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2343A -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2343A
CN103832343A CN201310756237.8A CN201310756237A CN103832343A CN 103832343 A CN103832343 A CN 103832343A CN 201310756237 A CN201310756237 A CN 201310756237A CN 103832343 A CN103832343 A CN 103832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section bar
section
restraint device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62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迈尔
H·特兰
W·沙勒
H·瓦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O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O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832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6Safety nets, transparent sheets, curtains, or the like, e.g. between occupants and 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约束设备具有柔性的平面结构以及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柔性的平面结构可移动地支承在位于固定在车辆上的支承结构的区域中的静止位置与大致垂直于顶盖区域夹紧的功能位置之间,并且其在其沿夹紧方向位于前方的端部区域中设有形状稳定的拉伸型材;在顶盖侧的支架中拉伸型材利用至少一个互补的固定部段可脱开地固定在平面结构的夹紧的功能位置中。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包括容纳部以及位置固定的棘爪装置,棘爪装置如此机械地匹配在从静止位置转换到功能位置中时至少一个固定部段的移动路径,从而固定部段在其行程路径中将棘爪装置向上挤压到松开位置中,固定部段进入到容纳部中,并且只要固定部段进入到容纳部中,棘爪装置就自动地复位到其锁定位置中。约束设备使用在轿车上。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所述约束设备具有柔性的平面结构以及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所述平面结构可移动地支承在位于固定在车辆上的支承结构的区域中的静止位置和大致垂直于顶盖区域夹紧的功能位置之间,并且所述约束设备在其沿夹紧方向位于前方的端部区域中设有形状稳定的拉伸型材;在所述支架中拉伸型材借助至少一个互补的固定部段可脱开地固定在所述平面结构的夹紧的功能位置中。
背景技术
一种这样的约束设备由文献DE 10 2006 017 627 B4公开。已知的约束设备具有作为柔性的平面结构的分离网,所述分离网在盒式壳体中可卷起并且可展开地保持在卷轴(Wickelwelle)上。所述卷轴可转动地支承在盒式壳体中。盒式壳体在安装好的工作状态下沿车辆横向延伸过一个货厢的宽度,并且在后排座椅的靠背的后面固定在车辆上。所述分离网在其沿拉伸方向位于前方的端部区域中具有形状稳定的拉伸型材,所述拉伸型材在对置的端面上设有固定部段,所述固定部段包括菌头形的悬挂钩。所述拉伸型材在分离网的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可以借助其对置的固定部段固定在顶盖侧的支架中。设计一升降单元以将拉伸型材和分离网从位于盒式壳体中的静止位置向上拉出并且转换到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在所示功能位置中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固定在顶盖侧的支架中。此外设计所述升降单元以使得拉伸型材和分离网从夹紧的功能位置中重新回到位于盒式壳体中的静止位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创造一种开始所述类型的约束设备,所述约束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简化的结构。
该任务如下解决,即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包括容纳部以及位置固定的棘爪装置,所述棘爪装置如此机械地匹配在从静止位置转换到功能位置中时至少一个固定部段的移动路径,从而所述固定部段在其行程路径中将所述棘爪装置向上挤压到松开位置中,所述固定部段进入到所述容纳部中,并且只要所述固定部段进入到所述容纳部中,所述棘爪装置就自动地复位到其锁定位置中。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纯粹机械起作用的,而不必需借助电气的、气动的或者液压的能量源来运行驱动单元。棘爪装置或者通过重力或者通过机械的弹簧负荷自动地从松开位置复位到锁定位置,其使得棘爪装置在从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旁边挤过之后复位到锁定位置。棘爪装置优选是可摆动地支承,但是所述棘爪装置也可以直线运动。为了在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向上升程运动时使得棘爪装置强制地沿其松开位置的方向运动,在棘爪装置的区域中和/或在固定部段的区域中设置相应的形式为倾斜接触面或者类似表面的强制导向面,在固定部段与棘爪装置机械接触时将所述强制导向面挤压向侧面。由此在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中对于至少一个的固定部段的锁定来说实现了一种可靠的功能,这种可靠的功能与可能发生的驱动源的失灵(Versagen)无关,例如尤其与电器设备的故障无关地保证锁定的功能位置。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设置两个沿车辆横向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的顶盖侧的支架,所述顶盖侧的支架配备有拉伸型材的各一个固定部段。所谓顶盖侧的支架是指所有定位在车辆内部空间的顶盖区域中或者定位在车辆内部空间的顶盖区域附近的支架。顶盖侧的支架的概念应该尤其包括以下支架,所述支架如此固连在车辆内部空间中,从而在锚固在顶盖侧的支架中的拉伸型材中柔性的平面结构位于其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在所述功能位置中其使得货厢与位于车辆内部空间中的乘员厢分离。作为约束设备也可以设置用于货厢的分割装置,所述分割装置使得货厢的一个部分区域与另一个部分区域分离。这里柔性的平面结构正如在货厢与乘员厢分离时那样大致垂直地沿车辆竖直方向夹紧并且在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可脱开地固定在支架中,其比支承结构更靠近车辆内部空间的顶盖侧的或者底板侧的限制面,在所述支承结构中,柔性的平面结构容纳在其静止位置中。根据本发明也可能的是,将相应的支承结构布置在车辆内部空间的顶盖区域中,并且将柔性的平面结构从上面大致垂直地向下拉出,以便使得其可脱开地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谓顶盖侧的支架也可以是内部空间侧的支架,其配备有车辆内部空间的对置的底板侧的限制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配备有驱动单元,以便使得所述升降机构从在支承结构区域中位于下方的停止位置中向上移出。升降机构用于将拉伸型材和柔性的平面结构从位于支承结构的区域中的静止位置转换到拉出的功能位置中,并且用于使得拉伸型材借助其固定部段导入到顶盖侧的支架中。在通过棘爪装置在每个顶盖侧的支架区域中强制地锁定固定部段之后,升降机构可以重新降低到其在支承结构的区域中位于下方的停止位置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臂装置以及由所述升降臂装置支承的升降型材,所述升降型材具有用于容纳和提升所述拉伸型材的随动件。升降型材在升降机构的行程路径上大致保持平行,从而柔性的平面结构的由升降型材容纳的拉伸型材同样基本上平行地向上转换到功能位置中。由此保证了,拉伸型材借助其对置的固定部段同时进入到两个顶盖侧的支架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用于脱开所述棘爪装置的锁定位置的器件。由此开放了每个顶盖侧的支架的每个容纳部的下方的开口,从而所述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强制地由于其自重向下从顶盖侧的支架的容纳部中滑出。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结构中的卷轴可以通过复位弹簧沿卷绕方向加载并且通过弹簧力使得柔性的平面结构卷起,只要在顶盖侧的支架的区域中展开固定部段。取代拉伸型材由于重力的简单的落下,升降机构也可以支持拉伸型材的解锁过程和降低过程。为此升降机构的升降型材在顶盖侧的支架内从下容纳位于夹紧的功能位置中的拉伸型材,进一步向上挤压拉伸型材,以便使得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不再放置在棘爪装置上,并且如此使得用于摆动的棘爪装置释放到松开位置中。然后升降机构连同其升降型材以简单的方式降低,其中由升降型材支承的拉伸型材强制地一起降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棘爪装置配备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检测到所述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在所述拉伸型材的锁定的固定位置中接触到所述棘爪装置,并且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到用于触发解锁过程用的棘爪装置的控制单元上。由此保证了,棘爪装置从锁定位置转换到解锁位置、也就是松开位置中,只要拉伸型材的相应的固定部段从棘爪装置提升起来。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每个棘爪装置配备有用于将所述棘爪装置从锁定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中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操作。驱动元件优选是电驱动马达。作为驱动元件也可以设置气动的或者液压的元件。驱动元件仅仅用于在拉伸型材的相应的固定部段的锁定状态下将棘爪装置从锁定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只要在相应的顶盖侧的支架的容纳部中未容纳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则驱动元件不工作。因为对于棘爪装置的转换来说从下方启动拉伸型材,以便使得表面结构从静止位置转换到夹紧的功能位置,通过接触固定部段从下方机械地打开棘爪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与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单元连接,以便使得所述升降机构从停止位置中提升并且向上移动。也可以设置所述控制单元,以便为了提升在顶盖侧的支架内部位于锁定的功能位置中的拉伸型材并且为了接着朝向位于支承结构的区域中的静止位置降低而操作升降机构的驱动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支承在所述支承结构上,并且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支承结构的固连在车辆上的工作位置的传感器器件,所述传感器器件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上。检测支承结构与车辆的固连的锚固保证了,在柔性的平面结构转换到夹紧的功能位置中之前,所述支承结构防撞击地固定在车辆内部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器件检测到的关于所述支承结构的工作位置的信号触发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单元。只要控制单元识别出支承结构防撞击地锚固在车辆内部空间中,则可以将柔性的平面结构转换到其功能位置中,或者接着重新从功能位置运动回到静止位置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从权利要求以及从下文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到,这借助附图示出。附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约束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示意性的示图;
图2是根据图1的约束设备的顶盖侧的支架在第一位置中的放大示图;
图3是根据图2的顶盖侧的支架在第二位置中的示图;
图4是根据图2和图3的顶盖侧的支架在第三位置中的示图;
图5是根据图2至图4的顶盖侧的支架在根据图1的约束设备的拉伸型材的固定部段的锁定的端部位置中的示图;
图6是顶盖侧的支架的后侧的示图,所述后侧与根据图2至图5的前侧的示图对置;以及
图7是根据图6的顶盖侧的支架的等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7的约束设备具有盒式壳体1,所述盒式壳体与车辆固连地在车辆内部空间中安装在一工作位置中。为此在本发明范畴中形成支承结构的盒式壳体1在车辆内部空间的货厢中沿车辆横向延伸并且与车辆固连地防撞击地锚固在货厢的对置的侧护栏R的区域中。盒式壳体1的防撞击的固定设计成可脱开的,以便使得盒式壳体1在不需要时或者在定位到车辆内部空间的其他位置中时能够移除。
卷轴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盒式壳体1中,在所述卷轴上可卷起并且可展开地保持有形式为分离网2的柔性的平面结构。分离网2可移动地支承在位于盒式壳体1中的静止位置与大致垂直地向上夹紧的功能位置之间,在所述静止位置中分离网2卷绕到所述卷轴上;在所述功能位置中分离网2在示出的盒式壳体1的定位中使得后排座椅的靠背上方的货厢与位于前方的乘员厢分离。货厢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区域中。根据图1至图7的约束设备尤其被布置在轿车的车辆内部空间中。
分离网2在其沿拉伸方向位于前方的端部区域中具有形状稳定的拉伸型材3,所述拉伸型材横向于分离网2的拉伸方向延伸。拉伸型材3在其对置的端面上分别具有一固定部段4,所述固定部段也被设计为向外凸出的纵向型材部段。每个固定部段4在分离网2的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可脱开地固定在各一个顶盖侧的支架8中。顶盖侧的支架8相互对置地固定在车辆内部空间的车身结构的顶盖框架区域中,以便能够为拉伸型材3实现防撞击的锚固。对置的顶盖侧的支架8相互平行于卷轴的转动轴线进而平行于盒式壳体1的纵轴线地对置,从而使得拉伸型材3在分离网2的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如此锚固在顶盖侧的支架8中,即拉伸型材3的纵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卷轴的转动轴线并且平行于盒式壳体1的纵轴线取向。
为了将拉伸型材3和分离网2从位于盒式壳体1中的静止位置转换到拉出的功能位置中,并且为了将拉伸型材3借助其对置的固定部段4导入到顶盖侧的支架8中,在根据图1至图7的实施方式中拉伸型材3配备有升降机构5、6,所述升降机构可以与拉伸型材3形状配合地连接,以便能够提升或者降低拉伸型材3。所述升降机构5、6具有两个升降臂装置5,所述升降臂装置相互间隔距离地支撑和支承在盒式壳体中。两个升降臂装置5同步地支承在位于盒式壳体1中的停止位置和通过中间驱动单元A向上移出的功能位置之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驱动马达。两个升降臂装置5支承升降型材6,所述升降型材是升降机构的一部分。升降型材6通过机械的同步器件如此铰接在两个升降臂装置5上,从而升降型材6从其位于盒式壳体1区域中的停止位置平行地延长到拉出的功能位置中,在所述停止位置中升降型材6进入到壳体侧的容纳部7中。在此,升降型材6在其整个行程路径上向上和向下平行于盒式壳体1的纵轴线保持。升降型材6在对置的侧面区域上分别具有一容纳接片,所述容纳接片倾斜向外并且向上地凸出。在该两个容纳接片的区域中容纳拉伸型材3,在其中拉伸型材3借助其对置的端部区域放置在所述容纳接片上。
每个顶盖侧的支架8具有一形状稳定的壳体12,所述壳体在安装状态下防撞击地固定在车身支承结构上。壳体12具有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敞开的容纳部16,拉伸型材3的相应固定部段4进入到所述容纳部中,以便能够锁定在相应的顶盖侧的支架8中。容纳部16设计成缝隙状并且具有自由的横截面,所述自由的横截面如此匹配固定部段4的横截面,从而使得固定部段4仅仅利用很小的用于滑动的侧面间隙沿竖直方向强制导入到容纳部16的内部,只要固定部段4进入到容纳部16中。每个固定部段4在其端部上具有径向于固定部段的纵向加宽的隆起,所述隆起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设计成菌头状。所述菌头状的隆起阻止固定部段4从容纳部16中横向于容纳部16的纵向伸长、进而基本上沿车辆横向轴向地滑出。
为了能够将固定部段4在其进入到壳体12的容纳部16中的位置上形状配合地底切,并且因此锁定在该位置中,设有一棘爪装置13,所述棘爪装置在壳体12上绕着一相对于固定部段4的纵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的转动轴线D1可转动地支承。棘爪装置13在固定部段4(图5)的锁定状态下沿壳体12的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在下方的区域中具有弓形的止动钩,所述止动钩底切固定部段4。棘爪13通过弹簧装置F1永久地施加转矩,所述转矩与转动轴线D1同轴地起作用并且在图2至图5中由沿顺时针方向指向的箭头表示。作为弹簧装置F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设有支腿弹簧,所述支腿弹簧将相应的转矩沿锁定方向施加到棘爪13上。与转动轴线D1间隔一定距离地并且基本上与棘爪装置13的下方的止动钩对置地,棘爪装置13设有大致垂直地向上凸出的杆突起17,在所述杆突起上嵌有下文中将进一步阐述的驱动元件9的鲍登控制线18。
在棘爪装置13上此外铰接有摆动键14,所述摆动键围绕着位于棘爪装置13的止动钩部段上的转动轴线D2可摆动地支承。转动轴线D2平行于转动轴线D1取向。可摆动地支承在棘爪装置13上的摆动键14通过第二弹簧装置F2与棘爪装置13通过弹簧装置F1一样以相同的转动方向施加转矩。摆动键14具有与摆动键14设计成一体的接触舌15,当棘爪装置13位于其锁定的端部位置上(见图4和图5)时,所述接触舌在摆动键14不受负荷的静止状态下伸入到容纳部16中。摆动键14配备有作为传感器元件的极限开关10,所述极限开关构造为电气的或者电子的传感器元件。所述极限开关10相对于壳体12保持位置固定。棘爪装置13此外在壳体12上配备有挡块19(图3),所述挡块沿开口方向限制棘爪装置13的摆动,并且由此将用于棘爪装置13的松开位置定义为相应的端部位置。
棘爪装置13的止动钩装置在其下边缘上具有倾斜接触面20,所述倾斜接触面在棘爪装置13的锁定的端部位置中倾斜于容纳部16的开口取向,棘爪装置13通过弹簧装置F1借助其预应力保持在所述锁定的端部位置中,只要没有外力作用到棘爪装置13上。倾斜接触面20如此取向,从而固定部段4在从下方进入到容纳部16中时与倾斜接触面20产生机械接触,并且在其进一步向上浸入到容纳部16中时强制地沿着倾斜接触面20的纵向滑动,并且在此向外挤压根据图2和图3的棘爪装置13。只要固定部段4浸入到容纳部16中,从而固定部段4向上移动经过止动钩部段和棘爪装置13的倾斜接触面20,则棘爪装置13强制地通过弹簧装置F1重新摆回到其根据图4的锁定位置中。不承受负荷的摆动键14位于其倾斜地取向的静止位置中,在所述静止位置中其通过弹簧装置F2保持挤压。接触舌15在摆动键14的该位置中经由棘爪装置13的止动钩部段向上凸出,并且相对固定部段4伸入到容纳部16中。只要固定部段4通过移除拉伸型材3上的升降负荷而由于拉伸型材3的自重而向下降低,那么固定部段4放置于接触舌15上并向下挤压所述接触舌,直到固定部段4在内侧位于棘爪装置13的止动钩部段上,由此强制地使得接触舌15向下摆动,由此摆动键14转换到其根据图5的操作位置中。在该操作位置中对极限开关10相应的按钮进行操作,因为摆动键14在固定部段4的锁定位置上压靠到极限开关10的按钮上(图5)。棘爪装置13从根据图6的锁定的位置朝向根据图2和图3的松开位置的移动仅仅机械地实现。鲍登控制线18在该移动的过程中与驱动元件9一起处于空转运行。
驱动元件9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是电驱动马达,所述电驱动马达可以引起鲍登控制线18的相应的延长移动。
如同借助图1可以看出的那样,每个顶盖侧的支架8配备有各一个驱动马达9以及各一个形式为极限开关10的传感器元件,所述驱动马达和极限开关都连接到中间的控制单元S上。在控制单元S上此外连接有两个位置传感器11,所述位置传感器在盒式壳体1的固定区域中布置在侧护栏3中,并且监控盒式壳体1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可靠的防撞击的固定。控制单元S根据传感器元件10和位置传感器11相应的信号触发驱动马达9以及用于升降机构5、6的驱动单元A的电驱动马达。在此如此实现所述触发,当位置传感器11检测到盒式壳体1位于其在车辆内部空间的侧护栏R的区域中的可靠地锚固的工作位置中时,则首先通过控制单元S操作驱动单元A。接着升降机构5、6可以使得拉伸型材3从位于盒式壳体1中的静止位置中向上移动。只要拉伸型材3的固定部段4到达顶盖侧的支架8的容纳部16的位于下方的开口中,则固定部段4与相应的棘爪装置13的倾斜接触面20接触并且在升降机构5、6的另一个升降过程中强制机械地向外挤压相应的棘爪装置13。升降机构5、6使得拉伸型材3进一步向上移动,直到根据图4的固定部段4接触到容纳部16的上边缘。控制单元S通过合适的传感器识别在升程运动中由于固定部段4与容纳部16的上边缘的接触而增大的阻力,并且切断驱动单元A。升降机构5、6具有空转状态,通过所述空转状态升降机构5、6由于其自重强制地向下降低。补充地,升降机构可以配备有机械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沿其停止位置的方向向下拉动升降机构。拉伸型材3因此通过升降型材6解锁,从而拉伸型材3的自重在容纳部16的内部向下挤压固定部段4。因为棘爪装置13由于通过弹簧装置F1施加的转矩已经强制地重新移动到锁定位置中,所以每个固定部段4支承在相应的棘爪装置13的止动钩部段的内侧上并且可靠地锁定在相应的顶盖侧的支架8中。
通过摆动摆动键14同时操作极限开关10给控制单元S传递了以下信息,即达到了拉伸型材3进而固定部段4的锁定的端部位置。
为了能够使得拉伸型材3从锁定的端部位置中重新脱开,将拉伸型材3从根据图5的初始位置中提升至相应的容纳部16(图4)的内部的上端部位置。由此强制性地由于弹簧装置F2使得摆动键14重新摆动到其静止位置,从而松开极限开关10的按钮(Tastknopf)。相应的极限开关10给控制单元S传递了以下信息,即棘爪装置13是自由的。控制单元S操作相应的驱动元件9,由此鲍登控制线18通过杆突起17将相应的棘爪装置13向外拉到其松开位置中。由此拉伸型材3的相应的固定部段4解除约束并且拉伸型材3可以与分离网2一起向下降低。接着驱动元件9重新切换到空转运行,从而弹簧装置F1可以使得棘爪装置13重新机械地复位到其根据图6的锁定位置中。
固定部段4因此通过以下方式从顶盖侧的支架8中移出,即首先提升固定部段,然后使得棘爪装置13转换到其松开位置,最后可以使得固定部段4向下从容纳部中滑出。固定部段4的提升和之后的降低或者手动地进行或者通过升降机构5、6自动地进行,方法是升降机构重新从其位于盒式壳体1上的停止位置向上移出,其中升降型材6的容纳接片以相同的方式底切拉伸型材3,正如其在原本将拉伸型材3从静止位置转换到位于顶盖侧的支架8的区域中的锁定的端部位置中那样。

Claims (10)

1.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所述约束设备具有柔性的平面结构以及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所述柔性的平面结构可移动地支承在位于固连在车辆上的支承结构的区域中的静止位置与大致垂直于顶盖区域夹紧的功能位置之间,并且所述柔性的平面结构在其沿夹紧方向位于前方的端部区域中设有形状稳定的拉伸型材;在所述顶盖侧的支架中所述拉伸型材利用至少一个互补的固定部段可脱开地固定在所述平面结构的夹紧的功能位置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顶盖侧的支架(8)包括容纳部(16)以及位置固定的棘爪装置(13),所述棘爪装置如此机械地匹配在从静止位置转换到功能位置中时至少一个固定部段(4)的移动路径,从而所述固定部段(4)在其行程路径中将所述棘爪装置(13)向上挤压到松开位置中,所述固定部段(4)进入到所述容纳部(16)中,并且只要所述固定部段(4)进入到所述容纳部(16)中,所述棘爪装置(13)就自动地复位到其锁定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沿车辆横向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的顶盖侧的支架(8),所述顶盖侧的支架配备有所述拉伸型材(3)的各一个固定部段(4)。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升降机构(5、6),所述升降机构配备有驱动单元(A),以便使得所述升降机构(5、6)从在所述支承结构(1)区域中位于下方的停止位置中向上移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6)包括至少一个升降臂装置(5)以及由所述升降臂装置(5)支承的升降型材(6),所述升降型材具有用于容纳和提升所述拉伸型材(3)的随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脱开所述棘爪装置(13)的锁定位置的器件(9、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装置(13)配备有传感器单元(10),所述传感器单元检测到所述拉伸型材(3)的固定部段(4)在所述拉伸型材(3)的锁定的固定位置中接触到所述棘爪装置(13),并且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到用于触发解锁过程用的棘爪装置(13)的控制单元(S)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棘爪装置(13)配备有用于将所述棘爪装置(13)从锁定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中的驱动元件(9),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S)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S)与用于所述升降机构(5、6)的驱动单元(A)连接,以便使得所述升降机构(5、6)从停止位置中提升起来并且向上移动。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6)支承在所述支承结构(1)上,并且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支承结构(1)的固连在车辆上的工作位置的传感器器件(11),所述传感器器件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S)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S)根据所述传感器器件(11)检测到的关于所述支承结构(1)的工作位置的信号触发用于所述升降机构(5、6)的驱动单元(A)。
CN201310756237.8A 2012-11-26 2013-11-26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 Pending CN1038323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21585.9 2012-11-26
DE102012221585.9A DE102012221585B4 (de) 2012-11-26 2012-11-26 Rück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343A true CN103832343A (zh) 2014-06-04

Family

ID=5067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6237.8A Pending CN103832343A (zh) 2012-11-26 2013-11-26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19851B2 (zh)
KR (1) KR20140067928A (zh)
CN (1) CN103832343A (zh)
DE (1) DE102012221585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501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隔舱的保护装置
CN111936352A (zh) * 2018-03-12 2020-11-13 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保护装置的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的解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20192B3 (de) * 2015-10-16 2017-03-09 Bos Gmbh & Co. Kg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0107C1 (de) * 1999-07-01 2000-07-13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Co Laderaumabtren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216762B1 (en) * 2000-06-05 2001-04-17 Paul Lin Sun-shade device
DE10205155B4 (de) * 2002-02-07 2007-03-08 Bos Gmbh & Co. Kg Kfz-Sicherheitseinrichtung, wie Laderaumabdeckung, Sicherheitsnetz oder dergleichen
DE10205154C5 (de) * 2002-02-07 2012-02-02 Bos Gmbh & Co. Kg Kfz-Sicherheitseinrichtung, wie Laderaumabdeckung, Sicherheitsnetz, Sonnenrollo od.dgl.
JP4204037B2 (ja) * 2003-02-21 2009-01-07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荷崩れ防止装置
US7017965B2 (en) * 2003-08-07 2006-03-28 Bos Gmbh & Co. Kg Motor-vehicle cargo net
DE10348890A1 (de) * 2003-10-15 2005-05-19 Bos Gmbh & Co. Kg Laderaumfunktionseinrichtung
DE10356911B3 (de) * 2003-12-02 2005-01-20 Bos Gmbh & Co. Kg Laderaum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6017627B4 (de) * 2006-04-12 2008-12-18 Automotive Group Ise Innomotive Systems Europe Gmbh Laderaumabtrennung und Sicherungseinheit für eine Laderaumabtren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501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隔舱的保护装置
CN107757501B (zh) * 2016-08-19 2022-04-01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隔舱的保护装置
CN111936352A (zh) * 2018-03-12 2020-11-13 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保护装置的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的解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45464A1 (en) 2014-05-29
US8919851B2 (en) 2014-12-30
DE102012221585A1 (de) 2014-05-28
KR20140067928A (ko) 2014-06-05
DE102012221585B4 (de)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75739U (zh) 车辆行李架总成
US9623775B2 (en) Vehicle seat
CN103832343A (zh)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约束设备
US10017126B2 (en) Actuator based extendable smartphone holding device of vehicle
GB2411389A (en) Battery replacement system for an industrial truck
JP2007504040A5 (zh)
KR100987538B1 (ko) 차량운반용 트럭의 하판 경사적재장치
JP201701371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01080170Y (zh) 汽车安全带自动解脱装置
CN203078500U (zh) 一种前移式叉车蓄电池自动更换装置
KR101786239B1 (ko) 차량용 캐리어 장치
JP2004175339A (ja) 車両用昇降ステップ装置
JP2002362163A (ja) バッテリ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2362162A (ja) バッテリ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7168469A (ja) 車両用運転席シート
CN106515597B (zh) 用于车辆的自行车承载装置
JP4047463B2 (ja) リーチ式バッテリ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バッテリ前引き出し装置
JP2007030639A (ja) 座席位置復帰メモリー機構付き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シート
JP2008174943A (ja) 機械式駐車場装置
JP2009202747A (ja) 中間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車両用スライドデッキ装置
JP2005041425A (ja) 貨物車両の安全装置
JP5141958B2 (ja) 車両用昇降装置
JPH07266999A (ja) 自動車用のルーフキャリア装置
JP2018171956A (ja) 車両運搬用トラック
JPH0718973U (ja) 運搬車のリフト・ダンプ切換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