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适于大功率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由光伏板接线端子与蓄电池接线端子之间串接的DC-DC变换部件,以及其输入端与电压电流检测部件电连接、输出端经PWM信号驱动部件与DC-DC变换部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微处理器组成,特别是,
所述PWM信号驱动部件包含串接的RC低通滤波器、PWM芯片和逻辑门电路,用于根据微处理器发来的PWM占空比信号,按时序向DC-DC变换部件提供辅助开关、主开关和同步整流开关的驱动信号;
所述DC-DC变换部件的基本组成为,两端并联有第一谐振电容的主开关与两端并联有第二谐振电容的同步整流开关串连后跨接于光伏板接线端子的正、负极两端,辅助开关的一端与光伏板接线端子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经谐振电感与主开关和同步整流开关的接点电连接,所述接点经滤波电感与蓄电池接线端子的正极电连接,蓄电池接线端子的负极与光伏板接线端子的负极电连接,用于依次使同步整流开关零电流关断、主开关零电压开通后按占空比设定的时间于准零电压下关断,以及同步整流开关零电压开通且其稳态压降≤0.1V。
作为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RC低通滤波器由第五电阻和第四电容组成,用于将来自微处理器的数字量PWM信号变换成模拟量的PWM信号。
优选地,PWM芯片为集成电路芯片UC3525A,其A引脚、B引脚和GND引脚短接,IN+引脚接RC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VDD引脚接逻辑门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出0~100%的占空比脉冲信号。
优选地,逻辑门电路分别由主开关信号驱动电路、辅助开关信号驱动电路和同步整流开关信号驱动电路组成,用于根据微处理器发来的占空比脉冲信号先后发出辅助开关驱动信号、主开关驱动信号和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
所述主开关信号驱动电路为依次串接的第一与非门、前死区RCD延时网络、第二与非门、主开关RCD延时网络和第三与非门,其中的第一与非门的两使能端接集成电路芯片UC3525A的VDD引脚、第二与非门的一使能端接微处理器,用于对主开关的驱动,并同时用于由微处理器在待机时或者需要保护的场合禁止对主开关的驱动,
所述辅助开关信号驱动电路为依次串接的第四与非门、第五与非门和第六与非门,其中的第四与非门的两使能端接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五与非门的一使能端接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第六与非门的一使能端接微处理器,用于驱动辅助开关先于主开关导通一段时间,并同时用于由微处理器在待机时或者需要保护的场合禁止对辅助开关的驱动,
所述同步整流开关信号驱动电路为依次串接的第七与非门、后死区RCD延时网络和第八与非门,其中的第七与非门的两使能端接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第八与非门的一使能端接电流检测电路,用于对同步整流开关的驱动,并同时用于DC-DC变换部件在电流断续状态时关闭同步整流开关。
优选地,主开关为第二绝缘栅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间并联有第二二极管,
较好的是,第二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间并联有第二电阻,确保了第二绝缘栅场效应管不被误导通;
优选地,同步整流开关为第三绝缘栅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间并联有第三二极管,
较好的是,第三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间并联有第三电阻,确保了第三绝缘栅场效应管不被误导通;
优选地,辅助开关为第一绝缘栅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间并联有第一二极管,
较好的是,第一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间并联有第一电阻,确保了第一绝缘栅场效应管不被误导通。
优选地,蓄电池接线端子的正、负极间跨接有滤波电容,其为电容量为470μF的电解电容;利于输往蓄电池的电流更平顺。
优选地,光伏板接线端子的负极经第四电阻接地。
优选地,微处理器为型号为PIC16F887的单片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优选地,电压电流检测部件由光伏板端电压检测器、蓄电池端电压检测器和蓄电池充电电流检测器组成,且其与微处理器间串接有采样数据转换部件。
优选地,第一谐振电容、第二谐振电容的电容量均为1μF,谐振电感的电感量为3.3μH。
优选地,辅助开关的导通时间Ta=Lr×IRC/Uin+Tr/4,其中,Lr为谐振电感、IRC为输出额定电流、Uin为光伏板电压、Tr为谐振周期。
优选地,滤波电感电感量的设定为使其输出的电流峰值≤额定电流的10%。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辅助开关、主开关和同步整流开关,以及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滤波电感共同组建的DC-DC变换部件,避免了使用二极管时其功率损耗过大而导致光伏发电系统效率低下的不足,再辅以由RC低通滤波器、PWM芯片和逻辑门电路组成的PWM信号驱动部件,使辅助开关、主开关和同步整流开关按时序先后开通和关断,既使得主开关于零电压下开通,又使得主开关按占空比设定的时间开通后于准零电压下关断,还使得同步整流开关于零电压下开通,且其稳态压降≤0.1V,更使得同步整流开关于零电流下关断。这种结构合理的DC-DC变换部件和PWM信号驱动部件及其配合关系,经实际测量,彻底地消除了DC-DC变换部件中各开关开通和关断时会产生较大冲击电流的缺陷,大大地减少了开关的损耗,提高了抗电磁干扰的性能,使其极适于大功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尤为适用于单相功率≥500W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可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充电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为单项功率为500W的本发明——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其中,蓄电池7的充电电压为12V,DC-DC变换部件3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4.8V、最大输出电流为40A。
参见图1、图2和图3a,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的基本构成由一个微处理器5,一个电压电流检测部件2、一个采样数据转换部件4,一个PWM信号驱动部件6和一个DC-DC变换部件3组成。该微处理器5的输入端经采样数据转换部件4与电压电流检测部件2电连接、输出端经PWM信号驱动部件6与DC-DC变换部件3电连接。其中,
微处理器5选用型号为PIC16F887的单片机,其内嵌入了现有的智能控制算法,包括最大功率跟踪及恒压充电控制方法;用以根据光伏板1的端电压、蓄电池7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光伏板1的最大输出功率,并结合蓄电池7的充电电压产生PWM脉冲控制信号,通过PWM信号驱动部件6形成主、辅和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控制DC-DC变换部件3中的各个开关的通断,自动地使DC-DC变换部件3在连续导通模式和不连续导通模式间自适应地进行切换。
电压电流检测部件2由光伏板端电压检测器、蓄电池端电压检测器和蓄电池充电电流检测器组成;用于将采集到的光伏板1的端电压、蓄电池7的端电压和充电电流的模拟量信号经采样数据转换部件4送往微处理器5进行处理。
采样数据转换部件4为模数转换器;用以将电压电流检测部件2送来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数据,以便微处理器5对其进行处理。
PWM信号驱动部件6由串接的RC低通滤波器61、PWM芯片62和逻辑门电路63组成;用于根据微处理器5发来的PWM占空比信号,按时序向DC-DC变换部件3提供辅助开关31、主开关32和同步整流开关33的驱动信号。其中,
RC低通滤波器61由第五电阻R5和第四电容C4组成。
PWM芯片62为集成电路芯片UC3525A,其A引脚、B引脚和GND引脚短接,IN+引脚接RC低通滤波器61的输出端、VDD引脚接逻辑门电路63的输入端,用于输出0~100%的占空比脉冲信号。
逻辑门电路63分别由主开关信号驱动电路、辅助开关信号驱动电路和同步整流开关信号驱动电路组成,用于根据微处理器5发来的占空比脉冲信号先后发出辅助开关驱动信号DRV_AUX、主开关驱动信号DRV_MAIN和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DRV_SYNC;其中的
主开关信号驱动电路为依次串接的第一与非门F1、前死区RCD延时网络QSYS、第二与非门F2、主开关RCD延时网络ZKYS和第三与非门F3,其中的第一与非门F1的两使能端接集成电路芯片UC3525A的VDD引脚、第二与非门F2的一使能端接微处理器5,用于对主开关32的驱动,并同时用于由微处理器5在待机时或者需要保护的场合禁止对主开关32的驱动;
辅助开关信号驱动电路为依次串接的第四与非门F4、第五与非门F5和第六与非门F6,其中的第四与非门F4的两使能端接第三与非门F3的输出端、第五与非门F5的一使能端接第二与非门F2的输出端、第六与非门F6的一使能端接微处理器5,用于驱动辅助开关31先于主开关32导通一段时间,并同时用于由微处理器5在待机时或者需要保护的场合禁止对辅助开关31的驱动;
同步整流开关信号驱动电路为依次串接的第七与非门F7、后死区RCD延时网络HSYS和第八与非门F8,其中的第七与非门F7的两使能端接第一与非门F1的输出端、第八与非门F8的一使能端接电流检测电路64,用于对同步整流开关33的驱动,并同时用于DC-DC变换部件3在电流断续状态时关闭同步整流开关33。
DC-DC变换部件3的组成为,两端并联有第一谐振电容C1的主开关32与两端并联有第二谐振电容C2的同步整流开关33串连后跨接于光伏板接线端子11的正、负极两端;其中,主开关32为第二绝缘栅场效应管Q2,其源极和漏极间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2、源极和栅极间并联有第二电阻R2,同步整流开关33为第三绝缘栅场效应管Q3,其源极和漏极间并联有第三二极管D3、源极和栅极间并联有第三电阻R3,第一谐振电容C1、第二谐振电容C2的电容量均为1μF。
辅助开关31的一端与光伏板接线端子11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经谐振电感Lr与主开关32和同步整流开关33的接点34电连接;其中,辅助开关31为第一绝缘栅场效应管Q1,其源极和漏极间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源极和栅极间并联有第一电阻R1,谐振电感Lr的电感量为3.3μH,辅助开关31的导通时间Ta=Lr×IRC/Uin+Tr/4,其中,Lr为谐振电感、IRC为输出额定电流、Uin为光伏板电压、Tr为谐振周期。
接点34经滤波电感Lf与蓄电池接线端子71的正极电连接;其中,滤波电感Lf电感量的设定为使其输出的电流峰值≤额定电流的10%。
蓄电池接线端子71的负极与光伏板接线端子11的负极电连接。
蓄电池接线端子71的正、负极间跨接有滤波电容C3,其为电容量为470μF的电解电容。
光伏板接线端子11的负极经第四电阻R4接地GND。
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中的PWM信号驱动部件6在收到微处理器5发来的PWM脉冲控制信号后,经RC低通滤波器61滤波形成一模拟量,作为给定信号送往PWM芯片62,即专用脉宽调制集成电路芯片UC3525A;该芯片具备逐波电流保护、电流反馈、基准电压和斜率补偿等功能,由其VDD引脚输出0~100%的占空比脉冲信号——PWM_PLS信号。
PWM_PLS信号通过两个与非门(第一与非门F1和第七与非门F7)分别形成上(主开关和辅助开关)、下(同步整流开关)开关反相的驱动信号PRE_UP和PRE_DOWN。这两路信号分别经死区形成RCD网络(前死区RCD延时网络QSYS和后死区RCD延时网络HSYS)送往两路与非门(第二与非门F2和第八与非门F8),以形成具有死区的上、下开关驱动信号DT_UP和DT_DOWN。该两路驱动信号同时分别受控于其对应与非门的使能端,而它们的使能端共同连接至微处理器5,可由微处理器5在待机时或者需要保护的场合禁止对其的驱动。DT_UP和DT_DOWN两路信号的死区时间取决于相应的RCD网络时间常数。
带死区的上开关驱动信号DT_UP再经主开关RCD延时网络ZKYS延时,并通过第三与非门F3整形后成为主开关驱动信号DRV_MAIN。而辅助开关驱动信号DRV_AUX的上升沿则直接来自于上开关的驱动信号PRE_UP,但在主开关驱动信号DRV_MAIN上升沿到来的时刻被与之相连的第四与非门F4所禁止,因此实现了辅助开关31先导通一段时间,再进入主开关32导通周期。
带死区的下开关驱动信号DT_DOWN经过第八与非门F8,产生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DRV_SYNC,该第八与非门F8的使能端接至电流检测电路64,可于DC-DC变换部件3在电流断续状态关闭同步整流开关33,确保无环流。
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中的DC-DC变换部件3在PWM信号驱动部件6发出的相应的开关驱动信号的驱动下,使辅助开关31、主开关32和同步整流开关33于每个开关周期协同工作,将光伏板电压Uin、光伏板电流Iin以合适的充电电流Iout转换成蓄电池端电压Uout,其每个开关周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辅助开关31经辅助开关驱动信号DRV_AUX触发先导通,因此时的同步整流开关33仍处于续流导通状态,故光伏板电压Uin全部加载到谐振电感Lr上,使谐振电感电流ILr线性上升。当谐振电感电流ILr≥滤波电感电流ILf时,同步整流开关33的充电电流为零,使其于零电流下关断。
谐振电感电流ILr不仅提供输出滤波电感电流ILf,还同时参与第一谐振电容C1、第二谐振电容C2的谐振,使节点34的电压上升至光伏板电压Uin。之后,辅助开关31随即关断,为主开关32创造了零电压导通的条件。
随着主开关32经主开关驱动信号DRV_MAIN触发于辅助开关31关断前≤3μs导通,谐振过程终止,光伏板1通过主开关32传输能量。主开关32的导通时间由微处理器5发出的PWM脉冲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决定,在主开关32导通期间,输出的滤波电感电流ILf由主开关32直接提供。当主开关32导通的时间达到设定的PWM值时,主开关32关断。此时的同步整流开关33还未开启,称为“死区”。在死区时间内,谐振电容(第一谐振电容C1和第二谐振电容C2)提供输出的滤波电感电流ILf,并使主开关32两端的电压缓慢上升,使主开关32于准零电压下关断。死区时段末期,第一谐振电容C1的电压升至输入电压——光伏板电压Uin,而第二谐振电容C2的电压降为零,使同步整流开关33的端电压为零。主开关32的导通是整个开关周期中最长的过程,其最大可达90%的开关周期,即30微秒。
经过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第一谐振电容C1和第二谐振电容C2)的谐振(死区时间),同步整流开关33经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DRV_SYNC触发于零电压下开通。于是输出的滤波电感电流ILf由同步整流开关33续流,同时由于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DRV_SYNC的继续保持,使同步整流开关33的稳态压降≤0.1V,而不是现有技术——二极管的0.7V。这一过程,光伏板1并未提供能量给蓄电池7,只是DC-DC变换部件3输出滤波电感Lf的储能通过同步整流开关33释放给蓄电池7。
蓄电池充电电流Iout的大小决定于主开关32、辅助开关31和同步整流开关33的导通比。
触发同步整流开关33的同步整流开关驱动信号DRV_SYNC在DC-DC变换部件3固有的开关周期结束时撤除。然而,除非充电电流Iout很小(低于额定电流的10%),DC-DC变换部件3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时,它仍然处于导通状态。在下一开关周期开始时,需要辅助开关31和谐振电感Lr实现换流。
使用本发明的充电波形图如图3b中的曲线所示,由其可看出,使用本发明后,其充电波形平缓,完全消除了尖锐的毛刺,即冲击电流对装置中各个元器件的冲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充电控制装置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