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9251A - 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29251A CN104129251A CN201410398402.1A CN201410398402A CN104129251A CN 104129251 A CN104129251 A CN 104129251A CN 201410398402 A CN201410398402 A CN 201410398402A CN 104129251 A CN104129251 A CN 1041292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control arm
- mounting bracket
- longitudinal tie
- rear w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涉及一种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包括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后整体桥管(4)、左横向拉杆(5)、中间摇臂安装横梁(6)、中间摇臂(7)、右横向拉杆(8)、右上纵拉杆(9)和右下控制臂(10)。本发明所述的非独立悬架结构具有较多设计自由度,通过调整纵向拉杆长度及安装硬点,可以合理控制轮心运动轨迹,使整车具有良好不足转向趋势的轴转向特性,相比目前普遍应用的单横向推力杆五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可以使多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车轮垂向跳动引起的后桥横向窜动量降至最小,提高整车行驶稳定性,对于后轮驱动车辆则可以明显降低行驶跑偏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悬架是车辆行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整车的稳定性,操作性以及舒适性,悬架系统主要有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和半独立悬架等类型。其中,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安装于维修也相对容易,并且承载能力较高。在现有技术中,非独立悬架结构普遍采用的是五连杆悬架系统,例如CN202935110U所公开的悬架系统。
如附图1所示,其显示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五连杆整体桥非独立悬架结构,左纵向拉杆、右纵向拉杆和横向推力杆分别约束后桥纵向和横向位移,而横向推力杆由于一端与车身铰接,另一端与后桥铰接,伴随后桥垂向跳动同时,横向推力杆与后桥连接中心点运动轨迹为一圆弧。这样结构导致整车直线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较差,而且更加容易跑偏,严重时可能造成某一方向转向时车辆甩尾(过度转向)。申请人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导致平顺性与舒适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横向推力杆的约束,后桥会在沿桥管轴线方向有横向位移,尤其是当后桥为驱动桥时该横向位移作用在后桥上,使后桥在纵向拉杆约束下会造成后桥沿整车俯视方向有一定转角,同时推进线方向与车身中间对称面亦产生一定的夹角及偏距而导致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包括后整体桥管,并且在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前向设置有左上纵拉杆、右上纵拉杆、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所述后整体桥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二上安装支架,所述后整体桥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纵拉杆通过第一上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右上纵拉杆通过第二上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左下控制臂通过第一下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右下控制臂通过第二下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后向设置有左横向拉杆、右横向拉杆以及中间摇臂;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车桥销轴和第二车桥销轴,所述左横向拉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车桥销轴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右横向拉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车桥销轴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而所述左横向拉杆的第二端和右横向拉杆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中间摇臂的上端开口,所述中间摇臂安装于中间摇臂安装横梁支架上。
其中,所述左下控制臂上端焊接有弹簧托盘,所述弹簧托盘上安装有左侧螺旋弹簧;所述右下控制臂上端焊接有弹簧托盘,所述弹簧托盘上安装有右侧螺旋弹簧。
其中,所述左下控制臂与右下控制臂沿着车身纵向平行布置,并且在整车安装位置上左右对称。
其中,所述左上纵拉杆与右上纵拉杆沿着车身纵向平行或成角度布置,并且在整车安装位置上左右对称。
其中,所述左上纵拉杆和左下控制臂与车身左纵臂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右上纵拉杆和右下控制臂与车身右纵臂安装支架连接。
其中,所述左侧螺旋弹簧和右侧螺旋弹簧的上端安装于所述车身弹簧上座上。
其中,所述中间摇臂安装横梁与车身焊接或螺栓连接。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包括后整体桥管,并且在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前向设置有左上纵拉杆、右上纵拉杆、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此外还包括左侧螺旋弹簧和右侧螺旋弹簧;所述后整体桥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二上安装支架,所述后整体桥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后向设置有左横向拉杆、右横向拉杆以及中间摇臂;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车桥销轴和第二车桥销轴;其中,所述左下控制臂与右下控制臂沿纵向平行布置,在整车安装位置左右对称;所述左上纵拉杆与右上纵拉杆沿纵向平行或呈角度,在整车安装位置左右对称;其中,在所述左上纵拉杆、左下控制臂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衬套结构,所述左上纵拉杆、左下控制臂的前衬套内套管和安装于车身安装支架内部,并且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的上孔和下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左上纵拉杆、左下控制臂的后衬套内套管和分别安装于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一下安装支架内部,并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左侧螺旋弹簧下端圈座于左下控制臂焊接的弹簧托盘上,上端圈与焊接于车身纵梁弹簧上座接触;中间摇臂位于后桥之后,中间具有衬套结构,衬套内套管安装于中间摇臂安装横梁支架内部,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左横向拉杆左端具有衬套结构,左衬套内套管安装到车桥销轴之上,且用螺母锁紧,右端具有衬套结构,右衬套内套管安装于中间摇臂上端开口内部,采用螺栓螺母铰接;右横向拉杆具有衬套结构,右端衬套内套管安装到车桥销轴之上,且螺母锁紧,左端衬套内套管安装于中间摇臂下端开口内部,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上纵拉杆、右下控制臂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衬套结构,所述右上纵拉杆、右下控制臂的前衬套内套管和安装于车身安装支架内部,并且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的上孔和下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上纵拉杆、右下控制臂的后衬套内套管和分别安装于第二上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内部,并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侧螺旋弹簧下端圈座于左下控制臂焊接的弹簧托盘上,上端圈与焊接于车身纵梁弹簧上座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非独立悬架结构具有较多设计自由度,通过调整纵向拉杆长度及安装硬点,可以合理控制轮心运动轨迹,使整车具有良好不足转向趋势的轴转向特性,相比目前普遍应用的单横向推力杆五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可以使多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车轮垂向跳动引起的后桥横向窜动量降至最小,提高整车行驶稳定性,对于后轮驱动车辆则可以明显降低行驶跑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五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爆炸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与车身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2-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包括后整体桥管(4),并且在所述后整体管桥(4)的前向设置有左上纵拉杆(1)、右上纵拉杆(9)、左下控制臂(2)和右下控制臂(10),此外还包括左侧螺旋弹簧(3)和右侧螺旋弹簧(11);所述后整体桥管(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安装支架(4A)和第二上安装支架(4a),所述后整体桥管(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安装支架(4B)和第二下安装支架(4b);所述后整体管桥(4)的后向设置有左横向拉杆(5)、右横向拉杆(8)以及中间摇臂(7);所述后整体管桥(4)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车桥销轴(4C)和第二车桥销轴(4c);其中,所述左下控制臂(2)与右下控制臂(10)沿纵向平行布置,在整车安装位置左右对称;所述左上纵拉杆(1)与右上纵拉杆(9)沿纵向平行或呈角度,在整车安装位置左右对称;其中,在所述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衬套结构,所述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的前衬套内套管(1a)和(2a)安装于车身安装支架(12)内部,并且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12)的上孔(12b)和下孔(12a)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的后衬套内套管(1b)和(2b)分别安装于第一上安装支架(4A)和第一下安装支架(4B)内部,并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左侧螺旋弹簧(3)下端圈座于左下控制臂焊接的弹簧托盘(2c)上,上端圈与焊接于车身纵梁弹簧上座(14)接触;中间摇臂(7)位于后桥之后,中间具有衬套结构,衬套内套管(7b)安装于中间摇臂安装横梁(6)支架(6a)内部,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左横向拉杆(5)左端具有衬套结构,左衬套内套管(5a)安装到车桥销轴(4C)之上,且用螺母锁紧,右端具有衬套结构,右衬套内套管(5b)安装于中间摇臂上端开口(7a)内部,采用螺栓螺母铰接;右横向拉杆(8)具有衬套结构,右端衬套内套管(8a)安装到车桥销轴(4c)之上,且螺母锁紧,左端衬套内套管(8b)安装于中间摇臂下端开口(7b)内部,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上纵拉杆(9)、右下控制臂(10)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衬套结构,所述右上纵拉杆(9)、右下控制臂(10)的前衬套内套管(9a)和(10a)安装于车身安装支架(13)内部,并且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13)的上孔(13b)和下孔(13a)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上纵拉杆(9)、右下控制臂(10)的后衬套内套管(9b)和(10b)分别安装于第二上安装支架(4a)和第二下安装支架(4b)内部,并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侧螺旋弹簧(11)下端圈座于左下控制臂焊接的弹簧托盘(10c)上,上端圈与焊接于车身纵梁弹簧上座(15)接触。如附图5所示,其给出了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与车身安装后的结构;另外图中没有示出的是中间摇臂安装横梁与车身可以焊接或螺栓连接,中间摇臂衬套内套管与横梁安装支架采用螺栓、螺母铰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结构具有较多设计自由度,通过调整纵向拉杆长度及安装硬点,可以合理控制轮心运动轨迹,使整车具有良好不足转向趋势的轴转向特性。在允许设计空间边界条件下通过合理设计横向拉杆、中间摇臂长度及安装硬点,相比目前普遍应用的五连杆式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单横向推力杆)可以使多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车轮垂向跳动引起的后桥横向窜动量降至最小,提高整车行驶稳定性,对于后轮驱动车辆则可以明显降低行驶跑偏现象。总之,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悬架结构优点在于降低车轮垂向跳动引起的后桥横向位移及轴转向量,降低不平路面行驶跑偏现象,提高整车行驶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包括后整体桥管,并且在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前向设置有左上纵拉杆、右上纵拉杆、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所述后整体桥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二上安装支架,所述后整体桥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纵拉杆通过第一上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右上纵拉杆通过第二上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左下控制臂通过第一下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右下控制臂通过第二下安装支架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后向设置有左横向拉杆、右横向拉杆以及中间摇臂;所述后整体管桥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车桥销轴和第二车桥销轴,所述左横向拉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车桥销轴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所述右横向拉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车桥销轴与所述后整体桥管活动连接,而所述左横向拉杆的第二端和右横向拉杆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中间摇臂的上、下端开口,所述中间摇臂安装于中间摇臂安装横梁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与右下控制臂沿着车身纵向平行布置,并且在整车安装位置上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纵拉杆与右上纵拉杆沿着车身纵向平行或成角度布置,并且在整车安装位置上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纵拉杆和左下控制臂与车身左纵臂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右上纵拉杆和右下控制臂与车身右纵臂安装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上端焊接有弹簧托盘,所述弹簧托盘上安装有左侧螺旋弹簧;所述右下控制臂上端焊接有弹簧托盘,所述弹簧托盘上安装有右侧螺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螺旋弹簧和右侧螺旋弹簧的上端安装于所述车身弹簧上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摇臂安装横梁与车身焊接或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横向拉杆与所述左横向拉杆的结构和长度相同。
9.一种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包括后整体桥管,并且在所述后整体管桥(4)的前向设置有左上纵拉杆(1)、右上纵拉杆(9)、左下控制臂(2)和右下控制臂(10),此外还包括左侧螺旋弹簧(3)和右侧螺旋弹簧(11);所述后整体桥管(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安装支架(4A)和第二上安装支架(4a),所述后整体桥管(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安装支架(4B)和第二下安装支架(4b);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整体管桥(4)的后向设置有左横向拉杆(5)、右横向拉杆(8)以及中间摇臂(7);所述后整体管桥(4)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车桥销轴(4C)和第二车桥销轴(4c);其中,所述左下控制臂(2)与右下控制臂(10)沿纵向平行布置,在整车安装位置左右对称;所述左上纵拉杆(1)与右上纵拉杆(9)沿纵向平行或成角度,在整车安装位置左右对称;其中,在所述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衬套结构,所述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的前衬套内套管(1a)和(2a)安装于车身安装支架(12)内部,并且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12)的上孔(12b)和下孔(12a)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左上纵拉杆(1)、左下控制臂(2)的后衬套内套管(1b)和(2b)分别安装于第一上安装支架(4A)和第一下安装支架(4B)内部,并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左侧螺旋弹簧(3)下端圈座于左下控制臂焊接的弹簧托盘(2c)上,上端圈与焊接于车身纵梁弹簧上座(14)接触;中间摇臂(7)位于后桥之后,中间具有衬套结构,衬套内套管(7b)安装于中间摇臂安装横梁(6)支架(6a)内部,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左横向拉杆(5)左端具有衬套结构,左衬套内套管(5a)安装到车桥销轴(4C)之上,且用螺母锁紧,右端具有衬套结构,右衬套内套管(5b)安装于中间摇臂上端开口(7a)内部,采用螺栓螺母铰接;右横向拉杆(8)具有衬套结构,右端衬套内套管(8a)安装到车桥销轴(4c)之上,且螺母锁紧,左端衬套内套管(8b)安装于中间摇臂下端开口(7b)内部,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上纵拉杆(9)、右下控制臂(10)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衬套结构,所述右上纵拉杆(9)、右下控制臂(10)的前衬套内套管(9a)和(10a)安装于车身安装支架(13)内部,并且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13)的上孔(13b)和下孔(13a)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上纵拉杆(9)、右下控制臂(10)的后衬套内套管(9b)和(10b)分别安装于第二上安装支架(4a)和第二下安装支架(4b)内部,并且采用螺栓螺母铰接;所述右侧螺旋弹簧(11)下端圈座于左下控制臂焊接的弹簧托盘(10c)上,上端圈与焊接于车身纵梁弹簧上座(15)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8402.1A CN104129251B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8402.1A CN104129251B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29251A true CN104129251A (zh) | 2014-11-05 |
CN104129251B CN104129251B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180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98402.1A Active CN104129251B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29251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42250A (zh) * | 2014-11-18 | 2015-03-25 | 重庆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后驱动式电动汽车拖曳臂 |
CN104626905A (zh) * | 2015-02-02 | 2015-05-20 | 天津市东方标准件有限公司 | 前下摆臂大轴套管焊接总成 |
CN105346346A (zh) * | 2015-12-02 | 2016-02-24 |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非公路工程机械的底盘悬挂系统 |
CN108583185A (zh) * | 2018-04-25 | 2018-09-28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09484111A (zh) * | 2018-12-15 | 2019-03-19 | 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悬挂系统的拖拽臂 |
CN109986921A (zh) * | 2019-04-26 | 2019-07-09 | 黄河交通学院 | 一种柔性减震汽车底盘结构 |
CN112793667A (zh) * | 2021-02-24 | 2021-05-14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后纵向拉杆固定支架和车辆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42426A1 (de) * | 1977-09-21 | 1979-03-29 | Audi Nsu Auto Union Ag | Radaufhaengung fuer die ungelenkten raeder eines kraftfahrzeuges |
CN201109361Y (zh) * | 2007-11-07 | 2008-09-03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机动车后悬架 |
CN101516656A (zh) * | 2006-07-21 | 2009-08-26 |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附加作功连杆的组合拉杆轴 |
CN202935110U (zh) * | 2012-12-04 | 2013-05-1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五连杆—螺旋弹簧后悬架系统 |
CN103722997A (zh) * | 2012-10-15 | 2014-04-16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的扭矩梁式悬架 |
-
2014
- 2014-08-14 CN CN201410398402.1A patent/CN1041292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42426A1 (de) * | 1977-09-21 | 1979-03-29 | Audi Nsu Auto Union Ag | Radaufhaengung fuer die ungelenkten raeder eines kraftfahrzeuges |
CN101516656A (zh) * | 2006-07-21 | 2009-08-26 |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附加作功连杆的组合拉杆轴 |
CN201109361Y (zh) * | 2007-11-07 | 2008-09-03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机动车后悬架 |
CN103722997A (zh) * | 2012-10-15 | 2014-04-16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的扭矩梁式悬架 |
CN202935110U (zh) * | 2012-12-04 | 2013-05-1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五连杆—螺旋弹簧后悬架系统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42250A (zh) * | 2014-11-18 | 2015-03-25 | 重庆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后驱动式电动汽车拖曳臂 |
CN104626905A (zh) * | 2015-02-02 | 2015-05-20 | 天津市东方标准件有限公司 | 前下摆臂大轴套管焊接总成 |
CN105346346A (zh) * | 2015-12-02 | 2016-02-24 |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非公路工程机械的底盘悬挂系统 |
CN108583185A (zh) * | 2018-04-25 | 2018-09-28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09484111A (zh) * | 2018-12-15 | 2019-03-19 | 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悬挂系统的拖拽臂 |
CN109986921A (zh) * | 2019-04-26 | 2019-07-09 | 黄河交通学院 | 一种柔性减震汽车底盘结构 |
CN112793667A (zh) * | 2021-02-24 | 2021-05-14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后纵向拉杆固定支架和车辆 |
CN112793667B (zh) * | 2021-02-24 | 2022-05-24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后纵向拉杆固定支架和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29251B (zh) | 2017-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29251A (zh) | 汽车六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 |
CN101678730B (zh) | 车辆用悬架装置 | |
CN105073454B (zh) | 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 | |
KR101500415B1 (ko) |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 현가장치 | |
US9586617B2 (en) | Steering intermediate arm | |
CN202879176U (zh) | 一种汽车四连杆独立后悬架 | |
JP2011246047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CN102189907A (zh) |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
CN105008153A (zh) | 双辙机动车的后轮的轮悬架 | |
CN101321639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防翻转杆 | |
EP1511641A1 (en) | Individual front wheel suspension | |
CN102431405B (zh) | 车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
CN102616108B (zh) | 一种具有双横撑杆结构的拖曳臂悬架 | |
CN103241090A (zh) | 一种扭杆梁式后桥 | |
CN202345322U (zh) | 车辆悬挂系统 | |
CN201951198U (zh) | 汽车四连杆后悬架 | |
CN102729756B (zh) | 一种后驱越野车辆的后悬架系统 | |
CN214057156U (zh) |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4712807U (zh) |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 |
CN101480985A (zh) | 高转向灵活性、高稳定性的三轮车及其所用车架 | |
CN201325558Y (zh) |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 |
KR20120032340A (ko) | 능동제어 서스펜션 시스템 | |
JP2016011044A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CN202016380U (zh) | 汽车独立悬架装置 | |
CN210000044U (zh) | 汽车用多连杆后悬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No. 3, Kechuang 3rd Street, Yizhuang East Industrial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0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i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A 336, 18 West Ring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