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1202A -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1202A
CN104061202A CN201310233594.6A CN201310233594A CN104061202A CN 104061202 A CN104061202 A CN 104061202A CN 201310233594 A CN201310233594 A CN 201310233594A CN 104061202 A CN104061202 A CN 104061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oad
control
pressure chamber
lo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35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比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de Hydraulic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Linde Hydraulic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de Hydraulic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Linde Hydraulic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13102335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1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1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1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1)的液压控制装置,该液压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控制升降缸(1)的换向阀(2)以及具有阻尼系统(20),借助于该阻尼系统,升降缸(1)的由作用在该升降缸(1)上的载荷(L)所加载的压力腔(1a)能够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其中,阻尼系统(20)包括控制阀(22),借助于该控制阀,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能够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此类的控制装置,用于特别在行驶期间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由泄漏引起的载荷下降,该任务根据本发明如下解决:在从换向阀(2)引向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的提升管道(7)中布置一载荷保持阀(15),该载荷保持阀在换向阀(2)的阻断位置(2a)中防泄漏地阻断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并且阻尼系统(20)的控制阀(22)与提升管道(7)在载荷保持阀(15)和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之间连接。

Description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该液压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控制升降缸的换向阀,并且具有阻尼系统,借助于所述阻尼系统,所述升降缸的由作用在升降缸上的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能够与液压储能器连接,其中,所述阻尼系统包括一控制阀,借助于该控制阀,所述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能够与所述液压储能器连接。
背景技术
在移动工作机、例如叉车、轮式装载机或者伸缩式操作机的情况下,借助于与升降缸作用连接的工作装备提高了载荷。在此情况下,在具有提高的载荷的行驶期间可能出现工作机的俯仰震动,在该情况下,工作机特别是在较高的行驶速度的情况下由于该载荷而跃起。该俯仰震动导致了对驾驶员和工作机的较大的负荷并且限制了工作机的可能的行驶速度。
为了减小在提高的载荷的情况下在行驶期间出现的工作机的俯仰震动,在这种移动工作机中装入阻尼系统,利用该阻尼系统,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可借助于控制阀与液压储能器连接。该液压储能器拦截由于俯仰震动造成的负荷,使得升降缸能够松弛并且俯仰震动被减小。
在已知的具有用于减小俯仰震动的阻尼系统的用于俯仰震动阻尼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提高的载荷在工作机行驶期间被支撑在一控制升降缸的换向阀上,所述换向阀位于阻断位置中。通常此类换向阀构造成具有控制滑阀的纵向移动阀,该纵向移动阀在阻断位置中容易泄漏。此外,在阻尼系统的控制阀构造成纵向移动阀的情况下,在控制阀的控制滑阀处发生泄漏。
由于该泄漏,在已知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在行驶期间在换向阀位于阻断位置以及阻尼系统的控制阀被操作的情况下,发生被提高了的载荷的下降,其中,为了阻尼俯仰震动,所述阻尼系统将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与液压储能器连接起来。由于由泄漏引起的载荷的下降,工作机的驾驶员必须在行驶期间总是重新提高载荷。如果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出于安全原因只能在工作机的静止状态下进行载荷的提高,则为此还需要中断行驶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此类的液压控制装置,利用该液压控制装置,特别在行驶期间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由泄漏引起的载荷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如下解决,在从换向阀引向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的提升管道内设置载荷保持阀,该载荷保持阀在换向阀的阻断位置防泄漏地阻断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并且阻尼系统的控制阀与提升管道在该载荷保持阀和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之间连接。因此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所述升降缸的防泄漏的且因此无漏油的载荷保持阀,所述载荷保持阀设置在从换向阀引向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的提升管道内。在换向阀位于阻断位置的情况下,利用该载荷保持阀防止了载荷由于换向阀处的泄漏而下降。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情况下,用于阻尼俯仰震动的阻尼系统的控制阀在载荷保持阀和升降缸之间连接到提升管道上。冈此在行驶期间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载荷保持阀防止了由于在换向阀处的泄漏而产生的由泄漏引起的载荷的下降,在所述情况下,借助于控制阀将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与液压储能器连接起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阻尼系统的控制阀具有一阻尼位置和一阻断位置,在所述阻尼位置中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与液压储能器连接,在所述阻断位置中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与液压储能器的连接被阻断,其中,控制阀构造成朝向液压储能器的方向进行阻断的中心阀(Sitzventil),其在阻断位置中防泄漏地阻断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与液压储能器的连接。通过这种在阻断位置中构造成朝向液压储能器的方向防泄漏的且因此无漏油的中心阀的控制阀,能够在控制阀的阻断位置中实现阻尼系统的无泄漏性,从而能够结合提升管道中的载荷保持阀有效地避免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由泄漏引起的载荷的下降。
如果升降缸构造成双重作用的升降缸,则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宜的改进方案,控制阀连接到一引向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的下降管道上,其中,控制阀在阻尼位置中将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与一容器连接起来,并且在阻断位置中阻断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与该容器的连接。通过升降缸的第二个、未加载的压力腔与所述容器的连接,能够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以简单的方式在双重作用的升降缸的情况下实现一种俯仰震动阻尼。
适宜地,控制阀可借助于电操控的先导控制阀被操作到阻尼位置中。利用电操控的先导控制阀能够将控制阀以简单的方式为了阻尼俯仰震动而操作到阻尼位置中。
如果先导控制阀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宜的实施方式构造成电操作的切换阀,则获得了用于预控制和操作所述阻尼系统的控制阀的极小的构造费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控制阀具有一朝向阻尼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该控制面被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中的压力加载,并且控制阀还具有一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该控制面的加载可借助于先导控制阀控制。通过对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的加载进行控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阻断位置和阻尼位置之间操作所述控制阀。
控制阀可以纯液压地借助于两个控制面在阻断位置和阻尼位置之间被操作。如果需要,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宜的实施方式,控制阀可借助于一弹簧被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进行加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先导控制阀具有第一控制位置,在该第一控制位置中,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被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中的压力加载;并且先导控制阀还具有第二控制位置,在该第二控制位置中,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向一容器卸载。在先导控制阀的第一控制位置中,控制阀的两个控制而被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内的压力加载。因此,结合控制阀的两个控制面的相应的尺寸比,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控制阀到阻断位置中的操作。在第二控制位置中,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向容器卸载,使得控制阀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被在朝向阻尼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上存在的、在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中的压力操作到阻尼位置中。
当设置一将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与先导控制阀连接起来的控制管道时,能够以极小的结构花费实现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被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中的压力加载或者该控制面向容器的卸载,其中,先导控制阀在第一控制位置中将控制管道与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连接起来并且阻断该控制面与容器的连接;并且先导控制阀在第二控制位置中阻断所述控制管道并且将所述控制面与容器连接起来。
当先导控制阀构造成中心阀,该中心阀在第一控制位置中阻断控制面朝向容器的连接时,获得了特别的优点。因此,先导控制阀在第一控制位置中构造成防泄漏的且因此无漏油的中心阀。先导控制阀在第一控制位置中是无泄漏的并且防止从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并且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控制面向容器的泄漏,利用这种先导控制阀,能够在阻断位置中实现阻尼系统的无泄漏性,使得结合提升管道中的载荷保持阀和构造成中心阀的控制阀,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由泄漏引起的载荷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先导控制阀集成在控制阀内。由此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控制阀的极小的结构花费和结构空间需求。
当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控制阀的阀体可纵向移动地布置在壳体的壳体钻孔中,其中,在壳体钻孔处构造一个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和一个与液压储能器连接的连接腔,在所述连接腔之间构造一个由阀体操控的阀座时,能够以极小的结构花费实现控制阀在阻断位置中的无泄漏性以及实现控制阀作为在从升降缸的压力腔朝向液压储能器的方向上防泄漏的且因此无漏油的中心阀的构造方式。因此,控制阀构造成以活塞结构的方式简单构造的中心阀,该中心阀具有纵向可移动的阀体。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在壳体钻孔处构造一个与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和一个与容器连接的连接腔,其中,阀体具有一个操控所述连接腔的所述连接的控制边缘,则能够利用该阀体以简单的方式控制升降缸的第二压力腔与容器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在壳体钻孔和控制阀的阀体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密封装置,用于防止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向容器的泄漏。利用这种密封装置能够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以简单的方式避免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向容器的泄漏,且因此避免在行驶期间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载荷的下降。
具有特别的优点的是,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相邻于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压力腔布置在壳体钻孔处,其中,控制阀的阀体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与壳体钻孔在连接腔和控制压力腔之间连接。利用这种密封装置能够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避免从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向与容器连接的控制压力腔经由阀体和控制阀的壳体钻孔的泄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载荷的下降,其中,借助于先导控制阀,控制阀的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压力腔向容器卸载。
此外具有特别的优点的是,与液压储能器连接的连接腔相邻于所述与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布置在壳体钻孔处,其中,控制阀的阀体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与壳体钻孔在连接腔之间连接。另外,利用这种密封装置能够避免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从与液压储能器连接的连接腔向与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经由阀体和控制阀的壳体钻孔的泄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载荷的下降,其中,升降缸的未加载的压力腔与容器连接。
当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控制阀的阀体具有一个从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压力腔引向与容器连接的连接腔的钻孔,在该钻孔中构造一由先导控制阀的阀体操控的阀座时,能够以极小的结构花费实现先导控制阀在第一控制位置中从控制阀的控制面朝向容器的防泄漏的实施方式。此外,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先导控制阀在控制阀内的集成以及具有集成的先导控制阀的控制阀的单轴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控制管道由控制阀的阀体的至少一个控制钻孔形成,所述控制钻孔连接到与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连接的连接腔上,并且通入到控制阀的钻孔中,其中,控制钻孔到钻孔中的通入口可以由先导控制阀的阀体操控。由先导控制阀的布置在控制阀的钻孔中的阀体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第一控制位置中开放所述控制钻孔的通入口并且在第二控制位置中阻断该通入口。此外,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先导控制阀的阀体和控制阀的钻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保持得很小,从而在通入口被阻断的情况下,在先导控制阀的第二控制位置中以及在控制阀位于阻尼位置时,避免了从与升降缸的压力腔连接的控制钻孔朝向控制阀的与容器连接的钻孔经由先导控制阀的阀体和控制阀的钻孔的泄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控制阀的阻尼位置中载荷的下降。
当先导控制阀借助于弹簧装置被朝向第一控制位置的方向加载并且能够借助于电磁铁、特别是吸引电磁铁被操作到第二控制位置中时,在控制阀的简单操作方面获得了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和细节借助于在示意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液压线路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控制阀的纵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阻尼移动工作机中的俯仰震动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线路图。
该控制装置包括升降缸1,该升降缸在本实施例中构造成双重作用的升降缸。为了控制该升降缸1,设置一换向阀2。所述换向阀2连接到一与泵3连接的输送管道4以及一引向容器5的容器管道6上。此外,所述换向阀2借助于提升管道7连接到升降缸1的活塞侧的压力腔1a上并且借助于下降管道8连接到升降缸1的活塞杆侧的压力腔1b上。所述换向阀2具有一构造成中性位置(Neutrastellung)的阻断位置2a,在所述阻断位置中,提升管道7和下降管道8被阻断。在换向阀2的提升位置2b中,提升管道7与输送管道4连接,并且下降管道8与容器管道6连接。相应地,在换向阀2的下降位置2c中,下降管道8与输送管道4连接,并且提升管道7与容器管道6连接。
换向阀2构造成在中间位置中进行节流的控制阀,其借助于弹簧10a、10b加载到中性位置中并且能够借助于操作装置9a、9b操作到提升位置2b或者下降位置2c中。
此外在图1中还示出了作用在升降缸1上的载荷L。在存在所述载荷L的情况下,升降缸1的活塞侧的压力腔1a形成载荷加载侧且因此形成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活塞杆侧的压力腔1b形成未加载侧且因此形成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
在提升管道7中,为了在换向阀2位于阻断位置2a的情况下无漏油地保持载荷,设置一载荷保持阀15,该载荷保持阀在换向阀2的阻断位置2a中防泄漏地阻断所述提升管道7。载荷保持阀15构造成沿着从升降缸1朝向换向阀2的穿流方向进行阻断的阻断阀,特别是弹簧加载的止回阀。在升降缸1的提升运行中,在朝向提升位置2b的方向操作换向阀2的情况下,载荷保持阀15被从换向阀2朝向升降缸1的压力腔1a流动的压力介质加偏压到穿流位置中。在升降缸1的下降运行中,在朝向下降位置2c的方向操作换向阀2的情况下,载荷保持阀15可借助于一预控制装置16加偏压到穿流位置中,以便能够实现压力介质从升降缸1的压力腔1a向换向阀2流出且因此流出到容器5中。
此外,为了在行驶运行中在提高的载荷L的情况下阻尼工作机的俯仰震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有一阻尼系统20,借助于该阻尼系统,升降缸1的被所述作用在升降缸1上的载荷L所加载的压力腔1a在换向阀2的阻断位置2a中能够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阻尼系统20包括一控制阀22,借助于该控制阀22,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能够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
根据本发明,阻尼系统20布置在载荷保持阀15和升降缸1之间。为此,控制阀22借助于分支管道23与提升管道7在升降缸1和载荷保持阀15之间连接。另一个引向控制阀22的分支管道24与下降管道8连接。在控制阀22上还借助于储能器管道25连接所述液压储能器21。控制阀22的另一个接口借助于容器管道26连接到容器5上。
阻尼系统20的控制阀22具有一阻尼位置22a,在该阻尼位置中,分支管道23且因此所述与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连接的提升管道7与储能器管25且因此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且因此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此外,在阻尼位置22a中,分支管道24且因此所述与升降缸1的未加载侧连接的下降管道8与容器管道26且因此与容器5连接。此外,阻尼系统20的控制阀22还具有一阻断位置22b,在该阻断位置中,提升管道7与液压储能器11的连接被阻断。根据本发明,控制阀22构造成沿着从提升管道7朝向液压储能器21的穿流方向进行阻断的中心阀30,该中心阀在阻断位置22b中防泄漏地阻断分支管道23且因此阻断所述与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连接的提升管道7与液压储能器21沿着朝向液压储能器21的流动方向的连接。此外,在阻断位置22b中,分支管道24与容器管道26的连接被阻断且因此所述与升降缸1的未加载侧连接的下降管道8与容器5的连接被阻断。
构造成切换阀的控制阀22具有一朝向阻尼位置22a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1,该控制面被提升管道7中的压力且因此被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中的压力加载。为此,控制面31借助于控制管道32连接到分支管道23上。此外,控制阀22具有一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该控制面的加载可借助于一先导控制阀35控制。控制面33相对于控制面31在压力加载的面积上是增大的。控制阀22可借助于先导控制阀35操作到阻尼位置22a中。
先导控制阀35构造成可电操作的切换阀,该换挡阀具有第一控制位置35a,在该第一控制位置中,控制阀22的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被提升管道7中的压力且因此被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中的压力加载。
为此设置一控制管道40,其从分支管道23且因此从提升管道7引向先导控制阀35的一个接口。在第一控制位置35a中,先导控制阀35将控制管道40与控制阀22的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连接起来。为此,在先导控制阀35的第二接口上连接一引向控制面33的控制管道41,该控制管道在第一控制位置35a中与控制管道40连接。先导控制阀35的第三接口借助于分支管道42连接到容器管道26上且因此连接到容器5上。此外,在控制管道40中布置一节流点43。
先导控制阀35具有第二控制位置35b,在该第二控制位置中,控制管道40被阻断并且控制管道41与分支管道42连接,以便将控制面33与容器5连接起来并且向容器5卸载。
在第一控制位置35a中,控制面33与容器5的连接被防泄漏地阻断。为此,先导控制阀35构造成沿着朝向容器5的穿流方向进行阻断的中心阀45,该中心阀在第一控制位置35a中朝向容器5的方向防泄漏地阻断所述控制管道41和所述控制管道40的连接。
先导控制阀35借助于弹簧装置46加载到第一控制位置35a中。为了将先导控制阀35操作到第二换挡位置35b中,设置一构造成开关磁铁的电磁铁47,该电磁铁优选构造成吸引磁铁。
构造成三接口双位置切换阀的先导控制阀35根据图2集成到构造成四接口双位置切换阀的控制阀22中。
构造成以活塞结构方式的切换阀的控制阀22具有在壳体51的壳体钻孔50中可纵向移动地布置的阀体53。在壳体钻孔50中构造有连接腔55和连接腔56,连接腔55与分支管道23且因此与提升管道7和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连接,连接腔56与储能器管道25且因此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在两个连接腔55、56之间,在壳体钻孔50处布置一构造成圆锥面的阀座57,该阀座由阀体53的相应的圆锥面58操控。阀座57和圆锥面58形成在阻断位置22b中起作用的根据图1的中心阀30。与圆锥面58邻接地,所述阀体53在连接腔56的区域中设有控制凹部59。
此外,在壳体钻孔50处构造有连接腔60和连接腔61,连接腔60与分支管道24且因此与下降管道8和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连接,连接腔61与容器管道26且因此与容器5连接。连接腔60、61的连接由阀体53的控制边缘62控制,该控制边缘6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图3中阀体53的右端面形成。
在图2中,控制阀22位于阻断位置22b中,在该阻断位置中,中心阀30防泄漏地阻断提升管道7且因此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与液压储能器21的连接,并且控制边缘62阻断下降管道8且因此升降缸1的未加载侧与容器5的连接。
图2中阀体53的左端面形成朝向控制阀22的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该控制面33布置在由壳体钻孔51、壳体钻孔51的堵头66和阀体53形成的控制压力腔65中。圆锥面58在连接腔55的区域中形成朝向控制阀22的阻尼位置22a的方向上作用的控制面31,该控制面被连接腔55中的压力且因此被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中的压力加载。
阀体53设有纵向钻孔70,该纵向钻孔从控制面33朝向图2中阀体51的右端面延伸且因此将控制压力腔65和连接腔61连接起来,其中,该连接腔61与容器5连接。
在控制阀22的阀体53的纵向钻孔70中布置有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在纵向钻孔70中布置由圆锥面形成的阀座71,该阀座由具有相应的圆锥面81的阀体80操控。阀座71和圆锥面81形成在先导控制阀35的控制位置35a中起作用的根据图1的中心阀45。
在阀体53中布置至少一个通入纵向钻孔70中的、设有节流横截面的控制钻孔85,所述控制钻孔连接到与提升管道7连接的连接腔55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对置地布置的控制钻孔85。设有节流横截面的控制钻孔85形成根据图1的具有节流点43的控制管道40。为了能够在控制阀22的阻断位置22b和阻尼位置22a中实现控制钻孔85与连接腔55的连接,控制钻孔85与在阀体51的外圆周上布置的凹槽86连接。
控制钻孔85向阀体51的纵向钻孔70中的通入可以借助于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操控。为此,在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上布置套筒87,该套筒在外周边处密封在纵向钻孔70中,并且能够沿着轴向实现一种到纵向钻孔70中的压力介质流。为此,套筒87借助于两个固定片与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连接。经由这两个固定片以及在套筒87的内周边和阀体80的外周边之间的间隙能够实现一种沿着轴向的压力介质流。
因此,图1中示出的控制管道41由纵向钻孔70的关于控制钻孔85的通入口位于左边的、引向控制压力腔65的段构成。图1中示出的分支管道42在图2中由纵向钻孔70的关于阀座45位于右边的、引向连接腔61的段构成。
在前控制阀35的图示第一控制位置35a中,控制钻孔85的通入口完全打开,使得控制压力腔65且因此控制阀22的控制面33被连接腔55中存在的、提升管道7中的压力且因此被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中的压力加载。在先导控制阀35的图示第一控制位置35a中,中心阀45关闭,从而实现了控制压力腔65以及与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连接的控制钻孔85朝向容器5的防泄漏的阻断。
图2中还示出了弹簧装置46,该弹簧装置将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加载到图示第一控制位置35a中。图2中还示出了电磁铁47,例如吸引磁铁,在该电磁铁的操控下,将与控制阀加载到第二控制位置35b中,在该第二控制位置中,通过阀体80的轴向操作,套筒87密封地关闭控制钻孔85的通入口并且打开中心阀45,使得控制阀22的控制压力腔65经由纵向钻孔70和打开的中心阀45与连接腔61连接且因此向容器5卸载。
电磁铁47具有衔铁90,该衔铁用于操作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为此,衔铁90设有套筒91,在该套筒上支撑弹簧,该弹簧将阀体80保持与衔铁90接触。阀体80设有带动件92,借助于该带动件在电磁铁47操控的情况下经由衔铁90和套筒91能够将阀体80向图2中的左边操作到第二控制位置35b中。图2中还在衔铁90的左边的区域中布置弹簧。在电磁铁47未操控的情况下,支撑在套筒91上的右边的弹簧将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保持与由左边的弹簧加载的衔铁90接触。因此图2的两个弹簧形成图1中示出的弹簧装置48,该弹簧装置将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加载到图示第一控制位置35a中。
在电磁铁47未操控的情况下,先导控制阀35位于图示第一控制位置35a中。控制压力腔65且因此控制阀22的控制面33被提升管道7中的压力且因此被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中的压力加载,使得控制阀22在电磁铁47未操控的情况下位于图示阻断位置22b中并且关断所述震动阻尼器。在电磁铁47操控的情况下,控制压力腔65且因此控制阀22的控制面33朝向容器5卸载,使得控制阀22被存在于所述形成控制面31的圆锥面58上的、提升管道7中的压力且因此被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中的压力向图2中的左边加载到阻尼位置22a中,在该阻尼位置22a中,中心阀30打开且因此所述与升降缸1的载荷加载侧连接的提升管道7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并且经由控制边缘62建立了所述与升降缸1的未加载侧连接的下降管道8与容器5的连接且因此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
如在图2中可见,所述与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连接的连接腔55相邻于控制压力腔65布置在壳体钻孔50处。为了避免从连接腔55到控制压力腔65在壳体钻孔50的区域中的泄漏,且因此为了避免在控制阀22位于阻尼位置22a的情况下从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朝向容器5的泄漏,在阀体51上布置密封装置90,其中,控制压力腔65在先导控制阀35的第二控制位置35b中向容器5卸载。
借助于套筒87,通过纵向钻孔70中的适当的配合间隙,在先导控制阀35被操作到第二控制位置35b的情况下,在该第二控制位置中防泄漏地或者泄漏极少地阻断控制钻孔85的通入口,经由控制钻孔85的被阻断的通入口避免了从连接腔55到纵向钻孔70中的泄漏,且因此避免了在控制阀22位于阻尼位置22a的情况下从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朝向容器5的泄漏,其中,所述纵向钻孔在先导控制阀35的第二控制位置35b的情况下向容器5卸载。
与液压储能器21连接的连接腔56根据图2相邻于所述与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连接的连接腔60布置。为了避免从连接腔56朝向连接腔60的泄漏,在阀体51上布置密封装置91,其中,所述连接腔在控制阀22的阻尼位置22a中与连接腔61且因此与容器5连接。
通过提升管道7中的防泄漏的载荷保持阀15以及阻尼系统20在升降缸1和载荷保持阀15之间到提升管道7上的连接,结合构造成防泄漏的中心阀30的控制阀22以及构造成防泄漏的中心阀45的先导控制阀35,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不被操控的状态下能够实现无泄漏性。因此,在电磁铁47不通电以及换向阀2位于阻断位置2a中的情况下有效地避免了载荷的下降。
在电磁铁47被通电并且被操控的情况下,在控制阀22的阻尼位置中,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借助于密封装置90、91以及密封地关闭控制钻孔85的通入口的套筒87,避免了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从提升管道7且因此从升降缸1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朝向容器5在阻尼系统20的区域中的泄漏。位于阻断位置中的载荷保持阀15防止了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通过位于阻断位置2a中的换向阀2处的泄漏引起的载荷的下降。因此能够在工作机行驶并且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期间有效地并且以极小的构造费用避免了载荷的下降。
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泄漏极少的或者无泄漏的、用于阻尼移动工作机的俯仰震动的阻尼系统20,利用该阻尼系统特别是在行驶期间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载荷的下降。
构造成中心阀30的控制阀22具有集成的、电操作的、构造成中心阀45的先导控制阀35,所述控制阀由于单轴的结构方式而具有极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并且能够用小的制造成本简单地构造。
由于在载荷保持阀15和升降缸1之间将阻尼系统20连接到提升管道7上,因此需要阻尼系统20的无泄漏性,该无泄漏性能够借助于构造成中心阀30的控制阀22以及构造成中心阀45的先导控制阀35,结合密封装置90、91和/或套筒87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在载荷保持阀15和升降缸1之间将阻尼系统20连接到提升管道7上的优点在于: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载荷保持阀15能够保留在阻断位置中,且因此在位于阻断位置2a中的换向阀2处不会发生泄漏。
在阻尼系统20与分支管道23在换向阀2和载荷保持阀15之间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虽然对于在阻尼系统20处的泄漏方面的需求很小,但是为了在接通了俯仰震动阻尼器的情况下对载荷保持阀15加偏压,需要附加的具有相应的逻辑元件的开关逻辑(Schaltlogik)。此外,强制打开的载荷保持阀15在俯仰震动阻尼期间通过经由位于阻断位置中的换向阀2的泄漏会导致载荷的下降。

Claims (19)

1.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缸的换向阀以及具有阻尼系统,借助于所述阻尼系统,所述升降缸的由作用在所述升降缸上的载荷所加载的压力腔能够与液压储能器连接,其中,所述阻尼系统包括控制阀,借助于所述控制阀,所述升降缸的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能够与所述液压储能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换向阀(2)引向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的提升管道(7)中布置一载荷保持阀(15),所述载荷保持阀在所述换向阀(2)的阻断位置(2a)中防泄漏地阻断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并且所述阻尼系统(20)的控制阀(22)与所述提升管道(7)在所述载荷保持阀(15)和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之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具有一阻尼位置(22a)和一阻断位置(22b),在所述阻尼位置中,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与所述液压储能器(21)连接,在所述阻断位置中,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与所述液压储能器(21)的连接被阻断,其中,所述控制阀(22)构造成在朝向所述液压储能器(21)的方向进行阻断的中心阀(30),所述中心阀在所述阻断位置(22a)中防泄漏地阻断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与所述液压储能器(21)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连接到一引向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的下降管道(8)上,其中,所述控制阀(22)在所述阻尼位置(22a)中将所述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与一容器(5)连接起来,并且在所述阻断位置(22b)中阻断所述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与所述容器(5)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能够借助于电操控的先导控制阀(35)被操作到所述阻尼位置(22a)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35)构造成电操作的切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具有一朝向阻尼位置(22a)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1),所述朝向阻尼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由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中的压力加载,并且所述控制阀还具有一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所述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的加载能借助于所述先导控制阀(35)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借助于弹簧被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加载。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35)具有第一控制位置(35a),在所述第一控制位置中,所述控制阀(22)的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由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中的压力加载;并且所述先导控制阀还具有第二控制位置(35b),在所述第二控制位置中,所述控制阀(22)的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向一容器(5)卸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控制管道(40),所述控制管道将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与所述先导控制阀(35)连接起来,其中,所述先导控制阀(35)在第一控制位置(35a)中将所述控制管道(40)与所述控制阀(22)的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面(33)连接起来并且阻断所述控制面(33)与一容器(5)的连接,并且所述先导控制阀(35)在第二控制位置(35b)中阻断所述控制管道(40)并且将所述控制面(33)与所述容器(5)连接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35)构造成中心阀(45),所述中心阀在所述第一控制位置(35a)中防泄漏地阻断所述控制面(33)向所述容器(5)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35)集成在所述控制阀(22)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的阀体(53)在壳体(51)的壳体钻孔(50)中能纵向移动地布置,其中,在所述壳体钻孔(50)处构造一与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连接的连接腔(55)和一与所述液压储能器(21)连接的连接腔(56),在这些连接腔之间构造一由所述阀体(53)操控的阀座(5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钻孔(50)处构造一与所述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连接的连接腔(60)和一与所述容器(5)连接的连接腔(61),其中,所述阀体(53)具有一操控所述连接腔(60、61)的所述连接的控制边缘(6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钻孔(50)和所述控制阀(33)的阀体(53)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密封装置(90;91),用于防止从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向所述容器(5)的泄漏。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连接的连接腔(55)相邻于一朝向阻断位置(22b)的方向作用的控制压力腔(65)布置在所述壳体钻孔(50)处,其中,所述控制阀(22)的阀体(53)设有密封装置(90),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壳体钻孔(50)在所述连接腔(55)和所述控制压力腔(65)之间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液压储能器(21)连接的连接腔(56)相邻于所述升降缸(1)的未加载的压力腔(1b)连接的连接腔(60)布置在所述壳体钻孔(50)处,其中,所述控制阀(22)的阀体(53)设有密封装置(91),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壳体钻孔(50)在所述连接腔(56、60)之间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2)的阀体(53)具有一钻孔(70),所述钻孔从朝向阻断位置的方向作用的控制压力腔(65)引向与所述容器(5)连接的连接腔(61),在所述钻孔中构造一由所述先导控制阀(35)的阀体(80)操控的阀座(71)。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道(40)由所述控制阀(22)的阀体(53)的至少一个控制钻孔(85)形成,所述控制钻孔连接到与所述升降缸(1)的所述被载荷加载的压力腔(1a)连接的连接腔(55)上并且通入到所述控制阀(22)的钻孔(70)中,其中,所述控制钻孔(85)到所述钻孔(70)中的通入能够由所述先导控制阀(30)的阀体(80)操控。
19.根据权利要求4至18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35)借助于弹簧装置(46)被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位置(35a)的方向加载并且能够借助于电磁铁(47)、尤其是吸引电磁铁被操作到所述第二控制位置(35b)中。
CN201310233594.6A 2013-03-18 2013-03-18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4061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3594.6A CN104061202A (zh) 2013-03-18 2013-03-18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3594.6A CN104061202A (zh) 2013-03-18 2013-03-18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1202A true CN104061202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4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3594.6A Pending CN104061202A (zh) 2013-03-18 2013-03-18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12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050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静液压驱动系统的限压阀
CN110645211A (zh) * 2018-06-27 2020-01-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升降机构弹簧装置和升降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050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静液压驱动系统的限压阀
CN107940050B (zh) * 2016-10-12 2022-02-18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静液压驱动系统的限压阀
CN110645211A (zh) * 2018-06-27 2020-01-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升降机构弹簧装置和升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7636B1 (ko) 건설기계용 유량 컨트롤밸브
KR100231758B1 (ko) 유압회로
US9303632B2 (en) Energy recovery control circuit and work machine
EP3102834B1 (en) Travel and work functions integrated into a hydraulic hybrid system
US20130098464A1 (en) Closed-Loop Hydraulic System Having Regeneration Configuration
CN105579714B (zh) 控制阀
JP6867394B2 (ja) バルブ、特に4/2方向スライドバルブ
CN103410803B (zh) 液控换向阀、联动控制液压系统与挖掘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EP1726723B1 (en) Working machine
JP5680189B2 (ja) 建設機械用油圧制御弁
CN202707661U (zh) 先导缓冲阀、缓冲减振液压控制回路及工程机械设备
CN105518312B (zh) 流体压控制装置
CN101270766A (zh) 在重型设备行进过程中防止铲斗从铲斗支座分离的液压回路
US20160238043A1 (en) Hydraulic driving device
JP4354419B2 (ja) 圧力補償弁を備えた流量制御弁
CN104061202A (zh) 移动工作机的升降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JP4763365B2 (ja) ローダ用油圧制御装置
CN201582240U (zh) 一种手动换向阀
CN109487838B (zh) 液压回路
JP4763366B2 (ja) ローダ用油圧制御装置
KR101669680B1 (ko) 건설기계의 유압회로
JP2012107687A (ja) 切換弁および切換弁を備えた油圧装置
KR100814499B1 (ko) 무한궤도형 굴삭기의 주행 직진 기능 개선을 위한 이중제어스풀밸브
CN209761881U (zh) 用于工程机械的液压缓冲模块及工程机械
KR20100075290A (ko) 유압장치의 홀딩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