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0906B -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0906B
CN104290906B CN201410612208.9A CN201410612208A CN104290906B CN 104290906 B CN104290906 B CN 104290906B CN 201410612208 A CN201410612208 A CN 201410612208A CN 104290906 B CN104290906 B CN 104290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piece
storage storehouse
piece storage
wing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22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0906A (zh
Inventor
王波
候中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122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0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0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设置有机翼,所述机翼中嵌入有尾杆收纳仓,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尾杆收纳仓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尾杆,所述尾杆的下端伸出尾杆收纳仓并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机身两侧的起落架之间设置有平尾,所述平尾后缘上设置有升降舵,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下端设置有尾杆锁紧机构,当所述尾杆完全伸出尾杆收纳仓或缩回至尾杆收纳仓内时,所述尾杆锁紧机构锁紧尾杆。本发明所提出的飞行器方案结构简单,提高了垂直起降飞行器水平巡航时的操纵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停放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飞行器的速度、能耗、便捷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DARPA(美国高技术研究局)于2013年提出的Xplane试验计划,要求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悬停效率不低于0.75、平飞升阻比不小于10且有效载荷率在12.5%以上。虽然这只是代表了一家美国用户的需求,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早已掀起了新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发热潮。
垂直起降飞行器通常包括直升机、旋翼机、扑翼机、倾转旋翼机、尾坐式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配置升力风扇或矢量推进装置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方案。尾坐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简称尾坐飞行器)结构简单,铅垂飞行和水平飞行使用同一套固连于机体上的动力系统,可靠性高且没有多套动力系统带来的废重。尤其是尾坐飞行器在水平飞行阶段采用翼载飞行方式,因而可以通过机翼的优化设计实现高速、高效率的水平飞行,并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
截止目前,尾坐飞行器主要依靠螺旋桨产生的推力或拉力实现飞行。按照动力输出轴线的布局,可分为单轴、平行双轴和多轴三类方案。其中,单轴方案大多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Lockheed的XFV和Heinkel的coleopter两种布局(Skytote,iStar),而平行双轴大多采用了飞翼布局方案(Heliwing,Twing,EyeOn)。无论那一种方案,都需要设计足够的俯仰、偏航和滚转力矩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尤其是铅垂飞行与水平飞行的模态转换过程,其需要的低头或抬头力矩较大。与此同时,飞行器在水平飞行模式下,需要尽可能地满足静稳定性;而飞行器在静置停放阶段,机体需要尽可能地靠近地面,以方便装卸和维护,并且降低重心可以提高停放稳定性。
其中XFV类布局,采用常规单翼、细长机身布局的固定翼飞机直接起竖的方案,停放时机体竖立过高,一方面会对整个机身的结构强度提出苛刻的要求,尤其是承载了几乎全部机体重量的尾部;另一方面,重心离地过高会导致停放不稳,易被绊倒;再者,载荷仓离地过高,不方便设备的装卸和驾乘人员的进出。因此,该方案面世近60年也没有成功的型号。
其中Heliwing类布局,采用平行双轴推力加飞翼的方案,为了获得足够的控制力矩,需要在机翼的后缘等处加装气动操纵面,并且需要尽可能地延长操纵面与机体重心之间的距离,以获得足够的力臂;因此,采用该方案的飞行器多有鸭翼或后掠机翼,并且往往将重心尽可能向机头方向配置。尽管如此,该方案在水平飞行阶段的操稳性能仍然无法与常规固定翼相比。
其中专利CN102133926B提出在Heliwing机头安装俯仰风扇的方案,通过风扇的拉力/推力产生俯仰力矩,使得飞行器绕横轴向前/向后倾转,从而实现飞行器在铅垂飞行和水平飞行两种模式间转换。该方案的缺点,一方面会占据机头中轴线上的部分空间,使得有效容积和有效升力面积减小;另一方面,增加的动力和风扇装置会增加飞行器的重量、复杂性,并且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未被检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水平巡航阶段的操纵性、稳定性、经济性以及停放阶段稳定性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设置有机翼,所述机翼中嵌入有尾杆收纳仓,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尾杆收纳仓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尾杆,所述尾杆的下端伸出尾杆收纳仓并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机身两侧的起落架之间设置有平尾,所述平尾后缘上设置有升降舵,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下端设置有尾杆锁紧机构,当所述尾杆完全伸出尾杆收纳仓或缩回至尾杆收纳仓内时,所述尾杆锁紧机构锁紧尾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机翼后缘外侧配置有副翼。
所述螺旋桨的前端安装有整流罩。
所述机身两侧的螺旋桨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机翼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形。
所述机翼采用非对称高升力翼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伸缩尾杆模块,增加了平、垂尾和升降舵的作用力臂,改进了尾坐式垂直起降飞行器水平巡航阶段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飞行器重可以往机身的尾部配置,为了方便机身内的装卸和人员进出,甚至可以将重心配置在机翼的焦点之后,然后在通过平尾进行配平。本发明的飞行器的螺旋桨的拉力作用下从地面垂直起飞,离地一定高后释放尾杆锁紧机构,尾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拉出;利用升降舵产生的低头力矩实现从铅垂飞行到水平飞行的转换(V2H),然后像常规中单翼、双尾撑螺旋桨飞机一样实现高速、高效和稳定的水平飞行;利用升降舵产生的抬头力矩实现从水平飞行到铅垂飞行的转换(H2V),垂直降落过程中利用地面的支撑力将尾杆压入机翼的杆仓内,然后平稳地停放在地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停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尾杆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尾杆缩回)。
图3为本发明尾杆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尾杆伸出)。
图4为本发明铅垂飞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水平飞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各个状态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例说明:1、机身;2、螺旋桨;3、整流罩;4、动力装置;5、尾杆收纳仓;6、机翼;7、副翼;8、尾杆锁紧机构;9、尾杆;10、起落架;11、平尾;12、升降舵。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尾坐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两侧设置有机翼6,机翼6中嵌入有尾杆收纳仓5,尾杆收纳仓5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4,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2,尾杆收纳仓5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尾杆9,尾杆9的下端伸出尾杆收纳仓5并设置有起落架10,机身1两侧的起落架10之间设置有平尾11,平尾11后缘上设置有升降舵,尾杆收纳仓5的下端设置有尾杆锁紧机构8,当尾杆9完全伸出料仓或缩回至料仓内时,尾杆锁紧机构8锁紧尾杆9。本发明中的尾杆收纳仓5既是尾杆9的收纳装置,又是螺旋桨2拉力和地面支撑力的传递机构。尾杆9的下端与起落架10的上端相连,随起落架10一起运动。当尾杆9收起时,尾杆锁紧机构8压在起落架10上,起落架10通过尾杆锁紧机构8、尾杆收纳仓5和机翼6承载整机的重量;当尾杆9拉出时,尾杆9的上端落入尾杆锁紧机构8中并被锁死。平尾11连接在起落架10的内侧壁面上,随起落架10一起运动;起落架10在飞行器停放时作为承力支架,而在飞行过程中作垂尾使用,增加飞行器的航向稳定性。本发明充分利用螺旋桨2重载工况时的高速滑流,设计了俯仰和滚转气动操纵面,并通过两只螺旋桨2的转速差异实现偏航控制,以满足铅垂飞行模式下的控制力矩需求。本发明在尾杆9的顶端加装了平尾11,并利用起落架10作为垂尾,以满足水平飞行模式下的操稳性能需求。本发明设计了可伸缩的尾杆9:当飞行器下降到地面的过程中,尾杆9逐渐收起直至完全缩进机翼6的尾杆收纳仓5内,从而使得飞行器重心尽可能地降低、机身尽可能靠近地面,以方便装卸和人员进出。本发明的尾杆9伸展是在铅垂飞行模式下完成,只需打开尾杆锁紧机构8,尾杆9在平尾11和起落架10的重力作用下自然拉出,无需其他动力装置,避免了废重的产生。起落架10在平飞时作为平尾11为机身1提供航向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机翼6后缘外侧配置有副翼7,其中本发明的主要气动操纵面包括副翼7、升降舵,分别用于滚转和俯仰控制,机身1的偏航控制通过螺旋桨2两侧的转速差来实现。采用中单翼、并排双桨推进和双尾杆的布局方案,停放时尾杆9完全收起,平飞时尾杆9完全伸出。
本实施例中,螺旋桨2的前端安装有整流罩。
本实施例中,配置在机身1两侧的螺旋桨2几何参数相同,正常平稳运行时的转速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动阻尼力矩。
本实施例中,机翼6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形,采用非对称的高升力翼型,全机由平尾11进行配平。
本发明的飞行器的具体运行方式,如图6所示:
(1)停放到铅垂爬升:A-B
飞行器在螺旋桨2的拉力作用下铅垂爬升,尾杆9完全收缩在尾杆收纳仓5,尾杆锁紧机构8处于锁死状态;达到预期的爬升高度HC(由飞行器的尺寸决定),尾杆锁紧机构8开启,尾杆9在起落架10、平尾11和升降舵12所受重力的牵引下从尾杆收纳仓5内拉出,直至尾杆9的上端落入尾杆锁紧机构8内,尾杆锁紧机构8再次锁死。
(2)铅垂爬升到水平飞行:B-C
飞行器铅垂爬升的同时拉起方向舵12,在螺旋桨2滑流和远场来流的综合作用下,方向舵12产生低头力矩,使得飞行器逐渐从铅垂飞行转换到水平飞行模式。此时尾杆9全部拉出,升降舵12的作用力臂足够长,可以产生足够的低头力矩完成飞行模式转换。
(3)水平飞行到铅垂降落:C-D
螺旋桨2加速运转以产生铅垂飞行所需要的拉力,同时下压升降舵12产生抬头力矩,使得飞行器逐渐从水平飞行转换到铅垂飞行模式,然后调整螺旋桨2的转速使得飞行器缓慢下降。
(4)铅垂降落到停放:D-E-A
当飞行器下降到预期的降落高度HD(由飞行器的尺寸决定),尾杆锁紧机构8开启,当起落架10触底后,尾杆9被缓缓压入尾杆收纳仓5内。当尾杆锁紧机构8压上起落架10,锁死尾杆锁紧机构8,飞行器平稳停放在地面。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尾杆9,可以为自动拉出、压入尾杆9,也可以为主动的伸缩机构,在动力作用下拉出、压入尾杆9;或者是增加压力感应模块,在机身1高度变化后依靠环境压力拉出、压入尾杆9。
再次本发明提出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是有人驾驶飞行器,也可以是无人驾驶飞行器;可以是在陆地上使用,也可以是在水面舰船或者是其他星球表面上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设置有机翼,所述机翼采用非对称高升力翼型,所述机翼中嵌入有尾杆收纳仓,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机身两侧的螺旋桨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尾杆收纳仓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尾杆,所述尾杆的下端伸出尾杆收纳仓并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机身两侧的起落架之间设置有平尾,所述平尾后缘上设置有升降舵,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下端设置有尾杆锁紧机构,当所述尾杆完全伸出尾杆收纳仓或缩回至尾杆收纳仓内时,所述尾杆锁紧机构锁紧尾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后缘外侧配置有副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前端安装有整流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形。
CN201410612208.9A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Active CN104290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2208.9A CN104290906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2208.9A CN104290906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0906A CN104290906A (zh) 2015-01-21
CN104290906B true CN104290906B (zh) 2016-05-25

Family

ID=52310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2208.9A Active CN104290906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0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0233B (zh) * 2015-11-12 2018-04-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可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设计方法
CN105438444B (zh) * 2015-12-08 2017-08-11 山西大学 可变形机翼及采用该机翼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5857579A (zh) * 2016-05-12 2016-08-1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螺旋桨飞机
CN106184712B (zh) * 2016-08-10 2019-02-19 牧羽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平衡尾翼的水陆两栖飞机
CN106114817A (zh) * 2016-08-17 2016-11-16 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器及飞行系统
CN106379524A (zh) * 2016-09-23 2017-02-08 齐继国 一种具有多个垂直起降飞机模块单元的飞机
CN106828919A (zh) * 2017-02-20 2017-06-13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尾座式共轴反桨无尾布局飞行器
CN107745811A (zh) * 2017-10-21 2018-03-02 雷安静 一种垂直起降变旋翼无人机
CN109353505A (zh) * 2018-09-21 2019-02-19 清华大学 一种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的尾座式无人机
CN111032505A (zh) * 2018-11-30 2020-04-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舵机及无人机
CN110466754A (zh) * 2019-09-09 2019-11-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尾座式倾转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10683030A (zh) * 2019-10-25 2020-01-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112124589B (zh) * 2020-10-14 2022-01-25 李勇霖 一种二旋翼矢量倾转无人机
CN112298547A (zh) * 2020-11-27 2021-02-02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舵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起降控制方法
CN112591084A (zh) * 2020-12-31 2021-04-02 南方科技大学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13997737A (zh) * 2021-10-26 2022-02-01 南京壮大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停车场起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5590A (en) * 1959-12-23 1962-05-02 Agusta Aeronaut Cost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ircraft for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US5395073A (en) * 1992-03-13 1995-03-07 Freewing Aerial Robotics Corporation STOL/VTOL free wing aircraft with articulated tail boom
CN2883176Y (zh) * 2006-02-14 2007-03-28 王忠信 环翼、倾转机翼无人机
CN101602403A (zh) * 2008-06-12 2009-12-16 张庆柳 垂直起降飞机
CN101353084A (zh) * 2008-09-05 2009-01-28 龙川 垂直起落轻型飞行器
US20110180673A1 (en) * 2008-10-04 2011-07-28 Chaeho Lim Taking off and landing airplane using variable rotary wings
CN102133926B (zh) * 2011-03-08 2013-05-08 上海大学 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02414160U (zh) * 2011-11-15 2012-09-05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垂直起降变体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0906A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0906B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1923320U (zh) 双发动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2133926B (zh) 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103979104B (zh)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8045575B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CN106394856A (zh)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
EP2760739A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3005747U (zh) 倾转旋翼飞机
CN103318410A (zh) 一种无舵面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5966612A (zh) 变姿态垂直起落无人机
CN105882961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高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71844U (zh) 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辅助系统
CN204197290U (zh) 一种新型倾转旋翼飞行器
CN107352029A (zh) 一种电动多轴倾转旋翼无人机系统
CN105270625A (zh) 一种多用途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6187340U (zh) 一种飞行器
CN105173076A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5523182A (zh) 前后双倾转旋翼垂直起降飞机
CN209176908U (zh) 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
CN201744174U (zh) 垂直起降的模型飞机
CN211281472U (zh) 一种涵道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11253017U (zh) 一种串列翼可垂直起降的无人飞机
CN206384131U (zh)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
CN105346725A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6358351U (zh) 一种机翼与发动机双倾转的二轴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