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9357A -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89357A CN104189357A CN201410406219.1A CN201410406219A CN104189357A CN 104189357 A CN104189357 A CN 104189357A CN 201410406219 A CN201410406219 A CN 201410406219A CN 104189357 A CN104189357 A CN 1041893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semen
- rhizoma
- chinese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0~25份,八角枫15~30份,香樟根10~30份,甘松20~30份,枸杞10~20份,杜仲15~30份,桃仁10~30份,五味藤5~12份,两面针3~5份,红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芎2~6份,白芷1~6份,草乌2~7份,桂皮3~8份,乳香2~5份,黄芪2~7份,酸枣仁3~5份,红景天2~6份,细辛1~5份,阿胶2~6份,黑芝麻2~5份,山药1~6份,茯苓3~8份,防风5~10份,羌活2~8份,玄参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陈2~8份,苍耳子1~6份,番泻叶2~5份,芡实3~7份,桑白皮4~9份,乳化剂10~20份。本发明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对身体无副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关节痛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可能是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风湿关节痛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的疼痛、麻木、酸楚、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畸形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亦称“痹证”或“痹病”。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风湿”的病名,该书“痉湿喝病脉证治”中说:“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风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风湿骨病的全新概念是指所有病在关节、骨头、软骨、滑囊、肌腱,以及肌肉和皮肤,表现为疼痛的一组病症群,属中医“痹症”范畴,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其发病原因:一是细菌因素,二是病毒因素,三是遗传因素,四是性激素不平衡等为主因,常以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为诱发因素。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当前风湿关节痛学科的一大难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主要与感染、免疫、代谢、内分泌、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影响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呈多个对称分布,切疼痛剧烈,常有晨僵现象。临床治疗此病的药物品种繁多,虽然有抗炎作用、抗变态反应、镇静、镇痛作用、改善微循环,但副作用大,不适合病人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膏疗效显著、安全、价廉,具有祛风通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养血活血、祛瘀止痛、化湿行气的功效。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0~25份,八角枫15~30份,香樟根10~30份,甘松20~30份,枸杞10~20份,杜仲15~30份,桃仁10~30份,五味藤5~12份,两面针3~5份,红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芎2~6份,白芷1~6份,草乌2~7份,桂皮3~8份,乳香2~5份,黄芪2~7份,酸枣仁3~5份,红景天2~6份,细辛1~5份,阿胶2~6份,黑芝麻2~5份,山药1~6份,茯苓3~8份,防风5~10份,羌活2~8份,玄参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陈2~8份,苍耳子1~6份,番泻叶2~5份,芡实3~7份,桑白皮4~9份,乳化剂10~20份。
优选的,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苦石莲15~25份,八角枫20~30份,香樟根20~30份,甘松25~30份,枸杞15~20份,杜仲20~30份,桃仁20~30份,五味藤8~12份,两面针4~5份,红花3~6份,土木香3~5份,川芎3~6份,白芷3~6份,草乌5~7份,桂皮5~8份,乳香3~5份,黄芪4~7份,酸枣仁4~5份,红景天4~6份,细辛3~5份,阿胶4~6份,黑芝麻3~5份,山药4~6份,茯苓6~8份,防风8~10份,羌活6~8份,玄参5~7份,山茱萸7~9份,旋覆花5~7份,茵陈6~8份,苍耳子4~6份,番泻叶3~5份,芡实5~7份,桑白皮7~9份,乳化剂15~20份。
优选的,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苦石莲13份,八角枫20份,香樟根20份,甘松25份,枸杞15份,杜仲20份,桃仁20份,五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乌5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3份,细辛3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2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5份,玄参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陈5份,苍耳子3份,番泻叶4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15份。
优选的,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苦石莲15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1份,甘松26份,枸杞16份,杜仲21份,桃仁21份,五味藤8份,两面针4份,红花3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3份,草乌5份,桂皮5份,乳香3份,黄芪4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4份,细辛3份,阿胶4份,黑芝麻3份,山药4份,茯苓6份,防风8份,羌活6份,玄参5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5份,茵陈6份,苍耳子4份,番泻叶3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16份。
优选的,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6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2份,甘松27份,枸杞17份,杜仲22份,桃仁22份,五味藤9份,两面针5份,红花4份,土木香4份,川芎6份,白芷4份,草乌6份,桂皮6份,乳香5份,黄芪7份,酸枣仁5份,红景天5份,细辛4份,阿胶6份,黑芝麻5份,山药5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7份,玄参6份,山茱萸8份,旋覆花6份,茵陈7份,苍耳子5份,番泻叶4份,芡实6份,桑白皮8份,乳化剂17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生甘草5~10份。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丹参4~9份。
更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肉桂5~10份。
其中乳化剂为D-95分子蒸馏单甘酯、羊毛脂、凡士林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苦石莲:散瘀,止痛,清热,去湿。治哕逆,痢疾,淋浊,尿血,跌打损伤。松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大骨节病,跌打肿痛。
八角枫: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用于风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
香樟根: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瘾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五味藤: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过敏性皮炎。
两面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红花: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
土木香: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白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草乌:块根有大毒,但入药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桂皮:具有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跌打肿痛。
乳香: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红景天:具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烫火伤、神经症、高原反应。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主治血虚证、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阴虚心烦失眠、肺虚澡咳、虚风内动之痉厥抽搐。
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防风: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临床主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主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虚汗不止。
旋覆花:具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的功效;主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肠炎痢疾、小便淋浊、痈疽丹毒、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痛经、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关节炎。
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番泻叶:具有泻热通便、消积导滞、止血的功效;主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积滞腹胀、水肿臌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芡实: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临床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D-95分子蒸馏单甘酯:来自于天然原料,具有乳化作用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更高,剔除了削减效率的杂质,所以乳化能力比粗酯提高了3-4倍,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的优点。
羊毛脂:由羊的皮脂腺分泌出来的天然物质,主要成分是甾醇类、脂肪醇类和三萜烯醇类与大约等量的脂肪酸所生成的酯,约占95%,还含有游离醇4%,并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和烃类物质。作为软膏基料,化学性质稳定,乳化效果好。
凡士林:石油润滑油馏份,经深度精制而得的无色、无臭、无荧光透明的油状液体,不含任何添加剂、水分和机械杂质,溶于乙醚、氯仿、汽油及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稳定性和光安定性。
上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3cm,浸泡3.5-5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8倍-12倍量的水,煎煮4h-5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6-10倍量的水,煎煮3h-4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h-3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药材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药膏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对风湿疼痛疗效显著,体外用药,对身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0份,八角枫150份,香樟根10份,甘松20份,枸杞10份,杜仲15份,桃仁10份,五味藤5份,两面针3份,红花2份,土木香1份,川芎2份,白芷1份,草乌3份,桂皮4份,乳香3份,黄芪3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3份,细辛2份,阿胶3份,黑芝麻3份,山药2份,茯苓4份,防风6份,羌活3份,玄参4份,山茱萸3份,旋覆花2份,茵陈3份,苍耳子2份,番泻叶3份,芡实4份,桑白皮4份,乳化剂D-95分子蒸馏单甘酯10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3.5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4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7倍量的水,煎3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实施例2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5份,八角枫20份,香樟根20份,甘松25份,枸杞15份,杜仲20份,桃仁20份,五味藤8份,两面针4份,红花3份,土木香3份,川芎3份,白芷3份,草乌5份,桂皮5份,乳香3份,黄芪4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4份,细辛3份,阿胶4份,黑芝麻3份,山药4份,茯苓6份,防风8份,羌活6份,玄参5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5份,茵陈6份,苍耳子4份,番泻叶3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羊毛脂15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5cm,浸泡3.6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4.5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6倍量的水,煎煮3.8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5小时,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实施例3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3份,八角枫20份,香樟根20份,甘松25份,枸杞15份,杜仲20份,桃仁20份,五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乌5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3份,细辛3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2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5份,玄参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陈5份,苍耳子3份,番泻叶4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凡士林15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6cm,浸泡3.7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10倍量的水,煎煮4.2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9倍量的水,煎煮3.5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6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实施例4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5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1份,甘松26份,枸杞16份,杜仲21份,桃仁21份,五味藤8份,两面针4份,红花3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3份,草乌5份,桂皮5份,乳香3份,黄芪4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4份,细辛3份,阿胶4份,黑芝麻3份,山药4份,茯苓6份,防风8份,羌活6份,玄参5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5份,茵陈6份,苍耳子4份,番泻叶3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羊毛脂8份,乳化剂凡士林8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6cm,浸泡3.8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12倍量的水,煎煮4.6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10倍量的水,煎煮3.8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8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实施例5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6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2份,甘松27份,枸杞17份,杜仲22份,桃仁22份,五味藤9份,两面针5份,红花4份,土木香4份,川芎6份,白芷4份,草乌6份,桂皮6份,乳香5份,黄芪7份,酸枣仁5份,红景天5份,细辛4份,阿胶6份,黑芝麻5份,山药5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7份,玄参6份,山茱萸8份,旋覆花6份,茵陈7份,苍耳子5份,番泻叶4份,芡实6份,桑白皮8份,乳化剂D-95分子蒸馏单甘酯5份,乳化剂羊毛脂8份,乳化剂凡士林4份,生甘草6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8cm,浸泡3.6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11倍量的水,煎煮4.5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3.5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7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实施例6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6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2份,甘松27份,枸杞17份,杜仲22份,桃仁22份,五味藤9份,两面针5份,红花4份,土木香4份,川芎6份,白芷4份,草乌6份,桂皮6份,乳香5份,黄芪7份,酸枣仁5份,红景天5份,细辛4份,阿胶6份,黑芝麻5份,山药5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7份,玄参6份,山茱萸8份,旋覆花6份,茵陈7份,苍耳子5份,番泻叶4份,芡实6份,桑白皮8份,乳化剂D-95分子蒸馏单甘酯3份,乳化剂羊毛脂7份,乳化剂凡士林7份,生甘草6份,丹参5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8cm,浸泡3.8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11倍量的水,煎煮4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7倍量的水,煎煮3.3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5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实施例7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5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1份,甘松26份,枸杞16份,杜仲21份,桃仁21份,五味藤8份,两面针4份,红花3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3份,草乌5份,桂皮5份,乳香3份,黄芪4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4份,细辛3份,阿胶4份,黑芝麻3份,山药4份,茯苓6份,防风8份,羌活6份,玄参5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5份,茵陈6份,苍耳子4份,番泻叶3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D-95分子蒸馏单甘酯3份,乳化剂羊毛脂9份,乳化剂凡士林4份,生甘草7份,丹参6份,肉桂8份。
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3cm,浸泡3.6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4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10倍量的水,煎煮3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5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中药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本发明有关毒性试验、药效情况:
一、本发明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的长期毒性试验。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均为中草药组分,无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其生产的产品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下面以家兔为毒性试验对象,取家兔10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以凡士林作对照。试验组,使用本发明。
试验方法:将10只家兔于其腹部位将兔毛剃光面积3cm2大小的位置作为试验部,清除干净。
对照组:将5只家兔试验部每天用凡士林涂一次,连续涂28天,观察家兔情况正常。
试验组:将5只家兔,每天于试验部涂覆本发明二次,早晚各一次,用量与前述相同,连续28天,观察家兔无异常,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家兔无毒副作用。
二、本发明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药效学试验。
应用实施例1-7制备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特进行临床观察。
1、病例选择:选取2010年至今,共使用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痛1005例。
2、治疗方法:每日两次,分早晚涂敷风湿关节痛疼痛部位,每次涂10克30天为一疗程,一般3疗程可愈,不愈者继续服药,直至痊愈。外敷4疗程病情无好转者,治疗无效,停止用药。
3、疗效判断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判断:痊愈:疼痛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疼痛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好转: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但劳累后仍有轻度疼痛;无效:疼痛症状、体征无缓解。
3.2疗效结果。
病例数 | 痊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1005 | 405 | 520 | 70 | 10 | 99.0% |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9.0%,且每月均对所有患者随访一次,在三个月内未发现患者的病情复发;治标治本,治疗效果明显,治愈时间短。
4、典型病例
(1)王某,男,67岁,因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尤其是指关节红肿疼痛,伴有头痛、头晕、胸闷、大便时稀时结,经医院诊断为类风湿,经多方治疗没有好转,服用本发明药实施例1的药物2疗程后症状消失,行走方便。
(2)程某,女,48岁,患类风湿关节炎8年,四肢关节肿痛,颈部活动受限,长期服用各种镇痛片,出现行走功能障碍。入院检查血沉8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随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3个月,病症明显减轻。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令某,男,54岁,肢体、关节酸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检查血沉80mm/h,抗“0”(+),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随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药物3个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0~25份,八角枫15~30份,香樟根10~30份,甘松20~30份,枸杞10~20份,杜仲15~30份,桃仁10~30份,五味藤5~12份,两面针3~5份,红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芎2~6份,白芷1~6份,草乌2~7份,桂皮3~8份,乳香2~5份,黄芪2~7份,酸枣仁3~5份,红景天2~6份,细辛1~5份,阿胶2~6份,黑芝麻2~5份,山药1~6份,茯苓3~8份,防风5~10份,羌活2~8份,玄参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陈2~8份,苍耳子1~6份,番泻叶2~5份,芡实3~7份,桑白皮4~9份,乳化剂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5~25份,八角枫20~30份,香樟根20~30份,甘松25~30份,枸杞15~20份,杜仲20~30份,桃仁20~30份,五味藤8~12份,两面针4~5份,红花3~6份,土木香3~5份,川芎3~6份,白芷3~6份,草乌5~7份,桂皮5~8份,乳香3~5份,黄芪4~7份,酸枣仁4~5份,红景天4~6份,细辛3~5份,阿胶4~6份,黑芝麻3~5份,山药4~6份,茯苓6~8份,防风8~10份,羌活6~8份,玄参5~7份,山茱萸7~9份,旋覆花5~7份,茵陈6~8份,苍耳子4~6份,番泻叶3~5份,芡实5~7份,桑白皮7~9份,乳化剂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3份,八角枫20份,香樟根20份,甘松25份,枸杞15份,杜仲20份,桃仁20份,五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乌5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3份,细辛3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2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5份,玄参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陈5份,苍耳子3份,番泻叶4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5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1份,甘松26份,枸杞16份,杜仲21份,桃仁21份,五味藤8份,两面针4份,红花3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3份,草乌5份,桂皮5份,乳香3份,黄芪4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4份,细辛3份,阿胶4份,黑芝麻3份,山药4份,茯苓6份,防风8份,羌活6份,玄参5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5份,茵陈6份,苍耳子4份,番泻叶3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乳化剂1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苦石莲16份,八角枫21份,香樟根22份,甘松27份,枸杞17份,杜仲22份,桃仁22份,五味藤9份,两面针5份,红花4份,土木香4份,川芎6份,白芷4份,草乌6份,桂皮6份,乳香5份,黄芪7份,酸枣仁5份,红景天5份,细辛4份,阿胶6份,黑芝麻5份,山药5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7份,玄参6份,山茱萸8份,旋覆花6份,茵陈7份,苍耳子5份,番泻叶4份,芡实6份,桑白皮8份,乳化剂17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甘草5~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丹参4~9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肉桂5~1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D-95分子蒸馏单甘酯、羊毛脂、凡士林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步骤如下:
(1)取除乳化剂外的药材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状药材;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3cm,浸泡3.5-5h,取出药材置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8倍-12倍量的水,煎煮4h-5h,收集第一次煎煮液,滤过;第二次加药材的总重量的6-10倍量的水,煎煮3h-4h,收集第二次煎煮液,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的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h-3h,收集第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制得的煎煮液合并,过滤;
(3)在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制得药材提取物,备用;
(4)往药材提取物加入乳化剂,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6219.1A CN104189357A (zh) | 2014-08-18 | 2014-08-18 |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6219.1A CN104189357A (zh) | 2014-08-18 | 2014-08-18 |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89357A true CN104189357A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74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6219.1A Pending CN104189357A (zh) | 2014-08-18 | 2014-08-18 |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8935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6642A (zh) * | 2015-03-16 | 2015-06-03 | 济南骄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辅助针灸疗法的外用药膏 |
CN104982936A (zh) * | 2015-07-30 | 2015-10-21 | 刘大仟 | 一种调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11611A (zh) * | 2016-10-29 | 2017-03-22 | 饶学林 | 一种治疗关节风湿寒病的药酒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4489A (zh) * | 2008-03-06 | 2009-09-09 |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349980A (zh) * | 2011-10-24 | 2012-02-15 | 张志伟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 |
CN103330806A (zh) * | 2013-07-04 | 2013-10-02 | 虞攀峰 |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
CN103768269A (zh) * | 2014-02-25 | 2014-05-07 | 施阿丹 | 治疗风湿的中药配方 |
-
2014
- 2014-08-18 CN CN201410406219.1A patent/CN1041893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4489A (zh) * | 2008-03-06 | 2009-09-09 |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349980A (zh) * | 2011-10-24 | 2012-02-15 | 张志伟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 |
CN103330806A (zh) * | 2013-07-04 | 2013-10-02 | 虞攀峰 |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
CN103768269A (zh) * | 2014-02-25 | 2014-05-07 | 施阿丹 | 治疗风湿的中药配方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洪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陕西中医》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6642A (zh) * | 2015-03-16 | 2015-06-03 | 济南骄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辅助针灸疗法的外用药膏 |
CN104982936A (zh) * | 2015-07-30 | 2015-10-21 | 刘大仟 | 一种调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11611A (zh) * | 2016-10-29 | 2017-03-22 | 饶学林 | 一种治疗关节风湿寒病的药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11932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191382B (zh) | 一种治疗痹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505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966298B (zh) | 一种治疗风寒麻木的中药 | |
CN103565969B (zh) | 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189357A (zh) | 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29736A (zh) |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 |
CN104784614A (zh) | 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623376B (zh) |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 | |
CN106139015A (zh) |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540229A (zh) | 一种治疗寒性痛病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79853C (zh) | 瘀痹消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27458A (zh) | 一种治疗骨关节肌肉疼痛的药物 | |
CN102949507B (zh) |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72420B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35333A (zh) | 一种治疗淋巴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579607B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258285A (zh) | 一种内服外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84228A (zh) | 一种治疗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并发积液外用熏洗中药 | |
CN103223012B (zh) | 一种治疗闪腰岔气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11574A (zh) | 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中药外敷贴 | |
CN104740193A (zh) | 一种治疗颈肩肌肉劳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1479A (zh) | 一种治疗关节炎、腰腿痛的药酒 | |
CN102688391B (zh) |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药酒 | |
CN103720986A (zh) | 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