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6251B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6251B CN103936251B CN201410133537.5A CN201410133537A CN103936251B CN 103936251 B CN103936251 B CN 103936251B CN 201410133537 A CN201410133537 A CN 201410133537A CN 103936251 B CN103936251 B CN 1039362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hydro
- thermal
- hydrothermal reactor
- slu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283 thermal hydrolysi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085 dilu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701 flash-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801 sewage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027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12970 cak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85 radioa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56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24 thermogenesi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027 cell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0 bas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3 smel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279 wet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1 compo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64 compo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87 diges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855 food raising agen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01 hydroly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35 hydrothermal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pyroly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25—Thermal hydroly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 C02F1/06—Flash evapo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2—Fluid flow conditions
- C02F2301/026—Spiral, helicoidal, rad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0—Energy recover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包括均质浆化单元、水热单元、闪蒸反应器、余热回收单元和脱水机;通过均质浆化使污泥在进泵之前粘度降低,方便输运;污泥储罐采用先切碎后定量输运的方式提高均质效率;稀释液采用污泥脱水后滤液,稀释液和闪蒸蒸汽是在引射器中混合的,混合效率高;均质浆化过程中产生的废蒸汽通入污泥稀释液管道中进行吸收;水热单元有多种形式,可以间歇式或连续式运行,反应参数,特别是反应时间可以有效保证;闪蒸蒸汽进入均质浆化单元中加热污泥,闪蒸污泥进入余热回收单元冷却后再脱水;余热回收单元中锅炉给水回收了部分闪蒸污泥的热量;该系统/工艺总体能量梯级利用,系统不易堵塞,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是对采用常规方法处理城市污水所产 生的少量沉淀物、颗粒物和漂浮物等物质的统称。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0003] (1)产量大,无害化率低:污泥年产量为2800万吨(含水率80%,2011年),3/4未 有效处理。
[0004] (2)含水率高,水分难以脱除:传统污泥机械脱水方式仅能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 80%左右。
[0005] (3)有害性和有用性:城市污泥存在多种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直接排放对环境 有害,但是其热值高(7500~15000kJ/kg干污泥),可以资源化利用。
[0006] 目前,堆肥、填埋和焚烧是污泥处置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对污泥的含水率有一 定要求。例如污泥填埋含水率需要低于60 %,污泥堆肥需要添加膨松剂调整至含水率50 % 左右,污泥焚烧需要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30%左右。因此,含水率80%左右的湿污泥需 要进一步的脱水处理。
[0007] 污泥进一步的脱水可以采用热干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50% 以下,减容效果好,产品稳定。但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管理较复杂,耗费大量能源,处理成 本较高。污泥热干化法中蒸发每吨水需要消耗887025kcal的热量,合热值为8300kcal的 天然气107m 3。如湿污泥的水分按80%,干化到10%,则每吨干污泥大约需消耗428m3的天 然气及300kW *h的电力,则每吨干污泥的干化成本达到1144. 9元(不计人员工资,设备折 旧等)。这就存在建的起,用不起问题。因此,急需一种经济的方法代替传统热干化法。
[0008] 污泥水热处理技术是将污泥加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污泥中的粘性有机物水 解,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改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的技术,也称热调质。水热处理技 术按照处理过程中是否加入氧化剂,把水热处理分成热水解和湿式氧化两种。热水解没有 通入氧化剂,而湿式氧化需要向反应器内通入氧化剂。
[0009] 污泥热水解技术可以进一步高效经济地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该技术是基于细胞破 壁原理,可以低能耗、高效率地实现污泥的脱水干化。但是,传统热水解脱水工艺系统容易 堵塞,且减量化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该污泥脱水 系统/工艺可以有效降低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从而达到减量化的要求,且系统不易堵塞。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均质浆化单元、水热单元、闪蒸反应 器、余热回收单元和脱水机;
[0013] 均质浆化单元包括污泥储罐、污泥均质器和第一单螺杆泵;污泥储罐下部连接污 泥均质器下部的污泥入口端;污泥均质器上部的污泥出口端通过第一单螺杆泵连接水热单 元的入口端;
[0014] 水热单元的出口端连接闪蒸反应器上部的入口端,闪蒸反应器下部的闪蒸污泥出 口端连接余热回收单元的入口;
[0015] 余热回收单元的出口连接脱水机;脱水机的脱水滤液输出管道连接第一低压变频 泵的入口端,第一低压变频泵的出口端连接引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端;闪蒸反应器的闪蒸 蒸汽出口连接引射器的被引射流体入口端,引射器的出口连接污泥均质器下部的引射混合 物入口端,污泥均质器上部的废蒸汽出口端连接脱水机的污泥稀释液输出管道。本发明进 一步的改进在于:闪蒸反应器闪蒸污泥出口端连接第二单螺杆泵的入口端,第二单螺杆泵 的出口端连接换热器的壳侧入口端;锅炉给水管道和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连接第二低压变 频泵的入口端,第二低压变频泵的出口端连接换热器的管侧入口端;换热器管侧出口端一 分为二,分别连接加热炉的入口端和冷却塔的入口端;换热器壳侧出口端连接脱水机。
[0016]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污泥储罐设置在污泥均质器的上方;污泥均质器设置 在第一单螺杆泵的上方。
[0017]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水热单元为间歇式水热单元或连续式水热单元;
[0018] 所述间歇式水热单元包括水热蒸汽加热器、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和第二间歇式 水热反应器;第一单螺杆泵的出口连接水热蒸汽加热器下部污泥入口端,加热炉的水热蒸 汽出口端连接水热蒸汽加热器下部的水热蒸汽入口端,水热蒸汽加热器上部出口端连接并 联的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和第二间歇 式水热反应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电动截止阀;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和第二间歇式 水热反应器的出口端均连接闪蒸反应器上部的入口端;
[0019] 所述连续式水热单元包括连续式水热反应器,连续式水热反应器为辐流式水热反 应器或塔式水热反应器;
[0020]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是一个高径比小于1的容器;包括内筒、导流筒、外筒、内筒搅 拌器和筒壁,内筒搅拌器设置于内筒内部,导流筒设置于内筒外部,外筒设置于筒壁内周; 第一单螺杆泵的出口和加热炉的水热蒸汽出口连接内筒下部入口管,外筒和筒壁之间环形 空间下部的出口连接闪蒸反应器上部的入口端;
[0021] 塔式水热反应器是一个下进上出高径比大于2的容器;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采用 有轴向力的搅拌器,上部采用无轴向力的搅拌器;第一单螺杆泵的出口和加热炉的水热蒸 汽出口连接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入口;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出口连接闪蒸反应器上部的入 口端。
[0022]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 1)机械脱水污泥在污泥储罐中储存的同时,污泥储罐中的强剪切力搅拌器对污泥 进行切碎,切碎后的小颗粒污泥通过污泥储罐下部的绞龙定量输入到污泥均质器下部的污 泥入口端,经过污泥均质器处理的污泥通过污泥均质器上部的污泥出口端输入第一单螺杆 泵,经过第一单螺杆泵处理的污泥进入水热单元;脱水机出来的部分脱水滤液作为稀释液 通过第一低压变频泵进入引射器中引射闪蒸蒸汽,引射后混合流体进入污泥均质器中和污 泥储罐输入的污泥进行均质浆化,污泥均质器中设有搅拌器;污泥均质器产生的废蒸汽通 入脱水机出来的污泥稀释液管道中进行吸收;
[0024] 2)余热回收单元中的水热蒸汽进入水热单元对污泥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污 泥中的微生物絮体解散,微生物细胞破裂,污泥中的有机物水解进而降低了污泥的黏度,降 低了黏性物质对水的束缚能力;
[0025] 3)水热单元出来的水热污泥从闪蒸反应器的上部进入,通过闪蒸反应器内部的扩 容和入口管出的节流降压,水热污泥发生闪蒸,闪蒸后吸热,水热污泥温度降低,最后产生 闪蒸蒸汽和闪蒸污泥,其中闪蒸蒸汽进入引射器中,闪蒸污泥进入余热回收单元中;
[0026] 4)余热回收单元包括加热炉、冷却塔、第二低压变频泵、第二单螺杆泵和换热器; 锅炉给水和冷却塔出来的循环冷却水首先进入第二低压变频泵升压,然后和经第二单螺杆 泵升压的闪蒸污泥在换热器中换热;换热器出口流体分为两股,一股作为循环冷却水,另一 股作为锅炉进水;换热器出口作为循环冷却水的那股流体进入冷却塔中冷却,换热后的冷 却污泥进入脱水机进行脱水,换热器出口作为锅炉进水的那股流体进入加热炉中加热产生 水热蒸汽为水热单元提供热量;
[0027] 5)脱水后的脱水泥饼外运,脱水滤液一部分用来进入均质浆化单元的引射器中, 剩余脱水滤液返回污水处理厂处理。
[0028]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机械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为80%,粘度为 50, OOOmPa · s到150, OOOmPa · s ;第一单螺杆泵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为84%~85%,温度为 90°C ~100°C,粘度小于 8000mPa · s ;
[0029] 水热单元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为86%~88%,温度为170°C~180°C,粘度小于 IOOmPa · s〇
[003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稀释液在低压变频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引射器喷嘴, 引射周围的闪蒸蒸汽,两股流体在引射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
[0031]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水热单元为间歇式水热单元;所述间歇式水热单 元包括污泥水热蒸汽加热器、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第一单螺 杆泵出来的污泥从下部进入水热蒸汽加热器进行快速搅拌和加热,加热到热水解后从上部 出来进入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使污泥在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中反应,同时,将第二间 歇式水热反应器中的污泥通过压差向闪蒸反应器中排出,待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达到反 应时间后,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开始排泥,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开始进泥和反应,如 此循环。
[0032]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水热单元为辐流式水热反应器或塔式水热反应 器;
[0033]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包括内筒、导流筒、外筒、内筒搅拌器和筒壁,均质浆化污泥和 加热炉出来的水热蒸汽在内筒下部入口管进入,然后在内筒搅拌器的作用下达到反应参 数,粘度降低,溢流进入导流筒,从导流筒下部的出口进入外筒大空间内,辐射式的向外流 动,最后水热反应后的污泥进入外筒和筒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汇集后经下部的出口流出;
[0034] 所述塔式水热反应器下进上出,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采用有轴向力的强力搅拌 器,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采用无轴向力的搅拌器;均质浆化污泥和加热炉出来的水热蒸汽 从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进入,在有轴向力的强力搅拌器的作用下循环搅拌达到反应参数 后,随着不断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空间的均质浆化污泥的推动作用,达到反应参数的 污泥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最终污泥在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出口流出。
[003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 热器或热管式换热器;所述脱水机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箱式压滤机或者隔 膜压滤机。
[003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 1、本发明在污泥进入第一单螺杆泵之前先对其进行了均质,粘度显著降低,方便 输运。污泥储罐、污泥均质器和第一单螺杆泵高度布置上逐渐降低,因此均质浆化单元输运 可靠,不易堵塞。均质浆化单元中污泥储罐采用先切碎后绞龙输运的方式保证定量进入污 泥均质的污泥都为小颗粒,提高均质效率。均质浆化单元中稀释液采用污泥脱水后滤液,一 方面可以减少脱水滤液的处理量,节约系统用水,另一方面可以回收脱水滤液的热量。均质 浆化单元中稀释液和闪蒸蒸汽是在引射器中混合的,由于引射作用,混合效率较高,且能解 决闪蒸蒸汽压力较低,不能直接进入污泥均质器的问题。引射混合物再一起进入污泥均质 器中和污泥进行均质浆化。均质浆化过程中产生的废蒸汽再通入稀释液管道中进行吸收, 可以避免进入大气造成异味,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预热稀释液。
[0038] 2、本发明的水热单元有多种形式,可以间歇式运行,也可以连续式运行。对于间歇 式水热单元,水热蒸汽加热器下进上出可以保证加热时间,使得污泥有足够时间达到最佳 反应参数。对于连续式水热单元,可以采用辐流式水热反应器或者塔式水热反应器,这两种 反应器都集加热和反应为一体,其中辐流式水热反应器随着流动半径的增大,污泥流速降 低,因此反应时间可以有效保证;而塔式水热反应器具有大的高径比,下进上出,且上部采 用仅有轴向力的搅拌器,这样上部污泥仅能靠下部污泥的推力流向出口,因此反应时间可 以有效保证。
[0039] 3、本发明的余热回收单元采用锅炉给水回收了闪蒸污泥的部分热量,从而可以节 约加热炉的燃料量。余热回收单元中,换热器两侧流体的粘度都较低,因此换热器不易堵 塞。
附图说明
[0040]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流程图;
[0041] 图2为本发明的间歇式水热单元示意图;
[0042] 图3为本发明的辐流式水热反应器示意图;
[0043] 图4为本发明的塔式水热反应器示意图。
[0044] 图中:1、污泥储罐,2、污泥均质器,3、水热单元,4、闪蒸反应器,5、换热器,6、脱水 机,7、冷却塔,8、加热炉,9、引射器,101、第一单螺杆泵,102、第二单螺杆泵,111、第一低压 变频泵,112、第二低压变频泵,12、水热蒸汽加热器,13、间歇式水热单元,131、第一间歇式 水热反应器,132、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4、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1、辐流式水热反应器 内筒,142、辐流式水热反应器导流筒,143、辐流式水热反应器外筒,144、内筒搅拌器;145、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筒壁;15、塔式水热反应器,151、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有轴向力强力搅拌 器,152、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无轴向力搅拌器。
[0045] 图1中的图例和仪表代码含义见表1
[0046] 表 1
[0047]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均质浆化单 元、水热单元、闪蒸反应器、余热回收单元和脱水机。
[0049] 均质浆化单元连接方式:机械脱水污泥在污泥储罐1中储存的同时污泥储罐1中 的强剪切力搅拌器对污泥进行切碎,切碎后的小颗粒污泥通过污泥储罐1下部绞龙定量输 送到污泥均质器2下部的污泥入口端,为了更好的输运,污泥储罐1设置在污泥均质器2的 上方。脱水机6出来的部分脱水滤液作为稀释液进入第一低压变频泵111的入口端,第一 低压变频泵111的出口端连接引射器9的入口端,同时,闪蒸反应器4输出的闪蒸蒸汽也进 入引射器9,在稀释液的引射下一起进入污泥均质器2下部的引射混合物入口端,污泥均质 器2上部的污泥出口端进入第一单螺杆泵101升压后进入水热单元3,为了更好的输运,污 泥均质器2设置在第一单螺杆泵101的上方,污泥均质器2上部的废蒸汽出口端连接脱水 机6出来的污泥稀释液管道。
[0050] 闪蒸反应器连接方式:均质浆化单元出来的污泥进入水热单元3的入口端,水热 单元3的出口端连接闪蒸反应器4上部的入口端,闪蒸反应器4下部的闪蒸污泥出口端连 接余热回收单元。闪蒸反应器4上部的闪蒸蒸汽出口端连接连接引射器9的入口端。
[0051] 余热回收单元连接方式:闪蒸反应器4出来的闪蒸污泥进入第二单螺杆泵102的 入口端,第二单螺杆泵102的出口端连接换热器5的壳侧入口端。锅炉给水和冷却塔7出 来的冷却水进入第二低压变频泵112的入口端,第二低压变频泵112的出口端连接换热器 5的管侧入口端和闪蒸污泥换热。换热器5管侧出口端锅炉给水进入加热炉8的入口端, 换热器5管侧出口端循环冷却水进入冷却塔7中冷却,换热器5壳侧出口端污泥进入脱水 机6,脱水后的脱水泥饼外运,一部分脱水滤液进入第一低压变频泵111的入口端,剩余脱 水滤液返回污水处理厂处理。
[0052] 水热单元3可以间歇式运行或者连续式运行。参照图2所示,间歇式水热单元13, 基本流程连接方式如下:
[0053] 均质浆化污泥进入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下部污泥入口端,加热炉8出口端的水热蒸 汽进入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下部的水热蒸汽入口端,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上部出口端连接第 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其中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 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并联。水热蒸汽加热器12和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之 间,水热蒸汽加热器12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之间,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出 口端,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出口端均设有电动截止阀。
[0054] 水热单元3可以间歇式运行或者连续式运行。连续式水热单元包括连续式水热反 应器,连续式水热反应器可以是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也可以是塔式水热反应器15。参照图 3所示,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基本流程连接方式如下:
[0055]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是一个高径比小于1的容器,分为内筒141、导流筒142、外 筒143、内筒搅拌器144和筒壁145,均质浆化污泥和加热炉8出来的水热蒸汽在内筒141 下部入口管进入,然后在内筒搅拌器144的作用下达到反应参数,粘度显著降低,溢流进入 导流筒142,从导流筒142下部的出口进入外筒143的大空间内,辐射式的向外流动以保证 反应时间,最后水热反应后的污泥进入外筒和筒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汇集后经下部的出口流 出。
[0056] 参考图4所示,塔式水热反应器15基本流程连接方式如下:
[0057] 塔式水热反应器15是一个高径比大于2的容器,下进上出,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下 部采用有轴向力的强力搅拌器151,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上部采用无轴向力的搅拌器152。均 质浆化污泥和加热炉8出来的水热蒸汽从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下部进入,在有轴向力的强力 搅拌器151的作用下循环搅拌达到反应参数后,随着不断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下部空间 的均质浆化污泥的推动作用,达到反应参数的污泥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上部,由于塔式 水热反应器15上部采用的是无轴向力的搅拌器152,所以能够保证反应时间,最终污泥在 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上部出口流出。
[0058] 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59] 1)含水率80%左右,粘度为50, OOOmPa *s到100, OOOmPa *s的机械脱水污泥在污 泥储罐1中储存的同时污泥储罐1中的强剪切力搅拌器对污泥进行切碎,切碎后的小颗粒 污泥通过污泥储罐1下部的绞龙定量输入到污泥均质器2下部的污泥入口端,颗粒粒径的 减小可以提高后续的均质效果。污泥储罐1设置在污泥均质器2的上方,污泥均质器2设 置在第一单螺杆泵101的上方是为了污泥更好的输运,不易堵塞。脱水机6出来的部分脱 水滤液作为稀释液通过第一低压变频泵111进入引射器9中引射闪蒸蒸汽,引射的混合效 率高,且能解决闪蒸蒸汽压力较低,不能直接进入污泥均质器2的问题。引射后混合流体再 进入污泥均质器2中和污泥储罐1输入的污泥进行均质浆化,污泥均质器2中设有搅拌器, 混合效率高。均质浆化后污泥的含水率为84%~85%,温度为90°C~100°C,粘度由初始 的约100, OOOmPa · s降低到了 8000mPa · s左右,污泥呈现均相浆状流体的状态,方便第一 单螺杆泵101的输运,同时在均质浆化单元回收了闪蒸蒸汽的热量,节约了水热蒸汽的量, 从而节约了燃气炉8的燃料量。均质浆化过程中产生的废蒸汽再通入脱水机6出来的污泥 稀释液管道中进行吸收,可以废蒸汽避免进入大气造成异味,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 预热稀释液。
[0060] 2)均质浆化污泥进入水热单元3中,水热单元3可以间歇式运行也可以连续式运 行。余热回收单元中的水热蒸汽进入水热单元3对污泥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污泥中的 微生物絮体解散,微生物细胞破裂,污泥中的有机物水解进而降低了污泥的黏度,降低了黏 性物质对水的束缚能力。此外,当污泥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污泥中的有机物细胞破裂,胞 内的大分子有机物释放并水解,胞内与各类大分子相结合的水也被释放,导致水更容易与 污泥颗粒分离。水热单元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为86 %~88 %,温度为170 °C~180 °C,粘度小 于 IOOmPa · S0
[0061] 3)水热单元3出来的水热污泥从闪蒸反应器4的上部进入,通过闪蒸反应器4内 部的扩容和入口管出的节流降压,水热污泥发生闪蒸,闪蒸后吸热,水热污泥温度降低,最 后经过产生闪蒸蒸汽和闪蒸污泥,其中闪蒸蒸汽进入均质浆化单元的引射器9中,闪蒸污 泥进入余热回收单元中。
[0062] 4)余热回收单元包括加热炉8、冷却塔7、第二低压变频泵112、第二单螺杆泵102 和换热器6。锅炉给水和冷却塔7出来的循环冷却水首先进入第二低压变频泵112升压,然 后和经第二单螺杆泵102升压的闪蒸污泥在换热器5中换热,闪蒸污泥粘度较低,换热器5 不易堵塞。换热器5出口循环冷却水进入冷却塔7中冷却,换热后的冷却污泥进入脱水机 6进行脱水,换热器5出口锅炉给水进入加热炉8中加热产生水热蒸汽为水热单元提供热 量。余热回收单元采用锅炉给水回收了部分闪蒸污泥的热量,从而可以节约加热炉8的燃 料量。同时,闪蒸污泥经过余热回收单元后温度降低,水和污泥颗粒分离,方便后续脱水步 骤的进行。
[0063] 5)脱水后的脱水泥饼外运,脱水滤液一部分用来进入均质浆化单元的引射器9 中,剩余脱水滤液返回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污泥经过水热反应后细胞破壁,胞内水分释 放,有机物水解,胶体结构破坏,粘性降低,所以经过最后脱水后含水率可以显著降低,对于 离心脱水含水率可以达到50%左右,对于压滤脱水含水率可以达到30%左右。
[0064] 图2所示的间歇式水热单元13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5] 间歇式水热单元13包括污泥水热蒸汽加热器12、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和第 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均质浆化单元出来的污泥从下部进入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中进行 快速搅拌和加热,由于水热蒸汽加热器12是下进上出的,所以能保证停留时间,这样就能 保证污泥在加热到热水解最佳参数后才从上部出口进入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或者 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中发生水热反应,由于水热反应器间歇式交替运行且电动截止 阀可以控制水热反应器中污泥的输入和输出,因此反应时间可以准确控制。
[0066] 图3所示的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7]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是一个高径比小于1的容器,分为内筒141、导流筒142、外 筒143、内筒搅拌器144和筒壁145,均质浆化污泥和加热炉8出来的水热蒸汽在内筒141 下部入口管中进入,然后在内筒搅拌器144的作用下达到反应参数,粘度降低到IOOmPa · s 以下,流动性非常好,就能平稳地溢流进入导流筒142,导流筒142下部设有出口,达到反应 参数的污泥就能从导流筒142进入外筒143的大空间内,由于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的高径 比很小,所以污泥是辐射式的向外流动,随着流动半径的增大,流速降低,这样就能在反应 器的有限空间内保证反应时间,最后水热反应后的污泥进入外筒和筒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汇 集后经下部的出口流出。
[0068] 图4所示的塔式水热反应器15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9] 塔式水热反应器15是一个高径比大于2的容器,下进上出。塔式水热反应器15 下部采用有轴向力的强力搅拌器151,可以使进来的均质浆化污泥以及水热蒸汽在强力搅 拌器151的作用下循环搅拌快速达到反应参数,随着不断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下部空间 的均质浆化污泥的推动作用,达到反应参数的污泥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15的上部;由于塔 式水热反应器15的上部采用无轴向力的搅拌器152,这样上部污泥仅能靠下部污泥的推力 流向出口,因此反应时间可以有效保证,最终污泥在塔式水热反应器15的上部出口流出。
Claims (10)
1.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质浆化单元、水热单元、 闪蒸反应器、余热回收单元和脱水机; 均质浆化单元包括污泥储罐(1)、污泥均质器(2)和第一单螺杆泵(101);污泥储罐 (1)下部连接污泥均质器(2)下部的污泥入口端;污泥均质器(2)上部的污泥出口端通过 第一单螺杆泵(101)连接水热单元(3)的入口端; 水热单元(3)的出口端连接闪蒸反应器(4)上部的入口端,闪蒸反应器(4)下部的闪 蒸污泥出口端连接余热回收单元的入口; 余热回收单元的出口连接脱水机(6);脱水机(6)的脱水滤液输出管道连接第一低压 变频泵(111)的入口端,第一低压变频泵(111)的出口端连接引射器(9)的引射流体入口 端;闪蒸反应器⑷的闪蒸蒸汽出口连接引射器(9)的被引射流体入口端,引射器(9)的出 口连接污泥均质器(2)下部的引射混合物入口端,污泥均质器(2)上部的废蒸汽出口端连 接脱水机(6)的污泥稀释液输出管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闪蒸反 应器(4)闪蒸污泥出口端连接第二单螺杆泵(102)的入口端,第二单螺杆泵(102)的出口 端连接换热器(5)的壳侧入口端;锅炉给水管道和冷却塔(7)的冷却水出口连接第二低压 变频泵(112)的入口端,第二低压变频泵(112)的出口端连接换热器(5)的管侧入口端;换 热器(5)管侧出口端一分为二,分别连接加热炉(8)的入口端和冷却塔(7)的入口端;换热 器(5)壳侧出口端连接脱水机(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储 罐(1)设置在污泥均质器(2)的上方;污泥均质器(2)设置在第一单螺杆泵(101)的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热单 元(3)为间歇式水热单元(13)或连续式水热单元; 所述间歇式水热单元(13)包括水热蒸汽加热器(12)、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和 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第一单螺杆泵(101)的出口连接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下部 污泥入口端,加热炉(8)的水热蒸汽出口端连接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下部的水热蒸汽入口 端,水热蒸汽加热器(12)上部出口端连接并联的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和第二间歇 式水热反应器(132);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2)的入 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电动截止阀;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131)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 (132)的出口端均连接闪蒸反应器(4)上部的入口端; 所述连续式水热单元包括连续式水热反应器,连续式水热反应器为辐流式水热反应器 (14)或塔式水热反应器(15);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14)是一个高径比小于1的容器;包括内筒(141)、导流筒(142)、 外筒(143)、内筒搅拌器(144)和筒壁(145),内筒搅拌器(144)设置于内筒(141)内部,导 流筒(142)设置于内筒(141)外部,外筒(143)设置于筒壁(145)的内周;第一单螺杆泵 (101)的出口和加热炉(8)的水热蒸汽出口连接内筒(141)下部入口管,外筒(143)和筒壁 (145)之间环形空间下部的出口连接闪蒸反应器(4)上部的入口端; 塔式水热反应器(15)是一个下进上出高径比大于2的容器;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下 部采用有轴向力的搅拌器(151),上部采用无轴向力的搅拌器(152);第一单螺杆泵(101) 的出口和加热炉(8)的水热蒸汽出口连接塔式水热反应器(15)下部入口;塔式水热反应器 (15)上部出口连接闪蒸反应器(4)上部的入口端。
5. -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机械脱水污泥在污泥储罐(1)中储存的同时,污泥储罐(1)中的强剪切力搅拌器对 污泥进行切碎,切碎后的小颗粒污泥通过污泥储罐(1)下部的绞龙定量输入到污泥均质器 (2)下部的污泥入口端,经过污泥均质器(2)处理的污泥通过污泥均质器(2)上部的污泥出 口端输入第一单螺杆泵(101),经过第一单螺杆泵(101)处理的污泥进入水热单元(3);脱 水机(6)出来的部分脱水滤液作为稀释液通过第一低压变频泵(111)进入引射器(9)中引 射闪蒸蒸汽,引射后混合流体进入污泥均质器(2)中和污泥储罐(1)输入的污泥进行均质 浆化,污泥均质器(2)中设有搅拌器;污泥均质器(2)产生的废蒸汽通入脱水机(6)出来的 污泥稀释液管道中进行吸收; 2) 余热回收单元中的水热蒸汽进入水热单元(3)对污泥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污 泥中的微生物絮体解散,微生物细胞破裂,污泥中的有机物水解进而降低了污泥的黏度,降 低了黏性物质对水的束缚能力; 3) 水热单元(3)出来的水热污泥从闪蒸反应器(4)的上部进入,通过闪蒸反应器(4) 内部的扩容和入口管出的节流降压,水热污泥发生闪蒸,闪蒸后吸热,水热污泥温度降低, 最后产生闪蒸蒸汽和闪蒸污泥,其中闪蒸蒸汽进入引射器(9)中,闪蒸污泥进入余热回收 单元中; 4) 余热回收单元包括加热炉(8)、冷却塔(7)、第二低压变频泵(112)、第二单螺杆泵 (102)和换热器(5);锅炉给水和冷却塔(7)出来的循环冷却水首先进入第二低压变频泵 (112)升压,然后和经第二单螺杆泵(102)升压的闪蒸污泥在换热器(5)中换热;换热器 (5)出口流体分为两股,一股作为循环冷却水,另一股作为锅炉进水;换热器(5)出口作为 循环冷却水的那股流体进入冷却塔(7)中冷却,换热后的冷却污泥进入脱水机(6)进行脱 水,换热器(5)出口作为锅炉进水的那股流体进入加热炉(8)中加热产生水热蒸汽为水热 单元提供热量; 5) 脱水后的脱水泥饼外运,脱水滤液一部分用来进入均质浆化单元的引射器(9)中, 剩余脱水滤液返回污水处理厂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机械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为 80 %,粘度为50, OOOmPa • s到150, OOOmPa • s ;第一单螺杆泵(101)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为 84%~85%,温度为901:~1001:,粘度小于800011^*8; 水热单元(3)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为86%~88%,温度为170°C~180°C,粘度小于 IOOmPa • S0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稀释液在低压变频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 引射器喷嘴,引射周围的闪蒸蒸汽,两股流体在引射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单元(3)为间歇式水热单元;所 述间歇式水热单元包括污泥水热蒸汽加热器、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 应器;第一单螺杆泵(101)出来的污泥从下部进入水热蒸汽加热器进行快速搅拌和加热, 加热到热水解后从上部出来进入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使污泥在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 中反应,同时,将第二间歇式水热反应器中的污泥通过压差向闪蒸反应器中排出,待第一间 歇式水热反应器达到反应时间后,第一间歇式水热反应器开始排泥,而第二间歇式水热反 应器开始进泥和反应,如此循环。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单元(3)为辐流式水热反应器或 塔式水热反应器; 辐流式水热反应器包括内筒、导流筒、外筒、内筒搅拌器和筒壁,均质浆化污泥和加热 炉出来的水热蒸汽在内筒下部入口管进入,然后在内筒搅拌器的作用下达到反应参数,粘 度降低,溢流进入导流筒,从导流筒下部的出口进入外筒大空间内,辐射式的向外流动,最 后水热反应后的污泥进入外筒和筒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汇集后经下部的出口流出; 所述塔式水热反应器下进上出,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采用有轴向力的强力搅拌器,塔 式水热反应器上部采用无轴向力的搅拌器;均质浆化污泥和加热炉出来的水热蒸汽从塔式 水热反应器下部进入,在有轴向力的强力搅拌器的作用下循环搅拌达到反应参数后,随着 不断进入塔式水热反应器下部空间的均质浆化污泥的推动作用,达到反应参数的污泥进入 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最终污泥在塔式水热反应器上部出口流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 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或热管式换热器;所述脱水机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箱式 压滤机或者隔膜压滤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33537.5A CN103936251B (zh) | 2014-04-03 | 2014-04-03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PCT/CN2014/090726 WO2015149520A1 (zh) | 2014-04-03 | 2014-11-10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US14/917,013 US9926216B2 (en) | 2014-04-03 | 2014-11-10 | Sludge dehyd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based on thermal hydrolysis technolog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33537.5A CN103936251B (zh) | 2014-04-03 | 2014-04-03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6251A CN103936251A (zh) | 2014-07-23 |
CN103936251B true CN103936251B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1184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33537.5A Active CN103936251B (zh) | 2014-04-03 | 2014-04-03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26216B2 (zh) |
CN (1) | CN103936251B (zh) |
WO (1) | WO20151495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6251B (zh) * | 2014-04-03 | 2015-07-0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CN104710093B (zh) * | 2015-02-17 | 2017-05-03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连续式污泥水热处理反应釜装置 |
EP3072855A1 (en) * | 2015-03-26 | 2016-09-28 | SCW Systems B.V.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slurry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nents |
FR3037056B1 (fr) * | 2015-06-05 | 2019-11-29 | Degremont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arbonisation hydrothermale a melange optimise de boue et vapeur |
CN104944732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同济大学 |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节能资源化处理处置系统及工艺 |
WO2017023561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9 |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 Energy efficien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hydrolyzing sludge |
CN105293856B (zh) * | 2015-10-10 | 2017-08-29 | 山川丽(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高浓度印染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
CN105417930A (zh) * | 2015-11-20 | 2016-03-23 | 四川大学 | 一种降低高固含率污泥的粘度的方法 |
CN106732186B (zh) * | 2016-12-01 | 2022-10-25 | 西安交通大学 | 水热脱水处理高含水率有机物的反应釜、连续式系统及方法 |
CN106587561A (zh) * | 2016-12-07 | 2017-04-26 | 广东昕旺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热水解气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CN107434349A (zh) * | 2017-08-15 | 2017-12-05 | 上海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热水解连续生产的工艺 |
CN110127975A (zh) * | 2018-02-09 | 2019-08-16 | 聂红军 |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0510839B (zh) * | 2018-05-21 | 2021-08-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剩余生化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CN108892348B (zh) * | 2018-06-25 | 2021-08-3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油污泥同步脱水回收油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331756A (zh) * | 2018-10-31 | 2019-02-15 | 江南大学 | 一种纸制品填料的预处理装置及工艺 |
CN111517443B (zh) * | 2019-02-01 | 2022-10-04 | 上海明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水解-催化湿式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剩余污泥系统及工艺 |
CN110117146A (zh) * | 2019-06-11 | 2019-08-13 | 杭州更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便于送料的污泥脱水成型装置 |
CN110698025A (zh) * | 2019-10-28 | 2020-01-17 | 湖北大学 | 一种生活污泥浆化方法及浆化后污泥的应用 |
CN114436482A (zh) * | 2020-11-04 | 2022-05-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水油泥流化系统和方法 |
SE2150614A1 (en) * | 2021-05-12 | 2022-11-13 | C Green Tech Ab | Sludge treatment |
CN114506985A (zh) * | 2022-02-11 | 2022-05-17 | 清华大学 | 有机固废水热反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CN114890532B (zh) * | 2022-07-12 | 2022-12-13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套管反应器及微通道湿式氧化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1820A (zh) * | 2011-09-20 | 2012-03-21 | 福州开发区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水热改性技术的污泥处理工艺 |
CN102838264A (zh) * | 2012-02-27 | 2012-12-26 | 四川深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生物质的工艺及设备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66085A (en) * | 1991-09-19 | 1993-11-30 | Texaco Inc. | Process for disposing of sewage sludge |
JP2003039036A (ja) * | 2001-07-27 | 2003-02-12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有機性廃棄物のバイオガス化処理方法 |
FR2990429B1 (fr) * | 2012-05-10 | 2014-06-13 |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 |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pour l'hydrolyse thermique des boues |
CN103936251B (zh) * | 2014-04-03 | 2015-07-0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
2014
- 2014-04-03 CN CN201410133537.5A patent/CN103936251B/zh active Active
- 2014-11-10 WO PCT/CN2014/090726 patent/WO201514952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1-10 US US14/917,013 patent/US99262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1820A (zh) * | 2011-09-20 | 2012-03-21 | 福州开发区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水热改性技术的污泥处理工艺 |
CN102838264A (zh) * | 2012-02-27 | 2012-12-26 | 四川深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生物质的工艺及设备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926216B2 (en) | 2018-03-27 |
US20160194231A1 (en) | 2016-07-07 |
WO2015149520A1 (zh) | 2015-10-08 |
CN103936251A (zh)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36251B (zh) | 一种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及工艺 | |
JP4888911B2 (ja) |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設備および処理方法 | |
CN102718377B (zh) | 一种城市污泥除砂消毒预处理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2838264B (zh) | 一种处理生物质的工艺及设备装置 | |
CN103936243B (zh) | 一种用于污泥热水解处理的辐流式水热反应器 | |
CA258475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byproducts from ethanol and spirits production | |
CN105517696A (zh) | 用于处理有机材料的可移动热处理方法 | |
CN106145574A (zh) | 一种多段管式污泥快速热水解处理工艺 | |
CN102531315B (zh) | 一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及其水热反应器 | |
KR20100055192A (ko) | 슬러지 건조시스템 | |
WO2021128723A1 (zh) | 一种丙烯酸及其酯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 |
JP5329369B2 (ja) | 汚泥可溶化装置及び汚泥可溶化方法 | |
JP2006061861A (ja) | 有機性汚泥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 |
CN106687418B (zh) | 污泥与蒸汽最佳混合的水热碳化方法和装置 | |
CN103822213A (zh) | 一种城市污泥热脱水、余热干燥及流化焚烧一体化工艺及系统 | |
KR101596931B1 (ko) | 일체형 컨덴서-열교환기를 포함하는 고효율 회분식 열수분해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6673403A (zh) | 一种油泥的处理方法 | |
CN103880266A (zh) | 一种水热法污泥脱水方法及装置 | |
CN104788577B (zh) | 一种玉米淀粉湿磨法生产工艺中二次蒸汽回收利用的方法 | |
CN112340962A (zh) | 一种石油油泥真空热脱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WO2014086278A1 (zh) | 一种回收富水生物质中能量的热回收方法和系统 | |
CN203999298U (zh) | 污泥处理装置 | |
Williams et al. | Thermal hydrolysis offerings and performance | |
CN110436736A (zh) | 一种环保资源化污泥零排放集成处理系统 | |
CN203823763U (zh) | 一种城市污泥热脱水、余热干燥及流化焚烧一体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