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3149B -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3149B
CN104113149B CN201310357094.3A CN201310357094A CN104113149B CN 104113149 B CN104113149 B CN 104113149B CN 201310357094 A CN201310357094 A CN 201310357094A CN 104113149 B CN104113149 B CN 104113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winding
motor
metal termin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70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3149A (zh
Inventor
万为君
文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70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3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3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3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3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3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30Manufacture of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32Manufacture of terminal arrangements;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extern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30Manufacture of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33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该电机定子组件及电机的过线柱设于绝缘构件靠近铁芯齿部内沿处,而接线柱组件设于绝缘构件的外侧部,这样接线柱可与外部绕线机器处于同一侧的位置,方便绕线,利于安装引出线线夹,且从接线柱到定子外侧的引出距离大大减小,同时电机轴向占用空间缩小,利于电机小型化设计;本发明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将构成铁芯的多个铁芯单体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通过一圆形工装装配,两组铁芯单体组上各自通过绕线机缠绕电机主绕组和电机副绕组再共同组装成完整的定子组件,由于通过铁芯单体组上相邻的铁芯单体之间的空位绕线机绕线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绕线的难度,提升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电机定子铁芯端部绝缘件上设有安装接线柱的孔位、过线柱等结构,然而过线柱、固线柱和与线路板电连接的接线柱均设置在绝缘构件靠近铁芯齿部内沿处,因此,接线柱处于与外部绕线机器相对一侧的位置,这样,绕线十分不便,也不利于安装引出线线夹,而且线夹从接线柱到定子外侧的引出距离较远,同时会增加电机轴向占用空间,如电机内部轴向空间较小时则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机定子组件接线柱设置在铁芯齿部内沿处导致的绕线不方便、不利于安装引出线线夹、线夹从接线柱到定子外侧的引出距离较远且会增加电机轴向占用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绝缘构件、绕设于绝缘构件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具有轭部和设于所述轭部内侧的若干齿部,所述定子铁芯的中部设有内膛;所述绝缘构件上且靠近所述内膛的齿部边沿处设有供线圈绕组的绕线通过的过线机构,所述绝缘构件上且靠近所述轭部外侧的边沿处设有供外部绕线机器绕线用的金属接线柱组件。
具体地,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若干铁芯单体,所述绝缘构件包括多个分别套设于所述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各所述铁芯单体具有轭部单元体和设于所述轭部单元体内侧的一个所述齿部,所述铁芯单体两两相邻且通过所述轭部单元体相互拼接固定形成所述定子铁芯,且各所述齿部的内端共同围成所述内膛。
更具体地,各所述绝缘套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端部绝缘体和第二端部绝缘体,所述过线机构为设于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靠近所述齿部边沿处的过线柱,且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在相邻的所述铁芯单体上分别反向对接,所述金属接线柱组件设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上,所述金属接线柱组件包括主绕组金属接线柱、副绕组金属接线柱以及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位于各所述过线柱的旁侧还设有一固线柱。
更具体地,所述主绕组和副绕组分别绕于套设在相邻的所述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的绝缘槽中,所述主绕组的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绕组金属接线柱与所述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所述副绕组的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副绕组金属接线柱与所述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单体的轭部单元体的一侧部设有一连接齿,另一侧部设有与所述连接齿相适配的连接槽,各所述铁芯单体的连接齿装配于相邻的所述铁芯单体的连接槽内且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挡块配合轴向限位的止位部,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靠近所述轭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金属接线柱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上靠近所述轭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金属接线柱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配对的第二固定座。
优化地,所述过线柱上和所述固线柱的端部均设有防止铁芯绕组的绕线滑出的凸起部,且所述固线柱上的凸起部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所述过线柱上的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的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该种电机包括转子,还包括与所述转子配合的上述的电机定子组件,该电机定子组件为BMC塑封定子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及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机定子组件及电机的过线柱设于绝缘构件靠近铁芯齿部内沿处,而接线柱组件设于绝缘构件的外侧部,这样接线柱可与外部绕线机器处于同一侧的位置,方便绕线,利于安装引出线线夹,并且从接线柱到定子外侧的引出距离大大减小,同时电机轴向占用空间缩小,利于电机小型化设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偶数个所述铁芯单体的数量,将所有的铁芯单体分成数量相等的第一铁芯单体组和第二铁芯单体组;
S2:将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各铁芯单体固定在一第一圆形连接工装的外侧,再分别在各所述铁芯单体上套上相互对接的第一端部绝缘体和第二端部绝缘体使所有的第一端部绝缘体位于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同一侧端面上,所有的第二端部绝缘体位于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另一侧端面上;
S3:在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同一个端面上,外部绕线机器与金属接线柱处在同一侧,外部绕线机器先从副绕组金属接线柱或者主绕组金属接线柱开始绕线,接着缠绕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上,经过该绝缘套上第一端部绝缘体的固线柱和过线柱后,再缠绕在相邻的铁芯单体的绝缘套上,依次类推,最后回到第一个铁芯单体上缠绕后引出一接线,该接线缠绕在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上,从而形成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者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或者,
在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同一个端面上,外部绕线机器与金属接线柱处在同一侧,外部绕线机器先从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开始绕线,接着缠绕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上,经过该绝缘套上第一端部绝缘体的固线柱和过线柱后,再缠绕在相邻的铁芯单体的绝缘套上,依次类推,最后回到第一个铁芯单体上缠绕后引出一接线,该接线缠绕在副绕组金属接线柱上或者主绕组金属接线柱上,从而形成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者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S4:将所述第二铁芯单体组的各铁芯单体固定设置在一第二圆形连接工装的外侧按照上述步骤S2、S3操作,形成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S5:利用外部连接工装将上述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与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定子组件。
进一步地,该装配方法还包括步骤S6:将相邻的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铁芯单体与第二铁芯单体组的铁芯单体的轭部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将构成铁芯的多个铁芯单体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通过一圆形工装装配,并两组铁芯单体组上各自分别通过绕线机缠绕电机主绕组和电机副绕组再共同组装成完整的定子组件,由于每相邻两个缠绕主绕组的铁芯单体之间和每两个缠绕副绕组的铁芯单体之间均留有一个铁芯单体的空位,通过该空位绕线机绕线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绕线的难度,提升了电机定子组件的制作效率;此外,主绕组、副绕组的过线机构和接线柱等结构分别位于定子铁芯的绝缘构件绝缘槽的内外两侧,降低了装配过程中相互干扰的可能性,确保了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采用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中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制作完成后的状态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中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制作完成后的状态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中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和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配合形成完整的定子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设于定子铁芯上的绝缘构件、绕设于绝缘构件上的线圈绕组,定子铁芯具有轭部和设于轭部内侧的若干齿部,定子铁芯的中部设有内膛;绝缘构件上且靠近内膛的齿部边沿处设有供线圈绕组的绕线通过的过线机构,绝缘构件上且靠近轭部外侧的边沿处设有供外部绕线机器绕线用的金属接线柱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的过线机构设于绝缘构件靠近铁芯齿部内沿处,而金属接线柱组件设于绝缘构件的外侧部,这样与用于绕组的绕线线端缠绕的接线柱可与外部绕线机器处于同一侧的位置,十分方便绕线,也利于安装引出线线夹,并且从接线柱到定子外侧的引出距离大大减小,同时电机轴向占用空间缩小,利于电机小型化设计。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100,该种电机定子组件100包括定子铁芯1、绝缘构件、线圈绕组3,其中,绝缘构件设于定子铁芯1上,线圈绕组3绕设于绝缘构件上,而定子铁芯1具有轭部和设于轭部内侧的若干齿部112,定子铁芯1的中部设有内膛10;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1由若干铁芯单体11共同组成,各铁芯单体11具有轭部单元体111和设于轭部单元体111内侧的一个齿部112,铁芯单体11两两相邻且通过轭部单元体111相互拼接固定形成定子铁芯1,且各齿部112的内端共同围成前述的内膛10;该绝缘构件包括多个分别套设于铁芯单体11上的绝缘套2。
本实施例中,各绝缘套2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端部绝缘21体和第二端部绝缘22体,过线机构为设于第一端部绝缘21体上靠近齿部112边沿处的过线柱23,且第一端部绝缘21体和第二端部绝缘22体在相邻的铁芯单体11上分别反向对接,举例来说,如果在其中一个铁芯单体11上,第一端部绝缘21朝下,第二端部绝缘22朝上,那么与该铁芯单体11相邻的铁芯单体11上,则第一端部绝缘21朝上,第二端部绝缘22朝下;金属接线柱组件5设于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端部绝缘21体和第二端部绝缘22体上,而金属接线柱组件5包括主绕组金属接线柱51、副绕组金属接线柱52以及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主绕组31和副绕组32分别绕于套设在相邻的铁芯单体11上的绝缘套2的绝缘槽中,主绕组31的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主绕组金属接线柱51与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副绕组32的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副绕组金属接线柱52与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对绕组的绕线进行固定,第一端部绝缘21体上位于各过线柱23的旁侧还进一步设有固线柱24,每绕完一个绕组后可将绕线先在固线柱24上绕至少一圈予以固定后再绕过过线柱23和下一个端部绝缘上的过线柱23及固线柱24后继续绕另一绕组,这样可避免线圈松脱,大大利于提高绕线效率。最好在过线柱23上和固线柱24的端部均设置凸起部,且两者的凸起部的凸起方向应相反,按照绕线的走向,固线柱24上的凸起部最好朝向定子铁芯1的中心,而过线柱23上的凸起部朝向远离定子铁芯1的中心的方向为佳,该些凸起部用于防止铁芯绕组的绕线从过线柱23或固线柱24上滑出,加强绕线连接的稳固性,确保电机的性能。
铁芯单体11的轭部单元体111的一侧部设有一连接齿,另一侧部设有与连接齿相适配的连接槽,各铁芯单体11的连接齿装配于相邻的铁芯单体11的连接槽内且焊接连接,这种连接齿与连接槽嵌合的连接结构保证了相邻的铁性单体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进而确保电机的性能稳定可靠。
同时请参见图5及图6,第一端部绝缘21体上设有限位挡块211,第二端部绝缘22体上设有与限位挡块2111配合轴向限位的止位部221,这样,相邻的铁芯单体11上的绝缘套2在轴向上相互约束,不会出现错位现象;为了让各个接线柱很便捷地装配在绝缘构件上,第一端部绝缘21体上靠近轭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金属接线柱的第一固定座210,第二端部绝缘22体上靠近轭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金属接线柱且与第一固定座210配对的第二固定座220,于是,主、副绕组的金属接线柱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绝缘构件上,便于主、副绕组独立绕线,互不干涉。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组件100还包括线路板4,线路板4上设有多个分别与主绕组金属接线柱51、副绕组金属接线柱52以及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固定且电连接的第一通孔410和多个分别与电机的主绕组引出线71、副绕组引出线72和主、副绕组公共端引出线73电连接的第二通孔420。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最好设为两根,这样主绕组31公共端和副绕组32公共端的接线端头可分别缠绕在一个金属接线柱上,保证其相互独立性,利于制作时单独完成绕线,互不影响;而与两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连接的两个第一通孔410通过设于线路板4上的金属导通片电连接,使得主绕组31公共端和副绕组32公共端通过线路板4实现相互电连接并与公共端引出线73电连接,大大增强其装配的效率和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组件100还包括引出线线夹6,引出线线夹6设有出线孔60和卡钩61,线路板4的内侧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槽40,主绕组引出线71、副绕组引出线72以及主、副绕组公共端引出线73穿设于出线孔60中,卡钩61与卡槽40卡固连接;这样,各个引出线通过引出线线夹6和线路板4与线圈绕组3的绕线连接,其连接可靠,而且结构紧凑,减少了内部空间的占有。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组件100还包括温控器,线路板4上还设有两个第三通孔430,温控器的两个接线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个第三通孔430中,且温控器的其中一个接线端电连接主绕组31或副绕组32或主、副绕组公共端,另一接线端相对应电连接于主绕组引出线71或者副绕组引出线72或者主、副绕组公共端引出线73。本发明电机定子组件100利用线路板4安装固定温控器并实现与电机的线圈绕组3和引出线之间的电连接,其不易松脱,安装结构稳定可靠,确保过流和/或过温度监测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该种电机包括转子,还包括与转子配合的上述的电机定子组件100,该电机定子组件100为BMC塑封定子组件100。本发明提供电机由于采用上述的电机定子组件100,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方便绕线,引出线线夹6安装便捷,并且线夹6从接线柱到定子外侧的引出距离大大减小,同时电机轴向占用空间缩小,利于其体积小型化。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组件100的装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偶数个铁芯单体11的数量,将所有的铁芯单体11分成数量相等的第一铁芯单体11组和第二铁芯单体11组;该第一铁芯单体11组和第二铁芯单体11组分别用于缠绕主绕组31或副绕组32,为后续的主、副绕组单独绕线做好前期准备;
S2:将第一铁芯单体11组的各铁芯单体11固定在一个第一圆形连接工装91的外侧,再分别在各铁芯单体11上套上相互对接的第一端部绝缘21体和第二端部绝缘22体使所有的第一端部绝缘21体位于第一铁芯单体11组的同一侧端面上,所有的第二端部绝缘22体位于第一铁芯单体11组的另一侧端面上;
S3:在第一铁芯单体11组的同一个端面上,外部绕线机器与金属接线柱处在同一侧,外部绕线机器先从副绕组金属接线柱52或者主绕组金属接线柱51开始绕线,接着缠绕铁芯单体11上的绝缘套2上,经过该绝缘套2上第一端部绝缘21体的固线柱24和过线柱23后,再缠绕在相邻的铁芯单体11的绝缘套2上,依次类推,最后回到第一个铁芯单体11上缠绕后引出一接线,该接线缠绕在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上,从而形成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者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当然,本步骤中,也可以改变绕线方向,即外部绕线机器先从主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1和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532开始绕线,接着缠绕铁芯单体11上的绝缘套2上,经过该绝缘套2上第一端部绝缘21体的固线柱24和过线柱23后,再缠绕在相邻的铁芯单体11的绝缘套2上,依次类推,最后回到第一个铁芯单体11上缠绕后引出一接线,该接线缠绕在副绕组金属接线柱52上或者主绕组金属接线柱51上,从而形成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者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S4:将第二铁芯单体11组的各铁芯单体11固定设置在一个第二圆形连接工装92的外侧按照上述步骤S2、S3操作,形成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S5:利用外部连接工装将上述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与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定子组件100。
本实施例中,该装配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6:将相邻的第一铁芯单体11组的铁芯单体11与第二铁芯单体11组的铁芯单体11的轭部焊接在一起,相邻铁芯单体11焊接后连接牢固可靠,确保了定子铁芯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该装配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7:将主绕组金属接线柱51、公共端金属接线柱和副绕组金属接线柱52分别焊接固定在线路板4上的第一通孔410中,这样,绕组的接线通过各个金属接线柱与线路板4连接,在通过线路板4与各个引出线连接,不但接线简洁,而且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该装配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8:将主绕组引出线71、副绕组引出线72和公共端引出线73分别焊接固定在线路板4上的第二通孔420中后穿过引出线线夹6的出线孔60并将出线夹6与线路板4固定,从而将引出线通过出线夹6固定,不易松脱,避免了人工利用绝缘胶布固定,其可靠性大大增强。
本实施例中,该装配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9:将温控器的两个接线端焊接固定在线路板4上的两个第三通孔430中,使得温控器固定在线路板4上并实现与相应的绕组和绕组引出线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的电机定子组件100的装配方法将构成铁芯的多个铁芯单体11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通过一圆形工装装配,并两组铁芯单体11组上各自分别通过绕线机缠绕电机主绕组31和电机副绕组32再共同组装成完整的定子组件100,由于每相邻两个缠绕主绕组31的铁芯单体11之间和每两个缠绕副绕组32的铁芯单体11之间均留有一个铁芯单体11的空位,通过该空位绕线机绕线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绕线的难度,提升了电机定子组件100的制作效率;此外,主绕组、副绕组的过线机构和接线柱等结构分别位于定子铁芯的绝缘构件绝缘槽的内外两侧,降低了装配过程中相互干扰的可能性,确保了电机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绝缘构件、绕设于绝缘构件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具有轭部和设于所述轭部内侧的若干齿部,所述定子铁芯的中部设有内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构件上且靠近所述内膛的齿部边沿处设有供线圈绕组的绕线通过的过线机构,所述绝缘构件上且靠近所述轭部外侧的边沿处设有供外部绕线机器绕线用的金属接线柱组件;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若干铁芯单体,所述绝缘构件包括多个分别套设于所述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各所述铁芯单体具有轭部单元体和设于所述轭部单元体内侧的一个所述齿部,所述铁芯单体两两相邻且通过所述轭部单元体相互拼接固定形成所述定子铁芯,且各所述齿部的内端共同围成所述内膛;
各所述绝缘套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端部绝缘体和第二端部绝缘体,所述过线机构为设于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靠近所述齿部边沿处的过线柱,且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在相邻的所述铁芯单体上分别反向对接,所述金属接线柱组件设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线柱组件包括主绕组金属接线柱、副绕组金属接线柱以及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位于各所述过线柱的旁侧还设有一固线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主绕组和副绕组分别绕于套设在相邻的所述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的绝缘槽中,所述主绕组的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绕组金属接线柱与所述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所述副绕组的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副绕组金属接线柱与所述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单体的轭部单元体的一侧部设有一连接齿,另一侧部设有与所述连接齿相适配的连接槽,各所述铁芯单体的连接齿装配于相邻的所述铁芯单体的连接槽内且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挡块配合轴向限位的止位部,所述第一端部绝缘体上靠近所述轭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金属接线柱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端部绝缘体上靠近所述轭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金属接线柱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配对的第二固定座。
7.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柱上和所述固线柱的端部均设有防止铁芯绕组的绕线滑出的凸起部,且所述固线柱上的凸起部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所述过线柱上的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的方向。
8.电机,包括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转子配合的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该电机定子组件为BMC塑封定子组件。
9.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偶数个铁芯单体的数量,将所有的铁芯单体分成数量相等的第一铁芯单体组和第二铁芯单体组;
S2:将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各铁芯单体固定在一第一圆形连接工装的外侧,再分别在各所述铁芯单体上套上相互对接的第一端部绝缘体和第二端部绝缘体使所有的第一端部绝缘体位于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同一侧端面上,所有的第二端部绝缘体位于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另一侧端面上;
S3:在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同一个端面上,外部绕线机器与金属接线柱处在同一侧,外部绕线机器先从副绕组金属接线柱或者主绕组金属接线柱开始绕线,接着缠绕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上,经过该绝缘套上第一端部绝缘体的固线柱和过线柱后,再缠绕在相邻的铁芯单体的绝缘套上,依次类推,最后回到第一个铁芯单体上缠绕后引出一接线,该接线缠绕在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上,从而形成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者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或者,
在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同一个端面上,外部绕线机器与金属接线柱处在同一侧,外部绕线机器先从主、副绕组公共端金属接线柱开始绕线,接着缠绕铁芯单体上的绝缘套上,经过该绝缘套上第一端部绝缘体的固线柱和过线柱后,再缠绕在相邻的铁芯单体的绝缘套上,依次类推,最后回到第一个铁芯单体上缠绕后引出一接线,该接线缠绕在副绕组金属接线柱上或者主绕组金属接线柱上,从而形成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者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S4:将所述第二铁芯单体组的各铁芯单体均匀固定设置在一第二圆形连接工装的外侧按照上述步骤S2、S3操作,形成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或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
S5:利用外部连接工装将上述电机副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与电机主绕组定子组件单体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定子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定子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将相邻的所述第一铁芯单体组的铁芯单体与第二铁芯单体组的铁芯单体的轭部焊接在一起。
CN201310357094.3A 2013-08-15 2013-08-15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Active CN104113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7094.3A CN104113149B (zh) 2013-08-15 2013-08-15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7094.3A CN104113149B (zh) 2013-08-15 2013-08-15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3149A CN104113149A (zh) 2014-10-22
CN104113149B true CN104113149B (zh) 2016-11-16

Family

ID=5170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7094.3A Active CN104113149B (zh) 2013-08-15 2013-08-15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31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6122B2 (ja) * 2014-07-01 2018-0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CN104539105B (zh) * 2014-12-31 2017-11-17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及电机的制造方法
CN106385147A (zh) * 2016-10-27 2017-02-08 佛山市三水日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静音高效直流电机外绕线组绕线工艺
DE102016222611A1 (de) * 2016-11-17 2018-05-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Verschaltung der Verdrahtung eines Stator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Verschaltung der Verdrahtung eines Stator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CN107846098A (zh) * 2017-10-24 2018-03-27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结构及电机
CN108711960A (zh) * 2018-05-08 2018-10-26 浙江信戈制冷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定子及定子生产方法
CN108448778B (zh) * 2018-05-29 2023-12-0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的定子组件及其绕线方法、电机、风机和空调系统
CN108539933B (zh) * 2018-06-06 2024-09-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10474464B (zh) * 2019-09-19 2024-08-13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总成、电机及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
CN112564360A (zh) * 2019-09-26 2021-03-26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和电机
CN114270668B (zh) * 2019-11-29 2025-06-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
CN111900843B (zh) * 2020-08-04 2022-11-08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十二片拼装定子的自动反圆机构、方法及设备
CN112332563A (zh) * 2020-10-31 2021-02-05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电机及定子组件的绕线方法
CN112398244B (zh) * 2020-11-24 2021-07-23 郑州科技学院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
CN113422489B (zh) * 2021-07-23 2025-02-25 南通向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细长声波牙刷马达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6420B1 (en) * 1994-08-18 1998-10-14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Angled terminal/coil design for small diameter fuel injector
CN1862925A (zh) * 2005-05-11 2006-11-15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绕线的方法和用于电机的定子
CN201018381Y (zh) * 2007-02-12 2008-02-06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组件
CN101901661A (zh) * 2009-05-26 2010-12-01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装置
CN10324814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阿斯莫株式会社 定子、无刷电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203456955U (zh) * 2013-08-15 2014-02-26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6420B1 (en) * 1994-08-18 1998-10-14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Angled terminal/coil design for small diameter fuel injector
CN1862925A (zh) * 2005-05-11 2006-11-15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绕线的方法和用于电机的定子
CN201018381Y (zh) * 2007-02-12 2008-02-06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组件
CN101901661A (zh) * 2009-05-26 2010-12-01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装置
CN10324814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阿斯莫株式会社 定子、无刷电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203456955U (zh) * 2013-08-15 2014-02-26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3149A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3149B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CN203456973U (zh) 电机定子引出线线夹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组件和电机
US20140091655A1 (en) Bus Bar for Use in Electric Motor
CN204376551U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3456955U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05322686A (zh) 一种三相绕组无刷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结构及其绕线方法
CN102931750A (zh) 电机定子引线连接结构
CN110829659A (zh) 一种发卡绕组式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05762947A (zh) 电枢、用于电枢的端部模块和用于装配电枢的方法
CN203457001U (zh) 电机保护监测装置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组件和电机
WO2021208482A1 (zh) 定子组件及其接线调整方法和磁悬浮轴承
JP5691722B2 (ja) 電圧変換装置
JP4811286B2 (ja) 回転電機及び界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5869105B2 (ja) 8字状の積層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2013172043A (ja) 変流器、変流器に用いられる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コイルユニットの巻線方法
WO2020088148A1 (zh) 一种线圈连接件及线圈组件
JP6558200B2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成形方法
CN107689700B (zh) 定子及应用该定子的电机
CN108347116B (zh) 一种绝缘框架、定子总成及电机
CN216121990U (zh) 定子组件及使用该定子组件的无刷电机
CN211046603U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应用该电机定子组件的水泵
CN109639008B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CN211046580U (zh) 定子铁芯及电机
CN208767943U (zh) 一种显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定子
CN208046344U (zh) 一种绝缘框架、定子总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