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3275A - 太阳能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3275A
CN104113275A CN201410370522.0A CN201410370522A CN104113275A CN 104113275 A CN104113275 A CN 104113275A CN 201410370522 A CN201410370522 A CN 201410370522A CN 104113275 A CN104113275 A CN 104113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mounting rod
module
pow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05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3275B (zh
Inventor
沙嫣
沙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ohn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705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3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3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3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3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3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安装支架和反光面板;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组件安装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反光面板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在本发明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在同样的单位面积土地,相对于只安装一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站发电量明显提升。本发明适合已安装或即将安装的地面光伏电站,在较少增加安装成本的基础上,同一支架支撑两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提高了安装成本的综合利用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特别是传统资源也即将枯竭,人们已经开始开发和利用各种新能源,如今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受到了普遍关注,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太阳能发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照明、供暖等领域,也可依托电力储能等行业的发展产生更多的实用产品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210065452.9,发明名称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站,包括复数个光伏电池板、跟踪转向机构和支架,光伏电池板包括底座,底座与跟踪转向机构连接,跟踪转向机构安装在支架上;跟踪转向机构可带动光伏电池板沿水平方向转动,还包括程控装置;跟踪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程控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与存储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单片机与存储器连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路连接。本发明采用程控装置来控制光伏电池板的转动,使得太阳能光伏电站不受四季的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带来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光伏电池板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但是,该发明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消耗较大,且光伏电池板的后侧并没有被有效利用,浪费了建设土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安装支架和反光面板;
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组件安装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反光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后侧,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
优选地,分隔基板和安装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分隔基板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且通过安装框固定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组件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杆和压块;所述安装杆的上下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栓固定槽;
所述压块包括压边和固定部,所述压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中间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安装杆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下侧的一端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下侧的另一端;
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两侧通过压块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上。
优选地,还包括多晶硅接线盒和非晶硅接线盒,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成;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成;
所述多晶硅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非晶硅接线盒。
优选地,还包括接线盒,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所述接线盒。
优选地,所述反光面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安装角度不同的反光面板构成反光面板矩阵。
优选地,还包括透镜部,所述透镜部设置在所述反光面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所述透镜部将来自反光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以平行光出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优选地,还包括汇流箱,所述多晶硅接线盒和所述非晶硅接线盒均连接所述汇流箱。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设置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端;
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所述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两侧通过压块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在同样的单位面积土地,相对于只安装一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站发电量明显提升;
2、本发明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单位面积的转换效率高,且适合在强光照射的条件下发电,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弱光效应,在背面光照条件较弱的条件下能够比晶体硅发出更多的电量,充分发挥了两种电池组件的优点;
3、本发明适合已安装或即将安装的地面光伏电站,在较少增加安装成本的基础上,同一支架支撑两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提高了安装成本的综合利用率;
4、本发明适用于现在已经安装的大部分地面电站为一面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此基础上安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从而推广前景较好并且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节约了土地成本;
5、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增加安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相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低很多,且无需增加土地使用成本、安装成本增加也较少,综合增加的成本不多,一般两三年即可收回,经济效益十分客观;
6、本发明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共用EVA层且省去晶硅背板,节省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透镜部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接线盒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为第一太阳能电池板;
2为第二太阳能电池板;
3为压块;
4为安装杆;
5为反光面板;
6为太阳能电池组件;
7为安装框;
8为透镜部;
9为分隔基板;
10为晶硅接线盒;
11为非晶硅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6、组件安装支架和反光面板5;
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6设置在所述组件安装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6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背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所述反光面板5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的后侧,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上。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成,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成。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分隔基板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且通过安装框7固定为一体结构,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做成一个组件,前面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后面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安装框采用铝框。此时多晶硅接线盒10和非晶硅接线盒11如图6所示。所述分隔基板采用TPT层,即聚氟乙烯复合膜。
所述组件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杆4和压块3;所述安装杆4的上下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栓固定槽;
所述压块3包括压边和固定部,所述压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中间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安装杆4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6的下侧的一端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6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6下侧的另一端;
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6的两侧通过压块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上。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多晶硅接线盒10和非晶硅接线盒11,所述多晶硅接线盒10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连接所述非晶硅接线盒11。因为晶硅和非晶所发电的电流和电压不同,分别通过接线盒引出,引出的两种电,接入汇流箱,在汇流箱内将两种电调整匹配后供使用。
在变形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仅需一个接线盒,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均连接所述接线盒。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输出电流经过电路整合装置整合后连接所述接线盒。
所述反光面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安装角度不同的反光面板构成反光面板矩阵。每天不同时辰的阳光角度都不同,所以要具此建立一个反光面板矩阵,该反光面板矩阵保证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在每个时辰都能有足够的反射光照射。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还包括透镜部8,所述透镜部8设置在所述反光面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所述透镜部8将来自反光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以平行光出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
在变形例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即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靠背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1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2之间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1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2之间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端;
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1和所述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两侧通过压块3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上。
其中本实施例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验数据
其中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不变,为250W,加上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预计53W,本发明的组合组件功率将达到303W,其中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各60片。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安装支架和反光面板;
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组件安装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反光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后侧,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基板和安装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分隔基板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且通过安装框固定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杆和压块;所述安装杆的上下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栓固定槽;
所述压块包括压边和固定部,所述压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中间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安装杆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下侧的一端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下侧的另一端;
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两侧通过压块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晶硅接线盒和非晶硅接线盒,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成;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成;
所述多晶硅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非晶硅接线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盒,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所述接线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安装角度不同的反光面板构成反光面板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部,
所述透镜部设置在所述反光面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所述透镜部将来自反光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以平行光出射至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箱,所述多晶硅接线盒和所述非晶硅接线盒均连接所述汇流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设置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且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端;
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所述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两侧通过压块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上。
CN201410370522.0A 2014-07-30 2014-07-30 太阳能发电系统 Active CN104113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0522.0A CN104113275B (zh) 2014-07-30 2014-07-30 太阳能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0522.0A CN104113275B (zh) 2014-07-30 2014-07-30 太阳能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3275A true CN104113275A (zh) 2014-10-22
CN104113275B CN104113275B (zh) 2018-02-09

Family

ID=5170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0522.0A Active CN104113275B (zh) 2014-07-30 2014-07-30 太阳能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32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863A (zh) * 2015-01-16 2015-05-13 重庆大学 基于透镜聚光原理的光伏-光催化复合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7667Y (zh) * 2007-11-21 2008-09-17 翁玮鸿 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CN203013766U (zh) * 2012-12-14 2013-06-19 浙江万向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电池组件的平板结构
JP2014103369A (ja) * 2012-10-24 2014-06-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封止材シート
CN204068842U (zh) * 2014-07-30 2014-12-31 沙嫣 太阳能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7667Y (zh) * 2007-11-21 2008-09-17 翁玮鸿 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JP2014103369A (ja) * 2012-10-24 2014-06-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封止材シート
CN203013766U (zh) * 2012-12-14 2013-06-19 浙江万向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电池组件的平板结构
CN204068842U (zh) * 2014-07-30 2014-12-31 沙嫣 太阳能发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863A (zh) * 2015-01-16 2015-05-13 重庆大学 基于透镜聚光原理的光伏-光催化复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3275B (zh) 2018-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8842U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
Peng et al.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China
CN203277428U (zh) Pcb背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7491096B (zh) 高效追踪式光伏发电系统与矩阵
CN105720900A (zh) 一种家用薄膜太阳能窗帘发电并储能的装置
CN105553386A (zh) 占地集约化光伏阵列
CN102277985A (zh) 光伏建筑自发电立体车库
WO2018161647A1 (zh) 一种光伏电站中农作物光照补偿系统
CN104113275A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2645911U (zh) 向日葵式免蓄电太阳能光伏水泵
CN106169907A (zh) 一种追日太阳能发电系统
Başak et al. Effect of developments on a PV system efficiency
CN208834652U (zh) 室外广告牌
CN102061787A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遮阳棚
CN205945604U (zh) 农业大棚的光伏系统
CN105034826B (zh) 一种光伏电动车能源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Pavlović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building integrated PV systems of 1 kW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Banja Luka
CN203233343U (zh) 高效聚光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装置
CN203118979U (zh) 一种双面聚能光电池
CN106641990A (zh) 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路灯
Bahaj Solar photovoltaic energy: generat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N20516043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抗风型阵列
CN205945588U (zh) 并排式日光光伏发电与月光光伏发电互补的光伏供电站
CN216565003U (zh) 一种异质结光伏组件
CN202839702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光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7

Address after: 226400 North of Jialingjiang Road, Ru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John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704, 128 Ronghua East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0

Co-patentee before: Sha Xiaolin

Patentee before: Sha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