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6787A - 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16787A CN104216787A CN201410490377.XA CN201410490377A CN104216787A CN 104216787 A CN104216787 A CN 104216787A CN 201410490377 A CN201410490377 A CN 201410490377A CN 104216787 A CN104216787 A CN 1042167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computer
- terminal
- information
- sh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10009459 CRT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10016821 LCY-B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660 Reticul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425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本方案的实施例,减少了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间执行复制、剪切、粘贴、发送、接收等操作的次数,通过通信连接及简单的剪切、粘贴操作即可实现在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剪切板的信息同步;最终能够实现快捷地将第一终端设备中的剪切信息快捷、简便地通过移动终端的剪切板进一步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 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剪切板是指操作系统提供的可暂存数据、并且共享数据的模块,其实质为操作 系统在内存中设置的一段动态存储区域,用来完成数据的复制、剪切和粘贴操作。例如, 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通过选定待剪切、待复制的文本、图片等信息后按下CTRL+V键、 CTRL+C键或触发右键剪切、复制功能来进行数据的剪切及复制,即将待剪切或复制的文本、 图片信息暂存在剪切板中,而在信息输入位置处按下CRTL+V或触发右键粘贴功能来完成 文本、图片等数据的粘贴输入,即将剪切板中的信息粘贴至信息输入位置,其中,剪切板中 仅对最新剪切及复制操作后的数据进行保存,最新数据覆盖较旧数据。
[0003]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需求 提供了实现可能。当用户使用电脑进行信息检索、或浏览网页时发现其希望通过移动终端 进行分享的信息,传统方式为首先在电脑中通过某个电脑端应用,如Word,将信息进行复制 并保存为文件,再通过USB、蓝牙等连接方式将该文件发送到移动终端上,随后在移动终端 上打开该文件,复制其中的信息,接着再打开移动终端上的特定应用,粘贴该信息。现有技 术中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复制、粘贴步骤较繁琐,且操作过程较复杂。
[0004] 同时,现有技术已提供的移动设备助手软件是运行在终端设备的应用软件,其作 为电脑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重要桥梁,能够使得用户在移动终端连接至电脑后帮助用户直接 在电脑上管理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媒体资料等移动终端已存在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对应用程序的安装、删除;对媒体资料的备份、编辑等。通过该移动设备助手软件,电脑和移 动终端之间可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传输、分享。因此,如何基于移动终端助手实现不同 移动终端之间剪切板信息的共享就成了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 信息复制、粘贴步骤较繁琐且操作过程较复杂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0008]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至第二 终端设备的剪切板。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电脑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0]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监测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移动终端建立 通信连接。
[0011]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 输至移动终端的剪切板。
[0012]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3] 第二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发送连接请求至电脑,基于电脑的响应与其建立通信连 接。
[0014]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 输至电脑的剪切板。
[0015]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同步剪切板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电 脑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
[0016] 本方案的实施例,减少了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间执行复制、剪切、粘贴、发送、接收 等操作的次数,通过通信连接及简单的剪切、粘贴操作即可实现在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剪切 板的信息同步;能够最终实现快捷地将第一终端设备中的剪切信息快捷、简便地通过移动 终端的剪切板进行下一步处理。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方案,对现有系统的改动很小,不会影响 系统的兼容性,而且实现简单、高效。
[0017]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流程图;
[0020]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流程图;
[0021]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流程图;
[0022]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电脑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
[0023]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
[0024] 图6-图11均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及电脑的手机助手中的 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 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 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 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 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 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 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27]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 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 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 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 义来解释。
[0028]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 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 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 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 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 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 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 日历和/或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 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 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 (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 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 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 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 等设备。
[0029]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流程图。
[0030] 在步骤S110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第一终端设 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有线方式,如USB、无线方式,如蓝牙、Wi-Fi、近场通讯、短信、二维 码、第三方服务器等连接方式建立通信连接。优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 socket建立长连接,其中,Socket又称套接字,应用程序通常通过Socket发出请求或者应 答请求。
[0031] 在一示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上设置服务端ClientSocket,在第二终端设备上设 置客户端ServerSocket ;Socket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端监听,客户端 请求,连接确认。服务端监听:服务端套接字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由 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端的套接字,其中,客户端的套接字 包括其要连接的服务端的套接字的IP地址和端口号port,客户端的套接字就向服务端的 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连接确认:当服务端的套接字监听接收到客户端的套接字的连接请 求,其响应于客户端的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信息发给客 户端,客户端接收并确认了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信息后,连接建立;该连接在一次数据传输使 用完毕以后,不关闭保持连接,当下一次客户端需要和服务端进行通信,可立即启用该连接 进行数据的通信。
[0032] 在步骤S120中,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 连接传输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
[0033] 具体地,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的方式包括:
[0034] 1)通过用户触发剪切信息获取按键来触发获取剪切信息;例如,系统向用户提供 剪切信息获取按键,当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中执行剪切、复制等操作时,会触发该剪切信息 获取按键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选择,若用户点击该剪切信息获取按键,则触发获取剪切板 中的剪切信息;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可以通过使用JavaScript、VBScript等来获取。
[0035] 2)当检测到用户的剪切、复制等操作时自动触发来获取剪切信息。
[0036] 在一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用户的触发操作或自动通过JavaScript、 VBScript等方式获取其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接着,第一终端设备将剪切信息封装为可 传输数据后,通过已建立好的通信连接,如socket长连接,将该可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 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可传输数据后,解析读取其中的剪切信息,并通过调用 windows提供的API来清空本机剪切板所在内存区域中的原有数据,再将该剪切信息写入 该内存区域中。
[0037] 在一示例中,若通过WiFi设备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用 户在第一终端中执行剪切操作,则在用户交互界面中提供并展现用于共享剪切信息的第一 操作接口;根据用户对第一操作接口的确认操作,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包括剪切信息 的数据包,第二终端接受该包括剪切信息的数据包后调用第二终端的操作系统提供的剪切 板的接口,以更新覆盖剪切板的剪切信息。
[0038] 该方法利用了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一 种在不同终端之间的共享剪切板信息的方便快捷的方式。
[0039] 本发明的实施例,减少了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间执行复制、剪切、粘贴、发送、接收 等操作的次数,通过通信连接及简单的剪切、粘贴操作即可实现在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剪切 板的信息同步;能够最终实现将第一终端设备中的剪切信息快捷、简便地通过移动终端的 剪切板进行下一步处理。
[0040] 优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三方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时,移动 终端先通过长连接等方式与电脑建立连接,并将移动终端与电脑的关联关系发送至第三方 服务器,第三方服务器接收并将该关联关系存储进入关联信息列表;第一终端设备获取其 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之后,将该剪切信息发送至第三方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随后,第一 终端设备通过长连接通知第二终端设备去第三方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剪切信息,或第三 方服务器直接将剪切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
[0041] 再优选地,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后,对该剪切信息进行编码 处理,以获取预置格式的剪切信息,其中,该预置格式通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中;再将预置格式的剪切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电脑 和移动终端中配置一套通用的编、解码方法,从而通过所述编码(或解码)方法构成(或解 析)预置格式的数据,使得电脑和移动终端传输的数据在两个设备中都可以使用。具体地, 所述预置格式为Json格式,则所述预置格式的数据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也可以是其他格 式的数据,如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格式等,本申请对 此不做限定。
[0042]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终端设备为电脑,第二终端设备为移动终端; 步骤S110包括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电脑监测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移 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0043] 具体地,电脑监测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移动终端建立长连接;基于 长连接,电脑通过第三方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0044] 更具体地,电脑监测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移动终端建立长连接;移 动终端先通过长连接将关联请求发送至电脑,电脑接收该关联请求后确定关联关系,并将 该关联关系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的关联信息列表中;当移动终端需要获取电脑中的内容 时,该移动终端通过长连接通知电脑将待发送内容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 电脑将待发送内容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的数据库完毕后,通过长连接通知移动终端根据关 联关系去第三方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来自电脑的待发送内容;即基于长连接,电脑通过 第三方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0045] 在一示例中,假设移动终端的toid是mobilel,电脑的toid是desktopl ;当移 动终端要和电脑进行关联的时候,移动终端通过长连接将关联请求发送给电脑,电脑同意 确认后建立关联关系:mobilel〈一>desktopl,并将该关系存储于第三方服务器的关联信 息列表;当移动终端要获取电脑中的信息时,首选从第三方服务器的关联信息列表中确定 其具有关联关系:mobilel〈一>desktopl,接着移动终端通过长连接通知电脑将该信息,如 filel,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数据库中,并在数据库记录下d eSkt〇pl〈-->filel的映射;随后, 电脑通过长连接发送通知告知移动终端可去第三方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filel ;则mobilel 根据关联关系:mobilel〈一>desktopl,在第三方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查找到filel。
[0046] 在另一示例中,电脑通过第三方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0047] 1.把移动终端在第三方服务器上进行认证:
[0048] 1. 1在移动终端启动手机助手;
[0049] 1. 2在移动终端上输入手机号后,移动终端将该设备的imei和手机号一并发送给 第三方服务器;
[0050] 1. 3第三方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带有认证码的短信;
[0051] 1. 4在移动终端上输入该认证码,然后发给第三方服务器;
[0052] 1. 5第三方服务器根据该认证码、移动终端号以及imei来确定该移动终端号为该 移动终端所拥有。
[0053] 2.在电脑处:
[0054] 2. 1在电脑上启动手机助手;
[0055] 2. 2输入移动终端号后,电脑将移动终端号和MID -并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
[0056] 2. 3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电脑的MID、手机号在数据库中查询该手机号所 对应的移动终端是否在该第三方服务器处进行了认证,如果进行了认证,则在关联信息列 表中建立计算设备的MID、手机号、该移动终端的MEI的对应关系,例如把它们作为一条记 录存储在关联信息列中;否则向移动终端发出邀请。邀请流程如下:
[0057] 2. 3. 1第三方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手机号向该移动终端发送一条邀请短信,邀请 短信中为一激活链接地址;
[0058] 2. 3. 2移动终端接收到该短信时,会弹出一个绑定允许对话框,用户点击确定后, 会将该激活链接中的信息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第三方服务器接收到绑定确认请求后,将 该移动终%5和对应终%5号绑定。
[0059] 优选地,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电脑获取局域网内发现的移动终端 的过程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开始连接操作后,电脑向局域网内的其它设备发出存在 声明信息,该存在声明信息中包括有电脑的相关介绍信息,比如电脑端手机助手信息;而其 它设备,如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该存在声明信息之后,可以向该电脑反馈相关的介绍信息, 如移动终端的型号信息等;则电脑可以将接收的移动终端的型号信息作为局域网内发现的 移动终端进行展示。
[0060] 在一示例中,以在电脑中的手机助手为例,在手机助手界面中用户选择"开始连 接",显示"查找移动终端"过度动画界面,并在手机助手的界面中,将正在通过有线或无线 方式建立通信连接的、历史已连接过和局域网内发现的移动终端列出来,供用户点击选择 进行连接;若用户点击选择正在建立连接的移动终端,则电脑与移动终端直接建立联系并 显示连接完成界面;若用户点击选择已连接过的移动终端,则提示用户需在该已连接过的 移动终端上进行建立连接二次确认;若用户点击选择局域网发现的移动终端,则提示用户 需移动终端上进行建立连接二次确认;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手机助手中进行确认后,即可完 成无线连接。
[0061] 优选地,建立连接的优先级可包括:正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建立通信连接的移 动终端,历史已连接过的移动终端,局域网发现的移动终端。
[0062] 优选地(参照图1),在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 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30,在步骤S130中,若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粘贴指令,则将 本移动终端的剪切板中接收的剪切信息复制到当前的输入框中。
[0063] 具体地,在将电脑中的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至移动终端的剪切板后,在步 骤S130中,若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粘贴指令,例如,用户按下CRTL+V键或触发右键 粘贴功能,则将本移动终端的剪切板中接收的剪切信息复制到当前的输入框中。
[0064] 本方案的实施例,通过电脑与移动终端的剪切板同步功能,将来自电脑的剪切信 息快捷地复制到移动终端的输入框中,最终能够实现快捷地将电脑中的待分享信息快捷、 简便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分享。
[0065]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终端设备为移动终端,第二终端设备为电 脑;步骤S110包括步骤S112,在步骤S112中,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至电脑,基于电脑的 响应与其建立通信连接。
[0066] 优选地(参照图1),在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至电脑的剪切板后,该方法 还包括步骤S140,在步骤S140中,若电脑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粘贴指令,则将本电脑的剪切 板中接收的剪切信息复制到当前界面光标指示处。
[0067] 本方案的实施例,通过电脑与移动终端的剪切板同步功能,将来自移动终端的剪 切信息快捷地复制到电脑的输入框中,最终为便捷地对移动终端中的待保存、待处理信息 进行下一步处理提供可能。
[0068] 在一具体优选实施例中,用户将手机通过数据线连接至电脑;该用户首次在电脑 中执行复制操作,如点击Ctrl C,在电脑端的手机助手界面中,如图6所示的操作图形窗口 弹出;用户点击手机助手界面中的剪切信息的发送触发按键,如"发送文字到手机",之后, 发送成功则如图7所示,发送失败则如图8所示;随后,在手机端接收到来自电脑端的剪切 信息后,弹出提示信息,如"以读取到电脑剪切板内容!",用户在手机文本输入框执行粘贴 操作,粘贴的信息即为电脑剪切板内容。当用户在手机端执行复制操作后,在电脑端的手机 助手界面中,用户点击手机助手界面中的剪切信息的获取触发按键,如"获取手机文字",之 后,获取成功则如图9所示,发送失败则如图10所示;随后,在电脑端接收到来自手机端的 剪切信息后,弹出提示信息,如"以读取到手机剪切板内容! ",用户在电脑文本输入框执行 粘贴操作,粘贴的信息即为手机剪切板内容。但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同步剪切板时,则在手 机助手中,选择"自动模式"按钮为勾选开启,如图11所示,此时电脑端与手机端实时共享 剪切板信息。
[0069]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流程图。
[0070] 在步骤S210中,移动终端向电脑发送连接请求;在步骤S220中,电脑监测并接收 该连接请求;在步骤S230中,电脑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在步骤S240中,通过用户的 触发操作,电脑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在步骤S250中,电脑将该剪切信息发送至 移动终端;在步骤S260中,移动终端接收该剪切信息,并用该剪切信息覆盖本机剪切板中 的原有剪切信息。
[0071] 本优选实施例中电脑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可将电脑剪切板中的剪切信 息快速同步至移动终端的剪切板上,从而实现了用户在电脑上完成较复杂检索、编辑操作 得到的信息之后,通过执行复制、剪切两次操作即可通过电脑与移动终端剪切板的信息同 步功能将电脑中的信息同步至移动终端剪切板中,最终为快捷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可穿 戴便携设备等移动终端对电脑中的信息执行进一步地发布等处理提供可能。
[0072]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流程图。
[0073] 在步骤S310中,移动终端向电脑发送连接请求;在步骤S320中,电脑监测并接收 该连接请求;在步骤S330中,电脑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在步骤S340中,通过用户的 触发操作,移动终端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在步骤S350中,移动终端将该剪切信 息发送至电脑;在步骤S360中,电脑接收该剪切信息,并用该剪切信息覆盖本机剪切板中 的原有剪切信息。
[0074] 本优选实施例实现了电脑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可将移动终端的剪切板 中的剪切信息快速同步至电脑的剪切板上,从而实现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获取需要长期保 存、进一步较复杂编辑等信息之后,通过执行复制、剪切两次操作即可通过移动终端与电脑 剪切板的信息同步功能将移动终端中的该信息同步至移动终端剪切板中,最终为快捷地通 过电脑对移动终端中信息执行进一步处理提供可能。
[0075]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电脑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
[0076] 其中,电脑包括装置100 ;装置100包括第一连接建立模块110和第一发送模块 120。
[0077]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100监测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移动终端建立通 信连接;第一发送模块120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该剪切信息通过该通信连接 传输至移动终端的剪切板。
[0078]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
[0079]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装置200 ;装置200包括第二连接建立模块210和第二发送模 块 220。
[0080] 第二连接建立模块210发送连接请求至电脑,基于电脑的响应与其建立通信连 接;第二发送模块220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剪切信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至电 脑的剪切板。
[0081]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 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 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 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 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 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⑶-ROM、和磁光盘)、R0M(Read-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 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 介质。
[0082]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 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 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 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0083]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 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 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 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008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所述剪切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传 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电脑,所述第二终端 设备为移动终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 通信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电脑监测并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监测并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 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电脑监测并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长连接; 基于所述长连接,所述电脑通过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无线数据传输通 道。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剪切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 接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剪切板后,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粘贴指令,则将本移动终端的剪切板中接收的剪切 信息复制到当前的输入框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移动终端,第二终端 设备为电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 通信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电脑,基于所述电脑的响应与其建立通信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电脑, 基于所述电脑的响应与其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电脑,基于所述电脑的响应与其建立长连接; 基于所述长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电脑建立无线数据传输通 道。
9. 一种在电脑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监测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 通信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所述剪切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 接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剪切板。
10. -种在移动终端中同步剪切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发送连接请求至电脑,基于所述电脑的响应与其建立通信连 接。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本机剪切板中的剪切信息,将所述剪切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 接传输至所述电脑的剪切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90377.XA CN104216787A (zh) | 2014-09-23 | 2014-09-23 | 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90377.XA CN104216787A (zh) | 2014-09-23 | 2014-09-23 | 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16787A true CN104216787A (zh) | 2014-12-17 |
Family
ID=5209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90377.XA Pending CN104216787A (zh) | 2014-09-23 | 2014-09-23 | 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1678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6462A (zh) * | 2015-03-27 | 2015-07-2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安卓设备剪贴板内容同步方法及系统 |
CN105791965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屏幕共享中设备连接处理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
CN106506342A (zh) * | 2016-12-14 | 2017-03-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复制粘贴方法及终端 |
CN106648926A (zh) * | 2016-08-05 | 2017-05-1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输入方法和装置 |
CN111768666A (zh) * | 2019-04-01 | 2020-10-13 |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交互在线课堂的方法及终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1718A (zh) * | 2008-12-29 | 2010-07-07 |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剪贴板同步方法及系统 |
CN102262565A (zh) * | 2010-05-28 | 2011-11-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跨程序应用剪切板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609642A (zh) * | 2012-01-09 | 2012-07-25 |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剪贴板控制方法及系统 |
US20130036167A1 (en) * | 2011-08-05 | 2013-02-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of clipboards |
CN103761154A (zh) * | 2014-01-27 | 2014-04-3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跨平台同步剪切板的方法和系统 |
-
2014
- 2014-09-23 CN CN201410490377.XA patent/CN1042167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1718A (zh) * | 2008-12-29 | 2010-07-07 |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剪贴板同步方法及系统 |
CN102262565A (zh) * | 2010-05-28 | 2011-11-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跨程序应用剪切板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30036167A1 (en) * | 2011-08-05 | 2013-02-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of clipboards |
CN102609642A (zh) * | 2012-01-09 | 2012-07-25 |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剪贴板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3761154A (zh) * | 2014-01-27 | 2014-04-3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跨平台同步剪切板的方法和系统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1965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屏幕共享中设备连接处理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
CN105791965B (zh) * | 2014-12-24 | 2019-04-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屏幕共享中设备连接处理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
CN104796462A (zh) * | 2015-03-27 | 2015-07-2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安卓设备剪贴板内容同步方法及系统 |
CN106648926A (zh) * | 2016-08-05 | 2017-05-1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输入方法和装置 |
CN106506342A (zh) * | 2016-12-14 | 2017-03-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复制粘贴方法及终端 |
CN111768666A (zh) * | 2019-04-01 | 2020-10-13 |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交互在线课堂的方法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16787A (zh) | 在终端设备间同步剪切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0193971B2 (en) | Method, server and system for application synchronization | |
AU2015267625B2 (en) | Activity continu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 |
DE102013104691B4 (de) |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zwischen einer ersten Vorrichtung und einer zweiten Vorrichtung | |
CN104702665B (zh) | 信息分享方法和信息分享装置 | |
EP3188437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 |
US10187770B2 (en) | Forwarding activity-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ource electronic devices to companion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4471917A (zh) | 共享应用信息方法和装置 | |
US20140258409A1 (en) | Method, server and browser for pushing message actively | |
CN104333599A (zh) | 分享应用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应用服务平台 | |
US20160157047A1 (en) |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3597465A (zh) | 高效的状态协调 | |
CN104022940A (zh) | 基于即时通信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505284A (zh) | 一种智能的信息动态推送方法及系统 | |
WO2019134306A1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769640B (zh) | 用户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 |
CN103905216A (zh) | 组队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4462033A (zh) | 在设备间实现编辑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2999628A (zh) | 搜索方法和信息搜索终端 | |
CN109644201A (zh) | 在设备之间复制和粘贴 | |
CN102736923B (zh) | 软件定制安装方法及系统 | |
CN104639973B (zh) |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6155842A (zh)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
WO2017039821A1 (en) | Forwarding activity-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ource electronic devices to companion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4702578A (zh) | 一种终端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