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3273B - 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43273B CN103943273B CN201310023130.2A CN201310023130A CN103943273B CN 103943273 B CN103943273 B CN 103943273B CN 201310023130 A CN201310023130 A CN 201310023130A CN 103943273 B CN103943273 B CN 1039432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spool
- shaft
- take
- wire
- canti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主机,设于主机的前方的装卸机构;装卸机构包括:设于底框前端的滑轨上的活动箱体;活动箱体中设有:收线主轴,同轴连接于该收线主轴后端且穿设于绕线盘上的线盘轴,固定在该线盘轴前端的定位板,设于收线主轴前端的气缸;定位板用于与绕线盘的前端面固定配合;线盘轴和收线主轴的轴向具有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内穿设有内轴,线盘轴后端的卡盘通过螺栓固定于内轴的后端面;气缸的活塞杆与内轴的前端相对,收线主轴的前端与蝶形弹簧的后端相连,该蝶形弹簧的前端与邻近内轴前端的部分相连。本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操作简单,绕线盘在装卸时,只需通过控制升降台和汽缸即可实现装卸功能,装卸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绞合线缆的多个芯线完成包膜后,通过悬臂绞将多根线缆绞合并绕制在线缆盘上;现有的绕线盘装卸较为繁琐,浪费工时;同时,线缆绞合的绞距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绕线盘装卸方便的悬臂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臂绞,包括:设于底框上的主机,设于主机的前方的装卸机构;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底框前端的滑轨上的活动箱体;所述活动箱体中设有:轴承连接于该活动箱体上的收线主轴,同轴连接于该收线主轴后端且用于穿设于绕线盘的中央通孔上的线盘轴,固定在该线盘轴前端的定位板,设于收线主轴前端的气缸或液压缸;
定位板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固定销,用于与所述绕线盘的前端面固定配合;
所述线盘轴和收线主轴的轴向具有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内穿设有内轴,线盘轴的后端设有卡盘,卡盘通过螺栓固定于内轴的后端面上;
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后端与内轴的前端相对,所述收线主轴的前端与一蝶形弹簧的后端相连,该蝶形弹簧的前端与邻近所述内轴前端的部分相连。
所述装卸机构还包括:设于活动箱体中的差速齿轮箱;
所述差速齿轮箱包括:差速器;该差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主机中的第一电机传动配合,差速器的第二输入轴与一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收线主轴传动连接。
所述装卸机构还包括:设于线盘轴的后端的适于上、下位移以装卸绕线盘的升降台;该升降台包括:纵向设置的一对活动导轨,设于该对活动导轨之间的、适于在该对活动导轨上上下滑动的滑动小车,顶部固定在该滑动小车上的升降托盘,底部与升降托盘的顶部或滑动小车相连的螺杆,设于所述的一对活动导轨顶端的带减速器的马达。
上述悬臂绞的工作方法,包括:
A、线缆从空心转轴后端进入并从前端出口处输出,经导向轮组后到达臂手导轮,在悬臂架的自转下线缆最终绕制在设于悬臂架前方的绕线盘上,差速器同步工作,地轴与第二电机的转速的大小关系,适于控制差速器的输出轴的转速,进而控制收线主轴的转速;同时,通过控制悬臂架的转速,以使绞合线缆在绕线盘上形成所需的绞距;
B、当绕线盘绕满后,上升升降托盘,托住绕线盘,控制气缸或液压缸动作,以使活塞杆顶出内轴,使卡盘松开,蝶形弹簧同时收缩,取下卡盘,随后控制活动箱体沿导轨向前移动,线盘轴脱离绕线盘的中央通孔,控制升降台下降,推动绕线盘从升降托盘上滚下;
C、将新的绕线盘推上升降托盘,提升升降托盘,使绕线盘的中央通孔与线盘轴对齐,控制活动箱体沿导轨向后移动,使线盘轴插入绕线盘的中央通孔,再将卡盘装上,随后控制升降托盘下降,然后控制活塞杆收缩,蝶形弹簧快速弹出,使卡盘压紧绕线盘,进而使所述定位板上的各固定销与绕线盘的前端盘面上的相应限位槽固定配合,重复上述步骤A。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操作简单,绕线盘在装卸时,只需通过控制升降台和汽缸即可实现装卸功能,装卸方便。(2)工作时,线缆从空心转轴后端进入并从前端出口处输出,经导向轮组后到达臂手导轮,在悬臂架的自转下线缆最终绕制在设于悬臂架前方的绕线盘上,差速器同步工作,使收线主轴产生收卷功能,使绞合线缆形成绞距,随后活动箱体向后位移,向气缸中充气,使卡盘松开,取下卡盘使绕线盘卸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悬臂绞的结构图;
图2升降台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气缸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5,本实施例的悬臂绞包括:设于底框1上的主机,设于主机的前方的装卸机构。
所述主机包括:设于底框1上的支架2,设于支架2上的空心转轴3,与空心转轴3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4,设于空心转轴3的后端的刹车板6,与刹车板6配合的第一气动刹车7,中央设于空心转轴3前端的悬臂架10,设于悬臂架10上的用于对空心转轴3的前端出口输出的线缆进行导向的导向轮组11,分别对称设于悬臂架10的两端的第一臂手12、第二臂手13,设于第一臂手12上的臂手导轮14,设于第二臂手13上的配重,设于悬臂架10上的分别与导线轮组11中各导向轮对称分布的配重块15。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设于悬臂架10前方的绕线盘16,设于线盘轴的后端的适于上、下位移以装卸绕线盘16的升降台17,滑动设于所述底框1前端的滑轨5上的活动箱体18,设于活动箱体18中的差速齿轮箱,与空心转轴3传动连接的地轴27;所述活动箱体18中设有:轴承连接于该活动箱体18上的收线主轴19,同轴连接于该收线主轴19后端且用于穿设于绕线盘16的中央通孔上的线盘轴20,固定在该线盘轴20前端的定位板31,设于收线主轴19前端的气缸或液压缸21,设于收线主轴19上的刹车盘22,设于活动箱体18的上端且与刹车盘22配合的第二气动刹车23,设于刹车盘22后端的刹车盘同步轮24;差速齿轮箱包括: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主机中的第一电机4通过地轴27传动配合的差速器25,与差速器25的第二输入轴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26,所述差速器26的输出轴30与所述收线主轴19的刹车盘同步轮24传动连接;定位板31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固定销,用于与所述绕线盘16的前端面固定配合。
所述升降台17包括:纵向设置的一对活动导轨17-1,设于该对活动导轨17-1之间的、适于在该对活动导轨17-1上上下滑动的滑动小车17-5,顶部固定在该滑动小车17-5上的升降托盘17-2,底部与升降托盘17-2的顶部或滑动小车17-5相连的螺杆17-3,设于所述的一对活动导轨17-1顶端的带减速器的马达17-4,升降托盘17-2的顶部的一端设有用于防止绕线盘16滚落的第二插销;马达17-4适于驱动所述螺杆17-3自转,进而驱动所述升降台17升降,该机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易实现升降功能,使绕线盘装载更加便捷,操作方便。
地轴27与第二电机26的转速的大小关系,适于控制差速器25的输出轴30的转速,进而控制收线主轴19的转速;此外,通过控制悬臂架10的转速,以使绞合线缆在绕线盘16上形成所需的绞距。
所述线盘轴20和收线主轴19的轴向具有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内穿设有内轴28,线盘轴20的后端设有带第一插销29-1的卡盘29,卡盘29的中央通孔通过螺栓固定于内轴28的后端面上,线盘轴20的后端面上设有与该第一插销29-1配合的插销孔20-1,卡盘29上的第一插销29-1适于插入该插销孔20-1中。第一插销29-1适于防止卡盘29相对内轴28旋转而发生松动,进而避免卡盘29脱落。
所述气缸或液压缸21内设有密封腔,该密封腔内设于适于将该密封腔分割为两个密封室的活塞21-2,该活塞21-2上固定有适于与壁体21-5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杆21-3和导向杆21-4,活塞杆21-3的后端与内轴28的前端相对,所述收线主轴19的前端与一蝶形弹簧21-1的后端相连,该蝶形弹簧21-1的前端与邻近所述内轴28前端的部分相连。;当向气缸21内充气时,活塞杆21-3顶出内轴28,使卡盘29松开,蝶形弹簧21-1同时收缩,取下卡盘29使绕线盘16卸载;需要装载绕线盘16时,将汽缸21放气,蝶形弹簧21-1快速弹出,使卡盘29锁紧。
上述悬臂绞的工作方法,包括:
A、线缆从空心转轴3后端进入并从前端出口处输出,经导向轮组11后到达臂手导轮14,在悬臂架10的自转下线缆最终绕制在设于悬臂架10前方的绕线盘16上,差速器25同步工作,地轴27与第二电机26的转速的大小关系,适于控制差速器25的输出轴的转速,进而控制收线主轴19的转速;同时,通过控制悬臂架10的转速,以使绞合线缆在绕线盘16上形成所需的绞距;
B、当绕线盘16绕满后,上升升降托盘17-2,托住绕线盘16,控制气缸或液压缸21动作,以使活塞杆21-3顶出内轴28,使卡盘29松开,蝶形弹簧21-1同时收缩,取下卡盘29,随后控制活动箱体18沿导轨5向前移动,线盘轴20脱离绕线盘16的中央通孔,控制升降台17下降,推动绕线盘16从升降托盘17-2上滚下;
C、将新的绕线盘16推上升降托盘17-2,提升升降托盘17-2,使绕线盘16的中央通孔与线盘轴20对齐,控制活动箱体18沿导轨5向后移动,使线盘轴20插入绕线盘16的中央通孔,再将卡盘29装上,随后控制升降托盘17-2下降,然后控制活塞杆21-3收缩,蝶形弹簧21-1快速弹出,使卡盘29压紧绕线盘16,进而使所述定位板31上的各固定销与绕线盘16的前端盘面上的相应限位槽固定配合,重复上述步骤A。
本发明的悬臂绞的外部还设有外罩,以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悬臂绞,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底框上的主机,设于主机的前方的装卸机构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 :滑动设于所述底框前端的滑轨上的活动箱体 ;所述活动箱体中设有 :轴承连接于该活动箱体上的收线主轴,同轴连接于该收线主轴后端且用于穿设于绕线盘的中央通孔上的线盘轴,固定在该线盘轴前端的定位板,设于收线主轴前端的气缸或液压缸 ;定位板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固定销,用于与所述绕线盘的前端面固定配合 ;
所述线盘轴和收线主轴的轴向具有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内穿设有内轴,线盘轴的后端设有卡盘,卡盘通过螺栓固定于内轴的后端面上 ;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后端与内轴的前端相对,所述收线主轴的前端与一蝶形弹簧的后端相连,该蝶形弹簧的前端与邻近所述内轴前端的部分相连;
所述装卸机构还包括 :设于线盘轴的后端的适于上、下位移以装卸绕线盘的升降台 ;该升降台包括 :纵向设置的一对活动导轨,设于该对活动导轨之间的、适于在该对活动导轨上上下滑动的滑动小车,顶部固定在该滑动小车上的升降托盘,底部与升降托盘的顶部或滑动小车相连的螺杆,设于所述的一对活动导轨顶端的带减速器的马达;
所述气缸或液压缸内设有密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绞,其特征在于 :设于活动箱体中的差速齿轮箱 ;所述差速齿轮箱包括 :差速器 ;该差速器的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主机中的第一电机传动配合,差速器的第二输入轴与一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收线主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悬臂绞,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包括 :设于底框上的支架,设于支架上的空心转轴,与空心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中央设于空心转轴前端的悬臂架,设于悬臂架上的用于对空心转轴的前端出口输出的线缆进行导向的导向轮组,分别对称设于悬臂架的两端的第一臂手、第二臂手,设于第一臂手上的臂手导轮,设于第二臂手上的配重,设于悬臂架上的分别与导线轮组中各导向轮对称分布的配重块。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绞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A、线缆从空心转轴后端进入并从前端出口处输出,经导向轮组后到达臂手导轮,在悬臂架的自转下线缆最终绕制在设于悬臂架前方的绕线盘上,差速器同步工作,地轴与第二电机的转速的大小关系,适于控制差速器的输出轴的转速,进而控制收线主轴的转速 ;同时,通过控制悬臂架的转速,以使绞合线缆在绕线盘上形成所需的绞距;
B、当绕线盘绕满后,上升升降托盘,托住绕线盘,控制气缸或液压缸动作,以使活塞杆顶出内轴,使卡盘松开,蝶形弹簧同时收缩,取下卡盘,随后控制活动箱体沿导轨向前移动,线盘轴脱离绕线盘的中央通孔,控制升降台下降,推动绕线盘从升降托盘上滚下;
C、将新的绕线盘推上升降托盘,提升升降托盘,使绕线盘的中央通孔与线盘轴对齐,控制活动箱体沿导轨向后移动,使线盘轴插入绕线盘的中央通孔,再将卡盘装上,随后控制升降托盘下降,然后控制活塞杆收缩,蝶形弹簧快速弹出,使卡盘压紧绕线盘,进而使所述定位板上的各固定销与绕线盘的前端盘面上的相应限位槽固定配合,重复上述步骤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3130.2A CN103943273B (zh) | 2013-01-22 | 2013-01-22 | 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3130.2A CN103943273B (zh) | 2013-01-22 | 2013-01-22 | 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3273A CN103943273A (zh) | 2014-07-23 |
CN103943273B true CN103943273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119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23130.2A Active CN103943273B (zh) | 2013-01-22 | 2013-01-22 | 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432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98075B (zh) * | 2014-09-26 | 2019-03-12 |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 便于将线缆均匀绕设于线盘上的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867288A (zh) * | 2019-12-18 | 2020-03-06 |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半自动悬臂单绞机及其工作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57992Y (zh) * | 2006-06-30 | 2007-10-10 | 朝隆机械有限公司 | 绞线机 |
CA2627840A1 (en) * | 2008-03-31 | 2009-09-30 | Roteq Machinery, Inc. | Multilayer unilay cab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
CN102049542A (zh) * | 2010-12-28 | 2011-05-11 | 荆州市欧宝万寿汽车传动轴厂 | 爪极外平加工气动夹具 |
CN202196619U (zh) * | 2011-09-16 | 2012-04-18 |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 悬臂绞线机 |
CN203085292U (zh) * | 2013-01-22 | 2013-07-24 |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绞 |
-
2013
- 2013-01-22 CN CN201310023130.2A patent/CN1039432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57992Y (zh) * | 2006-06-30 | 2007-10-10 | 朝隆机械有限公司 | 绞线机 |
CA2627840A1 (en) * | 2008-03-31 | 2009-09-30 | Roteq Machinery, Inc. | Multilayer unilay cab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
CN102049542A (zh) * | 2010-12-28 | 2011-05-11 | 荆州市欧宝万寿汽车传动轴厂 | 爪极外平加工气动夹具 |
CN202196619U (zh) * | 2011-09-16 | 2012-04-18 |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 悬臂绞线机 |
CN203085292U (zh) * | 2013-01-22 | 2013-07-24 |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绞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3273A (zh)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24823U (zh) | 一种升降横移式多列立体车库 | |
CN109019151A (zh) | 一种高传动效率收缆装置及收缆方法 | |
CN203048311U (zh) | 一种线缆绕线盘的装卸机构 | |
CN103943273B (zh) | 一种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6703485A (zh) | 一种智能充电循环立体停车库的自动化安全存取车装置 | |
CN105398954B (zh) | 一种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和集装箱起重机 | |
CN204251030U (zh) | 塔式纺织推车 | |
CN104014698A (zh) | 一种多功能绳缆分割缠绕机 | |
CN203055546U (zh) | 一种悬臂绞的绞线系统 | |
CN203085292U (zh) | 一种悬臂绞 | |
CN201380974Y (zh) | 移动式缠绕包装机 | |
CN205500594U (zh) | 一种起重机的减摇装置和起重机 | |
CN208980054U (zh) | 一种高传动效率收缆装置 | |
CN201308922Y (zh) | 一种收放线机工字轮滑动提升装置 | |
CN109748119B (zh) | 一种机械设备转运用移动装置 | |
CN108436900A (zh) | 一种机器人伺服驱动装置 | |
CN109592606A (zh) | 多功能搬运车 | |
CN205930437U (zh) | 一种车载起吊装置 | |
CN210722578U (zh) | 一种半自动悬臂单绞机 | |
CN211310418U (zh) | 一种电缆用收卷装置 | |
CN211555989U (zh) | 一种自动化更换电池系统 | |
CN210915081U (zh) | 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 | |
CN211167577U (zh) | 电线自动装袋机 | |
CN204472951U (zh) | 双向双侧滚筒式agv | |
CN207052370U (zh) | 一种双芯绞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