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4407A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54407A CN103954407A CN201410164422.2A CN201410164422A CN103954407A CN 103954407 A CN103954407 A CN 103954407A CN 201410164422 A CN201410164422 A CN 201410164422A CN 103954407 A CN103954407 A CN 1039544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k test
- support
- telescopic rod
- support frame
- roc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53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漏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六组试漏单元,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定位发动机缸盖的圆柱销和菱形销;所述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侧支架,主支架由两个独立的副支架组成,每个副支架上面有四个向上倾斜的凸出面,对应下方有四个向下倾斜的凹入面,每个副支架两端均钻有阶梯孔,阶梯孔下方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有螺纹孔,四个螺栓将一对副支架固定在四个支撑柱上,相应的底座上有四个沉头孔,另外四个螺栓将四个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六组试漏单元为第一组至第六组试漏单元:每组试漏单元均由常规快夹巧妙改制而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缸盖上的油道系统是发动机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在缸盖压铸成型以及精加工后,对缸盖油道进行气密性检测是一道重要工序。传统的检测手段是目测,非常不科学,且由于发动机缸盖结构紧凑,油道复杂,集气道(进气道、排气道)、水道(冷却水循环通道)和油道(燃烧室供油系统)于一体,采用目测的检验方法往往会造成误检和漏检,检测效果不佳,导致产成品率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针对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较多的是气道和水道检测,对于油道气密性检测涉及的较少。对于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湿式”检测和“干式”检测。“湿式”检测,就是往缸盖内冲进一定量压缩空气并密封起来,然后沉入水槽中观察,观看水中有无气泡产生,气泡产生的位置就是泄露位置;当前“湿式”检测所用到的驱动装置是丝杠机构或气缸液压缸组件,对于丝杠驱动装置而言,其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对于气动液压驱动装置而言,其设备布置困难,而且浸入水中对气动液压装置要求很高,成本压力大,影响检测效果。“干式”检测,是指以一定压力的纯净空气为介质,通过测量空气压降或压差降的方法对测试件进行测量的形式。“干式”检测虽然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但国内“干式”检测装置大多是进口的,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而且国产自动形式的试漏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且故障率要减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该试漏装置比“干式”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又比目前“湿式”检测系统的驱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高效、准确完成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工作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漏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六组试漏单元,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定位发动机缸盖的圆柱销和菱形销;
所述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侧支架,主支架由两个独立的副支架组成,每个副支架上面有四个向上倾斜的凸出面,对应下方有四个向下倾斜的凹入面,每个副支架两端均钻有阶梯孔,阶梯孔下方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有螺纹孔,四个螺栓将一对副支架固定在四个支撑柱上,相应的底座上有四个沉头孔,另外四个螺栓将四个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六组试漏单元为第一组至第六组试漏单元:第一组试漏单元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试漏单元,2个第一试漏单元对应堵住发动机缸盖一侧面最上方的两个对称孔;每个第一试漏单元均由第一快夹本体、第一伸缩杆和第一胶堵组成;该组第一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一快夹本体包括第一曲柄、第一支撑架、第一摇杆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了第一伸缩杆长度,所述第一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一摇杆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伸缩杆插在第一支撑架中的长孔中,并在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第一胶堵;所述第一支撑架一端有螺纹,两个独立侧板一端各有一个螺纹孔,所述第一组试漏单元通过螺纹联接对称地固定在两个独立侧板一端,所述两个独立侧板另一端各有一组孔,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个副支架上;
所述第二组试漏单元包括16个结构相同的第二试漏单元,每个第二试漏单元均由第二快夹本体、第二定位套和试漏组件组成;该组第二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二快夹本体包括第二曲柄、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摇杆;所述第二试漏单元主要是将快夹第二伸缩杆改制成试漏组件;所述第二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二摇杆和试漏组件,所述第二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二支撑架,所述试漏组件插在第二支撑架中的长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一端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定位套,该组第二试漏单元通过第二定位套插在副支架上面凸出斜面的孔中,从而固定在副支架上面的凸出斜面上,试漏组件分别深入发动机缸盖端面的小斜面上十六个斜孔中,堵住斜孔上贯通位和下贯通位;
所述试漏组件包括支撑杆、试漏杆、销轴、第二圆螺母、上导向套、上密封圈、下导向套、下密封圈、连接垫圈和内六角螺栓,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试漏杆,该试漏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六角螺栓,同时依次连接垫圈、下密封圈、下导向套、上密封圈、上导向套、第二圆螺母、销轴,该试漏组件深入发动机缸盖端面斜孔内,由垫圈和下导向套压紧下密封圈,下导向套和上导向套压紧上密封圈,使两个密封圈轴向压缩径向扩张,分别堵住斜孔上下贯通位,同时内六角螺栓可微调压缩量;
所述第三组试漏单元包括8个结构相同的第三试漏单元,每个第三试漏单元由第三快夹本体、第三伸缩杆、第三胶堵、长支撑套和第三圆螺母组成;第三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三快夹本体包括第三曲柄、第三支撑架和第三摇杆;第三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快夹第三伸缩杆长度,所述第三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三摇杆和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伸缩杆插在第三支撑架中的长孔中,并在第三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第三胶堵;所述第三支撑架一端有螺纹,所述长支撑套一端有螺纹,第三试漏单元通过螺纹联接均固定在长支撑套上,长支撑套另一端也有螺纹,该长支撑套插入副支架上平面的孔,由第三圆螺母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副支架上,第三试漏单元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对称均匀分布的八个孔;
所述第四组试漏单元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第四试漏单元,每个第四试漏单元均由第四快夹本体、第四伸缩杆、第四胶堵和第四定位套组成;该组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四快夹本体包括第四曲柄、第四支撑架和第四摇杆;所述第四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快夹第四伸缩杆长度,所述第四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四摇杆和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四支撑架,所述第四伸缩杆插在第四支撑架中的长孔中,并在第四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第四胶堵;所述第四支撑架一端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第四定位套,该组试漏单元通过第四定位套插在副支架上平面的孔中,从而固定在副支架上平面上,第四胶堵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一侧的两个对称孔;
所述第五组试漏单元包括1个第五试漏单元,该第五试漏单元由第五快夹本体、第五伸缩杆、第五胶堵支撑块、第五圆螺母和第五胶堵组成;第五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五快夹本体包括第五曲柄、第五支撑架和第五摇杆;所述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了第五伸缩杆长度,所述第五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五摇杆和第五伸缩杆,所述第五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五支撑架,所述第五伸缩杆插在第五支撑架中的长孔中;所述第五支撑架一端有螺纹,该组试漏单元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侧支架的上支撑板的螺纹孔中,并且用第五圆螺母锁紧;所述第五伸缩杆一端固定第五胶堵支撑块,该胶堵支撑块上固定两个第五胶堵,该组试漏单元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一侧两个相邻孔;
所述第六组试漏单元包括1个第六试漏单元,该第六试漏单元由第六快夹本体、第六伸缩杆、第六胶堵支撑块、第六圆螺母和第六胶堵组成;第六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六快夹本体包括第六曲柄、第六支撑架和第六摇杆;所述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了第六伸缩杆长度,所述第六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六摇杆和第六伸缩杆,所述第六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六支撑架,所述第六伸缩杆插在第六支撑架中的长孔中;所述第六支撑架一端有螺纹,第六试漏单元第六支撑架螺纹处穿过侧支架的后支撑板孔,并用第六圆螺母锁紧,该组试漏单元第六伸缩杆一侧固定第六胶堵支撑块,该支撑块上固定第六胶堵,该胶堵堵住发动机缸盖另一侧面上两个相邻孔,另外,该支撑块上钻有两对正交贯通的长孔,竖直方向的两个长孔分别接进气、出气气管,其中进气管另一端接气泵,出气管另一端堵住,同时第六胶堵上钻有一对长孔,第六胶堵一端与第六胶堵支撑块配合后,胶堵上的一对长孔与支撑块水平方向一对孔贯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试漏装置因为采用快夹改制成试漏单元,其驱动装置由快夹本体来完成,其试漏部分亦由改制的快夹伸缩杆来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丝杠驱动装置布置困难、操作繁琐和气动液压缸驱动装置设备要求高、成本高等缺点,具有设计轻巧、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有效地保证发动机缸盖油道气密性检测工作的顺利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组试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二组试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三组试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四组试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五组试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六组试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第几?试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前副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后副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侧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胶堵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简称试漏装置,参见图1‐16),其特征在于该试漏装置包括底座16、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六组试漏单元,所述底座16上固定有定位发动机缸盖的圆柱销6和菱形销17;
所述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侧支架,主支架由两个独立的副支架组成,每个副支架上面有四个向上倾斜的凸出面,对应下方有四个向下倾斜的凹入面,每个副支架两端均钻有阶梯孔,阶梯孔下方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有螺纹孔,四个螺栓将一对副支架固定在四个支撑柱上,相应的底座上有四个沉头孔,另外四个螺栓将四个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第一组试漏单元15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试漏单元,每个第一试漏单元由第一快夹本体153、第一伸缩杆152和第一胶堵151组成(参见图2);该组试漏单元15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快夹是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种变形,该快夹包括曲柄、支撑架、摇杆和伸缩杆,所述第一快夹本体153包括第一曲柄1533、第一支撑架1531和第一摇杆1532;所述试漏单元15主要是加长了第一伸缩杆长度152,所述第一曲柄1533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一摇杆1532和第一伸缩杆152,所述第一摇杆通1532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一支撑架1531,所述第一伸缩杆152插在第一支撑架1531中的长孔中,并在第一伸缩杆152的一端固定第一胶堵151;所述第一支撑架1531一端有螺纹,所述前侧板2和后侧板14一端各有一个螺纹孔,该组试漏单元15通过螺纹联接对称地固定在前侧板2和后侧板14上,前侧板2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前副支架31上,后侧板14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后副支架32上,该组试漏单元15堵住发动机缸盖一侧面最上方两个的对称孔Ⅴ。
所述第二组试漏单元4包括16个结构相同的第二试漏单元,每个第二试漏单元由第二快夹本体42、第二定位套41和试漏组件12组成(参见图3);该组试漏单元4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快夹是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种变形,该快夹包括曲柄、支撑架、摇杆和伸缩杆,所述第二快夹本体42包括第二曲柄423、第二支撑架421和第二摇杆422;所述试漏单元4主要是将快夹伸缩第二杆改制成试漏组件12;所述第二曲柄423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二摇杆422和试漏组件12,所述第二摇杆422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二支撑架421,所述试漏组件12插在第二支撑架421中的长孔中;所述试漏单元4前侧8个,通过第二定位套41固定在前副支架31上的凸出斜面311上;后侧8个,通过第二定位套41固定在后副支架32上的凸出斜面321上;所述试漏组件12包括支撑杆127、试漏杆122、销轴128、第二圆螺母129、上导向套1210、上密封圈126、下导向套125、下密封圈124、连接垫圈123和内六角螺栓121,该组试漏单元4的十六个试漏组件12分别深入发动机缸盖斜面上十六个斜孔Ⅰ中,堵住斜孔Ⅰ上贯通位和下贯通位。所述试漏组件12支撑杆127通过螺纹连接试漏杆122,该试漏杆122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六角螺栓121,同时依次连接垫圈123、下密封圈124、下导向套125、上密封圈126、上导向套1210、第二圆螺母129、销轴128,该试漏组件12深入发动机缸盖端面斜孔Ⅰ内,由垫圈123和下导向套125压紧下密封圈124,下导向套125和上导向套1210压紧上密封圈126,使两个密封圈轴向压缩径向扩张,分别堵住斜孔Ⅰ上下贯通位,同时内六角螺栓121可微调压缩量。
所述第三组试漏单元7包括8个结构相同的第三试漏单元,每个第三试漏单元由第三快夹本体75、第三伸缩杆72、第三胶堵71、长支撑套74和第三圆螺母73组成(参见图4);该组第三试漏单元7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快夹是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种变形,该快夹包括曲柄、支撑架、摇杆和伸缩杆,所述第三快夹本体75包括第三曲柄753、第三支撑架751和第三摇杆752;该组试漏单元7主要是加长快夹第三伸缩杆72长度,所述第三曲柄753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三摇杆752和第三伸缩杆72,所述第三摇杆752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三支撑架751,所述第三伸缩杆72插在第三支撑架751中的长孔中,并在第三伸缩杆72的一端固定第三胶堵71;所述第三支撑架751一端有螺纹,所述长支撑套74一端有螺纹,该组试漏单元7前侧4个通过螺纹联接均固定在长支撑套74上,该支撑套74固定在前副支架31上;所述长支撑套74另一端也有螺纹,该长支撑套74插入前副支架31上平面的孔中,由第三圆螺母73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前副支架31上;后侧4个通过螺纹联接均固定在长支撑套74上,该支撑套74固定在后副支架32上;所述长支撑套74另一端也有螺纹,该长支撑套74插入后副支架32上平面的孔中,由第三圆螺母73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后副支架32上;该组试漏单元7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对称均匀分布的八个孔Ⅱ。
所述第四组试漏单元11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第四试漏单元,每个第四试漏单元由第四快夹本体114、第四伸缩杆112、第四胶堵111和第四定位套113组成(参见图5);该组第四试漏单元11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快夹是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种变形,该快夹包括曲柄、支撑架、摇杆和伸缩杆,所述第四快夹本体114包括第四曲柄1143、第四支撑架1141、第四摇杆1142;所述试漏单元11主要是加长快夹第四伸缩杆112长度,所述第四曲柄1143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四摇杆1142和第四伸缩杆112,所述第四摇杆1142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四支撑架1141,所述第四伸缩杆112插在第四支撑架1141中的长孔中;所述第四支撑架1141一端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第四定位套113,该试漏单元11前一个通过第四定位套113直接固定在前副支架31平面上,后一个通过第四定位套113直接固定在后副支架32平面上,第四伸缩杆112一端固定胶堵111,并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一侧两个对称孔Ⅲ。
所述第五组试漏单元10仅包括1个第五试漏单元,该第五试漏单元由第五快夹本体105、第五伸缩杆104、第五胶堵支撑块102、第五圆螺母103和第五胶堵101组成(参见图6);该组试漏单元10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快夹是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种变形,该快夹包括曲柄、支撑架、摇杆和伸缩杆,所述第五快夹本体105包括第五曲柄1052、第五支撑架1051和第五摇杆1053;所述试漏单元10主要是加长了第五伸缩杆104长度,所述第五曲柄1052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五摇杆1053和第五伸缩杆104,所述第五摇杆1053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五支撑架1051,所述第五伸缩杆104插在第五支撑架1051中的长孔中;所述第五支撑架1051一端有螺纹,该组试漏单元10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侧支架9的上支撑板92的螺纹孔中,并且用第五圆螺母103锁紧;所述第五伸缩杆104一端固定第五胶堵支撑块102,该胶堵支撑块102上固定两个第五胶堵101,该组试漏单元10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一侧两个相邻孔Ⅳ。
所述第六组试漏单元8包括1个第六试漏单元,该第六试漏单元由第六快夹本体85、第六伸缩杆84、第六胶堵支撑块82、第六圆螺母83和第六胶堵81组成(参见图7);该组第六试漏单元8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快夹是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种变形,该快夹包括曲柄、支撑架、摇杆和伸缩杆,所述第六快夹本体85包括第六曲柄852、第六支撑架851和第六摇杆853;所述试漏单元8主要是加长了第六伸缩杆84长度,所述第六曲柄852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六摇杆853和第六伸缩杆84,所述第六摇杆853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六支撑架851,所述第六伸缩杆84插在第六支撑架851中的长孔中;所述第六支撑架851一端有螺纹,该组试漏单元8第六支撑架851螺纹处穿过侧支架9的后支撑板94孔,并用第六圆螺母83锁紧,该组试漏单元8第六伸缩杆84一侧固定第六胶堵支撑块82,该支撑块82上固定第六胶堵81,该第六胶堵81堵住发动机缸盖另一侧面上两个相邻孔Ⅵ;另外,该第六支撑块82上钻有两对正交贯通的长孔,两个竖向长孔821分别接进气、出气气管,其中进气管另一端接气泵,出气管另一端堵住,同时第六胶堵81上钻有一对长孔811,第六胶堵81一端与第六支撑块82配合后,第六胶堵上的一对长孔811与第六支撑块水平方向孔822贯通(参见图12‐13)。
本发明试漏装置装夹发动机缸盖并检测所述缸盖油道气密性的步骤如下:
将发动机缸盖放置在底座16的上平面上,缸盖底面与放置平面贴合;调节缸盖位置,使缸盖地面上与圆柱销6配合的孔靠近侧支架9并与底座16上圆柱销6配合,同时使缸盖底面上与菱形销17配合的孔与底座上菱形销17配合;所述第一组试漏单元15、第二组试漏单元4、第三组试漏单元7、第四组试漏单元11、第五组试漏单元10和第六组试漏单元8均调整至工作位置,完成缸盖油道封堵工作,使所述油道形成一个密闭通路;所述第六组试漏单元8支撑块82上进气管孔821接进气管并接气泵,气泵将压缩空气冲入缸盖密封空间。将所述发动机缸盖试漏装置连同缸盖放入水箱中,所述水箱中水的平面高于发动机缸盖顶面,检测有无气泡产生,从而判断出发动机缸盖油道的有无泄漏缺陷。
上述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基于本发明设计思路和结构所作的常规改进,都应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Claims (1)
1.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漏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六组试漏单元,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定位发动机缸盖的圆柱销和菱形销;
所述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侧支架,主支架由两个独立的副支架组成,每个副支架上面有四个向上倾斜的凸出面,对应下方有四个向下倾斜的凹入面,每个副支架两端均钻有阶梯孔,阶梯孔下方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有螺纹孔,四个螺栓将一对副支架固定在四个支撑柱上,相应的底座上有四个沉头孔,另外四个螺栓将四个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六组试漏单元为第一组至第六组试漏单元:第一组试漏单元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试漏单元,2个第一试漏单元对应堵住发动机缸盖一侧面最上方的两个对称孔;每个第一试漏单元均由第一快夹本体、第一伸缩杆和第一胶堵组成;该组第一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一快夹本体包括第一曲柄、第一支撑架、第一摇杆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了第一伸缩杆长度,所述第一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一摇杆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伸缩杆插在第一支撑架中的长孔中,并在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第一胶堵;所述第一支撑架一端有螺纹,两个独立侧板一端各有一个螺纹孔,所述第一组试漏单元通过螺纹联接对称地固定在两个独立侧板一端,所述两个独立侧板另一端各有一组孔,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个副支架上;
所述第二组试漏单元包括16个结构相同的第二试漏单元,每个第二试漏单元均由第二快夹本体、第二定位套和试漏组件组成;该组第二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二快夹本体包括第二曲柄、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摇杆;所述第二试漏单元主要是将快夹第二伸缩杆改制成试漏组件;所述第二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二摇杆和试漏组件,所述第二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二支撑架,所述试漏组件插在第二支撑架中的长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一端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定位套,该组第二试漏单元通过第二定位套插在副支架上面凸出斜面的孔中,从而固定在副支架上面的凸出斜面上,试漏组件分别深入发动机缸盖端面的小斜面上十六个斜孔中,堵住斜孔上贯通位和下贯通位;
所述试漏组件包括支撑杆、试漏杆、销轴、第二圆螺母、上导向套、上密封圈、下导向套、下密封圈、连接垫圈和内六角螺栓,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试漏杆,该试漏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六角螺栓,同时依次连接垫圈、下密封圈、下导向套、上密封圈、上导向套、第二圆螺母、销轴,该试漏组件深入发动机缸盖端面斜孔内,由垫圈和下导向套压紧下密封圈,下导向套和上导向套压紧上密封圈,使两个密封圈轴向压缩径向扩张,分别堵住斜孔上下贯通位,同时内六角螺栓可微调压缩量;
所述第三组试漏单元包括8个结构相同的第三试漏单元,每个第三试漏单元由第三快夹本体、第三伸缩杆、第三胶堵、长支撑套和第三圆螺母组成;第三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三快夹本体包括第三曲柄、第三支撑架和第三摇杆;第三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快夹第三伸缩杆长度,所述第三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三摇杆和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伸缩杆插在第三支撑架中的长孔中,并在第三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第三胶堵;所述第三支撑架一端有螺纹,所述长支撑套一端有螺纹,第三试漏单元通过螺纹联接均固定在长支撑套上,长支撑套另一端也有螺纹,该长支撑套插入副支架上平面的孔,由第三圆螺母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副支架上,第三试漏单元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对称均匀分布的八个孔;
所述第四组试漏单元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第四试漏单元,每个第四试漏单元均由第四快夹本体、第四伸缩杆、第四胶堵和第四定位套组成;该组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四快夹本体包括第四曲柄、第四支撑架和第四摇杆;所述第四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快夹第四伸缩杆长度,所述第四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四摇杆和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四支撑架,所述第四伸缩杆插在第四支撑架中的长孔中,并在第四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第四胶堵;所述第四支撑架一端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第四定位套,该组试漏单元通过第四定位套插在副支架上平面的孔中,从而固定在副支架上平面上,第四胶堵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一侧的两个对称孔;
所述第五组试漏单元包括1个第五试漏单元,该第五试漏单元由第五快夹本体、第五伸缩杆、第五胶堵支撑块、第五圆螺母和第五胶堵组成;第五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所述第五快夹本体包括第五曲柄、第五支撑架和第五摇杆;所述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了第五伸缩杆长度,所述第五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五摇杆和第五伸缩杆,所述第五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五支撑架,所述第五伸缩杆插在第五支撑架中的长孔中;所述第五支撑架一端有螺纹,该组试漏单元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侧支架的上支撑板的螺纹孔中,并且用第五圆螺母锁紧;所述第五伸缩杆一端固定第五胶堵支撑块,该胶堵支撑块上固定两个第五胶堵,该组试漏单元堵住发动机缸盖端面一侧两个相邻孔;
所述第六组试漏单元包括1个第六试漏单元,该第六试漏单元由第六快夹本体、第六伸缩杆、第六胶堵支撑块、第六圆螺母和第六胶堵组成;第六试漏单元由常规快夹改制而成,第六快夹本体包括第六曲柄、第六支撑架和第六摇杆;所述试漏单元主要是加长了第六伸缩杆长度,所述第六曲柄通过两组销钉分别连接第六摇杆和第六伸缩杆,所述第六摇杆通过另一组销钉连接第六支撑架,所述第六伸缩杆插在第六支撑架中的长孔中;所述第六支撑架一端有螺纹,第六试漏单元第六支撑架螺纹处穿过侧支架的后支撑板孔,并用第六圆螺母锁紧,该组试漏单元第六伸缩杆一侧固定第六胶堵支撑块,该支撑块上固定第六胶堵,该胶堵堵住发动机缸盖另一侧面上两个相邻孔,另外,该支撑块上钻有两对正交贯通的长孔,竖直方向的两个长孔分别接进气、出气气管,其中进气管另一端接气泵,出气管另一端堵住,同时第六胶堵上钻有一对长孔,第六胶堵一端与第六胶堵支撑块配合后,胶堵上的一对长孔与支撑块水平方向一对孔贯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64422.2A CN103954407B (zh) | 2014-04-22 | 2014-04-22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64422.2A CN103954407B (zh) | 2014-04-22 | 2014-04-22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54407A true CN103954407A (zh) | 2014-07-30 |
CN103954407B CN103954407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1331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6442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54407B (zh) | 2014-04-22 | 2014-04-22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54407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4513A (zh) * | 2014-12-12 | 2015-05-20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体油道孔泄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05043691A (zh) * | 2015-09-07 | 2015-11-1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油道气密性检测工装 |
CN108414155A (zh) * | 2018-02-01 | 2018-08-17 | 湖南健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缸盖试漏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110095230A (zh) * | 2019-05-18 | 2019-08-06 |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CN114216628A (zh) * | 2021-12-16 | 2022-03-22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中央传动箱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8001733A1 (en) * | 1986-08-26 | 1988-03-10 | Robert Malcolm Morrison | Universal cylinder head and engine block pressure testing unit |
CN2062044U (zh) * | 1989-11-22 | 1990-09-12 |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 干湿式检漏装置 |
JPH1137891A (ja) * | 1997-07-17 | 1999-02-12 | Kubota Corp |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気密テスト装置 |
CN201331421Y (zh) * | 2008-12-03 | 2009-10-21 | 东莞市骏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
-
2014
- 2014-04-22 CN CN201410164422.2A patent/CN1039544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8001733A1 (en) * | 1986-08-26 | 1988-03-10 | Robert Malcolm Morrison | Universal cylinder head and engine block pressure testing unit |
CN2062044U (zh) * | 1989-11-22 | 1990-09-12 |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 干湿式检漏装置 |
JPH1137891A (ja) * | 1997-07-17 | 1999-02-12 | Kubota Corp |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気密テスト装置 |
CN201331421Y (zh) * | 2008-12-03 | 2009-10-21 | 东莞市骏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金延安等: "发动缸盖罩漏洞原因分析与对策", 《汽车工程师》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4513A (zh) * | 2014-12-12 | 2015-05-20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体油道孔泄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04634513B (zh) * | 2014-12-12 | 2017-06-06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体油道孔泄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05043691A (zh) * | 2015-09-07 | 2015-11-1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油道气密性检测工装 |
CN105043691B (zh) * | 2015-09-07 | 2017-07-2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油道气密性检测工装 |
CN108414155A (zh) * | 2018-02-01 | 2018-08-17 | 湖南健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缸盖试漏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110095230A (zh) * | 2019-05-18 | 2019-08-06 |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CN114216628A (zh) * | 2021-12-16 | 2022-03-22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中央传动箱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CN114216628B (zh) * | 2021-12-16 | 2024-07-12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中央传动箱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54407B (zh) | 2016-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54407B (zh) | 一种发动机缸盖油道试漏装置 | |
CN103954411A (zh) | 排水管内水压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102778340A (zh) | 散热器芯体试漏机 | |
CN206876359U (zh) | 一种阀门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 |
CN106289662A (zh) | 一种钢管密封性充气加压检测装置 | |
CN102735404A (zh) | 管件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 |
CN102121866A (zh) | 一种灯具气密性测试方法 | |
CN102323010B (zh) | 用于测试节温器气密性的工装 | |
CN110735799A (zh) | 一种用于水泵自动化测试的升降夹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3926179A (zh) | 一种沥青混凝土渗透的检测装置 | |
CN206832420U (zh) | 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的单口试压装置 | |
CN204758233U (zh) | 汽油发电机箱体气密性测试装置 | |
CN201083657Y (zh) | 检测管道的快速试压装置 | |
CN210998340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管测试用密封工装装置 | |
CN206515194U (zh) | 一种盾尾密封油脂泵送性测试装置 | |
CN209181976U (zh) | 一种水冷散热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4725366U (zh) | 一种用于静液压试验机的管材专用夹具 | |
CN102735550A (zh) | 一种内置式管道无损耐高压快速打压装置 | |
CN202372308U (zh) | 涨顶复合式密封性检验夹具 | |
CN209231119U (zh) | 一种机电安装水管注水打压器 | |
CN207991763U (zh) | 异形油道单片试漏装置 | |
CN221826381U (zh) | 一种发动机缸体气检测漏机 | |
CN207263380U (zh) | 一种用于空调波纹管的测漏装置 | |
CN202757742U (zh) | 散热器芯体试漏机 | |
CN206235435U (zh) | 一种密封组件的动态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