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0746A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00746A CN104300746A CN201410565123.XA CN201410565123A CN104300746A CN 104300746 A CN104300746 A CN 104300746A CN 201410565123 A CN201410565123 A CN 201410565123A CN 104300746 A CN104300746 A CN 104300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drel mould
- mandrel
- mould
- bearing rib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d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芯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模,在其轴体上设有三个轴向凹槽,轴向凹槽自轴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轴向凹槽的深度自轴体顶端向底端逐渐变浅形成锥度,在轴向凹槽内设有支撑筋板,支撑筋板与轴向凹槽的接触面为锥面,该锥面与轴向凹槽的锥度配合,支撑筋板的外表面高出芯轴模轴体表面,支撑筋板可在轴向凹槽内轴向滑动;所述支撑筋板上开有一轴向滑动槽口,牵拉螺栓穿过滑动槽口径向固定在芯轴模的轴体上,所述牵拉螺栓的尾端端面低于支撑筋表面。该采用该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铸铝转子铸铝时使用的装置,具体是针对转子铸铝结束后其芯轴模退出困难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小型电机的转子生产中,有许多生产厂家采用离心铸铝,离心铸铝有它的优点,离心铸铝得到的铸件金属组织比较紧密,质量比较好,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比较简单,与压力铸铝相比杂质损耗比较小。但离心铸铝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转子铸铝完毕后转子内的芯轴模退出困难,造成生产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铸铝转子在铸铝完毕后其芯轴模退出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芯轴模,所述的底座呈圆形,底座中心设有定位轴,所述芯轴模的底部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轴与定位孔的配合使芯轴模坐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模,在其轴体上设有三个轴向凹槽,轴向凹槽自轴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轴向凹槽的深度自轴体顶端向底端逐渐变浅形成锥度,在轴向凹槽内设有支撑筋板,支撑筋板与轴向凹槽的接触面为锥面,该锥面与轴向凹槽的锥度配合,支撑筋板的外表面高出芯轴模轴体表面,支撑筋板可在轴向凹槽内轴向滑动;所述支撑筋板上开有一轴向滑动槽口,牵拉螺栓穿过滑动槽口径向固定在芯轴模的轴体上,所述牵拉螺栓的尾端端面低于支撑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板上的滑动槽口靠近支撑筋板的顶端,其长度为支撑筋板长度的1/4-1/3。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模上设有轴向定位键槽,该定位键槽自芯轴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定位键槽内设有定位键,定位键的表面高出芯轴模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键槽及三个轴向凹槽间隔90°设置在芯轴模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模的顶端带有轴伸,轴伸上设有弧键键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圈及弧键,当转子冲片套装在芯轴模上后,压圈套在芯轴模的轴伸上并压在转子冲片上,弧键位于弧键键槽内将压板固定。
采用该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进行转子铸铝操作时,转子内表面与芯轴模的接触面积得到有效减小,当进行退轴操作时,由于芯轴模与支撑筋板之间采用锥面配合,芯轴模相对支撑筋板形成“上细下粗”的结构,当对芯轴模施以向下的作用力时,芯轴模很容易在三块支撑筋板之间产生滑动,并通过牵拉螺栓将三块支撑筋板退出。该采用该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芯轴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向剖视图。
附图4为底座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5为定位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B-B向剖视图。
附图7为芯轴模与支撑筋板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P向视图。
附图9为附图7中C-C向剖视图。
附图10为该芯轴模退出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定位轴,2、芯轴模,2-1、轴伸,2-1、弧键键槽,2-3、定位孔,2-4、轴向凹槽,2-5、定位键槽,3、支撑筋板,3-1、滑动槽口,4、牵拉螺栓,5、定位键,6、转子冲片,6-1、轴孔,6-2、定位槽口,7、压圈,8、弧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0所示,该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包括底座1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芯轴模2。
底座1的结构见附图4所示,底座呈圆形,底座中心设有定位轴1-1。
芯轴模2的结构见附图2及附图3所示,芯轴模2为一圆柱轴体,其顶端带有轴伸2-1,轴伸上设有弧键键槽2-2,芯轴模2的底部设有定位孔2-3,结合附图4所示可知,通过底座1上的定位轴1-1与芯轴模底部的定位孔2-3的配合使芯轴模2坐在底座1上。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芯轴模2的轴体上设有三个轴向凹槽2-4及一个定位键槽2-5,轴向凹槽2-4及定位键槽2-5自轴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在芯轴模2的表面上间隔90°设置。如附图2所示,轴向凹槽2-4的深度自轴体顶端向底端逐渐变浅形成锥度。
如附图7及附图8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轴向凹槽2-4内的支撑筋板3,支撑筋板3与轴向凹槽2-4的接触面为锥面,该锥面与轴向凹槽的锥度配合,如附图9所示,支撑筋板3的外表面高出芯轴模2轴体表面,支撑筋板3可在轴向凹槽2-4内轴向滑动。
如附图7及附图8所示,在靠近支撑筋板3顶端的板体上开有一轴向滑动槽口3-1,该轴向滑动槽口3-1为一带有台阶的纵向孔,牵拉螺栓4穿过滑动槽口3-1径向固定在芯轴模2的轴体上,牵拉螺栓4的尾端带有螺栓帽,螺栓帽轻压在滑动槽口3-1内的台阶上,但螺栓帽的表面低于支撑筋板3的表面。当芯轴模2在三块支撑筋板3之间自上而下运动时,牵拉螺栓4由滑动槽口3-1的顶端运动到底端时,牵拉螺栓4的螺栓杆抵住滑动槽口3-1底端的槽口端壁,芯轴模2带动支撑筋板3一起向下运动。
如附图10所示,还包括定位键5,定位键5的结构见附图5及附图6所示,定位键5的截面呈“凸”字型,其突出部的表面成斜面,如附图1所示,转子冲片6带有轴孔6-1,在轴孔6-1的边缘带有定位槽口6-2,定位槽口6-2的形状与定位键5突出部的形状一致。如附图10所示,当定位键5安装在芯轴模2上的定位键槽2-5内部后,芯轴模2穿过转子冲片6上的轴孔6-1,定位键5上的突出部对转子冲片6形成定位,转子冲片6可以整齐地进行码放。
如附图10所示,该退出装置还包括压圈7及弧键8,当转子冲片6码放完毕后,压圈7套在芯轴模2的轴伸2-1上将转子冲片6压紧,并通过在附图2所示的弧键键槽2-2内安装弧键8将压圈7锁紧。
如附图10所示,当采用该芯轴模退出装置将转子冲片转配完毕后送入模具内进行铸铝操作,铸铝结束后,去掉弧键8及压圈7对芯轴模2施以向下的作用力进行退轴操作,由于三块支撑筋板与芯轴模之间靠锥面紧配,退轴时,三块支撑筋板3与芯轴模2之间产生间隙,芯轴模2向下运动,结合附图7所示,同时芯轴模2上的牵拉螺栓4在支撑筋板3上的滑动槽口3-1内向下运动,当牵拉螺栓4运动至滑动槽口3-1底端时,牵拉螺栓4的螺栓杆抵住滑动槽口3-1底端的槽口端壁,支撑筋板3随芯轴模2一起退出转子轴孔完成退出操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采用该芯轴模退出装置,一是铸铝时,转子冲片与芯轴模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小,其只与支撑筋板3的表面形成接触;二是由于芯轴模与支撑筋板之间采用锥面配合,当开始进行退轴操作时,芯轴模相对支撑筋板形成“上细下粗”的结构,芯轴模很容易产生向下的滑动,使退轴操作变得更加轻松。
Claims (6)
1.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芯轴模,所述的底座呈圆形,底座中心设有定位轴,所述芯轴模的底部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轴与定位孔的配合使芯轴模坐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模,在其轴体上设有三个轴向凹槽,轴向凹槽自轴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轴向凹槽的深度自轴体顶端向底端逐渐变浅形成锥度,在轴向凹槽内设有支撑筋板,支撑筋板与轴向凹槽的接触面为锥面,该锥面与轴向凹槽的锥度配合,支撑筋板的外表面高出芯轴模轴体表面,支撑筋板可在轴向凹槽内轴向滑动;所述支撑筋板上开有一轴向滑动槽口,牵拉螺栓穿过滑动槽口径向固定在芯轴模的轴体上,所述牵拉螺栓的尾端端面低于支撑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上的滑动槽口靠近支撑筋板的顶端,其长度为支撑筋板长度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模上设有轴向定位键槽,该定位键槽自芯轴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定位键槽内设有定位键,定位键的表面高出芯轴模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键槽及三个轴向凹槽间隔90°设置在芯轴模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模的顶端带有轴伸,轴伸上设有弧键键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圈及弧键,当转子冲片套装在芯轴模上后,压圈套在芯轴模的轴伸上并压在转子冲片上,弧键位于弧键键槽内将压板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65123.XA CN104300746B (zh) | 2014-10-22 | 2014-10-22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65123.XA CN104300746B (zh) | 2014-10-22 | 2014-10-22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00746A true CN104300746A (zh) | 2015-01-21 |
CN104300746B CN104300746B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2320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65123.XA Active CN104300746B (zh) | 2014-10-22 | 2014-10-22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0074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6496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转轴结构,包括该结构的电机及其散热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52406A (en) * | 1953-05-28 | 1956-07-11 | Gen Electric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st-in windings in rotor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CN101867264A (zh) * | 2009-04-20 | 2010-10-20 | 无锡市中达电机有限公司 | 胀套式铸铝假轴 |
CN203660794U (zh) * | 2013-12-24 | 2014-06-18 | 天津滨海通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铸铝转子快速拆卸的假轴工装 |
CN204179863U (zh) * | 2014-10-22 | 2015-02-25 |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
2014
- 2014-10-22 CN CN201410565123.XA patent/CN1043007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52406A (en) * | 1953-05-28 | 1956-07-11 | Gen Electric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st-in windings in rotor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CN101867264A (zh) * | 2009-04-20 | 2010-10-20 | 无锡市中达电机有限公司 | 胀套式铸铝假轴 |
CN203660794U (zh) * | 2013-12-24 | 2014-06-18 | 天津滨海通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铸铝转子快速拆卸的假轴工装 |
CN204179863U (zh) * | 2014-10-22 | 2015-02-25 |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6496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转轴结构,包括该结构的电机及其散热方法 |
CN109586496B (zh) * | 2017-09-29 | 2020-12-04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转轴结构,包括该结构的电机及其散热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00746B (zh) | 2017-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30471B (zh) | 一种薄壁近等高山形轻合金构件挤压成形模具 | |
CN102632142A (zh) | 锁扣热冲压模具 | |
CN204179863U (zh)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
CN204262265U (zh) | 双边支重轮锻造模具 | |
CN104300746A (zh) | 一种离心铸铝转子的芯轴模退出装置 | |
CN109909420A (zh) | Vl型球笼成形的斜楔式径向可伸缩芯轴及其应用 | |
CN202779496U (zh) | 无缝管管端缩口装置 | |
CN104493043B (zh) | 冷镦冲压模 | |
CN102734336A (zh) | 微型轴承冠型保持架的装配工装装置 | |
US9776240B2 (en) | Hub die-casting mould | |
CN102806242B (zh) | 轴向铜锁体热挤压模具 | |
CN204262264U (zh) | 单边支重轮锻造模具 | |
CN202052787U (zh) | 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 | |
CN216068262U (zh) | 一种便于快速换模的托模机构 | |
CN202506744U (zh) | 锁扣热冲压模具 | |
CN202045316U (zh) | 一种冷镦二次成型机 | |
CN203567116U (zh) | 一种模具的先顶再强脱模结构 | |
CN203764684U (zh) | 车体校正仪方管式拉塔的自动解锁装置 | |
CN203900146U (zh) | 单向器用花键的花键槽一次成型模 | |
CN103058500A (zh) | 一种瓶子成型冲压总成 | |
CN106111877B (zh) | 轮毂内圈锻造连续模具 | |
CN206561072U (zh) | 压稳定杆限位环用的工装 | |
CN206046988U (zh) | 轮毂内圈锻造连续模具 | |
CN203900359U (zh) | 一种凸缘叉终锻模 | |
CN205996871U (zh) | 一种调整车门锁扣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