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9410A -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69410A CN104069410A CN201410314173.0A CN201410314173A CN104069410A CN 104069410 A CN104069410 A CN 104069410A CN 201410314173 A CN201410314173 A CN 201410314173A CN 104069410 A CN104069410 A CN 1040694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medicine
- beriberi
- dermatophytosis
- radix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百部40-60g、地肤子10-30g、生南星30-50g、蛇床子30-50g、土荆皮40-60g、蛇不过20-40g、花椒30-50g、山蚂蝗20-40g、苦楝根皮20-40g、狼毒30-50g、火把果30-40g、木蓝20-40g、石蒜20-40g、苍耳20-40g、醋1000ml、薄荷精油5ml;具有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燥湿、祛风、杀菌抗病毒等功效,对脚气有较好疗效,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脚气。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背景技术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常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汗疱型,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亦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二是趾间型,好发于第3、4或4、5趾间,表现为少量鳞屑,自觉奇痒;病人常不自觉的搔抓,有时鳞屑不显著,仅感瘙痒,称为无症状型,但常为带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烂,湿润有渗液;三是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跖、足跟及足侧缘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红色鳞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显,粗糙干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症状较重,易致皲裂;夏季常可出现少数丘疹或小疱;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四是湿润糜烂型,此型多继发于趾间型或汗疱型,多由过度搔抓,常继发细菌感染,局部炎性明显,浸渍糜烂,有明显渗出,自觉痒痛,夏季多见。脚气是一种较为顽固的皮肤病,很难断根性治愈。目前,主要采用用1∶6000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醋酸铅溶液浸泡或湿敷,然后选用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Castellan涂剂、5%鱼石脂、3%水杨酸、10%硫磺泥膏、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联苯苄唑霜等(任选一种)外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治脚气足浴配方”(申请号为201310479019.4),各组分及其重量为:花椒2%-3%、蛇床子4%-5%、苍耳子3%-4%、苦参根3%-5%、地肤子4%-6%、黄柏2%-3%、地榆3%-5%、皂角2%-3%、荆芥穗1%-2%、苍术3%-4%、明矾1%-2%、其余为水;该发明是一种能有效治疗脚气、杀灭脚部真菌感染的中药足浴配方。又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水”(申请号为201410009928.6),由下述重量份计的原料配制的:黄柏6~9份、大黄6~9份、地肤子6~9份、蛇床子6~9份、土荆皮6~9份、樟脑3~6份、花椒6~9份、12~13度白醋500份和1.3%~2%苯酚6~9份;上述药剂的最佳重量份计配比为:黄柏5份、大黄5份、地肤子5份、蛇床子5份、土荆皮5份、樟脑3份、花椒5份、白醋500份和苯酚5份;其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称取黄柏、大黄、地肤子、蛇床子、土荆皮、樟脑、花椒放进按重量份计的白醋中浸泡,浸泡6天,取出浸泡物,将余下的浸出液进行过滤,待用,按重量份计称取苯酚,加入待用的滤液中,加热,到65℃时,停止加热,待温度降到室温后进行分装即得治疗脚气药水成品,用时涂抹患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燥湿、祛风、杀菌抗病毒等功效,对脚气有较好疗效的外用药物。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是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二是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三是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其制备方法是:将百部、地肤子、生南星、蛇床子、土荆皮、蛇不过、花椒、山蚂蝗、苦楝根皮、狼毒、火把果、木蓝、石蒜和苍耳置于瓷性容器中,再将醋加入,密封浸泡10-15天,滤去药渣,再将薄荷精油加入,搅拌均匀,即成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
中医认为,引起脚气的原因有久居湿地,或水湿浸淫,或夙体有湿,郁而化热,湿热走注于下;或过食辛辣生热,热蕴而生湿,湿热胶结而下注;或寒湿浸淫,或淤血血阻脉等。当以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为治则。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采用的原料有百部、地肤子、生南星、蛇床子、土荆皮、蛇不过、花椒、山蚂蝗、苦楝根皮、狼毒、火把果、木蓝、石蒜和苍耳、醋和薄荷精油。
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q.)Miq]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等功效,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及臭虫等均有杀灭作用;同时,还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体外试验表明:百部煎剂及醇浸剂对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体外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地肤子(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风疹、湿疹、皮肤瘙痒诸症;还具有抗皮肤真菌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生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蛇床子(Fructus Cnidii)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
土荆皮(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杀虫,止痒,主治疥癣瘙痒,还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
蛇不过(Polygonum perfoliatum L.)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丹毒,瘰疬,湿疹,疥癣等症,对志贺、斯密茨、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
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Zanthoxylumbungeanum Maxim.)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Thunb.)DC.)祛风湿,散瘀,消肿。
苦楝根皮(Melia azedarach L.或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杀虫,疗癣。
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能散结、逐水、止痛、杀虫,主治水气肿胀、淋巴结核和骨结核等;
火把果(Pyracantha fortuneana),又叫火棘,能活血止血,清热凉血;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收敛止泻的作用。
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能清热解毒,去瘀止血。
石蒜(Lycoris radiata)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X.strumarium L.)]具有湿痹拘挛、散风除湿□祛风散热、解毒杀虫、通窍止痛等功效,主治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
醋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对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还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薄荷(Mentha)精油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功效,还具有抗病毒、镇痛、止痒、抗刺激和杀菌等作用。
上述诸药合用,使得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具有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燥湿、祛风、杀菌抗病毒等功效,对脚气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曾对脚气做过治疗性试验:
㈠、试验人员一般资料
选择经医院确诊的脚气患者1000例,其中:男性550例,女性45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汗疱型428例,趾间型49例,鳞屑角化型183例,湿润糜烂340型。
㈡、试验人员诊断依据
1、趾间浸渍,覆以白皮,常伴恶臭;或足跖、足缘群集水疱,干燥脱屑;或足跟、足缘甚至整个足跖皮肤肥厚、干燥、皲裂;自觉剧痒,夏季尤甚。
2、足部多汗者易患病。
3、真菌培养和镜检多为阳性。
㈢、试验方法
每天晚上,用温水洗脚后,再用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实施例三)涂抹患处及周边皮肤,次日早上再涂抹1次,每3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
㈣、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
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治愈和好转均计入有效统计。
㈣、试验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试验,统计数据,形成以下表格:
由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治愈931例,好转6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9.2%,因而,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对脚气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尤其是参照本发明的比例,在各药物用量上所作的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取上好无虫蛀、无霉坏变质的百部40g、地肤子30g、生南星30g、蛇床子30g、土荆皮40g、蛇不过40g、花椒50g、山蚂蝗20g、苦楝根皮20g、狼毒50g、火把果40g、木蓝40g、石蒜20g、苍耳20g,另取醋(采用市售的粮白醋)1000ml、薄荷精油5ml,先将百部、地肤子、生南星、蛇床子、土荆皮、蛇不过、花椒、山蚂蝗、苦楝根皮、狼毒、火把果、木蓝、石蒜、苍耳置于瓷性容器中,再将醋加入,密封浸泡12天,滤去药渣,再将薄荷精油加入,搅拌均匀,即成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
使用时,每天晚上,用温水洗脚后,再用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涂抹患处及周边皮肤,次日早上再涂抹1次,每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病症涂抹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症较重的需要涂抹3-4个疗程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属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实施例二:取上好无虫蛀、无霉坏变质的百部60g、地肤子10g、生南星50g、蛇床子50g、土荆皮60g、蛇不过20g、花椒30g、山蚂蝗40g、苦楝根皮40g、狼毒30g、火把果30g、木蓝20g、石蒜40g、苍耳40g,另取醋(采用市售的粮白醋)1000ml、薄荷精油5ml,先将百部、地肤子、生南星、蛇床子、土荆皮、蛇不过、花椒、山蚂蝗、苦楝根皮、狼毒、火把果、木蓝、石蒜、苍耳置于瓷性容器中,再将醋加入,密封浸泡12天,滤去药渣,再将薄荷精油加入,搅拌均匀,即成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取上好无虫蛀、无霉坏变质的百部50g、地肤子20g、生南星40g、蛇床子40g、土荆皮50g、蛇不过30g、花椒40g、山蚂蝗30g、苦楝根皮30g、狼毒40g、火把果35g、木蓝30g、石蒜30g、苍耳30g,另取醋(采用市售的粮白醋)1000ml、薄荷精油5ml,先将百部、地肤子、生南星、蛇床子、土荆皮、蛇不过、花椒、山蚂蝗、苦楝根皮、狼毒、火把果、木蓝、石蒜、苍耳置于瓷性容器中,再将醋加入,密封浸泡12天,滤去药渣,再将薄荷精油加入,搅拌均匀,即成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药液,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脚气。
Claims (4)
1.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4173.0A CN104069410A (zh) | 2014-07-02 | 2014-07-02 |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4173.0A CN104069410A (zh) | 2014-07-02 | 2014-07-02 |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69410A true CN104069410A (zh) | 2014-10-01 |
Family
ID=51591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14173.0A Pending CN104069410A (zh) | 2014-07-02 | 2014-07-02 |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6941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35640A (zh) * | 2014-11-13 | 2015-03-25 | 哈尔滨灵草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贝母解表散寒润肤除乏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79402A (zh) * | 2018-04-10 | 2018-08-10 | 彭建侠 | 一种防治脚气的中药液 |
-
2014
- 2014-07-02 CN CN201410314173.0A patent/CN1040694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35640A (zh) * | 2014-11-13 | 2015-03-25 | 哈尔滨灵草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贝母解表散寒润肤除乏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79402A (zh) * | 2018-04-10 | 2018-08-10 | 彭建侠 | 一种防治脚气的中药液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10868B (zh) | 一种皮肤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97961B (zh) |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妇科清洗液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755446A (zh) | 一种茶油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08245B (zh) | 手足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 |
CN104857290A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消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55573A (zh) | 一种治疗灰指甲的外用中药 | |
CN104069410A (zh) |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 | |
CN101879219A (zh) | 一种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19328A (zh) | 一种三叶青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90028A (zh) | 中药痱子粉 | |
CN102579656A (zh) | 治疗足癣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114115A (zh) | 一种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的中药组方 | |
CN106377604A (zh) | 一种抗菌消炎止痒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36937B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和灰指甲的外用中药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59108B (zh) | 治疗脚气、体癣及股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4352A (zh) | 一种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的中药药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6728069B (zh) |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祛腐生肌膏 | |
CN104800422A (zh) | 一种治疗腹股沟癣的茶树精油及制备方法 | |
CN104922449A (zh) | 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237140A (zh) | 一种袪腐生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77115A (zh) | 一种治疗外伤及感染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565A (zh) |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 | |
CN102579829B (zh) | 一种治疗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87977A (zh) | 一种罗勒、芦荟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800360B (zh) | 一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