 
对斜纹夜蛾当前主要采用诱杀成虫、摘除卵块和药剂消灭幼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也可用诱杀地老虎、棉铃虫的糖酒醋液或别的发酵液,或用杨(柳)树枝法诱杀。这类方法对若干种害虫可同时兼用,并可提供成虫消长动态作为测报的依据。 
成虫产卵成块,而且初孵幼虫有群集为害的习性,所以各种田间操作均可同时进行摘除卵块或随时杀死幼虫。 
化学防治: 
防治时机的选择:注意在最早出现虫害的时期消灭害虫;注意在点片发生阶段消灭害虫;要在暴食期以前即3龄以前消灭害虫。幼虫一般白天不出来活动,所以药剂防治最好在午后或傍晚进行。
药剂的选择:应特别强调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90%敌百虫1000倍液,40%二嗪农乳油l000~l500倍液,50%杀螟腈乳油800~1200倍液,50%嘧啶氧磷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l000~1500倍液,20%杀虫畏乳油400~500倍液,25%乙酰甲胺磷乳油l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25%水杨磷乳油l000~1500倍液等等。 
植物性农药中如王瓜藤、马藤、藜芦、巴豆、狼毒、雷公藤等都有一定的灭杀幼虫作用。方法是:先粉碎,加20倍水煮开,滤去残渣后再加30倍水稀释,即可直接喷雾。 
生物防治:斜纹夜蛾天敌种类很多,对控制虫口密度有很大作用。瓢虫的成虫、幼虫均吃斜纹夜蛾的卵块,小茧蜂对斜纹夜蛾幼虫寄生率达25%~35%,最多达68%。寄生蝇对斜纹夜蛾蛹的寄生率达28.1%。斜纹夜蛾的天敌尚有寄生幼虫的广大腿蜂,以及步行虫、病毒、鸟类等。利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防治幼虫,经田问试用表明,应用病毒防治幼虫是可能的。我国斜纹夜蛾天敌资源很丰富,开展生物防治很有前途。 
甜菜跳甲
成虫咬食幼苗子叶和幼嫩真叶后,叶呈缺刻或圆孔形。虫害发生时,叶片全部被吃光,造成缺苗。
防治措施:可采用药剂拌种防治。 
甘蓝夜蛾
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蛾。它的幼虫又叫作地蚕、切根虫、截虫。
甘蓝夜蛾的幼虫为杂食性害虫。受害严重时叶肉全被吃光,仅剩较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子也被咬成大小不等的孔,影响产量。 
成虫趋光性不强,但对糖蜜的趋性很强。 
防治措施 
①诱杀与捕捉:成虫发生多时,可利用糖蜜诱杀器诱杀。对幼虫可利用其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为害,而且被害幼苗倒在地面的特点作线索,白天用手或用树枝拨开3~7厘米深的表土进行捕捉。
②药剂防治幼虫:老龄幼虫为害特别严重,白天又多潜伏在土中,药剂防治比较困难,因此最好在幼虫2~3龄时(被害叶出现小孔)即开始喷药。喷药次数可根据为害情况决定。此外,喷药时应注意勿使喷雾器碰到植株上,以免使幼虫震落,降低药效。 
③毒饵诱杀。 
大灰象
又名大灰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常与蒙古象甲混栖,共同为害。食性极杂,寄主植物有41科70属101种。
防治措施: 
①整地时用2%灭除威每亩l000~1500克与30倍细土拌匀,撒在土表,然后再翻人土中,防治幼虫。
②在幼苗拱土时,往苗眼中浇洒50%马拉硫磷1200倍液,防治成虫。 
③每亩用500克灵丹粉加l5公斤细土混匀后施于茁眼,防治成虫。 
④药剂拌种。按甲基硫环磷:清水:种子=1:30:100的比例拌唐古特大黄种子,拌匀后闷种8~12小时再播种。 
⑤在地边或苗圃地周围挖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防虫沟(沟壁要垂直平滑,使掉在沟内的成虫不能逃走,并在沟内铺干草),捕杀潜于其中的成虫。 
⑥当春季成虫大发生时,对被害地块或苗床进行灌水,也可收到一定防治效果。 
⑦大灰象甲的天敌,在幼虫、蛹、成虫期有白僵菌,蟾蜍常捕食成虫。此外,还有一种卵寄生蜂。利用这些天敌可以进行生物防治。 
防治大灰象甲,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连续地进行防治,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金龟子
夏季咬食叶片,严重时仅留叶脉。防治方法可用化学药剂毒杀,亦可在早晨成虫活动迟缓时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
蚜虫
是幼苗期发生的一种根蚜,咬食根部汁液,平时不易发现。6~8月可发生于叶部,影响唐古特大黄正常生长。移栽前可将带有根蚜的幼苗根茎放在45%氧化乐果1500倍液中浸渍后再栽。地上部发生蚜虫可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加工、贮藏
采挖
唐古特唐古特大黄移栽后,第3年、第4年地上部茎叶枯萎时为最佳采挖时间。唐古特唐古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在种子成熟前逐渐增加,种子成熟后显著下降,所以在开花结果后即可收获。收获时,先将地上部分割去,刨根茎四周泥土,仔细将根茎及根全部掘起。抖去泥土,将根和根茎分别加工。采挖应选择在9月下旬—11月下旬地面封冻之前。
加工
唐古特唐古特大黄挖起后不用水洗,即将根及外皮剥去,大的开成对片,小团型的修成蛋形。可自然阴干或用火熏干。为加速干燥,熏干要反复数次,熏至外皮无树脂状物、敲击时发出干脆的声音时即可。
先将根茎洗净泥沙,横切成7~10厘米厚的大块,晒干,刮去粗皮,由于根茎中心干后收缩而凹陷成马蹄形状,俗称“马蹄唐古特大黄”。 
较细的根不必刮皮,干后可作兽药。稍粗的根刮去粗皮,对剖为二,干燥后入药。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刮去皮后切成10~13厘米的小段,随根茎一同干燥。 
贮藏
干燥加工后放于干燥冷凉处贮藏。
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以上方案,选用野生或品种较纯的三年生唐古特大黄植株做种株,通过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和栽培方式、施肥种类的不同,来降低早期抽苔率或延缓早起抽苔率,生产块根分枝少,品质好的药用大黄来满足市场需求,保护野生大黄资源,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和方法:
整理地形:整地前均匀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每667㎡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3000—4000kg以上,施入磷肥50kg,镇压待播;
繁殖:采用如下任一方式进行繁殖,将母株根茎上萌生的健壮而较大的子芽摘下种植,为防止伤口处腐烂,栽种时在伤口处涂上草木灰;春播,将种子放人l8℃~20 ℃的温水中浸6~8小时,浸后捞出,用湿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1~2次,当有l%~2%的种子数目萌芽时便立即播种;
移栽:将芽苗于出土后的第2年3~4月移栽,按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开穴,穴深30厘米,每穴栽苗(或子芽)l株;
田间管理:随着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均应及早摘除花苔,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
采收、加工和贮藏:大黄移栽后第3年、第4年地上部茎叶枯萎时为最佳采挖时间,收获时,先将地上部分割去,取根茎;将根及外皮剥去,可自然阴干或用火熏干,为加速干燥,熏干要反复数次;干燥加工后放于干燥冷凉处贮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后还包含在不同行之间间种大豆、玉米或者土豆的步骤。 
CN201410545856.7A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Pending CN104350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5856.7A CN104350902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5856.7A CN104350902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902A true CN104350902A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1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5856.7A Pending CN104350902A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50902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529A (zh) * 2015-09-15 2015-11-18 贺逢宝 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
CN105075452A (zh) * 2015-09-30 2015-11-25 张淼 一种大黄种子的处理方法
CN105103933A (zh) * 2015-09-30 2015-12-02 文保生 一种防止大黄抽薹的种植方法
CN105309182A (zh) * 2015-10-09 2016-02-10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大黄的方法及其用途
CN105832829A (zh) * 2016-04-22 2016-08-10 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黄的干燥方法
CN106550731A (zh) * 2015-09-26 2017-04-05 马国坚 南方贫地种植大黄技术
CN107046997A (zh) * 2017-04-18 2017-08-18 王元龙 一种5年生唐古特大黄的有机栽培方法
CN109673443A (zh) * 2017-08-30 2019-04-26 大化高山天然长寿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旱藕出苗率的种植方法
CN109831959A (zh) * 2017-09-20 2019-06-0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唐古特大黄免耕生态抚育方法
CN109832128A (zh) * 2017-09-20 2019-06-0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唐古特大黄免浇灌生态种植方法
CN112772331A (zh) * 2021-01-11 2021-05-1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种马蹄大黄种植方法
CN113906960A (zh) * 2020-07-08 2022-01-11 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一种高原地区驯化种植藏边大黄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812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姜用贤 药用大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3098626A (zh) * 2011-11-10 2013-05-15 建始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
CN103385087A (zh) * 2013-06-18 2013-11-1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一种大黄低海拔壮苗繁育方法
CN103597996A (zh) * 2012-11-21 2014-02-26 李敏 一种大黄快速育苗方法
CN103918421A (zh) * 2013-01-10 2014-07-16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大黄大棚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812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姜用贤 药用大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3098626A (zh) * 2011-11-10 2013-05-15 建始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
CN103597996A (zh) * 2012-11-21 2014-02-26 李敏 一种大黄快速育苗方法
CN103918421A (zh) * 2013-01-10 2014-07-16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大黄大棚育苗方法
CN103385087A (zh) * 2013-06-18 2013-11-1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一种大黄低海拔壮苗繁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丽霞: "大黄配方颗粒原料药筛选、制备工艺优化及药效学比较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no. 12, 15 December 2006 (2006-12-15) *
李厚民: "大黄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养殖技术顾问》, no. 7, 5 July 2013 (2013-07-05), pages 230 *
王天新等: "大黄的栽培与加工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no. 6, 10 December 2009 (2009-12-10), pages 184 - 185 *
矫学立等: "果洛洲唐古特大黄的栽培方法", 《中国科技信息》, no. 5, 1 March 2006 (2006-03-01), pages 116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529A (zh) * 2015-09-15 2015-11-18 贺逢宝 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
CN106550731A (zh) * 2015-09-26 2017-04-05 马国坚 南方贫地种植大黄技术
CN105075452A (zh) * 2015-09-30 2015-11-25 张淼 一种大黄种子的处理方法
CN105103933A (zh) * 2015-09-30 2015-12-02 文保生 一种防止大黄抽薹的种植方法
CN105309182A (zh) * 2015-10-09 2016-02-10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大黄的方法及其用途
CN105832829A (zh) * 2016-04-22 2016-08-10 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黄的干燥方法
CN107046997A (zh) * 2017-04-18 2017-08-18 王元龙 一种5年生唐古特大黄的有机栽培方法
CN109673443A (zh) * 2017-08-30 2019-04-26 大化高山天然长寿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旱藕出苗率的种植方法
CN109831959A (zh) * 2017-09-20 2019-06-0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唐古特大黄免耕生态抚育方法
CN109832128A (zh) * 2017-09-20 2019-06-0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唐古特大黄免浇灌生态种植方法
CN113906960A (zh) * 2020-07-08 2022-01-11 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一种高原地区驯化种植藏边大黄的方法
CN112772331A (zh) * 2021-01-11 2021-05-1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种马蹄大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9518B (zh) 栝楼的种植方法
CN104350902A (zh) 一种大黄种植的方法
CN105660100B (zh) 一种黄古竹栽培方法
CN105594425B (zh) 一种新美夏珍甜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方法
CN102742442A (zh) 野生半夏培育方法
CN105248118A (zh) 一种韭菜种植的方法
CN104012270A (zh) 一种无公害苦瓜的种植方法
CN103814723A (zh) 高海拔地区续断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2204463B (zh) 一种续断种植方法
CN105532237A (zh) 高寒山区黄草乌规范化种植技术
CN106258398A (zh) 一种魔芋的种植栽培方法
CN107980443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2037833A (zh) 有机西瓜的栽培技术与方法
CN103503688A (zh) 一种中药续断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5027868A (zh) 沿淮区域鲜食玉米和鲜食甘薯一年两熟制高效种植方法
CN107371728A (zh) 白及育苗与显齿蛇葡萄套栽方法
CN104429477A (zh) 一种药牡丹高产栽培技术
CN107347429A (zh) 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
CN101595800B (zh) Uc157普通f1品种美国芦笋的栽培方法
CN104541888A (zh) 一种姜黄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4904466A (zh) 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
CN107624519A (zh) 白及与显齿蛇葡萄高效栽培方法
CN103931404B (zh) 一种脱毒生姜试管苗宽窄行栽培方法
CN108260488A (zh) 一种高产林下参抚育的技术方法
CN105393786B (zh) 一种红禾麻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