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6018A -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6018A
CN104096018A CN201410325195.7A CN201410325195A CN104096018A CN 104096018 A CN104096018 A CN 104096018A CN 201410325195 A CN201410325195 A CN 201410325195A CN 104096018 A CN104096018 A CN 10409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gram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5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淑丽
卢连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25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6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6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白附子、桂心、杏仁、牛黄、乌梢蛇、白僵蚕、升麻、防风、人参、三七、蝉蜕、海风藤十二味中药。本发明可标本兼治,具有散风通络、祛风解表、舒筋活络,养血益气、祛痰逐瘀、养肝益肾等功效,服用后药物主归心、肝、肺、脾、肾经,刺激坏死、休眠的面部神经元组织,从根本上解决因面部神经麻痹症引起的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裂扩大、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皱额、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症状,使中枢神经系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最终达到平衡阴阳,改善微循环,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实现对面部神经麻痹症的彻底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面部神经麻痹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裂扩大、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皱额、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引起面部神经麻痹症的病因有感染性病变、耳源性疾病、贝尔麻痹、肿瘤、神经源性、创伤、中毒、代谢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部神经麻痹症和周围型面部神经麻痹症两种。
目前,我国每年由于寒风等原因引发的面神经患者不再少数,很多患者在发病后都不解,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发生了嘴斜眼歪的症状,近几年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青年患者也逐渐增多。
我国多采用维生素类药物或者抗病毒消炎镇痛药物精进行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提高面神经营养,缓解面部不适症状,此方法确有暂时止痛或缓解症状的作用,但需要长期服用,而长期服用单纯血小板减少,产生血液病,使人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出现肝功能损害,复发率相当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复发率低的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20-30克、桂心20-30克、杏仁10-20克、牛黄10-20克、乌梢蛇10-20克、白僵蚕10-20克、升麻10-20克、防风10-20克、人参10-20克、三七5-10克、蝉蜕5-10克、海风藤5-1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30克、桂心25克、杏仁10克、牛黄15克、乌梢蛇20克、白僵蚕10克、升麻20克、防风10克、人参15克、三七5克、蝉蜕10克、海风藤1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30克、桂心30克、杏仁15克、牛黄20克、乌梢蛇10克、白僵蚕15克、升麻10克、防风15克、人参10克、三七10克、蝉蜕5克、海风藤1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25克、桂心30克、杏仁10克、牛黄15克、乌梢蛇15克、白僵蚕20克、升麻15克、防风10克、人参20克、三七10克、蝉蜕5克、海风藤5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25克、桂心30克、杏仁10克、牛黄10克、乌梢蛇20克、白僵蚕10克、升麻15克、防风20克、人参20克、三七5克、蝉蜕10克、海风藤5克。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取加水煎至45分钟,滤去药渣,得到口服溶液。
其中:
白附子是独角莲加工而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镇痉、散结、舒筋、通络等功效,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症状,对各种疔、毒、疮、疖均有特殊医疗效果。
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种,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而“桂心”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通”。味苦,性热,归心、胃、肠经,具有引血、化汗、化脓、益肾、明目、消瘀、生肌、祛风等功效。
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胃、肺、大肠经,具有舒筋、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软化皮肤等功效,杏仁还有美容功效,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
牛黄味苦,性凉,归心、肝经,含胆酸5%~11%、去氧胆酸约2%、鹅去氧胆酸0.6%~1.7%及其盐类、胆红素及其钙盐等化学成分,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益肾等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症状的治疗。
乌梢蛇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通络、散风、止痉、养肝益肾、舒筋活络等功效,用于中风口眼歪斜、麻木拘挛、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风湿顽痹、瘰疬恶疮等症状的治疗。
白僵蚕味咸,性平,归心、肝、脾、胃、肺经,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养血、益气、散风、通络等功效,治中风、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等症状,白僵蚕含有氨基酸和活性丝光素,有营养皮肤和美容作用及碍容性疾病——口眼歪斜等症,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上皮脂腺,调节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因而对女性性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有一定疗效。僵蚕含维生素E9.89%,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形成的老年斑,其所含的活性丝光素能促使皮肤细胞新生,调节皮脂,改善皮肤微循环,可增白防晒,消除色素沉着,保持皮肤弹性。
升麻的水煎剂含升麻苦味素、升麻吉醇、升麻吉醇木糖甙、北升麻醇、升麻素、皂甙等成分,味苦,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升阳、解表、透疹、解毒、养血、益气等功效。
防风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膀胱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化痰、养肝、益肾等功效。
人参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人参的浸出液可被皮肤缓慢吸收、对皮肤没有任何的不良刺激,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营养,调节皮肤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肤脱水、硬化、起皱,长期坚持使用含人参的产品,能增强皮肤弹性,使细胞获得新生。
人参味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养肝、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养血等功效,可调节神经功能,使紧张造成紊乱的神经过程得以恢复。
三七味微苦,性温,归肝、胃、肺、心、肾、大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养血、益气、散风、通络等功效。
蝉蜕味甘,性寒,归肝、肺经,具有宣风、散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等症状的治疗。
海风藤味苦,性温,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气止痛、舒筋、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脘腥冷痛、跌打损伤、水肿、脚气等症。
面部神经麻痹症在中医学中属“中风”范畴,为“中风”之“中经络”,病因主要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侵入经络所致,中医重在调理身体,中药材多为可食用者,无副作用,故从中医的角度对面部神经麻痹症进行治疗是当前有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发明中的每味中药之间,通过数次临床试验配方后得出,其制作方法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片剂、丸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剂型。
本发明药物具有散风通络、祛风解表、舒筋活络,养血益气、祛痰逐瘀、养肝益肾等功效,服用后药物主归心、肝、肺、脾、肾经,刺激坏死、休眠的面部神经元组织,从根本上解决因面部神经麻痹症引起的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裂扩大、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皱额、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症状,使中枢神经系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最终达到平衡阴阳,改善微循环,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实现对面部神经麻痹症的彻底治疗。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煮半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如需制作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可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粉碎成末,制成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根据上述中药的药理,以及数次的临床试验,对青、中、老不同年龄段的轻、中、重度面部神经麻痹症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280例面部神经麻痹症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
将280例面部神经麻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面部神经麻痹症患者。对照组中,男性79例,女性61例;年龄30岁以下的48例,31~50岁67例,51岁以上的25例,病程3个月至3年;治疗组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龄30岁以下43例,31~50岁65例,51岁以上32例;病程4个月~4年。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适当休息,合理膳食,并口服卡马西平30mg,每日三次;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口服溶液,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疗效标准:
治愈——面貌恢复正常,能自然的皱额、皱眉、闭目、露齿、鼓腮;
显效——面貌恢复正常,偶尔出现皱眉、闭目、鼓腮困难;
有效——面貌基本恢复正常,经常出现皱眉、皱额、露齿困难;
无效——仍然口眼歪斜、眼裂扩大等症状,不能皱眉、皱额、吹口哨;
具体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组别 例数 治愈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对照组 140 62(44.3) 115(82.1) 127(90.7) 13(9.3) 127(90.7)
治疗组 140 126(90.0) 134(95.7) 139(99.2) 1(0.8) 139(99.2)
通过上述表一中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与服用西药相比,优于西药,无副作用,治标治本,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白附子30克、桂心25克、杏仁10克、牛黄15克、乌梢蛇20克、白僵蚕10克、升麻20克、防风10克、人参15克、三七5克、蝉蜕10克、海风藤10克组成。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实施例2: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白附子30克、桂心30克、杏仁15克、牛黄20克、乌梢蛇10克、白僵蚕15克、升麻10克、防风15克、人参10克、三七10克、蝉蜕5克、海风藤10克组成。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实施例3: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白附子25克、桂心30克、杏仁10克、牛黄15克、乌梢蛇15克、白僵蚕20克、升麻15克、防风10克、人参20克、三七10克、蝉蜕5克、海风藤5克组成。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实施例4: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白附子25克、桂心30克、杏仁10克、牛黄10克、乌梢蛇20克、白僵蚕10克、升麻15克、防风20克、人参20克、三七5克、蝉蜕10克、海风藤5克组成。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部分患者治愈病例如下:
张XX,男,22岁,由于嘴角不能上扬,没有抬眉纹,笑时嘴歪,一只眼睛小,鼓腮时有漏气现象,去医院检查,诊断为病毒性面神经麻痹,医生给做的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夏XX,男,37岁,因为过度疲劳,晚上睡觉时吹空调,毛孔开放后风邪侵入患上面部神经麻痹症,服用两个月的西药后,无效果,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
冯XX,女,48岁,患面部神经麻痹症近三年,右侧眼部、面肌、嘴角跳动抽搐明显,患侧睁眼困难并明显变小,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而加剧,一次抽搐短则数秒,长则20余分钟,肌肉明显僵硬,一日中无数次发作。患者感到心烦意乱,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无比痛苦,曾应用针灸、肉毒素多种方法无效,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有连续服用了三个疗程后痊愈,生活恢复正常。
孙XX,女,54岁,因丈夫与其离婚,遭遇婚姻骤变后整日借酒消愁,心情压抑消极,导致酒精中毒,患上面部神经麻痹症,初起面部及耳部疼痛,几天后讲话不利索,闭眼有障碍,在当地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疗效不理想,甚至还导致面肌瘫痪,口眼歪斜嘴角流涎,抬眉无力,眼睑变形萎缩,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患者又服用一个疗程巩固疗效,至今未复发。

Claims (5)

1.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20-30克、桂心20-30克、杏仁10-20克、牛黄10-20克、乌梢蛇10-20克、白僵蚕10-20克、升麻10-20克、防风10-20克、人参10-20克、三七5-10克、蝉蜕5-10克、海风藤5-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30克、桂心25克、杏仁10克、牛黄15克、乌梢蛇20克、白僵蚕10克、升麻20克、防风10克、人参15克、三七5克、蝉蜕10克、海风藤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30克、桂心30克、杏仁15克、牛黄20克、乌梢蛇10克、白僵蚕15克、升麻10克、防风15克、人参10克、三七10克、蝉蜕5克、海风藤10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25克、桂心30克、杏仁10克、牛黄15克、乌梢蛇15克、白僵蚕20克、升麻15克、防风10克、人参20克、三七10克、蝉蜕5克、海风藤5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附子25克、桂心30克、杏仁10克、牛黄10克、乌梢蛇20克、白僵蚕10克、升麻15克、防风20克、人参20克、三七5克、蝉蜕10克、海风藤5克。
CN201410325195.7A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4096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5195.7A CN104096018A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5195.7A CN104096018A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6018A true CN104096018A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6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5195.7A Pending CN104096018A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60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3820A (zh) * 2016-01-30 2016-06-15 王廷波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34104A (zh) * 2016-11-28 2017-01-18 广西慧投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3456A1 (en) * 2008-11-10 2010-05-14 Moleac Pte. Ltd.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CN10289563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续命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3456A1 (en) * 2008-11-10 2010-05-14 Moleac Pte. Ltd.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CN10289563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续命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道清: "《中药别名大辞典》", 31 January 2013 *
杨俏田: "《名医杨俏田临证思路与方法》", 31 March 2013 *
马青云等: "面瘫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 《陕西中医》 *
黄燕等: "《中医脑病主治医生480问》", 31 January 201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3820A (zh) * 2016-01-30 2016-06-15 王廷波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34104A (zh) * 2016-11-28 2017-01-18 广西慧投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1258B (zh) 一种祛除疤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9989B (zh)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的中药胶囊
CN103040715A (zh) 一种美容护肤用中药组合物
CN103432475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9556C (zh)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胶囊的生产方法
CN102755593A (zh) 一种治疗气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79396A1 (zh) 治疗痤疮的油类混合物
CN103463218B (zh) 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制剂
CN101953989A (zh) 一种电磁波视康仪及中药组合物
CN103638388B (zh)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6018A (zh)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46872A (zh) 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857414A (zh) 一种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398712A (zh) 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00610A (zh)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6200A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15029B (zh) 一种治疗足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88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热惊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85300A (zh) 一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组合物
CN103007024A (zh) 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06789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
CN102349987B (zh) 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9139A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
CN10510659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CN103948804B (zh) 一种治疗肺气虚型夏季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